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
重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导致的身体重量明
显低于正常水平,伴有多种营养素缺乏症状的一种严重营养不良状态。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重下降。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同身高正常人群的体重水平。
通常情况下,体重指数(BMI)小于16kg/m2可以被诊断为重度营养不良。
2. 营养素缺乏症状。
患者出现多种营养素缺乏症状,如贫血、脱发、皮肤干燥、水肿等。
这些症状
往往是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导致的。
3. 营养评估。
通过临床营养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营养状态。
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腹围、
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结合血液检查和营养问诊,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
4. 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对于怀疑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观察其体重、营养素
水平、症状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5. 综合评估。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
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患有重度营养不良。
总之,重度营养不良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营养素缺乏症状、营养
评估、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
及时发现并诊断重度营养不良,对于指导治疗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完整版)
营养评定的基本内容
(1) 膳食调查 (2) 人体组成 (3) 人体测量 (4) 生化检查 (5) 临床检查 (6) 综合评定
营养不良及其分类
8
PEM的“理论”分类
干瘦型/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 (marasmus) 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 混合型营养不良 (mixed marasmus and viseral malnutrition)
* 由于吞咽困难的问题已持续四个月, 病 人体重持续丢失.。
病人营养状态划分到C, 严重营养不 良.
主要是因为持续的,较大幅度的体重 丢失, 营养摄入改变, 体检发现的问 题严重。
• 体重计的感量不得大于0.5kg,测定前须先标定准确。
体重的评定指标
(1)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比
公式:现实体重÷理想体重100%
理想体重=身高(cm)-105 理想体重=[身高(cm)-100] 0.9
体重的评定指标
(2)体重改变
• 用公式表示为:
(通常体重-实测体重)÷通常体重100%
[体重单位为kg]
消耗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人体组成
研究方法:“五水平模式” (five-level model)
• 原子水平(atomic) • 分子水平(molecular) • 细胞水平(cellular) • 组织-系统水平(tissue-system) • 整体水平(whole body)
整体水平(whole-body level)
干瘦型/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marasmus
主要原因:能量摄入不足 常见病人:慢性疾病/长期饥饿 临床表现:严重脂肪和肌肉消耗 营养评定:
• 消瘦 • 皮褶厚度和上臂围严重亏损 • 躯体和内脏肌肉量减少 • 发生于婴幼儿者则生长发育延缓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及管理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框架完整)
REE/B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MR
TWO
应激反应
皮质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髓质激素BM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REE
炎症反应
I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饮食+营养教育
我建议在这里简单加一点描述性 文字,方便大家理解
TEN
我建议在这里简单加一点描述 性文字,方便大家理解
TPN
我建议在这里简单加一点描述 性文字,方便大家理解
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3~5天时,应该选择上一阶梯。
营养不良的四维分析
ONE
能量消耗
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及管理培训讲座
本模板有完整的逻辑框架,内容详实,稍作修改可直接使用
汇报人:XXX时间:201XX月1营养诊断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和分类问题是制约全世界营养不 良防治的共性问题,也是亟需解决、而且可能解决的 瓶颈问题。我们综合现有的营养不良诊断方法,分析 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遵循集成创新的原则,提出营 养不良(本文特指营养不足)的三级诊断体系。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简介
一级诊断
营养筛查
所有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筛查
二级诊断
营养评估
阳性患者及特殊人群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三级诊断
综合测定
评估阳性患者
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的类型 营养不良的后果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PPT课件
.
14
Diagnostic Assessment——诊断学标准
.
15
Severity Grading of Malnutrition ——程度分级
.
16
Diagnosis Category According to Underlying Etiology——基于病因学的诊断策略
.
