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第四节 平面及其方程

合集下载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IV)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IV)
参数式方程
给定直线上一点$P(x_0, y_0, z_0)$和方向向量$vec{s} = (l, m, n)$,则直线方程为$left{ begin{array}{l} x = x_0 + lt y = y_0 + mt z = z_0 + nt end{array} right.$,其中$t$为参数。
平面与直线垂直当且仅当直线的方向向 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若直线方 程为$frac{x - x_0}{l} = frac{y y_0}{m} = frac{z - z_0}{n}$,平面方 程为$Ax + By + Cz + D = 0$,则存 在常数$k$使得$(A, B, C) = k(l, m, n)$。
直线的方程
一般式方程
$frac{x - x_0}{l} = frac{y - y_0}{m} = frac{z - z_0}{n}$,其中$l, m, n$不全为0。该方程表示一条直线,方向向量为$(l, m, n)$。
对称式方程
给定直线上一点$P(x_0, y_0, z_0)$和方向向量$vec{s} = (l, m, n)$,则直线方程为$frac{x - x_0}{l} = frac{y - y_0}{m} = frac{z - z_0}{n}$。
点到直线的距离
给定直线上一点$P(x_0, y_0, z_0)$和方向向量$vec{s} = (l, m, n)$,以及空间一点$Q(x_1, y_1, z_1)$,则点$Q$到直线的距 离为$d = sqrt{(x_1 - x_0)^2 + (y_1 - y_0)^2 + (z_1 z_0)^2 - left(frac{|l(x_1 - x_0) + m(y_1 - y_0

2014-9-27-空间向量、直线方程、平面的方程

2014-9-27-空间向量、直线方程、平面的方程

将其代入所设方程, 得
上述方程叫做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 而a、b、c依次叫做 平面在x、y、z轴上的截距.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By+Cz+D=0,其法线向量为 n =(A, B, C). 讨论: 1.填写下表: 平面方程 法线向量 By+Cz+D=0 n=(0, B, C) Ax+Cz+D=0 n=(A, 0, C) Ax+By+D=0 n=(A, B, 0) Cz+D=0 n=(0, 0, C) Ax+D=0 n=(A, 0, 0) By+D=0 n=(0, B, 0)
例8 一平面通过两点M1(1, 1, 1)和M2(0, 1, -1)且垂直于平 面 x+y+z=0, 求它的方程. 解 从点M1到点M2的向量为n1=(-1, 0, -2), 平面x+y+z=0的法线向量为n2=(1, 1, 1). 方法二: 所求平面的法线向量n可取为n1n2-(z-1)=0, 即 2x-y-z=0.
s=(i+j+k)(2i-j+3k)=4i-j-3k. 所给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 所给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x=1+4t, y=-2-t, z=-3t .
提示: 先求直线上的一点, 再求这直线的方向向量s.
练习: 将一般方程 化成标准方程及参数方程.
解 先在直线上找一点. y + z = -2 ,得 y = 0 , z = -2 令 x = 1, 解方程组 y - 3z = 6
例1 求过点(2, -3, 0)且以 n =(1, -2, 3)为法线向量的 平面的方程. 解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得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x-2)-2(y+3)+3z=0, 即 x-2y+3z-8=0.

