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服饰31页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英双语)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英双语)](https://img.taocdn.com/s3/m/3e8b916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2.png)
the "Great Wall" reputation. The Great Wall in China's vast land of the north east and west lie the rolling one, imposing, as long as more than ten thousand li long wall. This is considered the world's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Wall a great miracle. Great Wall is China's ancient defense project is a great crystalliz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wisdom in ancient China embodie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ut also shows the Chinese nation's long history.
第7页,共33页。
第8页,共33页。
Beijing opera
Peking Opera combines music, acrobatic dance, and spectacular costumes to tell stories from Chinese history and folklore. Using abstract, symbolic gestures rich in dramatic meaning, actors represent personages from the heroic, divine, and animal worlds, often in martial exploits.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of the masklike makeup and elaborate costumes immediately identify the characters to a knowing audience.
中国风传统文化教育ppt模板
![中国风传统文化教育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72aa244bcd126fff6050b0e.png)
过 渡
肆
这里输入第一章的大标题
这里可以用一段简短的话描述出本章中心内容,或者
页
是本章导语;也可以在这里列出本章小节的标题。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这里输入您的文字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添加标题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添加标题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 内容这里可以添加 主要内容这里可以 添加主要内容
标题文字
75%
标题文字
54%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 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 内容
标题文字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添 加 标 题
添加标题
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加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标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添加标题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添加标题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然后另存为一个新图片,在填充选图片时选
4 择你裁好的图,就不会出现变形了,后文遇
到长方形,六边形等图片时,操作方法类似。
5
更换图片后动画效果会保留下来,适用于对一个 问题进行多项说明时使用。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标题
中国各朝代服饰发展及特点全解PPT学习教案
![中国各朝代服饰发展及特点全解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c0b07b8f67c1cfbd6b8e3.png)
明代官服中最具特点的是乌纱帽,乌纱帽 翅因戴者官职、身份不同而各异。其形制前低 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 巾以束发。
第36页/共45页
明朝的儒生文士男子服饰,大 多穿圆领或斜领的青布直身的宽袖 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
第37页/共45页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 能穿一些浅淡的颜色。裙子宽大,样式很多。
元成宗
元代贵族 便服
第32页/共45页
元代的贵族妇女, 常戴着一顶高高 长长,看起来很 奇怪的帽子。她 们穿的袍子,宽 大而且长,走起 路来很不方便, 常常要两个婢女 在后面帮她们拉 着袍角,一般的 平民妇女,多是 穿黑色的袍子。
第33页/共45页
第34页/共45页
十一、明朝服饰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恢复汉族的礼仪,便 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以 袍衫为主要服饰,而官员则以补服为常服,头 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衫。所谓补服,是指在袍 衫前有一块方形刺绣图案的官服,文官图为飞 禽,武官图为猛兽。用袍衫颜色和图案的分别 来区分官阶品位。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 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
第22页/共45页
七、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唐代纹样不 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吸 收了西方艺术形式。加 上对外开放、丝绸之路 重开,中西结合,使唐 朝服饰华丽清新。隋代 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 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 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 飘带。
第23页/共45页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于621年正式颁布东舆衣 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 命妇、土庶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 色彩、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 定,唐朝的衣冠制度正式确立。例 如唐朝对服饰色彩规定:黄色只有 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穿用, 他人穿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 权的特殊象征。另外,还以服装的 颜色区分官职品级:三品以上服紫 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 七品为青色。
2015-中国传统文化-自学版
![2015-中国传统文化-自学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91d71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9.png)
第10页,共227页。
1
五味 调和
第11页,共227页。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 最美妙的境界:
音乐上讲究“和乐”、“唱 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 和”。
政通人和、合卺、天作之合、珠 联璧合……
第12页,共227页。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 》文子·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 鼎鬲其间,五味以和”。
刚摘的茄子去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 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新笋、蘑菇、五香 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了,用鸡汤偎干,将香 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 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
第27页,共227页。
文化条件:
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因为 仁慈,中国人实施多子继承制度。
茶卓尔不凡,完美体现了东方自然主义 的神韵。这便是东方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第39页,共227页。Fra bibliotek茶道的基本精神
和
静
怡
第40页,共227页。
1 “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 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 易《中的“保合大和”。
“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皆 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 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
第29页,共227页。
菜肴、食物的命名,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并 举,还有全虚,借题发挥的。
写实的菜名,就有很多种。 菜肴:糖醋黄河鲤鱼; 地名加菜料:广东文昌鸡; 店名加菜料:全聚德烤鸭; 主料加配料:葱烧海参; 主料加盛器:荷叶蒸包、铁板烧等; 以主料加药材:人参鸡、咖喱牛肉 ……
第30页,共227页。
服饰_女子_唐代_演变史_课件PPT文档共31页
![服饰_女子_唐代_演变史_课件PPT文档共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dc91e8035ef7ba0d4a733beb.png)
