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现将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向各位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且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砂:宜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

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的规定。

(3)石子:宜选用粒径为 5~40mm 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应大于 1%。

石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的规定。

(4)水: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5)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且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机具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型号和数量。

搅拌机的性能应良好,搅拌均匀。

(2)混凝土输送泵:当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较远或垂直运输高度较大时,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输送。

输送泵的性能应良好,输送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

(3)振捣器:应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部位和厚度选择合适的振捣器型号和数量。

振捣器的性能应良好,振捣密实。

(4)抹光机:当混凝土表面需要抹光时,应采用抹光机进行抹光。

抹光机的性能应良好,抹光平整。

3、作业条件准备(1)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模板的安装位置、尺寸、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拼缝严密,不得漏浆。

(2)钢筋工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要点:一、钢筋加工和安装1. 钢筋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质检合格后使用。

2. 钢筋的加工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尽量减少弯曲和剪断,保证钢筋的受力合理。

3. 钢筋的连接应牢固,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连接处加强。

4.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干燥,避免锈蚀或潮湿。

5. 钢筋的覆盖层应保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腐蚀和氯离子侵蚀。

二、混凝土配制和浇注1. 混凝土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设计比例和强度要求进行配制。

2. 搅拌混凝土应使用专用的搅拌设备,保证混合均匀。

3. 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对表面进行清洁和涂油,防止混凝土和模板黏连。

4. 混凝土浇注应自下而上进行,避免空鼓和浮渣。

5. 混凝土浇注后需要进行震实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且无空隙。

三、模板的制作和安装1. 模板的材料应选择合适的板材,以免发生松动或变形。

2. 模板加工和连接应牢固,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3. 在模板安装前应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位置偏差。

4. 模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滑,避免混凝土流失和不平整。

5. 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应及时拆除模板,避免在拆模过程中对混凝土造成损坏。

四、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局,禁止堆物或乱放材料。

3.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垃圾和杂物堆放。

4.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和防护栏等。

5. 施工现场应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1. 施工准备: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前,需进行施工区域的环境整理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场地、搭设施工临时设施、制定施工进度表等。

2. 模板搭设:钢筋混凝土施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搭设模板。

模板要牢固、平整,能够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

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垂直和几何尺寸的控制。

3. 钢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制作和加工。

钢筋的弯曲、焊接和连接要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且要保证钢筋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准确度。

4. 钢筋安装:在模板搭设完成后,进行钢筋的安装。

钢筋的安装要保证位置准确、间距均匀、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模板支架、管道等障碍物,并保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5. 嵌入件的安装: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需要嵌入件来连接不同结构部分。

在进行嵌入件安装时,要确保其几何定位、固定和连接的质量。

6. 第一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也称为底板浇筑,浇筑时要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搅拌比例和浇筑工艺。

浇筑时要均匀、连续,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和凝结不良的情况。

7. 混凝土的震实: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震实工作。

通过采用震动器或人工敲打混凝土表面,使其紧密结实,排除空隙。

8.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在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通常采用覆盖保温、湿润养护等方式。

9.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如果工程需要采用预应力钢筋,需进行钢筋的张拉工作。

张拉过程中要控制预应力的大小,以及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10. 接缝处理: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部分的接缝。

接缝处需要进行密封和防水处理,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11. 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包括对混凝土强度、配筋尺寸、钢筋粘结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过程可控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成本。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浇筑和养护等方面介绍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的第一步,它是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方面达到设计要求。

1.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是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

1.2 确定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确定其用量和性能要求。

1.3 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性能和工程要求,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用量和配合比调整等。

二、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料的过程。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塑性和坍落度等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2.1 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

按照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搅拌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车和搅拌罐等。

2.2 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搅拌混凝土时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使混凝土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因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低、抗渗性能差等问题。

2.3 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要求,适量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三、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指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料倒入模板内,经过振捣和养护后形成构件的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实度和抗渗性能等方面。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建筑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各种新应用新技术推动下,房屋建筑工程也越来越精美,功能性越来越强。