高数第七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高数第七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七章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是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必备的基础知识.本章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引进有广泛应用的向量及其运算,以它为工具,讨论空间的平面和直线;最后介绍空间曲面和空间曲线的部分内容.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解析几何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所谓解析几何就是用解析的,或者说是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引起这场数学史上伟大革命的正是坐标系的建立.代数运算的基本对象是数,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正如我们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所见到的那样,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几何中的点与代数的有序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运动的观点,使平面曲线和方程对应,从而使我们能够运用代数方法去研究几何问题.同样,要运用代数的方法去研究空间的图形——曲面和空间曲线,就必须建立空间内点与数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推广.过空间一定点O,作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这三条数轴分别叫做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正方向按右手法则确定,即角度转向以右手握住z轴,右手的四个手指指向x轴的正向以π2y轴的正向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轴的正向(见图7-1),这样的三条坐标轴就组成了一空间直角坐标系O x y z,点O叫做坐标原点.图7-1三条坐标轴两两分别确定一个平面,这样定出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x O y,y O z,z O x,统称为坐标面.三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个卦限,上半空间(0)z>中,从含有x轴、y轴、z轴正半轴的那个卦限数起,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做Ⅰ,Ⅱ,Ⅲ,Ⅳ卦限;下半空间(0)z<中,与Ⅰ,Ⅱ,Ⅲ,Ⅳ四个卦限依次对应的叫做Ⅴ,Ⅵ,Ⅶ,Ⅷ卦限(见图7-2).图7-2确定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建立起空间点与数组之间的对应关系.设M 为空间的一点,过点M 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三条坐标轴,它们与x 轴、y 轴、z 轴的交点依次为,,P Q R (见图7-3).这三点在x 轴、y 轴、z 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 ,y ,z .这样,空间的一点M 就唯一地确定了一个有序数组(,,)x y z ,它称为点M 的直角坐标,并依次把x , y 和z 叫做点M 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坐标为(,,)x y z 的点M ,通常记为(,,)M x y z .图7-3反过来,给定了一有序数组(,,)x y z ,我们可以在x 轴上取坐标为x 的点P ,在y 轴上取坐标为y 的点Q ,在z 轴上取坐标为z 的点R ,然后通过P ,Q 与R 分别作x 轴、y 轴与z 轴的垂直平面,这三个平面的交点M 就是具有坐标(,,)x y z 的点(见图7-3).从而对应于一有序数组(,,)x y z ,必有空间的一个确定的点M .这样,就建立了空间的点M 和有序数组(,,)x y z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3所示. x 轴、y 轴和z 轴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0,0)P x ,(0,,0)Q y ,(0,0,)R z ;x O y 面、y O z 面和z O x 面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0)A x y ,(0,,)B y z ,(,0,)C x z ;坐标原点O 的坐标为(0,0,0)O .它们各具有一定的特征,应注意区分.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设11112222(,,),(,,)M x y z M x y z 为空间两点,为了用两点的坐标来表达它们间的距离d ,我们过12M M 各作三个分别垂直于三条坐标轴的平面.这六个平面围成一个以12,M M 为对角线的长方体(见图7-4).根据勾股定理,有图7-42221212M MM NN M=+222111.M P M Q M R +=+因为11221M P P P xx ==-, 11221M Q Q Q y y ==-, 11221M R R R z z ==-,所以12d M M =.特别地,点(,,)M x y z 与坐标原点(0,0,0)O 的距离为d O M =第二节 向量及其运算一、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 向量概念我们曾经遇到的物理量有两种:一种是只有大小的量,叫做数量,如时间、温度、距离、质量等;另一种是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或矢量,如速度、加速度、力等.在数学上,往往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如图7-5所示,以1M 为始点、2M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用记号12M M表示.有时也用一个黑体字母或上面加箭头的字母来表示向量,如向量,,,a b i u 或 ,,,a b i u等.图7-5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12M M或a 的模分别记为12M M或a . 在研究向量的运算时,将会用到以下几个特殊向量与向量相等的概念: 单位向量 模等于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逆向量(或负向量) 与向量a 的模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逆向量,记为-a . 零向量 模等于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没有确定的方向,也可以说它的方向是任意的.向量相等 两个向量a 与b ,如果它们方向相同,且模相等,就说这两个向量相等,记作=a b .自由向量 与始点位置无关的向量称为自由向量(即向量可以在空间平行移动,所得向量与原向量相等).我们研究的向量均为自由向量,今后,必要时可以把一个向量平行移动到空间任一位置2. 向量的线性运算 (1) 向量的加(减)法.仿照物理学中力的合成,我们可如下规定向量的加(减)法. 定义1 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把a ,b 平行移动使它们的始点重合于M ,并以a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把以点M 为一端的对角线向量1M N定义为a ,b 的和,记为+a b(见图7-6).这样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定义两个向量的和的方法,叫做平行四边形法则.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从图7-6可以看出,+a b 也可以按下列方法得出:把b 平行移动,使它的始点与a 的终点重合,这时,从a 的始点到b 的终点的有向线段1M N就表示向量a 与b 的和+a b (见图7-7).这个方法叫做三角形法则.图7-6 图7-7定义2 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b 的逆向量为-b .称向量a 与向量-b 的和向量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差向量,简称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差.即-=+a b a b.按定义容易用作图法得到向量a 与b 的差.把向量a 与b 的始点放在一起,则由b 的终点到a 的终点的向量就是a 与b 的差-a b (见图7-8).图7-8在定义1与定义2中,我们都假设a ,b 为非零向量.其实这只是为了几何直观的需要,事实上a ,b 都可以是零向量.根据零向量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零向量看成一个没有方向的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约定:任何向量与零向量的和与差都等于该向量自己. 向量的加法满足下列性质:+=+a b b a; (交换律)()()++=++a b c a b c ; (结合律)+=a 0a ; ()0+-=a a (2) 向量与数量的乘法.定义3 设λ是一实数,向量a 与λ的乘积λa 是一个这样的向量: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它的模等于a 的λ倍,即λλ=a a ; 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它的模等于a 的λ倍,即λλ=a a ; 当0λ=时,λa 是零向量,即0λ=a .向量与数量的乘法满足下列性质(λ,μ为实数): ()()λμλμ=a a ; (结合律) ()λμλμ+=+a a a ; (分配律) ()λλλ+=+a b a b . (分配律)设a e 是方向与a 相同的单位向量,则根据向量与数量乘法的定义,可以将a 写成a =a a e这样就把一个向量的大小和方向都明显地表示出来.由此若a 为非零向量,也有a =a e a就是说把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就得到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二、 向量的坐标表示1. 向量在轴上的投影为了用分析方法来研究向量,需要引进向量在轴上的投影的概念. (1) 两向量的夹角.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任取空间一点O ,作O A =a , O B =b,则称这两向量正向间的夹角θ为两向量a 与b 的夹角(见图7-9),记作(,)θ=ab 或 π(,),0θθ=≤≤b a . 当a 与b 同向时,0θ=;当a 与b 反向时,πθ=.图7-9(2) 点A 在x 轴上的投影.过点A 作与x 轴垂直的平面,交x 轴于点A ',则点A '称为点A 在x 轴上的投影(见图7-10).图7-10 图7-11(3) 向量AB 在x 轴上的投影.首先我们引进轴上的有向线段的值的概念设 AB 是x 轴上的有向线段.如果数λ满足λA B = ,且当AB 与x 轴同向时λ是正的,当 AB 与x 轴反向时λ是负的,那么数λ叫做x 轴上有向线段AB 的值,记作A B ,即λA B =.