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绪论
实验室用小型超声仪
工 业 生 产 用 超 声 仪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5). 微波提取法(microwave extraction)
• 具有穿透力强、选择 性高、加热效率高等 显著特点,而且其操 作简便、快速、节能、 高效。
P18
分。
浸渍法 (Maceration)
渗漉法装置图
渗漉法(Percolation)
工业生产用的渗漉装置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2)加热提取:煎煮法(Decoction) P18 回流(Refluxing) 连续回流(Continuous Refluxing)
Simple refluxing assembly
常用CO2, N2O、 乙烷、丙烷等,无色、 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价廉。
优点:提取效率高;成分不被破坏(不需 加热);无残留溶剂;可选择性分离
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小型实验装置
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置示意图
原 料
玻 璃 珠
脱 萃取柱 脂
棉
CO2 钢 瓶
冷温槽
P
高压泵
恒
温
箱
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P6
•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不是维 持植物生命活动必须过程,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P6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
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
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P6
第三节 生物合成
二、天然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如下:
绪论1人体生理学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 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特点:作用迅速而精确、部位局限和时间短 暂;
2.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 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张锡钧(1899—1988)在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 碱的研究中取得系列的创新性或果,受到国内 外生理学界的高度评价。
3.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1.只有认识了“正常”,才能设法维 持正常,防止异常;认识“异常”( 疾 病);
2.生理学的发展可促进临床医学的发 展;
3、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 心血管活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 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特点:缓慢、广泛而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3. 自身调节: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 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 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器官生理学--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肾脏生理学
(三)整体水平
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第一节
兴奋性
⑴ 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⑵ 兴奋性: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一)、 1.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分类 3.刺激三要素
作用—— 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适度;
作业: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 些?各有何特征?
1绪论
第二节 为何要开设古代汉语课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 是一门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与古代中 国相关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其二是熟悉古代的 语言材料和各种语言规律,为汉语言文字学的研 究奠定基础。 1、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学习 古代汉语。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的文化积淀无时 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古代优秀的文学和史学遗 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我们只有学好古代汉 语,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才能 得到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才能批评地继承 古代文化遗产。
2、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必须学习古 代汉语。 我们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丰富现代汉语, 增进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应当学好古代汉语。比 如,许多现代汉语词语、成语中大量保留古音古 义,“不速之客”的速,“不刊之论”的刊等。 速 刊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不然,无法搞清其字义,无法理解文章内容,就 不可能加以欣赏。 4、爲了掌握与提高语文的教学能力,必须学习古 代汉语。作为一个师范生,大多从事中学语文教 学工作,没有深厚的古代汉语功底是不行的。根 据以前实习同学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下去实 习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古代汉语教学,连自己都没 有搞清的问题怎样去教育别人?
文字学(形) 传/ 统 —音韵学(音) 语 言 —训诂学(义) 学 \ 文法学(后起)
语义学 \ 准 语音学 —— 现 代 语法学 —— 语 /言 修辞学(文学范畴) 学 现 代 语 言 学
2、文言是古代汉语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 规律。 文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 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入手。 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 语的发展。
1绪论
量 大容 超
信息高速公路 光纤传输 相干光传输 量子光传输 光交换
新 功 能
多媒体 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广播、有线电势 光盘、CD 激光打印机
超高速
光传感 激光测量 电场、磁场测量 激光雷达 激光陀螺仪
SR应用测量 光谱测量 物理性质测量 表面、界面测量
性 干 相
度 亮 高
高能量密度 激光切割 激光核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 一门新兴的技术。 在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光电子技术 算是后起之秀。 光波段的电子技术 光波段的器件及应用设计: 电光器件、光电器件等,特殊检测方法
功能器件 激光、发光器件 光接收器件 太阳能电池 光开关 光调制器 液晶器件 集成光路 量子效应器件
1
2
3.光信息 光信息
以光辐射作为传输载体,随时间或空间 变化的信息。 光辐射本身的信息 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的信息变化 特点: 信息量大 并行、多参量、高速 显示直观 传播介质?
