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共41页

合集下载

小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最终版)

小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最终版)

小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最终版)第一篇:小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最终版)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外渗的处理方法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

原则(1)促进液体重吸收。

(2)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具体方法目前输液外渗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等。

冷敷使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

热敷稍有不慎,易造成患儿皮肤烫伤,小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局部用药能迅速吸收,有时甚至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小儿输液外渗局部药物处理较为慎重。

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抗生素类:(1)肿块<5cm×5cm时,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可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h后可进行)。

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

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2)块>5cm×5cm时,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

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3)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应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灭活药物毒性)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湿敷(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症的的)。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报告与护理_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报告与护理_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1患者因素1.1.1 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1.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送馍目赡堋?/P>1.1.4 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 1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3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 2 倍。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从静脉血管内逸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中。

外渗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 静脉输液通路不畅:通路不畅可能是因为静脉插管不准确、管道被压迫或血管被弯曲等原因导致。

这会导致静脉血液不畅,药液易从输液通路逸出。

2.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静脉内的压力,超过组织间隙的正常压力,导致药液从静脉内逸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中。

3. 静脉注射药物浓度过高:如果药物浓度过高,会增加药液对组织的渗透压,从而增加药液逸出到组织间隙的风险。

4. 患儿局部血管脆弱:新生儿的血管比较脆弱,静脉内插管容易损伤血管壁,增加药液逸出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发现:护士应常规观察输液情况,注意观察输液通路是否通畅,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控制。

2. 常规护理预防:护理人员进行输液前要进行血管扩张、消毒等常规预防性操作。

在插管前,要仔细观察血管的位置,避免在曲部或者是针的位置过大的血管进行插管。

插管后要稳定好输液管,避免因意外碰撞而导致的位置的变化。

3. 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导致药液外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3滴,以保证输液的稳定。

4. 适当调整药物浓度: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浓度,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导致外渗。

5. 监测观察:加强对患儿的观察监测,及时发现输液外渗的迹象。

一旦发生外渗,要停止输液并及时更换输液位置。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

局部外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 和药物的吸收,灭活药物毒性作用,从而 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
? 应用于血管刺激性较大的化学药物的渗漏 (局部产生无菌炎性反应)。如柔红霉素
、表阿霉素等。 12/26/2019
局部封闭方法
? 用41 /2 ~ 51 /2 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 状封闭,边推药边退针
?性别: 男:10例 女: 7例
?药物种类: 20%甘露醇外渗6例,人血丙种球蛋白3例,复方小儿氨基
酸5例,多巴胺2例,外院带入溃疡形成者1例。
?临床表现: 外观无改变,触摸有压痛者4例;血管呈条索状改变者2例;
外渗处局部组织肿胀者8例;水疱者2例;创面溃疡1例。
12/26/2019
药液渗出的分级标准[1]
? 部分药物PH 值
? 5%GS 、 10%GS 、50%GS PH=3.2~5.5 ? 0.9%NS PH=4.5~7.5 ? 5%GSNS PH=3.5~5.5 ? 复方氯化钠 PH=4.5 ? 5%NaHCO3 PH=7.5~8.5 ? 20% 甘露醇 PH=4.5~6.5 ? 低分子右旋糖苷 GS PH=3.5~6.0 ? 多巴胺 PH=2.5~4.5 12?/26/201190%KCL PH=4.5~6.5 ? 氨苄P PH=10
12/26/2019
? 评价为3 级时,患肢抬高制动,并予以康惠 尔透明贴应用。对于早期渗出和肿胀范围 较大的患儿,及早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将 整个肿胀部位覆盖,待其肿胀消失,自然 脱落。此法简便易操作,效果良好。
12/26/2019
? 评价为4级伴/ 或有水疱者,如水疱直径小于 5mm ,则用康惠尔透 明贴外敷,促进吸收;水疱直径大于 5mm ,且张力较高者,在水 疱底部用1ml 注射器刺破水疱,抽出渗出液,保留水疱表皮,注意 无菌操作,再用康惠尔透明贴外敷。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策略共40页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策略共40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略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生儿输液渗漏后的护理对策PPT课件