设,A B 两点在x 轴上的投影分别为A ',B '(见图7-11),则有向线段''A B 的值A B ''称为向量AB 在x 轴上的投影,记作j P r x A B A B ''= ,它是一个数量. x 轴叫做投影轴.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投影不是向量,也不是长度,而是数量,它可正,可负,也可以是零.关于向量的投影,有下面两个定理.定理1 向量 AB 在x 轴上的投影等于向量 AB 的模乘以x 轴与向量AB 的夹角α的余弦,即j P r cos x A B A B a =.证 过A 作与x 轴平行,且有相同正向的x '轴,则x 轴与向量AB 间的夹角α等于x '轴与向量AB 间的夹角(见图7-12).从而有j j P r P r cos x x A B A B A B A B a '''==.图7-12显然,当α是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α是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α是直角时,投影为0定理2 两个向量的和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这两个向量在该轴上投影的和,即j j j 1212P r ()P r P r x x x a a a a +=+图7-13证 设有两个向量12,a a 及某x 轴,由图7-13可以看到j j j 12P r ()P r ()P r x x x A B B C A C A C ''+=+==a a,而j j j j 12P r P r P r P r x x x x A B B C A B B C A C ''''''+=+=+=a a,所以j j j 1212P r ()P r P r x x x +=+a a a a显然,定理2可推广到有限个向量的情形,即j j j j 1212P r ()P r P r P r x n x x x n +++=+++a a a a a a2. 向量的坐标表示 (1) 向量的分解.设空间直角坐标系O x y z ,以,,i j k 表示沿x 轴、y 轴、z 轴正向的单位向量,并称它们为这一坐标系的基本单位向量.始点固定在原点O 、终点为M 的向量O M =r,称为点M的向径.图7-14设向径O M终点M 的坐标为(,,)x y z .过点M 分别作与三条坐标轴垂直的平面,依次交坐标轴于,,P Q R (见图7-14),根据向量的加法,有O M O P P M M M ''==++r,但 ,P M O P M M O Q ''==, 所以 O P O Q O R=++r. 向量,,O P O Q O R ,分别称为向量O M =r在,,x y z 轴上的分向量.根据数与向量的乘法,得,O P x =i ,O Q y =j O R z =k .因此,有O M x y z ==++r i j k.这就是向量r 在坐标系中的分解式,其中,,x y z 三个数是向量O M =r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投影.一般地,设向量12,=aM M 12,M M 的坐标分别为1111(,,)M x y z 及2222(,,)M x y z ,如图7-15所示.由于图7-15122121M M O M O M =-=-r r,而 2222x y z =++r i j k ,1111x y z =++r i j k ,所以()()=++-++a i j k i j k x y z x y z 222111 ()()()-+-+-i j k =x x y y z z 212121.这个式子称为向量12M M按基本单位向量的分解式,其中三个数量212121,,x y z a x x a y y a z z =-=-=-是向量12M M =a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我们也可以将向量a 的分解式写成.x y z a a a =++a i j k(2) 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a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x y z a a a 叫做向量a 的坐标,并将a 表示为(),,x y za a a =a ,上式叫做向量a 的坐标表示式.从而基本单位向量的坐标表示式是()()()1,0,0,0,1,0,0,0,1===i j k .零向量的坐标表示式为0,0,00=().起点为(),,M x y z 1111、终点为(),,M x y z 2222的向量的坐标表示式为()21212112,,M M x x y y z z ---=,特别地,向径的坐标就是终点的坐标,即(),,=O M x y z(3) 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向量可以用它的模和方向来表示,也可以用它的坐标来表示.为了找出向量的坐标与向量的模、方向之间的联系,我们先介绍一种表达空间方向的方法.与平面解析几何里用倾角表示直线对坐标轴的倾斜程度相类似,我们可以用向量12M M =a 与三条坐标轴(正向)的夹角,,αβγ来表示此向量的方向,并规定π0α≤≤、π0β≤≤、π0γ≤≤ (见图7-16),,,αβγ叫做向量a 的方向角.过点12,M M 各作垂直于三条坐标轴的平面,如图7-16所示.可以看出,由于12,P M Mα∠=又21M P M P ⊥,所以1cos cos 12x a M P M M ααa===,1c o s c o s 12y a M Q M M ββ===a, (7-2-1)1cos=cos 12.z a M R M M γ==aa z =M 1R =||cos γ=|a |cos γ.图7-16公式(7-2-1)中出现的不是方向角αβγ,,本身而是它们的余弦,因而,通常也用数组cos cos cos αβγ、、来表示向量a 的方向,叫做向量a 的方向余弦.把公式(7-2-1)代入向量的坐标表示式,就可以用向量的模及方向余弦来表示向量()cos cos cos αβγ=++a a i j k , (7-2-2)而向量a 的模为12M M ==a由此得向量a 的模的坐标表示式=a (7-2-3)再把(7-2-3)式代入(7-2-1)式,可得向量a 的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cos cos ,cos a αa βa γ⎧⎪=⎪⎪⎪=⎨⎪⎪⎪=⎪⎩(7-2-4)把公式(7-2-4)的三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后相加,便得到222cos cos cos 1αβγ++=,即任一向量的方向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由此可见,由任一向量a 的方向余弦所组成的向量()cos cos cos ,,αβγ是单位向量,即cos cos cos =αβγ++a e i j k .例1 已知两点()1225,,P -及()2167,P -,,试求:(1) 12P P 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分解表达式; (2) 12P P 的模;(3) 12P P的方向余弦;(4)12P P 上的单位向量12e PP .解 (1)设12(,,)x y z P P a a a =,则12P P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3,8,2x y z a a a =-==于是12P P的分解表达式为38212P P i j k++=-.(2)12P P ==(3)12cos x a α==P P12cos ya β==p p ,12cos za γ==p p .(4))e 38212i j k =++-PP .(4) 用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利用向量的分解式,向量的线性运算可以化为代数运算. 设λ是一数量,,x y z x y z a a a b b b b =++=++a i j k i j k ,则()()x y z x y z a a a b b b ±=±a b i j k i j k ++++()()()x x y y z z a b a b a b =±+±+±i j k ;()x y z x y z λλa a a λa λa λa =++=++a i j k i j k或()()(),,,,,,xy z x y z x x y y z zaa ab b b a b a b a b ±±±±=,()(),,,,x y z x y z λa a a λa λa λa =.这就是说,两向量之和(差)的坐标等于两向量同名坐标之和(差);数与向量之积,等于此数乘上向量的每一个坐标.例2 从点()217,A -,沿向量8912=+-a i j k 的方向取线段A B ,使AB 34=,求点B 的坐标.解 设点B 的坐标为(,,)x y z ,则()()()217A B x y z -+++-i j k=.按题意可知AB上的单位向量与a 上的单位向量相等,即=A B a e e .而34A B =,17a ==,所以127343434A By x z +--==++e i j kAB AB, 8912171717a ==++a e i j k a比较以上两式,得283417x -=, 193417y +=, 7123417z -=-. 解得 181717,,x y z ===-.所以,点B 的坐标为1817,17()-,.例3 22345 ,,=-+=+-a i j k b i j k 求3-a b 方向的单位向量.解 因为()()3322345=-=-+-+-c a b i j k i j k3711=-+i j k.于是c ==,所以371133c c a b i j k c a b-===-+-e ).三、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1. 两向量的数量积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当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见图7-17),产生位移s 时,力F 所做的功图7-17()cos ,W =F s Fs .这样,由两个向量F 和s 决定了一个数量 ()cos ,F s Fs .根据这一实际背景,我们把由两个向量F 和s 所确定的数量 ()cos ,F s Fs 定义为两向量F 与s 的数量积. 定义4 a 与b 的模与它们的夹角余弦的乘积,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记为a·b ,即()cos ,⋅=a b a b ab .因其中的 ()cos ,b ab 是向量b 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故数量积又可表示为 Prj ⋅=a a b a b,同样 Prj⋅=b a b b a . 数量积满足下列运算性质:(1)⋅=⋅a b b a ; (交换律)(2)()++⋅⋅⋅a b c =a b a c ; (分配律) (3)()()()λλλ⋅=⋅=⋅a b a b a b .(结合律)由数量积的定义,容易得出下面的结论: (1)2⋅=a a a ;(2)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0⋅=a b .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式设,x y z x y z a a a a b b b b =++=++i j k i j k ,由于基本单位向量,,i j k 两两互相垂直,从而,⋅=⋅=⋅=⋅=⋅=⋅=i j j k k i j i k j i k .又因为,,i j k 的模都是1,所以1⋅=⋅=⋅=i i j j k k ,因此,根据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可得x x y y z z a b a b a b ⋅=++a b ,即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同名坐标的乘积之和.由于 ()co s ,⋅=a b a b ab ,当a ,b 都是非零向量时,有 ()cos ,a b a b a b ++⋅==a b ab a b.