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第三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2、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发展
全球 76 亿人中,约 2/3 已经拥有手机,且超过半数为 “智能型”设备,因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更加轻松 地获取丰富的互联网体验。
3、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 的“2000万现象”
如果一种媒介的使用者人数超过总体的20%,他就跨 越的“普及的门槛。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的S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或服 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份额之际,扩散率 就将急剧上升。
1.从外延上看,网络受众 是网民的子集,或者说是 其组成部分。 2.在逻辑上,研究网民必 然包含了对网络受众的研 究。
网民和网络受众
3.在目前的大多数情况下, 网民依然主要处在信息接 收者的位置,即主要以网 络受众的身份出现在新媒 体中。
2、新媒体的互动性
大众传播:受众反馈几乎都是一种“延迟”行为,不能得到及 时回应,而且,就传播资源、传播能力以及传播时间而言,传受 双方是不平等的,反馈在大众传播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2、网民的普遍心理分析
2.1 参与性心理 网民自主心理增强,
积极加入传播过程中,提 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 以对传播的内容提出看法, 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 的信息放到网上传播。
2、网民的普遍心理分析
2.2 个性化心理
从认知失调理论看,群体的压 力会让人感到失调,而从众是 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
网民身份匿名, 群体不稳定
从人害怕孤独来看,生活圈 较小的人容易在意见上陷入 孤独。
交往空间扩大,消 除孤独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互联网在发展的初期在很大程 度上是“精英”的“专利”。
“精英”,受教育程度较高、 经济收入较高的年轻的单身男 性。
《新媒体用户分析》PPT 第三章 3.1.2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的理论和领域
互动行为的 时间特性
二、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1、群体互动的关系选择
关系选择是群体在互动过程中,根据已有的交互记录,依据关系强度选择互动对象。
相互联系的 连接
>>
单向联系的 连接
、
保持关系的 连接
二、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1、群体互动的关系选择
在线社交的关系选择还受到交互情境的影响,因此 要综合考虑情境对用户的反作用,如群体互动过程 中的“从众现象〞
二、个体层面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的用户采纳行为
内因主导论
侧重于探讨心理 动力因素、心理 过程因素和心理 特征因素等内因 对在线社交网络 用户采纳意愿或 实际采纳行为的 影响作用
外因中心论
侧重于探讨外在 社会性因素对在 线社交网络采纳 行为的影响作用
内外因综合作 用论
同时考虑内外部 因素对在线社交 网络采纳行为的 影响作用
二、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2、群体互动的内容选择
群体互动时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参与讨论、传播会受 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三、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2、群体互动的内容选择
同质性
互惠性
、实证 主义
外部因素
用户态度、 生活形态、 竞品分析
三、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3、群体互动的时间规律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大规模在线社交数据集的挖掘, 发现用户间的互动时间规律。
侧重揭示外部社 会性因素和技术 性因素对在线社 交网络用户持续 使用意愿或行为 的影响作用
内外因综合作 用论
同时考查用户自 身因素和外部环 境因素对持续使 用意愿或行为的 影响作用
二、群体层面的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_2022年学习资料
第1单元新媒体理论基础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十分模糊。
在通-常情况下,新媒体用户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
因此,在新媒研究中,对-新媒体用户的研究,尤其是对网民的定量分析,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从受众到用户-了-第2节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第3节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从受众到用户-丹尼斯•麦奎尔(英国传播学家)的著作《受众-分析》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理论专著,也-与传播学丛·传学研究方系列-中文版-受众分析-是迄今为止西方传播研究界最全面地总结和探讨受-丹思系济著-众问题的著作。
-但是到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转型为用户。
用户强调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不只被动接收信息,-而且主动发布信息。
-B妇S百科2中四人风大学出版肚一、受众、网络受众和网民-·受众:接收信息的人。
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的群体,即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网络受众: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
这些信息接收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团体或国家。
-·网民:泛指上网者,上网者扮演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只有上者处在单纯的接收信息的状-态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网络受众”。
-·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两者角色可瞬间转换,因此应该用“用户”一词取代“受众”。
二、新媒体的互动性-·大众传播:受众反馈延迟、传受双方不平等;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所有受众的意见。
-·新媒体:互联网实现了类似于人际交流的双信息传播模式,即互动性的模式。
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性大大加强。
媒体和受众形成了充分的双向交流。
三、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
新媒体用户研究笔记彭兰
第三章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一节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一、个性化节点地位的不断上升网络社交平台结构的演变,使得网络中人的“关系网络”更加明晰,个体节点的地位上升。
早期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是被圈定在特定社区内的特定社区内的互动。
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使得社区边界明确,社区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
