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 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5. 2 遗传信息的流动 • 5. 3 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成因 • 5. 4 基因的表达调控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5. 1. 1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 要证明一种分子载有遗传信息, 应该证明这种分子具有如下特点: • ①在体细胞中含量稳定; • ②在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量减半; • ③能精确地自我复制; • ④能发生变异。 • 在20 世纪的上半叶一系列研究提示DNA 可能是遗传物质。 • 5. 1. 1. 1 DNA 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明
• 3. 各类生物中, 能改变DNA 结构的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都可 引起遗传学意义上的突变。两者的平行关系提示DNA 是遗传物质 的可能。
• 4. DNA 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而基因突变也非常罕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5. 1. 1. 2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 在20 世纪的40—50 年代, 有三个著名实验证实了核酸才是真
正的遗传物质: • 1Biblioteka Baidu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从1928 年由格里菲斯(Gri
ffith) 开始, 到1944 年才由艾佛里(Avery) 等人 完成。这项跨度长达十几年的马拉松式的研究第一次通过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原理和过程简述如下: 肺炎双球菌有可致 病的S 型和不致病的R型菌株。格里菲斯将不致病的R 型菌和加热 杀死的致病的S 型菌共同注入小鼠体内, 结果会产生活的S 型菌并 让小鼠致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3. 在1956 年进行的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进一步证明, 在某些 病毒中的RNA 也可以是遗传物质。
• 这一系列实验使遗传学家确认DNA, 特殊情况下RNA, 才是遗 传物质。这一共识促成了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5. 1. 2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 而鸟嘌呤残基mol 数等于胞嘧啶残基mol 数, 即G=C。 • 因此, 嘌呤残基的总mol 数等于嘧啶残基的总mol 数, 即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这一结果提示一定是死的S 型菌中的某种物质改变了R型菌的遗传 特性, 使之变成S 型菌。艾佛里继续这项研究, 他将死的S 型菌中 的各种化学物质, 包括蛋白质、DNA、RNA、脂类、多糖等一 一分离出来, 在体外分别与R 型菌作用。结果发现只有DNA 可以 使R 型菌转化成为S 型菌; 如果使用DNA 酶分解分离物中的DN A,则这种转化效应消失。因此结论是: DNA 是造成细菌转化的 原因, 换句话说, DNA 才是遗传物质。
• 5. 1. 2. 1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研究背景 •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通
力合作, 集思广益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在20 世纪中叶, 一批物理 学家和化学家转入生物学研究领域, 与生物学家共同努力, 逐渐形 成了分子生物学这一新的生命科学分支。主要的工作方向有:
• (3) 生化遗传学派用生物化学方法从事遗传学研究。他们的主要 成果是证明了基因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直接导致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两个重要工作是: • 1. 富兰克林(R. Franklin) 和威尔金斯( M.Wilki
ns) 在1952 年年底拍得了DNA 结晶的X 射线衍射照片。通 过这一照片可以推测: DNA 的结构是一个螺旋, 螺旋沿着长轴具 有两个周期性重复, 衍射图还暗示DNA 分子含有两条链, 这些成 为确定DNA 的结构至关重要的线索(图5-1)。 • 2. 查伽夫(E. Chargaff) 通过对来自不同种属的原核生 物和真核生物的DNA 样品水解物的分析, 发现DNA 样品中的4 种碱基组成的规律:
• 2. 1952 年赫尔希(Hershey) 和蔡斯(Chase) 进行的噬菌体感染实验进一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 需要进入细菌内才能复制成新的噬菌体, 其 化学构成是DNA 和蛋白质。在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并不是整个噬菌 体都进入细菌细胞内, 而是部分物质进入, 部分留在细菌外面。显 然, 能够进入细菌细胞内的物质才带有遗传信息, 在细菌体内用于 指导合成新的噬菌体。为了弄清在噬菌体感染时到底哪种物质进入了 细菌, 哪种没有, 赫尔希和蔡斯使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 他们使用 放射性的32 P 和35 S 分别标记噬菌体中的DNA 和蛋白质。结果 发现只有32 P 进入了细菌体内。这一出色的实验无可争议地表明D NA 携带遗传信息。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1. DNA 通常只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找到, 而蛋白质见于细胞内 以及细胞外的各个组分中。
• 2. 同一种生物, 不论年龄大小, 不论身体的哪一种组织, 每个细 胞核的DNA 含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而精子的DNA 含量正好是体 细胞的一半。蛋白质等其他化学物质不存在这种情况。见表5-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①不同种属的DNA 的碱基组成不同, 即DNA 的碱基组成具有种 属的特异性。但来自同一种属不同组织的DNA 样品具有相同的碱 基组成, 其碱基组成不会随机体的年龄、营养状态和环境变化而改 变。
• ②在所有的DNA 中, 腺嘌呤残基mol (摩尔) 数等于胸腺嘧啶 残基mol 数, 即A=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1 DNA 的结构与复制
• (1) 结构生物学家使用X 射线结晶学的方法, 从40 年代开始研 究蛋白质和核酸的晶体结构, 这一研究方向直接导致了DNA 双螺 旋结构的发现。
• (2) 以物理学家德尔布吕克(Delbruck) 和微生物学家 卢瑞亚(Luria) 为首的“噬菌体小组”, 试图通过噬菌体研 究揭示染色体上的信息编码。上述噬菌体感染实验就是这个小组成员 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