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动态能力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动态能力研究随着市场变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其战略方向以适应市场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动态能力来不断发掘新的业务机会,同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持续地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
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动态能力研究。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换句话说,动态能力是企业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增强其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如果缺乏动态能力,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进而难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二、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杨博(Martin J. Teece)提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随着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动态能力逐渐分为三个方面:外部敏捷能力、内部协同能力和学习能力。
外部敏捷能力是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包括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对市场资源变化的调整能力。
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内部协同能力是指企业内部资源协调和联动的能力。
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商合作来完成外部资源整合。
这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学习能力是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能力。
企业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三、动态能力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动态能力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大,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竞争力,这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动态能力。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动态能力。
1. 战略创新企业战略创新是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业务机会,这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精神。
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从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国知识管理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国知识管理
李琼;黄时进
【期刊名称】《学术交流》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在企业国际扩张的过程中,动态知识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持续竞争优势.现有知识是企业国际扩张的基础,知识流动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转移、配置、整合、发展现有知识,同时,企业还必须具备掌握和适应新技术的知识升级能力.现有知识、知识流动和知识升级构成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动态知识管理,此三要素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影响决定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学习能力、吸收能力、转换能力和利用网络的能力则是影响跨国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李琼;黄时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000;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复旦大学,上海,200000;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3
【相关文献】
1.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动态能力特征及影响理论研究 [J], 沈克慧
2.核心能力困境、组织僵化与动态核心能力的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 [J], 刘刚;李佳;刘静
3.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 [J], 何泽军
4.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演化——基于知识管理视角 [J], 卢启程
5.顾客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营销动态能力视角的案例研究[J], 张洁梅;李丽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知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作用
2019年4月第22卷第8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pr.,2019Vol.22,No.80 引 言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术生命周期缩短,国际化竞争加剧,使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的竞争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内部知识具有不可替代且难以模仿的特点,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
企业富有成效的知识管理行为可以将知识资源转化成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传统的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规范的知识管理行为可以培养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动态能力为切入点,从企业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把知识管理和企业动态能力结合起来,深入分析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作用。
1 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学者们在对企业进行研究时引入了生命周期的概念,用来描述企业的存续期间以及各个期间的特征,明确企业各个阶段拥有资源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解决问题。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再发展期。
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创期指企业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要识别现有市场环境的特点和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环境和市场需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
当企业发展进入成长期时,企业的战略目标规划已经成熟,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升级产品、用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当高新技术发展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的规模达到新的高度,组织层次和职能部门越来越复杂,原有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有的发展需要,甚至会阻碍企业继续发展壮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转变工作重心,逐渐调整组织结构,以达到各项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高新技术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原有的发展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不能像初创期那样以制定战略目标为主要任务,需要寻找新出路,保证企业的再发展。
动态能力理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动态能力理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动态能力理论是一种关于组织和个人行为的理论模型,它强调了组织或个人在历史上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其未来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知识转移是指通过共享、交换、学习和沟通等方式将知识从一个个体或组织传递到另一个个体或组织。
