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那样就不 难找工作了。你是否也因为这样的念头,一直支持着你在学习这 条道路上坚持下去。你是否也认为考上了大学,前途似乎就变得 光明了。可如今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了目前 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 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 难现象愈加突出,"毕业即失业"已然成了中国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 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 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 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自身因素
1、考证存在盲目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 选项时全部都选为“零”,可见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 的那么高。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 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 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 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 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 有目标。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学生对于薪酬的看法更加现实了,高校学生 期望月薪1000-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2000-3000元为更多学 生接受;2000-4000元的期望人数居多;1000-2000元及4000元以上的期望 人数较少。
4、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性。 ①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 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 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 ②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 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5、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①、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 ②、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 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 ③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 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 学生确实受不了。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相比于过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 大的变化,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 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 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 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 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 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 深入了解。 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 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东部沿 海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 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严重影响就业。



LOGO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添加署名或公司信息

340万
413万 495万
79万
91万 145万
76%
77% 70%
559万
611万 630万 660万
173万
196万 172.4万 180.2万
68%
68% 72% 73%
这里有一份2011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表,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大学四年,最后等待的就 是挤破头的招聘会,甚至只能待业在家,国家的人才资源就这样 被搁浅,社会问题会愈加突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策
01
政府部门
02 03
学校
学生自身
一、政府部门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人才市场的功能完善, 政府出资建立免费培训机构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另外对于一 些失业的群体要建立失业保障措施包括政府失业生活补贴,保证基本的生活,让 他们有重新寻找工作的信心。 2.开拓就业岗位 开拓就业岗位是政府一个重要职责,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还是供需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争取引进外资,政府部门, 在投资环境的改善、政策的扶持方面都应该做到位,以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的进 入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小企业 应该在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做大做强,增 加就业岗位。另外鼓励创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有可以简化注册程序、提 供小额贷款、税收政策优惠、提供创业场所。

表1:历届大学 生就业情况统 计表 通过查阅有关统 2001 计数据,2007年全国 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 2002 495万,初次就业率为 70%,即有145万大学 2008 2004 生未能落实就业; 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 2005 559万人,全国平均就 业率为68%;2009年全 2011 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 2007 人,初次就业率为68%, 2008 可见近年来大学毕业 生中未能落实就业的 2009 人数是不断增长的。 2010 历届大学生就业情况 可看右表。 2011 毕业时间 人数 115万 145万 212万 280万 待业人数 34万 37万 52万 69万 就业率 70% 74% 75% 75%

那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呢?我只要从社会方面与大学生 自身来阐述一下。
社会因素
自身因素
社会因素
1. 大学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 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 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 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 当大。 2. 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 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经济改革的后遗症 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长期没有得到调整,导致落后地区的产业没有得到发展, 发达地区的产业滞后,最终导致发达地区因为产业原因对大学生的需求 量少。




二、学校 1.根据市场定专业,实行招就结合 从近几年来看,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毕业生就业难的 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社会需求预测不够准确,布局不够合理。当市场上出现了 某些抢手的专业,各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尽量扩大招生规模,而学校 的培养周期长,社会需求瞬息万变,学生临毕业时,原来的热门专业则变成了冷 门,甚至造成供大于求,造成新的就业难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高校要 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做到招就结合。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计划要有预 见性。做到招生工作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依据市场需要来预测需求专业、 需求人才数量,适时调整招生结构。 2.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市场针对性 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是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受 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重复性。为适 应社会的需要,调整优化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要加强市场调研,做好科学预测和 规划,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的总体平衡。高校要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 改革和调整,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 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 3.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得到越来多的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 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 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 的职业倾向,确定一个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 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 安排。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理 想和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自己的就业早做准备。 4.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信息渠道 受“名校效应”的影响,实力和名气相对较小的院校毕业生,其选择就业的竞争 力显然偏低。但这些院校往往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此,这些学校必须主动和 用人单位联系,主动寻求与用人单位建立包括科研合作、产业合作、实习基地建 设等紧密关系,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三、大学生 1. 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 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 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 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 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 2. 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 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将来打造全新 的自我。 3. 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工作几十年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了。不断 改变生活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特征之一,而不断学习、充 实自我则是谋求改变的前提。所以,作为现代人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而作为大学 生这种品质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