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合集下载

苏 轼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儒释道的和谐思想

苏 轼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儒释道的和谐思想

苏轼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儒释道的和谐思想苏轼,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星,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理念,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儒家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秉持着儒家积极入世、关注民生的精神,始终怀着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充分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壮志豪情。

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

同时,苏轼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追求自然、顺应天道的观念在他的作品中时有展现。

《赤壁赋》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世事无常的坦然接受。

苏轼以道家的视角看待人生的起伏,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流转,不必过于执着和烦恼。

而佛教的思想,在苏轼遭遇人生困境时,为他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超脱的智慧。

他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挫折,他以佛教的“无常”观念和“放下”的智慧,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不为外界的风雨所动摇。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和谐统一。

在他的人生观中,儒家的积极进取让他在仕途上努力奋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道家的顺应自然使他在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困境所压垮;佛教的超脱智慧则帮助他在逆境中寻得心灵的安宁,超越痛苦。

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既体现了他对高远境界的向往(道家思想),又流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儒家思想),同时还蕴含着对世事无常的领悟和接受(佛教思想)。

这种复杂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运用。

再看他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第六章 从苏轼词文看儒道佛的融合

第六章 从苏轼词文看儒道佛的融合

第六章从苏轼词文看儒道佛的融合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言“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有一次,苏东坡对他弟弟子由说了几句话,话说得最好,描写他自己也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

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

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

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但是在气质上,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

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

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

苏 轼与佛教思想的关系如何影响创作

苏 轼与佛教思想的关系如何影响创作

苏轼与佛教思想的关系如何影响创作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其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他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变迁中逐渐渗透,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与风格。

苏轼生活的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尽管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佛教的教义和理念在社会各阶层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苏轼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对苏轼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生的看法上。

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历经磨难。

然而,佛教的无常观和空观使他能够以一种平和、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挫折。

他深知世间万物皆无常,富贵名利皆如浮云,这种观念让他在困境中不致于陷入绝望和沉沦。

在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

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首诗以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深刻理解。

佛教的慈悲思想也在苏轼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他对百姓的疾苦充满同情,关心民生,这种慈悲情怀与佛教的慈悲为怀有着相通之处。

在他的为政生涯中,积极为百姓谋福祉,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他的诗词中也常常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和怜悯,如“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展现了他希望百姓能够温饱无忧的真挚愿望。

此外,佛教的禅定修行方式对苏轼的创作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定要求内心平静、专注,摒弃杂念。

苏轼在创作时,常常能够进入一种心无旁骛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这种专注和宁静的心态使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用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

他的诗词往往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在苏轼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佛教典故和意象的运用。

他巧妙地将佛教元素融入到诗词中,使其作品更具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例如,“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句词借用了佛教“如梦如幻”的观念,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感慨。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其一生坎坷,仕途起伏。

本文深入探讨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的融合,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人生态度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体现,揭示他如何在复杂的思想体系下成就非凡的文化贡献,为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一、引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苏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文化繁荣、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

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豁达的性格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更是儒释道思想在个体身上交融共生的生动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苏轼生平及思想背景(一)生平经历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他早年踏上仕途,满怀报国之志。

然而,其仕途之路布满荆棘,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如黄州、惠州、儋州等。

这些坎坷的经历成为他思想转变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使他在困境中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思想渊源苏轼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

在他早期的诗作和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关心民生疾苦的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北宋时期佛教盛行,苏轼与许多高僧交往密切,对佛教教义有深刻的领悟。

佛教的空观、慈悲为怀等思想逐渐融入他的思维方式。

此外,道家思想的自然、逍遥等观念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他遭遇挫折后,道家思想为他提供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慰藉。

