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徒手处理思路
【康复技术学习】_肩关节松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2.肩锁关节(AC)
向前滑动
作用:改善关节活动 度
患者体位:坐位,在肩峰处固定 肩胛骨。 治疗师体位:站于患者后方,以 侧边手的手指固定肩峰;另一只 手拇指置于锁骨后方,正好在肩 锁关节腔内侧。
松动手法:治疗师拇指将锁骨向前推。
3.胸锁关节(SC)
向后滑动或向上滑动
向后滑动的作用:改
善关节后缩活动度
(7)向前滑动
作用:改善肩关节 伸直和外旋活动 。
患者体位:俯卧,上肢放松, 垂出治疗床边缘,由治疗师大 腿支撑着。以软垫固定肩峰。
治疗师体位:治疗师外侧手将患者手臂固定于治疗师的腿部, 为肩部提供第1级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尺侧缘置于肩峰突 后角远端,给与松动力量。 松动手法:作用力方向朝前并且稍向内侧。注意不能将患者 手臂提起造成肱骨向前成角,以免肱骨头向前半脱位。
GH
Upward/Do
wnward ST Footward
Rotation
Gliding
A-P
Traction
Extrusion
Resistance阻力------Pain疼痛 ?
两例患者治疗数据
v患者一 彭某某 左肩关节损伤未处理,疼痛一年余
自我锻炼
v患者二 吴某某 左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五个月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关节松动术(joint
v1.关节松动术:通过徒手的被动运动,治 疗师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使 活动受限的关节副运动恢复到正常生理状 态,从而改善关节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称 为关节松动技术。
2.关节松动术(joint
:是治疗
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
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徒手治疗技术。
v 患者体位: v 治疗师体位:
肩关节灵活处理方法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几乎 可以360度的转动肩膀运动的流畅性在运动过 程中非常重要,但凡是上肢运动肩膀都必须参 与!当你的肩膀活动性受限的时候,会导致一 系可以评估双侧肩 的运 动范围,以及内收肌内旋和外展肌的外 旋。完成规定动作时,也需要正常的肩胛灵 活性和胸椎的伸展;在外展/外旋、弯曲/伸 展与内收/内旋组合动作时肩部的灵活性;以 及肩胛与胸椎的灵活性。
肌肉。和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肉。 三角肌后束、背阔肌。 三角肌 前束、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胸大肌。 三角肌、冈上肌。 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胸大肌。伸肘:肱三头肌。 肩胛提肌、 胸小肌、菱形肌。
反手交叉评分标准
①手指接触不了到为0分 ②手指能接触为60分 ③手掌半重合为80分
④手腕能触碰为100分
松解让肩前屈、外旋、外展、肘伸的肌肉,和使肩胛骨上 回旋的肌肉
D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起于肩胛骨止于前臂骨。肱三头肌也与 肩胛骨和前臂骨相连。当肱二头肌收缩(变短)、三头肌放松 (变长)时,肘关节就弯曲。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松弛 时,肘关节便伸直。
反手交叉涉及到的肌肉和处理方法
1、下端手:(伸、内旋、内收、屈肘、下回旋),会有那些肌肉阻碍这个动作
的完成?。 圆肌。 前锯肌。 :三角肌前束、胸大肌上部。 :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 :三角肌、冈上肌。伸肘:肱三头肌。 :斜方肌上部和下部、
反手交叉涉及到的肌肉和处理方法
2、上端手:(前屈、外旋、外展、屈肘)松解让肩后伸、内旋、内收、肘伸的
目的:综合测试评价肩关节内旋、 后伸及内收能力 (灵活性)
• 操作指南 • 1、运动员站立位,一只手由下 向上以手背贴后背部,沿脊柱尽力上摸 握住木尺 • 2、另一手由上向下单手以手掌贴后背部, 握木尺从上向下尽力滑动 • 3、记录两拳间尺子距离(由测试者协助 握好尺子,垂直地面) • 4、上下交换双手位子,重复以上测试, 取低分为测试得分。
图文详解肩关节活动受限自我康复训练

图⽂详解肩关节活动受限⾃我康复训练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的⾓度观察,发现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重多的病因学说。
“肩周炎”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它并⾮是单⼀病因的病患。
⼴义的肩周炎包括了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撕裂、肱⼆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等多种疾患。
狭义的“肩周炎”在国内习惯⽤作“冻结肩”或“五⼗肩”的同义词。
本病发病过程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称冻结进⾏期。
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痉挛,关节活动受限。
夜间疼痛加重,难以⼊眠。
压痛范围⼴.X线检查⽆异常。
(⼆)慢性期⼜称冻结期。
此时疼痛相对缓解。
由急性期肌⾁痉挛造成的关节功能受限发到关节挛缩性功能障碍。
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
X线检查偶可观察到肩峰,⼤结节⾻质稀疏,囊样变。
关节镜检查:关节腔内粘连,关节容积⼩,腔内可见纤维条索及漂浮的碎屑。
(三)功能恢复期炎症逐渐吸收,⾎液供给恢复正常,滑膜逐渐恢复滑液分泌,粘连吸收·关节容积逐渐恢复正常,⼈多数患者肩关节功能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肌⾁萎缩需较长时问的锻炼才能恢复正常。
1.摸⼝试验正常⼿在肩外展上举时,中指尖可触⾄对侧⼝⾓。
根据受限可为:轻度——仅触及对侧⽿翼;中度——仅触到顶枕部;重度——达不到顶枕部。
2.摸背试验或摸肩胛,为肩内收、内旋动作,正常中指尖可经背后触及对侧肩胛下⾓。
轻度——受限者可屈90゜,中指能过背中线;中度——受限者达不到背中线;重者——仅能过同侧腋后线。