在各种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得以使用,为推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和特点的介绍,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相关工艺、温度控制技术和养护保养技术等核心要点,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中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此,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借鉴参考,提升工程建筑质量,保证建设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配合比设计;浇筑工艺我国城市建设、城乡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公共基础建设满足了人们工作与生活需求,特别是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上,各种规模大、功能全、结构复杂的工程不断增加,这也就对混凝土性能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对于一些大型建筑来讲,比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重要水利设施等项目上,经常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要想发挥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优势,需要掌握施工技术,把握流程环节,有效解决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与普通常规混凝土技术相比,大体积技术更具有挑战性,比如在温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保持、硬化收缩等环节中,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工程的失败,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

所以说,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研究,创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总结施工实践经验,才能切实解决实际现场出现的问题,快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1]。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是当前重点施工技术之一,其技术特点是体积大、面积广,结构物实体较宽泛,最小几何尺寸不低于1m。

这样的大体积施工多用在现代大型建筑项目中,一般情况下,在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和水利大坝基础等施工现场,能够使用到这项技术,以此,确保工程整体性。

正是因为体积大,往往会导致水泥水化热释放过于集中,热量散发比较慢,不容易快速固化,混凝土内部升温快,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硬度形成。

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说到房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混凝土浇筑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可有大学问。

大家都知道,混凝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骨骼”,它的强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

所以,浇筑的过程绝对不能马虎。

要是这一步做不好,后期的工程都得打水漂。

想象一下,一座楼房如果地基不稳,后果可真不敢想象。

咱们常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建筑靠混凝土浇筑稳。

这可不是空口无凭,而是实打实的硬道理。

混凝土的配比至关重要。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其他性能,都是通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来决定的。

如果这些比例没掌握好,浇出来的混凝土就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楼盘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在做混凝土的时候,会非常认真地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确保混合得恰到好处。

别小看这些细节,细微的变化,可能就决定了这座大楼的“命运”。

然后再说说浇筑的时机。

混凝土浇筑的时机特别重要。

我们常听人说“事半功倍”,但要是时机掌握不好,那就可能事倍功半。

比如说,有时候天气太热,浇筑混凝土时温度太高,水分很容易就挥发掉,导致混凝土容易开裂。

而如果天气太冷,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又可能过长,施工周期就拉长了。

所以,掌握浇筑的最佳时机非常重要。

温度、湿度,这些都得考虑周到。

施工现场,往往天气不好时,工人们就得使出“妙手回春”的技巧,利用一些特殊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凝固。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设备和工艺都得到位。

比方说,现在很多施工现场会用上混凝土泵车、振动器这些高科技工具。

泵车用来把混凝土输送到高层,省时省力。

振动器则是用来震动混凝土,让它在钢筋之间能够更好地填充。

咱们可以这么理解,就像是在做一道复杂的菜肴时,锅具、火候、佐料都得配合好,少了哪一样,味道就不对了。

混凝土浇筑也是一样,设备得好,技术得到,才能保证效果。

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浇筑的时候,工人们往往得“车水马龙”地忙活。

一边是大伙儿把混凝土倒进模板里,一边是师傅拿着振动棒快速地震动,确保混凝土流到每个角落。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多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混凝土配制1.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砂石比例等参数。

1.2 选用合适的水泥: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3 控制混凝土的骨料质量:对骨料进行筛分、洗净等处理,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

2. 混凝土浇筑2.1 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在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和修整,确保模板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2 控制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合理安排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产生空洞。

2.3 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工程要求,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混凝土养护3.1 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环境条件,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度湿润。

3.2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保温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3.3 延长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环境条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表面处理4.1 去除模板: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拆除模板,避免模板对混凝土表面的损坏。

4.2 进行修补和打磨: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打磨,提高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和美观度。

4.3 进行防水处理: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5. 混凝土质量检验5.1 采集样品进行试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采集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抗渗等试验。

5.2 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抗渗性等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2024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2024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二)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技术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从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模板与支撑的安装、浇筑与养护、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检测等五个大点展开讨论,旨在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

正文内容: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1.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取合适的配合比。

1.2 水胶比的控制: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中一个重要参数,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控制。

1.3 骨料的选择和搅拌时间: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4 侵蚀性介质环境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环境的特殊要求,设计耐侵蚀性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模板与支撑的安装2.1 模板系统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理的模板系统,确保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模板的材料选择与加工: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模板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确加工,以保证施工质量。

