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资本理论
第四讲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农业(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对外贸易 (锐减)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A、 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扩大再生产
B、 劳动人民:收入增长缓慢――日益相 对贫困(产品相对过剩)
特点:
(1)范围特别广
A、地域范围:
由美国爆发---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转嫁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
B、从经济范围看: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迸发、相 互交织
(2)持续时间特别长
从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大萧条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l/3以上, 国际贸易额减少2 / 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 3000万以 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到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
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和 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恢复了 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 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 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 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作用:
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 调节和干预一直延续下来。对于当代资 本主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国家的 宏观调节和干预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不可或缺的 内在机制之一了。只是在不同时期和不 同条件下,政府追求的具体目标不同, 因此干预的重点也不同。
二、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4-人力资本投资与迁移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6
4 个人教育投资的差异
〔1〕个人教育投资
的打算
利
率
人们应当增加上学
年数使得上学的边
际酬劳率(MRR)等 i
于利率(i)。
教育的边际收益率递减
MRR
e
西南大学 汪亚军
上学年数
17
4 个人教育投资的差异
〔2〕一个人关于教育投资的决策会受到所学内 容的难易程度、个人的学习速度、对将来的热忱 和抱负,以及获得经济资源的可能性等因素的影 响。
24
5 人力资本理论评论
教育的 收益被 高估了
教育和收入的关系还局部反映了力量差异 拥有更多力量〔如智力、动机和自律〕的
人更有可能读大学。
即使没有获得大学学历,他们也可能比那 些不读大学的人挣的钱多;大学生较高的 收入反映了他们有较强的力量而不是较多 的读书,回报率高估了。
筛选假说:上学增加收入并不是由于提高
儿童时代的成长环境对后期的教育和培训问题也
西南大学 汪亚军
8
3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决策
与其他投资一样,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包含着下 述含义:在当前时期付出的肯定的本钱并希望在 将来能够带来收益。
西南大学 汪亚军
9
3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决策
〔1〕教育的收益 较高的将来收入
终身工作满足程 度的提高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争论成果往往对社会有着深
刻而广泛的影响。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6
6*教育的属性与投入机制
由于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因此需要对教育进展补 贴,才能实现教育投资的最优规模。
不同的教育阶段,社会收益不同,补贴的程度也 就不同。〔参见教材表2-2〕
西南大学 汪亚军
资本论复习纲要(最全面,最实用,最详细)
资本论复习提纲第一讲:绪论一、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对象和目的1、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资料)* 科技(高科技 n )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政治、法律等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2、研究目的: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二者都必须用抽象离来理解。
”三、《资本论》的阶级性——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恩格斯在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影响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劳动价值论复习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4、讨论:如何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在政治经济学中,抽象为一个使用价值集合与一个价值集合的统一体,形式表示为:商品={使用价值,价值,……},这里的“使用价值”是指“使用价值集合”,“价值”指“价值集合”,非特别指出皆省略“集合”二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课件
3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
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
创立奠定了基础。
2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
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商品经济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数
使用价值 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产力水 平提高
氏族间交换 剩余产品
产品被私 人占有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 奴隶社会
• 首个阶级剥削社会 •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 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
作劳动,首次出现城乡分离和体脑分工
奴隶主贪 欲增大
对奴隶进行野 蛮奴役和残酷 剥削
对自由农民和小 手工业者不断增 加兵役苛捐
生
的 条 件
私有制
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
社会劳动
矛 盾
私人劳动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产生商品拜物教的必然性
1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
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 只有采取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 出来。
第4讲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
三、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这一章分析的是工场手工业。 这一章分析的是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 业是以分工和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 义协作。一方面,它作为生产相对剩余 义协作。一方面, 价值的一种方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价值的一种方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的分工, 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提高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 社会劳动生产力,并为过渡到机器大工 业准备了条件。 业准备了条件。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A.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A.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 提高劳动生产力 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 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 B.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增加商品中包含的剩余 B.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增加商品中包含的剩余 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是一致的。 C.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剥削 C.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剥削 更多的剩余价值。 更多的剩余价值。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这一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这一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中心是说 明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 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 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 1.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各个生产部门的关系 3.