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熟悉通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通信系统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2. 实验步骤:(1)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包括调制器、信道、解调器等模块;(2)进行模拟调制实验,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3)进行数字调制实验,包括二进制移幅键控(BPSK)、二进制移频键控(BFM)和二进制移相键控(BPM);(4)进行信道特性实验,包括噪声信道、多径信道和频率选择性信道;(5)进行信号解调实验,包括模拟解调、数字解调和相干解调;(6)进行眼图分析实验,观察信号波形和码间串扰情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调制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到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调制方式下的信号波形。
分析结果表明,调制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频谱特性,能够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2. 数字调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BPSK、BFM和BPM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下的信号波形均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通过眼图分析,发现三种调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码间串扰,但可以通过调整调制参数来降低码间串扰的影响。
3. 信道特性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到噪声信道、多径信道和频率选择性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噪声信道会导致信号失真,多径信道会导致信号码间串扰,频率选择性信道会导致信号带宽受限。
4. 信号解调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模拟解调、数字解调和相干解调均能正确恢复出原始信号。
通过比较三种解调方式,发现相干解调在码间串扰严重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5. 眼图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未受码间串扰影响的眼图具有较为清晰的开口,而受码间串扰影响的眼图则由于符号间的干扰而导致开口变小,甚至闭合。
通过对比不同调制方式下的眼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码间串扰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了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了通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加深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理解,为后续通信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铁路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铁路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铁路通信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铁路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铁路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
3. 分析铁路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特性。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铁路沿线各车站、车辆段、列车之间的信息传输。
本实验主要研究铁路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铁路通信设备的操作、信号传输特性等内容。
三、实验内容1. 铁路通信设备操作(1)熟悉铁路通信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2)学习铁路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如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
(3)进行铁路通信设备的实际操作,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2. 信号传输特性分析(1)了解铁路通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
(2)分析铁路通信信号的传输特性,如带宽、延迟、误码率等。
(3)对比不同通信设备的传输特性,评估其适用性。
3. 铁路通信系统故障排查(1)学习铁路通信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
(2)掌握铁路通信系统故障的排查方法。
(3)进行铁路通信系统故障的模拟排查,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四、实验步骤1. 预备工作(1)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如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
(2)熟悉实验环境,了解实验设备的布局。
2. 铁路通信设备操作(1)打开交换机,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2)通过控制台设置交换机参数,如VLAN划分、端口速率等。
(3)连接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3. 信号传输特性分析(1)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通信信号的带宽、延迟、误码率等参数。
(2)对比不同通信设备的传输特性,分析其优缺点。
4. 铁路通信系统故障排查(1)模拟铁路通信系统故障,如交换机端口故障、线路中断等。
(2)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排查。
(3)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铁路通信设备操作实验结果显示,交换机运行正常,各端口连接正常。
通过控制台设置交换机参数,成功实现VLAN划分和端口速率设置。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针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场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进行了详细讨论。
一、引言通信系统是指用于信息传输的各种系统,例如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等。
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测试和评估系统的性能,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仿真。
本实验主要针对某通信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仿真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中,我们以MATLAB软件为基础,使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通信系统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一个信源(source)、调制器(modulator)、信道、解调器(demodulator)和接收器(receiver)。
在模型中,信号流经无线信道,受到了衰落等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系统模型的参数,例如信道的衰落因子以及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同时,我们还模拟了不同的噪声干扰场景和信道状况,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以及仿真,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在噪声干扰场景中,系统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了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其次,我们还测试了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的性能,例如信道的衰落和干扰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明显下降,而信道干扰和衰落程度越大,系统则表现得越不稳定。
最后,我们还评估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
通过对多组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充分理解了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MATLAB软件和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多种仿真。
同时,我们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以及设计更加鲁棒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温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信号采集技术。
3. 熟悉温度信号的传输和通信协议。