2.3 模板的支撑与固定:安装和固定模板的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模板的表面处理:对模板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剥离力和摩擦力。

3. 浇筑与养护3.1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按照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性。

3.2 浇筑顺序与浇筑层数:按照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层数,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3 养护措施的采取:在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3.4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应力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3.5 养护时间的确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养护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 混凝土表面处理4.1 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需求,确定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是现浇结构施工的重要部分,本工程施工特点是混凝土工程量大、钢筋密集。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时采用用象泵浇筑混凝土;主体时,根据泵的作业量,安排两台HBT80 车载泵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对已经全部安装完毕的模板、钢筋和预埋件、预埋管线、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和隐蔽验收。

浇筑混凝土所用的机具设备、脚手架等的布置及支搭情况经检查合格。

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内杂物、积水等,对木模板先进行浇水湿润。

严格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计量允许误差控制在:水泥、水±2%,粗细骨料±3%。

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90s 以上。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控制在100~ 150mm。

为了防止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坍落度产生过大的变化,要求从搅拌开始60min 内运送浇注地点。

(1)柱混凝土浇筑: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2)梁、板混凝土浇筑: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是从一面开始往另一面用“赶浆法”,即先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

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以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柱头里面及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浇筑方向应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

(3)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工缝: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应与梯底板形成90°。

(4)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浇筑:①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 厘米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二、材料准备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2. 砂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河沙或人工制砂。

3. 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制石子或天然鹅卵石。

4. 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自来水或经过过滤处理的水。

5. 混凝土外加剂: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等混凝土外加剂。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积水、无杂物。

2. 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测量和标定混凝土的标高、尺寸和坡度。

3. 制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检验。

4. 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四、混凝土搅拌1. 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搅拌设备的操作方法。

2. 搅拌设备应先清洗干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2-3分钟,使设备内壁和搅拌叶片湿润。

3. 根据配合比的要求,依次加入水泥、砂子、石子和外加剂,搅拌均匀,直至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

五、混凝土浇筑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模板内刷上脱模剂,以便于拆模。

2.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测一遍,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预定的浇筑顺序和方法进行。

对于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

4.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和坍塌度,避免出现混凝土流失、浮筑和漏浆等现象。

5.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六、混凝土养护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2.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气温等因素进行调整。

3. 在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湿,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和龟裂。

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则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结合混凝土原材料的物性、力学性能等因素进行设计的,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等的配比。

优秀的配合比设计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且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问题。

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搅拌、运输和使用,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

在施工中应使用专业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并根据设计要求配合比进行严格搅拌,搅拌时间、速度等参数也要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混凝土搅拌后需尽快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分层等问题。

三、混凝土的浇筑和坍塌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和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浇筑方法。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浇筑的速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渗漏等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坍塌度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坍塌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大量孔隙,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坍塌度要求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主要包括湿润养护和温度养护两种方式。

在湿润养护方面,可以采用覆盖湿麻布、喷水养护等方法,以保持混凝土早期水分的充足。

而在温度养护方面,主要是采用覆盖保温、使用保温材料等方式,以保持混凝土早期的温度稳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避免混凝土在早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工作(一)材料预验收1、水泥:应查验水泥是否有质量合格证,并且应确认其生产日期、标号、品牌、质量指标等,严格按照质量规范执行。

2、砂、砾料:应查验质量合格证、采矿许可证、矿物的颗粒形状、含泥量、含碳酸盐、含矽酸盐等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水源:必须用经水资格认定的清洁新鲜水,不得使用河、湖水和地下水,应作样品检测。

(二)工具设备检查1、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水泥搅拌桶应检查是否正常运转、齿轮和传动装置是否完好等。

2、随机引进的施工机具和通用机械也应按使用人要求检查,确保正常运转,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施工方案的编制1、应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应采用的规范和设计要求,明确施工进度和安全控制措施,周详预备。

2、决定难度较大的进项施工和关键部位施工的特殊措施和注意事项,明确作业流程及工期安排。

3、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教员的经验,把握施工质量关键点,确保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一)配合比施工1、按照要求,采用仪器测定,将所需原材料按配合比例配好,充分混合,并采用试配方法作出混凝土配合比,确保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2、浇筑过程中按进度和需要的强度等级及施工质量的要求,及时调节配合比。

