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

合集下载

屯堡地戏

屯堡地戏

浅谈安顺屯堡地戏摘要: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

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

安顺地戏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不可多得的活材料。

关键字:安顺屯堡地戏1.安顺屯堡的由来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

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

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

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的象征人类学阐释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的象征人类学阐释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作者:韦明顶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韦明顶(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通过对安顺地戏面具的调查研究,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安顺地戏面具是一套完整的符号象征系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宗教象征和社会象征意义,在实际的仪式运用中具有联络人们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关键词:安顺地戏;面具;象征人类学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27-03象征人类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视文化为一套由象征与意义构成的象征体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类学家的关注。

象征的指喻可以在人类的方方面面得到表述和理解,诸如语言、历史、科学、艺术、神话和宗教等[1]。

安顺地戏面具(脸子)一般连头盔一起雕刻,不仅造型独特、美观,而且神气逼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安顺地戏的表演中,面具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安顺地戏的灵魂,是表演全局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一定程度上说,地戏面具文化就是地戏文化的象征,所以,对其进行象征人类学的解读显得很有必要。

一、安顺地戏面具概述面具俗称“脸子”,是地戏的主要道具,为了全面了解安顺地戏面具,笔者曾到蔡官屯实地调查。

蔡官屯系明初普定府(今安顺)蔡姓军官屯兵设卡之地,现为屯堡文化村落,位于安顺城南10公里,村民280余户,1000余人,田地近700亩。

蔡官地戏始于清光绪初年(1875)年,至今已经传了九代。

现今,蔡官雕刻地戏面具仅存两家。

在田野调查中,封忠刚师傅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并详细介绍了地戏面具的制作过程,其制作步骤和已有的研究论述大致相同,在此,只作简要的介绍。

面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具有一整套宗教仪式。

当匠人开始造型之前,要用禽血祭奠木料和工具,念一些祝祷的词语。

当面具制作完毕后,要举行庄严的“开光”仪式,将面具供在神龛上,用禽血点在上边,以赋予其神性。

安顺脸谱创意构思

安顺脸谱创意构思

安顺脸谱创意构思脸谱,又叫面具,系用彩绘木雕面具。

地戏脸谱是贵州安顺地区的一种彩绘木雕面具,它是我国古代富于浪漫主义巫体文化体系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地戏脸谱是地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采用高度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刻划出古代各类英雄人物的典型特征。

地戏脸谱在人物眼、耳、嘴、鼻的刻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安顺地戏脸谱题材多取于《说唐》、《水浒》等。

民间艺人把地戏脸谱分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五种色相。

每种色相在表现手法上都各具不同性格特征。

例如,武将额头饱满,眉弓突出,双眼饱实,鼻翼怒张,眼球大、圆、鼓,显得勇猛漂悍。

女将则要求丹凤眼、眯眼睛,要美不要媚。

在表现手法上,夸张、删繁就简、粗犷、含蓄、变化多端,每具脸谱性格特征明显,使观众一目了然。

安顺地戏脸谱不同于一般的木雕艺术,它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

如脸部肌肉的刻划,将武将面部肌肉刻成两个肉疙瘩。

这完全是民间艺人凭想象随意刻划出来的,形成了安顺地戏脸谱独特的风格。

对于一些人物的眼白、嘴角等部位,地戏面具采用了镂空透雕的独特手法。

头盔的装饰是安顺地戏脸谱的精华。

男帅头盔均用云龙盘绕,女帅均用凤冠。

装饰纹样常喜爱对称龙纹、凤纹、蝴蝶、蜜蜂等。

地戏脸谱装饰得精致、花哨。

然而,脸谱的面部则简单明了,几刀刻出块面。

这种以繁衬简的艺术手法,也是安顺地戏脸谱的独到之处。

安顺彩绘面具,多采用鲜明强烈的对比色。

面部常以红、黄、蓝、黑、绿、粉几种颜色为主,头盔常刷上金粉,并嵌以明镜亮片。

安顺地戏脸谱由于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欣赏价值,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屯堡面具

屯堡面具

一地戏面具的由来纵观世界的傩文化发展史,屯堡地戏属于傩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环境下繁育出来的沉淀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先民们便知道用涂面的形式去麻痹猎物以便捕取。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后来逐步形成纸面具、布面具、金属面具、木雕面具的表现形式。

当然,这些面具不是都像先民们那样是为了求存,后期的面具更多的是以祭祀、娱乐为主要目的。

地戏面具就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的产物,征南官兵一方面怀念故土和亲人,为了祈求丰收,平安纳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舞士兵锐气,以此宣扬忠心报国的历史英雄事迹,同时娱乐自己,教育后人。

屯军官兵崇拜历代英雄,常用演艺他们的征战功勋,可是又怕有损心中的英烈,也不让英雄的神灵在驱鬼的过程中受到鬼怪的伤及,于是就请雕匠把英雄的相貌雕刻出来,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经过多年对屯堡地戏文化的调查走访后总结出的一个成果。

