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脏组织块的立体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研究进展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cells,VSMC)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EC-SMC联合培养模型是目前研究这2种细胞间相互影响的最佳方式。
作者对现有的EC-SMC共培养模型及共培养对这2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在微观上深入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也为建立更接近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EC-SMC体外共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标签: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2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和血管壁自身结构稳定的关键,在病理条件下EC和SMC的相互作用同样可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EC-SMC联合培养模型是目前研究这2种细胞间相互影响的最佳方式,对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血管壁生理及炎症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目前EC-SMC共培养模型和共培养模式下2种细胞的互相影响做一综述,为在微观上深入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
1 EC-SMC共培养模型1.1 直接接触的共培养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尝试建立EC-SMC共培养的方法。
早期研究简单地将EC和SMC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种植在同一体系中,2种细胞能够混合生长,且相邻的EC和SMC之间形成连接[1]。
此模型较为原始,细胞混杂,EC和SMC没有形成生理状态下的结构层次,且2种细胞之间干扰较大。
在此基础之上,Davies等[2]引进了微载体技术,即将2种细胞分别种植于微载体上,然后将微载体混合于同一体系,实验中相邻的微载体上同型或异型细胞间都形成接触连接。
这种方法很好地将2种细胞分离培养,使其能独立存在,从而为单独研究联合培养体系中某一种细胞提供了方便,但仍然不能反映生理状态下细胞的生长结构层次关系。
改良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 上 海斯 莱 克 实 验 动 物 中 心 ) 。DME M 高 糖 培 养 基
( I n v i t r o g e n , 美 国) ; 鼠尾 胶 ( 自制 ) ; 胰 蛋 白酶 ( 1: 2 5 0 ,Ame r e s c o , 美 国) ; 胎 牛 血清 ( F B S , Gi b c o , 美 国) ; 兔抗 鼠 C D3 4单 克 隆抗 体 、 兔抗 鼠 C D3 1单 克 隆抗 体 ( An t i b o d y D i a g n o s t i c a I n c , 美 国) ; 兔 抗 人
比例 : C D3 4 、 C D 3 1为 1: 5 0 0 , VI I I因子为 1: 2 0 0 。
本文 2 O 1 2 —1 2 一O 8收 到 , 2 0 1 3 -0 1 —1 6修 回 , 2 O 1 3 一O 1 —1 8接 受
矗曩厦学 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3 卷第1 期
圜 篓 一
篓
VI I I因子 相 关 抗 原 多 克 隆 抗 体 ( DAKO, 丹麦) ; 抗
兔及 抗 鼠 AB C试 剂 盒 、 D AB显 色 试 剂 盒 、 F I T C标 记羊 抗兔 I g G( B e y o t i me , 中 国) ; 其 余化 学试 剂 为 国 产分 析纯 商 品 。 1 . 3 实验 用 肝素 的配 制
m饵讲学 杂 志, 2 0 1 3 。 2 3 ( 1 ) : 3 9 - - - 4 0
⑥ 2 0 1 3 C H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I C R O C I R C U L A T I O N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心脏内皮细胞是构成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管结构稳定、调节血压和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功能。
因此,研究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概述并解释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包括定义和功能介绍、分离方法的概述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劣比较。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讨论心脏内皮细胞分离过程中的步骤和操作技巧,如材料准备、操作环境要求、细胞分离酶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基配制与使用注意事项等。
在实验结果和数据解读部分,我们将介绍心脏内皮细胞分离后效率和纯度评估指标,并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详尽解读。
此外,我们还会将结果与预期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现有研究进展之间的联系。
最后,在结论与未来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在心脏内皮细胞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还会提出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探索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的全面指导,促进对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相关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并为相关治疗方法的开发和改进提供新思路。
2.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心脏内皮细胞是一种位于血管内壁上的细胞,其主要功能包括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心脏功能和参与免疫反应等。
在很多研究中都需要对心脏内皮细胞进行分离以便进一步的实验操作和研究。
本部分将概述心脏内皮细胞的定义和功能,并对常用的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劣比较。
2.1 心脏内皮细胞的定义和功能:心脏内皮细胞是一种存在于血管壁以及相关组织中的特化上皮细胞,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们构成了血管内壁,起到隔离并调控外部环境与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其次,心脏内皮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来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因此在血压控制和循环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参与免疫反应等方式对心脏功能进行支持和调节。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在血管壁和其他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内皮细胞位于血管内膜表面,起着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管通透性和抗凝等重要作用。
