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小柴胡汤14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合集下载

秘传小柴胡汤的20种加减法!

秘传小柴胡汤的20种加减法!

秘传小柴胡汤的20种加减法!附录:家传小柴胡汤20种加减法小柴胡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用以治疗发热而呕、胁痛、往来寒热、口苦等症。

我在临床上使用此方,常使用的加减法有以下20种:1、如果合并阳明病,出现口渴而烦,干呕,目痛,鼻干,失眠,加葛根、知母。

2、若兼心下痞满,发热尤甚,则加桔梗、枳壳。

升降同用,有神效。

3、若心下还是痞满,按之痛,则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又名柴陷汤。

4、若兼汗少、唇干、口干,口渴欲饮水,则用小柴胡汤加葛根、黄连。

如还不解,则更加竹叶、石膏。

5、若汗出后,热势反増,浑身壮热,谵语呻吟,干呕,则以小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服完药一会儿就会热退神宁。

6、若兼下利泄泻,发热,则可用小柴胡汤合四苓散,利小便,则大便自止。

7、若兼发黄,小便黄赤,则用小柴胡汤合茵陈、知母、黄柏。

8、若兼便秘,口干,口渴,则用小柴胡汤加瓜蒌仁、黄连、枳实、厚朴。

若用药后仍便秘,则用大柴胡汤,大便立通。

9、若兼身热、恶风、不口渴,则以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

10、若兼唇干、烦渴,欲饮水数升,则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

望唇在望诊中很重要。

11、若胸烦,不呕,而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仁。

12、若心下悸加茯苓;若心下痞,胸胁胀满,则加牡蛎、干姜。

13、若温病发热,口渴,咳嗽,以小柴胡汤加五味子。

14、若是女子邪热入血室,白天安静,夜里增剧不识人,形似疟疾,月经至,则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15、若是邪气多,又兼气弱,则以小柴胡汤重加生脉饮,倍用人参。

16、如病愈后,又因劳动或饮食,导致疾病复发,发热,心惊,有痰,气促,则以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服后则速愈。

17、若兼有恶风寒,鼻塞,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证,则以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18、若兼咽痒咳嗽,干咳无痰,则以小柴胡汤合止嗽散。