地戏面具是经专家学者调查后取的一个书面名字,实际上在屯堡区域内,人们都称其为“脸子”。

现在除了学者外,屯堡地区的人们还是习惯上叫做脸子。

自从迷上地戏文化以来,我一直在寻求这个叫法的渊源,可就是没有准确的说法,无论走访在那个村寨的地戏演员、神头,还是老的雕匠,都说是祖宗传训下来的。

通过这几年对屯堡地戏文化的调查研究,我总结出一个事实,脸就是面,“跳神”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和目的就是通过神话般的演艺,求得上天神灵的庇护,达到风调雨顺、科考中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村寨分析也好,从家族思索也罢,这就是一个光宗耀祖的面子,这跟屯堡人常说的“有粉要擦在脸上”是吻合的。

就拿跳神队伍来说,哪户人家的儿子参加了地戏班子都是很光彩的事,每到地戏演出的时候就连更衣换鞋都是全家人侍前侍后的。

脸子是屯堡地戏的标志,也是屯堡地戏中的灵魂所在,戴上它,就是神灵护体,亦是神灵化身,演义历史英雄就是希望村中人像英烈们一样,当代有脸,后世存名。

安顺地区屯堡地戏

安顺地区屯堡地戏

03
服装道具
脸子是屯堡地戏表演的灵魂所在脸子的 造型和用色必须和人物性格相符。色长须。
面具(脸子)一般用丁木和杨木纯手工 雕刻而成,佩戴与额前。
谢谢观赏
02
表演形式
屯堡地戏表演内容以“家将书” (岳家将、杨家将、薛家将、狄家 将等)为主,唱词有固定的祖传脚 本,唱胜不唱败,注重表现忠义、 向上的精神,充满阳刚之气。地戏 表演者皆为男性,表演的剧目主要 有《封神演义》、《楚汉相争》、 《三国》、《薛刚反唐》、《精忠 传》、《五虎平西》、《四马投 唐》、《岳雷扫北》等。
屯堡地戏
主讲人:
目 录
一、地戏起源 二、表演形式 三、服装道具
01
地戏起源
屯堡地戏,又叫屯堡傩戏、跳神,是屯堡人文化娱 乐的主要内容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巩固对云贵边疆的统治,分别 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8年)两次派遣共30万大军“调北征南”。后来,又 从江南各省征调大批移民附籍,史称“调北填南”。为 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中央政府派遣顾成为大将军统兵5 万屯驻贵州,组织军士开垦土地、屯田种粮,大批南征 将士和填南移民在贵州以安顺为中心兼及周边50公里的 地区居住,屯堡地戏,就是当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 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娱乐活动,称之为军傩, 现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贵州古老的面具文化

贵州古老的面具文化

贵州古⽼的⾯具⽂化贵州古⽼的⾯具⽂化 ⾯具,这种⾃远古⽽来的⽂明也许注定要消逝在时间的云烟⾥,但它⽆数的神奇让⼈痴迷和向往。

⾯具,象失落的影⼦,让⼈不能不去寻找⽆数失落⽂明中这个影⼦的神奇。

世界上的每个⼈,也许都戴着⾯具。

但那些流失在古⽼⽂明中,正在被遗忘的⾯具,⽤它的⽅式向我们剥开了⼈类⽂明进化中,我们⾯庞上⼀层层的历史。

它辉煌过,它在失落! 我最早知道⾯具,缘于10年前在贵州安顺平坝县屯堡的采访中。

看着民间艺⼈在粗⼤的⽊头上,⼀⼑⼑的斧劈,就知道其实⾯具早就在这些传统艺⼈的脑⼦⾥了然于⼼了。

村⼦⾥的⽼艺⼈听说我们要看戏,翻箱倒柜,在红烛、信⾹中把“神⾯”从箱⼦⾥请了出来。

村民们说:这是神,平时不能随便乱动,开箱要祭拜……戏开始的时候,他们借着酒兴唱起了酒歌。

地戏的演员们,不戴⾯具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戴上⾯具,戏神的灵魂就进⼊了他们的体内,具有了神的意志和性格。

跳戏,是他们最快乐的⽇⼦。

有了那次安顺之⾏,对于⾯具影⼦似的记忆,我开始关注贵州⾯具的⽂化。

⾯具是古⽼中国傩戏不可少的道具。

中国的傩戏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始形成了⼀种固定的⽤以驱⿁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

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

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都戴⽊制假⾯,扮做⿁神歌舞,表现神的⾝世事迹。

贵州傩戏⾯具⼀般⽤柳⽊、⽩杨⽊制作,在⾯具造型上,注重⼈物性格的刻画。

傩⾯具分为⼏⼤类:正神、凶神、世俗⾯具、丑⾓⾯具、⽜头马⾯。

⾯具因为不同的剧中⾓⾊,或善良、或威武、或凶悍、或怪异。

样⼦多眼球突出,呲⽛咧嘴,眉⽑上扬。

使⼈感到⼀种神秘的威⼒和粗犷的美。

⼀般⽽⾔,贵州⾯具的世界主要为三个部分:傩戏⾯具、地戏⾯具、变⼈戏⾯具。

经常在贵州各地采访,经常见到那些⾊彩鲜艳、造型特异、⿁异神奇的⾯具,每次的遭遇都让我⼜多了⼀些神秘和未知的欲求。

2007年夏天,在铜仁地区的⼀个傩⽂化博物馆,看着丰富的傩⾯具,听地⽅同志介绍丰富的傩⽂化,我⼼⾥再次感动。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王义明朝初年,为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出征云南。

