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关于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摘要:二级公路是公路网格的骨架,对于推动地区间物质文化交流。
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日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养护特别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正逐渐受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此,本文对二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病害处理对策作以分析。
关键词:二级沥青公路病害分析路面养护沥青路面的损坏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结构性损坏,包括路面结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的损坏,使路面不能支承预定的荷载;另一类为功能性损坏,它可能不伴随结构性损坏而发生,但由于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下降,使其不再具有预定的功能,从而影响了行车质量。
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
公路越发展越需要现代化的养护,随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和使用要求的提高,养护工作量愈来愈大,技术含量愈来愈高。
1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造成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施工质量、通车后使用及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路面结构的设计方面,目前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行同虚设,各设计单位照抄,几乎是千篇一律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采用强基薄面的思想来设计沥青路面,在如今交通量急剧增长、车辆轴载越来越大的情形下,沥青路面难免会发生过早的损坏。
此外,在路面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排水结构的设计,也是造成沥青路面出现大范围水损坏的原因。
在材料的设计及选择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因素,使设计出来的混合料性能不稳定,受气候环境影响很大。
通过对大量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是造成沥青路面发生各种损坏的主要原因。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有下3种表现形式。
1.1路面沉陷路面沉陷常表现为路面较大面积的变形、下沉。
产生沉陷的主要原因有: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致,在车辆荷载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桥头、涵背填土压实不足引起沉陷等。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对二级公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包括路面整体平整度、材料的供应与质量控制、施工设备的配置、施工工序的设置以及施工组织管理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施工区域划分根据施工的路段进行划分,每个施工区域的长度约为1km,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交通阻塞。
2.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确保所需材料供应充足,材料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入库前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
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包括石料、沥青、胶结料等,要进行分装后再供应到施工现场。
3.施工设备的配置根据施工工艺,配置适当的施工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沥青搅拌站等。
施工设备要在每天开始施工前进行检修和保养,检查油液、润滑油等是否充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施工工序的设置(1)现场准备工序: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内无杂物和障碍物,检查排水系统和标志、警示牌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基层处理工序:对路基层进行处理,包括平整度的调整和草坪破碎机的使用。
(3)基层回填压实:对基层进行碾压,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配合比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摊铺工序:通过摊铺机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摊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厚度控制,并使用均质器进行初步平整。
(6)压实工序:使用压路机对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保证其密实性和平整度。
(7)面层修整:对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表面的修整,使用平型机进行最终的整体平整度处理。
(8)道路标志标线施工:对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道路标志和标线的施工,确保交通的安全和规范。
5.施工组织管理(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工序的设置,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
(2)现场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
(3)施工质量控制:配备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监督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级公路施工图说明参考word版本

目录摘要1设计总体说明2 平面线形设计3路线纵断面设计4 横断面设计5 路基设计6 路面设计7 结构物设计8. 施工图预算小结谢辞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地区联系起来,在社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公路运输已经显示出了其它交通方式所不能具有的巨大优势。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反映了人们尤其是偏远山区人们的深切感受。
本篇设计为某地区二级公路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
主要设计内容有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等。
平面线形设计包括资料整理纸上定线,平曲线要素确定;纵断面设计包括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深度和竖曲线要素;确定标准横断面,绘出每桩横断面图(500米);最后根据交通量资料及路面设计规范,确定设计方案。