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与超额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二协作二协作n这一章分析的是简单协作而且是资本主义这一章分析的是简单协作而且是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即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简单协作即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生产同种产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空间为生产同种产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第四讲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相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中心是分析资本 家是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 家是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 强度两种方法。在第四篇中, 强度两种方法。在第四篇中,主要考察资本家如 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原理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 自然经济和产生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 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⑴ 农村: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一旦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在流通中,劳动者和资本家分别以劳动力 的卖者和买者身份发生关系。从表面上看,这种 关系好像是自由、平等的,但当买卖双方一离开 这个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这种自由、平等 的虚伪性就暴露无疑。劳动力的买者摇身一变, 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的卖者则成了他 的工人,尾随于后。前者笑容满面,雄心勃勃; 后者战战兢兢,萎缩不前,就像在市场上卖了自 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 鞣。”
“资本主义社会 的经济结构是从封 建社会和奴隶社会 的经济结构中产生 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 放。”
——马克思
⑵ 城市:由商人程
“商品贸易,即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起 点。16世纪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揭开了资本现代生活史。”
使用价值
商品
外化
(内在矛盾)
价值
商品生产者
(商品甲)
商品生产者
(商品乙)
交换价值 (价值形式的发展) 货币
(量上的比例) (从量变到质变) (两极矛盾)
“商品流通从物质内容来看,是各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如果撇开 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只考察这一过程所造成的经济形式,我们就 会发现,货币是这一过程的最后产物。商品流通的这个最后的产物 就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何谓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讲义
第四讲 何谓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的含义与特征
生产力高度发展,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 创造利润。 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 的 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四讲 何谓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 新航路开辟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结果是世界性的 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早期殖民活动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文艺复兴 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讲义
第四讲 何谓资本主义
(二)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讲义
第四讲 何谓资本主义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讲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讲义 第四讲 何谓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的含义与特征
马克斯·韦伯:凡是利用企业方法以满足
人类团体所需要的产业之地方,即有资本主 义,而不管其需要的内容是什么。说得更具
体一点,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就是使用
资本核算制度的经营,换言之,也就是根据 近代簿记与收支平衡的结算方式来确定其收 益能力的一种经营。
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 借由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
第四讲 人力资本投资
贝克尔深人分析了教育培训的支出和收入、 年龄一收入曲线、具体形式、收益率计算 方法以及企业、职工、学生等主体的人力 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等问题,并得出一系列 有经验支持的理论结论。
贝克尔对家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进行了经 典的理论实证和应用研究。把人力资本理 论从教育经济学领域拓广到人口和家庭经 济学领域,把家庭视作一个人类自身的生 产单位,把孩子视作“耐用消费品”,认 为父母养育孩子、对孩子进行人力资本投 资也是经过成本一效用分析的。
从人力资本论出发,贝克尔提出了有关孩 子数量、质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解析认 为随着家庭收人水平的提高在孩子身上增 加力资本投资,或在自己身上增加人力资 本投资,其收益率会较高,以此可解释现 代西方社会妇女生育率降低、家庭小型化 的经济原因。此外,贝克尔还用人力资本 理论解释其他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并取得 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
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个人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教育的社会成本:支付的教育费用和间接成本 (放弃的收入、折旧费、免税成本等)。 教育的个人收益: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 会、更理性的消费、更多的保健知识、对后代 的正面影响;教育的社会收益:直接收益(获 得熟练劳动、促进科技发展和应用、提高管理 水平等),间接收益主要表现在政治、法制、 道德层面。
学生学习时期除了直接成本,即学费、书籍以及 其他费用支出(包括上学来往交通费用和住宿费 用)外,同时还有间接成本(又称机会成本)。 教育的纯收入就是潜在的收入和总成本(直接成 本和间接成本之和)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 说明教育的收益率越高,接受正规教育越有利。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式
首先,计算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设某项人力资本在t年内 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投资完成后每年投资收益为 Bi ,设折 现率为 r , t 年内投资收益现值为 PV ,那么,根据现值计算 公式: Bt B1 B2 人力资本收益现值PV= (1 r )1 (1 r ) 2 (1 r )t
马原理第四讲资本逻辑
马原理第四讲资本逻辑1. 引言马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本文将围绕马原理的第四讲资本逻辑展开讨论,通过分析资本的逻辑运行规律来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2. 资本逻辑的基本要素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
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
•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价值,它通过购买商品并加以生产或交换实现增值。
•商品资本是指通过生产商品获取利润的资本,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
•生产资本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
3.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逻辑运行中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其中最核心的是剩余价值规律。
3.1 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其自身价值,剩余价值就是劳动者所创造的超过其工资的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增值的基础和核心。
3.2 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商品交换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交换以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价值量决定交换比例。
3.3 价值规律和价格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而价格规律是指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商品的实际价格。
3.4 无产阶级剥削规律无产阶级剥削规律是指资本家通过占有和控制生产资料,通过雇佣工人实现对工人的剥削,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4. 资本的运行过程资本的运行过程可以简述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剩余价值→再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通过生产和交换实现增值,并不断循环流动。