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达鲁定(今安顺)之后,安顺一带便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第二次南征后,又从江南诸省大量移民来黔。

这样,由屯军和移民便构成了安顿一带独特的屯堡。

尔后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记载;“屯军堡子,皆奉武教调北征南。

……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根据《安平县志——民生态》记载:“屯堡者,屯军居之地名也”。

“以其住居地而名之屯堡人”。

由此见,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

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

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

当时这部分进驻大军并非是心甘情愿千里迢迢地来贵州的,而是被采取抽丁的方式强迫进军贵州的(有的兵士还携带着家眷)。

地戏面具:藏在屯堡中的神之雕刻

地戏面具:藏在屯堡中的神之雕刻

60屯堡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

曾经,它们是为了戍边而生的堡垒。

600年时间过去,虽然硝烟早已消散,但地戏,这明代军傩却被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地戏的产生也是因为军事。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跳地戏,对于每个屯堡人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娱乐,倒不如说是一种预警,就像一次村民自发形成的军事演习。

每个屯堡,都有一个地戏班子,戴上面具化身为神,年复一年传播神迹。

每个地戏班子,都敬畏着面具雕刻师,他们一直大隐于世,默默做着神之推手。

然而,战争结束已久,产生于战争的屯堡,用来演习军事的地戏,似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是一个“众神黄昏”的特别时代。

神一般存在的屯堡、神之媒介的地戏,还有做神之推手的面具雕刻师都站在十字路口,茫然地看着红绿灯。

青岸古镇看地戏每个周末,贵阳青岩古镇都熙来攘往,天南海北的游客经过十字路口的那个小戏台时,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密集鼓点敲响,一丈见方的戏台就变成古战场。

刀光剑影,拳打脚踢,杀声震天动地。

鼓点戛然而止,红脸秦叔宝大摇大摆上前,大吼一声后开唱:提起枪来耍一延,先似黄莺未闪翅,后似猛虎赶麒麟,三十六路封门户,六十四路鬼神惊……台上打得是好是坏,台下无人嘘,亦无人喝彩,大家都在用手机拍照刷朋友圈。

一曲终了,台上的人摘下面具,取下黑巾,我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都已经是爷爷级的人。

我坐在戏台前的青石板上,听这民间老戏班最老的角儿讲戏里的英雄演义,戏外的平民生活。

以前,地戏是贵阳民众的生活日常,但后来渐渐被搞建设的声音漫过,几乎灭绝。

1983年,那个因明朝军队戍边而生、名叫燕楼的村庄,全村老小聚集在村口为一位年轻人送行。

年轻人怀里揣着一千多元钱,这是全村人花费几年才凑集的巨资,村民们希望年轻人跋山涉水,远赴安顺请回地戏面具,恢复村里唱地戏的传统。

因为燕楼自明军戍边开始,村里的地戏唱了600多年,但如今却中断了20年。

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文化探究

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文化探究

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文化探究作者:张馨予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8期【摘要】面具作为安顺屯堡地戏的重要文化符码和标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屯堡文化和地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屯堡;地戏;面具【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面具的起源离不开中国傩文化,远古时期傩面具就在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的产物,用以掩盖使用者的真实面容以代表神明说话,从而使面具多了一份神秘色彩,也多了一份威慑四方的力量,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

面具的威慑功能不仅在生活中表现充分,同时也延伸到对古代战争的想象中,传说北齐兰陵王临阵披发,戴铜面具所向披靡,贼莫敢挡。

再后来,以娱神为主要目的的傩戏开始以木刻假面来演绎历史。

在安顺屯堡地戏中,面具成为屯堡地戏人物造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屯堡,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屯堡地戏服饰中最重要的配饰,也是最具神性的一部分。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得知,雕刻艺人认为雕刻面具是一件非常崇高和令人自豪的工作,他们以能制作具有神力依附、神秘圣洁的面具为荣,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有资格从事这项工作,因此,雕刻艺人均能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在村中地位较高。

面具被村民赋予神圣的力量,屯堡人相信面具即是神的象征,因此无论是在制作过程中还是在地戏演出过程中,对待面具的态度都是非常严谨的,以免亵渎神灵。

面具的雕刻技艺自古以来只传男不传女,并且小孩和孕妇不能观看面具制作的过程,以免冒犯神灵,可见面具在屯堡人心中的崇高和神圣。

地戏面具多选用丁木或杨木做成,木料经截材、剖半、出坯、白面、上彩、装饰六道工序制作而成。

经雕刻艺人总结,将面具的造型大致分为“五色相”,即老将、武将、少将、女将、文将,其中文将有两种,君王和文臣。

老将装胡须,正将面容严谨(如杨六郎),正面人物脸上大量借鉴庙宇中各种菩萨金刚的面部特征,面具大多都神圣庄严,特别是那一对大大的耳垂,使得人物形象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反将面容夸张(如曹操),造型则扭曲变形,模拟了很多古代传说中妖魔鬼怪的形象;武将讲究威猛彪悍,多用夸张手法,豹子眼、火烧眉、高鼻梁、獠牙嘴(如黄忠、黄飞虎);少将讲究英俊潇洒、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如罗成);女将则讲究秀气妩媚、英姿飒爽(如邓禅玉、穆桂英);文将讲究神气,威而不露(如徐茂公、刘备)。