关键字:竖曲线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结构ABSTRACTTransporting is the fundamental industry for national economics, and serves as artery to connect all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and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 It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and in everyone’s life. Road transporting has many advantages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ransporting ways. It will bring out huge economical advance when it was paved to certain area, especially those mountainous regions which always are poor and roadless.This thesis intends to design a construction plan for a second-class road .T here is a warm, subtropical climate, four distinct seasons and warm in winter, and hot in summer.This design includes plane linear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horizontal section design, roadbed design and so on. The plane linear design includes information compiling, lines drawing on paper, fix on requisites of curves;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is comprised of road elevation, design elevation, depth of dig and fill and requisites for vertical curve; Contents of horizontal section design are fixing standard horizontal section, mapping every horizontal section; At last make a blueprint according to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road design rules;Keywords: Upright curve Vertical section Transect RoadbedRoad surface structure1设计总体说明1.1 设计任务完成在指定的起、终点之间的新建公路设计,设计阶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求按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进行设计。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之欧阳学创编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组织及总体施工部署和总体设想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图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临时用地表第四章人、材、机进场计划及使用计划主要劳动力计划表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主要施工机械表第五章土石方调配方案第六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路基工程挡墙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第七章技术质量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技术质量措施(附质量组织管理体系图)冬雨季施工及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第八章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附安全组织体系图)安全与环境管理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交通疏导措施、工期保证措施交通疏导措施工期保证措施第十章人员职责质量职责、安全职责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湖北省竹山县二级油路改建工程(01合同段)工程。
工程业主:湖北省竹山县公路管理局。
设计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工期要求:本项工程于2003年8月15日开工,2004年9月10日竣工,工期为12个月25天。
本工程所处路段沿线地形以平原微丘为主,地势较为平坦,两侧多为水田和旱田,平均海拔高度200-250米之间,路线起点处所经山岭起伏不大,沿线无较大河流。
本公路位于湿润冰冻区,即Ⅱ2气候区,冻涨和翻浆为公路主要病害。
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 4.5摄氏度,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春秋两季短促,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冬季寒冷而漫长,日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时间一般从11月的上旬开始的,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长达五个月之久,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应加以注意。
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68.4mm,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4.9%,尤其7、8两月最为集中,大洪水也主要发生在这两个月,在公路施工中应妥善安排时间,并作好汛期排水处理。
本地区为寒冷冰冻地区,最大冻深一般发生在2、3月份,根据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最大冻土深为180cm。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以及对影响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艺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引言: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确定级配范围、优选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各项性能参数合格的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后才能用于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保证路面使用的性能和安全。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控制1.1.1粗集料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可以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当使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轧制的粗集料时,若达不到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等级的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工程中常用的抗剥落剂;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粉或水混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将粗集料用石灰浆裹覆处理后使用等。
1.1.2细集料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的细集料,可以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用量不超过20%。
机制砂或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范围,应与沥青有良好的黏结能力,如采用粘附性较差的天然砂或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细集料时,应有抗剥落措施。
1.1.3填充料沥青混凝土中常用的填料大多采用石灰岩或憎水的强基性岩浆岩,加工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沥青和填料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沥青和组成的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中生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有直接影响。
1.1.4沥青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混合料中起黏结作用,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感温性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等级标号的沥青。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改性沥青 热塑性橡胶类(橡胶树脂类):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 苯乙烯-聚乙烯(SB)
配伍性 相容性
SBS
橡胶类:
天然橡胶(NR) 丁苯橡胶(SBR) 氯丁橡胶(CR) 丁二烯橡胶(BR)
树脂类:
聚乙烯(PE) 乙烯-乙酸乙烯(EVA) 聚氯乙烯(PVC)