光信息传播的载体
1.真空:无衰减,光发散问题 2.大气:吸收、散射 三个波长段——大气光学窗口 可见光及近红外 中波红外:3um—5um 长波红外:8um—14um 3.水:海洋 532nm 4.光纤:850nm 1310nm 1550nm
目的:
1.理解典型光电器件的原理,掌握其性能特 点及选用方法 2.掌握典型光电器件的应用电路设计方法 3.了解常用光电变换技巧,能设计简单光电 探测系统。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叶嘉雄 常大定 陈汝钧 光电系统与信号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江月松 光电技术与实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庆有 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 孙培懋 光电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
1 绪论--通风工程学
$切割 $研磨 $挤压
香港淘大花园,400多 人感染,死亡40多人, 建筑设计通风缺陷是主 要杀手之一,2米宽的 内天井,厨房、卫生间 进排风相互干挠“一家 抄辣椒,全楼打喷嚏” 。给SARS病毒交叉感 染机会。
通风与空调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是保证生产得以正常安全进行的重要生产设施
例如对于煤矿来说,矿井通风系统就是有效防治瓦斯 灾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有害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一般有害因素所引起的危害主要 是慢性危害为主 危险因素则主要引起急性伤害为 主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与消除技术
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技术形成了 专门的技术门类: 工业防毒技术→各种毒物 通风工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 粉尘、不良气候条件 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振动 防火防爆技术→火灾、爆炸 电气安全技术→电能伤害 机械安全技术→机械性伤害
通风工程原理
当室内得到热量或是去热量时,从室内 去出或补充热量,达到热平衡,保持一定 的温度。 使进出房间的湿量平衡,保持一定的湿度。 排除污浊空气,补充新鲜空气,保持空气 质量平衡。
0.3 通风空调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
西方
现代通风空调技术
我国古代
民用建筑 工业生产领域
民用建筑
知识要点:
通风 空调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工作原理
0.1 通风空调在控制改善室内环境中 的作 用和任务
力量将危害物飞扬 起来----生活案例 扫地,拍打毯子, 吹气。
学校常见的废气排放-实验蒸汽,焊接
/referurl/imgsearch/touri/de/*.tw/~yang/e quipments/edefault.htm
空调包含了采暖功能和部分通风功能,但不是所有环境都需要空
一绪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一绪论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②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2.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学说的最高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汲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清楚了他在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③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
绪论1
lg lc Fm Φ Φ ΦRmc Rmg μSc μ0 Sc
(1-10)
上式说明,磁路的磁动势Fm等于磁通与铁心磁阻Rmc和气隙 磁阻Rmg串联值的乘积,这与串联电路的分析相似。由于铁心的导 磁率远远大于气隙的导磁率,即0,RmcRmg,因此,由磁动 势Fm产生的磁通 或磁通强度B主要就取决于气隙的性质,即
统,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2
三、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
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和性能参数,电力拖动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动静态性能分析以 及电机的选择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 础知识。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电路原理”或“电工基础”课程
状复杂的磁路分段处理,简化成若干个几何形状规则的简单磁 路的组合。
25
三、电磁感应定律 1. 电磁感应定律 1831年,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学中最重要的 规律——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磁通与电压之间存在如 下关系: 1)如果在闭合磁路中磁通随时间而变化,那么将 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即
图1-1 载电导体产生的磁场
如果载流导体是匝数为 N的线圈(如图 1-2 ),则上式可表 示为
Ni H l
(1-2)
16
2. 磁通密度 通常把穿过某一截面S 的磁力线根数被称为磁感应强度, 用磁通 来表示。在均匀磁场中,把单位面积内的磁通量称为 磁通密度B,且有
Φ B S
(1-3)
3. B-H 曲线 磁场强度H与磁通密度B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真空中它们成 正比关系,即
第1章 绪 论
• 为表示分子的立体形象可用立体 结构式:
H C H H H
科学的步伐是不会被“鸿沟” 阻止的。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 勒(1800—1882)首次从无机物人工 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给 “生命力论一次巨大冲击。 维勒起初是想用氰作用于氨水 以制取氰酸铵(NH4CN0)、然而却 意外地得到一种白色晶状物质, 经分折这是一种与动物机体内的 代谢产物尿素相同的物质。这一 实验结果震动了整个化学界。
B
+
H
+
• 酸与碱的关系:
• 酸放出质子后产生的酸根即为该酸的 共轭碱。 • 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的质子化合物即 为该碱的共轭酸。 • 酸越强,它的共轭碱越弱 • 碱越强,它的共轭酸越弱。
• 酸
CH3COOH H2SO4
碱
H2O CH3OH
碱的共轭酸 酸的共轭碱
H3O+ CH3O+H2 CH3COOHSO4-
4、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之间区别
• 键的极性是由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 生的,其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 差。键的极性是键的内在性质,是永恒的 现象。而键的极化则是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现象,当外界电场除 去后即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类