但却很难体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环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明确的边界,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边界可以随时伸缩的社交空间。
这样的社交空间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社会资本。
而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多,则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
总体而言,从“圈式结构”到“链式结构”这样一种社交空间的结构变化,意味着个体突破了小范围的集体约束,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网络中,增强了个体作为节点的存在感和意义。
二、个性化节点在网络社会中的诉求(1)自我塑造与存在感:人们试图通过自我形象塑造以及相关能力的展示来寻求存在感,而不同的社交平台则会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同一平台中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让用户自身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
这种存在感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
(2)情绪表达与情感支持: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互动行为)都是用户情感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人们通常在网络中的情绪释放更为强烈。
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去抑制”功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绪释放,随着实名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去抑制”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们重要的情绪释放窗口。
(3)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参与:获取社会归属感是人们减少孤独的重要方式,而网络中的多种社区、社群、圈子都能带来归属感,通常加入这些群体通过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
(4)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本获取:人们希望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性回报,而新的社交平台推动了个人社会网络的构建,使得人们的关系扩张有了更多可能,为人们赢得了更多获得社会成本的机会。
《网络与新媒体》第3章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一、网民的类型与心理
网民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网民有着不同的上网心理和行为。
(一)地域
(二)性别
男性网民和女性网民在上网心理和行为上均有较大差异。男性比较侧重于理性,喜欢搜寻科技、新闻、军事等类 信息;女性则比较侧重于感性,喜欢浏览时装、美容等信息,上网聊天的女性多于男性。
(三)年龄
一、中国网民数量增长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 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 49亿,互联网普及 率为47. 9%。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 57亿,较 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 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 升至85.8%。
· 200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共计3. 61亿,只是 Facebook 2010年用户数量的三分之二;2000年时, 互联网用户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为零,2010年,中 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均已超过了 1亿。
·互联网渗透率:指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 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
五、新媒体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
·网络时代更承认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将是一个舆论更分散的时代,“沉默的螺旋” 理论虽然在新媒体中未完全失效,但是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思 考
"沉默的螺旋" 理论虽然在新媒体中未完全失效, 但是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你怎么看?
六、社交媒体用户数剧增,用户彻底取代受众
三、网民上网目的分析
·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需求相比,网民的新闻信息需求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信息来源很多,选择余地很大,接收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很强 (2)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受众需要在选择上获得帮助 (3)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加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也相应增强 (4)对传媒的需求增强,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提高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新媒体导论1.1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1.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创作、分享和评论,实现用户与内容、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
2. 即时性: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传播。
3. 多样性:新媒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4. 个性化: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
5. 普及性:新媒体设备普及,用户基数庞大。
1.2 新媒体的历史1. 新媒体的起源:新媒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发了ARPANET网络,这是互联网的前身。
2. 新媒体的发展阶段:a) 萌芽阶段(1960s-1990s):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出现了电子邮件、BBS等早期网络应用。
b) 成长阶段(1990s-2000s):互联网商业化,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开始流行。
c) 爆发阶段(2000s-2010s):社交媒体、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用户生成内容成为主流。
d) 移动阶段(2010s至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新媒体向移动端转移。
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2.1 技术决定论1. 技术决定论的定义:技术决定论是一种理论观点,认为技术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的进步决定了社会结构、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变化。