▪ 对综合测定发现异常的患者,要实施综合治 疗,包括营养教育、营养补充、炎症抑制、 代谢调节、体力活动、心理疏导等。
12
小结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与营养不良的治疗 密切相关。一级诊断在于发现风险, 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教育,不需 要人工营养;二级诊断是发现营养不 良,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支持 (补充营养即可);三级诊断是营养 不良严重阶段,已经影响了器官功能, 此时的治疗是营养治疗,常常需要综 合治疗。
营养不良的 诊断
指南产生背景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2013年报道,2007年全 世界有9.27亿人营养不足;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 年报道,全世界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占全死因儿童的45%; 美国慈善总会官方网站2015年报告,美国有4880万人处 于营养不良,其中儿童有1620万。尽管营养不良发病如 此普遍,后果如此严重,但关于营养不良的诊断没有一个 公认方法与标准。此指南综合现有的营养不良诊断方法, 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体系。
0分 营养需求正常
1分 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慢性疾病发生 骨折、肿瘤、糖尿病、肝硬化、血 液透析患者、COPD
2分 比较大的腹部手术、中风、严重肺 炎、恶性血液肿瘤
3分 脑损伤、骨髓移植、ICU病人 (APACHE>10)
得分B:
中国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治指南(完整版)
中国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治指南(完整版)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pseudohypertrophy muscular dystrophy) 包括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二者均是由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 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
DMD 的发病率约为30/10万男婴。
DMD/BMD 患者dys 缺乏主要导致了骨骼肌细胞膜缺陷,细胞内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等外漏,肌细胞坏死、脂肪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DMD 早期的主要表现为下肢近端和骨盆带肌萎缩和无力、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鸭步和Gowers 征,晚期可出现全身骨骼肌萎缩,通常在20多岁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
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减缓病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BMD 患者的临床过程与DMD 相似,但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良好。
DMD 和BMD 的诊断大致相同,本指南只涉及DMD 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内容。
诊断一、DMD的临床特征DMD 患儿在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1)新生儿时期至3岁前,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延迟,多数患儿在18个月后开始走路,行走能力比同龄儿差。
出生后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就显著升高,可为正常值的10-20倍。
(2)在学龄前期(3-5岁)主要表现为双小腿腓肠肌肥大、足尖走路、易跌跤,上楼梯、跳跃等运动能力较同龄儿明显落后。
患儿有翼状肩胛,双膝反射减弱,双踝反射正常。
5岁左右血清肌酸激酶达最高峰,可为正常值的50-100 倍。
(3)学龄早期(6-9岁)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表现出四肢近端肌萎缩、Gowers 征、腰前凸、鸭步逐渐加重,下蹲不能起立,上楼更加困难,常有踝关节挛缩。
(4)学龄晚期(10-12岁)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马蹄内翻足明显,行走很困难或不能行走。
(完整版)癌症护理诊断
(完整版)癌症护理诊断引言癌症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对患者和家庭来说具有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护理诊断是护理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关注重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癌症护理诊断,以指导护士和医疗团队为癌症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I. 问题和诊断1. 问题:体力活动能力受限- 相关表现:乏力、虚弱、肢体无力、活动不能自如、呼吸困难等。
- 相关因素:肿瘤体积增长、放疗/化疗等治疗副作用、代谢紊乱等。
2. 问题:营养不良- 相关表现: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憔悴、贫血等。
- 相关因素:代谢率升高、消化吸收障碍、治疗副作用等。
3. 问题:心理困扰- 相关表现:焦虑、抑郁、失眠、恐惧等。
- 相关因素:疾病诊断、治疗副作用、生活质量改变等。
II. 目标与措施1. 目标:改善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 措施: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包括适度的运动和休息,定期监测患者的物理状况和活动能力的变化,提供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康复指导。
2. 目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抵抗力。
- 措施:合理安排饮食,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饮食补充剂,提供营养教育和指导。
3. 目标: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扰,增强心理抵抗力。
- 措施: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采用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面对情绪困扰,提供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引导患者接受心理治疗。
III. 评估与结果1. 评估指标: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评估得分,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能力能否恢复。
