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专项训练(9个)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一运动图像分析1. 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得()A.小华步行的速度为90m/minB.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C.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D.小华在图中AB段的是骑自行车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C.3s时甲比乙的速度更快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3.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是同时出发的B.甲的运动速度比乙的运动速度快C.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D.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4.【P9T2变式题】一辆卡车甲和一辆汽车乙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小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车运动的图像是()A. B. C. D.5. 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
由图可知()A.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B.前5s内,A的路程为25m,B的路程为50mC.10s末A,B相遇D.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6.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像如图Ⅰ所示,乙的v-t图像如图Ⅱ所示。
由图像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______(选填“<”“=”或“>”)v乙,其中v甲=_______km/h。
专题二速度的计算1. (估算问题)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学校升旗仪式的场景,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从A 处冉冉升至旗杆顶部。
根据图中情形,估算红旗上升的速度约为()A.1cm/s B.10cm/s C.50cm/s D.1m/s2. 【比值问题】甲、乙两车,它们的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5,时间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必考实验题含答案
(1)实验方案∶取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对相同质量、相同初始温度的水进行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计上升的温度,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之处∶_______。
(2)他对实验方案进行正确修改后,其实验装置如图,图中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用酒精加热的那杯水末温更高,则酒精和碎纸片相比,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得出酒精的热值大小,小明再次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酒精的质量,并记录了水的初温和末温,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碎纸片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虎按照如图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1)连接电路时,小虎先选用电流表的大量程,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同时观察开关闭合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指针的偏转______,则换用电流表的小量程;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必考实验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为了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强同学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详解】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四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实验四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初中物理实验知识梳理1、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2、实验步骤:(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3)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3、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练习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B.②C.③D.④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C.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在水沸腾后先停止加热,再观察水能否持续沸腾D.水从90 ℃加热至沸腾,用时9 min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通过图1中的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 ℃的热水加热到98 ℃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 ℃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卷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卷一、实验探究题1.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读数(数值及单位)并填入表中:2.从图1、图2中获取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图1中,用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L,刻度尺测出的长度L为 cm;(2).利用液体温度计对一杯液体的温度进行测量时,图2中哪一个操作是正确?(选填“甲”或“乙”或“丙”或“丁”)选择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待温度计示数稳定时,温度计如图2戊所示,那么,这杯液体的温度是℃。
3.(1).如图,在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读数是 °C。
(2).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s。
(3).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
则小球由D到F的路程是 cm,用公式可计算得出小车由D到F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
4.(1)如图甲所示,图甲中硬币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2)常见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是液体的________。
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示数________℃;(3)如图丁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全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
(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6.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生实验例题分析汇总(含标准答案)
一、力学部分(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二)测滑动磨擦力[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三)探究浮力大小[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N,物体的体积是m3,物体的密度是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示例]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同学密度ρ(×103千克/M3)实验序号深度(厘M)橡皮薄膜凸出程度小华0.8 1 5 h12 10 h23 10 h3小明 1.04 20 h45 18 h5小红 1.26 20 h6①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由此他们验证了的猜想是正确的.(五)测量大气压[示例]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②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③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④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⑤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浮力》实验探究及例题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浮力》实验探究及例题解析考点01—影响浮力因素的实验探究题:1: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物体自身的形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的密度等其它因素均无关。
2:在探究影响浮力的其中一个因素时,必须同时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且应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帮你归纳】在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的实验中常采用多次悬挂的方法,通过观察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推知浮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影响浮力的因素。
例1:(2020·四川乐山)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N/kg)12(1)通过a 、c 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 、e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 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0.5;(2)c 、d ;(3)液体密度;(4)0.8×103。
【解析】(1)由a 、c 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G-F c =2N-1.5N=0.5N(2) 由图c 、d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种类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3)由图c 、e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该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期中复习:实验题专项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实验题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1.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a c d b d d d d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 ”“b ”“c ”或“d ”);(2)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
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
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组装实验器材的正确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图乙中 (选填“A”或“B”)是冰,第5min 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观察图乙可知,冰和石蜡熔化时的不同点是: 。
3.甲、乙两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在同一环境分别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如图甲安装石棉网的作用是;(2)如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沸点是℃;(3)沸腾前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情形是图丙中的(选填“A”或“B”)图;(4)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都完好,实验所用水量相等,分析图丁可知,甲、乙两位同学得到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4.“测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专题1.小明同学想“探究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他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木板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时间t/s 10 20 30 40 50 60路程s/m 300 600 900 1200 1800 (1)根据数据的规律性,第5次实验的路程s=(2s/m18001500120090060030010203040506070t/s(3)根据图像得出结论(4)根据图像得出上面的结论的理由是:(5)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D.速度v与时间成反比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会用 测量时间,会用 测量长度,并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金属片、木块(4)实验器材的组装:① 如图所示组装斜面,则组装斜面的目的是 ② 调整斜面为 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 斜面下端的金属片的作用是 (5)实验步骤:①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是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② 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定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④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⑤ 整理器材,并利用公式v=s/t 计算出表格中的速度。
(6)表格:(7)结论:(1)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来做 运动(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8)评估与交流(1)如果斜面的坡度太小,出现的现象是 (2)如果斜面的坡度太大,出现的现象是(3)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从起点的车头到终点的 的距离 (4)小车从斜面顶端要 下滑(5)测量过程中 (“可以”或“不可以”)改变斜面的坡度(6)为了减小时间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 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共23张PPT)
(1)“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周的路程约为4.2×104km,它的运行速度约为7.5km/s,其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s.