19、若有湿痰,痰多易咯,则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

20、若内伤生冷,寒湿困脾,则以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即柴平汤。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1.麻黄汤-麻用桂杏草,汗平喘功最好黄汤发风寒束表肺气郁闭卫气郁遏腠理闭塞营阴涩滞肺气郁闭风寒在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苔白脉浮紧君-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臣-桂枝:解肌散寒 透营达卫佐-杏仁:降气平喘使-甘草:制约麻黄解表峻烈 调和药性2.桂枝汤-桂枝主解肌表,桂芍甘草姜大汤枣风寒表虚营卫不和卫与邪争径气不舒营阴外泄腠理不密胃失和降肺气失宣发热恶风头痛身痛汗出鼻鸣干呕君-桂枝:发表解肌 温助卫阳臣-芍药:敛阴和营 酸甘化阴佐-生姜 调和营卫 大枣 温胃和中使-甘草 益气和中重点:麻黄汤 桂枝汤的异同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川芎防,辛芷生地芩草苍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芩散寒祛湿 太阳祛风解表 祛湿 太阳散寒止痛 太阳阳明祛风活血止痛 厥阴 少阳滋阴祛热制约风药温燥之性湿困肌表风寒束表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而渴4.小青龙汤-小麻芍桂,辛草甘姜半五味青龙汤表寒里饮营卫郁滞肺气郁闭引动水饮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咳嗽气急 不得平卧眩晕心悸气化失司 小便不利苔白润 脉弦紧气机失调解表化饮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桂枝 温阳化气生姜 半夏 温肺化饮细辛 五味子敛肺平喘敛阴和营防辛散温燥耗气伤阴5.散银翘-散用蒡薄,甘桔芦根豆豉合银翘荆风热袭表卫肺卫与邪争腠理开合失司发热 恶寒发热汗出不畅 无汗风热上扰肺气不宣上蒸咽喉风热在表灼伤津液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银花连翘宣散透邪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辛散开邪豆豉荆芥开皮毛以达邪桔梗清利咽喉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药性6.桑菊饮-辛凉平桑菊,薄芦根甘桔杏剂饮翘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舌苔薄黄风热袭表风热表证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芦根杏仁甘草疏散风热清透肺络疏散风热清透热邪清热生津宣肺化痰肃降肺气重点:1.银翘散的配伍特点 银花连翘为君药2.银翘散 桑菊饮组成,功效主治的异同肺热雍盛热喘石膏-清泻肺热麻黄-宣肺平喘 开表散邪杏仁-宣气平喘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邪热雍盛肺失宣降邪热犯肺汗出喘咳气急身热口渴无汗脉滑数7-麻杏甘石汤8.升麻葛根汤麻疹外感时邪腠理闭塞肺胃蕴毒郁汗肌肤浸淫血脉凉血清 透芍药-凉血和营甘草-调和药性葛根-清热解毒升麻-解肌透疹9.毒散败-人毒草芩芎,羌柴前枳同参败独壳气虚寒风邪湿困束肌表元气不足风寒束表湿困肌表肺气失宣脉浮垂而无力恶寒发热肢体疼痛胸闷咳嗽人参-扶正祛邪羌活独活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川芎前胡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散风邪桔梗茯苓枳壳祛痰止咳 宣利肺气理气宽胸 渗湿健脾薄荷生姜疏风解表10.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传导失司雍聚肠道实热积滞气机阻滞(清阳) 大便秘结大黄-荡涤肠胃泻热通便芒硝-软坚润燥枳实-行气散结 消痞除满厚朴-下气消胀日哺积热手足汗出(燥)口渴口唇焦烈舌焦黄或焦黑脘腹痞满腹痛据按脉实有力(痞满实)重点: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组成、用法、主治等的不同11.大附子黄汤寒邪凝聚积滞内停手足不温舌苔白脉弦紧大黄-泻下导滞附子-制约大黄寒凉之性温阳散寒细辛-散寒止痛便秘腹痛12.川煎济-川膝肉蓉,升麻枳同济归苁泽泻壳肾精亏虚便秘头晕眼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肾不生髓筋骨失养气化失司髓海生养大便秘结传导失司大肠失其温煦濡润苁蓉-润肠通便温阳滋阴当归-滑肠通便养血润燥牛膝-补肾填精下行降浊枳壳-行气宽胸泽泻-渗湿泻浊升麻-升举清阳补中寓泻以升助降补中有行13.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药,大枳朴麻杏黄脾失健运胃肠燥热津失输布大黄厚朴枳实-泻下热结蜂蜜-制约大黄 润肠通便芍药-益阴活血传导失常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渗注膀胱杏仁-润肠降气麻子仁-润肠通便14.小柴胡汤-小柴胡主少,柴芩夏草姜汤阳参枣少阳证胃失和降扰及心神正邪相争互有胜负默默 不欲饮食 喜呕柴胡(散) 黄芩(清)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脉弦 苔白往来寒热胆经热盛口苦目眩咽干径气不舒胸胁胀满透泄外达 疏畅气机清泄胆热调和药性 益气和中降逆止呕(扶正御邪)15.蒿芩胆清汤-蒿芩胆竹茹半,枳苓碧玉散清壳陈呕黄涎而粘湿浊中阻苔腻往来寒热热重寒轻热邪偏重胸腹痞闷青蒿黄芩青黛竹茹枳壳半夏茯苓陈皮清热透邪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胆宁神 化痰合胃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行气化痰渗湿健脾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重点:与小柴胡汤功效、主治等异同16.逍散遥七情脾失健运血虚肝郁食少乏力苔薄白脉虚弦胁肋胀满月经失调头晕目眩眼目干涩唇甲无华舌淡柴胡当归白芍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白术云苓甘草益气健脾煨姜温胃和中薄荷疏肝散热肝 抑木脾 扶土17.痛要方泻肝旺脾虚 腹痛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燥湿 醒脾助运(补燥)防风-散肝舒脾 胜湿止泻芍药-柔肝缓急(行升)泄泻补脾土虚乘木抑肝18.半夏心泻汤少阳证热陷中焦虚寒内生误下热邪内陷升降失常运化失职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痢干姜半夏温阳散寒降逆止呕散结除痞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心下痞满肠鸣下痢呕吐19.大柴胡汤少阳证阳明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硬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和解少阳泻下热结柴胡-透邪外达芍药-缓急止痛黄芩-清泻热邪大黄-泻热通便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和中枳实-行气散结除痞20.葛根芩连汤表邪不解内传阳明热邪内扰脉浮(数)葛根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坚肠止痢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下痢臭秽舌红苔黄热伤津液下迫大肠口渴身热汗出喘促气急21.白虎汤-白虎是方,知膏粳米甘草良汤清气热盛津伤阳明经证热邪壅盛热盛伤津热蒸津泄火渴引饮渴喜冷饮正邪相争大热石膏-清热生津解肌退热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粳米大汗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益胃和中清热生津22.竹叶石膏汤神倦乏力舌红苔少脉虚数恶心呕逆汗出发热口渴余热未尽 气虚不摄补石膏竹叶麦冬-滋阴清热人参-益气养阴清热泻火阴虚气逆半夏-降逆和胃防补益雍中润燥粳米 甘草养胃和中资助化痰23.清营汤-犀地玄,竹叶丹全清营麦连银翘参清营汤热入营分热伤营阴波及血脉热盛阴伤神乏少寐时有谵语阳入阴中与热相争身热夜甚水牛角-清营解毒生地玄参麦冬口干舌绛而干脉数清心除烦活血凉血热扰心神斑疹隐隐滋阴清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黄连竹叶丹参24.犀角地黄汤凉血散瘀血分热盛扰及心神热与血结迫血妄行出血水牛角-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滋阴补液善妄入狂少腹急结大便黑色易解小便自利神昏谵语丹皮-凉血散瘀芍药-益阴养血凉血散瘀25.普消毒济饮-普板芩 牛草玄 升柴桔梗济连马陈与薄荷僵蚕翘热毒壅盛蕴结咽喉营卫失调壅滞气血结聚头面头面炘红肿痛黄连 黄芩咽喉肿痛舌红苔白脉数引药直达病证 发热郁火发热恶寒清头面热毒连翘 牛蒡薄荷 僵蚕疏散风热 解毒利咽板蓝根 马勃玄参 桔梗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升麻 柴胡陈皮理气疏壅26.