三、儒释道思想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一)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1.积极入世的情怀2.苏轼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他渴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3.道德教化的功能4.他的文章常常蕴含着道德教诲,如《范增论》《留侯论》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播儒家的道德观念,希望能对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儒 释 道三家思想的结晶 浅析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儒 释 道三家思想的结晶  浅析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总之,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哲学 思想和人生智慧。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理趣,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他身上 的结晶。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三种思想的内涵和 影响。
参考内容二
北宋时期,儒释道三家思想并行,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如苏轼,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诗词风格以及人生观上。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强调“仁 爱”,关心人民疾苦,国家兴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写道:“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同时也 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此外,苏轼还强调“中庸”之道,注重修身养性,强调诚实守信、尊老爱幼。 他的《前赤壁赋》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便体现了对人生的 短暂和无常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再者,苏轼的诗词中亦能看出道家的影子。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自然、 淡泊的风格,这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借鉴和体现。苏轼在诗词创作中追 求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苏轼是一位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不仅现实,具有儒 家的人世精神,同时也蕴含了释家的修行理念和道家的自然精神。这种儒释道三 家思想的融合,使苏轼的诗词具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也使他的作品成为 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他崇尚自然,追求清静 无为,强调内心的自由和本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写道:“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表现出了他对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敬畏之情, 也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

02
苏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朴素、平淡的美学风格,与道家
和释家思想相呼应。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宽刑,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体现了
03
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
苏轼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作为宋代文坛的领袖,其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 儒道释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苏轼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典范。
佛家艺术观
苏轼认为艺术是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而禅宗的修行方法可 以帮助艺术家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从而创作出更加真实、深刻的作 品。
苏轼在创作过程中,也常常借助禅宗的思想和方法来寻找灵感和表达方 式。
苏轼的这种艺术观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其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04
苏轼思想与儒道释思想关系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苏轼的儒家思想 • 苏轼的道家思想 • 苏轼的佛家思想 • 苏轼思想中的儒道释融合
01
苏轼的儒家思想
儒家仁义观
苏轼对儒家仁义观的继承
苏轼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这与儒家思想中的 仁爱观念相契合。
苏轼对儒家仁义观的发挥
苏轼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仁义之人的形象,赞扬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体现了 儒家仁义观对他的深刻影响。
儒家道德观
苏轼对儒家道德观的重视
苏轼认为道德是人格完善的基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苏轼对儒家道德观的实践
苏轼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道德观,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政治观
苏轼思想中的儒道释融合
儒道释思想的互补性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苏轼是对于宋朝词风转变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他一反前人哀愁悲伤、儿女情长的婉约词风,以豪放笔法直抒胸臆,开创了宋词的另一个新风格。

后来的许多文人都曾受到苏轼影响,辛弃疾更是把苏轼这种豪放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苏轼门下弟子如黄庭坚、秦观等,虽不以豪放词见长,但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无论是在个人的艺术成就上,还是对于文学新人的培养,苏轼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按理来说,如此一生应该可以称得上相当顺利了。

但其实并不然,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而且还遭受到了许多坎坷。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继而再贬岭南惠州,这还没结束,到最后竟被贬到了海南琼州。

遭遇贬谪,对一般人来讲就已经是很大的打击了,像苏轼这样被贬到天涯海角,心中的愁闷自然可想而知。

因着这样的经历,苏轼的词作虽然是以豪放见长的,但其中也有许多的不平之意,甚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消极失望的感情来。

如他寄给弟弟的《水调歌头》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首词看似豁达,但多少也含着些认命的意味。

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篇,虽然是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起景色和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壮丽的感受。

但仍不免在结尾处说到“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人生虚无、大梦一场的消极思想。

然而这种消极思想并没有长久陪伴苏轼的一生,他遭受了很多打击,自己也曾经为之消沉,但是在晚年时候终究能够超脱出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惠州期间,苏轼一次出行道上遇雨,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字面虽没有那么豪放豁达,但是内部蕴含的感情乃是苏轼所有词作中最豁达的一首。

