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一章雷达基本工作原理(2)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新版.ppt
微波传输线 发射脉冲
发射机
T/R 触发器
天线 回波
接收机
电源
船电
显示器
Fig1-2 (2)
回波 船首线 方位
精品
T/R
Receiver
Transmitter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一、基本组成七部分及作用:
1、定时器(触发电路、同步电路等): 是雷达的指挥中心,产生周期性的窄脉冲——触发脉冲 送:1)发射机:控制发射开始 2)接收机:控制近距离增益 3)显示器:控制计时开始
船舶导航雷达
精品
第一章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引言
Radar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雷达:发射微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 和测定目标信息
现代雷达 IBS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位、导航、避碰
主要传感器
精品
雷达 罗经 计程仪 GNSS AIS ECDIS
二、船用雷达单元构成:
1、三单元雷达: 收发机(触发电路、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开关) 显示器、天线、中频电源
2、二单元雷达: 天线收发机、显示器、精中品频电源
荧光屏的单位长度:在不同量程代表不同的距离
二. 雷达测方位原理
1、利用收发定向天线 ,只向一个方向发射雷达波且 只接收此方向上的目标的反射回波
2、天线旋转依次向四周发射雷达波,则可探知周围 物标的方位——天线的精品方向即目标的方向
触发器
天线
方位与 船首线
收发机 回波
显示器
ARPA
Fig1-2(1)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5、接收机:超外差式,将微弱回波信号放大千万倍以符合
雷达原理基础
雷达原理基础第1章绪论1.1 历史回顾1.2 电磁波基本理论1.3 雷达原理1.4 雷达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1.5 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1.6 雷达系统类型1.6.1 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1.6.2 单基地雷达、双基地雷达和MIMO雷达1.6.3 搜索雷达与跟踪雷达1.6.4 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1.6.5 其他分类方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第2章雷达基本原理2.1 引言2.2 检测2.3 测距2.3.1 距离模糊2.3.2 距离分辨率2.4 测速2.5 目标位置测量2.6 反射率特征和成像习题第3章雷达方程3.1 雷达方程基本形式3.2 脉冲雷达方程3.2.1 低PRF雷达的信噪比3.2.2 高PRF雷达的信噪比3.3 搜索雷达方程3.4 跟踪雷达方程3.5 双基地雷达方程3.6 脉冲压缩雷达方程3.7 雷达干扰方程3.7.1 自卫式干扰3.7.2 远距离支援干扰3.8 二次雷达方程习题第4章目标和干扰4.1 引言4.2 雷达散射截面积4.2.1 球体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2.2 圆柱体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2.3 平板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2.4 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2.5 偶极子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2.6 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4.3 雷达散射截面积起伏和统计模型4.4 雷达杂波4.4.1 面杂波4.4.2 体杂波4.4.3 点(离散)杂波4.5 杂波统计分布4.6 杂波谱4.7 雷达接收机噪声4.7.1 系统的噪声系数和有效噪声温度4.7.2 吸收网络的噪声温度4.7.3 系统的总有效噪声温度4.8 系统损耗4.8.1 设计损耗4.8.2 操作损耗4.8.3 传播损耗习题参考文献第5章雷达波的传播5.1 引言……第6章连续波雷达第7章动目标显示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第8章脉冲压缩雷达第9章合成孔径雷达第10章跟踪雷达第11章孔径天线和相控阵天线第12章雷达高度测量与测高仪第13章雷达电子战第14章超视距雷达第15章二次监视雷达附录部分习题答案。
第2讲雷达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
1.2.5 目标速度和其他特征参数测量
1. 目标径向速度的测量
有些雷达除确定目标的位置外, 还需测定运动目标的相对速度, 例如测量飞机
或导弹飞行时的速度。当目标与雷达站之间存在相对速度时, 接收到回波信号的
载频相对于发射信号的载频产生一个频移, 这个频移在物理学上称为多普勒频移,
它的数值为
fd
2vr
2R=ctr
或
R ctr 2
1.2.4 目标位置的测量
式中, R为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单位为m; tr为电磁波往返于目标与雷 达之间的时间间隔, 单位为s; c为光速,c=3×108m/s。
由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很快, 雷达技术常用的时间单位为μs, 回波脉冲
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标斜距离R为