5. 资本积累与危机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资本主义经济也会遭遇周期性的危机。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无限追求剩余价值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和失业等问题。
6. 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理解资本逻辑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5
2、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 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 产品。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 被支配、被统治的对象。
4、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 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本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
39
4、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两种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作为货币的货币运动) W-G-W (商品—货币—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 G-W-G’ (货币—商品—货币) ( G’=G+△G )
36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价值: 指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 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部分: 包括劳动者本人和养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 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指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物品、产品、商品中都具有 商品中特有的本质属性 的共同属性
14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的独创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 劳动二重性的对立与统一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15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比较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量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 简单劳动-形成的价值量小 复杂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四讲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 的工具
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20世纪初到3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 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 统治的工具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 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 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 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和本质 1、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 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 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 治职能即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资产阶级 专政。对内职能还包括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 益的职能。对外职能是对内政治职能的延伸。 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群 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1、垄断 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 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 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 部门的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 但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 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 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 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 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 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参与制”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包括资本主义国 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 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理 论、学说及意识形式。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反对 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如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都 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转次数。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2、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
价值补偿即指如何通过商品出售,将社会总产 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以 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 获得剩余价值。 实物替换即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 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以补偿社会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世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纪 法
国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的 铁
匠
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
作
基本相适应的以铁器工具为特
坊
征的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 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 地中海沿岸城市产生的途径。
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 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特征 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G
W
G'
不同的使用价
值相交换
G' = G + G
从表面上看,资本的价值增值和价值规 律是矛盾的,即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也是解决G--W--G’矛盾的关键。
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
的利益主体所有
(二)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 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 使用价值与价值。
2017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PPT参考课件全文
2024/8/26
17
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2024/8/26
18
货币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2024/8/26
19
2、 货币的本质
2024/8/26
20
3、 货币的职能
2024/8/26
21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024/8/26
2024/8/26
47
2024/8/26
48
(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024/8/26
49
1、产业资本循环
2024/8/26
50
2024/8/26
51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024/8/26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4/8/26
6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24/8/26
65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4/8/26
66
2024/8/26
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2024/8/26
22
价值规律的形式: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2024/8/26
23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024/8/26