屯堡傩戏,几百年的文化瑰宝缘何流传在马路乡

屯堡傩戏,几百年的文化瑰宝缘何流传在马路乡

屯堡傩戏,几百年的文化瑰宝缘何流传在马路乡几百年的傩戏在贵州省州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得予流传。

屯堡地戏,又叫屯堡傩戏、跳神,如今却成为了屯堡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据相关书籍记载,屯堡地戏,开始是当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娱乐活动,故被称之为军傩,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而在文革期间,为废除封建迷信,被强行废除地戏等类似的这种娱乐活动,脸谱被烧毁,但有胆大者却偷偷把一部分脸谱拿到后山上的山洞里藏起来。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因为脸谱是跳戏的灵魂,没有脸谱就无法跳戏。

所以偷藏在山洞里的脸谱,还得放上谷壳,用木箱装好藏在洞里,以防时间久而腐烂,直至文革过去,才又逐渐恢复跳地戏。

首先恢复的是燕旗堡、青山、王龙三个寨子,之后,又都陆续恢复,一直沿袭至今。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内容以“家将书”(岳家将、杨家将、薛家将、狄家将等)为主,唱词有固定的祖传脚本,唱胜不唱败,注重表现忠义、向上的精神,充满阳刚之气。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地戏表演者皆为男性,头戴面具,面罩黑纱,帽插雉尾,身穿长衫,腰系战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枪,边歌边舞,古朴粗犷,令人赏心悦目。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表演的剧目主要有《封神演义》、《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五虎平西》、《四马投唐》、《岳雷扫北》等,主要为表现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演员的弋阳高腔,在锣鼓伴奏下,抑、扬、开、合、杀、挡、滚、翻,再现古战场的幕幕情景。

图为马路乡屯堡地戏表演者在表演《三国》。

罗明荣摄每年春种秋收之际,或逢年过节之时,屯子里的地戏班子都要演上几天几夜。

几乎每个屯堡村寨都有一堂地戏,较大的屯堡村寨有两堂甚至三堂地戏,每一堂戏都是连堂戏,演出一个故事可以长达十天半月。

傩文化—傩舞傩戏—安顺地戏与面具

傩文化—傩舞傩戏—安顺地戏与面具

明王朝建立初期,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元朝残存势力的拼死反抗,边疆“诸蛮”不停地叛乱。

为了防范“诸蛮”叛乱,朱元璋令择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时,明军在安顺、平坝一带,设置屯、堡、卫、所驻扎人马。

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

”屯田的结果,巩固了边疆,养活了士兵,发展了当地经济,及把中原文化带进来。

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

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

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

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

”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

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

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安顺地戏《瓦岗寨》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

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

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

“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

浅析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之色彩[权威资料]

浅析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之色彩[权威资料]

浅析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之色彩作者简介:彭余琴,女,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

黄光辉,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贵州安顺地区的地戏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的傩戏,而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便是整个过程中都组要戴上木制彩绘面具。

地戏面具是一件极具民族民间美术特色的艺术品,而其色彩则是显现其艺术特色最直观的因素。

色彩可以相对独立地产生视觉心理效应,这种色彩性质不需要依赖联想。

安顺地戏面具的色彩感从总体上显得格外鲜艳、贵气,且在用色上非常讲究的,根据书中人物用色,体现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显现出独特的民间美术魅力。

关键词:安顺、地戏、面具、色彩贵州安顺地戏是在滇、黔地区延续了600 多年的屯堡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傩戏。

地戏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意味,民间习惯上称之为“跳神”或“跳神戏”。

在2006年,安顺地区的地戏与木偶、皮影等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顺地戏,有一个非常重要特点,就是戴着彩绘木雕的面具演出。

地戏面具,老百姓又称之为“脸子”或“脸壳”。

地戏面具在地戏里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是被作为神�看待的。

地戏面具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从仪式开始的“请神”到戏中的伴戴面具,到最后的“清场送神”把面具放回箱中,都伴随有地戏面具的表演。

由此可见,面具在整个地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地戏面具的制作是一个极具艺术特色且十分讲究的过程。

首先,面具的制作过程中自有一套宗教仪式。

当制作艺人开始造型之前,需要先用禽血来祭奠制作所需要的木料和工具,同时嘴里会念一些祝祷的话语。

且当面具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庄严的“开光”仪式,以赋予面具神性。

制作“脸子”的材料通常都是丁香木或者杨木,整个过程的完成基本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先出毛坯,且出大致脸型;第二步,出头盔;第三步,统一整体,精雕细琢;最后一步,上彩。