2. 目标尺寸和形状
如果雷达测量具有足够高的分辨力, 就可以提供目标尺寸的测量。由于许 多目标的尺寸在数十米量级, 因而分辨能力应为数米或更小。目前雷达的分辨 力在距离维已能达到, 但在通常作用距离下切向距离(RQ)维的分辨力还远达不 到, 增加天线的实际孔径来解决此问题是不现实的。然而当雷达和目标的各个 部分有相对运动时, 就可以利用多普勒频率域的分辨力来获得切向距离维的分 辨力。例如,装于飞机和宇宙飞船上的SAR(综合孔径)雷达, 与目标的相对运 动是由雷达的运动产生的。 高分辨力雷达可以获得目标在距离和切向距离方 向的轮廓(雷达成像)。
式中, fd为多普勒频移,单位为Hz; vr为雷达与目标之间的径向速度, 单位为m/s; λ为载波波长,单位为m。
1.2.5 目标速度和其他特征参数测量
当目标向着雷达站运动时, vr>0, 回波载频提高; 反之vr <0, 回波载频降低。雷 达只要能够测量出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fd , 就可以确定目标与雷达站之间的 相对速度。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讲义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三、测速原理
当目标相对于RD运动后,出现△fD(回 波相对于发射ft 的频率偏移),此时, 目标相对于RD的径向速度为:
角度采用度或密位表示, 其关系为:360度=6000密位 1度=16.7 密位 国外常用角度单位为弧度,度及毫弧度关系为:
1弧度=57度= 1000毫弧度 1毫弧度=0.057度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注意:关于真北的概念及三北方向*
我国通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简称 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轴北方向, 即三北方向。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3.坐标纵轴方向: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其每一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 投影为坐标纵轴方向,即轴 北方向。若采用假定坐标系 则坐标纵轴方向为标准方向 。 在同一投影带内,各点的坐 标纵轴线方向是彼此平行的 。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三北之间的关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A=β+δ A=α+λ α=β+δ+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真北是通过地面或图面上某点指向北地 极的方向,即经线(亦称子午线)所指 的北,磁北则是通过地面或地图上某点 指向北磁极的方向,由于磁极与地极并 不完全一致,所以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 常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
雷达的分类
01
脉冲雷达
发射脉冲信号,通过测量脉冲 信号往返时间计算目标距离。
02
连续波雷达
发射连续波信号,通过测量信 号频率变化计算目标距离和速
度。
03
合成孔径雷达
利用高速平台对目标区域进行 扫描,形成高分辨率的合成孔
径图像。
雷达的应用
军事侦察
利用雷达探测敌方军事目标,如飞机、 坦克等。
气象观测
指雷达在存在欺骗干扰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并检测到目标的能力 ,通常由信号鉴别和抗干扰算法决定。
多目标处理能力
跟踪能力
指雷达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跟踪的 目标数量,通常由数据处理能力 和硬件资源决定。
分辨能力
指雷达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分辨的 目标数量,通常由信号处理算法 和天线波束宽度决定。
05
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天线是雷达系统的辐射和接收单元,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波束形成是天线的重要技术,通过控制天线阵列的相位和幅度,形成具有特定形状 和方向的波束。
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方向图、增益、副瓣电平和极化方式等。
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
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负责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 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负责对雷达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和利用。
当目标相对于雷达移动时,反 射的电磁波频率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雷达接收并转换为 目标的相对速度。
速度测量的精度受到多普勒效 应的影响,而分辨率则受到雷 达工作频率和采样率的影响。
03
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发射机是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之 一,负责产生高功率的射频信号
。
它通常包括振荡器、功率放大器 和调制器等组件,用于将低功率 信号放大并调制为所需的波形。
《雷达成像原理》课件
05
雷达成像技术发展与展望