这就是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两非零向量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为0x x y y z z a b a b a b ++=. (7-2-5)例4 求向量()322,,=-a 和()3,0,0=b 的夹角.解 因为 ()3320209⋅=⋅+-⋅+⋅=a b ,5==a ,=3b ,所以()93cos ,535⋅===⨯a b a b a b.故其夹角()arccos 5383,5=≈︒'a b .例5 求向量()412,,=-a 在()31,,0=b 上的投影. 解 因为 ()43112011⋅=⋅+-⋅+⋅=a b ,==b ,所以Prj ⋅===b a b a b.例6 在x O y 平面上,求一单位向量与437(,,)=-p 垂直. 解 设所求向量为(),,a b c ,因为它在x O y 平面上,所以0c =.又(),,0a b 与()437,,=-p 垂直,且是单位向量,故有22-43=10a b a b +=+,.由此求得34,55a b =±=±, 因此所求向量为34,,055⎛⎫±± ⎪⎝⎭.2. 两向量的向量积在研究物体转动问题时,不但要考虑此物体所受的力,还要分析这些力所产生的力矩.下面举例说明表示力矩的方法.图7-18设O 为杠杆L 的支点,有一个力F 作用于这杠杆上P 点处,F 与OP 的夹角为θ(见图7-18).由物理学知道,力F 对支点O 的力矩是一向量M ,它的模sin M O Q O P θ=F F=.而M 的方向垂直于 OP 与F 所确定的平面(即M 既垂直于OP ,又垂直于F ),M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即当右手的四个手指从OP 以不超过π的角转向F 握拳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M 的指向.由两个已知向量按上述规则来确定另一向量,在其他物理问题中也会遇到,抽象出来,就是两个向量的向量积的概念.定义5 设a ,b 为两个向量,若向量c 满足(1) sin (,)=c a b ab ,即等于以,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c 的方向垂直于,a b 所确定的平面,并且按顺序,,a b c 符合右手法则.则称向量c 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向量积,记为⨯a b (如图7-19),即=⨯c a b.图7-19向量积满足下列规律:(1)⨯=-⨯a b b a (向量积不满足交换律); (2)()+⨯=⨯+⨯a b c a c b c ;(3)()()()λλλ⨯=⨯=⨯a b a b a b .由向量积的定义,容易得出下面的结论: (1)⨯=a a 0;(2) 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互相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 b 0. 3. 向量积的坐标表示式设,x y z x y z a a a b b b =++=++a i j k b i j k .则()()x y z x y z a a a b b b ⨯=⨯a b i j k i j k ++++()()()x x x y x z a b a b a b =⨯⨯⨯+i i i j i k ++ y x y y y za b a b a b ⨯⨯⨯+j i j j j k ()+()+()z x z y z za b a b a b ⨯⨯⨯k i k j k k ()+()+(). 由于⨯=⨯=⨯=i i j j k k 0, ⨯=i j k , ,⨯=j k i⨯=k i j ,⨯=j i k -, ⨯=k ji -, ⨯=i k j -.因此()()().y z z y z x x z x y y x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j k -这就是向量积的坐标表示式.这个公式可以用行列式(行列式的定义及简单运算见本书后附录)写成下列便于记忆的形式,即⨯=ij k a b xy z xyza a ab b b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两非零向量a 和b 互相平行的条件为0,0,0y z z y z x x z x y y x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或y x z xyza a ab b b ==. (7-2-6)例7 设2=+-ai j k,2=-+bi j k.计算⨯a b .解 211112i j k a b ⨯=--()()()212111222111⎡⎤⎡⎤⎡⎤=⋅--+-⋅-⋅+⋅--⋅⎣⎦⎣⎦⎣⎦i j k53=--i j k.例8 求以()123A ,,,()345B ,,,()247,,C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S . 解 根据向量积的定义,可知所求三角形的面积S 等于12A B A C ⨯ . 因为=222A B ++i j k , 24A C +i j k=+,222124A B A C ⨯=ij k=462-+i j k ,所以12S A B A C =⨯==.例9 已知()211,,=a ,()111,,=-b ,求与a 和b 都垂直的单位向量. 解 设=⨯c a b ,则c 同时垂直于a 和b .于是,c 上的单位向量是所求的单位向量.因为23=⨯=--c a b i j k ,==c ,所以==c e c c⎛⎫-=-⎝c e 都是所求的单位向量.第三节 空间直线与平面本节将以向量为工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建立最简单的空间图形——平面和直线的代数方程.一、 曲面方程的概念平面解析几何把曲线看作动点的轨迹,类似地,空间解析几何可把曲面当作是一个动点或一条动曲线按一定规律而运动产生的轨迹.一般地,如果曲面S 与三元方程(),,0F x y z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 曲面S 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0F x y z =;(2) 不在曲面S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满足方程的点都在曲面上. 那末称(),,0F x y z =为曲面S 的方程,而曲面S 称为方程的图形.二、 空间直线的方程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我们知道,x O y 平面上的一定点和一非零向量就确定了一条直线.在三维空间的情形也是一样.设空间直线L 过定点0000(,,)M x y z ,且平行于非零向量m n p =++s i j k这时直线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如图7-20),下面我们来求这条直线的直线方程.图7-20设(,,)M x y z 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因为L 平行于向量s ,所以0000()()()M M x x y y z z =-+-+-i j k0M M平行于向量s ,由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式(7-2-6)有x x y y z z mnp---== (7-3-1)(7-3-1)称为直线L 的对称式方程,也叫做直线L 的标准式方程. 在建立直线L 的标准式方程(7-3-1)时,我们用到了向量0M M平行于向量s 的充要条件,即这两个向量的对应坐标成比例.如果我们设这个比列系数为t ,则有x x y y z z tmnp---===,那么000,,x x m t y y n t z z p t =+=+=+ (7-3-2)当t 从-∞变到+∞时,方程(7-3-2)就是过点0000(,,)M x y z 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其中t 是参数,向量s 称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向量s 的坐标,,m n p 叫做直线的方向数.例1 求过两点()1111,,M x y z ,()2222,,M x y z 的直线的方程 解 可以取方向向量()21212112,,M M x x y y z z =---s=.由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可知,过两点12,M M 的直线方程为111212121x x y y z z x x y y z z ---==---.上式称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例2 用标准式方程及参数式方程表示直线10,2340.x y z x y z +++=⎧⎨+++=⎩解 为寻找直线的方向向量s ,在直线上找出两个点即可,令=10x ,代入题中方程组,得 000,2y z ==- 同理,令1=0x ,代入题中方程组,得1113,22y z ==-即点(0)-,,A 12与点13(0)2,,B 2在直线上. 取()111,,22AB ==-s .因此,所给直线标准式方程为12211y x z -+==- 参数方程为12,,2.x t y t z t =-⎧⎪=⎨⎪=-+⎩, 注意 本例提供了化直线的一般方程为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的方法.三、 平面及其方程垂直于平面的非零向量叫做该平面的法向量.容易看出,平面上的任一向量都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我们知道,过空间一点可以作,而且只能作一平面垂直于一已知直线,所以当平面Π上的一点0000(,,)M x y z 和它的法向量(,,)A B C =n 为已知时,平面Π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图7-21设0000(,,)M x y z 是平面Π上一已知点,(,,)A B C =n 是它的法向量(见图7-21),(,,)M x y z 是平面Π上的任一点,那么向量0M M必与平面Π的法向量n 垂直,即它们的数量积等于零:00M M ⋅=n . 由于(,,)A B C =n ,0000(,,)M M x x y y z z =---,所以有000()()()0A x x B y y C z z -+-+-= (7-3-3)因为所给的条件是已知一定点0000(,,)M x y z 和一个法向量(,,)A B C =n ,方程(7-3-3)叫做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例3 求过点23(0)-,,及法向量(1,2,3)=-n 的平面方程.解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7-3-3),得所求平面的方程为(2)2(3)30x y z --++= 或2380x y z =+-=.将方程(7-3-3)化简,得A xB yC zD +++=, (7-3-4)其中000D A x B y C z =---.由于方程(7-3-3)是,,x y z 的一次方程,因此任何平面都可以用三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反过来,对于任给的一个形如(7-3-4)的三元一次方程,我们取满足该方程的一组解000,,x y z ,则0000A x B y C z D +++= (7-3-5)由方程(7-3-4)减去方程(7-3-5),得000()()()0A x x B y y C z z -+-+-= (7-3-6)把它与方程(7-3-3)相比较,便知方程 (7-3-6)是通过点0000(,,)M x y z ,且以(,,)A B C =n 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因为方程(7-3-4)与(7-3-6)同解,所以任意一个三元一次方程(7-3-4)的图形是一个平面.方程(7-3-4)称为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其中,,x y z 的系数就是该平面的法向量n 的坐标,即(,,)A B C =n .