- 期望结果: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评估得分有明显提高。
2. 评估指标: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得分,包括体重变化、血液检查结果等。
- 期望结果: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得分有明显提高。
3. 评估指标:患者的心理困扰评估得分,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 期望结果:患者的心理困扰评估得分有明显降低。
IV.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癌症护理诊断,为护士和医疗团队提供了指导,以改善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和心理困扰。
皮肤科疾病护理诊断及护理介入
皮肤科疾病护理诊断及护理介入
一、皮肤科疾病护理诊断
1. 皮肤完整性受损
- 诊断依据:皮肤出现破损、溃疡、红肿等症状。
- 可能的原因: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损害。
2. 营养不良
- 诊断依据:体重下降、肌肉消瘦、皮肤干燥、脱发等症状。
- 可能的原因:摄入的营养不足或吸收不良。
3. 疼痛
- 诊断依据:患者主诉疼痛,或观察到患者避免触摸疼痛区域。
- 可能的原因:皮肤疾病引起的炎症、瘙痒等。
4. 知识缺乏
- 诊断依据:患者对皮肤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
- 可能的原因: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
二、护理介入
1.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介入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
- 给予合适的护肤品,保护皮肤屏障。
- 对于溃疡、破损的皮肤,给予适当的局部治疗。
2. 营养不良的护理介入
- 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对于吸收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营养支持。
3. 疼痛的护理介入
-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 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如调整床位、提供暖气等。
-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4. 知识缺乏的护理介入
- 提供健康教育,讲解皮肤疾病的相关知识。
- 教育患者正确的护肤方法和日常保养。
- 鼓励患者提问,解答其对疾病和治疗的疑问。
以上是皮肤科疾病护理诊断及护理介入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营养诊断标准
营养诊断标准
营养诊断标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判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通过检测血液当中白蛋白的水平判断营养不良标准。
如果血液当中的白蛋白水平在28-35g/L之间,可以诊断为轻度营养不良。
如果血液当中的白蛋白水平在22-28g/L之间,可以考虑是中度营养不良。
如果血液当中白蛋白的水平下降到22g/L,要考虑是重度营养不良。
2. 通过体重进行判断。
如果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80%-90%,则属于轻度营养不良,60%-79%为中度营养不良,<60%则为重度营养不良。
3. 通过体质指数进行判断。
体质指数小于,也可以诊断为营养不良。
体质指数为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质指数为属于中度营养不良。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同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以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幼儿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等,同时也可根据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状况等因素来判断。
营养不良也就是对健康状态的描述,通常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营养不良、二度营养不良及三度营养不良。
但体质指数受外界很多因素的干扰,如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睡眠因素等,因此通常只要处于标准的体质指数上下,都属于正常情况。
若儿童的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5%,皮下脂肪厚度为0.4到0.8厘米之间,且血液中白蛋白水平在28-35g/L范围内,考虑为一度营养不良。
若体重低于正常值的25%,皮下脂肪厚度为0.4厘米以下,白蛋白水平在22-28g/L之间,可能是二度营养不良。
而三度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值的40%,血液中白蛋白水平在22g/L以下,且通常表现出较明显的精神状态不佳、发育迟缓等不良现象。
营养不良病历范文
一、病历范文王某,女性,29岁,财务主管。
关节疼痛1周,颜面红斑3天入院。
病人2周前感冒后出现腕,膝关节疼痛,3天前外出经晒后出现面部红斑,即来就诊。
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诊SLE,入院治疗。
既往有对日光过敏史,未服用过敏药物,2周前患感冒。
家族中无SLE病人。
已婚未育,采用安全套避孕。
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生活自理,有引用咖啡的习惯。
心理社会评估:收入高。
结婚3年,未生育,丈夫在国外学习,现住娘家。
因面部红斑影响外表,羞于见同事。
对SLE的治疗,预后和对生育,工作的影响较关心,希望只详细情况。
身体评估;T:37℃P:68/min ,R:22次/分BP:15/10kPa,Wt:60kg。
神志清,面部双颊及鼻梁部分呈蝶形红斑,口腔黏膜无溃疡。
腕膝关节有压痛,无关节畸形。
心肺无异常发现。
辅助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补体C3含量降低,血沉增快,白细胞记数和血小板减少。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前治疗:泼尼松60mg,每日一次,口服,氯喹软膏外涂抹。
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一)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炎性反应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皮肤黏膜无破损,溃疡和继发感染。
(二)疼痛与关节炎症反应有关1诊断依据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三)知识缺乏1诊断依据预期目标病人初步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学会实施自我保健措施。
护理措施对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1告诉病人保护皮肤黏膜完整的重要性和方法,如避光,包暖,避免接触冷水,戒咖啡,防治感染。