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雷达成像技术的起源
20世纪40年代,雷达技术开始应用于军事 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雷达 在成像方面的应用。
雷达成像技术的初步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 发展,雷达成像技术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出现 了多种成像模式。
提取雷达图像中的边 缘信息,用于目标识
别和形状分析。
纹理分析
提取雷达图像中的纹 理特征,用于分类和 识别不同的物质或结
构。
04
雷达图像解译
雷达图像的解译方法
直接解译法
01
根据雷达图像的直接特征,如斑点、纹理、色彩等,对目标进
行识别和分类。
间接解译法
02
利用雷达图像的间接特征,如地形、地貌、阴影等,结合地理
03
雷达图像处理
雷达图像预处理
去噪
去除雷达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标定
对雷达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 消除误差。
配准
将多幅雷达图像进行对齐,确保后续处理 的一致性。
滤波
平滑雷达图像,减少随机噪声和斑点效应 。
雷达图像增强
01 对比度增强
提高雷达图像的对比度, 使其更易于观察和理解。
03 直方图均衡化
雷达成像技术的成熟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 术的广泛应用,雷达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分 辨率和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雷达成像技术的未来展望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未来雷达成像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实现更精细的成像效果 ,为各种应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多模式成像技术
未来雷达成像技术将发展多种模式,包括透射、反射、合成孔径等 多种模式,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雷达原理介绍ppt课件
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以转化为视频信号(即中心频率等
于0)。正交解调接收机即可完成这样的下变频处理:
sm(t) = s(t) exp(-j2 f0t) 可见,正交解调处理将信号的中心频率降低了 f0 。
|s( f )|
s(t)
sm(t)
正交解 调前
exp(-j2 f0t)
0 |sm( f )|
f0
f
正交解
基本原理
发射系统 接收系统
目标
将雷达的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就可 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根据这些 信息,雷达进而可以完成对目标的检测、跟踪、识 别等任务。
基本原理
发射信号:
Tp
t
Tr
雷达发射周期性脉冲,记脉冲宽度为 Tp,重复周期为 Tr,雷达峰值功率(即脉冲期间的平均功率)为Pt,雷达 平均功率(即周期内的平均功率)为Pav,工作比(即脉冲 宽度与重复周期之比)为D。显然有:
SNR = Ps / Pn 显然SNR越高,目标回波就越显著,就越有利于信号分析。
发射功率
不考虑各种损耗,影响目标回波峰值功率Ps的因素有:
雷达发射峰值功率Pt、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 、目
标与雷达的相对距离R。它们之间存在关系:
Ps= Pt /R4 是与雷达系统及环境有关的常数。若 过小或R过大,则
Tp
t
响应的 3dB宽度称为雷 达距离分辨率,它表征 了雷达将相邻目标区分 开的能力。若接收机没 有脉冲压缩,可用发射
与雷达相距r的目标回波相对于发射脉冲 脉宽Tp近似距离分辨率;
的延时 = 2r / c,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若有脉冲压缩,分辨率
那么,与雷达的相对距离差为r的两个
01第一章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雷达技术的发展
1886-1888赫兹 赫兹(Germany): 实现了电磁波振荡、发射、接收。 实现了电磁波振荡、发射、接收。 赫兹 1897 波波夫 波波夫(Russian):提出了回声探测器-雷达的初始模型。 提出了回声探测器- 提出了回声探测器 雷达的初始模型。 1936沃森 瓦特 (England):制造对空警戒雷达 第一部实用军事 沃森─瓦特 制造对空警戒雷达-第一部实用军事 沃森 制造对空警戒雷达 雷达 1936 德国“海军上将施佩尔伯爵”号战列舰装备舰载雷达 第一 德国“海军上将施佩尔伯爵”号战列舰装备舰载雷达-第一 部实用的舰载雷达 1938美国海军“New York” 巡洋舰 美国海军“ 巡洋舰XAF型雷达 第一部舰载对空 型雷达-第一部舰载对空 美国海军 型雷达 警戒雷达 1937英国科学家爱德华 鲍恩“安桑”式飞机 第一部机载雷达 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 英国科学家爱德华 鲍恩“安桑”式飞机-第一部机载雷达 After WWII 成为了发展快速的导航仪器。 成为了发展快速的导航仪器。 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中国 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现代雷达/ARPA: 具有计算机 构成组合导航 integrated 具有计算机, 现代雷达 navigation system(Loran, GPS, ECDIS), 及自动船桥系统 Automatic bridge navigation system.
