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谱图解析.

合集下载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

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一节概述一、红外光谱测定的优点20世纪50年代初期,红外光谱仪问世,揭开了有机物结构鉴定的新篇章。

到了50年代末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红外光谱数据,到70年代中期,红外光谱法成为了有机结构鉴定的重要方法。

红外光谱测定的优点:1、任何气态、液态、固态样品都可以进行红外光谱的测定,这是核磁、质谱、紫外等仪器所不及的。

2、每种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又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3、常规红外光谱仪价格低廉,易于购置。

4、样品用量小。

二、红外波段的划分δ=104/λ(λnm δcm -1)红外波段范围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远红外、中红外、近红外波段波长nm 波数cm -1近红外 0.75~2.5 13300~4000中红外 2.5~15.4 4000~650远红外 15.4~830 650~12三、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红外光谱图多以波长λ(nm )或波数δ(cm -1)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多以透光率T%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此时图谱中的吸收―峰‖,其实是向下的―谷‖。

一般吸收峰的强弱均以很强(ε大于200)、强(ε在75-200)、中(ε在25-75)、弱(ε在5-25)、很弱(ε小于5),这里的ε为表观摩尔吸收系数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强度可以用吸光度(A )或透过率T%表示。

峰的强度遵守朗伯-比耳定律。

吸光度与透过率关系为所以在红外光谱中―谷‖越深(T%小),吸光度越大,吸收强度越强。

第二节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一、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吸收任何物质的分子都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联结起来而组成的。

分子中的原子与化学键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它们的运动,除了原子外层价电子跃迁以外,还有分子中原子的振动和分子本身的转动。

这些运动形式都可能吸收外界能量而引起能级的跃迁,每一个振动能级常包含有很多转动分能级,因此在分子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的发生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无法测得纯振动光谱,故通常所测得的光谱实际上是振动-转动光谱,简称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图分析步骤解析:从谱图到化合物的信息解读

红外光谱图分析步骤解析:从谱图到化合物的信息解读

红外光谱图分析步骤解析:从谱图到化合物的信息解读红外光谱图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我们可以了解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的存在与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光谱图分析的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红外光谱图。

1.步骤一:获取红外光谱图在进行红外光谱图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待分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这可以通过红外光谱仪来实现。

红外光谱仪会向待分析样品中发射红外光,然后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张红外光谱图。

2.步骤二:观察谱图的整体形态在获得红外光谱图后,我们首先要观察谱图的整体形态。

红外光谱图通常以波数为横坐标,吸收强度为纵坐标。

我们可以注意到谱图中的吸收峰和吸收带。

吸收峰通常表示特定官能团的存在,而吸收带则表示化学键的存在。

3.步骤三:确定吸收峰的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红外光谱图中各个吸收峰的位置。

不同官能团和化学键在红外光谱图中有特定的吸收位置。

通过比对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和待分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各个吸收峰的位置。

4.步骤四:解读吸收峰的强度除了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峰的强度也是红外光谱图分析的重要信息之一。

吸收峰的强度可以反映化合物中特定官能团或化学键的含量。

通过比较吸收峰的强度,我们可以推断化合物中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的相对含量。

5.步骤五:分析吸收带的形态除了吸收峰,红外光谱图中的吸收带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吸收带的形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例如,C=O键通常表现为一个尖锐的吸收带,而-OH键则表现为一个宽而平坦的吸收带。

6.步骤六:结合上述信息解析化合物通过观察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和吸收带的位置、强度和形态,我们可以逐步解析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红外光谱图数据库,对比待分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找到相似的谱图,从而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7.结论红外光谱图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一、红外光谱的原理[1]1. 原理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是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光谱。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2.红外光谱特点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特征性强,可定性分析,红外光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目及强度可以确定分子结构;定量分析;固、液、气态样均可,用量少,不破坏样品;分析速度快;与色谱联用定性功能强大。

3.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基本振动形式红外光谱中存在两类基本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图一伸缩振动图二弯曲振动二、解析红外光谱图1.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是分子独立的振动数目。

N个原子组成分子,每个原子在空间上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子振动自由度F=3N-6(非线性分子);F=3N-5(线性分子)。

为什么计算振动自由度很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吸收峰的数量,谱带简并或发生红外非活性振动使吸收峰的数量会少于振动自由度。

