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
具造型艺术概述
王义
明朝初年,为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出征云南。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达鲁定(今安顺)之后,安顺一带便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第二次南征后,又从江南诸省大量移民来黔。这样,由屯军和移民便构成了安顿一带独特的屯堡。尔后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记载;“屯军堡子,皆奉武教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根据《安平县志——民生态》记载:“屯堡者,屯军居之地名也”。“以其住居地而名之屯堡人”。由此见,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
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当时这部分进驻大军并非是心甘情愿千里迢迢地来贵州的,而是被采取抽丁的方式强迫进军贵州的(有的兵士还携带着家眷)。同时,这也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这批江南水乡汉族移民的到来,无论是对贵州的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到了贵州后就被分为几个移民集团,并分别被安置在不同的民族地区。现在贵州的一些“湖广人”、“南京人”、“穿青人”、“屯堡人”等就是那时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屯军后裔的称谓。
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安顺屯堡文化包罗万象、内容纷繁、底蕴深厚,很值得深入研究,由于研究层面有限,本文仅以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艺术作一简介:
傩(音NUO)是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属世界性的文化范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疫病之鬼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傩仪、傩舞、傩戏。在民间主要是靠口头传播和行为传录下来的一种民俗事象,统称为傩文化活动。
在整个傩戏文化(祭祀)活动中,傩仪、傩舞、傩戏也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傩戏也基本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傩文化艺术表演流派,即宫庭傩(喇嘛傩;现流存于西藏地区)、乡人傩(民傩)、军傩(地戏)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面具,是傩文化(傩戏)的一种载体,是区别于其它祭祀活动中祭祀舞蹈与面具戏的界定,是宗教和艺术相结合、酬神和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富矿。贵州的“傩戏”面具,作为一种待开发和研究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来说,既是古老的,然而又是新奇的。它蕴含着古老的习俗,体现着一种原始的浑厚与粗犷,有些面具甚至体现出惊心动魄的美。在那千姿百态的面具中,都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各种不同
1
的加工方式,经过民间艺人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面具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而最具代表性的傩戏面具有威宁彝族傩戏面具、道真土家族傩戏面具、福泉汉族阳戏面具和安顺屯堡地戏面具。
(一)
在贵州,目前保存古老的原生态傩戏数种,除贵州威宁彝族傩戏“撮太吉”外,还有道真及福泉(阳戏)等地的多种形式风格的傩戏,而比较集中又具有独立特征的安顺屯堡地戏却别具一格。它分布于安顺地区所属各县及邻近周边区域,即西起六盘水市六枝郎岱,东止平坝及贵阳市花溪,北至普定,南迄紫云。在这一区域内,有近300堂地戏。
地戏古称军傩,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兵南征云南,屯兵贵州,建立了安顺城及相关的屯、堡、旗、关、哨等带有军事屯兵(屯田)意义的村寨,屯兵(屯田)的士兵和南迁的移民(即“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从中原带来了古老的傩戏,并逐代流传,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地戏”顾名思义,是在地上表演的戏剧。这一称呼至少在清代已经出现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跳神”,外国人翻译为“神的舞蹈”,意思基本正确。但“跳”的含意似乎包括得还要复杂得多,它除了表示地戏演出方式多为“跳跃式”舞蹈动作之外,还有一种对神的崇敬心情。安顺地戏的演出时间一年主要两个时候,一是春节,二是夏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的时候,称为“跳米花神”。这两个时期表演时间长,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往往是一个月。此外,碰到喜庆的事情也会有不定期的地戏表演,如立庙、开新场等活动。
安顺地戏是一种配戴面具演出的民间戏剧。面具,在安顺屯堡区域称为“脸子”,它既可以说是安顺地戏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安顺地戏的灵魂。
据说安顺地戏面具源于明代(随军带来),但明代面具现已无法找寻,目前有证可考的清代面具雕刻艺人有齐二、胡五公、二窝老者、罗建章、吴少怀等人。齐、胡二人最为著名。二人所传承者目前尚有20余位,主要有胡少南,胡济先、胡永辉、胡永发、胡永其、秦朝安、周祖本、金国华、金国忠、杨正坤、杨正恒等。目前安顺农村的大部份面具是他们的作品。以传统风格著称的黄炳荣自成一
体,其子王树清(黄炳荣原姓王)徒弟童发周等在安顺小有名气。吴华明、吴杰明兄弟及吴学明之子杨正坤(吴学明原姓杨)又得其爷爷吴少怀家传,作品造型敦厚,刀法粗中有细,风格独特。金国华、金国忠、封忠良、关文铎等人多系“偷师学艺”者,却能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中封忠良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他雕刻的面具造型多变,形象诡秘,带有浓厚的地戏艺术色彩。其面具曾在法国和西班牙展出,与金国华在德国、杨正坤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的面具一样,都受到国外人士的好评。
据多年从事地戏面具研究的沈馥馨先生记述:安顺屯堡地区已知的最有个性的代表艺人有齐二和胡五公。
齐二,西屯人,他大约生活于清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868年)。在安顺农村的许多地方,上年纪的老人几乎都能说出“齐二”这个名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齐二的故事。虽经努力调查齐二的身世,但所获无几,只知道他已经没有后人,因此也找不到他的家谱。对于他的生卒年月,主要是根据一些老人口头流传来推断的。他的作品还遗留下不少,加起来有四五十面。从这些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齐二作品性格外向传神,刀法粗犷灵活,他比较注重表现人物的心里特征,在人物外貌上已有较大的夸张。
“西屯齐二派”。这个派别的组成人员虽然不是齐二的后人,但是,他们都是齐二的家乡人,直接或间接受到齐二作品的影响,风格与齐二风格十分接近。代表人物有方洪礼、李大芳、李大遥、宋世友、严树国等。这一派别的作品吸取齐二作品灵活多变的风格,注重人物心理性格的刻划,面相上有较大的距离,同样受到四乡农民的喜爱。不过他们的作品数量较少,只在家乡周围和边沿地区有分布。
“双堡罗姓派”是以罗建章的后人为主形成的,代表人物有罗志彗兄弟和他们的子侄罗景学、罗景阳、罗景和等。他们雕刻的面具色彩艳丽,神采飞扬,体现出民间艺术多采的艺术风貌。作品主要流布于安顺的双堡、华严一片。有齐二的神韵,如果不是从他们祖传去追源,而从目前的作品来看,他们应该属于西屯齐二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