2. 技术决定论的主要观点:a) 技术是自主的,其发展遵循自身的逻辑和规律。
b) 技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c) 技术的发展不受社会因素的限制,社会因素往往适应技术变化。
3. 技术决定论的批评:a) 忽视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b) 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结构的作用。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二、网民的普遍心理分析
(一)参与性心理
网民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与旁观者,他们更多地加入传播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以对传播的 内容提出看法,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放到网上传播。
(二)个性化心理
网民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信息或服务。更重要的是,网民的媒介消费行 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 多的自主性。
三、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
·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 时间和顺序。 ·在新媒体中,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发现、处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 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众中心”替代了“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四、新媒体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
三、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
·创新扩散理论的S形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 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份额之际, 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 ·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有所谓的“2000万现象”: 彩电、冰箱、空调等均在用户数量达到 2 000万 以后迅速走向大众化,中国手机的普及更加印证 了“2000万用户往往会带来雪崩效应”的观点。
第 2 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在迅速普及,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网民的大众化特征越明显;越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网络的"精英”特征越明显。
第 3 节 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在迅速普及,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而且根据2019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提供的信息,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 亿,居全球之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超过51.7%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手机网民 规模达到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如此庞大规模的网民, 具备哪些特征?
《新媒体概论》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研究ppt课件
3.2.2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20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更是人们交流的根本需要的体现, 推动了信息接收方式的不断革新。
每一种传统媒体都在大众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纸质媒体要求 受众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要能够认字并具有文字的理解能力;无线媒体所发出的无 线电信号有一定的覆盖范围,且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信息传输的质量;视听媒 体会受到观看条件的限制等。
3.2.3 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1.用户信息传播带来的变化
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改变
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 播模式是单向的,然而新媒体 的信息传播创造性地赋予了用 户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用户可 以获取信息传播的权利,而媒 体则从传统的传播主宰者变成 了一个供用户平等参与的公共 空间。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21
? 由于心理结构的不同,受众个人对传播媒体中的各种信息内容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记忆程度 和反应程度也不相同。
? 在设计劝服性传播信息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首先分析和了解受众的兴趣、爱 好、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特性,再挑选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传播,否则受众会回避和拒绝接收 与自己的个性和需求不相符的信息内容。
受众个体和受众全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受众不甘于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希望参与到信息内容的制作 中,展示出自我表现的欲望。 让受众参与媒体信息传播是为了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因为相 对于被动接收的信息内容,受众更容易接受自己亲身参与形 成的观点,且不易改变。 参与信息传播也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体现。
目录/Contents
3.1 用户研究的受众理论 3.2 受众向用户的转变 3.3 用户特性
新媒体概论第三章
一 新媒体改变媒介生态 ■ 2.中国报纸发行增速减缓 中国报纸的绝对发行量一直在增长,但近年来增速减 缓,甚至出现了下滑。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报纸 各项主要出版指标的增长幅度均低于2004年的增长水平, 其中,报纸总共1931种,比2004年略增0.47%;平均期印 数19548.86万份,增长0.14%,增幅下降2.08%;报纸总印 数增加14.78亿份,增长3.67%,比2004年增幅降低了 1.5%,是近5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报纸的总印张比2004年 增加137.2亿印张,增长8.99%,但增长率远低于2004年的 23.55%,这也是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2位数的增长。2006 增长进一步放慢,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种,同比增长 0.36%;平均期印数19,703.35万份,同比增长0.79%.
