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分析
考点跟踪突破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2017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
“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
(3分)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
(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至少说出两点,4分)示例:我认为有必要。
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3分)(A)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17龙岩质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10分)2018年北京将实施新中考方案。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北京中考将于2018年“大变脸”【材料二】下面是几位考生选考科目总分计算示例【材料三】实行新中考后,家长面临的转变: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好孩子的个性爱好。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意愿,要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的情绪。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8分)蒋勋眼中的宋词①我花了一个多月品读完《蒋勋说<宋词>》这一本书。
②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的语言细腻可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
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切,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谈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产生宋词,如何产生宋词,以及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③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
唐诗就如骚动的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
宋词是一种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
阅读蒋勋的作品,你会发现宋词的平实、自然和发现现实的美,发现宋词对人生的美的沉思。
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曲曲折折。
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⑤人生问题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
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⑥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
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下片:“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时代使苏轼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成功者。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
其实不然。
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的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
诗人如何实现诗歌的“大众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
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
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
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
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
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
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评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序地减少了诗歌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最后,互联网超文本链接可以丰富文学史著素材,颠覆性地提高了作品的检索性,使文学史著在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主张更加具有说服性。
【名师讲题】“中西诗歌中的主体化倾向及思辨性的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
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
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
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 材料二: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
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
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
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诞生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国诗歌的艺术特点便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映射,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的诗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非连续性文本程继龙《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代新诗批评与新诗相伴而生,甚至略早于新诗。
五四文学革命前的两年,胡适在美国读书时就和杨杏佛等反复讨论如何改革中国文学及作新诗的问题。
正是在往复切磋中,胡适对新诗的语言、形态,作法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些富含学理思考又不乏少年人意气的书简、应答诗,成为现代新诗批评文本的最初形态。
由此,现代新诗批评展开了它的建构过程。
现代新诗批评发展的过程,也是逐步获得自身专业性的过程。
对外,新诗批评要引导新诗前进的方向、指出新诗出现的问题。
它是新诗发生发展的孪生话语,新诗的目标、问题往往也是它的目标、问题。
向内,新诗批评须不断完善自己。
在现代文化“分科化”的进程中,新诗批评要纠正自己模糊、零散的面貌,逐渐转变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门类。
为此,现代新诗批评不惜向西方借力,搬用西方诗论资源,输入欧美文学,西方诗论、诗学中的绝对观念和分析方法也渗透了进来,一度成为现代新诗批评走向现代.科学的主要内涵。
冷静省察会发现,其实中国化的愿望自一开始就深藏在现代新诗批评的膝理。
以胡适为代表的现代早期新诗缔造者本来就是将新诗、新诗批评置于革新文学、“再造文明”乃至“东方的文艺复兴”的大框架中来培育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在形成“世界主义"观念的同时都抱有“中国本位"的理想。
朱自清是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现代新诗批评家,他认为在传统的“诗文评”向“文学批评”转变的过程中,不单要做到“将一时代还给一时代”,更要做到“将中国还给中国”。
朱自清分力于新诗批评,在促进新诗批评走向“分业”“系统性”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地“参用本国的传统”。
尽管新诗充满了对“新”的渴望,但是新诗批评在话语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新旧同台,古今杂陈”是现代新诗批评话语的重要表现形态。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为了给湖畔派几位少年诗人的情诗一个地位,特别说到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诗,这是因为他明白,新诗地位的给定或意义的赋予,要在与传统的比照中才有可能实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之马矢奏春创作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资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 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 例如小说、散文等, 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以后, 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 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战略.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 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 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 比堂弟好点, 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 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 他的同学和他也差未几.记得我们小时候, 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 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却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 但会说隧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 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 在家里也讲普通话, 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 也许有一天, 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 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 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 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绍兴话太土, 他们听不懂, 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年夜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 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 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管着好多古音呢, 我想有文化的工具是不会消亡的.