仙方活命饮消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7.凉膈散-凉膈硝子,芩荷竹叶蜜甘草黄栀翘中上二焦郁热大便干结便秘溲赤舌红苔白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脾黄芩 栀子-清泻上焦郁热连翘-清散郁热心 胃薄荷 竹叶-疏散胸中郁热甘草蜂蜜-一以泻代消大黄芒硝-泄热通便咽痛吐衄肺 肝胃28.赤散导水亏火不实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9.胆肝龙泻汤肝经湿热肝气郁滞肝经热盛肋胁疼痛脉弦数舌红苔黄腻淋浊带下阴肿阴痒阴瘘黄连栀子-清热泻火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木通车前泽泻-清热利湿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耳道疔肿柴胡-疏肝解郁 散肝经之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防苦燥渗利伤阴甘草-调和诸药30.胃散清清胃泻火凉血胃经积热波及血络伤及津液胃火旺盛牙痛牙龈红肿喜冷恶热脉细数循经上炎口舌热臭舌红苔黄黄连-泻火解毒当归-养血活血生地-清热凉血养血滋阴丹皮-凉血散瘀升麻-散火解毒 防苦寒冰伏邪热牙龈出血口干舌燥烦渴多饮31.芍药汤-芍中大榔,芩桂草木香药汤槟连归湿热痢湿热停积气机阻滞身热口干肛门灼热舌红苔腻黄连黄芩槟榔木香当归芍药腹痛湿热气血相互蕴结便痢脓血赤白夹杂传导失职里急后重袪除肠道湿热瘀积行气止痛防寒凉太过 冰伏湿热 助活血湿热积滞壅阻肠道大黄清热燥湿肉桂养血活血缓急止痛32.白翁头汤湿热毒邪陷内血分热盛津伤血瘀气滞损伤肠络便利脓血赤多白少白头翁身热口渴舌绛苔黄脉数里急后重腹痛清热燥湿 凉血解毒黄连 黄柏清热燥湿 坚肠止痢秦皮清热燥湿 涩肠止痢痢热理中丸中焦虚寒中焦虚寒温煦失职寒凝中焦恶心呕吐嗳气运化失司自利 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干姜-温阳散寒人参-益气健脾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胃失和降手足不温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33.理中丸-理中丸主中,人甘草干姜温阳参术小建中汤中焦虚寒温煦失职生化无源气血薄弱肝木乘脾脉弦细腹中挛痛喜得拒按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助中阳芍药-益阴养血 缓急止痛面色姜黄神倦乏力心悸不宁手足不温生姜 大枣甘草-益气和中34.小建中汤-桂枝倍用,芍君糖汤药饴温胃健脾资助化痰回阳救逆少阳证神失养火不暖土运化失职阳失温煦四肢逆冷畏寒蜷卧附子-温肾助阳袪散阴寒干姜-温助脾阳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微神衰欲寐甘草35.四逆汤-四逆用草附姜,回救逆功最佳汤阳制约姜附毒副作用顾护阴液益气和中盛衰阳阴36.四逆当归汤寒凝脉经阳虚血弱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四肢失养腰腿胯足手足逆冷阴疽冻疮脉沉细欲绝舌淡桂枝当归芍药温阳散寒养血活血 养血和营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木通通利血脉细辛疏寒止痛重点:四逆散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主证 病机 临床特征有何不同37.四君子汤脾胃气虚气虚不足运化失职脉虚弱舌淡苔白人参茯苓甘草不思饮食便溏体失所养神疲乏力怠惰嗜卧生化无液面色无华体型瘦弱燥湿健脾渗湿健脾白术益气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药性38.苓白散参术补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脾胃气虚饮食不化形体消瘦四肢乏力面色萎黄人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山药莲子-健脾涩肠止泻脘腹痞满呕吐腹泻舌苔白腻脉缓薏苡茯苓扁豆-健脾化湿 和中止泻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和胃甘草-载药上行砂仁-理气化湿桔梗-宣肺化湿 升阳止泻39.玉散屏风卫气不足卫不固补气虚失荣腠理不密营阴外泄自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白术-益气健脾面色皓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恶凤易感风邪防风-补补留邪祛风散邪40.六味地丸 六味地山萸 茯苓丹皮黄黄药泽泻与肾阴不足精关不固筋骨失养茯苓丹皮腰膝酸软虚热内生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气化失常髓海空虚渗湿泻浊 清泻利火 制约熟地滋腻之性渗湿健脾 防滋腻碍胃泽泻熟地-滋补肾阴 填精益髓清虚热 防山萸助热肾脾山药-健脾益肾 固肾涩精肝山茱萸-补肝益肾 涩精止遗配伍特点:三补三泻 补药用量重于泻药 肝脾肾三阴并补41.灸甘草汤-灸甘草桂姜,地麻仁囊汤参麦胶枣误汗下血失濡润脉不按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生地阿胶麦冬胡麻仁桂枝生姜结代脉形体失养形体消瘦神疲少气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悸益气养心滋阴润燥气血不足阴阳俱损温阳通脉滋阴养血灸甘草人参大枣42.一煎贯阴虚肝气犯胃肝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胸肋腹痛胃脘疼痛吞酸嘈杂生地枸杞滋阴养血滋水涵木沙参麦冬滋阴润燥(清金涵木)润肺益胃(培土抑木)当归养血荣肝川楝行气舒肝木克土水不涵木43.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冬 草芍玄桔梗归贝金(上)水(下)阴虚火旺虚火灼金肺失宣降咳嗽无痰痰粘难咯痰中带血百合-润肺止咳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壮水制火玄参 麦冬当归 芍药-养血和营滋阴降火养阴润燥桔梗 贝母-祛痰止咳甘草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44.丸肾气肾阳虚弱鼓动无力温煦失职脉沉迟附子桂枝茯苓泽泻丹皮痰饮消渴转胞脚气固摄无权小便清长夜尿增多气化失常滋补肾阴利水渗湿清泻相火温助肾阳熟地山芋山药配伍特点:阴阳双补 滋阴配入少量桂附温阳补燥升行脾胃气虚闷塞下焦湿浊下流生化无源运化无力升麻柴胡人参-补气健脾黄芪-益气升阳发热烦劳加剧清阳下陷口渴恶风自汗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陈皮-理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45.中益补气汤升举清阳(升)补燥行46.脾归汤-脾眼四君 木香芪仁归龙与远归枣血气不足心脾两虚运化无力肢体失养神失所养心悸怔衶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脉细人参黄芪白术龙眼当归-补血养心食少便溏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色炎舌稀远志茯苓木香-理气健脾补而不滞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药性补气健脾酸枣仁-养血安神心血不足脾失健运子盗母气火不暖土47.人真养脏汤涩补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诃子罂粟壳-涩肠固脱 收涩止泻肉豆蔻-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肉桂当归 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温肾健脾人参 白术-补气健脾木香-理气健脾 补而不滞脾肾阳虚肠脏不固久泻久痢滑脱不禁脱肛下坠朱砂安神丸神失所养心血不足扰及心神舌质红烦躁不宁心胸烦热气机逆乱兀兀欲吐朱砂-镇静安神 清热泻火黄连当归-养血和营泻火除烦甘草-泻火解毒 调和药性心悸失眠多梦生地-滋阴清热心火亢盛五志化火48.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 地草归黄连思虑太过髓海不足暗耗营血失眠多梦心悸怔衶舌红苔少脉细数生地玄参 天冬麦冬丹参当归-补血养心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人参茯苓酸枣仁 五味子柏子仁安神定惊 补气养心桔梗-载药上行滋阴清热远志-宁神定志心血亏虚虚火内热阴虚有热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肾阴不足虚火内热口舌生疮面赤烦躁养血安神49.天王心丹补-地二冬酸柏 三芩桔味蜜丸归远参饮食劳倦情志不节胸脘胀痛生地-行气开邪川芎-活血行气见证不一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苍术-燥湿健脾神曲-消食导滞肝气不舒脾气郁滞50.越鞠丸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脘腹痞满嗳腐吞酸。