4. 分析温度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系统设计。
二、实验原理温度通信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通信模块和数据终端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信号采集电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通信模块负责将信号传输到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则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温度传感器:DS18B202. 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等3. 通信模块:ESP8266 Wi-Fi模块4. 数据终端:PC或智能手机5. 连接线、电源等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和ESP8266 Wi-Fi模块连接到PC 或开发板上。
2. 编程: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与转换- Wi-Fi模块连接与数据传输3. 测试:- 连接Wi-Fi模块到路由器,测试通信是否正常。
- 通过数据终端接收温度数据,观察数据是否准确。
4. 性能分析:- 分析温度通信系统的延迟、带宽和稳定性。
-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采集:通过实验,成功采集到温度传感器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标准信号。
2. 通信测试:通过Wi-Fi模块,成功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数据终端,通信稳定可靠。
3. 性能分析:- 延迟:实验中温度数据传输延迟约为1秒,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 带宽:根据实验条件,通信带宽约为500kbps,可满足数据传输需求。
- 稳定性:在测试过程中,通信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未出现中断或数据丢失现象。
六、实验结论1. 温度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数据终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2. 实验中使用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等优点,适用于温度监测领域。
3. ESP8266 Wi-Fi模块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我们模拟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通过实验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信系统的性能对于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仿真实验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特性,优化系统设计,提高通信质量。
2. 实验背景和目的本次实验的背景是一个基于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仿真实验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探讨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实验环境和方法我们使用MATLAB软件搭建了通信系统的仿真环境。
通过编写仿真程序,我们模拟了信号的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
我们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定,并进行了多次实验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信噪比、传输速率等。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绘制了相应的图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进行改进。
5. 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时,我们发现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与信噪比呈反比关系。
当信噪比较低时,误码率较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较差。
此外,我们还发现传输速率与信号带宽和调制方式有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系统性能。
6.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时,我们应注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通过不断改进系统参数和算法,我们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7. 展望本次实验只是对通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仿真测试,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通信应用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处理方法。
3. 熟悉常用通信协议和标准。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实验箱2. 计算机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信号分析仪6. 通信协议转换器三、实验原理通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等组成部分。
信源产生原始信号,信道负责信号的传输,信宿接收并处理信号,编码解码器则用于信号的转换。
在通信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通信质量。
四、实验内容1. 信源与信宿(1)信源: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2)信宿:使用示波器接收并显示信号波形。
2. 信道(1)模拟信道:使用通信实验箱搭建模拟信道,观察信号在信道中的衰减、失真等现象。
(2)数字信道:使用通信实验箱搭建数字信道,观察信号在信道中的误码率、误码性能等现象。
3. 编码解码器(1)模拟信号编码:使用编码解码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数字信号解码:使用编码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 通信协议(1)TCP/IP协议:使用计算机搭建TCP/IP网络,实现数据传输。
(2)蓝牙协议:使用蓝牙模块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
5. 信号处理(1)滤波:使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噪声和干扰。
(2)调制解调:使用调制解调器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五、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内容,搭建相应的实验系统。
2. 调整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相关参数,如信道参数、滤波器参数等。
3. 观察现象:观察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情况,分析信号衰减、失真、误码等现象。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5.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信道:在模拟信道中,信号经过传输后会出现衰减、失真等现象。
通过调整信道参数,可以减小信号衰减和失真。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过程,并分析系统性能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原始信息,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宿则是信息的接收者。
2、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
3、编码解码技术编码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差错控制编码(如卷积码、Turbo 码等)和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PCM)。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原理实验箱等。
四、实验步骤1、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实验设备连接好,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
2、产生基带信号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作为基带信号。
3、调制将基带信号分别进行 AM、FM 和 PM 调制,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和频谱。
4、信道传输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模拟信道中的噪声和衰减。
5、解调在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基带信号,并与原始基带信号进行比较。
6、编码解码对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处理,然后在接收端进行解码,观察编码解码前后信号的变化。
7、性能分析测量调制解调后的信号的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调制实验结果(1)AM 调制AM 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呈现出包络随基带信号变化的特点,频谱中包含载频和上下边带。