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 可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 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 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很多的生活、情感用语, 在举措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逼真、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 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 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 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 犹如你爱上一个人, 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 要融入其中, 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敌手.其实, 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发生、发展和消亡, 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 必需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5.“我们的态度是年夜力推广普通话, 同时采用需要的办法积极呵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引自互联网)请认真阅读以上的摘录, 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则资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资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2、统观一、二两则资料, 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答: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 正确处置推广普通话和呵护方言的关系, 有人提出先学方言, 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收工作普通话, 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 并运用以上阅读资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论述.答:非连续性文本(二)(19分)心美, 一切皆美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年夜奖,直到不再参赛, 另外, 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 除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 还有另外诀窍吗?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 这辈子你要念书已经来不及, 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 每天写一点, 一个月以后回头看, 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动, 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 您的经历也是比力坎坷的.小时候, 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 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生长有何影响?林清玄:有很年夜的帮手, 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身到现在, 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 没有一餐饭吃不香, 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年夜山中长年夜, 生活很苦, 心思也纯真, 天黑上床马上睡觉, 你不会有欲望, 有欲望也没用, 根本不成能实现, 所以慢慢久了, 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 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 但您胜利了.林清玄:简直, 我家代代都是耕农, 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 他讲,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 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你把地上的工具看清楚了, 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生长不成能像一般人所说的, 学富五车, 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 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 抱着, 枕着, 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 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 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 才肯睡觉.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 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 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 怎样才华活出真正的优雅?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 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 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 荒唐!但年夜家已经习惯了, 不以为怪, 它是名牌, 就值这个钱, 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 一边是欲望, 一边是心灵的满足, 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坚持平衡.人在中间, 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 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 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 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固然, 要想不被欲望捆绑, 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 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分我们的心灵世界, 比如文学.记者:对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 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其实在青年的生长中, 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 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 “心美一切皆美, 情深万象皆深”, 你的心灵美丽了, 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 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 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 你的心就要美, 你的情就要深, 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阅读《心美, 一切皆美》, 完成练习:1、林清玄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2、结合文章赏析两处划线部份.(6分)(1)这辈子你要念书已经来不及, 都是上辈子的积累.(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 一边是欲望, 一边是心灵的满足, 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坚持平衡.3、根据文意, 请谈谈怎样做才华到达“真正的优雅”.(4分)4、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绩和看法, 题目却是“心美一切皆美”, 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非连续性文本(三)给孩子的备忘录我儿:写这个备忘录给你, 基于三个原因:一、人生福祸无常, 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 有些事情还是早点说好.二、我是你的父亲, 有些事我不跟你说, 没有人会跟你说.三、这备忘录里记载的, 都是我经过惨重失败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可以为你的生长省很多的冤枉路.以下, 即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一、对你欠好的人, 你不要太介怀.在你的一生中, 没有谁有义务要对你好, 除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 你除要珍惜、感恩外, 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 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 他对你好, 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需搞清楚, 而不用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二、没有人是不成替代的, 没有工具是必需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 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 或者当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 你也应该明的, 这其实不是什么年夜不了的事.三、生命是长久的.也许你今日还在浪费生命, 明日却发觉生命将远离你了.因此, 愈早理解珍惜生命, 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 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 恋爱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 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了你, 请耐心地等待, 让时光慢慢冲刷, 让心灵慢慢沉淀, 你的痛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神往恋爱的美, 不要过分夸年夜失恋的悲.五、虽然很多胜利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 但其实不是说不用功念书就一定可以胜利.你学到的知识, 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 可以赤手起家, 但不成以手无寸铁!谨记!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 同样, 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年夜到可以自力的时候, 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以后, 你坐巴士还是奔跑, 吃粉丝还是鱼翅, 都要自己负责.