★▲小柴胡汤的100种加减变化方法

★▲小柴胡汤的100种加减变化方法

★▲小柴胡汤的100种加减变化方法一、方名:小柴胡汤组方:由七味药组成:柴芩夏参草枣姜,功效: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等各类内伤杂志而见少阳证者。

二、临床经验之加减变化如下:01、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02、呕逆----加生姜、陈皮03、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04、齿燥无津----加石膏05、腹中痛----宜去黄芩,加芍药06、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07、心下悸,小便不利----宜去黄芩,加茯苓08、不渴,外有微热----宜去人参,加桂枝09、咳者----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10、胆热犯肺----加芦根、桑叶11、热入血室----加牡丹皮、赤芍、桃仁12、本经头痛----加川芎13、黄疸----加茵陈、栀子14、疟疾----加草果、常山15、内伤杂病,正气不虚者----去人参、大枣16、寒多者----加桂枝17、风多者----加防风18、热多者----加连翘少许19、热甚者----加知母、石膏20、胸闷者----去人参,加紫苏、石菖蒲、桂枝21、热者----加淡豆豉、炒栀子壳22、胁胀者----去人参,加枳壳、香附、青皮23、默默者----加石菖蒲、炒酸枣仁24、不饮食----加茯苓、山楂、神曲25、口苦者----加龙胆、栀子26、咽干者----去半夏,加麦冬、桔梗、射干;或加金银花、野菊花、射干、山豆根;27、头晕者----加白芷、藁本28、目眩者----加决明子、青箱子29、频频呕者----加大生姜、半夏的用量,并加入柿蒂30、心烦者----加枳壳、紫苏31、下痢者----加高良姜、肉桂、小茴香等32、不眠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33、小便涩(不利)----加入车前子、滑石、薏苡仁34、偏头痛----加入川芎、白芷35、项强者----加入葛根、白芷36、半身不遂者----加黄芪、当归、鸡血藤37、大腿根部痛者----加入炒白芍、乌梅38、腿抽筋者----加入炒白芍、木瓜39、大便不利----加入紫菀、款冬花、猪牙皂40、性欲差者----加入淫羊藿、熟地黄、枸杞子、细辛41、咳嗽者----加入陈皮、白前、前胡42、口大渴者----加入天花粉、葛根,(此亦治口舌生疮、口舌糜烂)43、血热者----加入牡丹皮、生地黄、赤芍44、骨蒸者----加入地骨皮、银柴胡、牡丹皮、青蒿、胡黃连45、尿血者----加入地骨皮、白茅根、通草46、紫癜者----加入紫草、生地黄、生白芍47、出虚汗----加入白芍、五味子、浮小麦48、湿热者----加入苦参、泽泻;49、淋巴结结核----加入蒲公英、香附、当归、天冬50、肿瘤者----加入枸杞子、紫草、白花蛇舌草51、肿瘤者----加入牛膝、防风、三七、白术52、食管癌----加入凤仙花、红花石蒜、凤仙籽,此亦治胃癌53、乳腺癌----加入天冬、紫苏54、艾滋病----加入青蒿、百合55、皮肤癌----加入重楼、百合、紫苏56、乳腺块----加入蒲公英、郁金、香附、王不留行;57、肠痈者----加入紅藤、败酱草、马齿苋、白蔹58、热痢者----加入白头翁、马齿苋59、痰多者----加入陈皮、白附子、白芥子60、热咳嗽----加入胖大海、桑白皮61、音哑者----加入蝉蜕、沙参、麦冬62、盗汗者----加入桑叶、牡蛎63、安五脏----加入柏子仁、生酸枣仁64、平喘者----加入麻黄、桂枝,以利水平喘65、不纳气----加入海马、磁石、熟地黄、枸杞子66、痰喘者----加入银杏、陈皮、茯苓67、肺热喘----加入地龙、麦冬、前胡、厚朴68、鼻不通----加入辛夷花、薄荷、白芷69、黄疸者----加金钱草、茵陈、青蒿70、乳不通----去黄芩,加入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71、淋证者----加入蒲公类、海浮石、滑石、金钱草72、胆结石----加入金钱草、木香、茵陈、玄明粉、莱菔子73、遗尿者----加入鸡内金、金櫻子、沙苑子74、遗精者----加入沙苑子、金櫻子、桑螵蛸、海螵蛸75、白带者----加入海螵蛸,金樱子、樗(chu;臭椿树)根皮76、赤带者----加海螵蛸、金樱子77、赤痢者----加马齿苋、白头翁78、休息痢----加入鸦胆子79、阑尾炎----加入白花蛇舌草、马齿苋80、痰核者----加入天南星81、面瘫者----加入白附子、白芷82、鼻衄者----加入桑白皮、贯众、石韦83、大肠热----加入荸荠、马兜铃84、热呕者----加入竹茹、枇杷叶85、痰呕者----加入旋覆花、半夏、陈皮86、寒呕者----加入生姜、小茴香、沉香87、湿呕者----加入藿香、草豆蔻88、胃寒者----去黄芩,加高良姜、干姜、小茴香89、肾寒者----加入花椒、肉桂、小茴香90、偏瘫者----加入续断、泽兰、桂枝、络石藤91、手足麻者----加入千年健92、镇惊者----加入重楼、胆南星、竹沥、天竺黄、生铁落、紫石英、龙骨、牡蛎93、高血压----加入酸枣仁、钩藤、葛根94、安心神----加入首乌藤、小麦、茯苓、合欢皮、合欢花95、心血虚----加入大枣、炒酸枣仁、柏子仁96、三焦壅----加入木香、香附,以通利三焦;也可加芒硝、栀子泄三焦实热97、瘀闭者----加入大黄98、痛经者----加入苏梗、穿山甲,延胡索99、偏头痛----加入川芎、臭梧桐100、关节闭----加入羌活、寻骨风、桑枝。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苓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组成:柴胡八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黄苓、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主治:治一切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口苦耳聋,咳渴悸利,半表半里之证。

属少阳经者,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胆府清净,无出无入,经在半表半里,法宜和解。

柴胡升阳达表,黄苓退热和阴,半夏祛痰散逆,参、草辅正补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也。

小柴胡汤的病机:它从主治来讲,有四个症是最重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几个症充分体现出邪在少阳特点,胆胃不和的特点。

所以小柴胡汤证的病机归纳,往往讲两条,一个是邪聚少阳,一个是胆胃不和。

《伤寒论》上讲到小柴胡汤病机时候提到,血弱气尽,騰理开,这主要指的已经有一定正气损伤了。

騰理,体表表气不足不能御邪了,邪气因入,因者顺也,那病邪趁势,趁血弱气尽,趁势入里了。

与正气相搏,邪正相争居于胁下,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这个部位。

那正邪分争,在这个特定部位正邪分争是造成寒热往来这种特殊热型的一个基础。

因为在这个地方,那正气略有损伤,不能够像体表一样的持续抗邪,邪正相争就发热;正气退缩,那就邪正脱离接触,不发热,不能温煦体表,反而畏寒。

因此造成发热、畏寒,它是往来交作了,就是往来寒热。

所以这一段描述实际上就是描述邪正相争在半表半里阶段的特殊热型。

那由于少阳三焦,手足少阳经气相通,那涉及到半里有热,影响到胆热。

所以发生胆热犯胃,胆胃不和,胆胃之气上逆。

内热发生可以引起心烦,喜呕是胆胃之气上逆,喜呕、口苦,胆热循经上炎,可以咽干目眩。

作为肝胆疏泄之气,经气不利,疏泄受影响,可以默默,神情默默,抑郁不舒,神情默默,胆胃不和那不欲饮食。

所以从小柴胡汤证的主治来看,它反应出来的正邪分争,气机阻滞,胆热上犯,以及胆胃不和。

所以从这个表现来归纳它是属于邪聚少阳特殊这个病位,弓I起脏腑的之间关系,胆胃不和。

小柴胡汤加减方15首

小柴胡汤加减方15首

小柴胡汤加减方15首小柴胡汤症的九大症候表现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其方加减如下:(1)小柴胡汤——柴胡+前胡=小前胡汤(2)小柴胡汤+陈皮、芍药=柴胡双解散.(3)小柴胡汤+芒硝=柴胡加芒硝汤。

