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二轮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ppt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012·福建卷] 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 是双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继续。在人 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 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 .4 种 D.5种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本专题的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是重点,常以选择 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本专题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学生在复习时应侧重物理 模型的构建,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一 探究遗传物质成分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13·浙江卷]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3-6-1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图3-6-1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返回目录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 配对,但子链延伸终止。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在第1、2、 3、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位点上发生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 氧核苷酸进行配对,也可形成不含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的子链,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 长度的子链。
高考生物(江西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篇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RNA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研判规律突破方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究历程。孟
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其化学 本质,A不正确;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取的 DNA 的纯度没有达到 100%,从单独、直接观察 DNA 生理效应方 面分析,说服力不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正确;沃森 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C不 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
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 )
②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 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
研判规律突破方法
③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 致上清液中存在少量放射性
(
中
)
④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硫元素,其寄生于酵母菌 (× ) ⑤上述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其 DNA注入大 肠杆菌细胞中 ( ) ⑥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以宿主菌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研判规律突破方法
1.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DNA 糖类 S 型细菌蛋白质 脂质 DNA分解物
相互对照 +R 型细菌― ― ― ― ― ― →
DNA是遗传物质 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水解物也不是遗传物质
膜多糖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但不能说明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故 A 、 B 错误。③④可组成对照实验,由实验结果与自变量 的对应关系可知: S型细菌的 DNA是转化因子;实验①~④ 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误。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分子的基础ppt
DNA复制过程中的计算
• 1、求含亲代成分的子代脱氧核苷酸链的个 数或比例; • 2、求含亲代成分的子代DNA的个数或比例
巩固练习
• 4.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 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 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m) B.8(a-m) • C.7(1/2a-m) D.8(2a-m)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适合全国(ppt)
(3)实验分析 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Ⅰ. 保温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Ⅱ.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 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 于 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売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 离心到沉淀物中。
【答案】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 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 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即 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 质。
【提示】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 改编)(×) 【提示】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 ,2D 改 编)(×)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 苏,2A)(√) 5.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 2B 改编)(×) 【提示】 噬菌体是利用自己的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的 DNA。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S 型细菌的 DNA、荚膜多糖、蛋白质、脂质、DNA 经 DNA 酶处 理后的水解物(分别加入)+R 型细菌―相混―互合―对培―照养→观察菌落特征。 (2)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
202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69张PPT)
表观遗传现象
表观遗传现象
知识联网
[自我校对] ①RNA ②双螺旋结构 ③有遗传效应 ④线粒体 ⑤碱基排列顺序 ⑥间期 ⑦半保留复制 ⑧细胞核 ⑨核糖体 ⑩酶 ⑪蛋白质的结构
1.(必修2 P42问题探讨)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的结构 比较稳定,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 递给下一代,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可发生可遗传的变 异等。 2.(必修2 P45正文)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 体内的病毒。
3.(必修2 P45相关信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 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而不用14C 和3H标记的原因: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几 乎都存在于DNA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中都含 有C和H。 4.(必修2 P46思考·讨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 易分析结果。
重点突破
重点1 基因的本质和DNA的结构
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遵循相同的实 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 相互对照。
DNA是遗 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低
高
DNA是遗传物质
2.归纳概括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标记”和“三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 大肠杆菌 , 标记 目的是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二次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 , 标记 目的是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 ①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中存在“ 转化因子 ”,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张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诊断疏漏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判断下列有关遗传学经典实验叙述的正误 (1)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中的核酸中( ) (2)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 ) (5)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 (6)选取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 ) (7)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知识整合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考点 1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考点突破]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1)实验设计思路、处理方式及结论的比较
真题聚焦
高考生物二轮ppt:遗传的分子基础38 张优质 课件
1.(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
码子是 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 ①同位素标记的 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课(73张ppt)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模 · 对点演习
1 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 A.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实验中可用15N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和模板都来自大肠杆菌 D.侵染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使32P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模 · 对点演习
18.(必修2 P70正文)囊性纤维病机理: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 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 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 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19.(必修2 P70小字)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DNA缺陷导致的遗传病, 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主要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 自卵细胞,精卵结合只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头部所含的细胞质极 少)。
模 · 对点演习
8.(必修2 P54正文)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 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 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9.(必修2 P56资料分析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 +X+Y)上DNA的碱基序列。 10.(必修2 P56资料分析讨论2)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复制、传递和 表达性状的过程。 11.(必修2 P60思维拓展)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 子的差异。两种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 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 PPT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A 正确; 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是将 S 型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看各自的作 用,B 正确;在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 S 菌的 DNA 后出现 S 型菌,也有 R 型菌,C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D 正确。
