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请结合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谈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如何体现,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必要性。
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
1、实证主义方法:强调社会与自然的相同性,运用实证的方法使社会科学成为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
2、人文主义及解释学方法:与实证主义相对,强调了对人文世界的意义必须进行“理解”,而理解是一个历史过程。
其中理解者的期望和设想是理解的出发点,只有理解者顺利地进行了他自己的假设,理解才是可能的。
3、社会唯实论:又称社会实在论,是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的一个观点。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社会虽然是有单个人组成,但是自从人与人组成一个集体后,社会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于集体的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而不能再还原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现象。
4、社会唯名论: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
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方法是从个人行为的细节上,或者从其行为中可能推知的事项上加以研究。
5、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关系系统,在分析过程中,坚持整体决定部分、关系决定要素、社会结构决定人的方法。
功能主义围绕着“功能”来分析社会,认为社会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6、社会生物主义:社会生物主义的方法本质上是把生物进化论原则应用到社会领域,以此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但是,它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继承了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所谓开放性就是指系统与环境发生交换的属性,即系统具有从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的属性。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科学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
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理论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自然也必须是一个开放合系统。
理论的开放性表现为其从现实之中不断地吸纳丰富自己,同时又不断地以理论指导现实的方式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
开放性是理论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必备的基本属性。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完全自足的哲学或完满的社会理论,那么它就是一种死的东西。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广阔的思维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它将是不完满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活的东西。
”所以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为增强自身的解释功能搭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开放性平台,使理论发展具有更强的活力支撑。
开放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开放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成为抽象和僵死的公式。
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品格。
开放是生存发展之源,这是行之于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
一个事物只有开放,不断地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对内在环境进行革新改善,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是这样。
一个系统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一是对内开放。
首先是对内开放。
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必须保持互动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能对外保持开放性。
其次是对外开放。
系统只
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新能量,才能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也是如此。
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
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流派众多,提出了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解释学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
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表现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科学主义(又名实证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阐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待当代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批判的和开放的态度。
一是批判的态度。
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
二是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既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并立足于当时欧
洲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客观实际和当时世界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状况,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即使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新的客观实际和认识水平,对原有的理论观点做出过许多纠正与创新。
明确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根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根社会科学方法论本原则的科学指导,探索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丰富和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是彻底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断修改、丰富、发展自己。
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应该坚持开放性的态度,不应将其视为僵硬的教条,否则就会遮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视线,而且也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不断开放、不断发展的。
它必须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
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体系只所以在今天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的理论形态、实际形态上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开发自己。
理论生命。
2、任意结合一部毛主席的一个社会调查报告,谈谈其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注重实地考察学习
毛泽东在1930年5月撰写的《调查工作》一文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31年4月,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里发展了这个思想,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无论是解放前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十分注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他老人家一生写了大量的调研报告,尤其是他的那篇《湖南农民考察报告》可谓人人皆知。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
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
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
他们的错误,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
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
位。
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
主要内容是:
1、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2、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
3、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
4、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在我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到:“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一切结论差生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等著名论断,论述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是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只有时时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才能时时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离开了社会调查,我们就倒向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就会给工作和事业带来危害。
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但是他反对漫无目的的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明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
”调查农民,“尤其要知道富农,中农,贫农,这些以阶级区别阶层区别的各种农民的数目有多少”;调查商人成分,“尤其要知道小商人,中等商人,大商人各有多少”“调查各业的情况,尤其要调查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
量,……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到的。
我们的目的完全在这里。
”这些表明,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的重要性,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有一个明确的社会调查研究目的,依然非常重要,是必须的。
社会调查研究的技术:毛泽东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技术有:开调查会、个别询问、组织访谈、视察、统计调查、调查组、抓典型、长期调查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开调查会:一是,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反对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
二是,要确定参加调查会的人选,尤其要选那种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一方面,从年龄来讲,有丰富的经验的老年人最好,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的青年人也要;另一方面,从职业来讲,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等等,此外,与调查问题无关的人员不必要参加调查会。
三是,确定调查会的人数,要依调查人的情况决定。
人多的好处,比较适合做统计;但人多则无法使会场得到安静;此外,开调查会至少需要三人,不然难符合真实情况。
四是,要有明确而详尽的调查纲目。
五是,亲身出马,特别是担任领导工作,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
六是,社会调查要深入,至少要作一两次深入的调查,为以后调查积累经验。
七是,要自己做好访谈记录,包括调查会议的过程、内容和结果。
二、注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
读毛泽东的调研报告,其特点是善于分析问题,善于把握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毛泽东之所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就在于他善于分折问题,他问题看得准,矛盾抓得准,就在于他善于搞好调查研究,他善于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并去伪存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这就足以说明,搞调查研究一定要真正沉下去,只有沉下去了,才能了解实情,才能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浮在上面,掌握的资料就不真实,那么,调查分析的结论就会不准确。
(1)阶级分析法是毛泽东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最根本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在1941年写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中国问题的光辉典范,得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的重要结论。
还有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农民成分……尤其是以阶级区别阶层区别的各种农民的数目。
……调查各业的情况,尤其要调查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
”这些都是阶级分析法在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出色运用。
(2)矛盾分析法也是毛泽东最常用的分析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他指出调查研究要详细地占有材料,“要抓住要点或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 ”,“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
节”,仍然没有发言权。
他在《矛盾论》中,全面而系统地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这一分析方法,“当着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
否则就会犯错误。
”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三、善于预测
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再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结论。
毛泽东在理论上和行动上都非常重视科学预测、预见,认为这种超前认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功能。
凭借它,能免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性,避免盲目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科学预测与预见事物发展来指导实践。
只有预测了正确的结果,得出符合客观条件的正确结论,调查研究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又赋予他新的时代内涵。
他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给我们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以深刻的方法论启迪,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建设,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3、结合专业,以一个具体的题目为例,谈谈你收集相关文献的方法,并对你收集到的文献做一个综述。
一、文献检索方法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1. 直接法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 追溯法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
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 综合法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
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