其中“脸子”的上色是最具表现力的一部分,色彩的表现在“脸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顺地戏脸子的艺术特征及其制作方法

安顺地戏脸子的艺术特征及其制作方法

安顺地戏脸子的艺术特征及其制作方法作者:吴传双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11期摘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展万寿恩科举人、贵州箸名诗人、镇宁州举人余上泗《蛮峒竹枝词一百首》中有诗题名为“地戏”日:“伐鼓呜征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

全凭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乱伸。

”这是迄今为止描述安顺地戏表演情景最为传神的诗句,其中的“全凭认得杨家将”一句,道出了安顺地戏脸子“以面代人”的中国传统戏剧脸谱化的源流与衍化进程。

堪称绝妙。

关键词:屯堡文化安顺地戏地戏脸子艺术特征雕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的使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的面具为傩面。

傩是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先民因对自然缺乏认识和支配的能力,萌生出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活动时所产生的祭祀仪式。

傩的发展过程极其悠远而漫长,经历了部落、氏族、国家直至地域、世俗,逐步形成了傩舞、傩仪、傩剧三个阶段。

《书经·舜典》载:“予平石推石,百兽率舞。

”这里描述了古人以石相击作为节奏,指挥着装扮成各种传说中的神兽(图腾面具)驱邪逐疫的原始舞蹈,具有一种神秘的原始宗教意识的表达。

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绘有头戴兽角、身佩兽尾的五人携手共舞的图形,这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傩舞图形。

《吕氏春秋·古乐》亦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

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麇耠豁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之玉磐之音,以致舞百兽。

”西周春秋时候,各种礼仪己逐渐确立,傩舞亦向傩仪的方向发展。

《周礼·夏官司马·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湖北随县擂墩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漆画上,绘有方相氏头戴“黄金四目”面具主持傩仪时的形象,说明彼时傩舞已被傩仪所替代。

傩仪盛行于汉代,《后汉书·礼仪志》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其仪:选中黉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张儇子。

安顺地戏面具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安顺地戏面具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安顺地戏面具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究作者:王铁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07期【摘要】安顺地戏文化作为贵州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傩韵香包”系列产品正是以安顺地戏面具元素为主题的文创设计,将安顺地戏面具的造型元素运用于“香包”的设计当中,试图以此拓宽地戏面具艺术的创新思路,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安顺地戏面具;文创设计;傩韵香包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它将担负着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历史重任。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已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

安顺地戏文化作为贵州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傩韵香包”系列产品正是以安顺地戏面具元素为主题的文创设计,将安顺地戏面具的造型元素运用于“香包”的设计当中,试图以此拓宽地戏面具艺术的创新思路,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口。

1.安顺地戏面具文化概述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演出由“开箱”、“跳神”、“扫场”三个部分组成。

正戏演出叫“跳神”、其余部分是迎神送神、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主要盛行于以安顺地区为中心及贵阳、清镇、长顺、六枝等地,这是一种无需搭建戏台,在空地、院坝、平地上即可表演的古老戏剧形式,因此,称之为“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以搬演正史及历代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为主,主要是对祖先的缅怀,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后辈奋发向上的勉励,具有军傩的文化艺术特征,故而在学界将地戏归属于军傩。

地戏表演时须佩戴面具,在民间有人称面具为“脸壳”、“脸子”,于是有“脸壳戏”,“面子戏”之称。

面具是地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它反映了过去人们的思维观念和审美意识。

地戏及地戏面具(含图片)

地戏及地戏面具(含图片)

地戏及地戏面具(含图片)安顺屯堡地戏及地戏面具安顺地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

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以安顺为中心,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

于是,贵州安顺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地戏,俗称“跳神”,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地戏又称为“跳米花神”。

其演出不用戏台,而是在村中院坝里进行。

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新春佳节期间,演出时间断断续续约为半月,叫“跳新春”。

另一次在阴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之际,演出时间5天左右,称“跳花灯”。

这种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开箱”、“ 扫开场”、“ 跳神” 和“扫收场”。

演员均为当地村民。

“开箱”是地戏正式演出前举行的一种仪式(祭祀),在黄道吉日举行。

届时全体演员身着戏装将装着面具的木箱搬到戏场,焚香化纸祭奠众神,然后开箱取出面具,演员依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将面具戴上,列队前往有关场所如寺庙、山林、河流驱邪逐疫。

每到一处,燃放鞭炮、焚香化纸,村民尾随观看,一派热闹而又神秘的气氛。

“开箱”仪式结束后,在锣鼓声中观众来到戏场,两名头戴面具的小童手持扇子手帕走进场内,边舞边唱“扫开场”吉利诗文。

“扫开场”结束便开始“跳神”。

这是地戏的主体,是正戏。

正戏演完即举行“扫收场”仪式,念唱纳吉逐疫诗文、宰杀雄鸡、焚香化纸,酬谢诸神,然后收拾面具装人木箱抬回家中存放。

安顺傩面具

安顺傩面具

地戏面具—屯堡神藏贵州民俗概览课程论文专业:姓名:学号:地戏面具:屯堡神藏一:地戏概述贵州的“地戏”跨越了明清600年、民国和当代。

为了平定边境,明朝太祖朱元璋平定西南,将南方军队迁至贵州中部。

安顺当地的地戏也因军事而被创作出来。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军事演习,不使军士陌生,包含了练兵的深刻意义。