• 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有机化合物分子 结构中能反映出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时又叫功能基,功能团。 • 有机化合物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按 照骨架分类,另一种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 异裂(heterlysis): 另一种断裂方式是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 在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由此而产生 正负离子。按异裂而产生正负离子的 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1绪论
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
作用:为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理化条件。
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的各种物理、 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各种离子浓度,PH,渗透压等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意义: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 条件。 稳态的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各个 器官系统的活动。
人体各部份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
离子 Na+ K+ Ca2+ Mg2+ ClHCO3HPO42-/H2PO4蛋白质 其他 血浆 130_152 3.6_5.3 4.2_5.7 1.4_2.4 97_108 24_30 2.2_4.2 14 5.9 组织液 145 4.4 2.4 1.1 117 27 2.3 0.4 6.2 细胞内液 12 139 <0.001 1.6 4 12 29 54 53.6
生理学
湖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熊顺华 教授 xiongshunhua@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熟悉生理功能的调节
了解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 2.
3.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 物机体及其各组成部份正常活动规律 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 生命活动现象 发生机制 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体内控制系统
•负反馈:受控部份发出信息调整控制部
份的活动,使受控部份的活动与它原先活
动的方向相反.
•意义:维持机体机能稳态
•机体机能活动多为负反馈
1 绪论
研究采购成本背景和现实意义1.1.1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业开始崛起,至80年代,日本汽车和家电等产品已长驱直入欧美市场,日本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先者。
面对来自日本企业的攻势,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开始节节败退。
但经过短短10多年,美国制造业又反败为胜,重振雄风。
分析其中原因,可以发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制造型企业广泛实施了以全球采购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为核心的敏捷制造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资源和市场竞争,迫切需要通过内外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来可快速提升竞争优势。
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成功证明了采购资源全球整合的重要性,表明了采购与供应管理已不仅仅是获取原材料、零部件或服务的一种运作职能,而是应该成为战略决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有效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是最终能够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制定采购政策,规范采购运作流程,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的采购模式和把服务采购也纳入采购管理的范畴。
1.1.2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面临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经营者来说,增加销售额或降低成本都可以扩大盈利。
而增加盈利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有良好的采购供应链管理。
据统计,啤酒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占公司总营业额的65%左右,因此采购部门被称为企业的利润源泉,在现代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采购管理,把资源管理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1 绪论 习题 答案
绪论章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
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于多种欲望以取得最大福利的一门学科。
3.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5.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问题的经济学。
6.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或“应该如何”问题的经济学。
7.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格。
如果用价值来衡量就是,选择一种事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的其他备选项中价值最大的事项。
8.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配置最有效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得到的曲线。
二、判断对错题。
正确的在()内打“√”,错误打“×”。
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绪论1
分析题
1. 在图中线路AB上装有电流保护1,试指出它作为主保护和后 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2. 在图(a)、(b)、(c)中,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 当K点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使哪些断路器跳闸才称有选择性动作?
3. 在图中,K1点短路时,线路保护3动作跳开断路器3,是 否可称有选择性动作?它又如何起到远后备作用?