4cm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6cmAC-20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8cmAC-25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36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20cm低剂量水泥碎石底基层
主线路面结构
沥青混合料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 集料级配设计 油石比设计 稳定度、密度、流值、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 性能验证 抗水损害: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 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试验 低温抗裂性:低温小梁试验。 渗水系数检验(渗水试验)
加工性指标
针片状颗粒含量 含泥量 筛分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层位、要求 规范 要求
上面 层 不大于 不大于 12 18 60 不大于 15 中下 面层 15 20 上面 层 10 15 70 10
项目 要求
中下 面层 12 18
检测项目 针片状颗粒含量大于9.5mm(%) 针片状颗粒含量大于9.5mm(%) 细集料砂当量(%) 不小于 细集料<0.075mm颗粒含量(%)
10
15
20
25
30
35
气候
PG 76 - 22
性能等级 高温等级 低温等级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10 日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2.室内实验法: 取代表性土样,在室内按最佳含水量制备三组试件,分别击实不同的次数,测得不同压实度下的相对应的回弹模量
值,绘制压实度与回弹模量曲线,查图求得标准压实度条件下土的回弹模量值。
3.换算法: 利用E0~L0、E0~K、E0~CBR的换算关系式,确定回弹模量值。 4.查表法:无实测条件时采用。
三、路面材料强度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以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对结构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各层材料的 模量均采用抗压回弹模量,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的抗拉强度采用劈裂试验 测得劈裂强度。
第四节 设计弯沉值与容许拉应力计算 一、设计弯沉值计算 1.设计弯沉值的含义: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定的路表弯沉设计值。 2.路面外观状态的类型:
(二)起因
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 同时也与行驶车轮的冲击、振动有关。
5、低温缩裂 (一)表现
横向间隔性的裂缝,严重时发展为纵向裂缝 (二)起因
路面结构中某些整体性结构层在低温(通常为负温度)时由于材料收缩受限制而产生较大的拉应 力,当它超过材料相应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时便产生开裂
Rs /Ks
Ks为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于沥青混凝:K土 s 面 0.0层 9Ne0.22/Ac
对于无机结合料 料类 :稳 Ks 定 0.3集 5Ne0.11/Ac 对于无机结合粒 料土 稳 :类 Ks定 0细 .45Ne0.11/Ac
第五节 沥青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一、沥青路面设计内容 1.交通量实测、分析、预测; 2.路面结构层原材料的选择; 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设计参数的测试与确定; 5.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厚度计算; 6.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和其他路面工程设计等; 7.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要点

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要点摘要:在二级公路设计中,路面的设计是设计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品质具有直接的联系。
本文即详细阐述了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面;材料;排水一、二级公路概述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它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5000-15000辆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
其路基宽度一般为12米和10米,特殊地段可采用8.5米。
随着公路建设里程拓展、公路使用的日益加剧。
目前我国二级公路路面存在多种损害方式。
二、二级公路路面设计的内容(一)公路路面的类型和结构设计路面类型和结构设计,应该在充分全面的调查道路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要求、使用要求、以及材料的供应,还有一些施工养护技术等的因素下,选择路面的类型,在路面类型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路基支承条件,然后才确定结构方案。
路面工程是公路工程中工程量很大的一项,基层、垫层的材料要尽可能选择当地的材料,因地制宜,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的使用和处理。
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新型的路面结构形式、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还要注意,施工、设计、养护等措施,能够保证路面的功能和结构承载力。
另外,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可以根据寿命周期费用来分析并合理的确定路面的类型和结构。
(二)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和经济评价路面的结构设计就是路面类型确定以后,根据预先选定的结构方案和选定的路面建筑材料,采用合理规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验算,使其符合力学要求,以保证公路工程完成后的寿命。
目前公路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都要求平整、透水性小、同时要防滑、耐磨,还要抗车辙和抗裂缝性能好,使用时间长。
要满足这些条件,就要在公路路面设计的时候考虑公路的特殊地理、自然资源条件、材料、交通量等因素,设计时还要求工程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格计算,然后进行合理的设计。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新旧版本对比分析裴旭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新旧版本对比分析裴旭发布时间:2021-08-17T01:49:53.72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裴旭[导读]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北京市七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0000摘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2017 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较2006 版变化颇多,2017 版规范构建了新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设计方法仍遵循力学—经验法,但设计所需参数和影响因素均增多,计算较复杂。
本文通过对2017版规范修订的内容及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道路工程实际提出相应建议,提出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对比1 前言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性好、行车舒适、噪声低等突出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沥青路面服务期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损害,严重影响到路面结构性能或功能性能,以至丧失结构承载力导致路面结构整体性破坏。
我国已颁布的6部规范一直沿用路表弯沉作为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原因是该指标可反映结构综合刚度,且具有可检测性。