【提示】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 改编)(×) 【提示】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 ,2D 改 编)(×)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 苏,2A)(√) 5.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 2B 改编)(×) 【提示】 噬菌体是利用自己的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的 DNA。
【答案】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 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 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即 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 质。
(3)实验分析 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Ⅰ. 保温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Ⅱ.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 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 于 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売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 离心到沉淀物中。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课件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62张PPT)
项目 酶 结果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 录
RNA复 制
DNA解旋酶、 DNA解旋 DNA聚合酶等 酶、RNA 酶 聚合酶等 两个子代 DNA分子 mRNA 蛋白质
逆转 RNA聚 录酶 合酶等 DNA RNA ―→ DNA 艾滋 病病 毒 RNA RNA― RNA →_____ 烟草花 叶病毒
பைடு நூலகம்
mRNA DNA DNA―→ ―→ 信息 DNA―→_____ mRNA 传递 蛋白质 实例 真、原 核生物 真、原 核生物 真、原 核生物
的含N碱基是 尿嘧啶 而不是 胸腺嘧啶 。
3. DNA复制 是遗传物质从亲代传向子代的基础。
4.转录是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到 RNA 上的过程,其原料为 核糖核苷酸 。 5.蛋白质合成时, 核糖体 沿着 mRNA 运行, 氨基酸 相继地 加到延伸中的多肽链上。
6.某些RNA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 单链DNA ,因
5 .转录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不
6.细胞中最多有20种氨基酸、64种tRNA,一种氨基酸可对应
7 .某 DNA 模板链上 3 个相邻碱基为 CAT ,则转运 RNA 上相应
的3个碱基是GUA。
答案 1.√ 2.√ 3.× 4.√ 5.× 6.× 7.×
(
8.×
)
)
8.在所有生物中,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
3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
菌,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该过程中含 32P 与只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2012·山东理综,5)( )
4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 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 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mRNA碱基序列不同 (2012·课标,1B)( 需解旋酶(2011·江苏,7A和2011·安徽,5C改编)( 多种tRNA,一种tRNA只对应一种氨基酸。 ( ) ) )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 PPT课件
碱基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
基酸序列
基酸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 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 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
的多样性
64 种,其中 61 种能翻译 出氨基酸,3 种终止密码
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 种(或 tRNA 也为 61 种)
图示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 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
遗传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 律
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
(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
时期 减Ⅰ间期 减Ⅰ四分体 时期
减Ⅰ后期
各期
变化特点
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 单体的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增多或 减少
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考点3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规律五:DNA 复制过程中的碱基数目计算(某双链 DNA 分子中含某种碱基 a 个)
(1)复制 n 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如图所示:
(2)第 n 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由图示可以看出,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一样的 DNA 分子,所以一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以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量为 2n 个(如上图),复制(n-1)次 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为 2n-1,第 n 次复制增加的 DNA 分子数为 2n-2n-1 =2n-1,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答案: B
4.(2010·广东理综,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
基酸序列
基酸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 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 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
的多样性
64 种,其中 61 种能翻译 出氨基酸,3 种终止密码
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 种(或 tRNA 也为 61 种)
图示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 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
遗传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 律
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
(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
时期 减Ⅰ间期 减Ⅰ四分体 时期
减Ⅰ后期
各期
变化特点
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 单体的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增多或 减少
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考点3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规律五:DNA 复制过程中的碱基数目计算(某双链 DNA 分子中含某种碱基 a 个)
(1)复制 n 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如图所示:
(2)第 n 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由图示可以看出,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一样的 DNA 分子,所以一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以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量为 2n 个(如上图),复制(n-1)次 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为 2n-1,第 n 次复制增加的 DNA 分子数为 2n-2n-1 =2n-1,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答案: B
4.(2010·广东理综,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低 低 高
提醒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 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 不充分所致。
设计1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 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不改变,B错误;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正确;
生长素诱导子房发育成果实,遗传物质不改变,D错误。
1234
解析 答案
设计2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2017·全国Ⅰ,29)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 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 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 类型,简要写出构与复制
1 要点整合
1.巧用“五、四、三、二、一”记牢DNA的结构
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提醒 (1)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2)每个DNA中含氢键数为A—T对×2和G—C对×3之和。
2.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 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半保留复制 DNA的一条链
mRNA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核心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究
1 要点整合
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DNA
荚膜多糖 S型细菌
蛋白质
+R型细菌―相对――互照―→
DNA 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
DNA+DNA酶
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如下图)。
1234
(1)第4组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对比第__3_组实验可否定死亡的S型细 菌“死而复生”这一解释,对比第_1_组实验可否定R型细菌突变产生S型 细菌这一解释。
解析 第4组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对比第3组实验可否定死亡的S型
提醒 捕捉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 代 DNA: 所求 DNA 比 例是 “ 含 15N的 ” 还 是“ 只 含 15N的 ” , 是 “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3)复制n次还是第n次复制。
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 (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 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 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2 考向设计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1234
解析 答案
2.下列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生长素诱导产生无子番茄
解析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A错误;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然后释放穿孔素,会使靶细胞裂解,遗传物质
细菌“死而复生”这一解释,对比第1组实验可否定R型细菌突变产生S
型细菌这一解释。
1234
解析 答案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加__热__杀__死__的__S_型__细__菌__含__有__使__R_型__细__菌__发__生__转__ _化__的__物__质__。
1234
(3)加热杀死S型细菌,从分子水平解释,是加热导致生命活动的主要承 担者——蛋白质的_空__间__结__构___改变,从而失去活性,其遗传物质DNA高 温下会变性,但降温后会恢复_双__螺__旋___结构。
1234
解析 答案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 组答案) 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 反之为DNA病毒。 解析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 DNA病毒。
1234
解析 答案
4.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 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
3.“六处思考”DNA的复制 DNA双链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脱氧核苷酸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解旋
子链
4.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n个;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2条母链,且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n。 (3)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净增加(2n-1)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 净增加的DNA分子总数为2n-1个。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究 核心考点2 DNA的结构与复制 核心考点3 基因的表达 重要题型12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 重要题型13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体系构建
噬菌体侵染细菌 沃森、克里克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