在小信号调制时,调幅指数较小,解调后的信号失真较大;在大信号调制时,调幅指数较大,解调后的信号较为接近原始基带信号。
安全通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安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配置与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防护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能够:1. 理解安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SSL/TLS等安全通信协议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VPN技术实现远程安全访问。
4. 了解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安全通信中的作用。
5. 能够对安全通信系统进行配置和调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3. 软件工具:SSL/TLS客户端、VPN客户端、防火墙管理软件、入侵检测系统4. 实验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
三、实验内容1. SSL/TLS通信协议(1)实验目的:掌握SSL/TLS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安全通信中的作用。
(2)实验步骤:①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安装SSL/TLS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
② 配置SSL/TLS证书,确保通信双方能够验证对方的身份。
③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观察通信过程中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④ 检查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是否安全可靠。
2. VPN技术(1)实验目的:了解VPN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VPN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安装VPN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
② 配置VPN服务器,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VPN用户等。
③ 在客户端配置VPN连接,包括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等。
④ 通过VPN连接进行远程访问,测试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防火墙(1)实验目的: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掌握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安装防火墙软件,并配置防火墙规则。
② 检查防火墙规则对网络流量的控制效果。
③ 对防火墙规则进行优化,提高网络安全性。
4. 入侵检测系统(1)实验目的: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无线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环节,提高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无线收发模块、示波器、计算机等。
三、实验原理(一)无线信号的传输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来实现信息传递的。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传播特性和适用场景。
(二)调制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三)编码解码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如纠错编码、压缩编码等。
在接收端,再进行相应的解码操作。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无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1、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2、将该信号输入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3、使用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信号波形。
(二)调制实验1、分别进行 AM、FM 和 PM 调制实验,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变化。
2、调整调制参数,如调制深度、频率偏移等,分析其对调制效果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1、采用某种纠错编码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
2、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并计算误码率,评估编码的性能。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一)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记录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情况。
(二)调制实验绘制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图,对比不同调制方式下频谱的特点,以及调制参数对频谱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记录不同编码方式下的误码率数据,分析编码的纠错能力和效率。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信号干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无线信号干扰,导致接收信号不稳定。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一无线多点组网一、实验步骤1、组建树型网络组建5个节点的树形网络,阐述组建的过程。
2、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并记录路由信息,最后,进行组播和广播,观察其特点。
二、实验过程1、组建树型网络(1).网络1A、首先在配置中寻找到其他4个节点的地址信息。
自身地址:00:37:16:00:A5:46B、查找设备C、建立连接组网假设参加组网的共有5个BT设备,称为a、b、c、d、e。
首先由一个设备(例如b)发起查询,如果找到多个设备,则任选其二(例如d、e)主动与其建链。
在这个阶段,b、d、e构成一个微微网,b为主设备(M),d、e为从设备(S)。
注意在微微网中对处于激活状态的从设备的个数限制为2;而某个设备一旦成为从设备(即d、e),它就不能再被其它设备发现,也不能查询其它设备或与其它设备建链。
再由另外一个设备(a)发起查询,查询到设备b和设备c,再主动链接。
(1).网络1组建的网络图(1)(2)网络2同理,首先,在配置中寻找到其他4个节点的地址信息。
然后查找设备,再建立连接。
由地址为00:37:16:00:A5:42的节点连接00:37:16:00:A5:46和00:37:16:00:A5:43,再由00:37:16:00:A5:47连接00:37:16:00:A5:42和00:37:16:00:A5:45,最后组成网络。
组建的网络图(2)2.进行数据传输(1)点对点发送信息例如,对于组建的网络2.图中显示的是:00:37:16:00:A5:4A对00:37:16:00:A5:43的路由,途中经过了00:37:16:00:A5:47,00:37:16:00:A5:42由此可见,简单拓扑结构,路由具有唯一性。
(2)组播与广播1. 广播:由任何一个节点设备向网络内的所有其他节点发送同一消息,观察其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数据交换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的路由过程与两个节点间数据单播的过程有何不同。
通信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基本原理,提高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通信协议,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为以后从事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观察通信系统各部分功能;③分析通信系统工作原理;④测试通信系统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数据传输过程。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网络分析仪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网络实验环境;②观察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③测试数据传输过程;④分析网络性能。
3. 实验三:通信设备操作及调试(1)实验目的: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设备调试技巧。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3)实验步骤:①了解通信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②搭建通信设备实验平台;③进行设备调试;④测试设备性能。
4. 实验四: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掌握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方法,提高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2)实验仪器:通信实验箱、计算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软件等。