而平滑肌细胞则主要负责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管内的血液流动。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这种研究有望为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可以模拟体内血管内环境,有助于研究血管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共培养,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血管功能调节中的协同作用。
此外,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还可以为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提供平台。
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都是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共培养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
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肿瘤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取
肿瘤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取
肿瘤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取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原代血管内皮细胞。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1. 收集肿瘤组织样本:从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者小鼠移植的肿瘤样本中切取一小块组织。
2. 组织消化:将切取的肿瘤组织块放入含有酶消化液(如胰酶、胶原酶等)的培养皿中,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
小时),使组织细胞分解。
3. 细胞收集:将消化后的组织液过筛或通过离心的方法分离细胞。
离心后,上清液中包含了原代血管内皮细胞。
4. 细胞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预先涂覆了基质的培养皿中。
培养基可以选择适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如内皮细胞培养基。
5. 细胞培养与扩增: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提供适当的培养条件(如37℃恒温、5% CO2、高湿度等),定期更换培
养基,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原代内皮细胞通常需要经过数代扩增,以获得足够量的细胞。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取方法,具体操作细节可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室条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血管生成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实验模型研究进展吴家明1,陆 茵1,2,郜 明1,张伟伟1(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2.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收稿日期:2007-09-21,修回日期:2007-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371727,3077276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BK2003113)作者简介:吴家明(1980-),男,硕士生,研究方向: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转移研究,E 2mail:nj w ujia m ing@;陆 茵(196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转移研究,通讯作者,Tel:025286798154,E 2mail:luyingreen@中国图书分类号:R 205;R 332;R 3632332;R 364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08)01-0011-04摘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治疗肿瘤转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血管生成模型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探讨血管形成机制、发现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等研究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如何寻找适合的血管生成模型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
该文就主要常用模型做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关键词:血管生成;模型 血管生成(angi ogenesis )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已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套迭)形式形成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过程[1]。
血管生成是许多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参与调节的一个平衡过程[2]。
血管生成过多与肿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有关[3],抑制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策略。
因此寻找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
血管生成研究需借助血管生成模型进行,血管形成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在血管生成模型中模拟完成,包括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毛细血管网状结构的形成等。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血管内膜上的一种细胞,它们起着维持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良好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不仅有助于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还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医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血管内皮细胞来源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包括人类或动物的血管组织。
通常情况下,从人体的脐带血、外周血或组织中分离得到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适合于体外培养。
一些商业生物技术公司也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服务,可以方便地购买到高质量的细胞用于研究。