地戏,对每个屯堡人来说,这不是单纯的一种娱乐,更像像自发形成的村民军事演习。

它是安顺市屯堡人特有的一部带有木刻面具的传统民间戏剧。

目前,有300多部戏剧,安顺西秀区占190多部。

地方戏剧与屯军密不可分,并逐渐由“军傩”演变而来,所以演出以村为单位,各村地方戏剧团的演唱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一个村庄和一个戏剧里,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亦有一村两堂乃至三堂者,每堂演员二三十人,皆是地道的农民。

安顺屯堡地戏演出道具,主要有面孔、旗帜、武器、长袍、长袍、鸡尾、裙、长袍、手帕、折叠扇等。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是演出时的显著特点。

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入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地戏面具华丽精美,是民间艺术家的艺术成果。

本文在旨在对地戏面具,俗称“脸子”,作主要研究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剖析“脸子”的制作技艺与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更深层次的了解地戏面具。

二:地戏面具的制作(1)生产过程面具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

在工匠面开始建模前,用家禽的血来崇拜木头和工具,并说一些祈祷词。

当面具制作完成时,会举行一个庄严的“开光”仪式,将面具供在神龛上,用禽血点在上边,赋予它神性。

面具人物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极其精致,以浮雕和雕刻为主,注重写实与夸张,形成地戏面具特有的韵味。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屯堡地戏“脸子”的制作:脸子一般用白杨、白果、楸木制作,这些木料质地细腻、韧性强,不易裂开,雕刻起来顺手又省力。

脸子制作的程序一般有三道:把木料放在阴凉通风处晾8——10天,半干后,锯成1.2尺左右的圆木,剥去树皮再晾3---5天,然后将圆木剖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成为毛坯。

在毛坯上量好头盔和脸部的比例以及五官的位置,雕刻出大的轮廓,并配上耳翅,粗坯便完成了。

各个部位和五官的造型,民间艺人有一个口诀:“各一半(头盔和脸部之比)三三五(以指头为尺度,额三指,鼻三指,鼻尖至下巴共五指)”立眉皱鼻鼓眼睛。

地戏面具是“脸谱化”的,有的角色的面部只涂一种颜色,有的角色上部和下部、左部和右部各为一色,称“阴阳脸”,有的角色用峰、碟、鱼、瓜蔓等图案进行装饰。

眉毛的画法,有“女将柳叶眉,少将竹叶眉,武将刺刺眉”和“女将一条线,少将一支箭,武将如烈焰”的讲究。

屯堡人的工艺(1)丝绸系腰多少年来,屯堡村寨就流传着这样的童谣:鲍屯的锤子,九溪的言子,三堡的秤杆子。

鲍街的下街几乎每家都织丝绸系腰,农闲时节劳作归来,家家户户都会点上油灯,牵丝理线。

丝绸系腰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至今还是只有鲍屯承继这这门手艺。

学做系腰要先从纺丝开始,1450多根丝要纺成150多根线,然后,挂丝带——将150多根线挂在屋里的铁钩上,插上插下,错一根都要重新解开来织。

随后是织通带、挑花、翻花。

丝绸系腰分成通带和丝头两部分,通带是一根长一尺四尺、宽七公分,织上各种暗花的布带,下面缀着一。

尺四长的丝带,丝带部分散开,仿佛今天的流苏,是整个系腰上最具装饰性的地方,织好以后要看丝带齐不齐,整齐才是最好的。

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将白色的丝绸腰带染成黑色。

一天盯着做,要一个星期才能做成一根丝绸腰带(2)梅花管簪在一些老人的头上带有梅花管簪。

最上面竖插一根,叫“管”,横着别住发髻的叫“簪子”长形微拱两头尖,它们犹如三片树叶,衬托着装饰性最强的梅花,梅花呈方形,静静地绽放在青丝之间。

脸子:雕出来的屯堡文化

脸子:雕出来的屯堡文化

脸子:雕出来的屯堡文化秦发忠在今天的贵州安顺一带,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

这里的人历经600年的沧桑,恪守着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由屯堡人世代传承的安顺地戏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地戏演出时佩戴的面具,屯堡人称其为“脸子”。

看过地戏的人都知道,没有脸子就演不成地戏,所以脸子是安顺屯堡地戏的核心载体。

屯堡文化与地戏要弄清脸子,先要了解什么是屯堡文化、什么是地戏。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

《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

《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其家属带来的多元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600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屯堡文化。

地戏是屯堡文化的代表,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同样与明初安顺屯军有关。

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

这些人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他们把从内地带来的戏剧形式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安顺地戏。

有关安顺地戏的记载最早见于清道光七年《安平县志》卷五《风俗志》:“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

”屯堡人演出地戏,既是为了休息娱乐、强身健体,也是为了敬神祭祀、告慰祖先、驱邪纳吉,此外“亦存寓兵于农之深意”。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