但从已有研究和以往的实际应用来看,以路表弯沉值为主要控制指标无法与多种破坏类型和破坏标准统一协调,路面结构设计宜采用多个单项指标,分别针对和控制相应的特定损坏类型。
因此,亟待结合沥青路面损害的多因素制定新标准。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以下简称新规范)自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以下简称旧规范)同时废止。
至此我国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规范全部更新完毕,其体系基本形成。
新规范摒弃了以路表弯沉值为主要设计指标的结构设计方法,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沥青路面使用特点与经验,构建出新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
分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分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干线,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沥青路面作为二级公路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对于保障交通畅通、提高行车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如何提高施工质量、延长路面寿命,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路面勘测在进行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勘测,了解路面的地质、交通流量、环境条件等,根据勘测结果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
还需要对路面进行损坏情况的检测,确认路面是否需要修补或重新铺设。
2.材料选取沥青路面施工需要使用到的主要材料包括沥青、碎石、石膏和热涂料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材料。
确保选取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严格按照配比进行搅拌。
3.施工设备准备沥青路面施工需要使用的设备包括铺装机、压路机、搅拌机等,需要在施工前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4.人员培训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施工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1.路面清洁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洁,去除杂物和灰尘,确保路面干净。
清洁的路面有利于沥青材料的附着和密实,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2.底基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底基进行处理,包括填充坑洼、修补裂缝等,确保路面平整、结实。
还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提高路面的稳定性。
3.沥青铺装沥青铺装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沥青的温度和厚度,确保沥青的均匀铺设。
还需要控制铺装机的行进速度,保证沥青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5.防水处理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面进行防水处理,使用热涂料对路面进行喷涂,防止雨水侵蚀和路面变形。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偏差。
2.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影响施工质量。
3.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确保施工人员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二) (1)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二)(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沥青贯人式面层适用于以下( )公路。
(分数:1.00)A.高速公路B.一级公路C.二级公路D.三级公路√解析:2.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B.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90℃√C.下、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D.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25~140℃解析:3.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压路机采用2~3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3台重量不小于16t胶轮压路机组成B.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C.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D.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夯实机直接夯实√解析:4.沥青路面封层的作用是( )。
(分数:1.00)A.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B.使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结合良好C.使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合良好D.封闭表面空隙肪止水分浸入√解析:5.下列情况中应在沥青面层上铺筑封层的是( )。
(分数:1.00)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B.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C.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D.位于多雨地区且沥青面层空隙较大解析:6.下列情况中应浇洒透层沥青的是( )。
(分数:1.00)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B.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C.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面层D.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解析:7.下列关于沥青路面接缝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B.横向接缝先进行纵向碾压再改为横压√C.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D.半幅施工时,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解析:8.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拌合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2.矿料 沥青路面所用的矿料有粗集料(碎石、筛选砾石、破碎 砾石、矿渣)、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填料等 。 • 3.施工机械检查 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械做全面细致检查, 使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故障。 • 4.铺筑试验路段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目的是为了取得施 工经验,检验施工机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 垫层和土基中去,实际上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 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 性。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 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 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 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 ) 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国外危险公路