七、对人要好, 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 其实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 你只会徒添不需要的烦恼.八、我买了十几二十年的六合彩, 还是一穷二白, 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说明人要发达, 还是努力工作才可以, 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 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 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 都不会再见.你的爸爸:梁继璋(摘自《读者》)请认真阅读以上的摘录, 回答以下问题:1、第三段说:“有些事我不跟你说, 没有人会跟你说.”父亲跟儿子说了哪些事, 请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6分)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 富有暗示力, 含义深刻, 让人回味, 请加以赏析.(4分)①你学到的知识, 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 可以赤手起家, 但不成以手于寸铁!②这说明人要发达, 还是努力工作才可以, 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3、如何理解文章划线句“愈早理解珍惜生命, 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 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3分)4、文章中说“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 你除要珍惜、感恩外, 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 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 他对你好, 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需搞清楚, 而不用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对这种观点, 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参考谜底:4.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力土, 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话的交流正在减弱).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 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竭减少, 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就不竭减少, 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5.(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暗示力更强.(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6.示例:①我同意“先学方言, 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 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 如果小的时候不学, 长年夜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 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年夜了.第二, 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 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 因而“先学方言, 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 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 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需要, 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年夜大都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 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面前的文化, 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 是具有特色的处所性课程.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 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 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 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 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 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 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 年夜部份人也都听得懂, 而且更加亲切, 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 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 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 我们也可以做些呵护.可是对年夜部份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 让语言和语言对话, 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7.(1)文思泉涌, 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2)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3)勤奋念书, 坚持积累;(4)对欲望不敏感.(4分, 每点1分)8.(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 极言念书积累的重要性, 给人以念书的紧迫感(2分).(2)运用了比如的手法, 将人的心灵比作天平(1分), 生动形象的标明了克制欲望坚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2分).9.克制欲望, 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分;掌控(不迷失)自我, 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10.切合全文主旨(1分).这是作者的原话, 能表达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2分);文中谈到积累的快乐、克制欲望等, 这也说明了“心美一切皆美” (1);文学是心美情深容易进入的途径(1分).(答不切合, 言之成理, 理由充沛也可)11.(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6点即可, 但要分点, 不成抄原文, 否则就酌情扣分.)12.①运用比如的修辞, 把“知识”比作“武器”, 体现知识的重要性, 说明学习念书是必需的.②引用俗语, 生动形象地暗示一个人的胜利需要自己通过努力,人在很多时候都得靠自己.(4分, 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有欠缺酌扣)13.生命的意义跟长短无关, 一个人只有理解珍惜生命, 才会享受生命, 而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生命的开始, 所以如果你能越早理解这个事理, 生命自然也就越长.(3分.意思符合即可, 有欠缺酌扣)14.认同, 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人心隔肚皮, “害人之心不成有, 防人之心不成无”, 在不知道他人是怎样的人之前, 有所保管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不认同, 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信任,少些猜疑, 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3分, 要求观点明确, 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特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论,有着较大的区别。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本文对我们今天的诗词创作有哪些启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华诗词的复兴首先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
何谓现代化?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
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发明创造、材料制作、生产劳动等所构成的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
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适应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与人际交往的人类精神活动。
中华诗词的现代化,即中华诗词体现了当代的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言文字,同时也创造了中华诗词。
体现汉语言文字关质的诗词,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低吟浅唱,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
一部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华诗史。
唐诗、宋词、元曲是诗词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
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
但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对比考察并分析唐、宋、清的诗词面貌,它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一样的农耕文明,一样的语言体制。
也就是说时代并没有给清诗词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养料与物质条件。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也成为当今中国的显著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又蓬勃地发展起来。
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的成立,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2011年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毫无疑问是诗词发展的趋势需要,是诗词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
几十年来大陆诗词社团遍地开花,诗词爱好者、诗词写作者、诗词吟诵者大量涌现,诗词队伍远在百万人以上,年创作量更是一个海量数字。