(二)混凝土搅拌1、使用立式和卧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按生产厂家生产的说明书执行。

2、采用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方法时,应根据试验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头、水的配合比例,搅拌时间、搅拌次数和速度,并保持搅拌方式的稳定性。

1、将混凝土装入运输车时,应注意装载时间和混拌时间,严格控制车体容积比,以免运输过程中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2、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洒水量,防止漏水造成运输不便,并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多次分车追踪确认质量。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泥浆的分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要保证水、石、沙排列顺。

2、温度、潮湿要求不同的构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避免混凝土的出现断桥现象,以免影响施工品质。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构件已经浇筑完成后,对构件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构件、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具体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表面清理:清除主体结构表面上的杂物、脱模剂等,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紧密贴合。

2. 养护处理:对主体结构进行养护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湿度和表面平整度要求,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3. 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砼强度等参数,进行砼浇筑。

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充填、均匀性等要求,确保砼浇筑质量。

4. 施工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施工方式,可以是手工施工、机械施工或者两者结合。

其中,机械施工可以采用泵运输混凝土、喷射、割台、震捣等技术手段。

5. 保护措施: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后浇带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湿养等措施,提高后浇带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
的工程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混凝土的情况,一般来说,
这种施工会对施工计划、混凝土配制、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以下
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施工计划要科学合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计划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根据具
体工程条件、施工要求以及混凝土特性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分
段浇筑的方式,即将大体积分成几个小段进行浇筑,以便控制温度、热应力和收缩等问
题。

混凝土配制要合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的配制有严格要求,需要确定适当的
配合比和使用合适的胶凝材料、骨料以及外加剂等。

在配制混凝土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
流动性、坍落度和均匀性,以便施工人员可以顺利进行浇筑、振捣和抹平等工作。

施工设备要先进高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设备,例如大型搅拌车、输送泵、铺设机械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快速将混凝土输送到施
工现场,还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施工工艺要规范严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包括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的振捣和抹平、保温措施以及浇筑后的养护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度、热应力和收缩等问题,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等质量
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包括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配制混凝土、
使用先进高效的施工设备以及规范严谨的施工工艺等。

只有掌握这些关键技术,才能保证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内容提供了深入了解的基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施工周期长、能耗高、质量难以控制等,亟待寻找新的施工技术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材料和设备的应用、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等都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1.2 研究意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提高施工效率,进而降低工程成本。

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耐久性、抗渗透性、抗冻融性等。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材料,满足不断升级的建筑工程需求,推动建筑工程的技术进步。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满足不断升级的建筑工程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将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测与搅拌、浇筑与振捣、养护等多个方面。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养护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其技术要点至关重要,并且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下面将从混凝土材料、施工准备、浇筑工艺、养护等方面介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混凝土材料:1.混凝土要求符合设计强度、泵送性能和耐久性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要合理,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砂石比例、水灰比、胶凝材料用量等;3.混凝土原材料要合格,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4.混凝土施工现场要配备混凝土试验室,对原材料和混凝土进行抽检和试验。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和清理,清除杂物和积水;2.搭设合理、稳定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浇筑过程中的安全性;3.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包括搅拌机、振捣器、抹灰机等;4.设置浇注组织牌,明确施工组织和指挥,保证施工流程的顺畅。

浇筑工艺: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浇注层次;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冷浆、死角等问题;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积水和浇筑速度过快导致的颗粒分离;4.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养护:1.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立即进行保养,用湿布覆盖表面,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养护;2.保持养护期内的湿润,防止混凝土过早脱水和开裂;3.控制养护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和湿度过低;4.养护期间不得进行歪斜、振动或其他不适当的操作。

安全措施:1.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2.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3.设立施工警戒线,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4.在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和急救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和施工过程,严格执行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一、前期准备工作1.1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和选择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子等。

1.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情况,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3 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施工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施工现场的清理、模板的搭设、钢筋的预埋等。

二、混凝土施工过程2.1 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2.2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同时还需控制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3 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同时还需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堆积现象。

