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必要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现谈一点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明确坚定的教育方向
曾子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与他的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的。这一目标非常明
确,也非常坚定。就是培养治国人才和仁德之人。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见《论语·泰伯》)
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这里讲的是治国,是说培养治国人才,而且是生死关头不动摇的治国人才。
曾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见《论语·泰伯》)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
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
不是很遥远吗?这里讲的是仁德,是说培养为仁德奋斗一生的人才。这里讲到“弘毅”,又讲到“死而后已”,这个“仁人”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标准要求。
治国人才与仁德之人两个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治国人才必须是仁德之人,培养仁德之人的目标是为了治国理民,实现仁政。这两个目标是以仁德放在首位的。“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博厚禄,负耜而行道,
冻饿而守仁”。(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能够参与治国就增益国君的声誉,
并减少百姓的忧愁,这实际上是说的实行仁政;如果推行仁政的愿望不能实现,
就不要参与治国,就是干农活与普通百姓也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挨冻受饿也要坚持自己的仁爱。
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大学》引用《尚书·秦誓》中的话:“若有一介臣,断断兮
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虽然没有特
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能够容纳别人,“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用这样的人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况且也有利于国家啊!德才兼备,德是第一位的。
二、明德博学的教育内容
曾子在教育内容上的主张,是与他的德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他强调的是以德育为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素质教育。
在德育上,曾子倡导的是明德,即培养光明正大的品德。《大学》一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旧图新,在于达到最善的境界,也就是所说的三纲领。这三纲
领是紧密相联的,它们的关系是递进的。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就要在思想上不断
革旧图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保持天天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改善的境界,实
质上还是明德这一纲领。曾子讲的修身是明德教育,孝道是明德教育,这在“曾子十篇”、《大学》、《孝经》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在智育上,曾子提倡博学。博学就是广泛地学习知识。他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中多次提到博学问题,如“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君子既然学习了,就担心学习的知识不够广泛;“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君子要广泛地学习知识并小心谨慎地去实践它;“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君子要能识别多种人并区别对待,能够广泛地学习并辩别好坏等等。
孙子教授学生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教,曾子基本上也都作为教学内容,这在一些记载曾子的古籍中有所反映。如《礼记》中有曾子讲礼的记载,《庄子?让王》有曾子居卫曳縰而歌《商颂》的记载,曾子在《孝经》中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等等。曾子还以《诗》、《书》教弟子,《孝经》、《大学》多次引用《诗经》、《尚书》上的句子就是明证。曾子还传授自
然知识,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这是孔子所没有的。
曾子尊老爱幼,并把这种思想传授给弟子,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亲自参加劳动,
曾出薪于野、耕泰山下、敝衣耕于鲁。他不仅教育学生不得志就去农耕也要坚持
自己的仁德,(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还对秉德之士从事耕嫁的做法
表示赞同。他以禹为例说:“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德
之士存焉”(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从前大禹坐车行路,见到有五对耕
田的人就低头抚轼表示敬意,经过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他就下车步行,这是对有道德的人表示问候。当然,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仕的,但是在曾子看来,不得志
或不被任用的情况下,农业劳动也是君子的一项选择。
三、灵活务实的教育方法
曾子教授弟子有五大特点:
一是原原本本地传授孔子的教导。例如,一次曾子对他的弟子子襄讲什么是勇敢,
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话。他说:“你喜好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
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见《孟子·公孙丑上》)再如:曾子在回答弟子单居离关于“天圆地方”的问题时说:“过来,我告诉你,我曾经听孔子说:天的事理叫做圆,地的事理叫做方,方幽暗,圆明亮”。(见《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以致他的弟子乐正子春在授徒时也象他一样:乐
正子春走下台时伤了脚,伤好以后,仍几个月不出门。他的弟子问他:“老师脚上的伤好了,几个月不出门,还有忧愁,为什么呢?”乐正子春说:你这个问题
问得好。我从曾子那里听到孔子说的一番话:“上天所化生的,大地所养育的,
人是最伟大的。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女死时也要把身体完整地归还给父母,
这才算是孝;不伤害自己的身体,才算是完整啊。所以君子即使走上半步也不敢
忘记孝道。如今我忘记了孝道,因此忧愁。”(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后世写文章引用名人名言,可能就是受曾子这一做法的影响,这也对我们今天开展读经活动是个启迪。
二是注意教学相长。《说苑?反质》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公明宣跟着曾子上学,
三年不曾读书。曾子说:“你当我的学生,三年不学习,为什么呢?”公明宣说:“哪里敢不学习呢?我见先生在房内,父母在,呼喊的声音不曾让狗、马听到,
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做到。我见先生接待宾客,恭敬节俭却不松懈怠慢,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有做到。我见先生在庭院,严格对待下人却不诋毁伤害他们,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做到。我喜欢这三点,向您学习了但还
没有做到,我怎敢在您的门下而不学习呢?”曾子离开坐位道歉说:“我不如你,你是在学习啊!”《荀子·大略》有这样一条记载:曾子吃鱼剩下了几条。曾子说:“用米汁浸渍起来吧。”他的一位弟子说:“用米汁浸渍的鱼吃后容易伤人,不如腌制的好。”曾子流着泪说:“是我有了不专心的情况啊!”他伤心自己听到的晚了。善于向学生的长处学习,在教学中增长知识,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向曾
子学习的。
三是交谈式教学。提倡师生互动,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这也是曾子的一个长处。《礼记·檀弓上》记载,一次,曾子对子思说:“孔伋!我办理父亲的丧事,七天
没喝一点汤水。”子思说:“先王制定礼制,是让做的太过分的人屈身接近礼的规定,又让做不到的人努力达到礼的规定。因此,君子为父亲守丧,不喝汤水只要
三天就可以了,要能够柱着杖站起来。”《孔丛子·居卫》也记载,曾子对子思说:“从前,我跟随老师周游于各诸侯国,老师不曾丢掉做臣下的礼节,而先王的礼
法还不能推行。如今我看你有傲慢国君的意思,岂不是不合乎礼法吗?”子思说:“时代改变了,世事不同了,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相适宜的做法。在我祖父的时
候,周朝的制度虽然已遭到破坏,但君臣还各在原来的位置上,仍保持着上下的关系,象一个整体。想推行先王之道,不按礼节去寻示,就不会被接纳。当今天
下的诸侯,正欲用实用相竞争,竞相召请英雄,用来作自己的助手。这是得到贤
能的人就昌盛,失去贤能的人就灭亡的年代。在这个时候,我不提高自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