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的区别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科学探究一、探究题的答题技巧1、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①对照②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得出……③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例1、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的因素是()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分甲向阳处20 ℃充足乙向阳处20 ℃不充足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例2、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
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B. 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C. 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D. 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例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对比甲、丁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控制变量D. 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4、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
初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汇总梳理
科学研究方法汇总:1.控制变量法(1)定义:在研究一个量的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将一些因素固定不变,分别只研究该量与一个因素的关系,从而使问题简化。
(2)举例: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将电阻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转换法(1)定义:将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
(2)举例:磁场看不见,我们撒上铁粉通过铁粉的有序排列“看见”磁场并进行研究。
3.等效法(1)定义:两种现象在效果上一样,因此可以进行相互替代,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替代法。
(2)举例: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比较法(1)定义:找到两种东西(现象、物理量等)的相同点、不同点。
(2)举例: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5.类比法(1)定义: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
(2)举例:研究功率时,想到功率表示做功快慢、速度表示运动快慢这一相似性,推测功率在定义、定义式、单位等方面也可能与速度相似。
6.分类法(1)定义:将许多东西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
(2)举例:将汽化现象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类。
7.模型法(1)定义:将研究的问题在抓住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抽象,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去更方便地研究问题。
(2)举例: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这一模型。
8.等价变换法(1)定义: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的数据、形象、动作、符号、公式、实例、文字叙述等各种信息自由地变换表示。
(2)举例:在研究“压强”时,将压强定义式变换为定义的文字叙述,或相反。
9.逆向思考法(1)定义:对研究的问题从相反方向思考,从而受到启发或得出结论。
(2)举例:由“电能生磁”,想到“磁是否能生电”。
10.放大法(1)定义:放大、扩大、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许多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转换法。
(2)举例:将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插到装满水的瓶口,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11.缺点列举法(1)定义: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被研究的问题,找到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然后针对这些缺点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加以改进。
剔除其他政策影响方法
剔除其他政策影响方法
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所研究政策的影响,常常需要剔除其他政策对研究对象的干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剔除其他政策影响的方法:
1. 实验法:通过实验将政策影响与其他因素隔离开来,以此来衡量政策的影响。
这种方法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其他方面相似,仅有政策的差异。
2. 自然实验法:利用自然的变化作为实验条件,例如政策的实施时间、区域等变化,来比较政策的影响。
3. 重复交叉设计法:在不同时间段或地区对政策进行交叉实施,以此来剔除其他政策因素的影响。
4. 差分设计法:利用两个时间点或地区的数据,比较政策实施前后或实施区域与未实施区域的数据,来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5. 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其他变量,使政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其他方面相似,仅有政策的差异。
以上是剔除其他政策影响的一些方法,具体应用需要根据研究对象和政策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 1 -。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窍门专项练习进步(七八年级用)
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1 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 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①对照②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得出……③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例如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试验中都用到了这种方法,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等等。
4 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5 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
例如探究“蜗牛是否有听觉”探究的问题是:蜗牛是否有听觉。
提出的问题是:蜗牛有听觉吗?提出的假设是:蜗牛可能没有听觉。
(或者蜗牛可能有听觉)得出的结论是:蜗牛没有听觉。
但是,在探究一种因素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影响时,我们可能还需要回答具有怎样的影响(一般是有利或者是有害)例如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究的问题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的影响提出的问题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有怎样的影响?提出的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可能对植株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可能还需要加一句:且废电池浸出液浓度越大,对植株生长影响越大)6 不足之处(1)缺少对照,答案:缺少对照(2)实验材料选择不满足多量原则,答案:……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3)缺乏普遍性原因:①实验材料种类少②实验材料数目少(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讲过)③试验次数少答案:……,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者不能得出普遍规律探究环节题(杭州)32.(10分)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 4·5H 2O )、生成灰(CaO )分别与水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毒剂。
物理科学探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及考点评析
物理科学探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及考点评析《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因此,注意考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化模型、理想化实验、类比法等。
现结合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谈谈物理教材中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在中考中考察的力度也最大。
例1(2019年湖北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F/N摩擦力f摩/N木块与木板8l.6木块与木板122.4木块与毛巾125.0(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拉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填序号)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研究方法点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思想,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关系时,应控制粗糙程度相同,反之研究摩擦力与粗糙程度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相同。
①与②两次实验在接触面的材料相同时,压力不同造成摩擦力不同,所以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材料性质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而由表中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造成摩擦力不同的是②③。
初中科学常用科学方法归纳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科学常用科学方法归纳研究科学的方法有许多,初中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一、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科学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科学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科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在中考中考察的力度也最大。
常见应用:七(上):探究保温杯的保温性能(书本P9);观察豆类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对光的适应(书本P30活动);测量心率及影响因素(P17活动)…..七(下):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书本P21,P22活动);比较不同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书本P23,活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P61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书本P81)…..八(上):运动快慢比较及速度定义的得出(书本P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书本P19);研究晶体和非晶体(书本P176);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书本P38 “活动”及压强的得出;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F42- P42活动及书本P44实验及图);密度概念的导出(书本P60 “活动”);阿基米德定律的得出(书本P70 “探究活动”);物体浮沉条件的得出(书本P74“探究活动”);证明植物制造淀粉(书本P104实验及图441 );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书本P105 “活动”及图442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书本P106“活动”及图443 );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及释放二氧化碳和热量(书本P109, 110“活动”及图);研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书本P100-101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书本P92-93)... .八(下):达尔文向光性实验(书本P160);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书本P76的活动内容);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书本P81-83 “活动”及书本内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书本P99-100内容及活动);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方向、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书本P104-105 “活动”及内容)九年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P45-P46金属与酸的反应);探究铁钉生锈条件(P48活动及书本内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P105-106 );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书本P112-114 “活动” 及书本内容);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比热概念的得出(书本P145-146 “活动”及书本内容)……例题:(湖北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的区别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的区别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的区别