苏轼的个人思想比较复杂,少年时候学习儒家济世报国,中年以后与佛印和尚等人多有来往,自己本身又对老庄有所研究。

年轻时这些思想存在冲突,才造成了诗词作品看似豪放,其实蕴含消极避世的缘故。

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苏轼啊,那可是中国历史上超有趣的一个大才子。

儒释道这三家思想呢,就像三个特别的朋友,在他的人生里搅和出了好多精彩的事儿。

咱先说儒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儒家讲究积极入世,苏轼那骨子里就有着儒家的这种精神。

他从小读书,满脑子想的就是能在朝堂上大展身手,为国家做点实事儿。

就像他年轻的时候,那是意气风发啊,写的文章充满了对政治的抱负。

他觉得自己就像古代那些贤臣一样,能够辅佐君主,让国家变得繁荣昌盛。

你看他到地方做官的时候,又是修水利,又是为百姓着想,忙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儒家思想在他身体里起的作用,让他对社会有责任感,想要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说说佛教。

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有风光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时候。

这佛教就像是他在困境中的心灵慰藉。

当他被贬到那些偏远的地方,日子过得苦哈哈的时候,佛教的思想就冒出来了。

佛教让他学会了看开,懂得了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

他会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和和尚们聊天,在寺庙里静思。

就像他在黄州的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是他的心境却慢慢变得豁达。

他可能会想,哎呀,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佛教就像是一阵清风,吹散了他心头的那些烦恼的乌云。

道家思想呢,也在苏轼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由。

苏轼被贬之后,有了更多时间亲近大自然。

他写的那些诗词,好多都是关于山水美景的。

他在山水之间就像是一个洒脱的仙人。

他会去江上泛舟,感受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惬意。

他也会登山望远,觉得自己和这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道家的思想让他在官场的压力之外,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栖息的地方。

他可以不拘泥于官场的那些规矩,在自然里放纵自己的情感,活得那叫一个潇洒。

这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苏轼的身上就这么融合着。

他没有完全偏向哪一家,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境遇,让这三家思想在自己的灵魂里对话。

有时候是儒家的积极,有时候是佛教的超脱,有时候是道家的自在。

这才成就了我们看到的那个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苏轼。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之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之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

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苏轼在政治上奋发有为、希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称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

”这完全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

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他通过推究人们“乐少悲多”的原因来阐发和推崇那种超然物外的思想时说:“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他认为如果认识到美恶齐一,无所谓“去取之择”。

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

而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盖游于物之外也”,可见他的乐天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确实跟庄子齐生死、齐得丧、等富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他极力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

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有其相通之处。

在《上清储祥宫碑》一文中,他说:“道家者流,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

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

”他批评《史记》中所说庄子诋訾孔子之徒是并不真正了解庄子,实际上“庄子盖助孔子者”。

在《南华长老题名记》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并且肯定南华长老所认为的佛家虽是出世的,但与入世的儒家实际相通不悖的思想——“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

本来是很不相同的。

他却极力调和,可见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是要努力使儒、释、道三家熔于一炉。

对韩愈他是十分尊崇的,却批评他固守孔孟而不能吸收佛、老之学。

他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

何者?其待孔、孟甚尊,而拒佛、老甚严。

”苏轼尽管怀抱着“致君免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

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

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

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

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

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

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

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

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

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

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

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苏 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融合精神

苏 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融合精神

苏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融合精神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更是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他的文学创作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深入其灵魂,自然而巧妙地体现在他的文字之中。

儒家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表现为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他自幼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心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尤为明显。

例如他在《晁错论》中写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充分展现了他对个人意志和抱负的重视,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苏轼一生都在追求经世济民的道路,即使在仕途坎坷、遭遇挫折之时,也未曾放弃对民生的关注。

他在杭州任官时,致力于治理西湖,解决水患,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既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也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治理成果的自豪。

这种将个人的政治理想与对民众的关怀相结合,正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体现。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多次被贬谪的经历让他饱受磨难。