知识转移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因此许多研究探讨了动态能力理论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1. 技术特征技术特征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跨组织或跨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中,技术特征对于转移的可行性和效率影响很大。
例如,当两个组织使用的技术和软件不同,知识转移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增加。
如果技术特征相似,或者存在可以转移的技术和工具,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提高。
2. 语言和沟通语言和沟通是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两个个体或组织使用的语言不同,沟通和理解就会变得困难。
此外,沟通的质量和方式也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
如果沟通效果不好,知识转移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3.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知识转移和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
因此,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影响接收方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
4.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体和组织对于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学习能力强的个体和组织更容易理解、吸收和转移外部知识,也更容易总结和应用内部经验和知识。
5. 管理支持管理支持是促进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组织在管理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提供培训和激励机制,就会促进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的转移和应用。
总之,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转移是组织和个体行为研究中热门的话题之一。
了解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及研究现状综述
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及研究现状综述朱晓琴【摘要】九十年代末兴起的动态能力理论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热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认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探索竞争优势的源泉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任务,对此的认识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最初的产业观到现在的动态能力观,学者们跟随环境的变化运用不同的范式和视角追寻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
文章相继描述了各个时代有关竞争优势来源的主流观点,并对目前流行的动态能力理论进行详细地阐述,以及对研究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作了简要评论。
%The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which arose at the end of the nineties has become the newest hotspot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area. It marks the cognition about source of fi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o explore the source of eompetitive advantage always be the task of both theory horizon and praetieal horizon, and this understanding also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stages. From the initial industry view to current dynamic capability view, as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researchers have used different paradigms and perspectives to pursue the source of fi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artiele describe the mainstream viewpoint about the souree of eompetitive advantage in sequence of each time whieh based on the study of previous relevant research and then expound currently popular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at length, and at the end this article comment on the research proble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riefly.【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4页(P129-131,135)【关键词】竞争优势;能力;动态能力【作者】朱晓琴【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一、背景在这个被熊彼特称之为“创造性毁灭”的时代,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得企业外部环境更为动荡复杂,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动态能力解释
资源配 置 能力f 即动态 能力) 一般 职能 能力 进行 区分 的 是 和 科 格 特 f. ou) 赞 德 f Z d r, 们 所 界 定 的组 合 能 B K gt 和 U.a e)他 n
。
.
应 用知 识 管理 的“ 内容 观 ” “ 程 观 ” 想 解 释 和 分 析 企 业 动 态 能 力 的 变化 。 和 过 思
关键 词 : 态能力; 动 知识 管理; 解释
中 图 分 类 号 :2 0 F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4 ( 0 8 0 — 1 6 0 10 — 3 8 2 0 )5 0 5 — 5
本 文把知 识 管理 和动 态能 力集 中起来 进行 研究 。 回 在 顾 动态 能力 概念 的发 展 ,在评述 知 识管 理 理论 的基 础上 .
观 基本 理论 框架 内 . 核心 能力 流派 逐步 兴起 。普 拉 哈拉德
( . . rh a ) 哈 默 尔 ( H me) 为企 业 核 心 能 力 C K Pa a d 和 l G. a 1认
1 动 态 能 力概 念 的发 展
阿密特 ( A t l R. mi ̄ 休梅 克 f. Sh e k r 为 ,能 )l PJ c oma e) H. 认 “
力 是配 置 资源 的才 能 , 常采用 与组 织 的流 程相 结合 的方 通 式 来实 现一 个 意愿 的结果 ” “ .这种 能 力 可 以被视 为企 业 内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5 5 期
2 0年 5月 08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0 . . 1 No5 25 Ma 0 8 y2 0
S inc & Te h oo y Prg e sa d oiy ce e c n lg o rs n P lc
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及评价研究
Dynamic Ability,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Achievements Relational Model and
Evaluation Study
作者: 王艳秋[1];葛红艳[2]
作者机构: [1]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中共盘锦市委党校,辽宁盘锦124000
出版物刊名: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4-7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动态能力;知识管理;组织绩效;微粒群算法
摘要:从动态环境的角度对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绩效进行详细分析,深入理解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根据国内外知识管理模型,提出反映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建立动态环境下组织绩效导向的过程和结构;根据微粒群算法在解空间优化搜索方面的优势建立一套评估权重优化算法,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优化。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及其效用研究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及其效用研究一、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H益加快,知识管理已成为组织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及其效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能够深入理解组织知识的动态流动和演化机制,为组织知识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的构建、演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用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以期推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理论框架,其核心在于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组织性。