(2)宇航员工作时,双手用力一推舱壁,人立刻反向弹出,这说明 的缘故。
,反弹后宇航员在舱内继续后退,这是由于他具有
(3)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下潜试验,潜水器在7000m的大海深处成功地与
பைடு நூலகம்
(相等/不相等),则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
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20
解析
21
解析
22
解析
23
实验专题(一)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体的长度是
cm.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_N。
,该物
2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4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4.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 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 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实验专题
物理八年级(上)实验题专练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cm ;t BC=______s;v AB=_______m/s;v BC=___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序号小车的轻重运动距离/cm运动时间/s1较轻80.0 2.52较重80.0 2.53更重80.0 2.5(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_m/s;(4)实验时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坡度;(5)小楠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填“有”或“无”)关。
3.小明为了探究声音传播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
图甲实验中,敲击衣架发声,耳朵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传入小明耳朵的;图乙实验中,把绕线的两根手指紧压在耳朵上,敲击衣架,可以听到更大的声音,此时耳朵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在图丙实验中,仍能听到水中手机的铃声,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经典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上册实验一、实验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段的距离,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3)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5)(填“”、“”或“”)(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中能反映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选填“A”或“B”)。
2.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选填“路程”或“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2)图中段的距离,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3)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5)段的平均速度(填“”、“”或“”);(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中能反映图甲小车运动情况的是(选填“()”或“()”)。
3.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3)实验时,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河南地区)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类型一光学实验1.(2015·某某)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70°2 30°60°3 50°40°(1)要使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到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2.(2016·某某)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
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X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大气压实验人教版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大气压实验1. (2004淄博)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图()2. (05广西南宁)下列各实验中,能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3. (08年湖北十堰)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6河南)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10N/kg)(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5.(2005年苏州市)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07年南通市)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_____ cm,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cm2。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复习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探究①设计实验: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a、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少的物质吸热本领强;b、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本领强。
②实验器材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天平、停表、水、煤油等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a、用温度计测水和煤油的初温t0、末温t末;b、用天评测水和煤油的质量m;c、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t。
③实验记录表格④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500g水和500g煤油,他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a、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b、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
⑤分析论证: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是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煤油的温度升的比水高;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⑥探究归纳: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实验说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
注意:(1)试验中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非体积相同。
(2)电加热器要放在烧杯底部,以使整杯水或煤油受热均匀。
(3)温度计的玻璃泡高度适当,全部浸入液体中且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容器壁和电加热器。
(4)为了使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让几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液体进行试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中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方法技巧:(1)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温度变化量不同,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温度变化量相同,通过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同来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热学实验专项突破练习
中考热学实验专项突破断吸热,温度,没有固定的。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时,试管不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在热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①;②。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在第4min时,它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5)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补充设问(6)实验时,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是:。
(7)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理由是。
(8)小明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断: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
你认为他的推论是否正确,;原因是。
13.实验结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温度。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小明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5)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丙分析可知m1m2(选填“>”“<”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山东威海凤林中学杨龙飞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1.刻度尺:用图1 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 。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2)图2 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温度凝固点/ ℃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应选用__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_____________ 。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3 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_________ 相平(填“顶部” 、“底部” )。
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 5 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_ cm3。
图4 图5 图6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_ 。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 。
如图6 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 _____ N。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它是根据U 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_ 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 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图7 2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 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7.电流表:如图8 甲所示的电路图,L1 和L2 是_________ 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8 乙和图8 丙,判断A2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 ;流过灯L2 的电流大小是8.电压表:如图9 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10所示.则V1用的量程是V ,V2用的量程是V,小灯泡L1上的电压V 。
图9 图109.滑动变阻器:(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读出阻值B.电阻箱不可以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可以读出阻值C.要使变阻器能改变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必须将它与用电器串联D.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不分正、负,因而无论怎样接入电路效果都完全一样(2)在图11 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图1110.电能表: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的仪表。
小明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下表,由表可知:小明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电能表的转盘第转一圏,接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二、综合实验部分11.如图12 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 ,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
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图1212.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图13(1)如图13 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13 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13.如图14 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
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
图中O 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图14 图1514.如图15 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 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15.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6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 该 。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 17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图 18(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
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 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片 __________ 的改变,忽视了 _________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4)“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19,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 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
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 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图 16 图 171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 18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 1)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__ 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他只关注了铁图191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 与6、4 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 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0520160.80630240.8018.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20 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
请从图20 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g)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 (cm3)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金属块的体积3V=V-V1(cm3)金属块密度ρ(g/cm3)19.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21 所示。
图图 21(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 面上 运动。
据 ____________ 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 。
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 2)比较 A .B 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比较 _______ 两图说 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 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 21 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 进方法)(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 用图 21 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20.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时,他 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 并通过比较, 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 但第一组沙面的 凹陷程度比第二组的大。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21.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