2.4 混凝土的密实在混凝土密实过程中,需要注意振动器的选择和操作方法,以及振动时间和振动频率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三、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3.1 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2 施工现场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注意现场的平整度和水平度,以及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同时还需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杂物等。

3.3 施工过程的监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查,以及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四、混凝土施工后的处理4.1 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需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混凝土表面的保护。

4.2 混凝土的检测在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认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3 施工现场的清理在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以保持施工现场的卫生和整洁。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是中国建筑界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工程之一,其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体系结构是建筑革命的重要成果,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性以及技术成熟度,使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1.基层处理先进行基层处理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第一步,通常需要进行压实或者刨平,保证基础的平整度和强度,确保混凝土块的质量。

2.布置模板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制作模板及支架工具,放置在施工现场,以便在施工时能够准确地进行浇筑和成型。

3.混凝土掺制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比例、水泥用量和水的掺入量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

4.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浇筑混凝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在模板内固化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顺畅排放和质量。

5.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养护,补充水分和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可采用覆盖、喷水、覆盖塑料或涂覆剂等方法进行养护。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1.基础处理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处理,主要包括挖掘地基、埋设基础筋和锚固基础模板等工作,以保证地基牢固稳定。

2.钢筋加工钢筋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在施工之前准确地确定钢筋数量和规格,并进行加工和加固。

3.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包括梁、柱、板等构件,采用预制加固方式可大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4.混凝土掺制混凝土掺制在钢筋混凝土的工程施工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水泥比例掺入,保证混凝土质量。

5.挤压挤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的必要技术环节之一,需要在施工前检查钢筋合格性,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等内容。

二、施工工艺1.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因素。

2. 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

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影响。

3. 模板安装:根据结构图纸要求,进行模板的安装。

模板要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钢筋的布置:根据结构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混凝土的浇筑:在保证模板和钢筋布置准确的前提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空隙和松散现象的出现。

6.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养护措施。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防风、防冻等,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7. 混凝土的维修:如果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损坏现象,需要进行维修。

维修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

三、技术措施1. 强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强度的监测和控制。

可采取取样试验、压力试验等方法,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 工作性能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成品的质量。

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活化度和流动性等工作性能指标,以达到施工要求。

3. 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养护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包括模板安装质量、钢筋布置质量、混凝土浇筑质量等。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一直以来,混凝土材料因其较高的适应性、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都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混凝土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完全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坚决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引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整个过程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

同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工程质量重点进行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准备1.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建材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做好进场检查,并对进场建材的规格、质量以及类型等进行抽查以确保进场材料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求。

对于抽查结果不满足的建材需要及时予以清退,避免其进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现场。

在完成了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拌和。

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应明确施工材料的配合比,并在实践中对所选配合比进行检验。

对不同配合比形成的混凝土性能差异进行检验,找出最符合施工项目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施工项目中混凝土的搅拌顺序和搅拌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际搅拌阶段应适当加强混凝土含水率的检测和控制,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1.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准备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有必要采用分层浇筑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因其刚度大、稳定性好、强度高等特点而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造也越来越多,此时也对混凝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混凝土工程的裂缝预防措施以及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两个角度着手,简单介绍了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冬季施工
0.前言
在采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通常都是由微裂缝开始的。

微裂缝对混凝土工程以及整个建筑工程都没有破坏性,它在混凝土工程中能够起到支撑以及防渗的所用。

如果我们没有对微裂缝进行防护措施,那么微裂缝也就会受到外界所用力的影响,导致其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较大的裂缝,该裂缝就会对整个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不对该裂缝进行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甚至会对居民带来安全隐患,总而言之,对混凝土工程的合理施工以及裂缝的防护施工至关重要。

1.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前,很多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都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但是这样的施工方式也就造成混凝土内外结构的温差变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当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会在其
内部进行水热化作用,此时产生的热量并不能够充分挥发,而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就会逐渐升高,外部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散热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内外部结构就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其内部的拉应力超过整个混凝土的抗拉力时,混凝土也就会出现裂缝的情况。

一般来说,这种裂缝并没有规律可循,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表面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对这一裂缝的防治措施是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制配过程。