24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资本论之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 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 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 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 分。”(第116页)
补充
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大阶段
一、第一阶段:协作 1、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物化为价值的劳动,成为社会平均性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
(1)19世纪40年代:萌芽阶段 ——《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 (2) 19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3) 19世纪60年代:完成阶段 ——《1861——1863经济学手稿》、
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 业者,同时在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 家所雇佣
2、工场手工业的形成方式具有二重性
它以不,把这 些手工业者的整体操作分成几个独立的 操作环节,这种独立的环节发展到一定 程度,导致从事该环节操作的手工业者 成为具有专门职能的特殊工人
2、机器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矛盾
机器源于工场手工业生产,但它的本 性要不可避免地排除手工业形式
当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大工业发展到一 定阶段时,机器必然要求排除生产自己 的工场手工业形式
只有用机器来生产机器,大工业才能 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基础
3、资本主义机器使用对工人的影响
使资本进一步占有补充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分工以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 社会分工中不存在权威
7、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局限性
工场手工业自身存在许多制约其功能 实现的障碍
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 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 生产需要发生矛盾
工场手工业自身的发展创造出大机器
第四讲 产业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
第四讲产业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
延涛;周述实
【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
【年(卷),期】1982(000)003
【摘要】<正>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马克思认为,产业资本的循环要能顺利实现,必须经常保持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仅必须同时具备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而且这三种形式还要同时进行连续不断的循环,实现三种循环的统一。
而要实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就必须是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延涛;周述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网店是实体经济的政治经济学证据:产业资本循环理论 [J], 杨华伟
2.简介"促使环境—经济良性循环全程产业资本循环总公式" [J], 袁润广;
3.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视野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J], 汪亚青;仲伟龙
4.产业资本循环的经验体系 [J], 高惠芳
5.基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都市圈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以大西安都市圈为例 [J], 张月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讲 马科维茨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四讲 马科维茨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习题解答(葛乐乐)1.2,1,...2211=+++=p x x x y n pn p p p θθθ为两个证券组合的未来价格。
试指出证券组合21y y y +=的收益率y r 与21,y y 的收益率1y r 和2y r 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指出,他们作为n 种证券的收益率的组合的相互关系。
解:证券组合y 的收益率为y r 为)()()()()(2122112121y p y p y y p y p y y y p y y r y +++=++=)()()()()()()()(2221211211y p y y p y p y p y p y y p y p y p +++= 令 )()()(,)()()(21222111y p y p y p w y p y p y p w +=+=则 2211y y y r w r w r += )1(21=+w w设n x x x ,...,,21的收益率分别为n r r r ,...,,21,则∑∑====ni ii yn i ii yr w r r w r 1''21'1,其中 1,11''1'==∑∑==ni i ni iw w(彭先慧)2.设p 和q 为两种证券,且它们的收益率rp和rq满足][][r r q p E E =,那么这两种证券组合前沿是什么?证明,证券p 是这两种证券的前沿组合的充要条件为 ][],[r r r pqpVar Cov =。
解:设2,1==q p ,及μ==][][r r qpE E由⎪⎪⎩⎪⎪⎨⎧=+=+=μμμσw w w w w VW Tw 21211min 所以可得μμ=因为w V w w V w V w 22222112211122++=σ 将w w121-=代入可得V w V V w V V V w 2212212211222112)(2)2(+-+-+=σ所以当VV V V Vw 122211122212-+-=时σ2w取最小,所以此时可以得到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w12221121222111222112221222122211222)()2(2-+-=-+---+=σ为一个常数值,而μμ=,所以此时的组合前沿为一个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莫定了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 优秀成果 ——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 • 缺陷 ——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 ——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
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 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能够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 的秘密就在这里。假定劳动时间延长一倍由6小时增加到 12小时,而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是3元 购买20斤棉花, 价值的货币表现为20元 购买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 货币表现为4元 初垫支27元 工人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货币表现为6元 棉纱的价值 =30元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价值量
价值量的决定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 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 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亏损 正常补偿 多盈利
丙 乙 甲
10 小 时
流 通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世 界 货 币
3.货币的作用
货币与商品的两极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 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 和货币的矛盾。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 原则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对“资本”范畴适用范围的探讨 • (1)资本的共性 • 增殖性。运动性。 竞争性。 独立性和
主体性。 • (2)资本的概念是否可以用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来
.
• 3,对资本和剥削关系的理解 • 资本是否天然具有剥削的本质呢?传统观点认为,
资本是“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 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 剥削的生产关系。” • 另一种观点认为剥削产生于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思想,而不是产生于资本。资本是某种社会经济 关系,只有它与私有制相联系时,才是剥削关系 的表现。资本有没有剥削,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带 来剩余价值,而在于这个剩余价值归谁所有,为 谁造福。 • 当前我国剥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五、对社会主义资本问题的探索
• 1,对马克思资本范畴理解的探讨 •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至少有六种理解: • 第一种认为,从辩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资本
也不例外。 • 第二种认为,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包括3个方面:(1)资本是个生产性范畴;(2)资本
是个社会性范畴;(3)资本是个历史性范畴。 • 第三种认为,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具有四大天性:(1)资本具有价值,并能增殖。
论
.