长带
长巾 (披帛
披帛又可称作“画帛”。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服饰,在唐代得以盛行。形状为一条长 条形状的巾子,披与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将其缠绕在手背间,材料多是纱罗制成, 上面印有花纹,或是金银线织成的图案,已婚未婚女子所用披帛形状不一。未婚女子 披帛较细长,走起路时,随风起舞,妩媚美观。
大袖衫---《簪花仕女图》描绘得是贵族妇女在庭中散步采花, 捉蝶时的情景。图中人物的服饰,与其它唐人画像不同,如头戴 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装束。对照文献记 载,这种服饰应是中晚唐时期的样式,并一直流传到五代。以纱 罗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尤其是不穿内衣,仅 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
另另一一种种是是 大大袖袖纱纱罗罗衫, 衫是,将是裙将腰提 裙高一腰掩抹提乳胸高或后加, 掩仅乳直或披加纱罗, 一肌抹肤胸隐后隐,可 仅见直,披可纱谓 罗“,绮肌罗肤纤缕 隐见隐肌可肤见”,。
可谓 “绮
罗纤缕见
肌肤”。
胡服 唐代的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比较常见的胡服形式是翻 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透空软锦靴和锦绣浑脱帽, 有的还佩有蹀躞带。唐代女着胡服俨然成为一种风尚 正如《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唐朝则杂以戒夷之制,? 止唐有长帽短靴,合胯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 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
唐文化的开放,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 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正是胡族习俗、异国文明、 宗教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唐人兼容 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使人民自我认同感加 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大家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传统文化资料大全(值得收藏)
![传统文化资料大全(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3e9d81dbb14e852458fb575a.png)
传统文化资料大全(值得收藏)传统文化资料大全(值得收藏)张凤林传统文化资料大全(值得收藏)星星知我心本文在不断更新中,若想了解最新,请点击返回本文弟子规全文易解易经全文翻译群经之首------《易经》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绕口令选集之一绕口令选集二国画屏风!【组图】中国56个民族服饰和图腾《千字文》原文千字文全文解释带拼音的千字文三字经全文引用新三字经音画版《三字经》中国谚语大全——哲理篇之一中国谚语大全——哲理篇之二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从《三字经》看传统文化启蒙孔子遗言出土,内容震惊世人!【中华字经】——教育部最新科研成果中医与八卦天干地支对照表图书城--看你想看的书中国老话大全—健康篇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四书五经孙子兵法古代年龄称谓文学常识摘要诗体词牌知识汇总词牌名格式大全我国古典文学之最老子与道德经老子语录【禅语铭言】老子的哲学智慧:老子与《道德经》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十首古诗古代文化常识之一——人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之二——古代职官古代文化常识之三——天文历法古代文化常识之四——古代地理古代文化常识之五——科举制度古代文化常识之六——风俗礼仪古代文化常识之七——饮食器用古代文化常识之八——音乐文娱古代文化常识之九——文史典籍古代文化常识之十——目录辞书阴阳五行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十句话说尽中国千年史关于“十德”的古代名言请欣赏黄梅戏《女驸马》你见过这么精美的玉雕吗样板戏画报收藏民间剪纸剪纸艺术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连环画—猪八戒背媳妇连环画—武松打虎连环画—木兰从军连环画—穆桂英连环画—蔡文姬(上)连环画—蔡文姬(下)连环画—李逵闹东京(上)连环画—李逵闹东京(下)连环画—陈三五娘连环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连环画—西厢记王叔晖连环画—西厢记连环画:【女娲补天】(人美1957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经典图文】连环画《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刘文昌红卫兵油画[油画欣赏]潘鸿海油画作品被毁前的圆明园竟然这么美故宫31件价值连城的极品(图)吟竹的古诗咏梅的诗词历代名人咏梅诗图唐诗配画三百首精选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一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二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三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四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五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六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七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八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九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一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二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三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四集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第十五集中国吟酒古诗词集萃148句唐诗宋词【图文】李煜诗词全集!【精美图文】古代修心养性诗词佳作欣赏传统文化——万恶淫为首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孝道以儒之根《弟子规》对照女子做人的标准十二生肖趣谈【经典图文/祝你好运】《中华十圣图》及咏十圣诗(收藏版)19种经典大智谋中国传统乐器大全(图解)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之一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之二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之三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阿弋:真实的纪晓岚和珅是什么人阿弋:杜甫是被骗后被迫流亡成都的阿弋:李白是否到过夜郎成为历史谜团龙生九子——各司其职值得收藏的书法名贴名匾【组图】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古代年画精品古玩字画欣赏大全清朝官服难得一见慈禧为何称“老佛爷”?极其珍贵的古代牌匾走近故宫-揭密五大谜中国历代首都一览【完全版】你知道中国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吗?八大奇毒五行与天干地支知识【图文】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中华吉祥图案及寓意中国古代神话神兽大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图解)精断八字七十二物候中国风俗大辞典图文火花百家姓姓氏图腾十二月生肖起名禁忌大全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一生难见的世界名画阅读必懂的几点文学文化常识(整理)为众生摆渡: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图)五花八门常用知识二十四节气知识讲析结婚周年纪念的不同名称揭开上帝终极底牌:癌症自愈源于心脏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惊叹!生长在沙漠上的神奇植物【组图】《儒家资料汇编全集》李清照词全集〔翻页FLASH音画〕极具人文内涵的古典牌匾集粹!【极品珍藏】宋徽宗瘦金书《千字文》欣赏!【典藏精品】干支纪年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婀娜多姿汉服秀(27P)“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人体五行属性表影响你一生的210句励志诗词收集这些知识也许以后就很难找到了。
秦汉时期的服饰PPT学习教案
![秦汉时期的服饰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c6e3080242a8956aece4d8.png)
同心髻
第65页/共77页
垂云髻
第66页/共77页
分髾髻
第67页/共77页
簪(zān)花的女子
第68页/共77页
周代的史籍中有记载,贵妇为使发型高大 繁复,就剪取他人头发掺接在自己的发中 ,梳成高大发髻。 马王堆汉墓的古尸,提供了戴假发习俗的 实物。据说汉代贵妇不仅在真发中掺接假 发,有的还用假发做成假发髻,直接戴在 头上,甚至有一种以假发和巾帛做成帽子 般的假髻,白天往头上一戴,晚上取下来 ,称为帼。巾帼一词代表女性,也是由此 而来的。
第42页/共77页
灰地菱纹 袍展示图 (根据河 北望都汉 墓壁画、 山东沂南 汉墓壁画 并参考马 王堆汉墓 出土实物 纹饰复原 绘制
第43页/共77页
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 直裾袍:(襜褕,chān yú) :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
裤:为袍服之内下身所服,早期无裆。 褝 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
第50页/共77页
素纱襌衣
衣长128厘米、通 袖长190厘米,马王 堆一号墓出土,身 长1.28米,通袖长1.9 米。由上衣和下裳 两部分构成。交领、 右衽(rèn)、直 裾。面料为素纱, 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素纱丝缕极细,共 用料约2.6平方米, 重仅49克,可谓 “薄如蝉翼”、 “轻若烟雾”。它 代表了汉初养蚕、 缫(sāo)丝、织造 工艺的最高水平。
第69页/共77页