二、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的选择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是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基本营养液,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一般来说,常用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包括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E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和Medium 199等。
这些培养基通常含有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生长因子、胎牛血清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细胞生长。
1、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将采集到的组织样本进行酶消化处理,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贴壁法或悬浮培养法将其传代培养。
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
2、细胞的传代和冻存随着细胞的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逐渐下降,需要进行细胞的传代和冻存。
传代前需要对细胞进行细胞数计数和活力检测,传代后要及时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确保细胞的健康状态。
3、细胞的实验处理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处理,如细胞分裂抑制(如丙酮酸、羟基脲等)、细胞增殖刺激(如VEGF、EGF等)等。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连 中起关键作用的C2 , E T a 但 D A不可与胶原酶合用 ,
因为胶原 酶活 性依赖 C2。具 体有 以下几种 : 1通过 a () 消 化使 组织完 全解离 , 适用 于较 疏松 的组织 : 2 对 这 () 较 致密 的组 织 可把组织 切成 小块 ( 边长 4r 左 右 ) 消 nn ,
胞常 被成 纤维 细胞 等污 染 。成纤 维细胞 生长 较 内皮细 胞的功能有更多 了解 ,人们对人及动物内皮细胞的培 胞快 , 可将 后者迅 速覆 盖 。因此 , 必须 采取一 些纯化 方 管 ( 动脉 、 主 脐静 脉)内皮 细胞发展 到微 血管 内皮细胞 ( E s。ME s M C) C 的分 离 和培 养 在认 识正 常 的血管 生成 等过 程中发挥 了关键 作用 。 M C 因器官功 能不 同 而有不 同 的异 质性 , Es 如其形 剂和仪 器将 其分 为简单纯 化法 和复杂纯化 法 。 12 1 简单 纯 化方 法 .. ①将 组织 分离后 得到 的细
养 进行 了探索 近年来 , 血管 内皮细胞 的培养 已从大血 法 , 使内皮细胞高纯度的发展起来。 根据是否需特殊试
和实体 瘤血管 新 生 、炎 性细胞 的迁移 及 血管病 理生理 胞 悬液进 行 过滤 和离心 。用 10 0P 5 —20- m及 7 —10m 0 0, U 孔 径 的 网 可 分别 筛 去未 消 化 的 组织 和 一 些 较 大 的 细
1 微 血管 内皮细胞 的分离纯化 接 种 的细胞 中的污染细 胞 。网孔大 小可 允 许 内皮 细胞
11 分离 M c 的分离中会遇到脐静脉血管内 Es 通过而滞 留污 染细胞 。③物 理刮 除法 或更 换培 养液 法 皮细胞分离过程中没有 的困难。 E s M C 大多是在剪碎或 M C 接种 和贴 壁后所 呈现 的铺路石 样形 态可 供识 Es 使 其匀 浆化后 ( 非酶 法 ) 与蛋 白水解 酶共 培养 不同的时 别。 污染 细胞 同样 可 以贴 壁 。 了不让 M C 被覆 盖 , 但 为 Es 整个过程中要对 M C 的形态进行辨别 , Es 这可能是比较 间( 消化 法 ) 酶 后分离 出来 。
血管形成实验步骤
血管形成实验步骤血管形成(angiogenesis)是新血管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高度调控过程。
血管形成实验是研究该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下是血管形成实验的步骤。
1. 细胞培养需要培养所需的细胞。
通常使用的是人类内皮细胞(HUVEC)和人类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ELF)。
这些细胞可以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通常使用的培养基为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2. 制备基质然后,需要制备细胞可以生长的基质。
这可以通过在96孔板或24孔板中加入蛋白质基质(如Matrigel或Collagen)来实现。
这些基质可以模拟细胞生长的环境,并促进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细胞接种将细胞接种到预先制备好的基质中。
通常使用的细胞密度为1-2×10^4个细胞/孔。
4. 细胞培养细胞接种后,需要在37℃和5% CO2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保持细胞的健康生长。
5. 加入样品在细胞接种后的24小时内,加入需要测试的样品,如药物、小分子化合物或蛋白质。
6. 观察形态在接种后的24-48小时内,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如果样品对细胞有影响,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7. 观察管网形成在接种后的3-7天内,观察管网的形成。
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高级技术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8. 数据分析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来分析管网的形成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此外,还可以使用定量PCR或Western blot 等技术来分析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血管形成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新血管形成的机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可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研究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其在维护血管生理特性以及参与血管病理反应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技术及其在血管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1.1 资源准备大鼠动脉、静脉组织、FBS、DMEM/F12、胰酶、胰酶抗性味粉、细胞凝集素、槲皮素、PBS、二氧化碳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相位对比显微镜、细胞均质器等。
1.2 组织消化将新鲜的大鼠动脉或静脉取出,去除外膜及脂肪组织,用PBS缓冲液清洗数次。
接着,用胰酶液消化组织,割碎后转移到消化液中,37℃孵育1-2小时,直到组织消化完全。
1.3 筛选基质消化完全的组织过筛,筛子孔径为80目。
去掉筛子上的淋渣后,产出的细胞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并鉴定是否为血管内皮细胞。
1.4 细胞培养将产出细胞悬浮在完全培养基(DMEM/F12,10% FBS,100ug/mL嘌呤鸟嘌呤,100ug/mL青霉素和50ug/mL链霉素)中,在培养室内孵育。
按细胞密度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培养方法,比如单细胞悬浮培养、半贴壁培养和全贴壁培养等。