2病房应拉上窗帘,避免直射阳光,不用紫外线消毒,温度保持在25~28℃,用自然风。
关于疼痛的护理1观察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2协助病人维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
知识缺乏1告诉有关诱因和控制疾病的基本知识2知道病人休息和活动,活动期需卧床休息,保证睡眠,缓解期逐步恢复锻炼,病情完全稳定后,可参加文娱活动或轻工作。
3知道避孕和生育4告知治疗方案,激素的不良反应和观察方法,鼓励坚持长期服用。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专家讲座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专家讲座
第17页
两份指南异同点分析
两份指南针适用人群一致, 不过没有针对青少年儿童方案。二者评定工 具没有差异。前者需要评定内容更多, 更细, 包含健康情况自我评分、生 活质量评定、心理调查、体能测定等, 更侧重于病因治疗。二者诊疗依据 相差不大, 都有体重改变, 进食改变, 肌肉功效改变, 疾病状态下代谢, 不过 后者诊疗疾病严重程度依据仅三个表型标准, 相对于前者不够全方面。二 者目标不一样, 前者侧重于营养不良诊疗策略及治疗策略, 后者目标是提 出全球共识标准, 方便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比较营养不良流行, 干预以及干 预结果, 方便为以后营养不良诊疗提供深入证据和提议, 没有治疗提议。
▪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ASPEN认为 营养风险筛查是识别与营养问题 相关特点过程,目标在于发觉个 体是否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不足 风险。
▪ 营养不良筛查: 经过筛查直接得 出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判断。
第3页
营养筛查方法
营养风险筛查
• 工具:NRS 2002 • 目的:发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 • 结果:有/无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专家讲座
第2页
营养不良一级诊疗——营养筛查
▪ 定义 ▪ WHO将筛查定义为: 采取简便伎
俩,在健康人群中发觉有疾病而 没有症状患者。 ▪ 实际临床工作中,营养筛查包含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筛 查及营养不良筛查。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专家讲座
▪ 营养风险筛查: ESPEN将营养风 险定义为现存或潜在、与营养原 因相关、造成患者出现不利临床 结局风险。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专家讲座
第14页
Diagnostic Assessment——诊疗学标准
营g of Malnutrition ——程度分级
儿科住院病历完整范文
儿科住院病历完整范文# 儿科住院病历。
一、一般项目。
姓名:小明。
性别:男。
年龄:3岁。
民族:汉。
籍贯:[具体籍贯]住址:[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电话号码]入院日期:[具体日期]记录日期:[具体日期]二、主诉。
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气喘1天。
三、现病史。
这孩子啊,3天前不知道咋的就开始发烧了,就像小火炉似的,体温最高的时候能达到39℃呢。
当时家里人就着急了,给他吃了退烧药,体温能稍微降下来点,可是过一会儿又上去了。
同时啊,还开始咳嗽,那咳嗽声就像小老头似的,一阵一阵的,听着可揪心了。
一开始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就给他多喝热水,吃了点止咳药。
结果呢,到了昨天,情况就更严重了。
不但烧没退利索,咳嗽也变得更厉害了,而且还开始气喘。
就像小火车似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可费劲了。
孩子也没精神了,平时活蹦乱跳的,这时候就焉焉地趴在大人怀里。
家里人这才赶紧带着他来咱们医院了。
这几天孩子的食欲也不好,平时爱吃的小饼干、小水果啥的,都不怎么碰了,就喝点奶,还喝得不多。
大小便倒是还算正常,小便稍微有点黄,大便一天一次,稍微有点干。
四、既往史。
这孩子以前身体还算可以的。
没生过什么大病,就小时候有过一次轻微的感冒,吃了点药就好了。
也没有什么药物过敏史,打过那些该打的疫苗,像乙肝疫苗啊、卡介苗啊之类的,都按时接种了。
五、个人史。
小明是足月顺产的,生的时候也没什么特殊情况,妈妈孕期也挺健康的。
生下来之后母乳喂养到1岁左右,然后就开始吃辅食了。
现在啊,这孩子吃饭有点挑食,就爱吃肉,不怎么爱吃青菜,这可能也是他容易生病的一个小原因吧。
他的生长发育和同龄人差不多,8个月会爬,1岁会走,现在3岁了,会说好多简单的话了,像“爸爸、妈妈、我要吃”之类的。
六、家族史。
家里人都挺健康的。
爸爸妈妈都没有什么遗传性疾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也还不错。
不过他爸爸有过敏性鼻炎,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影响呢。
七、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体温:38.5℃(入院时),精神萎靡,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营养不良的诊断完本 PPT
无风险患者
所有患者 营养筛查 有风险患者
制定营养计划
营养评估
营养良好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综合测定
阴性患者
阳性患者
营养干预
综合治疗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关于营养 不良的全球领导倡议
2018年发表于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的 GLIM标准
营养不良的一级诊断——营养筛查
▪ 定义
▪ WHO将筛查定义为:采用 简便的手段,在健康人群中 发现有疾病而没有症状的患 者。
▪ 实际临床工作中,营养筛查 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 良风险筛查及营养不良筛查。
▪ 营养风险筛查:ESPEN将营 养风险定义为现存的或潜在 的、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导 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 风险。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综合测定
其他检查 ▪病史 ▪膳食调查 ▪生活质量评估 ▪健康状况自我评分 ▪心理调查 ▪体格体能检查
▪ 对综合测定发现异常的患者,要实施综合治 疗,包括营养教育、营养补充、炎症抑制、 代谢调节、体力活动、心理疏导等。
小结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与营养不良的治疗 密切相关。一级诊断在于发现风险, 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教育,不需 要人工营养;二级诊断是发现营养不 良,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支持 (补充营养即可);三级诊断是营养 不良严重阶段,已经影响了器官功能, 此时的治疗是营养治疗,常常需要综 合治疗。