(4)小柴胡汤+桂枝=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5)小柴胡汤——黄芩、甘草+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6)小柴胡汤——半夏、人参、姜、枣+桂枝、干姜,花粉、牡蛎=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伤寒汗下后,胸胁苦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亦治疟发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7)小柴胡汤——半夏+花粉=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治往来寒热而渴,及劳疟。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厚朴=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9)小柴胡汤——半夏+当归、白芍、大黄=柴胡饮子,治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

亦治疟疾。

(10)小柴胡汤+羌活、防风=柴胡羌活汤,治瘟疫少阳证。

(11)小柴胡汤+桔梗=柴胡桔梗汤,治春嗽。

(12)小柴胡汤+平胃散=柴平汤,治湿疟身痛,身重。

(13)小柴胡汤+青黛、姜汁=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及热嗽。

(14)小柴胡汤一分,加四物二分=柴胡四物汤,治妇人日久虚劳,微有寒热。

(15小柴胡汤与四物各半=调经汤。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方解】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

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

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小柴胡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

小柴胡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

小柴胡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24g半夏9g生姜9g黄芩9g大枣9g人参9g炙甘草6g上7味,以水24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3次。

1.原方后之加减法之详解,请参本方之“临证加减法”。

2.“去津”再煎者,宜领会张仲景之深意。

诚如徐灵胎日:“去滓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剂。

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

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3.本方剂量:张仲景用柴胡达半斤,今量为24g,故临证宜根据病情斟酌之,大剂量16~24g和解少阳,退寒热;中剂量10~15g疏肝解郁;小剂量5~8g升提中阳。

用量之比例,柴胡应大于党参、甘草之和,较能发挥作用。

若误把人参、甘草之剂量大于柴胡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薄,脉弦。

副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或经水时来时断;寒热有时如疟状。

【临证加减】1.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证之一,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七证之中只见其一者,而这一证又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

我们认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弄清哪些是柴胡证,另一方面是“但见一证”的“一证”是指什么。

柴胡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治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是指上述小柴胡汤七个主证之一者。

但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即但见的这一证,必须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运用小柴胡汤,如果这一证是疾病中的次要症状,不起主导作用,那就不一定用小柴胡汤了。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体现了张仲景辨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加味小柴胡汤1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小柴胡汤1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16《辨证录》卷九。
组成:柴胡1钱,白芍1两,茯神5钱,麦冬3钱, 甘草1钱,陈皮5分。 功能主治:恐惧内伤,心胆虚弱,感冒风邪,畏 寒作颤。
用法: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16方1《金鉴卷四十九。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 大枣、当归、生地、丹皮。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邪热未尽,适值经来,邪 热乘虚入于血室,经水断而续来寒热,发作有 时,如疟状者。
9《顾氏医径》卷四。
组成: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 白芍、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 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
10《伤寒全生集》卷三。
组成: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黄连、 升麻、芍药、元参。 功能主治:发斑,往来寒热,或潮热,口苦咽干 而渴,耳聋胁痛,胸满心烦而呕,喘嗽等。
2《衷中参西》上册。
组成: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 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 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 3钱,大枣2枚(擘开)。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3《外科经验方》。
组成:柴胡1钱,人参1钱,黄芩(炒)1钱,川芎1 钱,白术1钱,黄耆(盐水浸炒)1钱,当归(酒 炒)1钱,甘草1钱,黄柏(酒拌炒)1钱,知母( 酒拌炒)1钱,半夏5分。 炮制:上作1剂。 功能主治:囊痈腐烂,或饮食少思,日晡发热。 用法:水2钟,煎8分,食前服。
功能主治:肝胆风热,耳边肿痛,结核寒热。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5《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柴胡1钱2分,黄芩(炒)1钱2分,人参1钱 2分,半夏1钱2分,胆草1钱2分,栀子1钱2分, 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肝胆二经部位,热毒瘰疬,及一切疮 疡,发热潮热,并小腹胁股结核,囊痈便毒,或 耳内耳下生疮。 用法:加生姜3片,水2钟,煎8分,食远温服。

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加减法唐医易先生临床运用小柴胡汤的扩展经验:(1)半身麻木:加当归、川芎、桂枝。