在这艰难的岁月中,道家思想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里,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不必过分执着,应当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这种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观念,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佛教思想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也时有体现,主要表现为对人生苦难的洞察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无常和慈悲,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浅析儒、佛、道思想的融合对苏轼“寓意于物”论的影响

浅析儒、佛、道思想的融合对苏轼“寓意于物”论的影响

影 响
揭示了万物存 在的本质, 尽管各家 表述 重点有所不同 , 但其实都 叠合在同 一认 识轨迹之上, 关键问题是 接受主体 如何
去 准 确 把 握这 三 家 的 理 论 特 质 。
苏轼自幼 受到齐家治 国, 兼济 天下
的儒家进取精神的 濡染, 这也是他后来不能像陶潜那样 完全
归隐 , 也 不能像王 维那样真正 遁入空门, 更不 能像李白 那样
二 二) 从这 一记 载中 可以 看到 , 对 于 儒、
佛、道诸家思想, 苏轼根本 不存在把 它们 互相对立互为 设防的意识 , 他是将 各家
苏 轼『

理论参照融合。对《庄子》的领略, 是通过 《中 庸论》来阐发; 感悟佛教的实 相说, 则
寓 意 于 物』 论 的
可 参 之 以 孔、老 。他 不 像 柳 宗 元 那 样 运 用 儒学的标尺对 佛理一一衡 量来表明 自己 崇佛的合理性 , 不像欧阳 修那样冷 静地 审视老庄思想 之短长以决 定取舍。 他首 先在观念上 抹去了三者界线 。他说,“江 河虽殊, 其至则同。”这种认 为儒、佛、道 三家 思想有“相反 而相为 用”的 论述 , 使 得他 解读出 的结 论是 : 儒 、佛、道 思想 都
·15·
E ducation
Science
青 海师 专学 报( 教育 科学 )
JOURNAL OF QINGH AI J UNIOR TEAC HERS’C OLLEGE
( Education Science)
2006 年第(3- 4)期
No(3- 4).2006
婚姻制度 是中国法制 史上起源 最
2006 年第(3- 4)期
青 海师 专学 报( 教育 科学 ) JOURNAL O F QINGHAI J UNIOR TEAC HERS’C OLLEGE

苏 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文化交融

苏 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文化交融

苏轼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儒释道的文化交融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儒释道三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儒家思想在苏轼的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关注社会、承担责任。

苏轼一生心系国家和百姓,他的许多政论文章都体现了儒家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比如在《思治论》中,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展现出他渴望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的决心。

即使在遭遇仕途坎坷时,他也未曾放弃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然而,苏轼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多次被贬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时候,道家思想为他提供了心灵的慰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束缚。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等作品。

在文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几句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不为世俗所累的道家心境。

而佛教思想在苏轼的文学中则表现为对内心的洞察和对苦难的超脱。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解脱。

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从佛教中汲取了力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

他的诗词中常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但这种感慨并非消极的哀叹,而是一种对世事的洞察和超脱,体现了佛教的智慧。

苏轼将儒释道三家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儒家的积极进取,又有道家的超脱自由,还有佛教的洞察智慧。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在不同的情境和心境下,灵活运用三种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在他的词作《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他没有畏惧和抱怨,而是坦然前行,体现了道家的洒脱和佛教的淡定。

苏 轼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

苏 轼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

苏轼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文学成就璀璨夺目,影响深远。

而他独特的哲学思想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苏轼的哲学思想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

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超脱释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和谐共生,相互交融。

儒家思想赋予了苏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始终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疾苦,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例如他在《荔枝叹》中,通过描写宫廷对荔枝的奢侈需求,揭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民众的同情。

道家思想则让苏轼学会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面对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挫折时,他能够以一种豁达超脱的态度看待。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世事无常的坦然接受,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

佛家思想使苏轼更加懂得放下执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难。

在经历了多次被贬谪的磨难后,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他的《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便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传达出一种不为外界所扰,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

苏轼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上。

他认为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常常表达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既是对人生不完美的认知,也是对生命的包容和接纳。