(3)实验步骤:①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②进行系统性能测试;③分析系统性能指标;④优化通信系统设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了通信系统的传输、交换、处理和监控等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具有较好的性能。
2. 实验二:通信协议及传输过程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熟悉了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了解了数据传输过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3. 信号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噪声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
2. 信号源:提供调制、解调所需的信号。
3. 传输线路: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干扰等现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制实验(1)设置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4)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2. 解调实验(1)设置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2)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4)将解调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设置编码器参数,如编码方式、编码长度等。
(2)将信息信号输入编码器,观察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3)设置解码器参数,如解码方式、解码长度等。
(4)将编码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息信号。
4. 信号传输实验(1)设置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传输线路,观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3)调整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4)观察传输线路参数调整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实验:调制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调制和解调过程正常。
2. 解调实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解调过程正常。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1. 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与调制、解调方法。
3. 学习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2. 双踪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三、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观察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发送端、信道、接收端等。
(2)分析实验平台中各模块的功能,如调制器、解调器、滤波器等。
(3)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2. 信号的传输与调制、解调方法(1)学习并掌握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如AM、FM、PM等。
(2)学习并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如2ASK、2FSK、2PSK等。
(3)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方法的有效性。
3.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分析方法(1)学习并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如误码率、信噪比、调制指数等。
(2)通过实验测量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通信系统性能。
1. 观察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设置实验参数,如调制方式、载波频率、调制指数等。
3.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各模块的输出信号。
4. 利用示波器、信号分析仪等仪器分析实验数据。
5. 计算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解调方法对通信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
例如,在相同条件下,2PSK调制比2ASK调制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3. 通过实验测量了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实验数据表明,在合适的调制方式、载波频率等参数下,通信系统可以达到较好的性能。
4.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通信系统中,合理选择调制方式、载波频率等参数,可以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对通信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通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与系统基础实验- 信号波形观察与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2. 模拟通信原理实验-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如AM、FM、PM)- 信道特性分析- 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3.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如2ASK、2FSK、2PSK、QAM)- 数字基带传输与复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TCP/IP协议栈原理与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 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5. 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编写实验报告提纲- 准备实验数据和分析工具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四、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实验日期2. 目录- 实验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3. 正文-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4.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2. 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描述详细3. 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论具有说服力4.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流畅六、实验报告评价标准1. 实验原理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熟练程度3.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通信原理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系统实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熟悉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模拟调制解调(1)实验原理模拟调制是将基带信号转换成频带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频带信号恢复成基带信号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调制方式。
(2)实验步骤1. 搭建模拟调制解调实验系统,包括信号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等。
2. 产生基带信号,调整信号参数。
3. 通过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AM或FM信号。
4. 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
5. 通过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6. 比较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效果。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基带信号到频带信号的转换。
同时,通过解调器将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验证了调制解调过程的有效性。