U=0→无双键或环状结构U=1→一个双键或一个环状结构U=2→两个双键,两个换,双键+环,一个三键U=4→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U=5→分子中可能含一个苯环+一个双键2.红外光谱峰的类型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基频峰的峰位等于分子或者基团的振动频率,强度大,是红外的主要吸收峰。

泛频峰: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激发态等高能态时产生的吸收峰,此类峰强度弱,难辨认,却增加了光谱的特征性。

特征峰和指纹峰:特征峰是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对应于分子中某化学键或基团的振动形式,同一基团的振动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区域;而指纹区吸收峰特征性强,对分子结构的变化高度敏感,能够区分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

4-3红外光谱解析

4-3红外光谱解析

面外变形(=C-H) 1000-700 cm-1 (有价值)
(=C-H)
R1
H
CC
970 cm-1(强)
H
R2
R1
R3 CC
790-840 cm-1
R2
H (820 cm-1)
R1
R2 (=C-H)
H
CC H
800-650 cm-1 (690 cm-1)
R1 C C H 990 cm-1
H
H 910 cm-1 (强)
1195 cm-1
C H3 C C H3 CH
3
1405-1385cm-1 1372-1365cm-1
1:2 1250 cm-1
c) CH2面外变形振动—(CH2)n—,证明长碳链的存在。 n=1 770~785 cm-1 (中 ) n=2 740 ~ 750 cm-1 (中 )
n=3 730 ~740 cm-1 (中 ) n≥ 720 cm-1 (中强 )
1300cm-1 ~ 910 cm-1区域是C-O、C-N、C-F、C-P、C-S、 P-O、Si-O等单键的伸缩振动、C=S、S=O、P=O等双键 的伸缩振动、部分含氢基团的变形振动吸收。
910 ~ 650 cm-1区域是烯烃、芳烃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吸 收位置,对结构敏感,吸收峰可用来确认化合物的顺反构 型或苯环的取代类型。
第三节 红外光谱解析
一、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红外光谱
官能团区:4000~1300cm-1(1350) 2.5~7.7μm
指纹区:1300~600cm-1(1350~650) 7.7~16.7μm
官能团区:X-H的伸缩振动以及各种双键、叁键的伸缩 振动吸收峰出现的区域,此区域内峰较稀疏,是鉴定 工作最有价值的区域。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红外谱图解析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红外谱图解析

顺式烯 乙烯基烯 亚乙烯基烯
08:12:21
R1 H R1 H R1 R2
1660cm-1
1660-1630cm-1
中强,尖
总结
ⅰ 分界线1660cm-1 ⅱ 顺强,反弱
ⅲ 四取代(不与O,N等相连)无υ
ⅳ 端烯的强度强
(C=C)峰
ⅴ共轭使υ
下降20-30 cm-1 (C=C)
H C C R R1 C C R2
08:12:21
υ υ
C C
2140-2100cm-1 (弱) 2260-2190 cm-1 (弱)
C C
c)C-H 变形振动(1000-700 cm-1 )
面内变形(=C-H)1400-1420 cm-1 (弱) 面外变形(=C-H) 1000-700 cm-1 (有价值)
R1 H R1 R2 R1 R2 C C R4
O—H,C—O
a)-OH 伸缩振动(>3600 cm-1) b)碳氧伸缩振动(1100 cm-1)
C Cα C Cα′ C C Cα″ β
υ
(C-O)
OH
υ
游 离 仲-OH 醇, 叔-OH 酚 酚-OH 伯-OH
(—OH) 3640cm-1 3630cm-1 3620cm-1 3610cm-1
1050 cm-1 1100 cm-1 1150 cm-1 1200 cm-1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 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
一、红外谱图解析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graph
二、未知物结构确定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s

红外谱图的解析经验

红外谱图的解析经验

红外谱图的解析经验首先应该对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熟记于心,因为官能团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对一张已经拿到手的红外谱图:(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公式:不饱和度=F+1+(T-O)/2 其中:F:化合价为4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C原子),T:化合价为3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N原子),O:化合价为1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H原子),我以前本科上谱学导论时老师给过公式,但字母都被我改了:F、T、O分别是英文4,31的首字母,这样我记起来就不会忘了:)。

