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关系史PPT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国际关系史(战后篇)PPT

【1】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舒曼计划》 ◆1952: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3】欧盟(1993年)
2、欧共体对美国的挑战 【1】经济上与美国、日本形成鼎足之势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2】政治上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法英拒绝美国“多边核力量”计划
◆法国同西德签订合作条约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组织
2、朝鲜战争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1、二战大大削弱了列强对殖民地的控制
2、殖民地国家的力量在二战中壮大 3、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区域
二、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
(一)二战前东南亚国家状况
1、独立:泰 2、美:菲 3、法:越、老、柬 4、英:缅、马、文 5、荷:印尼
◆美国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四、美苏关系的僵持 1、背景: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更换
2、表现:既无直接对抗又无缓和 ◆苏联的外交战略 ◆美国的外交战略
第五章 两大阵营内部的分化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1、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中苏领导人的个人不和
◆大规模报复战略:依靠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 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
(二)苏联的“三和路线”
1、背景
2、内容
◆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
3、三和路线的影响
◆缓和了美苏关系和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分歧
二、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
1、奥地利问题
◆奥地利问题的由来 ◆苏美英法四国条约 ◆奥地利问题解决的意义

234-国际关系-PPT文档资料

234-国际关系-PPT文档资料

思 文艺复兴 启蒙运 自由主义
早期资 19世纪六七
政 宗教改革 革命 十年代 资 资本主义制度

英法美 革命与改革
完善
社会 民族 国际
空想社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美 拉美 亚革命风暴 亚洲、非、拉
新航路开 西欧国 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世界 辟和早期 家殖民 界体系初步 体系最终形成
14c
经 资本 济
主义制度在欧美一 系加强,西欧国
些国家确立
家的贸易范围扩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 征服,使亚非拉美 一些国家和地区开 始沦为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
初步 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潮流兴起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基本确立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后欧美列 在全球强占商品市 强的殖民扩张,使 场原料产地,亚非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拉许多国家成为资 沦为殖民地和半殖 本主义经济附庸 民地
最终 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制度已牢 牢巩固,在世界上 占统治地位
科技革命伴随列 强对世界的瓜分, 世界经济联系成 一个整体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掀 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控制了世界上大部 分土地和人口
14c
经 资本 济
思 政 治 社会
民族
国际
17c初 18c后期 19c后—20c初

社会发展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
主 思想
义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社会主义 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
民族主义 亚洲的觉醒:中、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
非洲独立战争:埃及、苏丹、埃塞
拉美
国际关系 帝国主义两大集团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4c
17c初 18c后期 19c后—20c初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 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 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 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 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 基本特征
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 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 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 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关 系,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斗争. 斗争.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等内容。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 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 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 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
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 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 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 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 断加剧。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52页PPT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52页PPT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2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专题八:.近现代史上的外交关系pptx

专题八:.近现代史上的外交关系pptx

5、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历史问题:如教科书问题 (2)领土问题:如 钓鱼岛问题(3)台湾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三、中俄关系 1、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成为英法的帮凶。 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 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 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支持中亚浩罕国 的阿古柏侵略我国的新疆地区,俄国派兵侵占 伊犁地区。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后,曾纪泽与 俄国交涉,中国收回伊犁。
3、中日两国关系应如何发展
(1)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决不让战争悲剧 重演。日方必须正视现实,打消幻想,采取切实措施,
纠正错误,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只有 这样,才能使两国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2)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 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 局受到干扰和冲击。 (3)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要进一步扩大双方 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 定地向前发展。推动亚洲振兴,应对全球挑战,共同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4)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共同繁荣,以 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 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 范围。 (4)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 订《辛丑条约》。 (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1921年,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中国共产 党诞生。苏俄和共产国际在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方面也 发挥了重要作用。 (7)1933—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苏俄以城市 为中心革命的经验,在党内和军内实行“左”倾错误领 导,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共122张PPT)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共122张PPT)