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的喙突外侧肱⾻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
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肌萎缩。
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进⾏系统的⾃我功能锻炼(PT),对于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轻肩关节疼痛是很有必要的。
扶杖伸展练习1、仰卧位,⼀⼿持杖尾,⼀⼿持杖端。
2、在舒适范围内,使伤肩尽量⾼抬,注意:外展时不要使⽤暴⼒。
3、保持10-30秒。
4、回到起始位置。
5、重复以上动作3-5次。
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一旦发生,对日常生活和运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七个针对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训练动作,帮助受伤者恢复健康。
1. 肩外旋训练肩外旋训练可以加强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置于身体旁,然后进行肩部的外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2. 肩内旋训练肩内旋训练同样可以强化肩部周围肌肉,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放在身体前方,然后进行肩部的内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3. 辅助性平衡训练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受伤者可以使用平衡垫,单腿站立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动作,每日进行15-20分钟。
4. 肩部稳定性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稳定性训练,比如使用一些稳定器材进行肩部的支撑和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在康复训练中心或者健身房进行相关训练。
5. 柔韧性训练受伤者在康复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比如使用滚轮进行一些背部和肩部的拉伸训练,这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和舒展肌肉。
6. 功能性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受伤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比如使用医疗波,肩部轮训练,这可以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性动作。
7. 渐进性锻炼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受伤者需要渐进性地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逐渐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七个动作的康复训练,受伤者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再次发作。
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希望受伤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和运动。
在进行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时,除了以上提到的七个动作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8. 治疗性按摩治疗性按摩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
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摘要: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肩关节的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
因此,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
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和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至为重要。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处理。
肩关节是最常见的脱位大关节。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 万人里面就有24 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是10 岁至20 岁的男性,其次是五六十岁的人群。
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
因此,肩关节的稳定性更多的依赖关节囊附着的周围软组织、韧带和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
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
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
喙肩弓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
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的稳定。
而且,关节盂的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的角度,可以提供下方和后方的稳定。
和髋关节的髋臼不同,肩关节的关节盂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但更易于出现不稳。
肩关节抬举受限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抬举受限康复训练方法肩关节抬举受限是一种较常见的肩部运动障碍,表现为无法将手臂向上抬起到一定高度或感到疼痛和不适。