举个例子:比如苯:C6H6,不饱和度=6+1+(0-6)/2=4,3个双键加一个环,正好为4个不饱和度;(2)分析3300~2800cm^-1区域C-H伸缩振动吸收;以3000 cm^-1为界:高于3000cm^ -1为不饱和碳C-H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 炔, 芳香化合物,而低于3000cm^-1一般为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3)若在稍高于3000cm^-1有吸收,则应在2250~1450cm^-1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其中:炔2200~2100 cm^-1烯1680~1640 cm^-1芳环1600,1580,1500,1450 cm^-1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1000~650cm^-1的频区,以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其他官能团,如C=O, O-H, C-N 等特征吸收来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团;(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如2820 ,2720和1750~1700cm^-1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解析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吧,至于制样以及红外谱图软件的使用,一般的有机实验书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的,这里就不唠叨了。

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事没事就记一两个吧:1.烷烃:C-H伸缩振动(3000-2850cm^-1)C-H弯曲振动(1465-1340cm^-1)一般饱和烃C-H伸缩均在3000cm^-1以下,接近3000cm^-1的频率吸收。

红外谱图解析综述

红外谱图解析综述


as13501290cm-1 s11651120cm-1 (强)
亚砜
10701030cm-1 (强)
(6)P=O:(图15A峰3,4) P=O 13001140cm-1 (接近单键区)
9
红外谱图解析综述
4. X-Y键伸缩振动和X-H键变形振动区(1650650cm-1) X,Y为除了H以外的其它原子,主要包括C-O,Si-O,C-C,C-N,
有机酸OH和CH伸缩振动偶合引起的一系列多重峰(32002500cm-1) (图8C峰1,图16C峰1)
O-H的伸缩振动可作为判断醇,酚,酸的重要依据。 (2)C-H的伸缩振动频率
饱和的 C-H在3000cm-1以下(30002700cm-1) 不饱和的 C-H在3000cm-1以上(33003000cm-1)
1C峰 CH CH3
CH3
3)。叔丁基 1D峰
C
CCC HHH 333
sCH3裂分成1395(m),1365(s)(图
3)。以此可判断化合物的支化情况。
D:-CH2-n的面外摇摆峰,n4时出现720cm-1吸收峰。可判断是 否是长链化合物。(图1A、B峰4,图7C峰6、D峰5,图9C峰4、D峰
5)
12
O R-C-OH
O R -C -H
1740 1730 1700缔合1760游离
O R-C-OM
O R -C-N H 2
1650(酰胺谱带I) 16001500和1400
O= =O
1667
8
红外谱图解析综述
如果C=O基与双键,苯环共轭。C=O基的伸缩振动频率比上述相应位置 要低,强度增加。在解析光谱时必须注意。(图8A峰2,B峰4,C峰2,D峰 1酮羰基,峰2羧酸盐羰基,图9A峰2,B峰3,C峰2,D峰3,图10A峰2,B峰1,C 峰2,D峰1,图11A峰3,B峰3,C峰2酰胺谱带Ⅰ,图16B峰3,C峰2)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实例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实例
= (2 + 2n4 + n3 – n1 )/ 2 n4 , n3 , n1 分别为分子中四价,三价,一价元素数目。 作用: 由分子旳不饱和度能够推断分子中具有双键,三键, 环,芳环旳数目,验证谱图解析旳正确性。
例: C9H8O2 = (2 +29 – 8 )/ 2 = 6
主要官能团旳吸收频率范围
多种官能团旳吸收频率范围
从第一区域到第四区域,4000cm-1到400cm-1多种官能团旳特征吸收频 率范围。
区 域
基团
—OH(游离)
—OH(缔合)
—NH2,—NH(游离)

—NH2,—NH(缔合) —SH
C—H伸缩振动
不饱和C—H
一 ≡C—H(叁键)
═C—H(双键) 苯环中C—H
饱和C—H

—CH3
多种官能团旳吸收频率范围
C—O
C—O—C
四 —CH3,—CH2
—CH3
区 —NH2 C—F C—Cl C—Br C—I
域 =CH2 —(CH2)n—,n>4
1 3 0 0 — 伸缩
s
1000
s
伸缩
900—1150
m
1460±10
—CH3反对称 变形,CH2变
s m,s

s
1 3 7 0 — 对称变形
—CH3

—CH2 —CH2
吸收频 率
(cm-1 )
3650— 3580 3400— 3200 3500— 3300 3400— 3100 2600— 2500
振动形式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3300附近 3010— 3040 3030附近

红外吸收谱图解析.

红外吸收谱图解析.