(7)评价
• ①积极:迎来了战后,即20年代国际关 系的“相对稳定”,欧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②消极:没给世界带来长久和平;列强 仍剥削、压迫落后国家,并没改变世界 的基本格局。
2.雅尔塔体系
(1)背景: • ①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德、意战败,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 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壮大 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 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美苏由 战前盟国变为战后敌人,它们按自己的 战略意图建立了此体系。 • ②二战前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 猛烈冲击旧的国际殖民体系。
• 本专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板块,在高考试 题中一直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以上对高考 考情的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的高考备考复习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 1.夯基础。由于国际关系史头绪复杂,史 实众多,首先应准确地再认、再现其中重大的 历史事件和史实,这是备战高考的基础。 • 2.抓重点。综合科考试是突出重点的,所 以应抓住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分析、迁移。如抓 住重要国际关系概念,理解其含义,利用本专 题知识多作整理与比较,以真正理解其内涵与 外延;抓住战争这一环节,掌握与其相关的人 物、事件、现象与结论,并注意分析其原因与 影响等。 • 3.搞串联。要注意中外国际关系的复习,特别 是要结合时政热点知识,以突出重点,并注意 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渗透,以应对 综合科考试。
• 6、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 美日之间矛盾 • 7、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 同法西斯的矛盾 • 8、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 9、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美苏 争霸
知识归类:(二)
殖民主义扩张史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探究专题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课件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探究专题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课件

结束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败,协约国胜利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飞机、毒气
原子弹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
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世 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
影响 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是 口卷入其中
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 其他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视,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返回子目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同盟国(德、意、奥)和协约国 轴心国集团(日本、德国、意大利)和
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返回子目录

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
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战后,美国成为世界 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变化
上军事、经济实力最 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
形成背景 (2)战胜国要求重新 强大的国家,称霸的 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
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 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
形成
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 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
背景
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 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
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 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 PPT课件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 PPT课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⑴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⑵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⑶矛盾
对待德国问题 殖民霸权问题 纽结点 欧洲霸权问题 海上霸权问题 国际联盟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 欧洲安全问题
法 德(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主要矛盾) 几对主要矛盾 英 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
⑵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 国际关系中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 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 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 制约和限制,有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⑶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 不同: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发生 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 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
⑵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 及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⑶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 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 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知识归类:(二)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维也纳体系
⑴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 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⑵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⑶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 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 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 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 新时代。 ⑷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 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 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 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 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 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2)关于“核心国家的实力与影响力如 何”:
• 十六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达到极盛,是巴尔干半岛 和东地中海(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征服者。 • 然而,从此以后帝国由盛而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各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从来是不 平衡的,而这样的不平衡性往往引发矛盾和问 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思路——
三十年战争前欧洲(主要是西欧)的 状况(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的签订
战后的欧洲状况 (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状况)
一、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状况
(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各方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 战争早已迫在眉睫。理顺这些矛盾是本节的重点和尤其是 难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 1500年前后的世界 一、转折时代的欧洲秩序 (不平衡性)
此时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正走向衰落,但欧洲(主要是 西欧)各国正处于一个转折时代,这个时代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地理大发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文艺复兴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意义——
1、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开始衰落。 2、英国积极加快殖民步伐: (1)在北美洲东部建立了许多基地,为 后来建立13个殖民州打下基础; (2)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致力于开辟 东方市场和侵略印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如何解释“商业战争“的产生
“商业战争”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解释: • 1、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的王朝战争连续 不断,这类战争的目的是扩张领土、奴役更多的臣民和榨取 捐税。从16世纪开始的商业战争是战争的形式。 • 2、英国、法国、荷兰向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位挑战而 发起了“商业战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六讲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和世界-精选文档28页PPT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六讲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和世界-精选文档28页PPT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六讲 19 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帝国 主义列强和世界-精选文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八近现代国际关系史31页PPT