此外,苏轼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

他的作品既有豪迈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细腻的情感;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又有生动的形象描绘。

外儒内道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的苏轼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外儒内道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的苏轼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儒道交融,完全统一
我了解旳外儒内道
• 以一种宠辱不惊、 坦然理性旳态度面 对生活,主动追求 理想,实现自己旳 价值。
我旳结论
外在条件允许旳情况下, 主动追求理想,实现自 己旳价值。 遇到挫折,能够坦然理 性,不放弃,不悲观。
题外话
• 外儒内道 • 这算是一种态度吧,可能只算
是一种思维方式吧 • 这只是我自己旳了解 • 可能没什么严密旳逻辑,也可
能有科学性错误
但是我很拟定,这就是我想分 享给大家旳思想
关键词
1.仕途 2. 理想 3. 君子 4. 经世济民《步出
夏门行》
关键词
1. 无为 2. 顺其自然
关键词
1.出世 2. 善 3. 看破红尘 4. 悟
5. 曹操《步出夏 6. 》
• 佛祖拈花示众,众皆默 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 笑
•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 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苏轼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苏 序好读书,善作诗。爸爸苏洵 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 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 识且深明大义,常以古代志士 旳事迹鼓励儿子砥励名节。苏 轼21岁怀着大用于天下旳雄心 壮志离蜀进京追求功名,他以 为只有入途才是实现儒家经世 济民旳政治理想旳主要途径。 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 于改革朝政且敢于进言。他在 任上勤于政事,灭蝗救灾,抗 洪筑堤,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 还捐资修桥,尽心竭力地为百 姓做实事,在本地卓有威望。 这些正是儒家经世济民思想在 他身上闪光旳体现。
外儒内道 乐观旷达
Hale Waihona Puke ------------苏轼旳人生态度
• 苏轼能诗、善文、精词, 又兼通书法、绘画,堪称 宋代文学旳集大成者。

东坡精神——儒佛道的融汇调和

东坡精神——儒佛道的融汇调和

2014-04理论研究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于世,眉州人,是苏洵的大儿子。

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苏洵给他的两个儿子取轼和辙来做名,对苏轼而言,“轼”是古代马车供客人扶手的横木,遇坦途时便没有功效,唯逢路途颠簸时才会为人所用。

苏洵择“轼”字便是希望苏轼能够在人生仕宦的道路上能够像轼一样,隐匿锋芒,沉稳踏实。

所以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从初入仕途时遭人挤兑,乌台诗案的大难临头,到谪居地方的贬官生涯,苏轼都率性坦然超然自适。

这与苏轼融合了儒佛道的思想紧密相连。

三教合一的讲论始于北周武帝时期,到唐代开始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逐渐由论难趋于融汇调和。

儒家文人学者与佛道人事相交成风。

苏轼一生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这种人生境界使他在自我调适中从容跨越各种人生风雨,并留下了光辉的思想,光耀千古,温暖着我们。

下面从他的词来看他的儒家的进取、佛家的超脱、道家的自然。

一、儒家的进取苏轼充满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

胸怀大志,即使外放或贬谪,都无改变苏轼对国家的关心,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子路曰:“狂者进取。

”这是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充分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

即使乌台诗案后,苏轼仍不忘报国,词中不时流露出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壮志未酬的喟叹。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长春街小学徐惠一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

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

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

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

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

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

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

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

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

”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

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

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

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与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

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一、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

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

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

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

”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

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

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

他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

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不从昏君。

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与司马光,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

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与天堂的缺陷,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苏 轼以何种方式将佛教思想融入文学

苏 轼以何种方式将佛教思想融入文学

苏轼以何种方式将佛教思想融入文学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其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文赋的高超技艺上,还在于他对佛教思想的独特领悟与巧妙融入。

苏轼生活的时代,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他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中,佛教思想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源泉。

苏轼将佛教思想融入文学的方式之一,是在作品中直接引用佛教经典和典故。

例如,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里体现的对无常和永恒的思考,与佛教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观念有着相通之处。