为了帮助恢复肩部运动能力和减少疼痛,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肩关节抬举受限康复训练方法。
1.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一种通过拉伸和放松肌肉来增加柔韧性和范围的康复方法。
在恢复肩关节抬举能力方面,柔韧性训练非常重要,因为肩部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可以影响手臂的可移动性。
训练方法:(1)侧卧伸展:侧卧于地面,手臂放在身体前面并将其拉向头部方向,保持姿势约20秒钟;(2)交叉臂伸展:将一只手臂放在对侧肩膀上,然后伸展另一臂,并保持姿势约20-30秒钟。
这些练习可以按顺序进行,在每个伸展方向保持一定的时间,每日进行2-3次。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一种通过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来支持肩部运动的康复方法。
对于肩关节抬举受限的患者,力量训练可通过紧张肩胛骨和其他支持肩部的肌肉来提高手臂的移动能力。
训练方法:(1)肩胛骨紧张练习:坐在椅子上,手臂向前伸展,然后尽量向肩胛骨方向收缩肩部肌肉,重复这个练习;(2)侧平举: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然后慢慢向身体两侧抬起手臂直至水平,重复这个练习。
每个练习可以完成多组,每组10~15个动作。
每周进行2-3次。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一种训练肩部从日常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康复方法。
在肩部问题困扰您时,您可能会变得不愿意完成日常活动,例如梳头发或拿起重物。
功能训练致力于帮助您恢复能够完成这些活动的能力。
训练方法:(1)侧平举:将双臂置于侧面,然后慢慢向身体两侧提起直臂至水平,并保持3-5秒钟;(2)提肘:手臂沿着身体自然下垂,然后将手臂向后抬起,同时向后收紧肩胛骨。
每个练习可以完成多组,每组10~15个动作。
每周进行2-3次。
总之,肩关节抬举受限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障碍,如果恢复不当,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和其他健康问题。
希望上述这些训练方法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手臂的运动能力,减轻疼痛和不适。
运动疗法重点

一.名词解释1.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称之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
3.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
4.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5.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作业)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6.平衡能力: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的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重新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能力。
二.非名词解释制动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一)消极:(1)心血管血容量减少,心率增加,每搏量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到直立位)。
(2)呼吸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通气效率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增加(3)肌肉骨骼1.肌代谢障碍: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肌蛋白的合成速度便开始下降。
2.肌萎缩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以神经性瘫痪引起的肌萎缩最为明显。
肌萎缩速度为非线性的,即制动早期肌萎缩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伸肌萎缩的程度要重于屈肌。
3.肌力下降由于肌萎缩、支配肌运动的神经兴奋性下降、运动单元募集减少等因素,导致肌力下降。
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肌力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又是造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4.肌性挛缩制动会导致肌膜的胶原纤维发生改变,使肌膜硬化、弹性下降。
由于肌膜的限制作用,将会使整块肌丧失其伸展性,造成肌性挛缩。
5.骨代谢异常骨钙负平衡,骨密度降低(4)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雄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心钠素早期升高,后期下降;胰岛素和前胰岛素C肽分泌增高(二)积极影响: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损伤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
肩关节脱位后怎么办?教你3招复位手法,在家就能自行解决

肩关节脱位后怎么办?教你3招复位手法,在家就能自行解决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怎么办?肩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固定与功能锻炼是两个重要环节。
关节脱位后固定是防止肩关节活动,引起关节囊破损加重,关节固定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恢复与功能康复锻炼有很大关系:•关节固定早期:患肢手腕、肘关节可主动活动;•2-3周内:肩关节可被动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把肩关节上举最少至90°,每日2-3次,患者不能用力,以免损伤加重。
•3周后:开始肩关节主动运动,可做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等动作,促进肩关节恢复。