一 新媒体改变媒介生态
新媒体 概论
■ 3.网络媒体分流传统媒体受众
2005年5月10日公布的这项调查显示,近年人们使用 网络的时间越来越多,花在其他媒体的时间则不断减 少。 在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 查中,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 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看电视的人有35.5%,减少看杂志 的有34.1%,减少听收音机的人有27.1%,减少看报纸的 人有30.3%。
一 新媒体改变媒介生态
新媒体 概论
□网络报纸不是报纸
中国学者刘建明也认为,‚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
药‛ 。网络报纸的出现,难道不是报纸存活的另一种形态
吗?刘建明对此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网络报纸并不是报 纸,把它叫做报纸只是一种习惯称呼。
一 新媒体改变媒介生态
新媒体 概论
■ 2. 报业寒冬论 2005年被很多人看成是中国传统报业的‚拐点‛,报 业
《新媒体概论》新媒体用户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用户日志、眼动追踪等实证研究方法,同时也借鉴社会学、 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
用户行为研究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偏好
01
通过用户行为研究,了解用户对新媒体产品的使用习惯、偏好
和需求,从而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依据。
优化产品和服务
02
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
实现商业价值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洞察和分析,为广告主和营销客户提供准确的 营销策略和数据支持,实现商业价值。
03
新媒体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
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制定问卷,收集用户对于新媒体产品的需求、痛点、使用习惯等信息的反馈。
深度访谈
通过与目标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在使用新媒体产品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问题,为改进和优化提供思路。
个性化推荐和营销
03
依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特征,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提
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用户行为研究对新媒体运营的意义
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深入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运营策略,提高运 营的效率和效果。
增强用户黏性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引导和激励,增加用户对新媒体产品的使用时 间和频率,提高用户黏性。
观察法
通过观察用户使用新媒体产品的行为和表现,分析其需求和痛点。
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01
产品策划
通过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深入研究,为新媒体产品的策划提供有力的
数据支持。
02
用户体验优化
通过了解用户在使用新媒体产品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需求,针对性地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新媒体的基本问题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
(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
(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和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1.从传播学分类来看,目前较为同行的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传播)、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零成本全球传播。
(4)搜索便捷。
(5)多媒体传播。
(6)超文本。
(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
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2)新媒体生态更加复杂,对既有的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
新媒体用户研究阅读随笔
《新媒体用户研究》阅读随笔一、新媒体概述在我们的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感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给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了新媒体的基本概述及其特性。
新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渠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
它涵盖了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体系。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渠道、速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新模式和新机遇。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都被裹挟其中,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新媒体的互动性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分享、互动,形成一个全新的社交圈。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多元和丰富,人们可以自由地获取和分享各种信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知识范围。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革新,更是一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对新媒体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我看到了新媒体的无限潜力和巨大机遇,也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但无论如何,新媒体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新媒体用户的行为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更加深入地阅读和学习关于新媒体用户的研究和分析。