▪ 病史:1.体重改变;2.进食 改变;3.现存的消化道症状; 4.活动能力改变;5.患者疾 病状态下的代谢需求。
▪ 身体评估:1.皮下脂肪的丢 失;2.肌肉的消耗;3.水肿 (踝部、骶部、腹部)。
大孩子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大孩子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大孩子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体重和腹部皮褶厚度来判断。
1. 体重:孩子的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15%\~25%为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25%\~40%为Ⅱ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为Ⅲ度营养不良。
2. 腹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在\~为Ⅰ度营养不良,腹部皮褶厚度小于为Ⅱ度营养不良,腹部皮褶消失为Ⅲ度营养不良。
此外,大孩子营养不良还会出现贫血、生长发育停滞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儿童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素或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所需的最低营养水平,从而出现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状态。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障儿童的营养健康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因此,对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营养不良,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生长发育迟缓。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应该符合其年龄和性别的生长曲线,而营养不良的儿童则会出现身高、体重增长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
因此,对于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龄儿童标准的儿童,应该高度怀疑其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二、贫血和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导致的。
贫血会导致儿童面色苍白、容易疲倦、抵抗力下降等表现。
此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使其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消化系统问题。
营养不良的儿童还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加重营养不良的症状。
四、神经系统问题。
营养不良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长期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受限,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认知能力。
五、骨骼发育异常。
由于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营养不良的儿童容易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如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骨骼发育异常等方面。
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儿童,应该及时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生长发育状态。
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儿童营养健康的关注,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营养环境,确保其健康成长。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篇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篇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
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第一,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注意防潮和防寒,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这是非常关键的过程。
第二,在治疗营养不良的过程中,要注意体育锻炼,通过自我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但一定要合理锻炼,不要过于劳累。
第三,饮食要清淡,营养要丰富,不可以吃任何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损伤脾胃的食物要多加注意。
第四,积极和病魔作斗争,适当展开娱乐活动,使患者建立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坚定的毅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上我们对营养不良的四个护理方式都了解清楚了,在改善的过程中要控制体重,饮食清淡,多吃富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鸡蛋,鱼虾,动物肝脏,木耳,蘑菇,豆腐,黄瓜菜等可以多吃一些,但不要吃任何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尤其是身体免疫能力下降,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发生。
所以,大家要考虑清楚营养不良的情况,积极的改善疾病,以免造成更多的影响,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们对营养不良的情况已经做了初步的了解,营养不良发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自身因素以及其它的相关因素都有可能会使营养不良产生。
但是在发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后,患者不用过度担心,希望利用更合理的方式,帮助患者处理好营养不良造成的问题。
第二篇: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喂食速度要慢,以免呛咳,严重者鼻饲。
进食时及食后30min宜抬高床头,防止窒息。
预防并发症:经常更换体位;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期做好肢体的运动训练。
康复科完整病历范文
康复科完整病历范文基本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5岁主诉:患右肢瘫痪8个月,疼痛难忍。
疾病史1.8个月前,患者一次发病,左侧偏瘫,经治疗后左侧肢体功能基本恢复。
