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1、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
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2、田登为郡守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张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田登是一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苔刑,于是举州百姓都称“灯”叫“火”。
正值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市集上张榜,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是说这个。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3、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4、伊犁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汲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汲须修绠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
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共8篇)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共8篇)1. 朱熹《近思集·咏柳》《近思集·咏柳》是朱熹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中垂柳的美景。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形容柳树在春风中的婉约姿态。
通过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感受到朱熹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2. 宋祁《万年风月不相忘》宋祁的《万年风月不相忘》是一篇倡导爱情忠诚的文章。
文章中以江南美景为背景,将爱情视作千年不变的美好。
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领略到宋祁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3. 欧阳修《赤壁怀古》《赤壁怀古》是欧阳修的一篇散文,以描述赤壁之战为主题。
文章中通过描写赤壁山水及英雄气概,展示了欧阳修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战争的反思。
通过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4. 王安石《登飞来峰》《登飞来峰》是王安石的一首诗,描绘了登山者攀登飞来峰的壮丽场景。
王安石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壮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领略到王安石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词中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思考。
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领略到苏轼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6.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一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和浪漫气氛。
通过描写元夕的民俗活动和对情人的思念,辛弃疾抒发了自己对家园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对传统节日和亲情的情感表达。
7. 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的《如梦令》是一首婉约的词,表达了女子的恋情之苦和对爱情的追求。
通过对春夜与离别的描写,李清照让读者领悟到她内心的渴望与痛苦。
阅读这篇文言文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对爱情的细腻描摹。
8.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是陆游的一首咏怀诗,描写了秋夜中的凉爽与思绪。
《24篇经典短小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后附答案(适用于六年级)
《24篇经典短小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后附答案(适用于六年级)(一)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二)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时,在半夜睡不着觉时,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 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适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
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金华)文言文阅读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 ɡ)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yòu )槁(ɡǎo )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学不可以已.:②水为之.,而寒于水:③虽有槁暴.:④輮使之然.也:(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事例一 ←表达的观点→事例三 木受绳则直事例二 ← →事例四2.(2022•鞍山)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惑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物观点 理由 一儿甲一儿乙3.(2022•临城县)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最新期中好题12篇)-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最新期中好题12篇)温馨提示:课外文言文是期中和期末必考的题型,一定加强对应题型的训练,做到会一反三!一、文言文阅读(2022·上海嘉定·六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A.看看百兽见到我而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见到我而敢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见到我而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而敢不走动吗?3.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成语是。
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来比喻这类人。
【答案】1.吃/吃掉行走/走2.C 3.狐假虎威仗势欺人/仗着别人的威势吓唬/欺负他人【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虎求百兽而食之”的句意是: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
食:吃。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的句意是: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一同行走。
行:行走,走。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语句“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正确的译文是:看看百兽见到我而敢不逃跑吗?故选C。
3.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寓意的理解。
本文叙写了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的寓言故事,从这则故事概括出来一个成语是“狐假虎威”,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的一类人。
【点睛】参考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
(完整版)六年级古文阅读及答案(8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六年级课外古代文言文阅读习题(共8篇)
六年级课外古代文言文阅读习题(共8篇)第一篇:《孔子的故事》* 文章介绍了孔子的成长和教育思想。
* 阅读理解题:1. 孔子是哪个时期的重要人物?2. 孔子受到了哪位名师的教育?3.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第二篇:《司马光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司马光的奋斗和他所作出的贡献。
* 阅读理解题:1. 司马光是哪个时期的重要人物?2. 司马光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3. 司马光对历史有何贡献?第三篇:《诗经中的美丽祖国》* 文章介绍了《诗经》中反映美丽祖国景色的篇章。
* 阅读理解题:1.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部重要文学作品?2. 《诗经》中描绘了哪些美丽祖国的景色?3. 为什么《诗经》对于研究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篇:《白居易的诗歌》* 文章介绍了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生平和代表作。
* 阅读理解题:1.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 白居易的诗歌以什么为主题?3. 白居易的哪首诗被誉为他的代表作?第五篇:《张衡和地动仪》* 文章讲述了张衡作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发明家的成就。
* 阅读理解题:1. 张衡是在哪个朝代活动的?2. 张衡的主要发明是什么?3. 张衡的地动仪是用来做什么的?第六篇:《神农尝百草》* 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故事。
* 阅读理解题:1.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的哪位重要人物?2. 神农氏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 为什么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第七篇:《李时中与医疗事业》* 文章讲述了现代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人物李时中及其贡献。
* 阅读理解题:1. 李时中是哪个时期的医学家?2. 李时中在中国医疗事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3. 李时中的贡献是什么?第八篇:《《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及其影响。
* 阅读理解题: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项重要发明?2. 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有哪些重要影响?3.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以上为六年级课外古代文言文阅读习题的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含译文及答案)
1.杯弓蛇影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久阔:久别不见。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朋友坐着喝酒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
于是,他又在上次的地方摆上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乐广尝.有亲客尝:广问其故.故:既饮而疾.疾:沉疴顿愈.愈:2、客人很久没有去乐广府的原因是什么?3、乐广再次招待,客人又看见了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呢?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前就胡乱定义。
B.不要在喝酒享乐的时候故意吓唬宾客。
C.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D.不要斤斤计较小事情,心眼太小会容易生病。
答案:1. 2.因为那位客人在乐广府喝酒时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心里特别厌恶,害起病来了、3.又看见酒杯中的蛇。
实际上是墙上角弓的影子映在了酒中。
4.C2.截竿入城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
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0篇(含答案)
5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孔君平诣其父造诣B.甚聪惠惠顾
C.儿应声答曰答应D.此是君家果君子
53.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5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5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多选题)
