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控制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及时有效的预防和缓解病人疼痛.并对疼痛病人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

2.范围

针对所有来院就诊的疼痛病人。

3.定义

3.1 轻度疼痛:注意时有觉察;

3.2 中度疼痛:有感觉可以忍受,不影响生活;

3.3 较重疼痛:感觉明显对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3.4 重度疼痛:疼痛不能忍受;

3.5 剧痛:疼痛根本无法忍受。

4.职责

4.1 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对新来医护人员进行疼痛评估、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识培训。4.2 药剂科负责止痛药物的购入、贮存供应工作。

4.3 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督导医护人员积极为疼痛病人提供缓解疼痛的治疗服

务。

4.4 医护人员按照《疼痛控制管理制度》评估、控制病人疼痛。

5.标准

5.1 我院所有医护人员均要熟悉《疼痛管理宣言》,尊重和支持病人对疼痛有得到适当评

估和处理的权利。根据国际和国家通用的诊疗指南和诊疗协议来制定我院的疼痛控制管理政策,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定期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5.2 疼痛评估

5.2.1 对所有门诊及住院病人均进行疼痛的初筛评估。

5.2.2 门诊病人由首诊医生负责进行疼痛初筛,筛查结果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5.2.3 紧急病人及病人入院时,由本院注册护士根据各专科初始护理评估表进行疼

痛初筛,筛查结果分别记录在《急诊妇产患者病历》、《住院病人初始护理评

估单》中,住院病人护士每日进行疼痛筛查2次(早上八点一次,晚上八点

一次)。

5.2.4 对有疼痛主诉或症状的门诊病人,医生应对疼痛的程度、特点、频率、部位、

持续时间等进行综合评估,并记录于门诊病历中。

5.2.5 对有疼痛主诉或症状的紧急或住院病人,护士需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量表,

在30分钟内完成综合评估:出生2个月以下的患儿主要使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量表”(NIPS);大于7岁、意识清楚、能有效沟通、能

完整表达疼痛的病人主要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

5.2.6 对疼痛评分≥4分的病人,改为每四小时评估一次,并告知医师访视处理。

,护士根据需要随时评估,直至疼痛评分<4分;疼痛评分<4分的病人,每日

评估两次,特殊情况可增加疼痛评估频率。

5.2.7 对进行疼痛治疗的病人,治疗后护士应进行再评估(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分

钟、口服用药后60分钟)并记录结果。

5.2.8 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病人,护士应根据疼痛治疗方案按时进行持续的疼痛评

估和记录,每天至少评估2次,临床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疼痛治疗方

案。

5.3 疼痛处理

5.3.1 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4分的病人,护士应立即汇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

生在接到护士疼痛报告后10分钟内查看病人,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按医疗

常规做出相应处理。在门诊如有重度疼痛(7分以上)的病人应及时优先诊疗。

5.3.2 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

充分考虑病人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5.3.3 制定疼痛治疗方案的原则: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

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5.3.4 疼痛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持续的疼痛评估指标、评估时间(频率)等。

5.3.5 疼痛治疗原则:

5.3.5.1 疼痛控制目标:疼痛强度评分≤3分;24小时内突发疼痛次数≤3次;

24小时内需要止痛药的次数≤3次。

5.3.5.2 采取综合措施治疗疼痛:以药物为主,非药物疗法为辅。药物主要包括

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止痛泵。非药物疗法有仪器

理疗。

5.3.5.3 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剂量:根据疼痛的类型、强度等制定个体化的药

物治疗方案。

5.3.5.4 选择给药途径: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用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者,可以肌

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全身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时,可以咨询麻醉医生。

5.3.5.5 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根据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

间期,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5.3.5.6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镇痛治疗后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根据疼痛评分及

时调整药物剂量。

5.3.5.7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可致便秘、头晕、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应

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5.3.5.8 辅助治疗:依疼痛的不同病种和类型而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糖皮质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对不同疾患所致的疼痛有各自独特的

效果。

5.3.6 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病人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

痛治疗过程。

5.3.7 医生将疼痛的病因、病情、处理原则、方法和教育内容等均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5.3.8 由麻醉医生作为支撑的疼痛咨询模式:经规范化疼痛处理,若病人的疼痛仍得

不到有效缓解,应向麻醉医生进行专业治疗咨询。

5.3.9 对于出院时仍有疼痛的病人或慢性疼痛病人,管床医生制定出院后疼痛管理方

案,向其进行疼痛的病因、预防、自我控制方法、休息、饮食、止痛药的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教育,并告知病人何时、什么情况复诊。

6.流程

6.1《疼痛评估流程》

7.表单

7.1《疼痛评分量表》

7.2《疼痛强度分类》

8.相关文件

8.1《病人评估管理制度》

8.2《疼痛管理宣言》

8.3《控制疼痛的常用方法》

8.4《术后疼痛处理国内专家共识》

8.5《西京医院麻醉工作手册》

8.6《小儿术后镇痛国内专家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