2. 实验二:数字调制解调(1)实验原理数字调制是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数字信号恢复成基带信号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调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三种调制方式。
(2)实验步骤1. 搭建数字调制解调实验系统,包括信号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等。
2. 产生基带信号,调整信号参数。
3. 通过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ASK、FSK或PSK信号。
4. 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
5. 通过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6. 比较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效果。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调制后的信号在频谱上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基带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同时,通过解调器将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验证了调制解调过程的有效性。
3. 实验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实验原理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主要包括误码率、信噪比、带宽等指标。
本实验通过对模拟和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了解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简单的通信系统,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技术;3. 熟悉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干扰;4. 分析系统的误码率和传输距离。
三、实验步骤1. 搭建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器、传输介质、解调器和示波器等设备。
2. 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调制。
3. 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4.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为模拟信号。
5. 使用示波器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观测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频移键控(FSK)调制方式,并使用了正弦波作为原始信号。
通过调制器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频移键控调制。
在传输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为模拟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进行观测和分析。
通过实验观测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受到了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解调后的信号出现了一定的失真。
这是由于传输介质和环境中存在的噪声引起的。
在实验中,我们还对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发现随着信噪比的降低,误码率逐渐增加。
此外,我们还对传输距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衰减和失真程度也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传输介质的损耗和干扰引起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和增加信号衰减补偿措施,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搭建、调试和性能评估方法,提高对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等。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作为通信系统的输入源。
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的时域波形,帮助分析信号的特性和变化。
频谱分析仪则用于测量信号的频谱分布,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信实验箱提供了通信系统的硬件模块和接口,便于进行系统的搭建和连接。
计算机用于运行相关的通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将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编码等处理,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会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衰减。
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信宿。
2、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频段上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3、编码与解码技术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原始信号进行的一种变换处理。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 PCM)和信道编码(如卷积码、循环码等)。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恢复原始信号。
4、信道特性信道对信号的传输会产生衰减、延迟、噪声和失真等影响。
了解信道的特性对于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四、实验内容1、模拟通信系统实验(1)AM 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作为原始信号,经过 AM 调制后,在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电路恢复出原始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移动通信期末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特性等方面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 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本实验通过观察移动通信设备,了解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了解其外观、按键、屏幕等组成部分;(2)观察GSM基站,了解其外观、天线、设备室等组成部分;(3)分析GSM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理解其基本功能。
2. 信号调制解调实验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软件,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验证调制解调效果;(3)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如QAM、GMSK)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移动通信信道建模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白噪声信道的特性,了解其产生原因和影响;(2)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白噪声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信噪比的变化;(3)研究多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了解其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4.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内容如下:(1)使用OFDM仿真软件,模拟OFDM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其性能;(2)研究DSSS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抗干扰能力;(3)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的系统性能,评估系统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通过观察GSM手机和基站,我们了解了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GSM手机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显示屏等部分组成,基站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红外通信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红外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红外通信系统硬件设计与调试方法。
3. 分析红外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二、实验原理红外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主要由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等组成。