距离,方位,速度,航向, 距离,方位,速度,航向,……
导航
(1) 避碰 (2) 定位
第一章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第一节 雷达测距与测方位原理
岛屿 本船 = Δt=123.5 μs 0 方向扫描 90° ° 本船 245° ° 岛屿 海图平面 目标船 90 方位标志 245 雷达不能“ 感知”目标的背面, 雷达不能 “ 感知 ” 目标的背面 , 因此目标的后沿是不可见的. 因此目标的后沿是不可见的 量程: 量程 12 nm EBL 180 雷达平面 固定距标圈 荧光屏边缘 HL 回波 (at 10 nm) 270 扫描线 目标
第_1_章__雷达原理_(第三版__丁鹭飞)_绪论
激励和同步
收发开关
激励器
同步器
底座 和伺服
接收机
高频 和混频
中放
信号处理
显示器 操作员
图1.5 脉冲雷达基本组成框图
第一章 绪 论
1.3 雷达的工作频率
按照雷达的工作原理, 不论发射波的频率如何, 只要是通过 辐射电磁能量和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 以便对目标探测和 定位, 都属于雷达系统工作的范畴。常用的雷达工作频率范围为 220~35 000MHz(220MHz~35GHz), 实际上各类雷达工作的频率 在两头都超出了上述范围。 例如天波超视距(OTH)雷达的工作 频率为4MHz或5MHz, 而地波超视距的工作频率则低到2MHz。 在频谱的另一端, 毫米波雷达可以工作到94 GHz, 激光(Laser)雷 达工作于更高的频率。工作频率不同的雷达在工程实现时差别 很大。
第一章 绪 论
1.4 雷达的应用和发展
1.4.1 应用情况
军用雷达按战术来分可有下列主要类型:#; 1) 预警雷达(超远程雷达) 它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洲际导弹, 以 便及早发出警报。它的特点是作用距离远达数千公里, 至于测定 坐标的精确度和分辨力是次要的。目前应用预警雷达不但能发 现导弹, 而且可用以发现洲际战略轰炸机。
S1
PtG
4R2
第一章 绪 论
目标截获了一部分照射功率并将它们重新辐射于不同的方向。 用雷达截面积σ来表示被目标截获入射功率后再次辐射回雷达处 功率的大小, 或用下式表示在雷达处的回波信号功率密度:
S2S14 R 24 P tG R 24 R 2
σ的大小随具体目标而异, 它可以表示目标被雷达“看见”的尺 寸。雷达接收天线只收集了回波功率的一部分, 设天线的有效 接收面积为Ae, 则雷达收到的回波功率Pr为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2024)
雷达抗干扰与隐身技术探讨
2024/1/28
15
常见干扰类型及抗干扰措施
有源干扰
通过发射与雷达信号相似的干扰信号,使雷达难以区分目标 回波和干扰信号。
2024/1/28
无源干扰
利用反射、散射等方式,使雷达信号偏离目标或产生虚假目 标。
16
常见干扰类型及抗干扰措施
01
02
03
信号处理技术
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如脉冲压缩、动目标检 测等,提高雷达抗干扰能 力。
2024/1/28
雷达定义
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进行目标 探测和定位的电子设备。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初的萌芽阶段到二战期 间的广泛应用,再到现代雷达技 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4
雷达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应用领域
军事、民用航空、气象、海洋监测、 地质勘探等。
重要性
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保障国家安全、提高航空安全、预 测天气变化等。
强化信号处理部分
信号处理是雷达技术的核心,建议增加相关 课时和实验,深入讲解信号处理技术。
2024/1/28
33
课程安排建议和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 引入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雷达技术不断涌现,建议课程中加入新型雷达技术的介绍和 讨论。
2024/1/28
34
课程安排建议和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2024/1/28
02
在安检、反恐、生物医学等领域 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024/1/28
30
06
总结回顾与课程安排建议
2024/1/28