1.5 纯化细胞如果需要纯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还需要使用血管壁内形成的凝集素贴壁分离技术,配合药物槲皮素进行消除非内皮细胞。
二、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2.1 血管内皮损伤与修复在血管损伤修复研究中,常常会使用拉环法、加热法、切割法、放置血栓等手段产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进而观察、探究血管内皮细胞的响应和修复机制。
例如研究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在内膜损伤后的DNA修复机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2.2 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异常有关。
通过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模拟这些血管疾病模型,如在培养基中将NO剂加入,从而模拟高血压或将脂质压入细胞内,模拟动脉硬化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究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形成实验的原理
血管形成实验的原理
血管形成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观察血管生长和形成过程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点:
1. 细胞和组织培养:实验通常使用培养皿或培养板,在其中培养细胞或组织。
细胞可以来自动物或植物的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嫁接、细胞培养或其他方法获取。
2. 活体或体外实验:血管形成实验可以在动物体内或体外环境中进行。
在体内实验中,通常将培养的细胞或组织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血管发育情况。
在体外实验中,细胞或组织会直接在培养条件下生长和形成血管。
3. 血管生长因子和分子介导:实验通常会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和分子,以模拟和促进血管形成的过程。
例如,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诱导血管的形成。
4. 观察血管形成:实验过程中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血管的形成过程。
可以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和迁移,血管管腔的形成,以及血管的网络结构和形态。
通过进行血管形成实验,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血管的发育和异常形成的机制,并在血管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现新的靶点和策略。
最新 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在成熟心脏发育中的关系-精品
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在成熟心脏发育中的关系血管内膜可以感应流过血液的剪切应力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因此,心脏内皮细胞可以调节心脏的收缩,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关系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中大约有30%的细胞是心肌细胞,另外的70%为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1〕.各细胞间的相互诣调作用对心脏的发育至关重要〔2〕.内皮细胞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系统结构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3〕,是血管张力和附近细胞生长的动态调节器〔4〕.心肌细胞不仅有赖内皮细胞提供血氧和营养物质,更需要内皮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从而引导和促进心肌细胞发育、舒缩功能、缺血损伤后存活乃至有限再生。
本文综述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讨论血管内1面的功效,以利于研究心肌细胞的再生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1、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解剖位置关系在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中,每一个心肌细胞旁至少有一根毛细血管,在重量上心肌细胞大约是血管内皮细胞的25倍但是在数量上内皮细胞至少是心肌细胞的3倍〔5〕.心肌细胞的大小通常是10~100μm,由内皮细胞形成的微血管之间的距离为15~50μm〔6〕,每一个心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距离都小于3μm,冠状动脉微血管网络内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这种紧密解剖结构不仅可以供应使充足的血液,同时也有利于这些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7〕.2、心脏血管内皮细胞调节心肌细胞收缩血管内膜可以感应流过血液的剪切应力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因此,心脏内皮细胞(包括心内膜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调节心脏的收缩。
由心脏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释放或活化信号分子,达到调节心肌细胞收缩反应的作用。
心脏内皮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其分泌的因子包括一氧化氮、内皮素-1、前列环素、促尿钠肽和其他细胞因子〔8〕.2.1一氧化氮三种不同的一氧化氮合酶同工酶将L-精氨酸合成为一氧化氮(NO).神经元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eNOS)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表达,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应激或细胞因子诱导下表达。
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步骤
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步骤内皮细胞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细胞类型,其在血管形成和维持血管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和血管生成的机制。
下面将介绍内皮细胞成管实验的详细步骤。
步骤一:细胞培养和准备1.1 培养内皮细胞:从小鼠或人的血管组织中分离内皮细胞,并将其培养在含有内皮细胞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细胞密度一般为1×10^4 - 1×10^5个细胞/ml。
1.2 细胞的准备:用内皮细胞培养基洗涤细胞,将细胞悬浮于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
步骤二:细胞的涂层和培养2.1 准备基质涂层: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基质涂层溶液(如胶原、玻璃纤维基质等),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或在4°C下静置过夜。
2.2 细胞的涂层:将细胞悬液加入基质涂层的培养皿中,使细胞均匀分布在涂层表面。