对照实验是有两个相同的实验器材,同时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
而控制变量法一般只有一个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也只有一个变量。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控制变量法: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此时可以把其他变量固定,只讨论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问题的影响。
区别:一般对照实验同时做有两个器材,控制变量一般只有一个器材,做多次实验。
一般在学科内生物多用对照,物理多用控制变量。
将煮熟的米饭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空气中,另一份放在二氧化碳中,两天后,放在空气中的已经边馊,而放在二氧化碳中的仍有饭的香味。
做这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
对比实验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你要研究的问题就能比较了,而控制变量法中某个量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先把其它的量让它不变,只能有一个量是变化的,才能比较这个量对你所要研究的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上面的例子我认为还是控制变量法,因为米饭的新鲜程度要相同,所处环境温度要相同,你是假设这两个量不变的前提下,来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影响的。
1 / 1。
谈初中科学中的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
谈初中科学中的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作者:庄振海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4期摘要: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含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而实验设计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它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今后参与社会的能力、深刻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目前在初中科学中实验设计的主要方法有两个即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本文将从两者的定义、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区别和联系展开讨论。
关键词:对照实验对照组控制变量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初中科学的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的定义,但教材中很多方面运用到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如生命科学部分有: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即研究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探究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PH值对酶的活性影响等,物质科学部分有: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等。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很难判断哪个实验是对照实验,哪个实验是控制变量实验,而且在对照实验中,有些学生不能准确地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控制变量实验中,有些学生不能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不能有效地控制变量,不能把因变量转化为可感知的、可量度的事物、现象或测量方法,而且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验设计中,不知道如何用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实验,混淆两者。
所以在教学中澄清两类实验的定义,突破实验设计中的难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辨别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照实验1.定义: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52页中提到:在实验中应排除实验对象外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设置对照组是常用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这段话主要阐明了对照实验的作用,但并非对照实验的定义。
查阅有关材料可知,对照实验的定义是为了研究某一因素对一个对象有无影响时,除了对该因素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这种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实验的对比研究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实验的对比研究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控制变量法也叫单因子法,是指为了研究某个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某个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对照实验,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划分的,这种实验方法,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联系的对象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出发,通过比较,确定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从而把实验对象的某一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一种逻辑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对象的多元性、关联性,实验过程的同时性与前后性的特点。
在对照实验中,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实验对象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测得的数据的比较,往往很容易在表面上差异极大的实验对象之间看出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或者在极为相似的实验对象之间看出它们本质上的差异点,因此,对照实验在科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实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控制变量法中变量与单一变量原则变量,亦称因子,指实验操纵控制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按性质不同,通常有以下两类4种变量: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即在于捕获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
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的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捕获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经验事实。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亦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识点的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为了顺利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而采取的方式、策略、技巧等的总称.其基本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等.具体介绍如下:1.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物质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一种探究方法.2.模型法是利用有形的宏观模型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3.比较法是将两个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事物做一比较,然后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一种常用探究方法.4.类比法是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一对比,从已知或者已学的物质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物质具有相应性质的一种探究方法.5.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而又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或者探究某些可以用它来描述的化学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6.逻辑推理法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将已有的理论认识通过逻辑思维推理过程的活动为新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并且,将在探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逻辑思维推理过程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实现对物质本质的认识,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探究方法.7.归纳和演绎是人们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中的两种逻辑推理形式,也就是两种基本的探究思维方法.它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尤其是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与解释结论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实验法是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物质的性质、制取和变化规律的最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9.对照实验法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照实验的探究方法.【命题方向】化学学科的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其考查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种是将科学探究方法以隐形的、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归纳概括后填写其名称等等.这类试题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于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试的重点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可以将这些的科学探究方法与平时学到一些化学学习方法--比较、归纳、概括、猜想、论证、类比、迁移、实验、观察等联系起来,并进行灵活地整合运用,不要孤立地只想或者只用一种方法来分析探究.对于其中的控制变量法、实验法和对照实验法等,可以联系物理中所学的技巧来灵活运用;而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等,可以联系数学中所学的来整合使用.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2.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B.不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不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燃烧的条件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红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另取该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红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间接观察法C.推理法D.抽象法5.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小斌说是空气,小龙说是氧气,你认为可以确定该气体成分的方法是()A.讨论B.实验C.上网D.调查6.“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以下实验没有体现这两种方法的是()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B.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确定甲烷燃烧后的产物7.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探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C.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D.探究液体压强特点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讨论B.调查C.上网查询D.实验9.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小李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10.