31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雷达基本概念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 距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民 用等领域。
雷达一些基本原理ppt课件
通过电磁波传播、目标反射、接收处理等过程,推导出雷达方程的 具体形式。
雷达方程的意义
为雷达系统设计、性能分析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指导雷 达系统的实际应用。
最小可检测信号计算
最小可检测信号的定义
在给定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条件下,雷达系统能够检测到的最小 目标回波信号。
最小可检测信号的计算方法
根据雷达方程和噪声特性,通过理论计算或仿真实验确定最小可检 测信号的大小。
影响最小可检测信号的因素
包括雷达系统参数、目标特性、传播环境等,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 素进行优化设计。
系统性能评估指标
探测距离
衡量雷达系统对远距离目标的 探测能力,与发射功率、天线 增益、目标反射截面等因素有
关。
分辨率
表征雷达系统区分相邻目标的 能力,包括距离分辨率、方位 分辨率和俯仰分辨率等。
02
电磁波与天线
电磁波特性与传播方式
电磁波基本特性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电场和 磁场分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等于光速。
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 伽马射线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 有不同的特性。
电磁波传播方式
电磁波传播方式包括直射、反射、 折射、衍射和散射等,这些传播方 式决定了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
雷达一些基本原理ppt课件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雷达概述 • 电磁波与天线 • 雷达信号处理 • 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 雷达方程与性能分析 • 现代雷达技术发展趋势
01
雷达概述
雷达定义与发展历程
雷达定义
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特性来探测目 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的电子设 备。
《雷达系统原理》课件
20世纪40年代发展出脉冲雷达技术,提高了雷达的探测能力。
3
连续波雷达
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连续波雷达技术,增加了雷达的应用范围。
速度测量
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目标的速度。
雷达应用领域
军事
雷达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包 括侦察、导航、目标跟踪等。
航空航天
雷达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导航、 气象监测、空中交通管制等。
气象
雷达在气象领域用于探测降水、 测量风速、监测台风等。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
1
早期雷达
20世纪初研制并应用早期雷达技术。
2
脉冲雷达
雷达系统原理
雷达系统原理是指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组成要素、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 信号处理、雷达应用领域以及雷达技术发展历程的概述。
雷达的基本原理
1
电磁波的发送与接收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
波束的形成与聚束
2
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和性质。
雷达利用天线系统形成和聚束电磁波,
以增强目标的探测能力和定位精度。
3
测量目标的回波时间和频率
雷达通过测量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 时间和频率,得出目标的位置、速度、 距离等信息。
雷达组成要素
天线系统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发射机
发射机产生高功率电磁波信号。
接收机
接收机接收和处理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