红外通信系统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在家庭、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器材1. 红外发射器:用于发送信号。
2. 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
3. 红外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红外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4. 51单片机:用于控制整个通信系统。
5. 电源:为实验设备提供能源。
6.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信号波形。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红外通信模块、51单片机等设备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2. 软件编程:编写程序,实现红外通信模块的初始化、红外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功能。
3. 调试与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观察红外通信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使用示波器观察红外信号的波形,分析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效果。
4. 性能测试: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测试红外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按照电路图连接好所有设备,确保连接牢固。
2. 软件编程:编写程序,实现红外通信模块的初始化、红外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功能。
3. 调试与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观察红外通信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使用示波器观察红外信号的波形,分析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效果。
- 调制效果: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确保信号波形符合预期。
- 解调效果: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确保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始信号波形一致。
4. 性能测试: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测试红外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
- 通信距离:在无遮挡、无干扰的情况下,测试红外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
实验结果表明,在10米范围内,通信效果良好。
- 通信角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测试红外通信系统的通信角度。
通信原理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通信系统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学习通信系统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4. 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 通信原理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数字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矢量网络分析仪;6. 网络分析仪;7.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原理通信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或其他介质,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通信控制四个部分。
本实验主要研究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指标的测量。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实验(1)观察通信原理实验箱,了解其组成和功能;(2)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数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3)搭建通信系统实验模型,观察信源、信道、信宿和通信控制各部分的工作情况。
2. 通信系统性能指标测量实验(1)信源输出信号: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生成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观察信源输出信号;(2)信道传输特性: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测量信道的传输延迟、带宽等指标;(3)信宿接收信号:观察信宿接收信号,分析信号质量,如信噪比、误码率等;(4)通信控制实验:观察通信控制过程,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分析通信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分析实验(1)分析信源输出信号、信道传输特性、信宿接收信号等实验数据;(2)计算信噪比、误码率等通信系统性能指标;(3)对比不同通信系统模型的性能,分析系统优化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信源输出信号:频率、幅度、波形等;(2)信道传输特性:传输延迟、带宽、衰减等;(3)信宿接收信号:信噪比、误码率、波形等;(4)通信控制性能: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效果。
2. 实验数据分析(1)信源输出信号质量良好,满足通信要求;(2)信道传输特性稳定,传输延迟、带宽等指标符合预期;(3)信宿接收信号信噪比较高,误码率较低,信号质量较好;(4)通信控制效果明显,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过程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系统实验(通信组)实验四 常规双边带调幅与解调实验(AM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规双边带调幅与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二极管包络检波法原理。
3、了解调幅信号的频谱特性。
4、了解常规双边带调幅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完成常规双边带调幅,观测AM 信号的波形及其频谱。
2、采用二极管包络检波法,解调AM 信号。
三、实验原理1、常规双边带调幅(AM )常规双边带调制简称调幅(AM )。
假设调制信号()m t 的平均值为0,将其叠加一个直流偏量0A 后与载波相乘,即可形成调幅信号。
其时域表示式为若()m t 为确知信号,则AM 信号的频谱为其典型波形和频谱(幅度谱)如图4所示图4 AM 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若()m t 为随机信号,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示必须用功率谱描述。
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0max ()m t A ≤时,AM 调幅波的包络与调制信号()m t 的形状完全一样,因此用包络检波的方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如果上述条件没有满足,就会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包络检波将会发生失真。
但是可以采用其它的解调方法。
由频谱可以看出,AM 信号的频谱由载频分量、上边带、下边带三部分组成,参照图4-2所示,通常我们将已调信号频谱中画斜线的部分称为上边带,不画斜线的部分称为下边带。
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
因此,AM 信号是带有载波分量的上边带信号,它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H f 的2倍,即AM 信号的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
当调制信号为单音余弦信号,即()cos m m m t A t ω=时,有用功率(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功率)占信号总功率的比例,即调制效率可以写为 在“满调幅”( 0max ()m t A =时,也称100%调制)调节下,这时调制效率的最大值为13AM η=。
因此,AM 信号的功率利用率比较低。
AM 的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调幅制仍广泛用于无线电广播。
本实验采用的AM 调幅框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AM 调幅实验框图上图中,由信号源模块DDS 模拟信源直接提供调制信号0()A m t +,即含直流分量的正弦模拟信号,同时将信号源模块384KHz 正弦载波作为载波输入,两者相乘得到“AM 调幅信号”输出。
模块电路中“调制深度调节1(2)”旋转电位器可调节乘法器的调制深度。
2、包络检波法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其作用是从接收的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基带信号(即调制信号)。
解调的方法可分为两类: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
前面提到,当AM 信号在满足0max ()m t A ≤的条件下,其包络与调制信号()m t 的形状完全一样。