A.在对方姓氏上做文章,机智应答。
B.用类推的方法否认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
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又不失应有的礼貌。
阅读短文。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A.绝句B.绝技C.绝妙D.断绝
4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45.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6.短文告诉我们知音就是。
47.小学六年,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有关朋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诗句,马上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请你写一句送给你即将告别的同学:,。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①日中:正午时分。②元方:陈太丘长子。③委:丢下,舍去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文言文阅读练1 - 寻隐者不遇内容简介:本文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绝妙小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士却未与其相遇的遗憾之情。
阅读文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文言文阅读练2 - 归园田居阅读文本: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野竹成阴合,落英缤纷迎。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百卉丛林静,谁知有此花?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船。
文言文阅读练3 - 渡汉江内容简介:这是唐代文人杨炯创作的一篇游水诗,描绘了作者渡过汉江的情景。
阅读文本: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尚忆杨朱曾隐几多百年`,最是一昌年。
良人留连恋不舍,春草年年绿。
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烟中草木灞陵苑径何萧瑟。
红白胡同隔酒缸,青楼红梨千里香。
年少追求者杨柳,心中有望,几十鬼神堂。
厚禄冠城郭,济世安邦宽如海。
最爱别盟和异姓同胞,枭蛇悲鬼哭累累。
我看此志怅愢,蓦然方想,人生如梦,哪里不是长堤。
一手一舞紫荆扇,无缘舞汉洛人莫韩光。
寻骨觅迹,空挥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文言文阅读练4 - 渔歌子内容简介:此篇为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写渔村生活的诗,颂扬了自然和谐的渔人生活。
阅读文本: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文言文阅读练5 - 清明内容简介:清明是唐代文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人们的哀思。
阅读文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六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篇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节选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战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③汤汤..乎若流水________ ②巍巍..乎若太山________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_______ 2.在短文中用“ ”画出赞美伯牙琴艺高超的句子。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会用 、 这样的四字词语来赞美伯牙的琴艺高超。
3.翻译下列句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4.通过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阅读理解。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5.题目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好书画”中“好”的意思是_________。
杜处士最爱的是______________,从文中的“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6.文中描写牧童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牧童笑是因为____________。
7.杜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评价,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评价的依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杜处士:______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8.“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________________。
阅读《伯牙鼓琴》,完成后面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全国通用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供参考):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共19篇,有答案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节选[注释]甚:非常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 乃: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 曰: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对话意思:(2)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3、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案:1、(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本组课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吕氏春秋》[注释]善鼓琴:善于演奏古琴峨:高洋:广大1、成语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人物是的知音,从(课文句子)“”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六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八篇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八篇带答案第一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第二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第三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第四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4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4篇1书黄筌①画雀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则展颈,无两展者。
”验之信然②。
乃③知观物不审④者,虽画师且不能⑤,况其大者⑥乎?君子是以务⑦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quán):五代后蜀画家。
②然:如此,这样。
③乃:于是。
④审:详细,周密。
⑤不能:不可以这样做。
⑥大者:指更大的事。
⑦务:努力,致力于。
1.联系短文,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验①检验,验证:②有良好效果:③凭证,证据信①信用:②实在,的确:③消息2.“验之信然”的意思是.3.《书黄筌画雀》写黄筌画飞鸟画错了黄筌“验信然;《书戴嵩画牛》写戴嵩画斗牛画错了,“处士笑而然之”。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益者三友孔子曰:“草者①三友,损者②三友,友直、友谅③、友多闻,益矣:友便(pián)辟④、友善柔⑤、友便佞⑥(ning),损矣。
”[注释]①益者:有益的朋友。
②损者:有害的朋友。
③谅:诚信的人。
④便辟:谄媚奉承、玩弄手段的人。
⑤善柔:阿谀逢迎的人。
⑥便佞:花言巧语的人。
1.下列不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 )A.为人非常诚信的人。
B.对待每个人都很温柔、说话总是和颜悦色的人。
C.处事公正坦率的人。
D.知识广博的人。
2、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指的是, , .(用原文内容填空)3.孔子的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展开说的?请在文中画上横线,并用现代汉语写出意思。
3吴人孙山,滑稽①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②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①滑稽(gūjǐ):比喻能言善辩。
②解元: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
这里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①乡人托以子偕往②山缀榜末,先归2.下列与文中加点的“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子偕老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子不教,父之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 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适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
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
2、翻译:①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叮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1、解释:①和②亦③并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
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法术的人。
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
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1、解释:①已②善③俄④作
⑤盛馔⑥冀⑦具⑧讫
2、翻译:①僧俱以告②当为除之③僧苦问其所以
6、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①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②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时任宰相。
③杨大年: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解释:①为②应声
2、翻译: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理解: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
7、解缙敏对
解缙尝从游内苑。
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为一步高一步。
”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
”上大说。
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
”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
”上遽曰:“是女儿。
”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
”上曰:“已死矣。
”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
”上曰:“已投之水矣。
”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
”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既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①解缙:明朝人。
②内苑:御花园。
③上:指明成祖朱棣。
1、解释:①对②说③方④遽
⑤应⑥既⑦敏
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3、理解:“降金龙”的意思是
8、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1、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