东汉陶 塑舞女, 头梳高 大发髻, 髻上插 满珠翠 花饰
第70页/共77页
第四节 军事服装
汉代铠甲的两种基本类型: 护甲由整片皮革或其他材料制成,上嵌金属片或犀
皮甲片,四周留阔边——指挥人员 护甲由正方(或长方)形甲片编缀,穿时从上套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的起源
神话及传说起源 --- 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 帝王轩辕氏 黄帝 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 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 作,如文字,农业,音乐,历法等。黄帝的正妃 嫘祖,传说中就是她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 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 ,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
辽、金、元பைடு நூலகம்期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既沿袭汉人的礼服制度, 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沿 袭汉唐和宋代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 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元代男子的服饰有 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 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 ,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 还加有横襕。领型有右衽交领、方领和盘领。下穿 小口裤,脚穿络缝靴。服色以白、蓝、赭为主。此 外,元代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棉花 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服饰材料的主要品种。
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 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宋代的缺胯袍 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穿褙 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 礼服穿用。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 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 朴、洁净、淡雅之感,这与当时的社会状 况,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实际起源 ---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对 人类来说,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 ,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 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五千年 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 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 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 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春秋时期胡服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 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 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 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 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 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 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 ,胡服从此盛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 ,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由于它比革带的 扎结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 。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 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 、尧、舜(shùn)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 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 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 》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
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和繁 荣,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 世服饰制度之经道,所以,这一时期成为 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 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 、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 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 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 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 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 又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 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 的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 影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 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 。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 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 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 礼服形式。
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
“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 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 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 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
华夏民族的肤发与汉族儿女血脉相连。
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 现,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 详细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 上衣下裳,束发右衽,阳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 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 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 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 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 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 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清
明代的服装继承前代,清代服装 对近代影响较大?
明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唐制,但 宋元服装形式中的某些式样也有保留 。清代的服饰对近现代服装形式影响 较大,清代男子服饰可分为三种:汉 族传统服装;满族民族服装;外来西 洋服装。清代袍的式样,是在汉族传 统基础上加以变化,并吸取满族服装 特点。一般袖子比较窄瘦,礼服是箭 袖,又称马蹄袖。袍身用钮扣系结。 右衽大襟,圆领口。皇室的袍有前后 左右四开气,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 开气。马挂是清朝特有的服装。它式 样多为圆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 等式样,有长袖、短袖、大袖、窄袖 之分,但均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 服装传入和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服装 才起了重大变化,进入了近现代服装 发展阶段。
汉服介绍
“汉服”是我们的民族服饰。 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以其高超的 美学工艺屹立于世界服饰艺术之巅。 她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服饰,将中华文明 的精神理念谱入古国生活点滴之间。 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渗透着 华 夏民族的理想追求。 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 露出汉族文化的哲学信念。 汉族服饰,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程里,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