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主持词――悦读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读书沙龙活动主持词

——悦读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各位书友,下午好!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

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

这里是**********第二届读书沙龙活动,欢迎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活动。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受*****的委托和和承蒙各位书友的信任,由我来担任本次读书沙龙活动的主持人,我是*****。今天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新的面孔加入进来,读书协会群也陆续有新成员加入,我们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了,也希望借助读书沙龙活动,把***营造成更为馥郁的“书香校园”。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感谢学校领导对读书沙龙活动的支持,让我们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分享心得。

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读的是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是一个教育专家,教育记者,是《新世纪文学选刊》的执行总编,山东教育社编审,《中国教育报》记者。曾任曲阜师范学校教师,可以说是我们的同行,更是我们年轻老师的前辈。这本书里收录了他的三个经典教育讲演录:第一个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第二个是《打点幸福人生》,第三个是《孔子的精神境界》,这些讲演,已经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书中通过记录种种幸福的教育之事和幸福的教师,来向我们传达出他眼中的朴实而深刻的幸福观。

小讨论:关于教师的幸福(七嘴八舌)

2012年国庆期间,央视在街头随机采访各行各业的人,问“你幸福吗”?各种神回复播出以后,引起了大家对幸福一次的极大关注。的确,不同的人有着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行业也有着自己不同的幸福观,那么,教师作为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群体,我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欢迎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1: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幸福观。(共性)比如说:美满的家庭,健康的家人,可爱的孩子,不错的待遇,和谐的同事关系,正当的晋升渠道,愉悦的心情等。

观点2: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阳光下最美的职业,是爱的职业。(个性)比如说:能够为学生解疑答惑,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受到学生的尊重喜爱,受到社会尊重,享有匹配的社会地位等。

观点3:教师的幸福更多的表现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较少。

观点4:享受教育。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观点5: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观点6: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例:孕期,课堂上,有时学生自习或观看一段视频,我在教室转转,就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抓紧时间坐一下啊。下课,学生经过讲台的时候会说,老师,辛苦了,

88. 在校园里遇见学生,学生说老师,你走慢点,慢慢走,不着急。收获的满满的都是幸福。

例:关于幸福,我还有经历和大家分享。2012年8月28日,是我们那年新近教师第一次和学校的领导们见面。见面会上,当时的院长给我们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看你们适不适合当老师,一年后就会有答案。一年后,如果你每天早

上起床上班都精神抖数,一见到学生就开心快乐,一进课堂就信心百倍,激情万丈,那么恭喜你,你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如果一年后,一想到上班你就焦虑,一听到学生找你有事你就厌烦,还要鼓足很大的勇气才能走进课堂,那么你还是早点另谋出路吧,教师这一行业并不适合你。”我想这段话也是对教师幸福感的一种阐述吧。

总结:综合老师们的思想,我真觉得幸福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有精神上的幸福,有物质上的幸福,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管是精神上的幸福还是物质上的幸福都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合理的幸福。

那么,陶老师在这本书中是怎么定义幸福的呢?他说如果我们把健康当做1的话,那么就有了幸福的基础。其他的呢,都是0,有了健康之后再有爱情,幸福指数就成了10;再有成功的事业,幸福指数就成了100;再有了财富,幸福指数就成了1000. 如此等等,可以依次推展下去,但是,如果没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无济于事,归根到底都是0. 拥有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进入幸福境界了。

这就是他对幸福的理解,的确,健康是幸福的基本前提,没有健康,没有前面1,其他的什么都是0,对于教师来说,我认为教师的个人成长也应该是1后面的那个0,教师个人成长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更能得到学生认可了,那自然而然就会更幸福了。

教师个人的成长,那就是说要不断学习,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之书,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大家对通过读书这一途径使自己得到成长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我们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重点。陶老师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读书要“取法乎上”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仅仅得到的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上阅读,我们得到的只能是

“下”,如果一直读“下”的作品,我们必定是在低水平上不断徘徊,即使读了很多书,也不会有质的提高。所以,读书要“取法乎上”。

那么,老师们对读书要取法乎上这个观点是怎么看的呢?(怎么读书?)

总结:感谢**老师对“取法乎上”精彩论述。取法乎上有他的道理,但同时也似乎有点不太合乎辩证法的观点,在陶老师的观点里,古代先贤们的这些经典之书,

这些取法乎上的书,我们现在只有学习,能取得其中二、三分为我所用就非常不错了,没有想到我们读书是为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是为了超越,如果只在先贤后面亦步亦趋,那社会就不用发展了,也就没有长江前浪推后浪的说法了。感谢老师们能提出不同观点,和而不同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相互砥砺,更能促进我们全面的认识问题。这也是我们读书沙龙活动的宗旨,在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交换思想。

读经典文化是精神的享受,陶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了读这些经典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诵读,特别是中国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最好是能够背下来。他说在他49岁的时候,他从《论语》中选出了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理解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开始清晰的印到他的脑海的,更重要的是,背诵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不单是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升了思想境界。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是03年去济南某小学采访一名教师(李兰铎),听她讲国学课,在评课的时候,他认为李兰铎老师还缺少深厚的文化功底,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学课老师,还必须下大功夫背诵一些国学经典,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李兰铎老师背诵了几万字的国学经典,等06年再去听她讲课的时候,李兰铎经典语句如探囊取物般从口中说出,恰到好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状态,也远远超出同年级的其他班级。

大家对陶老师推崇的“诵读结合”的读书方法有什么看法呢?(怎么读书?)点评:背诵是有好处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

古典诗歌的记忆,大多停留在大学以前,就是在高中时代,为了参加高考,我们把各种诗词歌赋背诵的滚瓜烂熟,现在还在感叹高考那年应该是我这辈子文化水平的巅峰时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出高数还写得出英语,通晓历史能背诵很多诗词,熟知物理定律还能自己提取某些气体。而现在很多知识都被我们忘的差不多了,就拿诗词来说,经常是说了上句,忘了下句。仅存的一点古代文化修养恐怕还是来自于那个时候,并且还德归功于那个时候昏天暗地的背诵。而现在,我们本身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就少,更谈不上背诵了,很多也是看过就忘记了,记忆不是很深刻。

那么,除了对陶老师推崇的“诵读结合”的读书方法外,老师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和我们分享一下呢?(怎么读书?)

观点1: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录。

观点2:仔细思考。有所突破。不拘泥于作者。

观点3:重复阅读。

点评:诵读,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那会把所有古典诗词都背诵下来,现在想想有点囫囵吞枣的意味。但是这样也有好处,至少我们脑子里有了储备,遇到事情,还可以借古代先贤们的哲理名言来分析。我们在私下交流的时候,高教授的一个比喻我觉得很有道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说诵读者种方式有点像牛反刍一样,先是由于时间有限,牛把草不加选择的赶紧吃进肚子里,等回到牛棚了再细细品味消化。诵读也一样,背住了,记在脑子里了,但并不是囫囵吞枣,就完结了,要拿出来反复揣摩,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到精华。

读书,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陶老师在书中提到经典文化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他说经典文化一旦成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