该模型认为知识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组织需耍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整合旧知识,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构建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时,本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总结出现有知识管理能力模型中的关键要素和不足之处;结合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知识管理能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在效用方面,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应时知识经济的挑战。
它强调了知识的动态性和组织性,使得组织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调整.该模型还能够指导组织如何提升知识管理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是i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知识管理理论框架。
通过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的构建、演化及其效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推动组织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
1.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的时代,知识管理逐渐凸显出其对企业的重要价值。
组织内的知识不仅体现了员工的个人智慧,更是企业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通过搭建知识共享的平台,员工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
知识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
2012年第2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2No.21收稿日期:2011-08-25,修回日期:2012-04-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层次创业团队决策模式绩效机制研究”(07CJY006);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地区企业创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200911MS53);广西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2008C067);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业项目“动态能力视角下创业学习对电子商务创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27知识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蔡成凤,陈丽超(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着眼于人力资源职能、企业知识、动态能力的关系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知识;动态能力中图分类号:C962;F272.4;F4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19-04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among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Practices ,Enterprise Knowledge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CAI Chengfeng ,Chen Lichao(Postgraduat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 ,enterprise knowledge and dunamic power ,to find the mechanism about the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lexibl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 ;enterprise knowledge ;dynamic capability1引言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持续增长和开发新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郑胜华1 芮明杰2(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 要:动态能力理论是近年来战略管理界兴起的前沿理论,但至今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对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基于理论整合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新思路。
关键词:能力 动态能力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763(2009)05-0056-09一、引 言在当今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和消逝都只能是短暂的时间概念,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因此,超竞争时代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了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能力理论所提出的能力形式,无论是核心能力还是独特能力,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与环境的动态战略适应 1 2 ,从而难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同时传统能力学派关注的主要是企业能力的现有状况而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未来变化趋势。
所以,在超竞争的环境下,传统的能力理论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弱化。
基于以上背景,Teece、Pisano和S huen(1997) 2 首先提出了 动态能力 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动态能力观的出现,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能力的构建、运用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对于企业在相应领域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现有的分析框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动态能力的本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的梳理,为构建能够科学地指引动态能力研究方向的分析框架夯实基础。
二、动态能力的理论溯源1 动态能力理论的思想渊源综观早期的经济学文献,已经有了和动态能力理论相关的思想萌芽。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0 引言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久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
而自从Teece等首次提出动态能力,并认为其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以来,动态能力理论已成为战略和组织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分别从演化经济学角度、战略管理角度或是实证角度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界定,但至今对其内涵和维度构成没有形成一致的公论,其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大大削弱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经营实际的解释性与指导性。
而从知识管理视角来解释动态能力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理论尚未成熟且面临着诸多置疑。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以正确界定动态能力的概念,为实践操作中提升动态能力提供启迪。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界定及述评;其次对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引入组织学习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1 基于知识观的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演进Teeee等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竞争力的能力。