选择原材料时,应该选用碎石或者卵石、粒径施工的砂、普通硅酸盐水泥、高质粉煤灰以及减水剂、缓凝剂、适量钢筋或者纤维材料等。

其中加入减水剂与粉煤灰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作用,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加入缓凝剂的目的是为了减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加入钢筋或者纤维材料也就是为了将其裂缝产生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2.干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中的水分由于蒸发量不足而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这就是干缩裂缝。

一般来说,这种裂缝是呈网状分布,缝宽较小,常出现与平面位置。

当出现这种裂缝时,整个混凝土的性能也就会大大降低,并且其中的钢筋会与外界空气作用造成腐蚀,从而影响到其使用寿命以及承载力。

对于这一裂缝的防治措施同样需要在混凝土的制配中花心思,也就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以此来减少水泥的用量,节约成本,此外,技术人员需要对水灰比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减水
剂;还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水,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施工要求设置合理的收缩缝,将其干缩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沉陷裂缝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例如由于建筑地基部分的地质结构比较疏松、回填土施工中没有保证其密实度、由于混凝土过长时间的浸水等,另外,模板工程的施工不合理同样也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沉陷裂缝。

尤其是在冬季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时,由于模板长期受到外界寒冷天气的影响,等到冻土融化之后,模板的支撑位置就会出现错位的现象,这就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的变形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而该裂缝也就逐渐稳定。

对于该裂缝的防治措施是: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部分压缩性大的土质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密实度,这样才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模板,最终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4.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
混凝土表面有可能失去水分而产生收缩,而塑性收缩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在凝结前的强度很小或者几乎没有,还可能是混凝土在刚刚凝结强度很小的时侯,被大风或者高温所影响,其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造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使混凝土的体积急剧的收缩,因此发生龟裂状况。

主要预防措施:可以选用一些收缩强度比较小的硅酸盐或是普通的硅酸的水泥。

主要就是需要对比混凝土的水灰度,可以添加高效的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对于水和水泥
的用量可以减少一些。

在混凝土最后凝结之前要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来保持表面湿润,也可以涂上专门的养护剂来养护混凝土表面。

在大风和高温天气时要设置适当的保护设施。

5.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1混凝土工程的基本要求
冬季施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还要保证质量,水泥标号和水灰比要按照规定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

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冻僵,对于混凝土的各项性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其抗压的强度大约会损失50%,抗渗的强度的等级就会有所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力也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其耐久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被动的伤害,应该将水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配合比中,加入减水剂,最好用高效的。

混凝土中的模板和保温层应该是在混凝土冷却到5℃时才能被除去,当外界温差大于20°c时应临时覆盖被去掉模的混凝土表面,让它慢慢的冷却下来。

没有完全冷却的混凝土脆性也比较高,所以在冷却前不能被任何荷载的作用所冲击。

混凝土整体浇筑的交底,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根据资料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在冬季施工期间,要随时注意天气情况,及时进行防护,避免受到灾害。

5.2混凝土的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首先应多加些热水,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加热,若是加热水也无法达到要求,那么再对骨料进行加热,这样的操作也是被允许的。

同样要求骨料必须是纯净的,并且不能含有冰雪和冰块等物质,也不能有一些冻裂的物质。

如果外加剂中含有钾离子和钠离子时,就不能使用活性骨料。

对于水和骨料的加热方法需要根据工程中涉及到的具体的情况来进行使用,但是要求骨料不允许被放在钢板上进行灼烧,水泥也应该放在暖棚中,不能够直接进行加热。

绝对严格地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

应该从拌合水中除去由骨料带进来的水分和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

在拌制加了外加剂的混凝土中,搅拌的时间应该是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混凝土拌合物出机的温度最好不低于10℃,人模的温度不能低于5℃。

6.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首先要对水和骨料加热的温度控制好。

并且还要将外加剂和各种掺量控制好;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水和骨料还有混凝土在出机时的温度,每个程序至少要测量四次,在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就会降至0℃。

对其温度进行测量时要将其温度进行编号,全部的测温孔和绘制布置图、测量的结果需要写入正式的记录,在测量结束之后,要进行凑数,要将视线和测量计水银柱的顶点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用来减少误差。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浇筑的地点随机进行取样来制作试件,试件需要按照《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来操作。

7.结束语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种裂缝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各种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志承.建筑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