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

演出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举行。

此外,村民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也会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王义明朝初年,为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出征云南。

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达鲁定(今安顺)之后,安顺一带便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第二次南征后,又从江南诸省大量移民来黔。

这样,由屯军和移民便构成了安顿一带独特的屯堡。

尔后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记载;“屯军堡子,皆奉武教调北征南。

……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根据《安平县志——民生态》记载:“屯堡者,屯军居之地名也”。

“以其住居地而名之屯堡人”。

由此见,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

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

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

当时这部分进驻大军并非是心甘情愿千里迢迢地来贵州的,而是被采取抽丁的方式强迫进军贵州的(有的兵士还携带着家眷)。

同时,这也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这批江南水乡汉族移民的到来,无论是对贵州的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到了贵州后就被分为几个移民集团,并分别被安置在不同的民族地区。

现在贵州的一些“湖广人”、“南京人”、“穿青人”、“屯堡人”等就是那时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屯军后裔的称谓。

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安顺屯堡文化包罗万象、内容纷繁、底蕴深厚,很值得深入研究,由于研究层面有限,本文仅以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艺术作一简介:傩(音NUO)是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现象。

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属世界性的文化范畴。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疫病之鬼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傩仪、傩舞、傩戏。

在民间主要是靠口头传播和行为传录下来的一种民俗事象,统称为傩文化活动。

在整个傩戏文化(祭祀)活动中,傩仪、傩舞、傩戏也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傩戏也基本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傩文化艺术表演流派,即宫庭傩(喇嘛傩;现流存于西藏地区)、乡人傩(民傩)、军傩(地戏)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面具,是傩文化(傩戏)的一种载体,是区别于其它祭祀活动中祭祀舞蹈与面具戏的界定,是宗教和艺术相结合、酬神和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富矿。

贵州的“傩戏”面具,作为一种待开发和研究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来说,既是古老的,然而又是新奇的。

它蕴含着古老的习俗,体现着一种原始的浑厚与粗犷,有些面具甚至体现出惊心动魄的美。

在那千姿百态的面具中,都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各种不同1的加工方式,经过民间艺人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面具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

而最具代表性的傩戏面具有威宁彝族傩戏面具、道真土家族傩戏面具、福泉汉族阳戏面具和安顺屯堡地戏面具。

(一)在贵州,目前保存古老的原生态傩戏数种,除贵州威宁彝族傩戏“撮太吉”外,还有道真及福泉(阳戏)等地的多种形式风格的傩戏,而比较集中又具有独立特征的安顺屯堡地戏却别具一格。

它分布于安顺地区所属各县及邻近周边区域,即西起六盘水市六枝郎岱,东止平坝及贵阳市花溪,北至普定,南迄紫云。

在这一区域内,有近300堂地戏。

地戏古称军傩,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兵南征云南,屯兵贵州,建立了安顺城及相关的屯、堡、旗、关、哨等带有军事屯兵(屯田)意义的村寨,屯兵(屯田)的士兵和南迁的移民(即“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从中原带来了古老的傩戏,并逐代流传,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地戏”顾名思义,是在地上表演的戏剧。

这一称呼至少在清代已经出现了。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跳神”,外国人翻译为“神的舞蹈”,意思基本正确。

但“跳”的含意似乎包括得还要复杂得多,它除了表示地戏演出方式多为“跳跃式”舞蹈动作之外,还有一种对神的崇敬心情。

安顺地戏的演出时间一年主要两个时候,一是春节,二是夏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的时候,称为“跳米花神”。

这两个时期表演时间长,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往往是一个月。

此外,碰到喜庆的事情也会有不定期的地戏表演,如立庙、开新场等活动。

安顺地戏是一种配戴面具演出的民间戏剧。

面具,在安顺屯堡区域称为“脸子”,它既可以说是安顺地戏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安顺地戏的灵魂。

据说安顺地戏面具源于明代(随军带来),但明代面具现已无法找寻,目前有证可考的清代面具雕刻艺人有齐二、胡五公、二窝老者、罗建章、吴少怀等人。

齐、胡二人最为著名。

二人所传承者目前尚有20余位,主要有胡少南,胡济先、胡永辉、胡永发、胡永其、秦朝安、周祖本、金国华、金国忠、杨正坤、杨正恒等。

目前安顺农村的大部份面具是他们的作品。

以传统风格著称的黄炳荣自成一体,其子王树清(黄炳荣原姓王)徒弟童发周等在安顺小有名气。

吴华明、吴杰明兄弟及吴学明之子杨正坤(吴学明原姓杨)又得其爷爷吴少怀家传,作品造型敦厚,刀法粗中有细,风格独特。

金国华、金国忠、封忠良、关文铎等人多系“偷师学艺”者,却能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其中封忠良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他雕刻的面具造型多变,形象诡秘,带有浓厚的地戏艺术色彩。

其面具曾在法国和西班牙展出,与金国华在德国、杨正坤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的面具一样,都受到国外人士的好评。