然而有些学者指出这个概念存在同义反复的嫌疑,因此以惯例、流程、集体行为等为切入点,试图定义企业的动态能力,其中知识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Subba和Narasimha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组织知识的一种特殊属性,这种属性体现为一种为应对动荡环境而产生的变革能力,帮助企业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环境变化。
Zollo和Winter从学习和组织知识演化的角度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稳定的集体学习(活动)模式。
Nielsen直接将动态能力视为一组具体的、典型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发展、知识再整合、知识运用。
国内学者董俊武等。
也从知识载体的角度提出,能力可以被看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而改变能力的能力也就是动态能力的背后也是知识。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及其效用研究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及其效用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组织在管理实践中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实施知识管理,这是组织自发在动态环境中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对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等活动进行管理的活动,这与组织所处竞争环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应该具备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性,通过整合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提升和巩固组织的短期及长期绩效。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内在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基础层——知识基础能力、转化层——知识转化能力、应用层——知识动态应用能力,并指出贯穿“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的核心是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含组织每个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组织知识库。
一方面,基础层、转化层、应用层都对组织知识库有积累、扩充作用,另一方面,组织知识库对知识基础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动态应用能力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各层与组织知识库的关系各有不同侧重。
此外,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模型突出强调了组织适应环境变化而对知识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模型的三层结构清晰地指出了各层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便于组织深入分析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现状,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点及其所处的位置(是哪个层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制定解决方案,使组织能不断获得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资源,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建立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概念模型后,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基础层、转化层及应用层)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2)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绩效?(3)环境的动态性怎样影响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4)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结论有何意义?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本论文分别对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环境动态性、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进行了测量,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分三个构面:知识基础能力构面、知识转化能力构面、知识动态应用能力构面来进行测量,用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动态性来表征环境的动态性水平,组织创新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构面来测量,组织绩效分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两个构面来测量。
动态能力与组织管理
动态能力与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确保一个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和增强竞争力的核心功能。
而动态能力则是指组织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快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动态能力对于组织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动态能力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关键的实施策略。
动态能力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面对技术进步、市场趋势、竞争压力和法规变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有能力及时识别和理解这些变化,并调整其策略和行动。
动态能力使组织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并以更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例如,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具备动态能力的组织能够快速调整其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特点,以满足新的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可以帮助组织快速学习和创新。
学习和创新是组织在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的关键因素。
动态能力使组织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和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具备动态能力的组织能够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新想法和尝试新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组织能够不断提高其产品、流程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在实施动态能力的过程中,组织管理者可以采取一些关键策略。
组织管理者需要与外部环境保持紧密联系。
他们应该积极监测和分析市场趋势、技术进步、竞争动态和其他重要的外部变化。
通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管理者可以获取来自市场和客户的及时反馈,为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组织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
他们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促进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支持他们实施这些创新。
通过激励和奖励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员工,管理者可以推动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组织管理者应该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的文化。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鼓励员工学习和分享知识的组织文化。
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小组和鼓励知识分享等方式来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项目型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Ex r y tmsAppiain 2 0 petS se l t s,0 0. c o