我相信这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帮助和启示。
1. 新媒体的起源与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新媒体应运而生,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
研究新媒体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的特点、趋势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初期发展阶段。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媒体概论知识点一、课程类别: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二、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匡文波的教材《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升本考试。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单元新媒体理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1.识记:(1)新媒体的定义;(2)网络传播的定义2.理解:(1)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原因;(2)手机媒体的使用3.运用:(1)新媒体对传媒业的冲击;(2信息技术的作用第二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1.识记:(1)人际传播的定义;(2)大众传播的定义;(3)新媒体的特征2.理解:(1)新媒体议程设置的手段;(2)社会控制的弱化3.运用:(1)创新扩散理论模型;(2)技术接纳模型;(3)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1.识记:(1)受众;(2)网络受众;(3)网民2.理解:(1)新媒体的互动性;(2)沉默螺旋理论;(3)马太效应3.运用:(1)新媒体对受众权的突破;(2)网民的心理特征分析;(3)网民的行为特征分析第二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1.识记:(1)电子邮件;(2)BBS;(3)社交网站2.理解:(1)网上聊天的特点;(2)Web2.0的特征3.运用:(1)BBS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2)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五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1.识记:(1)搜索引擎的定义;(2)门户网站的概念2.理解:(1)垂直网站;(2)电子商务网站3.运用:(1)淘宝网的优势与不足;(2)网络信息的过滤和分析第六章博客1.识记:(1)博客的概念;(2)博客的特点2.理解:(1)微博的发展;(2)微博的优势与不足3.运用:(1)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2)博客的问题第七章微信1.识记:(1)微信的概念;(2)微信的特点2.理解:(1)微信的传播优势;(2)微信与QQ3.运用:(1)微信的社会影响;(2)微信与微博的异同第八章社交网站1.识记:(1)社交网站的概念;(2)社交网站的特点2.理解:(1)社交网站的发展;(2)社交网站的问题3.运用:(1)社交网站的社会影响;(2)社交网站对青少年的影响第九章视频网站1.识记:(1)视频网站的概念;(2)视频网站的特点2.理解:(1)视频网站的发展;(2)视频网站的“长尾”3.运用:(1)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2)视频网站的媒体化路线;(3)视频网站上的版权争议第三单元新媒体管理第十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1.识记:(1)数字鸿沟;(2)网络暴力;(3)网络舆论2.理解:(1)新媒体的负效应;(2)网络实名制;(3)新媒体的双刃性3.运用:(1)新媒体的管理对策第十一章新媒体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体1.识记:(1)网络舆论;(2)新媒体舆论的特性;(3)网络舆论蝴蝶效应2.理解:(1)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要素及特点;(2)网络意见领袖三要素;(3)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4)传统媒体的协同动机;(5)传统媒体协同效果影响因素3.运用:(1)网络论坛舆论与微博舆论的比较第十二章新媒体舆情的应对策略1.识记:(1)新媒体监管难点;(2)舆情分析的主要方法2.理解:(1)网络舆论发展的新特点3.运用:(1)针对舆情传播现状需要采取的对策第十三章网络谣言及其管理1.识记:(1)谣言的概念;(2)谣言的传播形式2.理解:(1)微博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异同3.运用:(1)新媒体条件下谣言的传播及对策第十四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1.识记:(1)网络广告的定义;(2)网络广告的形式;(3)电子商务2.理解:(1)网络广告的特点;(2)网络广告的发展;(3)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3.运用:(1)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2)网络广告的监管;(3)收费服务模式第十五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1.识记:(1)署名权;(2)发表权;(3)发行权2.理解:(1)新媒体著作财产权的保护;(2)“避风港”原则;(3)“红旗”原则3.运用:(1)与新媒体有关的传播权限制;(2)新媒体著作权的技术保护第四单元新媒体的发展:移动信息传播第十六章手机媒体1.识记:(1)手机媒体2.理解:(1)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3.运用:(1)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第十七章新技术与新媒体的未来1.识记:(1)矩阵分解方法;(2)信息茧房;2.理解:(1)新闻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3.运用:(1)推荐算法的发展方向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1、考核方式本考核大纲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第一节 个性 1
化还是社会化?
2
第二节 主动 还是被动?
3
第三节 娱乐 还是严肃?
4 第四节 情绪
化还是理性?
5
第五节 免费 还是付费?
第二部分 媒介化的人
第七章 新媒体 用户的“表演” 与“媒介化”...
第六章 现实时 空与媒介化时空 共同笼罩下的...
第八章 数据与 算法框架下的新
媒体用户
存
第一节 智能趋 势与赛博格、后
人类主义
第三节 智能时 代新的人机关系
结语
后记
谢谢观看
总序
第一部分 节点化的用户
第一章 新媒 体发展的三条
1
线索与用户的
“节...
第二章 作为 2
传播网络节点 的新媒体用户
3 第三章 作为
社会网络节点 的新媒体用户
4 第四章 作为
服务网络节点 的新媒体用户
5
第五章 矛盾 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从门户时 代到泛媒时代: 新媒体传播...