—— 美国的“魔鬼公路”
导热油加热
第一节 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简介
• 一、沥青加热设备
沥青加热设备的作用是将沥青储仓(罐)中的固体沥青加 热,使其融化、脱水并达到要求的工作温度。 储仓(罐)内沥青的加热方式分类: (1)蒸汽加热式 (2)火力加热式 (3)电加热式 (4)导热油加热式 (5)太阳能加热式 (6)远红外线加热式 (7)其它沥青加热方式
• 三、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分类: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 四、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是用来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按一定 的技术要求(厚度和横截面形状)均匀摊铺在已整好的路基 或基层上,并给以初步捣实和整平的专用设备。 •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分类: (1)行走方式:拖式、自行式 (2)行走装臵:轮胎式、履带式、轮胎履带组合式 (3)传动方式:机械式、液压式
浅谈金秀至平南二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

5 s 有效 拌和时 间 2 5( 8— 3 s。沥 青混合料 的拌和 出料温度 0)
控 制在 1 0 一 1 5 ℃ 6 ℃。拌 和好 的沥青混合 料基本均 匀一致、 8
级 公路 相 接 , 路线 长 3 .1 2 m, 基 宽度 85 路 面 宽 公 66 6 k 路 .m, 度 75 , .m 路面 采用沥青 砼路面 , 为 3 m 细 粒式沥 青砼上 面 分 c
层 + c 粗 粒式沥 青砼下面层 。 4m
4 拌和 及运 输
采用 间歇 式 L 一 0 0型拌 和设 备进行 沥青 混合 料 的拌 B40
无花 白料、 温料 , 超 无结 团成 块 或严 重粗 、 细料离 析现 象 , 所有
集料颗粒 全部 裹覆 沥青结合 料。
另外, 应禁 止 为保证 矿料 被 沥青均 匀包 裹而 随意 延长搅 拌时 间的做 法 , 因为搅拌 锅 中的沥 青膜在 高 温烘烤 下 老化速 度 是 储 存状 态下 的 1 0 0 0倍 。从 现 场 看 , 拌和 过程 中应注 意
是 高程 不符合要 求 ( 要对高 程偏高 处进行 处理 )三 是表面 主 ,
有 污染 。对局 部 凸起、 不平 整 以及高程 不 符合 要求 的地 方采 用 手推 式铣 刨机铣 刨 处理 ; 有污 染的段 落用 鼓风 机 或路面 对
根 据 生产配合 比, 格控 制各 种材 料用量 及加 热温度 。 沥青 严
下 面 层采 用 钢 丝绳 引 导控 制 高程 , 据 设 计 高程 , 根 直线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速度为60km/h;3、路基宽度:35米;本标段路基宽度为:5m辅道+5m绿化带+15m行车道+5m绿化带+5m 辅道。
4、路面结构形式:4cm的AC-13石油沥青混凝土路面;二、施工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对此项目很重视,为搞好本工程在人员和设备方面已作好充分准备,我公司将组织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技术、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材料和资金计划等方面实施全部管理,我公司还投入目前最先进的锥式破碎机、沥青混合料拌和与摊铺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设备。
为了完成好本段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由部工办、路面工程队组成,下设施工组、测量组、试验室、机料组、运输组等职能部门,由此组成质量保证体系,各部门相互配合、层层把关,对工程质量、进度实行有效的监督。
主要人员配备情况: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1名;路面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材料与试验工程师、机电工程师、财务、办公室、统计与计量人员各1名;实验人员2名、测量人员2名、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3名;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共计10名。
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按进度需要配备充足齐全。
三、本分项工程的工期安排按工程要求,即本段工期安排,本分项工程的工期为7 天。
四、施工准备工作1、项目经理部人员安排好生产生活必要的水、电等各种临时设施,并且备好了路面用的各种级配碎石、中粒砂,AH-70沥青,各种路面使用的材料将在拌和场按分级堆放,拌和设备和摊铺机进行试运转。
2、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复核设计资料,勘测现场,再次复核施工用的水准点。
3、按相关技术《规范》及实际要求,对已成形的基层顶面作弯沉值、平整度、高程等进行检测。
4、对沥青砼铺筑前,应清除基层表面的尘土及泥块、松散材料及其它杂物,再用高压水车冲洗干净,尽早撒布改性乳化沥青,且均匀。
洒油后严禁车辆通行和避免其它污染。
5、在铺筑细粒式(AC-13)沥青砼面层前,应注意清扫、冲洗。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一、基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与沥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4、以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层。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二、材料(一)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二)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
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宣贯

五、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20
5.1.3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的确定可分为3个水平(准):
Your 水平一 text
通过室内试验 实测确定
水平二
ur text
利用已有经验 关系式确定
our text
水平三 参照典型数值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宜用水平一; 其他设计阶段使用二级和二级以下。
表5.4.4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7d无侧限抗表值)(极重MP、a特)重交 重交通 中等、轻
通
交通
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0~7.0
4.0~6.0 3.0~5.0
水泥稳 定类
水泥粉 煤灰稳
定类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中等、轻 交通 ≥0.9 ≥0.7 ≥0.6 ≥0.5 ≥0.8a ≥0.8
0.5~0.7b
注:a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7)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和碎石的7d龄期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100g平衡锥测液限) b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7的黏土,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7的黏土
25
5.4.5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三个水 平作出了规定。
-37.0~-21.5
-21.5~-9.0
>-9.0
验
年极端最低气温(℃) 及气候分区
1.冬严寒区
2.冬寒区
3.冬冷区
方 4.冬温区 法
1-1 2-1 1-2 2-2 3-2 1-3 2-3 1-4 2-4
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 于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马会林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马会林发布时间:2023-06-15T00:38:58.238Z 来源:《建筑创作》2023年7期作者:马会林[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化,沥青路面因自身舒适、减燥、耐损等优势,得到公路领域的广泛应用。
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是沥青路面质量保证的前提。
本研究根据工程实例,提出了沥青路面的具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以及路面的养护。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并在过程中形成实时检测,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达标。