例4 如图7-22所示,平面Π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c ,求此平面的方程(设0,0,0a b c ≠≠≠).图7-22解 因为,,a b c 分别表示平面Π在x 轴、y 轴、z 轴上的截距,所以平面Π通过三点(,0,0),(0,,0),(0,0,)A a B b C c ,且这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先找出平面Π的法向量n ,由于法向量n 与向量A B ,A C都垂直,可取A B A C =⨯n ,而(,,0),(,0,)A B a b A C a c =-=-,所以得00A B A C ab ac=⨯=--ij k nb c a c a b =++i j k.再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7-3-3),得此平面的方程为()(0)(0)0bc x a ac y ab z -+-+-=. 由于0,0,0ab c ≠≠≠,上式可改写成1y xz a b c++=. (7-3-7) 式(7-3-7)叫做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特殊位置的平面方程.(1) 过原点的平面方程. 因为平面通过原点,所以将0x y z ===代入方程(7-3-4),得0D =.故过原点的平面方程为0A x B y C z ++=, (7-3-8)其特点是常数项0D =.(2) 平行于坐标轴的平面方程.如果平面平行于x 轴,则平面的法向量(,,)A B C =n 与x 轴的单位向量(1,0,0)=i 垂直,故0⋅=n i ,即1000A B C ⋅+⋅+⋅=由此,有A =从而得到平行于x 轴的平面方程为B yC zD ++=,其方程中不含x .类似地,平行于y 轴的平面方程为0A x C z D ++=;平行于z 轴的平面方程为A xB y D ++=.(3) 过坐标轴的平面方程.因为过坐标轴的平面必过原点,且与该坐标轴平行.根据上面讨论的结果,可得过x 轴的平面方程为B yC z +=;过y 轴的平面方程为0A x C z +=;过z 轴的平面方程为0Ax B y +=.(4) 垂直于坐标轴的平面方程. 如果平面垂直于z 轴,则该平面的法向量n 可取与z 轴平行的任一非零向量(0,0,)C ,故平面方程为0C z D +=.类似地,垂直于x 轴的平面方程为0A x D +=,垂直于y 轴的平面方程为0B y D +=;而z =表示x O y 坐标面,0x =表示y O z 坐标面,0y =表示z O x 坐标面. 例5 指出下列平面位置的特点,并作出其图形: (1) 4x y +=; (2) 2z =.解 (1) 4x y +=,由于方程中不含z 的项,因此平面平行于z 轴(见图7-23). (2) 2z =,表示过点2(00),,且垂直于z 轴的平面(见图7-24).图7-23 图7-24四、 有关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两平面的夹角及平行、垂直的条件设平面1Π与2Π的法向量分别为1111(,,)A B C =n 和2222(,,)A B C =n .如果这两个平面相交,它们之间有两个互补的二面角(见图7-25),其中一个二面角与向量1n 与2n 的夹角相等.所以我们把这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中的锐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根据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公式,有12cos cos(,)θ==n n (7-3-9)图7-25从两非零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立即推得两平面垂直、平行的条件. 两平面12,ΠΠ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1212120A A B B C C ++=; (7-3-10)两平面12,ΠΠ互相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11222A B C A B C ==. (7-3-11)例6 设平面1Π与2Π的方程分别为260x y z -+-=及250xy z ++-=,求它们的夹角.解 根据公式(7-3-9)得1cos 2θ==,所以平面1Π与2Π的夹角为π3θ=. 例7 一平面通过点1(1,1,1)P 和2(0,1,1)P -,且垂直于平面0x y z ++=,求这平面的方程.解平面0x y z ++=的法向量为1(1,1,1)=n ,又向量12(1,0,2)P P =--在所求平面上,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n ,则n 同时垂直于向量12P P及1n ,所以可取112(1,1,1)(1,0,2)(2,1,1)P P =⨯=⨯--=-n n,故所求平面方程为2(1)(1)(1)0x y z --+-+-=,或20x y z --=.2. 两直线的夹角及平行、垂直的条件 设两直线1L 和2L 的标准式方程分别为111111x x y y z z m n p ---==和222222x x y y z z m n p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111,,m n p 1s =与()222,,m n p 2s =的夹角(这里指锐角或直角)称为两直线的夹角,记为θ,则cos θ=. (7-3-12)由此推出,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121212 0m m n n p p ++=; (7-3-13)两直线互相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11222m n p m n p == . (7-3-14)例8 求直线113:141y x z L -+==-和直线22:221y x zL +==--的夹角. 解 直线1L 的方向向量()1,41-1s =,,直线2L 的方向向量为()221--2s =,,,故直线1L 与2L 的夹角θ的余弦为cos θ===. 所以 π4θ=. 例9 求经过点()2,0,1-且与直线2360,42390x y z x y z -+-=⎧⎨-++=⎩平行的直线方程.解 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方向向量可取为()()()231423728,,,,,,=⨯-⨯-=--12s n n =.根据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1728y x z -+==--. 例10 求过点213(),,,且与直线11321y x z-+==-垂直相交的直线方程. 解 先作一平面过点213(),,,且垂直于已知直线,那么这平面的方程应为()()()32+2130.x y z ----=再求已知直线与这平面的交点.把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13,12,x t y t z t =-+⎧⎪=+⎨⎪=-⎩代入平面方程,解之得37t =.再将求得的t 值代入直线参数方程中,即得 2133,,777x y z ===-. 所以,交点的坐标是2133,,777⎛⎫- ⎪⎝⎭. 于是,向量2132133,,777⎛⎫---- ⎪⎝⎭是所求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232133213777y x z --==-----, 即123214y x z ---==-. 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及平行、垂直的条件直线L 与它在平面Π上的投影所成的角称为直线L 与平面Π的夹角,一般取锐角(见图7-26).图7-26设直线L 的方程为ox x y y z z mnp---==,其方向向量(),,m n p =s ;平面Π的方程为0Ax B y C z D +++=,其法向量(),,A B C =n ,则πcos 2θ⎛⎫-=⎪⎝⎭n s n s , 即sin θ=. (7-3-15)从而,直线L 与平面Π平行的充要条件是m B n C p ++=; (7-3-16)直线L 与平面Π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 B Cm n p==. (7-3-17) 例11 设平面Π的方程为0Ax B y C z D +++=,()1111,,M x y z 是平面外的一点,试求1M 到平面Π的距离.图7-27解 在平面Π上取一点()0000,,M x y z (见图7-27),则点M 1到平面Π的距离Prj 0101n M M d M M ⋅==n n,而()()()11101000·M M A x x B y y C z z -+-+-n =由于点()000,,x y z 在平面Π上,有0000A x B y C z D +++=,即 000A x B y C z D ++=-,由此可得11101M M A x B y C z D ⋅=+++n,所以d =(7-3-18)公式(7-3-18)称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第四节 空间曲面与曲线一、 曲面及其方程在上一节中,我们考察了最简单的曲面——平面,以及最简单的空间曲线——直线,建立了它们的一些常见形式的方程.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介绍几种类型的常见曲面.1. 球面方程到空间一定点0M 之间的距离恒定的动点的轨迹为球面. 例1 建立球心在点()0000,,M x y z ,半径为R 的球面的方程.解 将球面看作空间中与定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设(),,M x y z 是球面上的任一点,则0.M M R =由于0M M =所以R =.两边平方,得2222000x x y y z z R ---=()+()+()(7-4-1) 显然,球面上的点的坐标满足这个方程,而不在球面上的点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所以,方程(7-4-1)就是以()0000,,M x y z 为球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方程.如果0M 为原点,即0000x y z ===,这时球面方程为2222x y z R ++= (7-4-2)若记20A x =-,20B y =-,20C z =-, D 222200x y z R =++-,则式(7-4-1)可化为2220x y z A x B y C z D ++++++=(7-4-3) (7-4-3)式称为球面的一般方程由(7-4-3)式可以看出,球面的方程是关于,,x y z 的二次方程,它的222x y z ,,三项系数相等,并且方程中没有,,x y y z z x 的项.对于形如式(7-4-3)的一般方程,我们有下面几个结论:(1) 当22240A B C D ++->时,上式为一球面方程; (2) 当22240A B C D ++-=时,上式只表示一个点;(3) 当22240A B C D ++-<时,上式表示一个虚球,或者说它不代表任何图形. 例2 方程222240x y z x y ++-+=表示怎样的曲面? 解 通过配方,原方程可以改写为()()22212=5x y z -+++.与式(7-4-1)比较,可知原方程表示球心在点120,,0M -()、半径R =的球面. 2. 柱面设给定一条曲线C 及直线l ,则平行于直线l ,且沿曲线C 移动的直线L 所形成的曲面叫做柱面.定曲线C 叫做柱面的准线,动直线L 叫做柱面的母线(见图7-28).图7-28如果柱面的准线是x O y 面上的曲线C ,其方程为() ,0f x y =, (7-4-4)柱面的母线平行于z 轴,则方程(),0f x y =就是这柱面的方程(见图7-29).因为在此柱面上任取一点(),,M x y z ,过点M 作直线平行于z 轴,此直线与x O y 面相交于点()0,,0M x y ,点0M 就是点M 在x O y 面上的投影.于是点0M 必落在准线上,它在x O y 面上的坐标(),x y 必满足方程(),0f x y =,这个方程不含z 的项,所以点M 的坐标(),,x y z 也满足方程(),0fx y =.。

