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技术的运用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

题目: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蒋成

学号:201207749

指导教师:谢放

完成日期:2014-7-16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本综述主要阐明基因敲除技术近几年来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具体实施,并运用实例形象阐明基因敲除技术的作用,以及其在国内的发展和以后基因敲出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一些在运用基因敲除技术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字:基因敲除原核中断系统真核中断系统丝状真菌基因敲除

1.引言:

1.1概念:

基因敲除是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1]。1985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的存在奠定了基因敲除的理论基础。到19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2]。直到现在,运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

2012年初的敲除决定表面抗原的猪的模型的成功建立更是为异种器官移植排除了一道重要的障碍,展示了基因敲除技术的美好前景。总之, 基因敲除已成为当前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最热点与最前沿,并已对生物学和医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革命性的研究工具,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3]。

基因敲除是借助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胚胎学的方法, 通过胚胎干细胞[2]这一特殊的中间环节将小鼠的正常功能基因的编码区破坏, 藉以揭示基因功能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因此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内容。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3],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1.2基本步骤:

a.基因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特异片段同源的DNA 分子都重组到带有标记基因,TK基因等)的载体上,成为重组载体。

b.ES细胞的获得:现在基因敲除一般采用是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是鼠,而兔,猪,鸡等的胚胎干细胞也有使用。而最常用的鼠的种系是129[4]及其杂合体,因为这类小鼠具有自发突变形成畸胎瘤和畸胎肉瘤的倾向,是基因敲除的理想实验动物。

c.同源重组:把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特异片段同源的DNA 分子都重组到带有标记基因(如neo基因,TK基因等)的载体上,使外源DNA与胚胎干细胞基因组中相应部分发生同源重组,将重组载体中的DNA序列整合到内源基因组中,从而得以表达。

d.选择筛选已击中的细胞:一般地,筛选使用正、负选择法,比如用G418筛选所有能表达neo 基因的细胞,然后淘汰所有HSV -TK 正常表达的细胞,剩下的细胞为命中的细胞。将筛选出来的靶细胞导入鼠的囊胚中,再将此囊胚植人母鼠体内,使其发育成嵌合体小鼠[2,6]。

e.表型研究:通过观察嵌体小鼠的生物学形状的变化进而了解目的基因变化前后对小鼠的生物学形状的改变,达到研究目的基因的目的。

f.得到纯合体:由于同源重组常常发生在一对染色体上中一条染色体中,所以如果要得到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基因敲除模型,需要进行至少两代遗传。

1.3其他基因敲出技术

1.3.1.条件性基因敲除法

条件性基因敲除法可定义为将某个基因的修饰限制于小鼠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或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方法[4]。它实际上是在常规的基因敲除的基础上,利用重组酶Cre干预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在对小鼠基因修饰的时空范围上设置一个可调控的“按钮”,从而使对小鼠基因组的修饰的范围和时间处于一种可控状态[3]。

1.3.2诱导性基因敲除法

诱导性基因敲除也是以C re/lox p 系统为基础,但却是利用控制Cre 表达的启动子的活性或所表达的C r e 酶活性具有可诱导的特点,通过对诱导剂给予时间的控制或利Cr e基因定位表达系统中载体的宿主细胞特异性和将该表达系统转移到动物体内的过程在时间上的可控性,从而在1oxP 动物的一定发育阶段和一定组织细胞中实现对特定基因进行遗传修饰之目的的基因敲除技术。人们可以通过对诱导剂给予时间的预先设计的方式来对动物基因突变的时空特异性进行人为控制、以避免出现死胎或动物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的现象。

1.3.3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

此法利用某些能随机插入基因序列的病毒,细菌或其他基因载体,在目标细胞基因组中进行随机插入突变,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细胞库,然后通过相应的标记进行筛选获得相应的基因敲除细胞。

2.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原核生物中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

2.1.1基因敲除技术在丝状真菌中的研究现状

(1)载体构建利用P C R技术辅助构建打靶载体[7]可以快速获得目的片段,即大肠杆菌质粒基因。

(2)载体中加入特殊的结构元件或采用特殊的报告基因,在打靶载体中,加入非同重组选择标记是提高筛选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构建高同源重组率茵株等将粗糙链孢霉中与KU70、KU80(编码与非同源重组有关蛋白质的基因)同源的两个基因分别敲除,突变株的生长及产生的孢子都正常,但对于一些抗真菌药物比野生型菌株更加敏感对其进行基因打靶,转化子的同源重组率达100[5],而对照的野生菌株只有109,6~309[5]‘等确定了构巢曲霉中与人KU70基因同源的基因,将之敲除后,菌株的生长和敏感性几乎影响,但是同源重组率大幅度提高,90以上的转化子在正确的位点具有单拷贝插入。结合异源标记基因,建立了一个高效通用的构巢曲霉基因打靶系统

(4)其他农杆菌的外源基因转化是目前植物转基因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1998年用农杆菌干预转化了等丝状真菌,并证明异源的农杆菌T—DNA往往以单拷贝随机地插入到丝状真菌染色体中近,以宿主对比研究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与CaC1/PEG原生质体转化法[4,7]。

2.1.2基因敲除技术在基因功能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