五、几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继电保护与防止故障:继电保护并不能防止故障的发生, 继电保护的功能,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才能表现出 来,它并不能预测与防止事故。 • 继电保护与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并不单指继电保护装 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一次系统的需求,脱离继电 保护的电流、电压输入量,脱离继电保护对断路器的控制 以及断路器本身的动作行为(如动作速度)来讨论继电保 护的动作行为。 • 保护的用法: 继电保护装置本身不能直接用于高电压及大 电流设备上。 • 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属于自动动作的装置,属于自动 控制设备的一类。
2. 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保护
A
E1
B
I f ( A B )
4 3 (a)正常运行情况
.
C
I f ( B C )
2 1 E2
.
A
I
E1 4
B
. ' d1
' Id 1
.
d1
'' Id 2
.
3
2
1
E2
(b) d1点短路时的9; d2
d2
'' Id 2
.
B
'' Id 2 .
4
3
2
1
E2
问答题:何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什么叫近后备和远后备、 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采用断路器失灵保护? • 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符合 要求)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故障元件保护装置或断路器 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或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 动作。 • 近后备是指某一元件同时装设两套保护,当该元件故障时, 一套保护万一不动作,则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 • 远后备是指故障元件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的上一 级元件的保护动作于跳闸来实现后备作用。与之不同的近 后备是同属一地的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动作,此时要 求断路器不能拒动。 • 当采用近后备时,若断路器拒动,则必须通过装设在断路 器上的失灵保护,切除该线路连接母线上的所有电源线路。
绪 论1
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3)目的性 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其功能上,完成特定的
功能是系统存在的目的。因此,系统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 即实现要求的功能,排除或减小有害的干扰。
(4)环境适应性
机械系统的组成
现代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下列一些 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和控 制系统等,如图1-2所示。每个子系统又可根据需要继 续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9)其他要求
系统特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特性。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虽然各要 素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能,但它们在结合时必须服从整体 功能的要求,相互间须协调和适应。 系统的整体性还反映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 有机联系上,正是这种联系,才使各要素组成一个整体, 若失去了这种联系也就不存在整个系统。 (2) 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要素( 或子系统 ) 之间是有 机联系的,即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 形成特定的结构关系,包括各要素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各要素间的层次联系、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形式等。
动力系统、执行系统
(一)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 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性质的不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 械能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 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 的装置。 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 接触,其输出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其功能是机械系统 的主要功能。因此,执行系统有时也被称为机械系统的工 作机。
内部系统、外部系统
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 个特定的系统,是由确定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的物体所 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一个系统。 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部件、装 置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子系统。 从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看,零件、部件、装置都可 被看作是构筑机械系统的要素,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形式 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完成系统特定的功能。 从高一个层次看,机械本身又是人一机一环境这个 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为了研究的方便,机械系统设计时,把机械本身构 成的系统称为内部系统,而把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 外部系统。
1绪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生命的化学,运用化学、物理学等原理和方法,并融入生理学、微生物学、
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规律上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基础生命科学。
2.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分子量多数大于104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即生物个体与外环境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
摄入营养物质排出废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
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5.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
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6.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
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7.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8.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