(三)西方资本理论的成就
• 1,西方资本理论对于资本、利润(利息)等经济 范畴进行了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归纳、概括和提 炼。这为科学的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必 要的逻辑前提。
• 2,西方资本理论对资本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了一 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因资本出现而导致 的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及其后果。
.
(二)西方各流派的资本理论
• 1,重商主义的资本理论 • 2,重农学派的农业资本论 • 3,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 (1)亚当·斯密的资本理论 • (2)大卫·李嘉图的资本理论
.
• 4,19世纪30- 6本节欲论 • (2)李斯特的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论 • 5,19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资本理
论 • (1)庞巴维克的获利资本论 • (2)克拉克的资本边际生产力论 • (3)马歇尔的两重资本观
.
• 6,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 (1)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论 • (2)希克斯的资本积累论 • (3)罗宾逊的资本积累论 • (4)萨缪尔森的资本净生产率论 • (5) “人民资本主义”的人民资本论 • (6)加尔布雷思、斯图尔特等的知识资本
(2)资本是一种运动。 (3)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 (4)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 第四种认为,资本是资本家所有生产资料在物质资料形态和价值形态上的统
一。资本是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是指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关系。按资 本的原义,它是剥削的手段,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第五种认为,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 动中形成了多重资本概念,概括起来有6个方面:(1)资本是一种关系。 (2)资本 是一种过程。 (3)资本是一种权力。 (4)资本是一种价值。 (5)资本是一种经济 制度。 (6)资本是一种剥削手段。 • 第六种认为,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就是资本作为价值增殖的生产方式、运行机 制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维性的复杂系统。
.
• 4,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的积极意义 • 第一,任何社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有生产的增
加,资本必须增殖,只有增加增值,才能有公有 价值的积累。 •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培育和健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系。 • 第三,推进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经营,有利于提高 经济效益。 • 第四,国有资本重组,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 制力和竞争力。 • 第五,有利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 式。 • 第六,有利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
二、 列宁的垄断资本理论
• 1,垄断资本的形成 • 2,垄断资本的实质 • 3,垄断资本的统治 • 4,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
.
三、西方资本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各种资本定义
1,资本就是产生利息的“本钱”。 2,资本等同于货币。 3,把资本视为资本品(实物资本)。 4,把资本视为价值额。 5,资本是一种财富或收入。 6,资本是一种生产手段。
系和观念过程中的巨大革命作用。 • 第二,在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巨大
作用。 • 第三,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多元文化的互动。 • 第四,资本的出现与发展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
社会的到来以及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准备了条 件。
.
• (2)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 第一,揭露资本雇佣工人剥削剩余价值的秘密,并努
第四讲 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资本理论概述
• 1,资本定义及本质 • 2,资本的产生 • 3,资本构成 • 4,资本运动形式 • 5,资本类别 • 6,资本积累
.
• 7,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批判与扬弃 • (1)马克思对资本作用的肯定主要有这样几个方
面 • 第一,指出其在冲破封建社会桎梏以及所有陈旧关
• 3,西方资本理论从技术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 运行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 4,西方资本理论在定量分析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 成果。
.
四、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与西方资 本理论的比较
• 1,关于资本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一种
社会属性。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 基本上都把资本看成是一种物,是一种自然属性。 • 2 ,关于历史范畴与永恒范畴 •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 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 3,关于资本对生产与分配关系的作用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在生产领 域,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转移旧价值;在分配 领域,认为资本家所得为剥削所得。古典学派在有关资本 对于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一种二重化的态度。 • 4,关于资本理论的进展
力谴责之。 • 第二,资本奴役劳动,使劳动者从劳动主体变为客体
并反过来受客体的统治,因而感到不自由、受强制、 遭奴役,这是一种异化。 • 第三,资本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恶 性竞争和经济危机,从而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到阻碍 生产力发展,乃至逐渐丧失自己存在的合法性。 • 第四,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掀起对金钱货币的狂热崇 拜,从而把古已有之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推 向极致,践踏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价值和美德,并对人 性构成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