因此,AM 信号一般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法来恢复信号。
本实验采用的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如下图6所示。
图6 AM 解调实验框图(包络检波法)实验中将AM 调幅信号送入“调幅输入”,经二极管包络检波得到“检波输出”信号,它是AM 调幅信号的包络,然后再经一级RC 低通滤波器,还原出原调制信号。
四、实验测试记录1、“基波输入”和“调幅输出”信号波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消息信号是AM 调幅信号的包络。
[]0()()cos AM c s t A m t t ω=+从表达式上来看,调幅信号的幅度真是消息信号加上一个常数,所以消息信号是AM 调幅信号的包络。
2、“检波输出”和“解调输出”波形分析:上图就是检波输出和解调输出的波形。
检波输出(上方)的波形经过一个LPF 就是解调输出(下方)的波形,低通滤波器滤除了高频分量,得到的波形更接近原来的波形。
可以看出在幅度上与原信号有所差别。
实验五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与解调实验(DSB -SC AM )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与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相干解调法原理。
二、实验内容1、采用乘法器实现DSB 调幅,观测DSB 调幅信号的波形及频谱。
2、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DSB 调幅信号。
三、实验原理1、DSB 调幅在常规双边带调幅过程中,载波不携带任何信息,信息完全由边带传送。
因此,如果在AM 调制模型中将直流0A 去掉,即可得到一种高调制效率的调制方式——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DSB -SC ),简称双边带信号(DSB )。
其典型波形和频谱如图7所示。
图7 DSB 信号的波形和频谱DSB 信号的调制效率是100%,即全部功率都用于信号传输。
但由于DSB 信号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因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来恢复调制信号。
DSB 信号解调时需采用相干解调,也称同步检波。
DSB 信号虽然节省了载波功率,但它所需的传输带宽仍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与AM 信号带宽相同。
实验中采用如下框图8实现DSB 调幅。
图8 DSB 调幅实验框图由信号源模块提供不含直流分量的2K 正弦基波信号()m t 和384K 正弦载波信号sin c t ω,经乘法器相乘,调制深度可由“调制深度调节”旋转电位器调整,得到DSB 调幅信号输出。
2、相干解调法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
解调与调制的实质一样,均是频谱搬移。
调制是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到了载频位置,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相乘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
解调则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在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的谱搬回到原始基带位置,因此同样可以用相乘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
相干解调器适用于所有线性调制信号的解调。
实验中采用如下框图9实现相干解调法解调DSB 信号。
图9 DSB 解调实验框图(相干解调法)将DSB 调幅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得“相乘输出”信号,再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恢复出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四、实验测试记录1、DSB -SC AM 的信号波形分析:图中为上方为调制信号,下方为以调信号。
可看到调制信号不再是以调信号幅度的包络。
1、 DSB -SC AM 的信号波形分析:DSB -SC AM 的频谱是不含有载波的频谱的,所以在中心频率点没有凸起。
对比AM 的频谱,清晰地显示了两者的区别。
2、 DSB -SC AM 的解调分析:DSB -SC AM 采用的是相干解调,将调幅后的信号和相干载波相乘,得到“相乘输出”(上方)的信号,相乘输出的结果含有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和高频的分量,在经过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得到“解调输出”(下方),即是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实验六 单边带调幅与解调实验(SSB AM )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边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与实现方法2、了解SSB (包括上边带、下边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3、了解单边带调幅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按相移法SSB 调制框图,实现SSB 调制,观测SSB 调幅信号的波形及频谱2、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调幅信号三、实验原理1、相移法SSB 调幅SSB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11()()cos ()cos 22SSB c c s t m t t m t t ωω∧=±。
式中,“-”对应上边带信号,“+”对应下边带信号;()m t ∧表示把()m t 的所有频率成分均相2π,称()m t ∧是()m t 的希尔伯特变换。
根据上式可得到用相移法形成SSB 信号的一般模型,如图10所示图10 相移法形成SSB 信号的模型2、SSB 解调单边带信号的解调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它的包络检波更不能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因此我们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SSB信号。
四、实验测试记录1、基波相移分析:图中一个是基波相移前的波形,另一个是相移后的波形,两者的相位差了90°。
2、载波相移分析:图中一个是载波相移前的波形,另一个是相移后的波形,和基波相移一样,两者的相位也差了90°。
3、两路DSB信号分析:图中两路DSB信号同样在相位上有差别。
3、上边带输出分析:图中在频谱图中下边带受到了抑制。
5、下边带输出分析:图中在频谱图中上边带受到了抑制。
6、解调输出分析:SSB AM采用的是相干解调,将调幅后的信号和相干载波相乘,得到“相乘输出”的信号,相乘输出的结果含有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和高频的分量,在经过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得到“解调输出”,即是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实验七频分复用实验(FDM)一、实验目的1、了解复用的概念。
2、理解频分复用的原理。
3、掌握频分复用的系统框图及其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两路不同载频的DSB调幅信号频分复用,观测频分复用前后信号波形及频谱的变化。
2、对频分复用信号先解频分复用,再分别解调幅还原。
三、实验原理当一条物理信道的传输能力高于一路信号的需求时,该信道就可以被多路信号共享,例如电话的干线通常有数千路信号在一根光纤中传输。
复用就是解决如何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频带或时间资源,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信号多路复用有两种常用的方法: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
时分复用通常用于数字信号的多路传输,将在时分复用实验(TDM)中阐述。
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主要用于模拟信号的多路传输,也可用于数字信号。
在FDM中,信道的带宽被分成多个相互不重叠的频段(子通道),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子通道,并且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使用的频带(防护频带)进行分隔,以防止信号重叠。
在接收端,采用适当的带通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从而恢复出所需要的信号。
频分复用系统的实验框图如下图11所示。
复用模块模拟调制模块模拟解调模块2图11 频分复用系统实验框图信号源模块提供两路模拟信号,经模拟调制模块分别与192K正弦载波、384K正弦载波相乘,得两路DSB调幅信号,其调制深度可由“调制深度调节”旋转电位器调整。
然后将两路不同载频的DSB调幅信号送入复用模块频分复用电路中相加,得频分复用信号。
为防止相邻信号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应合理选择载波频率,以使各路已调信号频谱之间留有一定的防护频带。
这里选择载波频率分别是192K和384K,满足每路话音信号4KHz的标准带宽。
在接收端,先经复用模块频分解复用电路,分离出两路已调信号,再将已调信号送入模拟解调模块分别进行相干解调,还原出原始模拟信号。
四、实验测试记录1、两种频率的基波分析:上方的基波频率为996Hz,下方基波频率为1.988KHz2、两种频率的载波分析:上方的载波频率为191.2KHz,下方基波频率为384.1KHz3、复用波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90KHz和380KHz左右有两个峰值,存在190KHZ和380KHZ的频分复用。
4、解复用波形分析:分别使用包络检波和相干检波得到1KHZ和2KHZ的基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