要内容。
二、问答题
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复合脂类。
1绪论
中医历史
• • • • • • • 《黄帝内经》 张仲景——医圣 孙思邈-----药王 李时珍------本草纲目 叶天士------温病大家 邓铁涛 梁剑波
• 1956年河北省流行乙型脑炎,用抗生素治 疗,死亡率甚高而多有后遗症;而蒲辅周 先生用中医药治疗167例,全部治愈,且无 一例后遗症。 • 2003年的 “SARS”,广东中医药大学邓铁 涛医师院内治疗六十例、院外会诊几十例, 均无一例死亡。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天地人是一个整体
二、辨证论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 1、男 --女 3、太阳---月亮 2、天----地 4、水----火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天 日 昼 火 升 动 外 雄
肾阴虚
肾
肝阴虚
(三)五行中的母子相及
肝 肝阴虚 肾 肾阴虚
子病及母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例如: 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条畅,恶抑郁,肝主升发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有余
乘 (制已所胜)
金 土
乘
木
不及 侮
导致相乘相侮的原因:
(1)某一行太强(有余),去乘所胜(我克)一 行,侮所不胜(克我)一行。
(2)某一行太弱(不及),受所不胜(克我)一 所乘,受所胜(我克)一行反侮(反克) 。
五行制化(正常调节机制)
五行乘侮(异常调节机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1.绪论-PPT精品文档
行 为 主 义 心 理
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潜意识理论 俄狄浦斯情结 本能理论 早期决定论 梦的解析 压抑 口误
人本主义心理学
“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 症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 神脆弱的人,那么他对人类的信息势必越 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 越来越低,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对 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 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 和哲学”
心理学: 日文的影响 首次出现:1896年,中国学者康有为编《日 本书目志》时,首次出现汉译“心理学”名 称。 正式使用:则大约在20世纪初年。
4.传统的四大取向
行为主义 (1913—) 精神分析 (1895—) 人本主义 (1950年代) 认知心理学(1950年代)
Linda Darling-Hammond(2000)涵盖 了美国50个州的调查:教师的素质与学生 的数学和阅读成绩相关 教师效能感: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所引起的 变化的看法。 效能感高的老师:更会持续付出努力、进 行绩效评估、改善教学策略
9.专家型教师
1.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深刻 2.掌握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有效教学和评价) 3.善于根据所教科目和学生的年级水平选择相应的 课程材料和方案 4.因才施教:针对特定的学生交给特定的知识 5.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 6.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境:如团队、班级、专业、院 系情况等 7.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教学目的 8.对自身因素有明确了解(偏见、有点、缺点)
用动物来进行研究一开始就注定要忽视只 有人类才有的那些能力,如殉道、自我牺 牲、羞辱、爱情、幽默、艺术、美、良心、 负疚、爱国、理想、诗情、哲学、音乐、 科学。要认识灵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所共有 的特征,动物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可是, 要研究人类所独具的或使人类大大优于其 他动物的特性,那么动物心理学就用不上 了
1绪论
2)假想一个横椭圆柱面套在参考椭球面上。
3)地球表面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
4)展开成高斯平面。
绪论
高斯投影
绪论 高斯投影将球面上的坐标转换到平面上 投影必然会有变形,常分三种:
长度变形 投影变形 角度变形 面积变形
对于地形图的测绘来说,要求投影后的角度保持不变形,同时 长度变化也要尽可能小,只有采用正形投影,并分带进行才能 满足上述要求。
3 平面直角坐标系
包括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小于 100km2),常把球面看作平面,这 样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就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 X Ⅳ YP Ⅰ O Ⅱ Y
P
XP Y
Ⅱ O Ⅲ
Ⅰ X Ⅳ
Ⅲ
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中的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
2.测设(放样):将设计图上的建(构)筑物位置按设计要求在
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11-13章)。
测设:图纸 面
地
绪论 三、现代测绘学的主要任务及作用 1、主要任务 精确地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测绘成图 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测绘工作 2、作用 提供基础数据 提供地图 行政勘界与权属定界 提供各种工程需要的测量技术 军事测绘
绪论
1.2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 地球几何特性
近似球体,R≈6371 km
地球表面形状十分复杂
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约29%
绪论
1.2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
地球物理特性
N
T P
F G
重力、铅垂线 水准面:自由静止状态的 水面
1绪论
明式扶手椅
明式黄花梨变体圆角柜 选料极精,门板为整料对开, 花纹对称;柜两侧面板也为 独板,做工精到。
清代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香炉
檀香紫檀花朵龙纹屏风
紫檀嵌瓷扶手椅 此椅用圆材,通体以紫檀 木制成,采用南官帽式, 靠背正中嵌有青花釉里红 花卉瓷片,颜色清新淡雅 的青花瓷片与色泽沉穆的 紫檀木相衬,于沉静中富 于变化,恰成珠玉之配, 颇具美感。两侧的扶手略 微弯曲,扶手中央以圆形 的璧作为联帮棍,座面用 藤编软屉,座面下直枨如 仰俯棂格,四条腿足直下, 足间施以劈料裹腿管脚枨。 此椅造型疏朗大方,工艺 精湛,装饰无多却恰到好 处,代表了清代家具的最 高成就。
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且对我们今天从事艺术
创作,从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出标志时代文 化最高水准的艺术创作,也是必由之路。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目的:
1.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深厚的生活基础;丰富的理论知识; 前人的创作经验。给我们的设计创作