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速查专题八近现代国际关系史31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速查 专题八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大量开采贵金属。 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 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 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 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
第二 建立种植园。 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 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
第三 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 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 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 确立。
16世纪东方市场 发育的另一方面 是西班牙人在美 洲与菲律宾之间 建立起来的贸易 关系。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 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 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 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 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 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岛 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在
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
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 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 印度洋,把东方的大 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 往欧洲。葡萄牙人还 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 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 方的物品运回西方。
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 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 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 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 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 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 的历史事件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课件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课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 点,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外交
民国时期外交背景
民国时期外交的国际形势和 国内政治环境
民国时期外交的代表人物及 其思想
民国时期外交的背景和历史 背景
民国时期外交的主要事件和 成果
民国时期外交事件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华盛顿会议:中国外交的胜利,收回山东权益 九国公约:中国外交的困境,列强共同侵略中国 抗日战争:中国外交的转折点,国际地位提高
对国际的影响与意义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对未来的影响与意义
推动中国外交战 略的转型
促进国际关系的 民主化
推动全球治理体 系的完善
增强中国的国际 话语权和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近现代外交的作用:维 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 合作与发展、推动世界 和平与稳定。
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
清朝时期的外 交政策:闭关 锁国,被动外

民国时期的外 交政策:独立 自主,维护国
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后 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的外交政策: 积极融入世界, 推动全球治理
中国近现代外交特点
领导人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人决策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民间外交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外交活动频繁,为外交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 立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述_1ppt课件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述_1ppt课件
以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为主精选精选pptppt影响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两大因素影响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两大因素精选精选pptppt第一美苏战略态势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第一美苏战略态势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60607070年代与苏联对外扩张相联系的重大事件年代与苏联对外扩张相联系的重大事件196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年古巴导弹危机1967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68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年中苏边界战争19711971年苏印条约与印巴战争年苏印条约与印巴战争1973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1978年苏越条约与柬埔寨战争年苏越条约与柬埔寨战争19791979年阿富汗战争年阿富汗战争精选精选pptppt走向联合的西欧走向联合的西欧日本重新进入大国行列日本重新进入大国行列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与发展精选精选pptppt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后冷战时期以来的新格局年代后冷战时期以来的新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改组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改组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从两极世界到一超四强从两极世界到一超四强一超
及南满铁路由满洲里至绥芬河及由哈尔滨至大连、旅顺 之干线合并成为一铁路,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应归中 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共同所有,并共同
经营。"
• 大连、旅顺出海口租借权问题:大连为一自由港,但该
自由港所有港口工事及设备之半,及指定码头与仓库,
无偿租与苏方,租期定为三十年;苏联有权在除大连市
精选ppt课件2021
6
拿破仑战争(1799—1815)
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执政期间多 次对外扩张。