H 820cm(1 单)

as C
O
1150
C(C 芳)1600,1580,1500和1450 CO1700
as CH 3
1460

s C O
1000
该化合物为对位茴香醛 OHC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OCH3
3.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几种标准图谱集 (1)萨特勒(Sadtler)标准红外光谱集 (2)分子光谱文献“DMS”穿孔卡片 (3)“API”红外光谱资料
且无芳环对位取代特征吸收
否定结构 1 和 3
1680 ~ 1630cm1 无 CO吸收 否定结构 4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综上所述,峰归属如下:
H 3060 ,3040 和3020cm1

C
(芳环)
C
1600
,1584

1493cm1


(单取代)
H
756

702cm(1 双峰)
NH2 1622
as CH 3
144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解:
1 7 1 9 4 推测可能含苯环 2
3030cm1 可能为H
1588,1494和1471cm(1 三峰)
可能为
C
(芳环)
C
748cm
(1 单峰)
可能为
(双取代)
H
NH 1533 CN 1323
CO 1638
CH 1268
H 763 ,694(双峰)
解:
1 9 1 7 7 可能含有苯环 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3300 cm(1 强) 含 CH 2100 cm(1 强) 含 CC 1268 cm1 CH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 倍频峰又分为一级倍频峰、二级倍频峰等 等。当非谐振子从n = 0向n = 2振动能级 跃迁时所吸收光的频率称为一级倍频峰, 从n = 0向n = 3振动能级跃迁时所吸收光 的频率称为二级倍频峰 • 一级倍频峰很弱,二级倍频峰更弱
• 一级倍频峰的波数并非正好等于基频峰波 数的两倍。一级倍频总是小于基频的两倍, 这是因为非谐振子振动能级是不等距的, 其能级间隔随着振动量子数n的增加而慢慢 减小
6
倍频峰 (Overtone)
• 根据谐振子选择定则,谐振子只能在相邻的 两个振动能级之间跃迁, 即Δn=±1。而且 各个振动能级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
• 实际分子不是谐振子。量子力学证明,非谐 振子的选择定则不再局限于Δn=±1。Δn可 以等于其它整数,即Δn=±1,±2, ±3,……。也就是说,对于非谐振子,可以 从振动能级n = 0向n = 2或n = 3,或向更高 的振动能级跃迁。非谐振子的这种振动跃迁 称为倍频振动。倍频振动频率称为倍频峰
苯的拉曼光谱
反对称伸缩振动
(Asymmetric Stretching Vibration)
直线形三原子基团反对称伸缩振动
弯曲形三原子基团反对称伸缩振动 H2O,-CH2-,-NH2,-NO2
CO2
平面形四原子基团反对称伸缩振动
四面体形五原子基团反对称伸缩振动
NO3-,BO3-,CO32-
NH4+,SO42+,PO43+ ,SiO42-
H N O O H
H
平面型 硝酸钠中的NO3- 的对称伸缩振动 1071cm-1(拉曼活性)
四面体型 甲基-CH3的对称伸缩振动 2872±5cm-1
O
S
O O
O

红外谱图分析

红外谱图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在1733.61cm-1处有个最强的吸收光谱,它是羰基(C=O)的伸缩振动,1157.28 cm-1和1280 cm-1处均有吸收峰,他们分别是酯基中醚氧基(C-O-C)的对称伸缩振动与不对称伸缩振动。

由以上分析,推出此物质为聚酯。

环氧树脂中不含羰基(C=O),故而其不是环氧树脂。

1602.26 cm-1,1585 cm-1,1500 cm-1和1453.83 cm-1均有特征吸收峰,这是C=C芳环骨架的伸缩振动,表明含有苯环,700.02和759.70表明其实邻苯型。

2850 cm-1~3000cm-1处有3个强吸收峰是饱和烃的伸缩振动峰(C-H);1453.83 cm-1和1380 cm-1是C-H的弯曲振动峰,这都表明含有饱和烃(-CH2和-CH3)。

3422.13 cm-1的峰很宽,这可能是O-H伸缩振动或者N-H伸缩振动峰,但仅有一个峰,故而不含NH2;1551 cm-1处无明显三嗪环芳香族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故而判断不含三聚氰胺。