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从以下例子可以看到: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 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 华丽,既实用又美观。宫灯形态为梳髻侍女 跪坐,手持铜灯。宫灯通高48厘米,由头部、 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 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 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灯灯盘分上下两部分, 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 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 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 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 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 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 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 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宫 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 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家从岩石风化的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 认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或认为土壤是坚 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将土壤仅作为岩石的变态 来认识。
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 认为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或认为土 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 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 о к у ч а е ь )把 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 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 产物。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 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第一节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 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
链环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枢纽
(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
种植业
绿色植物所必需生 活条件:光、热、空气、 水分和养分,除日光外, 其余大部分来自土壤。 此外,土壤还为植物提 供了根系伸展的空间和 机械支撑作用。
土பைடு நூலகம்肥料学
主要参考书:
《土壤学》 黄昌勇 中国农业出版社 《土壤肥料学》 陆欣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绪
论
第一节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近代土壤肥料科学发展概况
土壤、肥料广泛存在于自然中。但人们从不 同利用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它,就会产生 不同的认识。 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起始点、 农业生产链环中的基础环节——种植业来说,只 有全面理解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重要 性,才能正确认识土壤肥料并掌握其变化规律,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种植业。
1)地质大循环 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物理、化学 风化,形成细小的颗粒,同时有一部分元素溶于水,这 些岩石矿物的风化物随流水进人海洋,在海洋中经过长 期的地质作用重新形成各种沉积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 为地质大循环。
2)地质(生物)小循环 土壤中的生物,特别是绿色 植物选择吸收各种矿质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当生物体死去之后,生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各种养分又重新释放出来,供给土壤生物循环利用,这 一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小循环。在生物小循环过 程中土壤养分得到固持富积。
因此,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和生物圈其它圈层相互紧密交接的的地带,构 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中心环节。
四、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要实行“科学种田”,就必须在全面了解 土壤基本性状,在切实掌握科学施肥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其他各项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增 产潜力。
各项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开展至少要考虑 “土、肥、水、种、密、保和工等”,其中土 (壤)、肥(料)是推行各项先进农业栽培技 术措施实施的基本保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 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覆盖于地 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生长 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从土壤的形成过程来看,通常将未 经人工开垦的土壤称为自然土壤。经过 开垦、耕种以后,其原有性质发生了变 化,称为农业土壤或耕作土壤。
(三)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 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 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
五、肥料是农业优质高产的保证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施用肥料是决定
产量高低的关键因子。
此外,大量实验表明,正确合理的施肥,还
能提高谷物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改善作物的性状; 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 保证可永续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亦是发展经济 作物、森林草原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3)地质大、小循环的关系
二者共同构成土壤发生的基础,没有地质 大循环,生物小循环不能进行;没有生物小循 环,土壤难以形成。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 不可分割,同时同地进行,通过土壤相互连接 在一起。
2、土壤剖面的发育
(1)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
的垂直切面。
(2)土壤有着统一的形成过程,其土体构型也 有共同的规律性。自然土壤土体构型一般模式 如下页图:
饲养业
动物生产以植物生 产资料为食料
(二)土壤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枢纽
农业生产三环节 植物生产
土壤管理
动物生产
二、土壤是自然界中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