诗词除了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以极大的热情与人文关怀,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以及自然灾难发生时对人心的温暖与拯救中来。
如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汶川特大地震,“一带一路’’倡议等,诗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中考语文专练非连续性文体阅读(解析版)
热点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信息资源丰富,话题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语言表达方法新颖,题目设置灵活。
【满分技巧】首先,通读材料中心句与关键词,掌握材料的大意。
其次,对比分析材料,找出共性或矛盾点。
第三,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关联。
第四,准确合理,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述。
【限时检测】30分钟1.(2020年江苏徐州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
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
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
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
此外,越来越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更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
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的加入,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张珊珊)(选自《网络文学:既要高质量也要正能量》《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材料二今天,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其一,鼓励海外华裔作家从事网络文学创作。
早在1991年,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即已问世,为日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国门开辟了先河。
鼓励海外华裔作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形式之一。
其二,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
“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与旧体格律诗有哪些不同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谈到艺术的本质,英国人贝尔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创作并不就是把生活复现出来,最根本的是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
早期新诗剑作忽视形式、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成了闻一多新诗理论中批判最多的内容之一,在《泰戈尔批判》里,闻一多指出:“于今我们的新诗已经够空虚,够纤弱,够偏重理智,够缺乏形式的了。
”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中,闻一多借用鲁品提(Rossetti)的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了他的美了。
”早期诗人都强调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是“写”的,不是“做”的,针对这一创作理念,闻一多多次提出自己的异议,主张诗需要“做”,而不是“写”。
在《〈冬夜〉评论》里,闻一多谈到艺术加工的必要性:“一切的艺术应该以自然作原料,而参以人工,一以修饰自然的粗率相,二以渗渍人性,使之更接近于吾人,然后易于把捉而契合之。
”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对胡适“有什么话,做什么诗”的诗歌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说:“偶然在言语里发现了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一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
”并进而解释道:“我并不反对用土白做诗,我并且相信土白是我们新诗的领域里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只是土白可以‘做’诗:这‘做’字便说明了土白须要经过一番锻炼选择的工作然后才能成诗。
”当然,要想“做”诗变成现实,就得建立一套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美学规范,这或许就是闻一多提出诗的“三美”主张的初衷。
如果说早期缺乏形式规约的中国新诗创作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中的话,那么,在闻一多明确提出诗歌建设的“三美”主张以后,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
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对诗歌创作需要修饰和打磨的必要性的阐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某种成熟,体现着诗学的现代性特征。
(节选自李乐平《闻一多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材料二:从表面上看来,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
“感兴鉴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诗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且赋予了愈加丰富愈加深刻的审美内涵。
感兴论并非一般的文学创作论,而是揭示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殊创作规律,并且特指臻于化境的诗歌佳作从创作动因的产生到艺术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
具体而言,感兴就是“感于物而兴”,指创作主体在客观环境的偶然触发下,在心灵中诞育了艺术境界(如诗中的意境)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
感兴是以主体和客体的瞬间融化也即心物交融作为前提,以偶然性、随机性为基本特征的。
触遇在感兴过程中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分析“触”“遇”作为审美感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的内涵及意义,可以使感兴论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也使它的美学理论价值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感兴的基本内涵可以用“感于物而兴”来展开表述。
如果将感兴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畴来进行建构的话,诗学中的“感物”说是应该包含在“感兴”之中的。
“感物”与“感兴”只是一体,不可分为二端。
“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兴”是感物的效果和归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比兴》篇中为“兴”所作的界定是:“兴者,起也。
”起什么呢?起情,即是唤起诗人的情感。
而“起情”的动因又是什么?即是“触物”。
“触物以起情”正是感兴最为基本的而又是最全面的内涵所在。
中国诗学中大量出现的“触”“遇”等辞语,是感兴论作为诗歌创作理论的最核心的范畴的证明,同时,也说明了感兴论在诗学发展中不断丰富深化的轨迹。
“触”与“遇”并非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意义颇为相近的词语。
实际上,触和遇的用法还是有所差异的。
中国诗学中的“触”,并非心理学中的触觉之意,不是身体某部位和物体的直接碰撞。
触更多地强调以情触物,指向主体与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触;遇则是睹物生情,强调主体与客体双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质。
触遇有时分用,有时连接,但都是用来说明感兴的起因所在。
“物”作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更多的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云南2023学年高一上9月)
云南红河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专题03: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专题03: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课标要求】提出意见建议是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参考。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重点】发表评价看法,就是对问题或观点进行评价,发表看法。
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发表评价看法时可用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文中出现的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看法;或用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总之,发表评价看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
【主要题型】1.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条或几条建议。
2.给某人制定合理的规划。
3.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命题趋势】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
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备考策略】1.感悟题(1)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2)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3)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2.建议题(1)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2)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3)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考点1:建言献策★[解读技巧]1.分析问题,突出针对性。
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明确对象,突出合理性。
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应提出不同的建议,突出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原则。
“概括诗歌创造含蓄美的手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生硬地结合在一起)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