第二节 从赛博空 间到互联网社会: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 化、 总序
目录
02
第一部分 节点化的用 户
03 第二 人
05 结语
06 后记
《新媒体用户研究》关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 关系。 全书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 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其二,媒介 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媒介化”生存,媒介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 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其三,赛博格化的人。 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赛博格”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 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 现出面向未来的研究意识。
网络新媒体导论网络新媒体用户
Introduction to new work media第3章网络新媒体导论网络新媒体用户章节核心知识点第3章 网络新媒体用户3.1 被赋权地个体 3.1.1 高权利地个体 3.1.2 主动权利与被动权利3.2 自组织地受众3.2.1 从强关系到弱关系 3.2.2 从地缘到趣缘3.3 进化地受众 3.3.1 数字原住 3.3.2 搜索一代3.3.3 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3.4 流动地受众3.4.1 主体身份上地流动 3.4.2 时间与空间上流动 3.4.3 关系上流动3.5 用户行为地分析与度量 3.5.1 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 3.5.2 用户决策行为地分析要素 3.5.3 用户行为地度量方法Ø了解"受众"身份地变迁过程。
Ø知道用户是如何被技术赋权地。
Ø把握"用户"地基本特质。
3.1.1 高权利地个体媒介研究地角度上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地权力来源,它对于个体与自组织群体地激活,更多地为社会地"相对无权者"进行赋权,使权力与垄断资源从家行为体向非家行为体转移。
在媒介消费层面,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体建立起来地关系网络,个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地高权利认知时代。
其形式表现为:个体不再是媒介消费地终端,而在个消费地同时,成为产销者,拥有自门户,担当互释。
不仅仅是新闻消费者正在成为直接参与新闻生产地要素,在整个网络与新媒体系统,个体为代表地用户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生产与消费地双重工作,用户以UGC(usersgeneratedcontent)内容制作,社交转发,内容评论等方式全面参与到内容建设来。
3.1.1 高权利地个体1产销者概念提出者新闻消费行为消费者(Consumer)—选择新闻产销者(Prosumer)AlvinToffler,1980选择新闻,发布信息Prod-userAlexBruns,2014选择新闻,发布信息,参与UGCProd-designerAlexBruns,2015选择新闻,发布信息,参与UGC,不断优化选择表3-1新闻消费者概念变迁3.1.1 高权利地个体2自门户社会化媒体地崛起让任何一个拥有Web2.0主页或者社交账号地个体都拥有了"个门户",这个门户既是个接入信息平台地入口,更是成为很多在虚拟世界互相认识地第一张名片。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四、新媒体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
接近权 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传媒接近权,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 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 由。
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 《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首次提出了 “媒介接近权”的概念。
1973年,《为了谁的出版自由——论媒介接近权》一书,对这 个权利概念进行了系统论述。
巴隆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出版自由”所保护的是 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受众的权利,而不是传媒企业的私有财产权; 在传播媒介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广大受众越来越被排斥在大众 传播媒介之外的今天,已经到了“必须把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归还 给它的真正拥有者——读者、视听众”的时候了。
网游用户增长乏力,手游用户增长迅速
网游使用率从12年的59.5%降至54.7%; 用户规模为3.38亿,增长仅为234万。
手游用户规模2.15亿,增长7594万;年增长 率达到54.5%。
网络购物用户持续增长,团购增长快速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3.02亿,使 用率达到48.9%,增长6%。
传播学视域“媒介接近权”的意义
提高传播效率; 高效-及时反馈-接近媒介 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介环境; 拟态环境的双向构造 妥善地解决信息源和传者之间的关系。 传者与受众的信息源博间和版面的限制,无法反映 所有受众的意见和客观事实;
传统媒介出于自身立场和利害关系,信息选 择会有所偏重和回避。
团购规模1.41亿,增长68.9%;使用率 22.8%,增长8%。
五、网民行为特征分析 ——网民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 社会类型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8
传播媒体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不同的社会类型,其价值观和社会 观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对传播内容 的选择就有所区别。
受众有选择的信息接收行为的基础是 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 处的地位。
同一社会类型的受众往往具有相 同或相似的兴趣和爱好。
当受众有选择性地接收媒体传播 的信息后,对家庭、朋友、同事、 生意伙伴或其他社会关系产生影 响和改变时,就表明社会关系的 影响在产生作用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9
受众会通过个人对媒体的注意形 式和反应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社会 关系网络 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效果是非常 强大的,而且具有非一致性和非 直接性等特点
B
互动。新媒体能够向受众提供大量的渠道,这就意味着减少了技术和渠道两方面的 主体和内容受到的限制,这就使得互动成为可能。新媒体中的这种互动包括人与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
03
新媒体用户研究
《新媒体概论》
目录/Contents
3.1 用户研究的受众理论 3.2 受众向用户的转变 3.3 用户特性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2