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后的复位手法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其常用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足蹬法:①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
②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
③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
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①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
②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
③然后内收时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
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①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
②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
③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
④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
注意事项: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除了注意选用适合熟练的复位手法之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①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
②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③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进行。
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
手术复位的适应症:除了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之外,还有一少部分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主要为以下几种:1、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肩关节松动技术演示文稿

滚动:特点是两骨骼面不吻合,运动中两骨骼面接触点均不相同, 滚动中产生骨骼的角运动(摆动)。滚动的方向与骨骼运动的方向 相同(无论是凸面还是凹面)。如果只单独发生滚动将产生骨骼面 一端的压迫及另一端的分离。因此以此方式被动牵张关节是产生关 节面的压迫,有可能造成关节损伤。功能正常的关节,纯粹的滚动 是不会单独发生的,一定会伴随滑移及旋转。
挤压
指两骨骼间关节腔减小。 挤压通常发生在载重的肢体 及脊柱关节;肌肉收缩时会 发生某种程度的挤压,可提 高关节的稳定性。一骨骼在 另一骨骼上滚动时,形成角 度处的一端也会产生某些压 迫。正常间歇性的挤压负荷 使得滑膜液可以流动,从而 维持软骨的营养。不正常的 高强度挤压负荷会使软骨发 生退行性变。
滑动:一个骨骼滑过另一骨骼称为滑动。特点是对于单纯的滑动, 两骨骼面必须非常吻合,可为扁平或弯曲,一骨骼面上的同一点与
相对骨骼面上的不同点接触。单纯的滑动不会发生在关节内,因为
事实上两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滑动的方向取决于移动面是凸面或 凹面。
凹凸定律
运动的关节面为凸 面时,滑动的方向 与骨的角运动方向
手法等级
Matland分级标准 Kaltenborn手法的分级标准
Matland分级标准
Ⅰ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 动关节。
Ⅱ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 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起始和终末端。
Ⅲ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 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 围软组织的紧张。
相反
运动的关节面为凹 面时,滑动的方向 与骨的角运动方向
一致
分离和牵拉统称为牵引 分离:当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或
关节松动技术

Ⅲ级
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
Ⅳ级
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手法分级范围随着
关节可动范围的大小而变化
治疗作用
❖ 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的营养;防 止因活动减少而引起的关节退变。
❖ 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 通过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改善
❖ (B)若动作中 骨骼为凹面,滑 动的方向与骨骼 角动作方向相同
键入说明。
❖ 关节表面越一致,关节在动作时滑动越多。 ❖ 关节表面越不一致,关节在动作时滚动越多。 ❖ 当肌肉主动收缩时,有些肌肉会导致滑动。
其他附属运动
❖ 压迫:骨性结构间的空间减少。 ❖ 牵引:骨性结构间的空间增加。
长轴牵伸
分离牵伸
适应症
❖ 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 关节活动障碍 ❖ 关节紊乱
❖ 活动过度 ❖ 关节渗出 ❖ 炎症 ❖ 恶性疾病 ❖ 骨折未愈合
禁忌症
关节松动术的流程
❖ 疼痛评估 ❖ 关节活动度评估 ❖ 肌力评估 ❖ 影像学评估
VAS等级
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
Ⅰ、Ⅱ级
表格 1
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 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 ❖ 尽量保持关节放松,并处于休息位。
治疗原则
NO PAIN MORE GAIN!