高等数学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ppt精选课件

高等数学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ppt精选课件

对两点 A( x1 , y1 , z1) 与 B( x2 , y2 , z2 ), 因
AB OB OA ( x2 x1 , y2 y1 , z2 z1 ) 得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B
A
AB AB ( x2 x1)2 ( y2 y1)2 (z2 z1)2
.
2. 方向角与方向余弦
ijk, ij jk k i 0 ,
|i| |j| |k | 1 ,
ii jj k k 1 .
a
b
a x bx
ayby
azbz
.
a b |a |b ||co scos|a a||bb|,
由此得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cos
axbx a yby azbz
ax2 a y2 az 2 bx2 by2 bz2
(2)a b 0 ab 证 () a b 0,|a|0, |b|0,
co s0, , a b .
() a a b b ,|a |b ||c 2 , 2o 0 c .o s s0,
.
2、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 交换律: a b b a (2) 分配律: ( a b ) c a c b c
|c |1 2 0 5 2 55 ,
c0
|
c c|
2
j
5
15k.
.
作业 P23习题8-2
1(1)、(3),3,4,9
.
第三节 平面及其方程
.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对支点O
的力矩是一向量
M
,它的模
F
|M | |O|F |Q |
O
P
L
|O|F |P |s in
Q
M
的方向垂直于OP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多个向量相加,可以按照三角形法则. 负向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
a a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减法:a b a ( b )

ab
b
a
ab
特例:a ( a )0 .
b
b c
a
b
c

a

(b)

a

b
卦限:坐标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卦限,用字母Ⅰ、Ⅱ、Ⅲ、
Ⅳ、Ⅴ、Ⅵ、Ⅶ、Ⅷ表示.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yoz面

xoy面

x

z
zox面

o
yⅠ
Ⅵ Ⅴ
空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向量 r的坐标分解式:r O M xiy jzk 向径: 以原点为起点,M为终点的向量,例如r.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例 3 已知 A( x1,,y1,z1 ) 和 B(x2,,y2,z2) 以及实数 -1,在
AB 直线上求点 M ,使 AM MB
解 设 M(x,y,z)为直线上的点,
zA
A O M O M ( x x A 1 ,y y 1 ,z z 1 )M
.
O
e
M'
u
设ax a P (ax jr,xa a ,ya,ya z)P则,jrya,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 第四节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最新高等数学 平面及其方程精品课件

最新高等数学 平面及其方程精品课件

z R (0, 0, c)
n
Q (0, b, 0)
O
y
P (a, 0, 0) x
第十六页,共25页。
例4 设一平面与x、y、z轴的交点依次为P(a, 0, 0)、Q(0, b, 0)、 R(0, 0, c)三点, 求这平面的方程(其中a 0,b 0,c 0).
解 设所求平面(píngmiàn)的方程为 A x B y C z D 0. 因P(a, 0, 0)、Q(0, b, 0)、R(0, 0, c)三点都在这平面上,所以(suǒyǐ)
所以 A(xx 0)B(yy 0)C(zz 0)0.
这就是平面的方程.
此方程叫做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第八页,共25页。
M0
O
My
x
例1 求过点(2,3,0)且以 n{1,2,3}为法线(fǎ xiàn)向量
面的方程(fāngchéng). 解 根据平面(píngmiàn)的点法式得方程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第十一页,共25页。
方法二:设平面方程(fāngchéng)为A(x-2)+B(y+1)+C(Z-
4)=0
点M3A2、4MB 3满6C足方0程(fāngchéng),代入方程(fāngchéng):
2A 3B C 0
解之得:
B C
9A 14 1
14
A
因此(yīncǐ)有:A(x 2) 9 A( y 1) 1 A(z 4) 0
第十四页,共25页。
例3 求通过 x 轴和点(4, 3, 1)的平面(píngmiàn)的方程. 解 由于平面(píngmiàn)通过 x 轴,从而它的法线向量垂直于 x 轴, 于是法线向量在 x 轴上的投影为零,即A0.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平面与直线方程37页PPT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平面与直线方程37页PPT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平面与直线 方程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同济六版)ppt课件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同济六版)ppt课件

z
坐标轴 :
o
y
x轴
y轴
y0 z0
z0 x0
x
坐标面 : xoy面 z 0
x 0 z轴 y 0
x 0 yoz面 zox面 y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 向量的坐标表示
i , j , k 分别表示坐标轴x, y, z上的单位向量
(1)设点 M (x, y, z), 则
第八章 空间解 析几何与向量 代数(同济六版 )
§1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2 数量积,向量积 §3 平面及其方程
§4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5 曲面及其方程
§6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向量的概念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一次课
四、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五、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1】如果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它是
解: 如图 M 为四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 则
D
A B a b , 1 1
b
2
a
M
b1
C
2
D C a b 2 2
a
A
1
B
由已知 a a ,b b 1 2 1 2 所以
A B D C
所以ABCD为平行四边形.
( 2 , 3 , )
c a 2 ( 2 )( 1 3 )( 1 ) 0

6 2 0 取λ =1,则μ =3
c (, 58 , 2 )
特殊点的坐标 : 原点 O(0,0,0) ; 坐标面上的点 A , B , C

高等数学(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全)

高等数学(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全)

若向量a = x1i y1 j z1k,b = x2i y2 j z2k,由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得
a b = x1x2 y1 y2 z1z2.
设非零向量a = x1, y1, z1,b = x2, y2, z2,则
(1) | a | a a x12 y12 z12;
(2) cos a, b a b
2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向量的概念---大小,方向,相等,向径,坐标等.
二、向量代数 向量的运算---加减,数乘,点乘,叉乘,混合积.
❖ 向量位置关系的刻画 ---平行,垂直,夹角. ❖ 向量的方向角、方向余弦.
平面的方程
三、空间的平面 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五、 向量的坐标
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在x 轴、y 轴、z 轴上各取一个与坐标轴同向的单位 向量,以此记作i,j,k,把它们称为基本单位向量或基向量.任一向量都可以 唯一地表示为i,j,k 数乘之积.
设M (x, y, z)是空间任意一点,记OM r,则r xi yj zk,我们把上式称为 向量r 的坐标分解式,xi,yj 和zk 称为向量r 沿3 个坐标轴方向的分向量,i,j,
d (x2 x1)2 ( y2 y1)2 (z2 z1)2 .
11
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例 1 在z轴上求与点A(3,5, 2)和B(4,1,5)等距离的点M .
解 由于所求的点M 在z 轴上,因此M 点的坐标可设为(0, 0, z),又由于
MA MB ,
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3)结合律:(a) b = (a b) a (b);
(4)a a = a 2 ; (5)a b = 0 a b; (6) | a b || a | | b | . 特别地,有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4节 平面与直线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4节 平面与直线
类似地可讨论 B = 0 , C = 0 情形. 情形.
( 3) A = B = 0 , 平面平行于 xoy 坐标面; 坐标面;
类似地可讨论 A = C = 0 , B = C = 0 情形 .
例3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 (6 , − 3 , 2) , 且与平面
4 x − y + 2z = 8
求此平面方程. 垂直 , 求此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 由平面过原点知
两平面平行但不重合 .
2 −1 −1 , 两平面平行 = = ( 3) Q 2 −4 2 Q M (1 , 1 , 0) ∈ Π 1 , M (1 , 1 , 0) ∈ Π 2
两平面重合. ∴ 两平面重合.
例7 设 P0 ( x0 , y0 , z 0 ) 是平面 Ax + By + Cz + D = 0 外一点, 到平面的距离. 外一点,求 P0 到平面的距离. 解 ∀ P1 ( x1 , y1 , z1 ) ∈ Π
已知平面上的一个点为 M 0 ( x0 , y0 , z0 ) , 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M ( x , y , z ) , r r 必有 M 0 M ⊥ n ⇒ M 0 M ⋅ n = 0 .
Q M 0 M = { x − x 0 , y − y0 , z − z 0 }
∴ A( 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c
y
o
b
x
a