(2)半身疼痛:加当归、川芎。

(3)半身出汗,半身无汗:加当归、川芎。

(4)斜视(视物倾斜)、复视:加菊花。

(5)头部两侧并波及前额及巅顶痛:加川芎、白芷、当归。

(6)腰腿痛(属少阳经循行部位者):加桂枝和活血化瘀之品。

(7)呕逆:加陈皮、竹茹。

(8)真心痛(心绞痛):加当归、川芎、制附片。

(9)胁痛:本方加当归、川芎、郁金、香附。

(10)肋软骨炎疼痛:本方加当归、川芎、丹皮、青皮、陈皮、金银花、蒲公英。

(11)月经不调:本方加当归、川芎。

(12)髋骨疼痛牵引大腿、小腿外侧至足踝:加当归、川芎、炒桃仁、红花;桂枝。

(13)脑积水:本方去黄芩加茯苓。

(14)眩晕(高血压):本方加茯苓。

(15)偏头痛:本方去人参加桂枝。

(16)面神经麻痹: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

(17)面部肌肉抽搐: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

(18)急性中耳炎:本方加栀子。

(19)牙痛: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

(20)牙龈肿痛: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

(21)经期抽风:本方去半夏、黄芩,加花粉、芍药、葛根,倍人参。

(22)痰火核:本方去人参、大枣,加桂枝;玄参、浙贝、牡蛎。

(23)腮腺炎:本方去人参、大枣,加桂枝;玄参、浙贝、牡蛎。

(24)乳腺炎:本方去人参加桂枝、全瓜蒌、黄连。

(25)肝脾肿大:本方去大枣加牡蛎。

(26)奔豚气:本方去人参、黄芩,加桂枝、茯苓。

(27)赤白痢疾:本方去人参、黄芩,加桂枝、白芍、茯苓、木香。

(28)黄疸:腹痛者,去黄芩加白芍;发热重者,去人参加桂枝。

(29)百日咳:本方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
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小柴胡汤的组成和功效
中药材组成
柴胡
疏肝解郁,和解表里。
黄芩
清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燥湿泻火。
人参
补气健脾,生津止渴。
中药材组成
半夏
生姜
大枣
甘草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止咳祛痰。
主要功效
01
02
03
04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主要用于和解少阳, 治疗邪在半表半里的病症。
饮食禁忌
服用小柴胡汤期间,应避 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 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安全性问题
毒副作用
小柴胡汤在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 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小柴胡汤中的某些药材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 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
疏肝理气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 调理肝气郁结的症状。
调理脾胃
人参、大枣、甘草等药材可调 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清热燥湿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 的作用,可清除体内湿热。
适用症状
胸胁苦满
胸胁部满闷不适, 胀痛或窜痛。
口苦咽干
口干口苦,咽喉干 燥。
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交替出现, 是邪在半表半里的 特征。
适用人群
注意事项
适用于感冒、流感、疟疾等疾病引起的寒 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等症状。
孕妇慎用,儿童用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 整。
注意事项和禁忌
01
02
03
禁忌人群

【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14种变通法】

【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14种变通法】

【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14种变通法】小柴胡汤是和法中最精炼的代表方,药虽仅7味,却是寒热并用、补泻合剂的组方典范,不仅对外病可收表里双解之功,而且对内伤杂病也有协调和解之效。

如能适当加减变通,则适应证候更广,治疗效果更佳。

最常用的变通用法有如下14种:1·荆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荆芥10g、防风1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明显者。

2·二活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

3·杏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兼见轻度咳嗽者。

4·止嗽小柴胡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

5·藿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10g,用于暑天感寒而见半表半里证者。

6·楂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柴胡证而胃胀、食少者。

7·银翘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热象较显者。

8·四金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

9·四君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

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0·二陈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陈皮12g、茯苓15g,主治肝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涎。

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恶阻有上述见证者。

11·归芍小柴胡小柴胡汤加当归15g、白芍30g,主治肝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2·四物小柴胡小柴胡汤与四物汤两方配合,用于妇女经期外感半表半里证、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

13·枣仁小柴胡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两方配合,用于肝气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

《小柴胡汤》16种用药加减法,附方剂精解!

《小柴胡汤》16种用药加减法,附方剂精解!

《小柴胡汤》16种用药加减法,附方剂精解!在小柴胡汤主证基础上,如出现下述各证:01,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时,于本方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得解。

这个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汤,除治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证。

02,若兼见腹中痛,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此乃肝脾不和,肌肉与血脉拘挛,应减去黄芩的苦寒,而加芍药以平肝缓急而利血脉。

这个方子叫柴胡加芍药汤,又能治疗妇女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与痛经等证。

03,在外兼有太阳表证不解,而肢体烦痛,在内则少阳气郁而心下支结,则桂枝、芍药同加,使其外和营卫,内调气血,而病可愈。

这个方子叫柴胡桂枝汤,为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合方。

根据个人使用经验,此方治疗慢性肝炎续发的肝脾肿大,如减去人参、大枣,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其效果使人满意。

此方又治神经官能症的周身气窜作痛,以手拍打,则出气作咯而窜痛暂缓,亦颇有效。

04,兼见口渴欲饮,舌红而苔薄黄,反映了胃中有热而津液不滋,虚故引水自救的病象。

本方应减半夏、生姜而加瓜蒌根、麦冬、沙参以清热滋液;若津伤及气,则口渴为甚,应加重人参剂量。

此方亦治“糖尿病”,如符合少阳病机,也用之有效。

05,若兼见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安,脉弦而舌苔水滑,此乃少阳三焦不利,水邪为患,此方减去黄芩,加茯苓、泽泻,使水邪去而小便利,其病自愈。

此方名柴胡茯苓汤。

若加白术,亦治小便不利、大便作泻、口渴、心烦等证。

由此可见,口渴一证,有津少和津聚之分,应从小便利与不利、舌黄或舌滑加以区别。

06,若兼胸热心烦,大便不畅,脉数而滑,于本方减人参,加黄连、瓜蒌。

此方名柴陷合方,又能治胸疼、心下疼,服药后,大便解下黄涎,为病去之征。

07,兼见咳逆,舌苔白而润、脉弦而缓,为寒饮束肺,肺气不温所致。

于本方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昧子。

此方名柴胡姜味汤,同柴陷合方相互发明,一治痰热,一治寒饮,两相对照,前后呼应。

08,若兼见胁下痞硬、肝脾肿大、手可触及,此乃气血瘀滞所致,本方减大枣之壅塞,加鳖甲、牡蛎、丹皮、赤芍,软坚消痞。

加减小柴胡汤14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减小柴胡汤14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功能主治:心中恍惚、多悸惊、血虚烦热。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水煎服。
12方出《伤寒论》,名见《玉机微义》卷 三十二。
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芍药。
功能主治:小柴胡汤证见腹中痛者。
13《幼科金针》卷上。
组成:柴胡、黄芩、甘草、青蒿、丹皮、熟半 夏。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8《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鳖血柴胡1钱,光桃仁3钱,归尾1钱半,粉 丹皮2钱,酒炒黄芩1钱,杜红花1钱,生地2钱, 益元散3钱(包煎)。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7-8日,经水适断,热入血 室,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
9《辨证录》卷五。
组成:柴胡1钱5分,茯苓3钱,黄芩1钱,甘草1 钱,陈皮5分,天花粉1钱。 功能主治:春月伤风,发寒发热,口苦,两胁胀 满,或吞酸吐酸。
组成:净柴胡1两(去芦),人参3钱(去芦), 半夏(汤洗7次切作片子)2钱半,甘草(炙)2 钱半,防风(去芦)3钱。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伤寒,疮疹阴阳不和,寒热 往来,口苦舌干,及气喘咳嗽。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加生姜5 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候。
3《医学探骊集》卷三。
组成:柴胡4钱,人参3钱,竹茹3钱,伏龙肝6 钱,黄芩4钱,生姜1两(切片),陈皮3钱,甘 草5钱。 功能主治:伤寒2-3日,胃腑为寒热所困,饮食 入口,少顷即吐者。 用法:水煎,温服。
4《慈航集》卷下。
组成:柴胡1钱,半夏2钱,当归8钱,秦艽1钱5 分,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独活1钱5 分,炒枳壳1钱5分,甘草5分,煨姜3钱,大枣3 个。 功能主治:劳倦受寒停滞而为劳疟,初病恶寒甚 热亦甚,周身骨节酸痛。
用法:水煎服。

胡希恕讲小柴胡汤及加减

胡希恕讲小柴胡汤及加减

胡希恕讲小柴胡汤及加减小柴胡汤应用小柴胡汤为病自太阳传少阳的主治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即其主要的适应证。