肩关节松动技术
❖ 分离牵引 ❖ 长轴牵引 ❖ 肱骨向尾端滑动 ❖ 前后向滑动 ❖ 垂直位向后滑动 ❖ 后前向滑动 ❖ 肩胛骨活动 ❖ 肩关节合并动作之松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肘关节松动技术
❖ 附属动作是指正常关节活动度必要的关节和周边组织的 动作,但无法由患者主动执行。又称关节内动作。包括 滑动、滚动等。
三步徒手松动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1例

三步徒手松动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1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为“漏肩风”,发病年龄50岁左右最多,故又有“五十肩”之称[1]。
大多数与外伤、劳损和风寒湿邪入侵关系密切,临床上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肩关节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点。
肩关节功能检查可见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自2011年初笔者应用自定的三步徒手松动法治疗肩周炎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病人均确诊,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6岁,以45岁以上者居多,平均年龄50.2岁,病程最短者2月,最长3年,平均1.8年。
全部病例均有肩关节粘连症状,关节活动障碍显著。
2、治疗方法2.1 准备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侧,在肩关节周围先用四指推、滚、揉、搓、推、拿等手法,待肌肉、肌腱稍松弛后,在肩井、肩髎、曲池等穴位及肩前后重按以缓解疼痛。
2.2 三步徒手松动法此手法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因肩周炎常见的粘连部位为前、中、后方,故治疗时也应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松动。
因而分为三步治疗。
2.2.1 解除上举受限患者反坐于椅背,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以腹部或一侧髂部抵于患者背部,一手抓椅背固定患者,同时另一手托患侧肘部稍上举后旋转摇摆肩关节,左右各30次,再以医者肘窝部托起患者上臂逐步上举,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密切观察患者面容。
一般抬举呈120—160°时可闻及响声,维持该位5分钟后徐徐放下患臂,来回数次,直至患者适应此被动上举。
轻型患者一般可上举至180°,中型、重型患者如上举受限,疼痛明显可停止抬举,待第二次再次松动,上举至180°后将掌心向内,在牵引的基础上尽量靠耳扳压,患侧中指能跨过头顶触及对侧耳垂为最佳。
来回数次。
2.2.2 解除内收受限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以腹部或一侧髂部抵于患者背部,对侧手托患臂肘尖,同侧手固定患肩,拇指按压于肩前疼痛点,先于托患肘之手旋转摇动肩关节后,三点(双手、腹部或髂部)同时用力。
康复徒手肌力检测方法

康复徒手肌力检测方法
康复徒手肌力检测方法一般包括肩关节肌力检查、膝关节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是评估身体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用于评定疾病、外伤等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1、肩关节肌力检查
首先,被检者取俯卧位,上肢内收、内旋,肘关节轻度屈曲,掌心向上。
接着,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加阻力。
最后,嘱被检者完成肩关节后伸动作,同时观察完成情况。
2、膝关节肌力检查
首先,被检者取坐位,并将双腿自然下垂,两手把持诊台台面固定躯干,身体稍后倾。
随后,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的大腿,另一手握住脚踝上方。
最后,嘱被检者抬腿,检查者同时下压踝部,施加阻力。
在进行检查前,应根据被检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
若被检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检查。
肩关节运动损伤应如何治疗?

肩关节运动损伤应如何治疗?为了拥有好身体,人们常常进行运动,但若是运动方法不当或是未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
肩关节损伤是运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出现肩关节运动损伤以后,患处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肩关节不敢活动,此时人们通常不清楚该如何处理。
下面,为您介绍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
一、了解肩关节在人体中,肩关节是大关节活动最大的部位,主要由3块骨头组成,分别是锁骨、肱骨及肩胛骨。
同时,肩关节还存在4个关节,分别是肩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和胸锁关节,对这些关节进行连接的是人体肌肉、肌腱和韧带等。
通常情况下,人体肩部4个关节保持同步运动,可以保证运动的顺畅与协调。
盂肱关节相应的活动范围最大,骨性所受到的限制亦最小,是一种球窝关节,其中“球”指的是肱骨头,相对比较大,而“窝”指的是肩胛盂,这一部位相对较浅,可以促使盂肱关节获取最大的活动,然而也导致肩部较为容易受到损伤。
盂肱关节主要是结合关节盂唇、盂肱韧带、肩袖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相关软组织保证较高的稳定性。
二、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肩关节骨折:运动过程中,受力造成肩关节周围的骨折。
文/许囯星 杨传军 冯 志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肩关节脱位:运动过程中,因肩关节旋转受力导致肱骨头的脱位。
肩袖损伤:肩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反复受力作用,肩袖组织出现损伤导致肩袖撕裂。
肩关节类的关节盂的盂唇损伤:肩关节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情况,造成肩关节至盂唇的撕裂。