KMS系统 。 文首 先分 析 了 K 论 MS的管 理理 念要求 , 在此基
4 总结
知 识管 理 系统 的实 施 是 一个 系 统工 程 , 目前 , 的发 它
展 还 处 于 初 级 阶 段 。 本 文 比 较 完 整 地 说 明 了 如 何 构 建
b s es[ ] i Srtg ed rhp Isi t e i 1 9 ui s J. a t e yL a esi ntueR ve 9 8 n As a t w,
( 中南大 学 商 学院 , 南 长沙 4 0 8 ) 湖 1 0 3
摘 要 : 目型 企 业 最 大 的 财 富 在 于 其 运 作 管 理 的 知 识 资 本 , 发 展 依 赖 于 更 加 高 效 的 知 识 管 理 。 首 先 分 项 其 析 了 不 确 定 环 境 下 项 目型 企 业 知 识 管 理 的 根 本 任 务 . 随后 引 入 动 态 能 力 理 论 来研 究 项 目型 企 业 的 知 识 管 理 . 析 了 动 态 能 力 对 项 目型 企 业 克 服 知 识 状 态 刚 性 的 关键 作 用 , 出 不 确 定 环 境 下 项 目型 企 业 知 识 管 理 分 得 的 核 心 内容 就 是 要 培 育 并 提 升 企 业 的 动 态 能 力 的 结 论 。 关 键 词 : 态 能 力 ; 目型 企 业 ; 识 管理 动 项 知 中 图 分 类 号 :0 24 F6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4 (0 9 0 — 1 2 0 10 — 3 8 2 0 )3 0 3 — 5
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
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及竞争优势的源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同行业间技术同质化和环境动态性的增强导致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显著下降,管理创新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企业获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强调在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通过知识管理活动来提升管理创新效力,进而增强企业绩效。
论文按照“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影响作用机理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主线,得到如下研究结果和结论:⑴提出了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创新,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解构为动态知识获取能力、动态知识转化能力和动态知识应用能力三个能力维度,同时基于过程观视角将管理创新划分为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机会识别、创新方案创造和创新方案实施四个过程维度,并详细阐述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
⑵构建了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SEM模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明确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⑶建立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管理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为了全面考察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创新”、“知识转化能力-管理创新”和“知识应用能力-管理创新”三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模拟了三个系统的行为演化规律,并针对各子系统的行为演化特点提出相应的系统调控策略。
⑷提出了推动管理创新的对策。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几点推动管理创新的对策,一是参与集群知识共享,促进管理创新系统的开放;二是引入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创新模式,推动管理创新;三是实施过程化的知识管理,分别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及评价研究
涵; 据国 内外知识 管理模型 , 出反映动态能力、 根 提 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 系的动态知识管理能 力模 型 , 立动 建 态环境 下组织绩效 导向的过程和结构 ; 根据微粒群算 法在 解空 间优化搜 索方 面的优势建 立一套评 估权 重优 化
算法 , 对动 态知识 管理 能力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优化。
动态能力、 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及评价研究
王艳秋 , 红艳2 葛
(. 1 东北 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 江 大庆 13 1 ;. 黑龙 6 3 82 中共盘锦市委党校 , 辽宁 盘锦 14 0 ) 20 0
[ 摘
要】从动 态环境的 角度对知识 管理 能力和组织绩效进行详细分析 , 深入理解动 态知 识管理 能力的 内
21 0 0年第 5期 总第 14 1 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 OUR NAL OFHAR N UN VE nY OMMERC BI I RS OF C E
N . 2 1 o 5, 0 0
WANG n—q u GE n Ya i , Ho g—y n a
・
( cnm c n n gmet oee N r es Pt lu U i rt , alg13 1 ,hn E oo is dMaae n C l g , ot at e o m nv sy D qn 6 3 8 C ia; a l h re ei
d ema g me ta it mo e。et l igu drted n e g n a e n bl d l s bihn n e h y a i n i n n oog nz h c iv me t ud c h rc s n e s u tr i y a s m ce vr me tt ra iet ea he e nsg ia etep oe sa dt t cu e; o n h r
组织知识流管理形成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研究
组织知识流管理形成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研究*王建刚/吴洁/张青/尹洁2012-9-20 22:27:15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01期【英文标题】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Organization Knowledge Flows Changing to Dynamic Capacity【作者简介】王建刚,男,1984年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镇江212003;吴洁,女,1968年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镇江212003;张青,女,1987年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镇江212003;尹洁,女,1984年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镇江212003【内容提要】在对相关理论背景分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分析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中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流活动,进而构建知识流管理形成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表明知识流管理和学习通过增强企业的知识基础,促进知识资源与组织惯例的重构,以及组织惯例的变异,最终形成组织的动态能力。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and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nowledge base and knowledge flow activities of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n construct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knowledge flow management form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which suggests knowledge flow management and learning facilitate the reconfiguration of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nd routines change, thus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finally.【关键词】知识流管理/动态能力/学习/组织惯例/整合模型knowledge flow management/dynamic capabilities/learning/organizationalroutines/integrative model知识已经成为组织获取并保持新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是动态能力的核心,是能力建立的重要构成要素。
动态能力对知识管理过程效力的影响机制