他通过引用这些佛教的概念,深化了文章的哲学内涵,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佛教思想的深邃。

再者,苏轼以佛教的空观来审视人生的得失。

在他的诸多诗词中,常常能看到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比如他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这种对世事如梦的感慨,正是受到佛教“空”的观念的影响。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虚幻不实,苏轼将这种观念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从而减轻了他在仕途不顺时的痛苦和烦恼,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对人生的反思。

此外,苏轼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传达佛教的意境。

他笔下的山水,常常带有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

如《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同时也蕴含着一种跳出自身局限、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的智慧,这与佛教中通过修行达到觉悟的理念相契合。

他以自然之景为载体,将佛教所追求的内心的平静和觉悟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苏轼还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具有佛教色彩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往往具有超脱尘世、不为名利所动的品质。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苏轼传达了他对佛教所倡导的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苏 轼的文学思想如何影响后世的儒释道融合

苏 轼的文学思想如何影响后世的儒释道融合

苏轼的文学思想如何影响后世的儒释道融合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文学思想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儒释道融合方面。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积极入世、仁政爱民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

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

在这艰难的人生旅途中,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为他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在儒家思想方面,他始终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关心百姓疾苦,渴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展现了其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

然而,当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时,苏轼又能从佛教和道教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佛教的“无常”“无我”观念,让他明白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不必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

他在《赤壁赋》中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思考,体现了佛教的超脱和释然。

道教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对苏轼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他淡定从容,不为外界所干扰,顺应自然,这种豁达的态度正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启发。

苏轼的文学思想之所以能够对后世儒释道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在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深刻思考。

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向世人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寻找平衡和支撑。

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后世文学创作中,许多文人受到苏轼的影响,开始尝试将儒释道思想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在社会层面,苏轼的文学思想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 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 后。

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

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

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一、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 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 的儒士,以儒治国。

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

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

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

” 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伟抱负。

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 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 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

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 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 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


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 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

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 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 不从昏君。

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 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和司马光, 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

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 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和天堂的缺陷, 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 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二、
“乌台诗案” 后苏轼对牢狱心有余悸,人生态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批评朝政,积极用世到不问政治,心向佛教。

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此间他开始反思自己,转向佛教。

在对佛老的参化中,苏轼逐渐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的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超然于物外,抛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上的完全自由。

他转而向往山水林泉,渴望个体的真正人生自由,渴望那种无拘无碍的闲适生活。

于是,我们开始看到一个“放浪形骸”的苏轼: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易议优劣也。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大悟之后的苏轼,词作的风格也开始了明显的改变。

先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是苏轼谪贬黄州第三年的春天写下的。

这首词一反苏轼前一时
期的消沉之态,语气豁达豪迈,旷达超脱。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表现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结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纵观全词,苏轼那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首词表明,经过痛苦的思想蜕变和精神挣扎之后,苏轼已真正从前期的苦闷抑郁中走了出来,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三、
苏轼对道家也有所选择和区别。

他说:“清诗健笔何足数, 逍遥齐物逅庄周” , 但他并非真要修道出世、犹为关心佛学并非真要参禅出家, 他只是选取佛道中能在精神上超脱的力量, 为任性逍遥的个性寻找一种寄托。

他有一首诗可以证明这一点:“来往三吴一梦间, 故人半作家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赵史近闻还印缓, 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 任性逍遥不学禅。

” 苏轼对道家思想的最精深的理解是齐生死、等物我的境界。

他在《苦于乐》一文中说:“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

及苦乐既至,以身屡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

既过之后复有何物?”这种等同苦乐的观点既是作家在体验了黄州之苦与京城繁华之后的体会,也是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旷达思想的体现。

四、儒道释三种思想在苏轼身上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表述的:“在玄学上,他是佛教
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精神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

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时光。

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佛教的思想,但是在气质方面,他却是地道的中国人的气质。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实践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