期待通过本研究,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 158421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化,沥青路面因自身舒适、减燥、耐损等优势,得到公路领域的广泛应用。
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是沥青路面质量保证的前提。
本研究根据工程实例,提出了沥青路面的具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以及路面的养护。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并在过程中形成实时检测,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达标。
期待通过本研究,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无接缝的连续式路面,因其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适应各种行车荷载,且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以及便于维修的特点,而在公路路面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1]。
我国现有公路中,20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90 年代进行大规模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大部分已经接近使用年限,陆续进入大、中修阶段[2]。
公路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日益紧张的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再加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从而沥青路面的各项节能减排技术越来越引起公路养护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许多新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一些早期损坏现象,大多是沥青面层的损坏,诸如泛油、车辙、推移等[3-9]。
设计速度60km_h二级公路-本科生毕业设计

设计速度60km_h二级公路-本科生毕业设计摘要辽宁省滨海公路工程CE段全长14.767km。
公路所经地区为滨海平原区,全线采用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10米,设计行车时速60km/h。
全线设平曲线14个,线形组合均采用基本型,平曲线最小半径270.028m;设竖曲线29个,其中最大竖曲线半径11207.593(m),最小竖曲线半径2000(m),最小纵坡0.301%。
路线采用的技术指标可以较好的满足该二级公路的通行要求,达到二级服务水平。
由于路线跨越河流、风景区,故设大桥三座、挡土墙一道。
同时,综合考虑地形、土质和水量等完成了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路基防护主要采用挡土墙和草皮防护,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设计重视环境保护,尽量使道路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设计中采用多种工程软件进行精确计算来优化设计,设计图纸采用AUTOCAD及Roadleader软件绘制。
关键词:二级公路;挡土墙;沥青路面;预应力T型梁桥桥;边坡防护。
ABSTRACTThe total length of Liaoning province coastal road CE section is 14.767km. The area which the road crosses is coastal areas.And a technical standard of double-way two-lane Secondary road is adopted in the design. The design speed is 60km/h. The width of the subgrade is 10 meters.The basic type of horizontal curve is adopted in this design for all the 14 horizontal curves and its minimum radius is 270.028m. Two vertical curves are designed and its minimum radius is 2000m and 2000m for convex vertical curve and concave vertical curve respectively. The minimum longitudinal grade is 0.301% which meet the drainage. All of the adopted technical standard can meet the B road with the second-class service level. 3 bridge s are designed, which are three large bridges are designed.Different kind of drainage facilities are used in the drainage design. Gravity retaining wall and Mortar rubble are used for the slope protection. The asphalt concrete is used on pavements in this road.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carried through in all the design to make the road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Different kinds of professional software are used to optimum the design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are completed by AUTOCAD and Roadleader.Key words: two highway; retaining wall; asphalt pavement; prestressed T girder bridge; slope protection.目录第1章绪论 (6)1.1 设计资料 (7)1.1.1气候特征 (7)1.1.2地形与地貌 (7)1.1.3地质与土质 (7)1.1.4植被覆盖与作物等情况 (7)1.2 道路等级的确定 (8)1.3 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 (8)1.3.1可行性分析 (8)1.3.2总体设计原则 (9)第2章公路选线 (10)2.1 选线原则 (10)2.2 线形与技术标准 (10)2.3 路线与桥位的配合 (11)2.4 路线设计方案 (11)2.4.1路线设计 (11)2.4.2方案比较 (13)2.4.3方案选择 (14)第3章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15)3.1 概述 (15)3.2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15)3.3 平曲线要素确定与计算 (15)3.3.1平曲线参数 (15)3.3.2平曲线要素计算 (15)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21)4.1 纵断面设计概述 (21)4.1.1平纵线形的协调 (22)4.1.2竖曲线作用 (22)4.1.3竖曲线计算 (23)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26)5.1 横断面布置 (26)5.1.1横坡 (26)5.1.2路基边坡 (26)5.2 平曲线加宽及超高计算 (27)5.2.1平曲线加宽 (27)5.2.2平曲线超高 (27)5.3 填料的选择与压实标准 (30)5.3.1填料的选择 (30)5.3.2压实标准 (31)5.4 路基设计 (32)5.4.1路基的干湿类型 (32)5.4.2路基类型 (32)5.5 护坡道和用地范围 (34)5.6 挡土墙的布置 (35)5.6.1挡土墙作用 (35)5.6.2挡土墙的平面布置和适用范围 (35)5.7 路基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42)5.7.1一般路基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42)5.7.2构造物处路基施工要求 (42)5.8 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43)5.8.1横断面面积的计算 (43)5.8.2路基土石方数量的计算 (43)5.8.3土石方调配 (43)第六章路面结构设计 (45)6.1 概述 (45)6.2 基层组成设计 (46)6.2.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组成设计 (46)6.2.2级配砂砾基层组成设计 (47)6.3 面层组成设计 (48)6.3.