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1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B.对比C.推理D.假设12.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实验B.调查C.上网查询D.讨论13.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合理的实验步骤③正确的操作方法.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14.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们经常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几个不同部分来认识,这种方法属于()A.比较B.归纳C.理性思维分析D.实验分析15.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16.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反思评价17.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下列装置能达到对比实验目的是()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研究C.燃烧条件的研究D.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A组B组C组水和空气压缩的实验比较酒精灯内焰和外焰的温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原子大小示意图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C归为(选填“A”或“B”)组,理由是.20.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1),,(3),(4).2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制取等规律的科学.下图是研究常见物质组成的两个化学实验,即A实验和B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使瓶内压强减小来达到目的,此处选用的可燃物通常为(填名称).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了来推断甲烷的元素组成的.22.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1)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结论1.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复燃几乎无氧气放出2.给试管1稍微加热①②3.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③④4.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时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⑤⑥5.再向试管2中加入一匙二氧化锰⑦⑧实验分析①比较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几乎无氧气放出,稍加热有氧气放出.②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得出结论:③比较步骤4和步骤5可得出结论:(3)该同学觉得该实验还不完美.他还想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你认为他该增加什么实验?23.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渐渐由色变为色,试管口有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证明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得出的性质是;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实验的原理是,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试管外大气压强;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Ⅱ).在实验(Ⅱ)中溶液变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26.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实验现象:.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填“A”或“B”或“C”),获得结论.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2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然后.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分析:本题是对科学探究基本方法的考查.解答: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点评: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2.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B.不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不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实验后反思可从反思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探究程序、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后反思,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燃烧的条件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化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实验法”等方法.解答:解:①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的是实验法;③探究燃烧的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4.在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红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另取该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红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间接观察法C.推理法D.抽象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解答:解: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故不符合题意;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故不符合题意;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故不符合题意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没有用到,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根据题目中描述来分析,题目比较简单.5.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小斌说是空气,小龙说是氧气,你认为可以确定该气体成分的方法是()A.讨论B.实验C.上网D.调查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有一无色气体到底是空气,还是氧气,讨论、上网、调查都弄不清楚,那怎么办?实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就是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的就是空气.解答:解:有一无色气体,小斌说是空气,小龙说是氧气,到底是什么呢?A、讨论不出来,故A错误;B、实验是最好的方法,如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就是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的就是空气,故B正确;C、上网也查不出来是什么气体,故C错误;D、只是一种未知的气体,也调查不出来,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验证方法,一试便知,实验非常重要.6.“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以下实验没有体现这两种方法的是()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B.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确定甲烷燃烧后的产物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B.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压力相同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改变,属于控制变量法;C.探究铁锈蚀需要设计有氧气无水、有水无氧气,既有氧气又有水的环境对比试验进行验证;D.确定甲烷燃烧产物只需要点燃后观察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即可,既不属于“对比实验”,又不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常见的实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探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C.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D.探究液体压强特点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化学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解答:解: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设计铁钉只和氧气接触,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通过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故利用了控制变量法;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对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利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研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发布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铁屑取代小磁针,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得到磁场的情况;故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D、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需要保持两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另一个物理量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点评: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和正确应用.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讨论B.调查C.上网查询D.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讨论、调查、上网查询、实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小李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题中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法确定衣服的面料解答.解答:解:从(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这三方面可知小李采用的是实验法,故答案:D.点评: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等.10.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猜想假设只是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推测,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C、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合理.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B.对比C.推理D.假设。
新人教必修1专题复习课件:12 科学方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常用语言:将两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 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或相应方法处理, 如振荡、加热等)
四.解题策略分析 1.解题:“两环节”
(1)环节1: 书写实验步骤“四步走”
第四步:因变量的观察(或测量) 对实验结果的处 理(现象或数据)
四.解题策略分析 1.解题:“两环节”
--
水温保持适宜的范围内
其中C组为空白对照,而B组为条件对照。
二.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鱼票月半出品,必是精品
1、对照原则
(4)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植物向光性 的发现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例如1: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的实验) P选一91
二.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对照原则 (4)相互对照: 例如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表达形式为:如果┄┄┄,则┄┄┄。
三.实验设计的类型
2.探究性实验:
例如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 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 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 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 中的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自变量: ● 因变量:
;
土壤湿;度
● 无关变量:
光合速率 .