NH2
N N
N
NH2NH2
三聚氰胺化学式
结论:此物质为聚酯材料,不含三聚氰胺。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共27张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共27张PPT)
这里弹簧的k值就的原子不是静止不动的,原子在其平衡位置做相 对运动,从而产生振动!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无非有 两种情况,即:键长发生变化(伸缩振动),键角发生变化 (弯曲振动)
对于双原子分子:没有弯曲振动,只有一个伸缩振动
对于多原子分子来说,包括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伸缩振动有对称和不对称伸缩以亚甲基-CH2为例
苯,3N-6=30种,实际上苯的红外谱图上只有几个吸收峰! 说明:不单苯,许多化合物在红外谱图上的吸收峰数目要远 小于其振动自由度(理论计算值)。
原因:(1)相同频率的峰重叠(2)频率接近或峰弱,仪器检测
不出(3)有些吸收峰落在仪器的检测范围之外(4)并不是
(2)对于基频峰:偶极矩变化越大的振动,吸收峰越强
②液体试样:溶液法和液膜法。溶液法是将液体试样溶在适当的红 外溶剂中(CS2,CCl4,CHCl3等)然后注入固定池中进行测定。液 膜法是在可拆池两窗之间,滴入几滴试样使之形成一层薄的液膜。
③固体试样:压片法、糊状法和薄膜法。压片法通常按照固体样品和 KBr为1:100研磨,用高压机压成透明片后再进行测定。糊状法就是把 试样研细滴入几滴悬浮剂(石蜡油),继续研磨成糊状然后进行测定 。薄膜法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通常将试样溶解在沸点低易 挥发的溶剂中,然后倒在玻璃板上,待溶剂挥发成膜后再用红外灯加 热干燥进一步除去残留的溶剂,制成的膜直接插入光路进行测定。
(3)组频峰:振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吸收峰
(4)泛频峰:倍频峰+组频峰
(5)特征峰: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 (6)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引起的一组具有相互依存关系 的特征峰
红外光谱可分为基频区和指纹区两大区域
(1)基频区(4000~1350cm-1)又称为特征区或官能团区,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不饱和度是指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一价元素的 “对”数。如:乙烯变成饱和烷烃需要两个氢原子,不饱 和度为1。 计算方法: 若分子中仅含一,二,三,四价元素(H,O, N,C),则可按下式进行不饱和度的计算:
Ω= 1 + n4 +( n3–n1 )/ 2
n4 ,n3 ,n1分别为分子中四价,三价,一价元素数目。
3430cm1,3300cm(1 双峰) 可能为 NH2 1622cm1 可能为 NH2 1303cm1,1268cm1 可能为 CN
2925
c
m
(1 较强)可能为
as CH
3
1442
c
m
1和1380
c
m
1分别为
as CH
3

s CH
3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H 820cm(1 单)

as C
O
1150
C(C 芳)1600,1580,1500和1450 CO1700
as CH 3
1460

s C O
1000
该化合物为对位茴香醛 OHC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OCH3
3.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几种标准图谱集 (1)萨特勒(Sadtler)标准红外光谱集 (2)分子光谱文献“DMS”穿孔卡片 (3)“API”红外光谱资料
NH2 1622
as CH 3
144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解:
1 7 1 9 4 推测可能含苯环 2
3030cm1 可能为H
1588,1494和1471cm(1 三峰)
可能为
C
(芳环)
C
748cm
(1 单峰)
可能为
(双取代)
H
练习 5: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式为C7H9N,其红 外光谱图如下,试推断其分子结构。
H 3030
as CH 3
2925
s CH 3
1380
C(C 芳) 1588 ,1494和1471
H 748cm(1 单)
CN 1303,1268
NH 3430 ,3300(双)
CN 1323cm1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CH 3300cm1 CC 2100cm1 CH 1268cm1
含 — C CH
H 3030cm1 C(C 芳环骨架)1597 ,1495 和 1445cm1 H 763 ,694cm(1 双峰)
二、定量分析 (灵敏度较差,不适合微量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IR光谱解析实例
练习 1: 某化合物C9H10O,其IR光谱主要吸收峰位为3080, 3 0 4 0 , 2 9 8 0 , 2 9 2 0 , 1 6 9 0 ( s),1600,1580,1500, 1370,1230,750,690cm-1,试推断分子结构
注意:二价原子S、O不参加计算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作用: 由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推断分子中含有双键,三键, 环,芳环的数目,验证谱图解析的正确性。
当Ω = 1时,表示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当Ω = 2时,表示分子中有一个三键或2 Ω1 当Ω > 3时,要考虑分子中可能有苯环
例1: C7H8 Ω = 1 + 7 + ( 0-8 )/ 2 = 4
此题五个化合物有四个含有苯环, 其中三个还分别具有 C N , NH 和C O; 只有化合物2无苯环,但具有 OH
图上可见芳香化合物的一系列特征吸收
3060 ,3040 和3020cm1有吸收 为芳环H 1600 ,1584 和 1493cm1三处吸收 为芳环 CC
为伯胺
as CH 3
2925cm(1 较强)
as CH 3
1442cm1
为 CH 3
s CH 3
1380cm1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分 析 化 学 精 品 课
结构为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练习 6
大于3000cm1 说明有不饱和vC-H
s CH 3
1380
解:
1 9 0 10 5 2
可能含苯环
1690(s)有强吸收,可能为VC=O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3080,3040cm有吸收 可能为H
1600,1580和
1500cm1三处吸收
可能为
C
(芳环)
C
690 和 750cm(1 双峰) 可能苯环C-H面外弯曲(单取代
且无芳环对位取代特征吸收
否定结构 1 和 3
1680 ~ 1630cm1 无 CO吸收 否定结构 4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综上所述,峰归属如下:
H 3060 ,3040 和3020cm1