动态能力对知识管理过程效力的影响机制沈玉志;刘立波【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5(000)012【摘要】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has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 which needs organization with dynamic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a turbu -lent market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the process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process perspective , and analyzes effect paths of four dimens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process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to further clean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需要组织拥有动态能力以保障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资源整合与转化提升知识管理效力. 本文基于过程的视角探析动态能力对知识管理过程效力的影响机理, 并通过数据分析动态能力四个维度对知识管理不同阶段过程效力的影响路径, 以期进一步清晰知识管理不同过程间的影响关系.【总页数】9页(P89-97)【作者】沈玉志;刘立波【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 12510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 125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3.1【相关文献】1.知识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J], 蔡成凤;陈丽超2.动态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小米科技的案例研究 [J], 刘立波;沈玉志3.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图书馆动态能力模型构建 [J], 聂峰英;4.创新开放度、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环境动态性视角 [J], 许骞5.领导对员工参与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领导自我牺牲行为的视角[J], 邹凌飞;张金隆;刘文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企业需要培育动态能力以应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部分学者以知识为切入点来解释动态能力。
形成了动态能力“知识观”。
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述评;然后,系统阐述了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在理论来源、研究边界方面的不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论文引入了组织学习的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0引言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久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
而自从Teece等首次提出动态能力,并认为其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以来,动态能力理论已成为战略和组织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分别从演化经济学角度、战略管理角度或是实证角度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界定,但至今对其内涵和维度构成没有形成一致的公论,其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大大削弱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经营实际的解释性与指导性。
而从知识管理视角来解释动态能力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理论尚未成熟且面临着诸多置疑。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以正确界定动态能力的概念,为实践操作中提升动态能力提供启迪。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界定及述评;其次对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引入组织学习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1基于知识观的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演进Teeee 等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竞争力的能力。
然而有些学者指出这个概念存在同义反复的嫌疑,因此以惯例、流程、集体行为等为切入点,试图定义企业的动态能力,其中知识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Subba和Narasimha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组织知识的一种特殊属性,这种属性体现为一种为应对动荡环境而产生的变革能力,帮助企业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环境变化。
Zollo和Win ter从学习和组织知识演化的角度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稳定的集体学习(活动)模式。
Nielsen直接将动态能力视为一组具体的、典型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发展、知识再整合、知识运用。
国内学者董俊武等。
也从知识载体的角度提出,能力可以被看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而改变能力的能力也就是动态能力的背后也是知识。
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总的来看,从知识视角来解释动态能力的这一类观点,大多是基于Teece等学者的观点,并有所延伸。
强调知识获取、整合、运用及创新等活动,并指出知识是动态能力的核心。
因此我们将其总称为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而本研究将动态能力“知识观”的内容整合归纳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系统,知识管理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方式,通过识别市场机会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企业外部获取知识,并在内部整合与配置现有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进而创造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与新的组织能力。
在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归纳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动态能力“知识观”具有明显的优点: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都是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的组合,从知识角度来研究动态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同时它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①易混淆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
“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强调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 并且这仅是从内部一个方面来理解动态能力来源, 忽略了动态能力创造和开发的相关环境要素;②易违背同一律。
“知识观”并没有对作为企业动态能力基本属性的知识进行界定, 是笼统地将其统称为“知识”。
而往往企业中的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等隐性知识才是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
同时,作为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与动态能力形成基础、 都不是同一知识,如果将其混淆,就违背了同一律。
2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比较研究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既有重合的研究领域,我们将对这两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如图 1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狐眼臥础規•骨琛金护址性购溟的 僞息妹耒習找术方注 ・管卅憎*总性知识怕 社k 化就程<霸联为i 打ill 合硏究. 一乎談露甘打・实i#研 图1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研究的异同2.1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研究的差异(1) 理论起源的不同。
动态能力起源于企业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必须关注于企业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能力。