肩关节附近的关节囊损伤与软组织的损伤:主要为三角肌的损伤,发生率相对较低。
三、肩关节损伤了怎么办养几天,这是多数人在肩关节出现损伤以后的想法。
确实,保持适度休息十分必要,然而只有轻微的功能性损伤才能通过单纯的休息获取有效治疗,更多的损伤是无法通过休息得到治疗的目的,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寻找专业医师进行诊治,详细的病史与认真的体检能够助力医师给出初步的诊断,判断损伤的位置是肩袖、关节盂、滑囊或肌腱。
肩关节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康复训练是一种帮助恢复肩关节功能的物理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关节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1. 桌旋肩外旋运动:坐在桌边,用一只手臂抓住桌边,另一只手臂放在肢体上。
用受伤的手臂旋转肩关节向外,然后再向内旋转。
2. 前抬运动:站立或坐下,臂部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将手臂抬至与肩部平行的位置,然后放下。
3. 侧抬运动:站立或坐下,臂部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将手臂抬至与肩部平行的位置,然后放下。
4. 前交叉运动:站立或坐下,臂部自然垂放身体两侧。
将手臂向前交叉至对面肩膀,然后再分开。
5. 外旋运动: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
双手举起至90度角,然后旋转手掌朝外,再旋转回到初始位置。
6. 拉伸运动:用一只手臂抓住墙或大型稳定支撑物,将手臂向侧方伸直,感受肩膀和上臂的伸展。
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松。
7. 慢慢的圆圈运动: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慢慢地画出大圆圈,将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扩大。
请注意,在进行这些肩关节康复训练之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
或物理治疗师进行咨询,以确保选择适合您个人情况的训练动作和正确的姿势。
肩关节徒手肌力评定实训报告

肩关节徒手肌力评定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掌握肩关节徒手肌力评定的操作技术。
二、实训意义肌力检查是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评定技术,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用以评价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
肩关节肌力检查在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中尤为重要。
通过肌力测定,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范围和程度,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三、实训原理人体在卧位、抗重力体位、抗阻力情况下,肩关节肌力会有很大的差异,徒手肌力检查法是通过被检者自身重力和检查者用手施加阻力而产生主动运动,是评定肌肉或肌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代表肌肉收缩的耐力。
四、实训对象1.实训的学生本人。
2.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的患者。
五、实训内容与方法(一)、实训流程1.检查者向受试者解释评定的目的、方法,使受试者理解井予以良好配合。
2.检查进行肩关节肌力评定所涉及的关节是否存在活动受限,并按要求用手将受试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干扰。
3.采用重力检查(固定近端肢体后,待测肌肉全力收缩,远端肢体在垂直面上自下向上进行全关节范围运动)。
4.若能完成,说明肌力在3级或3级以上;应用评定者的另一手在运动关节的远端施加阻力,根据受试者能克服的阻力的大小来判定肌力为4级或5级;不能承受外加阻力则为3级。
5.若不能克服重力作全幅度运动,说明肌力在3级以下,应调整体位。
下放置光滑平板,或用带子将肢体悬挂使肢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在此条件下能完成大幅度运动,可判定为2级肌力。
6.如仅有微小关节活动或未见关节活但可在主动肌的肌腹或肌腔上触到收缩感,则为1级肌力:触不到收缩感则为0级。
7.在测试3级以下肌力时,为了避免改变体位的麻烦,也可施加助力,根据所需助力的大小判定为2级或1级肌力。
(二)、肩关节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1)受检者处于坐位,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肩关节活动不受限。
简述肩关节外展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

简述肩关节外展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一、背景介绍肩关节外展是人体肩关节的一种基本动作,也是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中常用的动作。
因此,评定肩关节外展的徒手肌力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肩关节外展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
二、准备工作1.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通常使用测量带或角度计来测量肩关节外展。
2.选择合适的测试场地:测试场地应该平整,空间宽敞,并且没有任何障碍物。
3.准备被试者:被试者应该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并且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症状。
三、测试步骤1. 姿势调整:被试者站在测试场地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平衡。
2. 测试前热身:进行5-10分钟的跑步或其他轻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身体温度。
3. 测试开始:将测量带或角度计固定在被试者手臂上方,并让被试者将手臂向外伸展。
同时记录下伸展到最大位置时,测量带或角度计的数值。