2.3 培养细胞:将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箱中,以37°C、5% CO2的条件下培养。
步骤三:细胞的处理和观察3.1 添加适当的刺激物: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刺激物(如VEGF、FGF等),以促进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
3.2 处理时间的控制:根据实验的需要,控制细胞处理的时间,通常为24-72小时。
3.3 细胞的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胞形态变化,特别注意细胞的管腔形成情况。
步骤四:结果分析和图像获取4.1 细胞成管评价:根据观察到的管腔形成情况,使用成管指数等评价指标对细胞成管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4.2 图像获取:使用显微镜和成像设备获取细胞成管的图像,用于结果展示和进一步分析。
步骤五: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5.1 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
5.2 结果的呈现:将实验结果以表格、图表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呈现,准确描述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是研究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内皮细胞的培养、处理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过程和相关的信号通路。
齐鲁医学三维细胞培养简介-闫辉2014.10.9.pptx
性状,并分化产生新的组织结构,以便全
面研究发育过程。随着组织工程的新兴
发展,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2021/7/27 星 期二
4
3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亮点
① 三维培养体系为细胞提供类似体内生长环境 的支架或基质,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和/或缝隙连接等 连接方式建立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联系, 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 ② 三维培养细胞在基因表达、基质分泌及细胞 功能活动等方面与单层培养均有明显差异,而与体 内细胞生长情况更为相似;因此,三维细胞培养既 能保留体内细胞微环境的物质结构基础,又能体现 细胞培养的直观性及条件可控制性,把体外无细胞 及单层细胞培养体系与组织器官及整体研究联系起 来。
Matrigel母液浓度10.6 mg/mL(3),放置于4℃溶解(4)。 消化细胞,重悬至完全培养基中计数,细胞悬液浓度
为1×106/mL。使用时置于冰上,用预冷的细胞重悬
液与Matrigel等体积混匀,24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
37℃放置30 min使其成胶,添加完全培养液。置于 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孵育,第二日换液,此后每隔 一日换液一次[1]。
20法
三明治模式前期工作和凝胶上模式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凝胶上的细胞经培养融合 至(70、80)%左右时,吸去培养液,用无菌 PBS冲洗两次后添加第二层胶(200µl/孔), 在37℃下培养30min使其凝固后,再在胶 原凝固面上添加培养液[3]。
术仍然有待发展,一方面其成本仍较高,另一方
面由于培养条件尚处于亚最佳状态,细胞的生
存能力和分化程度有限,与真实人体尚存在差
异,所以如何通过技术上的继续完善使培养条
件尽可能地模拟体内,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位于血管内壁的重要细胞,它们在维持血管结构稳定、调控血管张力和血液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下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血管内皮细胞主要来源于人体的血管组织,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从血管中分离和提取。
通常来说,可以选择人体动脉、静脉等血管组织作为细胞来源,从中分离得到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
在实验动物中,也可以选择小鼠、大鼠等动物的血管组织来获取血管内皮细胞。
1. 血管组织的分离和处理:需要将血管组织从人体或动物中取出,并去除周围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
然后,将血管组织切成小段,并用适当的消化酶进行消化处理,使内皮细胞从血管组织中释放出来。
2. 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纯化:经过消化处理后,将获得的细胞悬液进行离心分层,采集含有内皮细胞的上清液。
然后,可以通过负性筛选或CD31抗体磁珠等方法将内皮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3. 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传代:将得到的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到预先涂有明胶或基底膜的培养皿中,加入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将细胞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随着细胞的增殖和扩张,可以进行细胞的传代,维持内皮细胞培养的稳定性。
4. 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与应用:在进行内皮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进行鉴定,确认其具有内皮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PCR检测等方法,可以检测内皮细胞表面标记物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也具有广泛的前景。
1. 培养环境的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对培养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参数。
2. 培养基的选择:选择适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扩张的培养基是培养过程中的关键。
常用细胞培养方法整理
常用细胞培养方法整理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培养细胞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药物筛选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原代细胞培养、细胞系培养、体外血管生成实验和三维培养等。
1.原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从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原始细胞的方法。
常用的原代细胞包括肝细胞、肺细胞、心肌细胞等。
通常,将组织样品切碎并用酶溶解,然后通过筛网过滤,以分离单个细胞。
分离的细胞可以通过离心或贴壁培养等方法进行培养。
2.细胞系培养细胞系培养是一种从原代培养细胞中建立的“永生”细胞系。
常用的细胞系有HEK293细胞、HeLa细胞等。
一般来说,细胞系生长速度更快且更易于培养。
细胞系培养常用的方法包括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旋转培养等。
3.体外血管生成实验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是一种研究血管生成过程的常用方法。