D D D A=− , B=− , C =− . a b c
D D D 将 A = − , B = − , C = − , 代入所设方程得 a b c

《平面及其方程》PPT课件

《平面及其方程》PPT课件


M0M

n,

M0M

n=0。
即有
A(x x0 ) B( y y0 ) C(z z0 ) 0。 (点法式)
2. 平面的一般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A(x x0 ) B( y y0 ) C(z z0 ) 0, 得 Ax By Cz Ax0 By0 Cz0 0。
n


M1M
2

M1M 3
点法式方程
M (x, y, z)

M3
向量共面

M2
M1

定理 1
设 R3 空间中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M1(x1, y1, z1), M 2 (x2 , y2 , z2 ), M3(x3, y3, z3)
确定一个平面 , 则空间中点M (x, y, z) 位于平面 上
(2) 通过点 M1(4, 0, 2) 和 M2 (5, 11, 7) 且平行于x 轴; (3) 通过点 A(1, 1, 1) 和 B(0, 2, 1) 且平行于a (0, 3, 1)。

(2) 平面 // x 轴,
即平面
//
i,
故 n i。



i
j
k
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 1. 0 。 ( 为两平面间的夹角) 2. 若 1 // 2 , 则 0 或 。
夹角的计算公式
设两平面的方程为
1 : A1x B1 y C1z D1 0, n1 ( A1, B1, C1), 2 : A2 x B2 y C2 z D2 0, n2 ( A2 , B2 , C2 )。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因为此平面过点 M 1,M2 ,所以
A 2C D 0 ,

A 2B 2C D 0 . ②
又由于所求平面与向量 a 1 , 1 , 1 平行,因此它
的法向量与 a 垂直, 即 A+B+C=0

解联立方程①、②、③,得 A = C,B = 2C,D = C,
所以有
Cx 2Cy Cz C 0,
消去 C , 即为所求的平面方程为
x 2 y z 1 0.
例 5 设一平面通过 x 轴和点 M(4, 3, 1), 试求该平面的方程.
解 因为所求平面通过 x 轴,所以可设它的方 程为
By + Cz = 0 .

由于点 M 在所求的平面上,因此有
3B C = 0 ,
将 C = 3B 代回方程 ④,并简化,即得所求平面方 程为
y 3z = 0
三、两平面的夹角
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 设平面
1、2 的方程分别为
A1 x B1 y C1z D1 0 , A2 x B2 y C2z D2 0 .
它们的夹角为 .
cos
cos (n1 ,n2 )
n1 n2 n1 n2

A1 A2 B1B2 C1C2
A12 B12 C12
A22

B22

C
2 2

则平面1、2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A1A2+ B1B2 + C1C2 = 0;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1 B1 C1 . A2 B2 C2
将方程 ① 展开, 得
Ax By Cz ( Ax0 By0 Cz0 ) 0,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四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直线的夹角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空间直线可以看作是两个平面的交线.
设直线L是平面1和2的交线, 平面的方程分别为
A1xB1yC1zD10和A2xB2yC2zD20, 那么直线L可以用方程组
设α=x1i+y1j+z1k=(x1 , y1 ,z1), 则有:β=x2i+y2j+z2k= (x2,y2,z2).
α+β =(x1+x2 )i +(y1+y2)j +(z1+z2) k
=(x1+x2 , y1+y2 , z1+z2 ). α-β=(x1-x2) i+ (y1-y2 ) j+ (z1-z2)k
一方向向量s(m, n, p)为已知时, 直线L 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求通过点M0(x0, y0, x0), 方向向量为s(m, n, p)的直线的方 程.
设M(x, y, z)为直线上的任一点,
则从M0到M的向量平行于方向向量:
从而有
(xx0, yy0, zz0)//s ,
>>>注
λ >0
由性质1, Prj(λα)=|λα|cos(φ1)
α φ1 = φ
=λ|α|cosφ
λα φ1=π- φ
=λPrjlα
λ<0
当λ<0时 φ1=π-φ
λα
Prj(λα)=|λ|.|α|cos(φ1) =-λ|α|(-cosφ)
λ >0 α
=λPrjlα; 当λ=0时

(完整版)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同济大学版高数)

(完整版)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同济大学版高数)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教学目的:将学生的思维由平面引导到空间,使学生明确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意义和目的。

使学生对(自由)向量有初步了解,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3.向量的概念4.向量的运算教学难点:1.空间思想的建立 2.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数学上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其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其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在数学上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以后简称向量)。

2. 量的表示方法有: a 、i 、F 、OM 等等。

3. 向量相等b a =:如果两个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说(即经过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向量)。

4. 量的模:向量的大小,记为a。

模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模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5. 量平行b a //: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零向量与如何向量都平行。

6. 负向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为a -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1.加减法c b a =+: 加法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时也称三角形法则),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交换率和结合率见图7-42.c b a =- 即c b a =-+)(3.向量与数的乘法a λ:设λ是一个数,向量a 与λ的乘积a λ规定为0)1(>λ时,a λ与a 同向,||||a a λλ= 0)2(=λ时,0a =λ0)3(<λ时,a λ与a 反向,||||||a a λλ=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结合率、分配率。

设0a 表示与非零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那么aa a 0=定理1:设向量a ≠0,那么,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a λ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b =AD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MA 、MB 、MC 和MD ,这里M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8.2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曲面方程(4)

8.2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曲面方程(4)

z
M 0
y
M'
x=x(t), y=y(t), z=z(t).
x
0
y
解: 设时间 t 为参数. 初始时刻 (t = 0),动
点在 A(a, 0, 0) 处,经 时刻 t , 动点运动到 M(x, y, z).
z M
0
x A
y = | OM' | sin t = a sin t.
y
x A
参数方程
的轨迹叫做柱面. C 叫做准线, l 叫做母线.
定义: 一条平面曲线 绕其平面上一条定直线旋转 一周 所形成的曲面叫做旋转曲面. 轴. 例如 : 该定直线称为旋转


表示母线平行于 z 轴的椭圆柱面. 表示母线平行于 z 轴的平面. (且 z 轴在平面上)
准线 xoz 面上的曲线 l3.
例 设 yz 平面有一已知曲线 C,它的方程为 f (y, z)=0. 将曲线绕 z 轴旋转一周,得一曲面. 求此旋转面的方程。 设旋转面上任一点 M(x, y, z).
x = acos t, y = asin t , z = vt.
在讲直线与平面之关系时,曾介绍过如何求空 间直线在某平面上的投影. 下面介绍一般的空间曲 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设空间曲线 C: F1(x, y, z)=0, F2(x, y, z)=0,
z C
若点 M(x, y, z)满足(5.7), 则 (x, y) 满足(5.8). 故 C 上的点均在柱面(5.8)上. 即 C 是柱面 (5.8)上的 一条曲线. 故 C 在 xy 平 面的投影为 H (x , y ) = 0 z=0 (5.9) 投影方程
例5.4 若空间中点 M 在圆柱面 x2+y2=a2上以角速 度 绕 z 轴旋转,同时又以线速度 v 沿平行于 z 轴的正方向上升 (其中, v 都是常数). 则点 M 构成 的图形为螺旋线. 试建立其方程.