显示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息。
雷达的工作原理
1 发射电磁波
2 接收回波信号
雷达发射电磁波,通常是无线电波。
雷达接收目标反射回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目标信息。
雷达信号处理
滤波
雷达信号经过滤波器,去除杂波和噪声。
雷达原理ppt课件
l 波形条件――信号调制参数在侦察设备的检 测能力之内。
雷达干扰的基本原理
雷达发射
传播
目标
雷达接收
空间
干扰机
雷达干扰的机理和途径:
l 破坏电波传播路径
l 产生干扰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破坏 目标检测
l 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雷达对抗的主要技术特点
1) 宽频带、大视场 雷达侦察系统的频率覆盖范围为:10~40GHz, 75~140GHz 具备陆、海、空、天全空域、全方位、全高度 的对抗能力 2) 瞬时信号检测、测量和高速信号处理 适应传统脉冲雷达、捷变频雷达、低辐射雷达 信号的检测与识别能力,对雷达参数的测量实时 完成,信号的处理必须是高速实现。
雷达干扰的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 遮盖性干扰
在雷达接收机中,干扰与目标回波叠 加在一起,使雷达难以从中检测目标信 息。 欺骗性干扰 在雷达接收机中,干扰与目标回波难以 区分,以假乱真,使雷达不能正确检测 目标信息。
雷达干扰的分类
按雷达、目标、干扰机相对位置分
远距离支援干扰(SOJ),干扰机远离目标,通过 辐射强干扰信号掩护目标,一般为遮盖性干扰,干 扰雷达旁瓣。
雷达 侦察 设备
干扰 决策
资源 管理
干扰 资源库
功率 合成
波束 形成
国外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其技术水平 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因此这里重点介绍 有关美国的电子战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美军“2010年联合设想”是其确定其装备技术 发展方向和未来高技术作战的基本出发点。以信 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迅猛发展而引发的这场新 军事革命,将改变21世纪初叶的战场格局,并给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为 了赢得高技术战争,迎接和推动新军事革命,美 国军方提出了“2010年联合设想”,为其武装部 队的发展,提供了作战标准,成为其三军设想的 基础。
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ppt课件
从而使雷达荧光屏上出现的目标标志(用亮点或垂
直偏移表示)的方位、仰角就是目标相对于雷达的
实际方位、仰角。
.
16
5、天线转换开关
因为雷达发射和接受的都是持续时间极短(微秒量 级)、间歇时间很长(千微秒量级)的高频脉冲波,这 就有可能使发射和接收共用一根天线。天线转换开关的 作用是:在发射机工作时,天线只和发射机接通,使发 射机产生的巨大能量不能直接进入接收机,从而避免损 坏接收机;当发射机停止工作时,天线立即和接收机接 通,微弱的回波信号只进入接收机。
距离仰角显示器是显示云 和降水的垂直结构的显示器。 由于距离高度显示器只能在低 仰角下使用,如711雷达和7l3 雷达在作距离仰角显示时,天 线的最大仰角只分别为320和 290,这样的仰角看不到近距 离天顶附近的云雨情况,为了 解近距离天顶附近的云雨情况 和结构,某些天气雷达(国产 713雷达)可以作“距离仰角显 示”,这种显示器简称为REI
线的转动系统,一部分是同步系统。天线转动系统
的作用是:(1)使天线绕垂直轴转动,以便探测
平面上的降水分布,或漏斗面上降水、云的分布;
(2)使天线在某一方位上作上下俯仰,以便探测
云和降水的垂直结构和演变。
天线同步系统(也叫伺服系统)的作用是:使
阴极射线管上不同时刻时间扫描基线的方位、仰角
和相应时间天线所指的方位、仰角一致(即同步),
(Rang Elevation Indicator) .
横坐标为距离,纵坐 标为高度,垂直坐标尺度 和水平坐标尺度一样,因 此它没有距离高度显示器 那样出于两个坐标尺度不 一样而引起的失真。 23
等高平面位置显示器(CAPPl)
平面位置显示器只是在仰角为0时得到降水目标 的平面分布,仰角大于0时得到的是一个远处高近 处低的漏斗面上的云雨分布。为了解不同高度上的 云和降水分布,了解降水发生发展的三度空间情况, 人们使用了 “等高平面位置显示器”,简称 CAPPI(Constant Altitude PPl)。等高平面位置显 示器能够显示不同高度平面上的云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