动态能力就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使用和更新 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能力,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而知识管理理论起源于知识基础观, 认为企业是具有异质性的知识体,其竞争优势源于对知识的创造、存储及应用。
(2) 研究内容的不同。
动态能力研究的核心是企业识别市场环境变化,把握市场机会或规避市场风险,进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惯例。
并通过组织管理流程整合和转化惯例并且发 展出新的惯例,达到创造持续组织绩效的目的。
正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 惯例是动态能力的 内容,组织流程是动态能力的框架。
依托于动态的组织流程,惯例、结构、职能等各种资源 能力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动态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惯例和组织流程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基本分析要素。
近年来诸多学者又开始致力于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与测度的研究。
本研究顺承 Teece 的研究。
将动态能力构成要素分为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把握能力及战略重构能力。
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知识的内部特征, 包括知识属性、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适应性等。
在知识管理领域。
通常根据知识的可见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起初, 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集中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工具和系统之上。
但是,学者们很快意 识到,以信息编码处理的方式功效有限, 无法处理隐性知识;以技术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经过 实践证明是有较大局限的, 于是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和社会流程上,认 为对员工、社会网络以及团体进行有效的管理, 能够很好地解决隐性知识分享的问题。
进而, 表现形式的知识又有独特的研究领域, 在这一部分・切识开程与 •环墟印态tl 卜TJ 晞礼衣现 -KWEDB* 因点 y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分成两个方向,一为基于技术研究视角,而另一方向则重点研究社会因素。
之后一些学者开始寻求技术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平衡,也就是整合技术、信息系统和人的因素来研究知识管理。
(3)研究方法的不同。
最初对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局限于还原论、经验论等,目前众多学者吸收系统论、理性论和人文精神等形成复杂理论,并与动态能力相结合进行研究。
王毅等运用复杂理论,对动态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组织运行模式,张晓军等认为“和则”与“谐则”间的耦合规律揭示了动态能力演化的机理和路径。
从总体上讲,活跃于动态能力理论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实证性研究,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等来验证动态能力与企业组织绩效、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与动态能力的研究方法不同,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除理论研究外多侧重于调查及实证等研究,同时由于流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知识和知识管理内涵理解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知识管理流派。
知识管理流派的差异主要是对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的差异。
仲秋雁等将知识管理划分为5个流派:战略流派、组织变革流派、过程流派、技术流派和应用流派。
战略流派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二手数据分析,非实证研究中的概念模型和基于个人经验或事例支持的观点也是该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组织变革流派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过程流派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技术流派和应用流派强调知识的具体应用,既有理论研究也涉及调查研究等。
2.2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研究的联系(1)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和知识管理理论均认为,组织学习是解释知识变化及演进的重要思路。
Zollo和Win ter认为,有准备的组织学习推动过程研发、胜任力重构、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等动态能力关键构成因素的构成,进而推动企业原有运营规则的演进。
目前,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学习能力是动态能力的来源。
而运作能力是动态能力的结果。
而在知识管理领域,根据研究发现,之前的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由于两者都强调知识与人力资源的互动,且学习可以被看作是知识创造、储存、运用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知识管理被认为是组织的“管理式学习”。
由此可以得出,组织学习构成了两者交叠的一个研究领域。
(2)知识开发与知识利用。
如果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知识系统,那么动态能力是知识开发和利用与组织学习机制协同演化(Co-evolve)而成。
虽然动态能力领域强调企业全部资源与能力的更新,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特定知识为基础的资源和惯例,但是这两个领域都涉及到知识开发与知识利用。
(3)环境动态性下的特征表现。
环境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或振荡性,能够同时影响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使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特征却具有相似性。
Eisenhardt和Martin提出,在适度竞争的市场上,动态能力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规则,可以详细地加以描述,其产出也是可以预测的;而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上,动态能力则带有明显的经验性,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其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同样,在知识管理领域,Malhotra 指出,在稳定或渐进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将“最佳实践”嵌入于IT使其制度化,可以促进有效地处理常规的、线性的与可预测的情况;而在激进的、间断的变化环境中,则会需要持久地对知识库中所存档的实践的基本前提进行不断更新。
这就强调了不管是动态能力还是知识管理,都需要保持与环境因素相协调,清晰地考虑当前环境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
(4) 共同的影响因素。
动态能力和知识管理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
Verona和Ravasi(2003)认为个人技能与知识、物理系统、管理系统、组织的价值观和规范对于构建动态能力至关重要;而在知识管理领域,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要素通过影响知识的创造、获取、储存、转移和运用来影响知识管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动态能力和知识管理理论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但在组织学习、知识开发与利用、环境动态性下的特征表现及影响因素方向存在着交叠研究领域。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得知,动态能力并不是空中楼阁,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源尤其是知识作为支撑的,这也必然将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以双方理论研究成果作基础,更加深入地理解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
基于以上对两种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将其联结或整合,并阐明它们与持续组织绩效的关系。
3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相互作用机理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理论在某些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进而作用于持续组织绩效;而组织学习又是这种作用机理有效运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