近代国际关系史12p

近代国际关系史12p
际关系史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 事件。
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为国际关系 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
第三,和约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 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三 战后欧洲均势的构筑
第三节 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
一 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
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
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 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 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各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志各邦诸侯尤其是新教诸 侯势力崛起,教皇和天主教势力受到冲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遭到 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各邦诸侯尤其与新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各支新教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诸侯为反对帝国皇帝的专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野心,于1609年7 月10日组成新教联盟,同天主教联盟相抗衡。欧洲国家密切关注德意志事 态的发展,并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选择自己的支持对象,从而使德意志国 内的矛盾扩张为国际斗争。三十年战争如箭在弦,国际关系也将发生重大 变动。
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 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 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 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 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 位。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 18世纪为其经典时代的国际关系若干根本游戏 规则,他们建立在所谓“贵族国际”共同价值 观和伦理观基础上
– 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奋斗 – 海权对陆权的遏制 – 民族主义
32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4.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 力量格局结果
• 权势向欧洲两翼集聚,国际力量分布构造 依此走向极化,甚至出现了我们时代超级 大国的雏形
– 英国 – 俄国
33
关键词
德约 兰克 国际体系 中世纪国 际秩序
代史学研究的首要科学方法——对史料的 批判性考证 • 兰克史学的重要缺陷
12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 系史料
2.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 解
– 未刊档案史料 – 已刊档案史料 – 官方史 – 公开文件 – 回忆录、书信集、已刊日记、当时报刊报道或
评论等 – 第二手资料(书籍和文章)
政治理念;国策构想;价值取向 • 路易十四欧洲霸权图谋的三大目标
26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 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 3.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 界性权势的勃然兴起
• 法国优势造就的一个空前庞大的海陆帝国的前景 终于招致了英国为首的反法大联盟,及西班牙继 承战争;《乌德勒支和约》确认均势原则为欧洲 国家处理欧洲事务的指导思想
28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1.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 英俄美
• “洲级大国”是指规模近于大洲的巨型国 家,或者如地缘政治思想大师麦金德在20 世纪开始时所说,是“基于半个大陆的资 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
29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 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 印度洋,把东方的大 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 往欧洲。葡萄牙人还 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 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 方的物品运回西方。
16世纪东方市场 发育的另一方面 是西班牙人在美 洲与菲律宾之间 建立起来的贸易 关系。
四 世界各地沟通联系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 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 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 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 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 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战争全过 程分为四 个阶段
以德意志新
教诸侯、法
国、瑞典、
丹麦为一方,
以德意志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战争的第二阶段(1625—1629),双方互有胜负。
战争的第三阶段(1630—1634),双方交战激烈, 互有胜负。
战争的第四阶段(1635—1648),交战双方展开拉 锯式进攻,相互攻入对方领土,各有胜负得失,以法 国为首的一方略占优势。但双方交战20多年,消耗巨 大,都无力最终取胜,表示愿意举行和谈。
二 三十年战争的始末
1618年5月2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 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制 造了“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 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
这场战争由
于外国势力 的卷入,战 争规模迅即
战争的第一阶段(1618—1623年),捷克起义被镇 压,捷克重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扩大,从德
意志内战演 变成全欧性 战争。战争
近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 西方世界的兴盛与近代国 际关系的肇始
第一节 整体性世界的最终形成及其影响
一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地位
地理大发现是一场把西欧以及世界从中世纪带入近代社会的伟大运动。 在欧洲站在海上探险活动最前列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 建王国。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东航行,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西 班牙人从西欧大陆出发向西航行,先是到达拉丁美洲,继西班牙人又绕过美 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太平洋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完成了环 球航行,标志着地理大发现的结束。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 大壮举,人类的眼界空前扩大,世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 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原来分散的世界渐次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 界。
第二 建立种植园。 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 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
第三 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
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 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 确立。
三 东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 岛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 在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
二 大西洋市场的初步建立
美洲 大西 洋市 场是 在16 世纪 中后 期通 主要体现在: 过持 续的 生产 和商 品交 换而 逐步 建立 的。
第一 大量开采贵金属。 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 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 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 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
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 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 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 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 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 位。
第二节 欧洲早期扩张和新兴国家的崛起
一 伊比利亚国家的殖民争夺
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 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 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 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 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 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 的历史事件
二 西班牙的衰落及其后果
衰落的原因。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
没有任何松动离析的趋向。16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萌 芽在西欧正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荷、英、法悄然崛 起,开始向西班牙发起挑战。西班牙衰落的表现。荷、 英、法决意打破西班牙几乎独占拉美的历史局面,在西 属西印度群岛向西班牙频频出击。首先利用海盗拦截西 班牙商船或骚扰其殖民地港口。其次运用走私活动打破 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垄断。再次是诉诸武 力,直接在加勒比海地区夺取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 “无敌舰队”几近覆没,国势日蹙。海外贸易萎缩,垄 断权丧失。农业遭到破坏,西班牙成为粮食进口国。外 债高筑,财政破产。海外殖民地失去防卫和支撑的后盾, 被后起强国宰割。西班牙霸权地位彻底衰落。西班牙的 衰落,荷、英、法等国后来居上,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 治格局。资本主义加速成长,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
第三节 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
一 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
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
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 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 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各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志各邦诸侯尤其是新教诸 侯势力崛起,教皇和天主教势力受到冲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遭到 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各邦诸侯尤其与新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各支新教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诸侯为反对帝国皇帝的专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野心,于1609年7 月10日组成新教联盟,同天主教联盟相抗衡。欧洲国家密切关注德意志事 态的发展,并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选择自己的支持对象,从而使德意志国 内的矛盾扩张为国际斗争。三十年战争如箭在弦,国际关系也将发生重大 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