通过培养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在三维基质中形成管状结构,模拟体内血管生成的过程。
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血管生成的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的评估。
4.三维培养三维培养是一种在三维基质中培养细胞的方法,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环境。
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培养,在三维培养中,细胞能够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和组织,更贴近真实生理情况。
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除了上述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值得关注。
例如,共培养是一种将不同类型的细胞一起培养的方法,用于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
过去,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主要是在培养皿中进行,但现在也发展出了一些其他容器,如微流控芯片和生物反应器等,用于更精确地控制和监测细胞培养的环境。
细胞培养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发展和改进的细胞培养方法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丰富和多样的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理机制和生命过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鼠尾胶原凝胶诱导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鼠尾胶原凝胶诱导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施森;何延政;宋丽;刘勇;杨辉;钟武;曾宏【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16【摘要】背景:血管新生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二维平面培养中已证实能促进血管新生.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待细胞融合至70%~80%时添加鼠尾另一层胶原凝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实验组采用完全培养液含M199培养液、胎生血清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双抗;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培养第1,4,7,20天观察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情况并进行细胞鉴定.三维立体模型建立后第3,6,9,12天进行形态观察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内皮祖细胞在三维基质内向胶原基质内生长,24 h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对照组细胞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实验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取第3,6,9,12天的凝胶块检测,可见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3表达阳性.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动员和诱导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新生.鼠尾胶原凝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表现出血管新生中的迁移、增殖和发芽等步骤.【总页数】4页(P2879-2882)【作者】施森;何延政;宋丽;刘勇;杨辉;钟武;曾宏【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组织蛋白酶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J], 王文娟;周国宏;2.组织蛋白酶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J], 王文娟;周国宏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J], 孔怡淳;孙蓓;赵堪兴;韩梅;王玉川;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模型中的表达 [J], 张志华;蒋犁;乔立兴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激光诱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抗体的影响[J], 陈少军;阴正勤;高钰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概述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概述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概述*段慧琴1,张永东2,穆祥1*(1.北京农学院动科系,北京102206;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摘要: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应用体外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广泛应用于微循环系统对不同生理或病理刺激的反应,也可阐明伴随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的某些疾病的病理机制,所以分离培养动物及人各个器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报道日渐增多。
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方法主要有3种,包括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和磁珠分离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
微血管内皮细胞一般通过其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摄取乙酰基低密度脂蛋白和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鉴定。
目前从不同组织器官分离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从1973年Jaffe E A等成功培养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至今,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认识。
研究资料已经证实,动脉起源的内皮细胞不同于静脉起源的内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不同于大血管的内皮细胞[1],并且不同器官组织起源的血管内皮细胞也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
微血管内皮细胞所表现的组织器官特异性,使人们认识到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的重要性。