目录/Contents
3.1 用户研究的受众理论
3.1.1 受众市场论 3.1.2 受众商品论 3.1.3 个人差异论 3.1.4 社会类型论 3.1.5 社会关系论 3.1.6 文化规范论 3.1.7 使用与满足论 3.1.8 社会参与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3
3.1.1 受众市场论
受众是传播媒体的市场
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避 免了媒体信息传播的零效 果或负效果现象
反映了媒体传播的某些属 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 竞争性等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4
新媒体产业的特殊性
受众就不仅仅是信息内容 的消费者,也是传播者
OPTION 奠定了理论基础。
3.1.7 使用与满足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4
4.使用与满足论在新媒体中的发展
技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技术权的下放,这里技术权主要是指
A 使用权。虽然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受众参与技术的开发,即使受众无法获得技 术开发的权利,受众在对技术的使用方面也有较大的自由。
3.1.3 个人差异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7
2.个人差异论的积极意义
从理论贡献的角度出发,个人差异论的价值在于提出了“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的 信息传播”这一观点,影响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过程的中 心再次发生转变,其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和以组织为中心。个人差异论从理论上不但支持 个人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最大化了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受众之间的关系影响在很大程度 上会制约和影响媒体进行信息传 播的效果
3.1.6 文化规范论
文化规范论认为:媒体传播不 一定直接使受众个体发生变化,但 可以对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影 响,通过改变社会文化背景来改变 受众的个人观念。在媒体的信息传 播过程中,文化规范论可以通过有 选择地表现和突出某种主题,为受 众群体造成一种印象,即有关信息 传播中突出的命题的一般文化规范 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构成或确定的。
受众不仅仅把媒体信息传 播视为物质消费
信息商品不同于物质商品
3.1.2 受众商品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5
受众才是媒体生产的商品
受众劳动的本质是冲动购.3 个人差异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6
1.个人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受众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受众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另一个部分 是后天生活和学习所得的不同,个人差异论主要是指受众的后天差异。
受众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信息和知识是大相径庭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一系列的看法、态度、 价值观和信念,从而构成了自己个性化的心理结构。
由于后天学习所得的不同,导致受众在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时,自身带有个性化的倾向性,而且 个人的心理差异会影响其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受众个人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01 使用与满足论认为受众与媒体接触是一种基于个体需求所产生的对媒体信息内容进行选择的活
OPTION 动,这种选择具有“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一些受众理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02 使用与满足论揭示了受众媒体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制约和影
OPTION
响。
03 使用与满足论指出了媒体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媒体的用户理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0
3.1.7 使用与满足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1
1.使用与满足论的研究对象
需求的社会和心理起源 受众的需求 需求产生的期望 期望指向的传播媒体或其他来源 这些来源引起对不同形式媒体的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 由接触产生需求的满足 与需求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大多是无意获得的结果)
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社 会群体类别的分类依据是年龄、性别、职业、 文化程度和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3.1.5 社会关系论
媒体向受众传播各种信息,但受 众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行为是 有选择性的
受众所关联的丰富且庞大的社会 关系会极大地影响自己接收信息 的方式,这也是受众有选择地接 收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原因
3.1.7 使用与满足论
2.使用与满足论的基本模式 在使用与满足论中,将媒体接
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 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 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并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 本模式。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2
3.1.7 使用与满足论
第3章 新媒体用户研究 13
3.使用与满足论的优势
由于心理结构的不同,受众个人对传播媒体中的各种信息内容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记忆程度 和反应程度也不相同。
在设计劝服性传播信息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首先分析和了解受众的兴趣、爱 好、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特性,再挑选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传播,否则受众会回避和拒绝接收 与自己的个性和需求不相符的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