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48)6.3.2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48)6.4 路面结构设计 (49)6.4.1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49)6.4.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50)6.4.3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52)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53)7.1 排水的目的和意义 (53)7.2 路基路面排水的一般原则 (53)7.3 路基排水设计相应技术指标 (54)7.4 设计方案 (54)7.4.1地表排水设备 (54)7.4.2路面排水设计 (56)7.4.3路面边缘排水设计 (57)第八章桥梁设计 (59)8.1 桥涵位置的选定原则 (59)8.2 桥涵形式的选择 (60)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 (62)9.1 施工前准备工作 (62)9.1.1技术准备 (62)9.1.2人员准备 (62)9.1.3设备准备 (62)9.1.4材料准备 (62)9.1.5施工现场准备 (63)9.2 路基施工 (63)9.2.1路基填料的选择 (63)9.2.2压实标准 (63)9.3 路面施工 (66)9.3.1前导段施工 (66)9.3.2前导段的实施 (67)9.3.3目标配合比设计 (67)9.3.4生产配合比设计 (68)9.3.5生产配合比验证 (68)9.3.6配合比控制 (68)9.3.7混合料的生产 (69)9.3.8混合料摊铺、整平 (70)参考文献 (75)致谢 (76)第1章绪论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辽宁省滨海公路工程CE段设计》。
浅谈旧路改造中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五)、沥青混合料摊铺: 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摊铺时为保证 施工的连续性, 摊铺机前除正在施工的运料车外, 保证至少有一台 在等候; 第一辆车在摊铺机前20-30cm停住空档,由摊铺机接住,
推动前行。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边摊铺、边卸料、边推进,卸 完料后, 运料车立即离去,由等候在旁的另一辆车再将料卸人摊铺 机中, 并使摊铺温度控制在 150- 1709 , 0 保证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匀 速前进,不得中途变速或停顿。根据实际生产能力,控制摊铺机行 走速度控制在 1.5- 3m/min 均匀行驶。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测摊铺宽
B、矿料加热温度: 185--1950 C C,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160- 170' C
车辆多, 导致路面破损严重, 水泥硅路面出现了 破碎、 沉陷、 错台、 卿泥等严重病害, 沥青碎石路面出现沉陷、搓板、 . 、坑槽等病 波 A 害。根据现有调查, 对全线原旧路面病害进行改造: 约; 约24.2 公里在处治好路 面后,直接加铺沥青硷; 其余路段只进行更换破碎板、脱空灌浆等
度、 厚度、 平整度路拱, 若不符合要求, 即时调整。 ( 六) 、碾压: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取决于碾压温度和压
实方法,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 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前消除全部轮迹 ,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
生产配合比是按照批准的目 标配合比,在试验室监控下在拌和 楼进行实际试拌。在计量系统、测温系统沥青喷洒量等功能部位进 行校核、 确认运转正常、 计量正确后, 按照批准的目 标配合比 及冷 料仓流量测试结果,先行确定各冷料仓电机转速,以使各冷料能按 要求比例供料,再经拌和设备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 筛分,重新调整材料配合比以达到较优曲线。以此确定各热料仓的 材料比例,经干拌合成后进行筛分验证,同时反复调整冷料, 达到 供料均衡,由此确定生产配合比。再取目 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士 0.3%共三个沥青用量试拌进行观察比较,再以各种试拌沥青混青合 料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综合选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最 佳生产用沥青用量。 (二) 、施工放样: 在铺筑宽度两边标划出路面设计标高墨线, 墨线高出路面面层设计标高 10cm; 对调控点、 弯坡点等特殊点作出 明显的标识, 下面层、中面层采用每台摊铺机走双基准线中间加滑 杆的方式控制纵、横坡度,以确保平整度。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 控制摊铺,在路段每 l om 设一基准线立柱,弯道处每5m 按施工标 高悬挂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立柱牢固不松动。为保证基准线紧绷, 紧线器上安装侧力装置。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基准线拉力不小于 80O 则基准线的下垂度将不会超过 lmm, N, 并使紧线器的间距不大 于200m。使用的基准线钢丝绳直径不大于3mm,以2- 2.5mm 为宜。 在局部路面横坡变化处,平曲线较大的特殊地段,视具体情况, 将 基准线立柱间距加密到5m。在基准线悬挂后,由专职测量人员对基 准线标高进行监测,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基准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在摊铺上一个层面的沥青混合料时按其厚度和横坡控制摊铺, 即在摊铺机上安装浮动基准梁控制高程和厚度。浮动基准梁 (即滑 靴) 长6- 12m,为定型产品, 用已经铺筑下承层作为基准面,采用 多点均衡原理,可以纠正下承层平整度不足的地方,以提高平整度。 (三) 、沥青混合料拌和: 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拌和, 设沥青拌 和站 1座, 最大生产能力为200T/h, 此拌和站具有冷骨料供给系统、 热骨料提升机、筛分装置、热骨料储仓、储存与输送装置、沥青储 存与输送系统、称量系统 、搅拌器、成品料储仓与输送装置、除尘 装置,且具有五个冷料仓。按照已批准的试验段施工中调试的配合 比在试验室监控下分级、分口上料,准确计量,均匀拌和沥青混合 料, 严格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 A、沥青加热温度: 160- 16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22T14:58:05.6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作者:白玉峰1 王耀军1
[导读] 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完善我国二级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参数具有积极补充作用。
1.神木市农村公路管理站陕西榆林 719399
摘要:简单介绍了国内关于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现状,研究总结了国外关于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干线,以县乡道为经济支线,干支相连的公路网,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年末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75.56万公里,按照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划分:国道17.68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0万公里)、省道31.79万公里、县道54.68万公里、乡道109.05万公里、专用公路7.68万公里。
根据统计显示,我国以二级公路为主的普通国道、省道在整个路网中占7.8%,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主骨架路网得到不断的完善,地方社会经济、现代交通物流及旅游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级公路是连接地方、城市与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主要通道,通过支线连接形成了我国连续的公路网,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早期修建的二级公路大都表现为技术等级偏低,路面比较窄、线形较差、通行能力弱、路况及服务水平有限,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和路网发展需要,着力开展二级公路升级改造是优化路网服务能力的当务之急。