不再有了。
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摘自钱钟书《谈中国诗》)材料二:“含蓄”是诗歌的一个基本要求。
非连续性文本《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感问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感问题程一身诗歌的肌体内似乎并无感应世纪变迁的神经末梢,新世纪诗歌仍是上世纪诗歌的延续。
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不是不现实,而是现实得不够。
所谓“现实得不够”未必是作者的自觉,更是外界的判断,这与诗歌的持续被冷落存在着因果关系。
就此而言,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但我并不倾向于让作者一味迎合读者,毕竟写作首要的是独立性。
对作者来说,为自己写总比为他人写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新世纪诗歌对现实的书写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集中,流于表象了,而是以分散深入的形式融入字里行间。
这种写作技术的进步不免让某些守旧的读者陷入失察的窘境,以至于以为这些诗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现实持一种狭隘的理解并因此不能深入捕捉诗中的现实感。
在我看来,现实感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如果说创作是诗人从现实中获得现实感并把它转换成词语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词语把握诗人的现实感,从而认识诗中现实的过程。
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在词语中看到现实,但他可以觉察其中的现实感,即诗人对特定现实的具体感受、复杂态度和观念迁移,以及由此形成的赞美、讽刺、批判等不同风格。
显而易见,现实感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是客观的,现实感则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现实感固然有其主观性,但它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
不同的事物自然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就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诗人中间也会引发不同的现实感,甚至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刻也会引发同一个诗人不同的现实感。
就此而言,现实感并非单纯的主观之物,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
如果说现实世界丰富多彩,那就可以说诗人的现实感变化无穷,因为有限的现实可以触发诗人无限的现实感。
这正是诗多于物的一个原因。
相应地,“现实化”即“现实感”的实现方式。
具体地说,“现实化”就是诗人将“现实”转化为词语的过程。
这应该比单纯地说诗歌写作更准确。
“当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原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
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
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
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
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
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
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
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
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
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
”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
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关于“中国诗词大会”》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
“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
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
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 岁,武亦妹16 岁,陈更20 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
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
“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
《乡芯》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登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国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
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
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
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
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
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搬、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锌,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
非连续性文本《诗的无限》阅读练习及答案(广东汕头2021-2022学年高二下3月)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诗本是以言达意,意尽于言,那就应该已尽了诗的能事;而历来论诗者却主张诗要“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个人人都要承认的事实,这与“言外之意毕竟是言中之意”显然互相矛盾。
要了解矛盾所由起,我们才能了解诗与科学的分别,也才能了解诗的本质。
问题在“达”字的意义。
“达”有两种,如果拿数学术语来说,一种“达”只有“常数”,一种“达”含有“变数”,言者与读者所了解的意思有一部分叠合(即所谓“言中之意”),有一部分参差(即所谓“言外之意”),其参差的原因在言者与读者资禀经验修养的不同。
姑举下列两种语言为例来说明:(一)2+2=4(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一)那个数学等式里,言恰达意,意尽于言,那就无所谓“言外之意”。
在(二)陶潜的诗句里,有一部分也几如数学等式,那就是字面的意义(“言中之意”),这两句话所指的客观的事实;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变数”,随了解者的资禀经验修养(这些统而言之就是“人格”)而变,这可变的就是“言外之意”。
这个分别就语句的功用而言,是陈述与暗示的分别。
陈述如射箭,中的为止;暗示如点燃火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陈述的语句贵精确,言者与读者不能有些微差异;暗示的语句贵含蓄,有三分可以只说一分,而读者应该能“举一反三”。
就语句的所表对象而言,是理与情的分别。
理是走直线的,直截了当,所以说理文贵明白晓畅,迂回或重复都是毛病;情是走曲线的,低回往复,所以抒情文贵含蓄,直率无余味就难免肤浅。
就读者的心理作用而言,是“知”与“感”的分别。
可“知”者大半可以言传,可“感”者大半只能以意会。
比如陶潜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诗,字义很简单,问识字的人“你懂得么?”他都可以回答“懂得”,再追问他“懂得什么?”他或是解释字义,把天气好、鸟飞还当作一件与人漫不相干的事叙述一番;或是形容这景象在他心中所引起的反应,他觉得全宇宙中有一种和谐,他觉得安静肃穆,怡然自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
《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
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
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
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
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
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
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
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
他们多以 19 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
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
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
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
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
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
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
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
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
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 20 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
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
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
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
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者不可比。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6 分)
参考答案:
1.(3 分)D
2.(3 分)D
3.(3 分)B
4.(4 分)
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
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
③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
(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
5.(6 分)
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
(4 分)②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