因此,研究发生于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微血管病变,应该采用这一器官或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因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难度较大,研究成本较高,因而它的普及和应用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和免疫磁珠技术的发展,使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纯化变得相对简化,加之许多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的建立,使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及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1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状况到目前为止,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已经培养成功。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的研究进展刘静;张向阳【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ol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9【总页数】4页(P1385-1388)【作者】刘静;张向阳【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
1 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VEC是覆盖全身所有血管内腔表面的连续单层扁平细胞,总面积400~500 m2,质量约1.5 kg,正常人约有1012个内皮细胞[1]。
VEC厚为0.5~1.0 μm,大小(10~50)μm×(25~40)μm。
VEC核淡染,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侯伟;魏红玉;罗彦彦;许淑茹;陆俊佳;畅荣妮;舒伟【摘要】目的:研究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取出生5~7 d左右的大鼠乳鼠的腹主动脉血管,用组织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及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和肝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荧光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Tie2相关抗原的鉴定.结果:来自于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在改良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能够保持增殖和传代的能力,且Tie2抗原鉴定呈阳性.结论:成功分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组织并且获得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内皮细胞.【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4【总页数】4页(P556-559)【关键词】大鼠乳鼠;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Tie2【作者】侯伟;魏红玉;罗彦彦;许淑茹;陆俊佳;畅荣妮;舒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是覆盖于血管腔表面的单层细胞,是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EC不仅调节血管生成,还调节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分泌许多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与恶性肿瘤的增殖、转移与浸润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管EC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2],可以为抗肿瘤血管形成及其他血管依赖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ceived 2004-09-24 Accepted 2004-12-10*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86-21-54237098; Fax: +86-21-54237098; E-mail: yczhu@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脏组织块的立体培养王铭洁,蔡文杰,姚 泰,朱依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上海 200032摘 要:本文旨在对比研究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培养模式下,内皮细胞和心脏组织形态学的差异。
采用胶内、胶上、三明治模式、玻片培养小室模型等多种Ⅰ型胶原立体培养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及显微形态学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生长情况。
在二维平面培养中,原代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而在三维胶原培养模式中,内皮细胞呈长梭状形态,并迁入胶原培养介质中,和体内血管新生及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内皮细胞活化表型相似。
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增强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
在三维胶原中,心脏组织块生长良好,迁出的细胞将相邻组织块连接起来,组织块有自发的搏动。
本工作表明,改进的薄层胶原培养、玻片培养小室模型和动脉条模型是较好的研究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的工具。
在三维培养的情况下,内皮细胞通过空间增殖、迁移和锚定,可形成管状结构,比二维平面培养更适合用于血管新生的研究。
不同的立体培养模型可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
关键词:血管新生;Ⅰ型胶原;内皮细胞;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Q463; R33Endothelial cells and cardiac explants in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mWANG Ming-Jie, CAI Wen-Jie, YAO Tai, ZHU Yi-Chun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rdiac explants cultured in two- or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ms, several three-dimensional collagen type Ⅰ culture systems, such as the in gel, on gel, sandwich model, and the microscope slide model,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growth patterns of the cells and explants from heart by using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two-dimensional cultures the primary cardiac endothelial cells arrayed into a cobblestone-like structure. When cultured in three-dimensional matrix, the cells were elongated and