此外有以下情况者,均可用之:(1)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2) 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3) 妇人热人血室,经水适断,续得寒热,发作有时者。

(4)发潮热,大便溏而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5)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6)呕而发热者。

(7)诸黄,腹痛而呕者。

(8)新产妇人,昏迷而痉,大便硬,呕不能食者。

小柴胡汤加减夫集药以治病,为有药而无方,执方以治病者,为有方而无药,故为医者,既要知方,亦要知药,否则不足以言医也。

如以上仲景所论,对于小柴胡汤的应用不为不详,但执之治病,则不能尽其用也。

盖疾病万变,稍有出入,即非原方所宜,而善用方者,随病证之出入变化,宜加减者,则加减之,宜合方者,则合方者,则合用之,乃可应变无穷而广其用也。

据我所知,用原方的机会反不如加减方或合方的机会为多,今就常用者、有验者述之如下:(1)小柴胡汤加石膏:于原方加生石膏30~100克,煎服法同原方。

此为日常服用之良方,无论感冒、流感及其他急性传染病,表虽解而高热不已,其人呕逆不欲食,胸胁满,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头痛如裂,或眩晕者,用之则验。

并以本方屡愈小儿肺炎,即未满月的婴孩,以奶瓶频频饮之,亦得奇效。

他如腮腺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等,多属本方证。

总之,凡有小柴胡汤证,面口干舌燥或渴、舌白苔者,均可用之,具体细节难为一一列举也。

(2)小柴胡加芍药汤:于原方加白芍12~18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而腹痛者,痢疾多此证。

口干舌燥者宜更加石膏,里急后重者宜加大黄。

(3)小柴胡加桔梗汤:于原方加桔梗9克,煎服法同原方。

治小柴胡汤证而咽痛,或咳痰困难者。

若口干舌燥更加石膏,扁桃体炎多此证,宜注意。

(4)小柴胡加吴茱萸汤:于原方加吴茱萸9~12克,煎服法同原方。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小柴胡汤是7味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对于加减法,伤寒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我认为这是张仲景的加减,应该非常严谨的。

伤寒论中原文说:如果腹痛,要去黄芩,加芍药对于这一条,我有点不理解。

按理说,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是一个【对药】,柴胡针对少阳经,黄芩针对少阳胆腑。

去了黄芩,换成芍药,这还是小柴胡汤吗,我感觉整个就变了,就不是小柴胡汤了呀。

小柴胡汤的加减,就是这一条我不理解,其他的,都保留了柴胡和黄芩这一对药。

所以向各位老师请教。

网友A:这是因为你用《内经》脏腑辨证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的结果。

胡老说,加减很多是错的,不看也罢。

网友B: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腹痛是寒邪郁滞不通的证候,故去黄芩之寒,加芍药以通血痹,通则不痛也。

网友C:小柴胡汤有个基本假设是往来寒热,寒和热差不多,柴胡和甘草是此证之主药,此二不能少,其余皆可替换加减。

柴胡气味辛平,无甚烈气性,善散木气之郁,本身没有很强的升降性。

肝胆俱属木,木气喜条达舒畅,恶抑郁。

肝胆主疏泄,性走。

肝气顺则肝升,胆气顺则胆降。

胆为甲木,肝为乙木。

胆为阳木,肝为阴木。

柴胡入肝则疏散肝之郁气,郁气散则肝升,因为肝经从足走胸,以肝经向走上之故也。

柴胡入胆,也是疏散木气,郁气散则胆降,因为胆经从头走足,因此胆主降也。

方剂学之小柴胡汤

方剂学之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 半夏半斤9g 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热入血室。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I方解]本方所治少阳病为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华表半里所致。

少阳为与阳之少阳4枢,位于半表半里,伤寒邪犯少阳,正邪相争,正欲抗邪出其表,邪欲胜正以人里,故往太阳来寒热;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循胸布胁,邪犯胆经则经气不疏,胆热循经上炎,故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故可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本证邪不在表,又非里证,而在表里之间,非开、吐、下三法所宜,据证立法,宜和解治之。

方中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清解透达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君臣相合,一散一一清,相使为用,和解少阳。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皆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半表半里之邪得解,少阳枢机得利,上焦通而胃气和,则诸症自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疏透方清泄结合,柴胡与黄芩相使为用,构成和解少阳的核心配伍;二是在祛邪之中兼以扶正,人参、大枣、炙甘草扶正以御邪传。

本方煎服方法独特,强调“去滓再煎”,既使药性更加醇和,作用和缓持久,又使药液浓缩,服用量少,减少汤液对胃的刺激,对区吐患者尤为适宜。

小柴胡汤为和剂,服后一般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通过“-身谶然汗出”而解的情况,这是正气复、邪气去、胃气和、津液布散的表现。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纯干货!悦读中医2017-08-18凡是对中医有点了解的朋友,都对“小柴胡汤”不陌生吧?《伤寒论》以柴胡名方的共有六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而小柴胡汤为此六方的基础。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范围之广泛,可算所有经方的翘楚。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小柴胡汤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刘渡舟老先生总结的“小柴胡汤加减16法”。

太实用了,一起去看吧——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由七味药物所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此方虽然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虽然清解邪热,而又培养正气,不通过汗、吐、下方法,以达到祛邪目的,故叫做和解之法。

此方的剂量,柴胡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方能发挥解热作用,若误把人参、甘草的剂量大于柴胡以上,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用此方时务须注意这一点。

此方治疗范围较广,既适用于伤寒,又适用于杂病,一般地讲,它治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耳聋目赤,脉弦、苔白滑等症。

《苏沈良方》总结此方,有治疗往来寒热、潮热、身热、伤寒瘥后更发热…—指出柴胡汤的解热作用为诸证之先,验之临床,此说不可忽视。

《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个人认为“一证”和“不必悉具”应对照来体会,着眼点在于“不必悉具”。

如呕而发热,或胁下痞硬,或往来寒热,但见少阳主证,使人确信不疑,便宜与柴胡汤,不必待其证候全见。

使用柴胡汤应以此说为准。

在小柴胡汤主证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下述各证:01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时,于本方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得解。

这个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汤,除治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证。

02若兼见腹中痛,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此乃肝脾不和,肌肉与血脉拘挛,应减去黄芩的苦寒,而加芍药以平肝缓急而利血脉。