但是,在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下,二级公路建设及改扩建工程中存在的诸多技术盲点、难点也逐渐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级公路的车流量不断增加、重载超载问题突出,对工程建设质量、使用性能及路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建设资金有限,技术储备少、施工能力弱、各地方项目管理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不可忽视;三是公路勘察设计任务多、周期短,设计深度和细度不够,施工中的频繁变更等设计通病问题依然存在;四是不同区域项目功能定位、自然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等的不同,二级公路路面功能性设计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化。
我国现行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二级公路的相关技术标准界定模糊,技术要求较低,已远远跟不上当前二级公路实际路况需求,特别路面工程表现的更为突出。
路面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次。
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到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二级公路路面的总体路况和服务水平不尽人意,路面过早损坏及反复维修现象也十分突出。
我国《公路法》在总则中把公路分类为“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公路法》从法律层次对公路分类进行界定,但并没有考虑随着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各类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对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重视程度、投入力度较大,作为公路网中关键环节的二级公路的关注远远不够。
据调查,二级公路路面仍以沥青路面为主,现行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规程中,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相关技术指标均作了明确要求,但对二级公路一律按“其他等级公路”对待,导致不仅表现公路等级的界定模糊,而且技术指标要求偏低,现行规范的滞后与当前二级公路功能性需求、大规模发展速度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带来了诸多影响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的弊端。
我国传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没有完全明确不同沥青路面在结构性使用性能以及功能性使用性能两方面各自发挥的作用,导致在确定沥青路面各面层的结构与材料组成时难免具有一定盲目性。
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在确定沥青路面各面层组成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沥青路面各面层组成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性能检验指标以及路面合理的厚度组合时,一般只考虑气候和沥青混合料类型方面的差别,而忽略了沥青路面各面层在结构性使用性能要求和功能性使用性能要求方面的差别。
由此可见,我国沥青路面在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方面确实存在着脱节的问题。
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公路建设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公路网形成比较早。
美国将公路所在的区域分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两大类。
根据公路所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按功能层次划分为州际公路、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当地公路,不同功能层次、不同州的公路建设均有十分清晰的技术标准要求,地域性特色明显。
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在1956~1960年间进行了著名的AASHO试验路,研究了真实荷载作用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AASHTO路面设计指南。
美国联邦公路局于1987投资5000万美元,启动了一项持续20年的“国家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公路研究项目,该计划主要通过对采用不同设计方案和不同材料组成,在于不同环境和路基状况下,承受不同荷载作用和养护维修措施的路面结构;通过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解答气候、荷载、材料变异性、施工技术、养护维修等对路面中长期使用性能影响问题,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提供技术支持。
为验证SHRP的研究成果,美国联邦公路局于1995在内华达洲建成试验环道开展西部环道试验,并于1996开始进行加速荷载破坏试验,通过评价路面材料和施工参数差值对路面性能影响,开发与路面性能相关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为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提供早期的工程实践检验。
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在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方面,先后对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优化,提出了沥青路面采用较厚沥青层的永久性柔性路面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是损坏主要发生在面层顶部,养护维修只需将损坏的面层顶部铣刨,进行简单的罩面或加铺即可。
其中,美国的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包含了路面结构与材料综合优化的思想,该设计要求永久性沥青路面采用高质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高强抗剪强度的沥青混合料联结层以及抗疲劳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
美国国家公路科研院正在开展研究,计划将力学经验法用于《AASHTO路面结构设计指南2002》沥青路面的力学设计采用力学原理分析路面与荷载间的相互作用,针对路面破坏类型,确定路面结构的临界状态,通过正确选择材料和层厚,设计出不易出现早期破坏的路面。
永久性路面的设计原则要求面层要有足够的刚度抵抗车辙,基层要有足够的厚度和柔度避免出现疲劳破坏。
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永久性路面结构模式与我国现阶段路面发展情况还不适宜推广。
1993年第七届国际沥青路面结构会议中,提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应当分为结构性使用性能和功能性使用性能两类。
结构性使用性能
包括抗疲劳开裂性能、抗低温缩裂性能、抗高温车辙性能、抗水损害性能、抗老化性能;功能性使用性能包括平整舒适性能、抗滑性能。
这两个方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体现了行驶车辆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和使用品质的要求,只有实现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的高度匹配,才能使沥青路面在这两个性能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才能保证沥青路面耐久性和服务品质。
3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通过开展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对解决我省当前大规模二级公路路网改造工程项目的现实需求,快速提高工程质量、改善道路品质,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完善我国二级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参数具有积极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2]台电仓.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组合设计[J].公路,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