C
(芳环)
C
1600
,1584

1493cm1


(单取代)
H
756

702cm(1 双峰)
含单取代苯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结构式应为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练习 3
H 3000
C(C 芳)1600 , 1584 和 1493
H 756 , 70(2 双)
CH2 2938 ,2918 和 2860
CH2 145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解:
756 和 702cm(1 双峰) 为芳环弯曲(单取代形式)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3600 ~ 3200cm1 无 OH吸收, 否定结构 2
且结构2没有芳环特征吸收
3500 ~ 3200cm1 无 NH 吸收 2240 ~ 2220cm1 无 CN 吸收 ~ 1375cm1 无 CH3 吸收
故峰的归属如下:
H 3030cm1 C(C 芳环骨架)1588,1494和1471cm(1 三峰) H 748cm(1 单峰)
含邻二 取代苯环
NH2 3430cm1,3300cm(1 强双峰) NH2 1622cm1 CN 1303cm1,1268cm1
红外吸收谱图解析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试样的制备
一、气体试样 气体吸收池,玻璃的气体槽,窗片为NaCl/KBr
二、液体试样 1.液体池法( NaCl/KBr) 2.涂片法/液膜法(KBr片) 三、固体试样
压片法(与KBr混合压片)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一、定性分析 1.已知物及其纯度的定性鉴定 制得试样的红外谱图后,与纯物质的谱图进行对照。 2.未知物结构的一般步骤 (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纯化) (2)收集试样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如分子量,m.b.点,溶解 度,外观等 (3)确定未知物东的北不师饱范和度大 学 分 析 化 学 精 品 课
NH 1533 CN 1323
CO 1638
CH 1268
H 763 ,694(双峰)
解:
1 9 1 7 7 可能含有苯环 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3300 cm(1 强) 含 CH 2100 cm(1 强) 含 CC 1268 cm1 CH
例2: C2H2NO
Ω = 1 + 2 +(1–5)/ 2 = 1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4)图谱解析:没有确定的规则 一般来说:先特征、后指纹;
先强峰,后次强峰; 先粗查,后细找; 先否定,后肯定; •先识别特征区的第一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峰归属 •再识别特征区的第二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峰归属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综上,峰归属如下:
OH 3360cm1
as CH 3
2970cm
1,
s CH
3
2874cm1
as CH 3
1476cm
1,
s C
(CH
3
)3
1395和1363cm
(1 双峰)
CO 1195cm1
该化合物为结构 2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CH2 2938 ,2918 和 2860cm1
CH2 1452cm1
该化合物为结构 5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练习 4
OH 3360
as CH 3
1476
s CH 3
2874
CO 1195
as CH 3
2970

s C
(CH
3
)3
1395和136( 3 双)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2980cm
1可能为
as CH
3
2920cm
1可能为
as CH
2
1370cm1为甲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可能结构为 C6 H5 CO C2 H5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练习 2
CH 3300
C(C 芳环)1597 ,1495 ,1445
NH 3270 H 3030 CC 2100
解:此题三个化合物均具有 OH 其中 1个含C C,1个含 C(CH3)3,1个为直链饱和醇
3100 ~ 3000cm1 无 CH 吸收 否定结构 3 ~ 1650cm1 无 CC吸收
结构
1不具有
1395和1363cm1双峰


s C
(CH
3
)3
特征吸收
否定结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
3030cm1 为H
1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