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教师是否了解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起着关键作用。

(一)透过教学现象看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作用

现象一:教师沉迷于自己的讲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的很多教师教的很苦,苦在自问自答,代替学生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代替学生的动手…… 唯恐没有给学生最好的引导、最好的知识传授。在与这些老师课下交流时,我们的这些老师会气急的说:你说这些孩子,学了一,就会一,怎么一点迁移意识都没有!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经常沉迷于自己的讲解,总想当个勤勤妈妈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怎么会不呆滞、不刻板呢!

现象二:视角过窄,不能关注全体

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频频发问,几个颇有灵性的学生频频作答,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圆圆满满。课下,在与这些老师交流时,这些老师总会说:我们班好学生真好,不好的学生怎么使劲都提不上,两级分化特别严重。殊不知,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

现象三:课堂放“羊”,有去无回。

案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

这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就这节课来说知识上的教学目标有两点:1. 借助具体情境,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其解题思路;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来看一位教师主要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伊始,这位教师用课件呈现了学校广播操比赛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6×4×3=72(人)

师:好的,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2:6×3×4=72(人)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3:4×3×6=72(人)

师:还有吗?(老师环顾四周,全班无人与教师呼应)

大家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列式不同,得数相同。

师:都用了什么方法?

板书课题:用连乘解决问题

从这个小小的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能力、经验、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只会一味的让学生说出算法,认为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殊不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光是让学生会做,还要让学生明白算法背后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说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数量关系。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一节课下来,知识没有得到完善、方法没有得到提升,经验没有得到积累、情感没有体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不会去引导,提升,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同样是解决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教师的处理:

案例2:《用连乘解决问题》

借助情境图出现点子图,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老师在这里加以说明:我们用一个点表示一名同学,这个点子图就表示了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所站的方阵情况。

(1)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你是怎样想的,利用你手中的点子图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用算式写一写。

(2)写完的同学,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说说是怎样想的?

面对学生的三种想法,教师主要监控的问题是:

① 这种方法谁做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② 在这些图中哪个图的意思和他的想法一样?都是先求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在图上表示的是哪部分?再求的是什么,又是图上的哪?

③ 为什么要先求出第一步?不求行不行?

面对第二种解法和第三种解法,教师还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件)。

④ 相同的地方?不相同地方?

小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就有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不管哪种思路,要求三个

方阵一共多少人,都要通过用乘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每种思路的第一步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展示想法,并采用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策略,在关键处,难点处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想法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从而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正是源于教师在对学生的合理分析、对教材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而形成的。这一案例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折射出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对于数学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数的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上,它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时,我们的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1)出示了一幅情境图:

小明和小红明天要去秋游了,妈妈给小明和小红兄妹俩准备了四个苹果、两瓶水,你会怎么给他们分呢?让学生用拍掌的方式说出答案。

学生分别拍掌,此时教师用课件课件展示分的结果。(课件)

(2)现在只有1个月饼,又怎么分呢?

此时,学生无法用击掌的方式回答,由此产生了疑问:这半个怎么拍啊!

再次基础上我们的老师就势抓住学生的疑问转入课堂的学习,揭示分数学习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运用原有旧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疑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这些都源于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

通过这么几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教学策略的内涵到底指什么?

(二)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及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课改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学策略的理性支点。我们都知道没有哪种教学策略就一定适合哪个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科和年级段有自己的说法,但就数学学科来说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产生式策略(自学)、替代式策略(讲授式)、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课堂提问策略、合作与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等等,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第二、第三、第四板块我们将围绕如下三个策略: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展开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