2.6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抽搐,经诊断为脑出血,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右侧肢体仍无力。
3.4个月前,患者因突发脑卒中再次住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4.1个月前,患者感到右侧下肢疼痛加重,出现烧烫感,同时感到右侧上肢也开始出现疼痛和无力,逐渐加重,就诊于本院。
体格检查1.左侧肢体功能正常,右侧肢体无力,肌张力减弱。
2.右侧下肢出现麻木症状,感觉减退。
3.转移试验阳性,巴氏征阳性。
4.头颅CT示脑血管意外,右侧脑部有广泛病灶影。
诊断1.脑出血2.脑梗塞3.中风后遗症4.右侧肢体瘫痪5.右侧肢体感觉障碍治疗方案1.康复训练2.药物治疗3.热疗康复训练1.运动康复训练:针对右侧肢体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恢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功能恢复训练等。
2.按摩理疗:针对右侧肢体麻木、肌肉僵硬等问题,进行按摩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和疏通神经系统。
3.热疗:通过对患者进行热敷、电子热疗等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疼痛和肌肉酸胀等问题。
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促进血管扩张等问题,防止脑血管意外再次发生。
2.营养补充:针对患者营养不良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营养补充治疗。
3.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随访计划1.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病人出院后,由医生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恢复训练。
2.定期随访: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本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引起右侧肢体瘫痪,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同时,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及定期随访,也是康复工作中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康复过程全方位覆盖,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恢复效果。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所导致的身体状况不佳。
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营养不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一问题。
首先,营养不良的诊断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饮食量和饮食频次等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摄入了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摄入不足、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其次,营养不良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体征。
医生需要详细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皮下脂肪厚度、肌肉质量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外表特征,以及是否存在贫血、水肿等症状。
另外,营养不良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生化指标。
医生需要检查患者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蛋白质和铁质的代谢情况。
最后,营养不良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等情况,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手术后恢复不良、长期服用药物等情况。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是否存在疲劳、乏力、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身体状况和体征、生化指标、病史和症状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准确诊断营养不良,并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重视营养不良的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保障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A+B+C>3分,被认为有营养风险存在,需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A
6
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s——MUST
A
7
营养不良的二级诊断——营养评估
▪定义:评估是为少数有代谢 或营养问题、可能需要特殊 喂养技术的患者,制定个体 化营养治疗方案的过程。
▪内容:通过营养评估发现有 无营养不良并判断其严重程 度。
营养不良的诊断
A
1
指南产生背景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2013年报道,2007年全 世界有9.27亿人营养不足;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 年报道,全世界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占全死因儿童的45%; 美国慈善总会官方网站2015年报告,美国有4880万人处 于营养不良,其中儿童有1620万。尽管营养不良发病如 此普遍,后果如此严重,但关于营养不良的诊断没有一个 公认方法与标准。此指南综合现有的营养不良诊断方法, 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体系。
如果任一问题回答是,则进入第二步 如果任一问题回答否,每周复查一次
A
否
5
NRS 2002 Table 2
营养不良状况
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需求增加程度)
0分 营养状况正常
0分 营养需求正常
1分 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饮食 1分 轻度 正常需求的50-70%
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慢性疾病发生 骨折、肿瘤、糖尿病、肝硬化、血 液透析患者、COPD
▪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ASPEN 认为营养风险筛查是识别与 营养问题相关特点的过程, 目的在于发现个体是否存在 营养不足和营养不足的风险。