migrated into the gel, with a phenotyp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process of angiogenesis and vasculogenesis in vivo . VEGF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the endothelial cells transforming into tube-like structure. Cardiac explants grew well in the collagen gel.Adjacent explants we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by the migrating cells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utorhythmic beating of the explants.Thin-layer collagen gel, microscope slide chamber and aorta-strip model were also tested and proved to be good tools for vasculogenesis or angiogenesis studies.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systems enable the endothelial cells to proliferate, migrate, and anchor to three-dimensional vascular structures, showing advantages for observing the feature of angiogenesis. Different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models may be used for variable research purposes.Key words: neovascularization; collagen type Ⅰ;endothelial cells ;tissue culture由于缺血心脏组织中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和原有侧支循环的扩张往往不足以满足心脏对血供的需要,运用促血管新生因子增强缺血区血管新生的临床运用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目前血管新生治疗尚存在不足,例如局部血管瘤的形成,有些个体中该疗法收效甚微。
因此需要对血管新生的过程和态跟踪此过程,而只能对某一时间点的胶原块经固定后制作电镜标本观察。
2000年首次报道的玻片培养小室模型[8]对胶上模型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能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从内皮细胞单层侧面观察内皮细胞出芽过程的方法。
我们通过采用不同的立体培养方法培养内皮细胞和心脏组织块,阐明了立体培养和平面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形态学的差异。
我们还对立体培养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更好地模拟体内情况,同时又便于观察和统计,从而为以后的体外血管新生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药品 鼠尾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7661,Sigma 公司), 重组人源性VEGF (rhVEGF,V7259, Sigma 公司), DMEM 培养液(高糖型,Gibco 公司) , 胎牛血清(Gibco 公司) ,兔抗人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A0082,Da ko 公司),小鼠抗大鼠CD31单克隆抗体 (MCA1334G ,Serotec 公司)。
1.2 细胞培养与鉴定1.2.1 爬块法分离心脏血管内皮细胞[9] 取体重为80 g 左右的雄性Sprague-Dawley (SD) 大鼠两只,用1.5%戊巴比妥钠 0.3 ml/100 g 腹腔注射麻醉,浸泡于酒精中消毒皮肤。
无菌开胸取出心脏,漂洗清除血液后用小剪刀剪去心包膜、心房、右心室、室间隔、乳头肌及左心室外1/4部分。
将剩余的左室组织小心剪碎,在玻璃培养瓶内干涸培养30 min 后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液。
培养至72 h 时冲去组织块,更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孵育直至细胞融合。
本实验中使用的均为培养的第一代细胞。
1.2.2 心脏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检测培养细胞的CD31、八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
在35 mm 培养皿中置无菌盖玻片,将原代培养至单层近融合的内皮细胞消化,接种于盖玻片上。
融合至(70~80)%左右时取出盖玻片,用PBS 洗三次,–20℃预冷的丙酮(100%)固定7 min ,干燥后用PBS 洗三次。
然后用10 %正常羊血清在37 ℃下孵育20 min ,封闭非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
加入一抗(兔抗人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小鼠抗大鼠CD31单克隆抗体)37 ℃孵育2 h(阴性对照只加血清)。
用含2%羊血清的PBS 洗涤三次,加入Rhodamine 标记的荧光素二抗(抗兔、抗小鼠IgG),调控机制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从而在临床应用中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
由于血管新生过程受可溶性因子、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整体实验中不易对某特定因素进行研究,因此在体外模拟体内的血管新生,最大程度地重现该过程,成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完整的血管新生过程包括新血管的生成和新血管的稳定两个相继的步骤[1]。
经典的二维平面培养可用于研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蛋白水解活性、内皮细胞的凋亡[2]以及平面管腔形成[3,4]等实验观察。
但是,由于二维平面培养不能提供给细胞类似体内血管新生过程的立体环境,对血管新生过程的观察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维培养模型因能用于观察血管新生过程的更多方面,例如内皮细胞的出芽等,因而比二维培养有更多优点。
在三维培养模型中使用合适的三维基质,可使激活的内皮细胞长入三维基质,合适的三维基质包括胶原胶(collagen gel)、血凝块(pla sma clot)、纤维蛋白胶(fibrin gel)、基底膜基质复合物(matrigel),或者以上几种蛋白质的混合物[2]。
Ⅰ型胶原在三维培养基质中使用最广泛。
Ⅰ型胶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其酸性可溶成分被中和后,能在体外37℃温度下形成凝胶。
将细胞接种于其表面或其内部,可观察到细胞形态的变化和管状结构的形成过程。
因此这样的培养能模拟体内的血管新生过程。
和胶原相比,纤维蛋白胶容易受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因此必须添加蛋白酶抑制剂,从而阻断因基质降解而引起的管腔结构退化[5]。
基底膜基质复合物价格昂贵,成分尚未完全明确,因此限制了其推广使用。
三维立体培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胶内培养模式(细胞与胶原胶混合)、胶上培养模式(细胞生长于胶原胶表面)[6]和三明治培养模式(细胞生长于两层胶原中间)[7]。
胶内培养模式可用于观察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过程[6],即模拟体内血管从无到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