新生儿输液渗漏后的护理对策PPT课件
告知家长输液结束后的护理要点,如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触碰和摩擦 等,预防输液渗漏的发生。
输液中观察
指导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宝宝 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 员。
06
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
定期总结分析渗漏原因
汇总新生儿输液渗漏案例,分析具体原因,如穿刺技术、固定方法、输液速度等。 针对高频次渗漏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根本问题所在。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输液渗漏事件,以便及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技能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新生儿输液技能培 训,包括穿刺技术、固定方法、输液 速度控制等。
通过模拟操作、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 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邀请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护士进行现 场指导和经验分享。
完善输液流程确保安全
制定详细的新生儿输液 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 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 指导和要求。
对输液设备进行定期检 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 良好状态。
使用安全性能更高的输 液器和针头,以减少渗 漏风险。
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 理渗漏情况。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鉴别诊断
与其他可能引起皮肤红肿 、疼痛的疾病进行鉴别, 如感染、过敏反应等,确 保准确诊断输液渗漏。
并发症风险评估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评 估输液渗漏可能引发的并 发症风险,如局部组织坏 死、静脉炎等。
03
局部护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针
02
01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现输液渗漏后,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针时避免损伤血管,压迫穿刺点止血。 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输液针头位置确认
检查输液针头是否固定良好, 有无脱出或移位现象。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或液体发生泄漏,渗透到皮肤和组织间隙中的现象。

造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静脉通路问题:新生儿的血管较细小,通路建立困难,穿刺或插入针或管的技术不熟练或不当,容易出现穿刺或插入点的不适当破损,导致输液外渗。

2. 静脉注射位点问题:如果新生儿的注射点位置选择不当,注射点处有压迫或摩擦,或者孩子的肢体活动频繁,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静脉注射位点出现皮肤损伤,从而引起输液外渗。

3. 输液过程操作问题:输液速度过快、输液管路连接不严密、针头或管道被挤压或拉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输液外渗。

为了避免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采取以下措施:1. 护理流程规范化:护士要熟练掌握静脉通路建立的各项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确保操作规范化。

2. 注射位点选择:选择适当的注射位点,避免注射位点处有压迫或摩擦,尽量选择不动的部位,预防皮肤损伤。

3. 严密固定输液管路:确保输液管路连接紧密,避免管路被挤压或拉扯,减少输液外渗的风险。

4. 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输液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导致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

5.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新生儿输液部位是否有渗泄、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6. 配合家属合作:向家属详细解释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在发现输液外渗时,及时向护士报告,并在家属的陪护下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

护理干预效果:通过以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合理选择注射位点、细心操作输液过程、严密固定输液管路、控制输液速度以及定期观察输液部位等护理干预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损伤和组织间隙的液体积聚,降低新生儿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干预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新生儿体质、血管条件、药物配伍等。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新生儿液体外渗是新生儿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感染等严重后果。

为了提高新生儿输液的安全性,本文将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1. 自身因素新生儿表皮组织薄弱,血管细,弹性差,脆性大,加之新生儿不能自主表达,发生外渗率较高。

2.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选择关节部位穿刺,由于患儿活动频繁,针头容易移位。

3. 固定不牢胶布或敷料松动未及时更换或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正确。

4. 血管使用不合理血管细,输入高渗液体,刺激性大的液体或输注速度过快、过长。

5. 药物因素主要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以及药物毒性大的影响。

6. 感染患儿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易发生感染。

三、新生儿液体外渗的整改措施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四肢静脉。

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减少因患儿活动导致的针头移位。

2. 固定牢靠使用合适的敷料和胶布,确保穿刺部位固定牢靠。

定期检查敷料和胶布的完整性,及时更换。

3. 合理使用血管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损伤。

4. 控制输液速度和时间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儿的情况,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时间。

避免输注速度过快、过长,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5. 严格药物管理使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对血管和皮肤有腐蚀性的药物。

控制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减少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6. 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7.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总结新生儿液体外渗是新生儿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包括新生儿自身因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固定不牢、血管使用不合理、药物因素和感染等。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策略40页PPT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策略40页PPT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策略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