据多年从事地戏面具研究的沈馥馨先生记述:安顺屯堡地区已知的最有个性的代表艺人有齐二和胡五公。

齐二,西屯人,他大约生活于清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868年)。

在安顺农村的许多地方,上年纪的老人几乎都能说出“齐二”这个名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齐二的故事。

虽经努力调查齐二的身世,但所获无几,只知道他已经没有后人,因此也找不到他的家谱。

对于他的生卒年月,主要是根据一些老人口头流传来推断的。

他的作品还遗留下不少,加起来有四五十面。

从这些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齐二作品性格外向传神,刀法粗犷灵活,他比较注重表现人物的心里特征,在人物外貌上已有较大的夸张。

“西屯齐二派”。

这个派别的组成人员虽然不是齐二的后人,但是,他们都是齐二的家乡人,直接或间接受到齐二作品的影响,风格与齐二风格十分接近。

代表人物有方洪礼、李大芳、李大遥、宋世友、严树国等。

这一派别的作品吸取齐二作品灵活多变的风格,注重人物心理性格的刻划,面相上有较大的距离,同样受到四乡农民的喜爱。

不过他们的作品数量较少,只在家乡周围和边沿地区有分布。

“双堡罗姓派”是以罗建章的后人为主形成的,代表人物有罗志彗兄弟和他们的子侄罗景学、罗景阳、罗景和等。

他们雕刻的面具色彩艳丽,神采飞扬,体现出民间艺术多采的艺术风貌。

作品主要流布于安顺的双堡、华严一片。

有齐二的神韵,如果不是从他们祖传去追源,而从目前的作品来看,他们应该属于西屯齐二派。

2胡开清,周官屯人,行五,人称“五公”。

这位“五公”的知名度可与齐二相比,他的作品遗存下来的较多,有近百面之数。

这些面具出相较小,纹饰简洁,但气魄宏大,仪态庄严。

头盔多数是尖盔,刀法细腻,结构严谨。

与齐二面具相比,庄重有余而轻松不足,大概同他的家族是正统的御用匠人身份有关。

明代初叶(1384年),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的大本营就驻扎在与周官屯隔田相望的阼陇大寨。

设想当年这支军队带来军傩的时候,周官屯一定有手艺高超的民间匠人。

从胡氏家谱上可以看到,胡开清同辈的民间艺人还有胡志厢,人称“二窝老者”,也是著名的面具雕刻艺人。

他的作品虽然与“五公”同属一种风格,但也不失自己的个性。

胡开清和胡志厢的上辈为胡金延,也是面具艺人,再往上,已无从查考,但已经可以这样说,胡氏家族制作面具的历史在5辈人、200年以上,具有深厚的面具艺术传统。

周官屯,“五公”和“二窝老者”的故乡,现在是有名的安顺地戏之乡。

一个200来户人家的村庄,拥有两套地戏班子不说,光从事面具雕刻的就有十来家,二、三十人。

胡姓的有胡少南、胡济先和他们的子、侄胡永其、胡永发、胡永辉、胡永兴、胡永贤等。

周姓的有周祖本、周祖培、周成林、周成孝等。

其他杂姓的有秦朝安、秦廷新父子,金国华和洪国香夫妇等。

周官屯地戏面具有其特有的典型风貌。

这些面具头盔一般都有四个装饰层,典雅朴实中透出堂皇富丽的本色。

周官屯的面具艺人的作品分布最广,除了安顺西南和双堡南面,几乎遍布整个地戏分布区域,而主要集中在安顺的旧州、黄蜡及平坝、清镇、贵阳一片。

一般把周官屯艺人共同形成的风格群体称为“周官屯派”。

比齐二、五公稍晚的民间艺人还有罗建章、吴少怀较为著名。

罗建章的作品遗存不多,仅有一个村寨保留下一堂中的主将,其余比较分散。

从这些作品看,他的面具比齐二的大气,但仍不离齐二神韵,大概与他居住的村寨与西屯相近有关。

吴少怀、吴显清早年从安顺双堡招赘来到蔡官屯下苑,带来雕刻技艺,传给后人。

吴少怀的作品有下南山29面和下苑几面。

南山的29 面是文革中乡亲们从火神那里“抢”回来的。

这些面具色彩变化较多,面相神奇怪异,想象力极为丰富。

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动物面具,在这里以一种新奇的角度展现出来。

“下苑吴氏派”是吴少怀的子、侄吴华明、吴杰明、杨正君、杨正坤、杨正洪、杨正富以及张正刚、张正国等十几人组成的雕刻集体。

他们的作品遍布安顺西南。

从面具看,下苑吴氏派的风格既有憨厚古朴的一面,又有多变神奇的一面。

用色大胆而朴实。

说大胆,因为什么颜色都可以使用,有时面部着色甚至左右各半,上下各半;说朴实,则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大多是“原色”,很少调和使用。

有的面具造型怪异,给人神奇之感。

此外,在安顺农村,还有许多虽不是祖传,却能自成一派的民间艺人。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黄炳荣、金国华、金国忠、封忠良等人。

黄炳荣是安顺旧州人。

他是雕花木匠出身,解放前长期为地主雕刻木质家具,在木雕艺术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