温度、光照强度、叶片大小等。
二.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等量性原则
例如3:根据实验课题确定变量: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 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面越长就越省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在货
车的车厢上搭个木板就形成了斜面,螺丝钉的螺纹其实也可 以看做是斜面,盘山公路也是斜面的应用等.
答案:(1)80% ②斜面的长度
1.5
(2)①小车的重量
③斜面的粗糙程度 (3)省力 盘山公路(答案不唯一)
(二)等效替代法
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时,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典例】(2011·张家界中考)小勇在探究“阻力对物体 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
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表面状况 毛巾
阻力大小 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0.1
棉布
木板
较大
小
0.18
(五)理想模型法
理想化模型就是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
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 例如: 1、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2、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
3、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变形,但可忽略不计。
【典例】(2011·芜湖中考)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 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 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 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 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
具有的动能大小,这是采用的转换法。B项中探究阻力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C项中探究串联电 路的电流特点采用的是归纳法,D项中探究压力对滑动摩 擦力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四)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无关变量是指在研究或实验中对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在科学研究中,控制无关变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确保我们获得准确且可靠的结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1. 随机分组:在实验研究中,随机分组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可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不同的组别,确保每个组别中的无关变量分布均匀。
这样可以降低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2.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控制其中一个或多个无关变量的数值,我们可以确保这些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保持不变。
例如,在研究药物疗效时,可以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关变量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3. 使用对照组:在实验研究中,使用对照组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对照组是指接受相同条件下没有干预的群体。
通过与实验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4. 多元回归分析:在统计分析中,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结果与多个无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它们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通过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5. 增加样本量:在实验研究中,增加样本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增加样本量,我们可以增加结果的稳定性,并降低无关变量的影响。
较大的样本量可以更好地反映总体的特征,从而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6. 重复实验:在实验研究中,重复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我们可以排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并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实验可以降低无关变量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7. 注意实验环境:在实验研究中,实验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需要确保实验环境的一致性。
例如,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应保持稳定,以避免对结果的影响。
8. 注意实验操作:在实验研究中,实验操作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需要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
例如,在对待测试组和对照组施加不同干预时,我们需要确保操作的一致性,以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初中科学探究方法汇总
初中科学探究方法汇总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示例: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3。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二。
等效替代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三.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控制内部效度的方法
控制内部效度的方法
控制内部效度的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实验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控制内部效度的方法:
1. 随机分组:随机分组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避免了实验结果的偏差。
2. 对照组设计:对照组设计是指在实验中设置一个与实验组相对应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的差异,确定实验效果是否存在。
3.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改变一个变量,以确定该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双盲试验:双盲试验是指实验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避免了实验者和受试者的主观影响。
5. 重复实验: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避免了偶然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控制内部效度的方法有很多,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的区别
对照实验是有两个相同的实验器材,同时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
而控制变量法一般只有一个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也只有一个变量。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控制变量法: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此时可以把其他变量固定,只讨论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问题的影响。
区别:一般对照实验同时做有两个器材,控制变量一般只有一个器材,做多次实验。
一般在学科内生物多用对照,物理多用控制变量。
将煮熟的米饭分成两份,一份放在空气中,另一份放在二氧化碳中,两天后,放在空气中的已经边馊,而放在二氧化碳中的仍有饭的香味。
做这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
对比实验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你要研究的问题就能比较了,而控制变量法中某个量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有关,所以在研究时要先把其它的量让它不变,只能有一个量是变化的,才能比较这个量对你所要研究的量的影响,所以这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上面的例子我认为还是控制变量法,因为米饭的新鲜程度要相同,所处环境温度要相同,你是假设这两个量不变的前提下,来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