3
营养筛查的方法
A
4
NRS 2002 Table 1
序号
筛查项目
是
1 BMI<18.5kg/m²? 2 患者在过去三个月体重是否下降? 3 患者在过去一周内饭量减少了吗? 4 患者有严重疾病吗?
2分 2个月内丢失>5%或一般状况差或前 2分 中度 一周饮食正常需求的25-50%
比较大的腹部手术、中风、严重肺 炎、恶性血液肿瘤
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BMI<18.5或 3分 重度 前一周饮食正常需求的0-25%
脑损伤、骨髓移植、ICU病人 (APACHE>10)
得分A:
得分B:
年龄(年龄大于等于70岁加1分)得分C: A+B+C=
A
• 糖皮质激 素
有无应 激反应
有无炎 症反应
• IL-1、IL-6、 TNF、 CRP、
TBARS
• REE/BEE
能量消 耗高低
有无代 谢紊乱
• PIF、LAF、 FFA及乳 酸
11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综合测定
其他检查 ▪病史 ▪膳食调查 ▪生活质量评估 ▪健康状况自我评分 ▪心理调查 ▪体格体能检查
应该进一步实施综合测定,
模
同时实施营养干预。营养干
预应遵循五阶梯治疗模式。
A
当下一阶梯 不能满足60% 目标能量需求 3-5天时,应 该选择上一阶 梯。
TPN
PEN+PPN
TEN(口服及管 饲)
饮食 +ONS
饮食+营养教 育
10
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综合测定
▪ 定义:临床上为了进一步了 解营养不良的类型及导致营 养不良的原因,了解患者代 谢水平、器官功能,需要对 患者实施进一步调查,从应 激程度、能耗水平、炎症反 应、代谢状况等进行多维度 分析,这些措施统称为综合
A
▪ 病史:1.体重改变;2.进食 改变;3.现存的消化道症状; 4.活动能力改变;5.患者疾 病状态下的代谢需求。
▪ 身体评估:1.皮下脂肪的丢 失;2.肌肉的消耗;3.水肿 (踝部、骶部、腹部)。
9
后续处理
式五
通过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 阶
营养良好、营养不良两类。
梯
对营养良好的患者,无需营
治
养干预。对营养不良的患者, 疗
A
所有患者 营养筛查
无风险患者
有风险患者
制定营养计划
营养评估
营养良好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综合测定
阴性患者
阳性患者
营养干预
综13合治疗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关于营养 不良的全球领导倡议
2018年发表于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的 GLIM标准
A
▪ 对综合测定发现异常的患者,要实施综合治 疗,包括营养教育、营养补充、炎症抑制、 代谢调节、体力活动、心理疏导等。
12
小结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与营养不良的治疗 密切相关。一级诊断在于发现风险, 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教育,不需 要人工营养;二级诊断是发现营养不 良,患者此时可能只需要营养支持 (补充营养即可);三级诊断是营养 不良严重阶段,已经影响了器官功能, 此时的治疗是营养治疗,常常需要综 合治疗。
A
14
Diagnostic Assessment——诊断学标准
A
15
Severity Grading of Malnutrition ——程度分级
A
16
Diagnosis Category According to Underlying Etiology——基于病因学的诊断策略
A
17
两份指南异同点分析
两份指南针适用人群一致,但是没有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方案。两者评 估工具没有差别。前者需要评估的内容更多,更细,包括健康状况自我 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心理调查、体能测定等,更侧重于病因治疗。两 者诊断依据相差不大,都有体重的变化,进食的改变,肌肉功能的改变, 疾病状态下的代谢,不过后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仅三个表型标准, 相对于前者不够全面。两者目的不一样,前者侧重于营养不良的诊断策 略及治疗策略,后者的目标是提出全球共识标准,以便在整个世界范围 内比较营养不良的流行,干预以及干预的结果,以便为以后营养不良的 诊疗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和建议,没有治疗建议。
▪方法:SGA、PG-SGA、 MNA
A▪对象:营养筛查阳性患者
▪ SGA:适用于一般住院患者, 营养评估金标准。
▪ PG-SGA:肿瘤患者优先。 ▪ MNA:65岁以上老人优先。
8
SGA
SGA是ASPEN推荐的临床 营养评估工具,其结果是发 现营养不良,并对营养不良 进行分级。评估内容包括详 细的病史与身体评估的参数。
A
2
营养不良的一级诊断——营养筛查
▪ 定义
▪ WHO将筛查定义为:采用 简便的手段,在健康人群中 发现有疾病而没有症状的患 者。
▪ 实际临床工作中,营养筛查 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 良风险筛查及营养不良筛查。
A
▪ 营养风险筛查:ESPEN将营 养风险定义为现存的或潜在 的、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导 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