小柴胡汤加减方

小柴胡汤加减方

小柴胡汤加减方1.2 小柴胡汤加减方(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减)。

[方药组成] 柴胡10克,黄芩l5克.半夏1O克.生石膏30克(先下),鱼腥草3O克,山豆根10克.生姜1O克。

[功用] 两解寒热[主要症状] 寒后热作,热后汗出,频频嬗递,周而复始,甚者咽喉干痛,口苦胁痛,呕吐苦液,苔白或微黄,脉弦。

[辨证要点] 本证为少阳病,已有化热之势.故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而痛、呕吐.苔白或馓黄,脉弦但不必悉具。

[适应证] 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早期肝脓肿等。

[加减法] 便实者加生大黄3~1O克。

[验案] 王某,女,53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82419O。

初诊;1997年2月25日。

主诉;发热5天。

病史;患者因感冒发热5天,体温38℃左右.伴有畏寒恶风,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流黄涕,有时带血.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大便干燥,两日未行,小便黄。

检查:热病面容,语声重浊,咽喉充血舌苔薄自,脉浮滑数,心肺(一)。

辨证:邪居少阳、阳明二经。

西匮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冶法:两解寒热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先下),知母10克,生甘草lO克,枇杷叶10克,青蒿l5克,佩兰10克,芦根30克,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生姜3片。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993年2月28日。

药后身热即退,惟仍咳嗽,咯吐白痰,口苦咽干,纳少,大便已通畅。

舌苔薄白,脉滑数余邪未尽,继服上方3剂。

随诊:服药尽后,咳嗽基本痊愈,余皆恢复正常。

[按语] 该患者系外感发热5天,邪已传至少阳,故见寒热往来,口苫咽干,进而邪达阳明,乃见鼻流黄涕,带血,大便燥结,为阳明腑实之症。

故予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滋补之味,加入板蓝根、鱼腥草清热解毒;以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即白虎汤去粳米,以泻阳明之火;芦根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枇杷叶润肺止咳祛痰;青蒿、佩兰清热化湿;生姜温散寒邪,全方有清有散,有和有降.故使发热三剂而退,全症又三剂而愈。

小柴胡汤延伸的18个中药方剂

小柴胡汤延伸的18个中药方剂

小柴胡汤延伸的18个中药方剂经典方剂小柴胡汤,从《伤寒论》(汉·张仲景)中可以了解到到,主要公用是和解少阳,兼和胃降逆。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方解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

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

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眥,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日苦,咽干,目眩而胸胁苦满。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舌苦薄白,是邪尚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少阳经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

本方之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为君药。

黄芩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

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

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

如此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伤寒论》。

或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其见证多少不一,所以《伤寒论》第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然而,总以寒热往来,苔白脉弦为主。

小柴胡汤文献方论程应施曰:“方以小柴胡名者,配乎少阳取义,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则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尽之矣。

何则?少阳脉循胁肋,在腹背阴阳两歧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往而热来,表里相拒,而留于歧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拒而昏困,故嘿嘿;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炎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为浊,则成痰滞,故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

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加减法小柴胡汤加减歌方歌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钜。

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相关条文:(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

(3)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4)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5)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6)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7)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8)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9)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10)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1)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方组: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柴胡4钱,人参3钱,竹茹3钱,伏龙肝6 钱,黄芩4钱,生姜1两(切片),陈皮3钱,甘 草5钱。 功能主治:伤寒2-3日,胃腑为寒热所困,饮食 入口,少顷即吐者。 用法:水煎,温服。
4《慈航集》卷下。
组成:柴胡1钱,半夏2钱,当归8钱,秦艽1钱5 分,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独活1钱5 分,炒枳壳1钱5分,甘草5分,煨姜3钱,大枣3 个。 功能主治:劳倦受寒停滞而为劳疟,初病恶寒甚 热亦甚,周身骨节酸痛。
8《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鳖血柴胡1钱,光桃仁3钱,归尾1钱半,粉 丹皮2钱,酒炒黄芩1钱,杜红花1钱,生地2钱, 益元散3钱(包煎)。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7-8日,经水适断,热入血 室,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
9《辨证录》卷五。
组成:柴胡1钱5分,茯苓3钱,黄芩1钱,甘草1 钱,陈皮5分,天花粉1钱。 功能主治:春月伤风,发寒发热,口苦,两胁胀 满,或吞酸吐酸。
组成:净柴胡1两(去芦),人参3钱(去芦), 半夏(汤洗7次切作片子)2钱半,甘草(炙)2 钱半,防风(去芦)3钱。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伤寒,疮疹阴阳不和,寒热 往来,口苦舌干,及气喘咳嗽。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加生姜5 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候。
3《医学探骊集》卷三。
功能主治:心中恍惚、多悸惊、血虚烦热。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水煎服。
12方出《伤寒论》,名见《玉机微义》卷 三十二。
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芍药卷上。
组成:柴胡、黄芩、甘草、青蒿、丹皮、熟半 夏。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10《育婴秘诀》卷二。
组成:人参、柴胡、甘草、麦冬、生地、木通、 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过,如蒸不除者,调其乳 母。
用法:淡竹叶为引,水煎,食后服。
11《云歧子脉诀》卷三。
组成:柴胡(去苗)1两,黄芩1两,地骨皮半 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半夏(制)半两,茯 苓半两,炙甘草3钱,白芍药8钱。
加减小柴胡汤14方
1《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组成:柴胡(去苗)2两,黄芩(去黑心)3分, 半夏(汤洗去滑)3分,甘草(炙)3分,五味 子(炒)1合,干姜(炮)半两。 炮制: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伤寒5-6日,往来寒热,或微热咳 嗽。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煎至8 分,去滓温服。
2《普济方》卷三六九。
7《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柴胡1钱,秦艽1钱,赤芍1钱,甘草5分, 陈皮1钱5分,生姜1片,桑枝2钱。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水煎服。
5《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柴胡3钱,黄芩2钱,人参1钱,丹皮1钱, 白芍2钱(炒),当归1钱5分(土炒),谷芽1钱 5分,山楂1钱5分(炒)。 功能主治: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 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者。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6《会约》卷四。
组成:柴胡钱半,半夏1钱,人参(弱者用之)1 钱,甘草1钱,白芍1钱,当归钱半,黄芩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乘肝鼻衄。 用法:水煎,另用百草霜(松柴烧者不用)、血 余(即头发,烧灰存性)、蒲黄(炒黑)各3 分,研细末,以上汤药调服。或加阿胶。
14《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管见大全良 方》。
组成:人参(去芦),北柴胡(去芦)4两,黄 芩(去心)1两半,甘草(炙)1两半,半夏(泡7 次,切)1两1分。 功能主治:伤寒3-4日,传少阳胆经,胸胁痛, 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者。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 姜4片,大枣3枚,煮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