大学数学微积分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平面与直线知识点总结

大学数学微积分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平面与直线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2 平面与直线一、 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解析几何研究的基本问题。

(1)已知曲面(线)作为点的几何轨迹,建立这曲面(线)的方程, (2)已知坐标x ,y 和z 间的一个方程(组),研究这方程(组)所表示的曲面(线)。

2 距离公式 空间两点()111,,A x y z 与()222,,B x y z 间的距离d 为d =3 定比分点公式(),,M x y z 是AB 的分点:AMMBλ=,点A,B 的坐标为()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 121x x x λλ+=+,121y y y λλ+=+,121z z z λλ+=+ 当M 为中点时, 122x x x +=,122y y y +=,122z zz += 二、平面及其方程。

1 法向量: 与平面π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平面π的法向量,通常记成n 。

对于给定的平面π,它的法向量有无穷多个,但它所指的方向只有两个。

2 点法式方程: 已知平面π过()000,,M x y z 点,其法向量n ={A,B,C},则平面π的方程为 ()()()0000A x x B y y C z z -+-+-= 或()00n r r ⋅-=其中 {}{}0000,,,,,r x y z r x y z ==3 一般式方程:0Ax By Cz D +++=其中A, B, C 不全为零. x, y, z 前的系数表示π的法线方向数,n ={A,B,C}是π的法向量 特别情形: 0Ax By Cz ++=,表示通过原点的平面。

0Ax By D ++=,平行于z 轴的平面。

0Ax D +=,平行yOz 平面的平面。

x =0表示yOz 平面。

4 三点式方程:设()111,,A x y z ,()222,,B x y z ,()333,,C x y z 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则通过A,B,C 的平面方程为: 1112121213131310x x y y z z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 5 平面束:设直线L 的一般式方程为1111222200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则通过L的所有平面方程为1K ()1111A xB yC zD ++++2K ()22220A x B y C z D +++=,其中()()12,0,0k k ≠6 有关平面的问题两平面为 1π:11110A x B y C z D +++= 2π:22220A x B y C z D +++=7 设平面π的方程为0Ax By Cz D +++=,而点()111,,M x y z 为平面π外的一点,则M 到平面π的距离d : d =三 直线及其方程1 方向向量:与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S ,称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 yz5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将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①
展开得 A x B y Cz (A x0 B y0 C z0 ) 0

D ( A x0 B y0 C z0 )
得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Ax B y C z D 0 ② ( A2 B2 C2 0)
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2x y 2z D 0,
z

x D

y D

z D

1,
2
2
x
o
y
由题意 1 D (D)( D) 1
62
2
D 2 3 3
平面方程为 2x y 2z 2 3 3 0
则与有 M0M n 故
n 垂直。
M0M n


o 0x
M
M0
y
A(x x0 ) B( y y0 ) C(z z0 ) 0 ① 称①式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称 n 为平面 的法向量.
因为过空间内一点作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是 唯一的,所以已知平面上的一点及垂直于平面的 一个向量,那么这个平面的位置就完全确定。
例1. 求通过 x 轴和点( 4, – 3, – 1) 的平面方程.
解: 因平面通过 x 轴 , 故 A D 0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By Cz 0
代入已知点 (4, 3, 1) 得
化简,得所求平面方程
例2. 求过点M ( 1, 0, 5) 且与xoy面平行的平面方程.
解:由题意设所求平面为 Cz D 0
n ( A, B,C)


n M1M2 n M1M3
n M1
M1M2 (3,4,6) M1M3 (2,3,1)
n M1M2 3A 4B 6C 0 n M1M3 2A 3B C 0
B 9 A C 1 A
14
14
又 M1 , 利用点法式得平面 的方程
将已知点 M(1 ,0 ,5)代入
n (0,0,1)
所求平面为
例3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6,3, 2),且与平面
4x y 2z 8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解 由平面过原点设平面为
Ax By Cz 0,
D 0,
由平面过点 (6,3,2) 6A3B 2C 0
n {4,1,2},
a : b : c 1: 2 : 3 b 2a, c 3a
又知平面过点(-1,0,-3)于是有
1 0 3 1 a 2a 3a 所求平面方程为:
a 2, b 4,
x y z 1 246
c 6
例3 求平行于平面 2x y 2z 5 0而与三个坐标
4A B 2C 0
A B 2 C, 3
所求平面方程为
2x 2y 3z 0.
三、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当平面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则 a, b, c 就分别称为平面在 x, y, z 轴上的截距。
例1.用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导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将已知点
分别代入
Ax By Cz D 0
得:
Aa D 0 Bb D 0 Cc D 0

A


D a
B


D b
C


D c
得到 D x D y D z D 0 ab c
D0
平面方程的截距式方程为
x y z 1 (a ,b,c 0) abc
轴上的截距 轴上的截距 轴上的截距
M3 M2
因为 所以,整理得所求方程为

例3
已知平面过点(1,2,3)且垂直于 y 轴与 z 轴
夹角平分线 ( yoz面上)
z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此平面方程。
解:


j {0,1,0} k {0,0,1}
j

k

{0,1,1}在角平分线上
o x
y

n {0,1,1}
方程 ( y 2) (z 3) 0
例如: : 2x y 5z 10 0 其对应的截距式方程为: : x y z 1
5 10 2
例2: 已知一平面过点(-1,0,-3),且在三个
轴上的截距之比为 a : b : c 1: 2 : 3 求此平面方程。
解:设所求方程为: x y z 1 abc
第四节 平面及其方程
引 平面是空间中最简单而且是最重要的曲面,空间 平面方程的形式是什么呢?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设一平面通过已知点 M 0 (x0 , y0 , z0 ) 且垂直于非零向
量 n (A , B, C), 求该平面的方程. z
n
任取点M (x, y, z) ,
平面上任一向量均
显然方程②与此点法式方程等价, 因此方程②
的图形是法向量为 n ( A, B,C) 的平面, 此方程称为
平构面成的该一平般面方的程法.向方量程n中. x, y, z 的系数 A, B,C
Ax By Cz D 0 ( A2 B2 C 2 0)
特殊情形 • 当 D = 0 时, A x + B y + C z = 0 表示通过原点的平面; • 当 A = 0 时, B y + C z + D = 0 的法向量
n (0, B,C) i, 平面平行于 x 轴;
• A x+C z+D = 0 表示 平行于 y 轴的平面; • A x+B y+D = 0 表示 平行于 z 轴的平面; • C z + D = 0 表示平行于 xoy 面 的平面; • A x + D =0 表示平行于 yoz 面 的平面; • B y + D =0 表示平行于 zox 面 的平面.
例1
n
求过点M 0 (2,1,4)且垂直于向量 {14,9,1}的平面方程.
解 :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 M x, y, z
由点法式得
14( x 2) 9( y 1) (z 4) 0
14x 9 y z 15 0
例2.求过三点
的平面 的方程.
解: 取 该平面 的法向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