土壤做为一种自然资源和永恒的生产 资料,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以达到自身生 存、繁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只 要“治之得宜”,就可以世代相传永续利 用而不受时间的限制,所以说土壤是具有 再生作用,可以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不 同于其他资源)。但土壤又是相对不可再生的 自然资源,也是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近代美国和西欧对土壤下的定义反映在一些有 代表性的著作中如美国学者N·C·Brady认为: “含有风化破碎的矿物和腐解的有机质的不同的混 合物构成剖面形式的自然体的集合,它在陆地上呈 薄层覆盖,并在含有适量空气和水分时能为植物提 供机械支撑和营养。” 美国《土壤学名词解释》对土壤的定义是:⑴ 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和生物所组成的能 生长植物的一个动态自然体。⑵占据部分地球表面 的一些自然体的集合,它能支撑植物并具有由一定 地形、气候和生物,通过不同时间对母质所起的综 合作用而发生的性状。
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
这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 肥力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为因 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所共同决定的,肥力高低是 土壤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其全部。
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来自宇宙的能流(光、热)和来自大气 的物质流(H2O、CO2、O2、N2等),其中部分为生物 固定,形成生物物质,部分又经生物呼吸、蒸发蒸腾 和吹扬又进入大气; 第二层是生物与土壤间以及同大气、水圈之间的 物质、能量的交换。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与来自土壤的 水分和养分制造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经微生 物的分解,部分归还大气,部分进入岩层,部分残留 于土壤中进行再循环; 第三层是土壤与岩石或岩石风化体之间的物质与 能量交换,例如水分、热量进入岩石圈,促进岩石风 化,而岩石的风化又为土壤和生物提供了营养元素。
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现出来,这部分
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即在
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
力,包含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
4、潜在肥力 另一部分肥力则没有直接表 现出来称“潜在肥力”,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 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 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据统计,目前全球土壤退化面积已达190000万 km2。全世界每年因土壤侵蚀所损失的土壤养分几乎 等于世界商品肥料的生产量,每年土壤流失达 750亿t, 相当于4000亿美元的损失。在土壤退化总面积中约有 7600万hm2受盐碱土的影响,占退化土壤总面积的4%。 受各种有毒化合物污染影响的面积2200万hm2 ,占退 化总面积的1.l%。 据统计,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 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已发展至179.4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18.6%,每年流失表土约60亿t。 耕地中有667万~800万hm2,已发生次生盐化,有1.0 亿hm2草地退化。我国现已有重金属污染耕地2000万 hm2,农药污染耕地1300万~1600万hm2,受酸雨危害 的耕地达267万hm2。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发生发展
(一)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 “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过程中, 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养 分及水分的能力”。
沈阳《农业土壤学》:土壤肥力是诸因素综 合性状的具体表现。 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 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体质和生 命。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3hm2 ,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l/3。人均林地 面积0.11hm2 , 占世界人均林地面积 的1/9。人均草地面0.28hm2 , 不到 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1/2。
2、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肥力。土壤由母质 发育而来,在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在周而复始 的物质能量的循环和平衡中,土壤肥力不断发 育和演变。 合理的开发利用的话,就不会像矿产资源, 越用越小,以至耗尽,而与大气、水、生物一 样为可再生资源。 过度开发利用,违背自然规律则会使土壤 质量不断退化。因此不仅土壤的数量有限,质 量同样是有限的。
淋 溶 淀积层 母质层
耕作层
犁底层
母岩层
心土层
底土层
自然土壤的土体构型 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自然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 形、时间及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发 育形成的。
(二)土壤的概念 人们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土壤,概 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土 壤概念。
3、土壤资源空间分布的固定性
道库恰耶夫提出的土壤形成学说认为土壤 是由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气候、生物(植被)具有 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土壤资源在地面空间分布 上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 因此,可以把相似的土壤划分在一起和其 他不同的土壤分开,并根据划分出来的土壤特 性,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
一、土壤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 (一)土壤的形成
1、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
★ 土壤形成学说的主要内容为:
(1)土壤的本质是土壤肥力,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 也就是土壤肥力的形成变化过程,土壤的形成和 发展变化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 (2)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以生物为主导,包括母质、 气候、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
我国目前较公认的土壤肥力的概念 为: 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供 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养分、水分、空气 和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