4. 测试结束: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注意事项1. 测试时应该保持被试者的肩膀和手臂放松,以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2. 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应该让被试者尽可能伸展到最大位置,并且在记录结果时应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 如果被试者感到疲劳或不适,请立即停止测试,并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
五、测试结果分析1. 根据测量带或角度计的数值,可以判断被试者的肩关节外展能力。
2. 通常来说,男性成年人肩关节外展角度应该在160-180度之间,女性成年人肩关节外展角度应该在150-170度之间。
六、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评定肩关节外展的徒手肌力。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调整被试者姿势和保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同时,在分析结果时需要结合被试者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之欧阳物创编

肩关节功能熬炼肩关节功能熬炼:肩部功能熬炼图解1肩部功能熬炼图解2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抓紧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年夜,作30~50次。
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
休息后再做稳健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
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
幅度由小到年夜,频频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年夜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前往原处。
频频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年夜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频频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举措。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举措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熬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举措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锲而不舍,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年夜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熬炼: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年夜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频频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
3
生理运动
4
盂肱关节相关肌肉
5
功能
上举: 三角肌、冈上肌; 肩胛提肌
搭肩: 喙肱肌、肱二头肌; 冈下肌、小圆肌 摸背: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喙肱肌
6
盂肱关节指导下的处理思路
上举: 三角肌、冈上肌
搭肩: 喙肱肌、肱二头肌 肩胛提肌
冈下肌、小圆肌
摸背: 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 喙肱肌
肱二头肌
7
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对肩关节有着重要的 运动稳定作用
肩袖肌群同时互相的协调工作, 让手臂在众多位置自由移动
8
肩袖肌协同运动理论
9
肩袖肌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处理思路
处理损伤的肩袖肌肉
松解张力过高的内旋肌群
激活强化肩袖肌群
10
肩关节复合体
11
肩关节复合体
12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的稳定性是肩关节灵活运 动的基础,其灵活性又是肩关节灵活性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时,评估肩胛 胸壁关节动作的质量及附着在肩胛骨上 的肌肉的功能状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徒手处理思路
施凯 物理 长期不良姿势或不 良习惯的累积,进 而引起肌肉筋膜张 力的失衡,导致功 能障碍
运动平衡 外力或机械应力造成肌肉筋 膜的损伤,进而使其张力失 衡,导致功能障碍
A
C
力线平衡 外力或不当姿势造成 骨骼关节排列失序, 进而引起肌肉筋膜张 力失衡,导致功能障 碍
19
20
15
X型交叉——稳定
16
方向盘理论——灵活
17
肩肱节律
18
肩胛骨肌动学指导下的处理思路
增强肩胛胸壁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肩胛胸壁 关节的灵活性 稳定是基础,只要稳定的肩胛胸壁关节才能 为盂肱关节的运动提供支持。 灵活性是关键,只有正常的肩肱节律才能完 成正常的肩关节活动。
具备了更好的稳定性才能发挥充分的灵活性。
13
连接肩胛骨的肌肉
肩胛舌骨肌、胸小肌、前锯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喙肱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大小菱形肌、三角肌、大圆肌、肩袖肌群
14
肩胛骨的运动
上提肩胛骨: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下降肩胛骨:下斜方肌、背阔肌、胸小肌、锁骨下肌 后缩肩胛骨:菱形肌、中下斜方肌 前拉肩胛骨:前锯肌(唯一一块前拉肩胛骨的肌肉) 外旋肩胛骨: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 内旋肩胛骨:肩胛提肌、菱形肌、背阔肌、胸小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