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案例讨论作业参考答案讲解

合集下载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 -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 -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

定制食谱
营养支持前后对照
项 体重 目 (kg) 前后
上臂肌围 (cm)
三头肌
皮褶厚 度(cm)
血清总蛋 白(62-
85g/L)
血清白蛋白 (35-53g/L)
血清前白蛋 白(100400mg
/L)
血红蛋白(男: 130-175g/L)
治疗前 80 30 0.56 56
28.3
156
136
治疗后 82 35 0.67 71.1
治疗前
80 kg 30cm 0.56cm 64g/L 28.3g/L
156mg/L 147g/L
营养评分表
评分≥ 4分,请营养科会诊,制定营养 治疗方案,根据统计每日所需热量为 1800kcal,每日需碳水化合物247.5g、 蛋白质67.5g-92.8g之间.以易消化流质、 半流质为主。如菜叶、蛋花、烂面条、 瓜果、鱼豆制品等。
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 急查血气、生化、血常规、心 电图、痰培养。 2.给予抗炎、平喘、祛痰、 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支持治疗, 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系统解剖
[2] 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 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COPD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肺外的不 良效应。[1]
2019/9/3
患者为什么要进行营养支持
长期使用呼吸机,急性期给予静脉营养,不能经口进食

最终导致–食…物摄入不足。
患者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使胃肠功能受损 不能进行–营…养吸收 二
慢阻肺患者静息能量的消耗比正常人增加15%-20%,

使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加速能量消耗和分解

慢支合并肺气肿病发呼吸衰竭病例讲解

慢支合并肺气肿病发呼吸衰竭病例讲解

慢支合并肺气肿并发呼衰病例:张××,男,70岁,农民,陕西籍。

主诉:咳嗽,咳痰40年,气短,腹胀,腿肿2直,加重1月。

病史:年轻时开始吸烟,近40年经常咳嗽,咳痰,感冒时加重,严重时呈连续性咳嗽,夜间难以入睡。

开始时咳少量粘稠白痰,后转为黄痰,早晨起床后量多,但元咳血。

近二年多病情加重,咳嗽时常伴气喘,腹胀,上腹痛及两腿浮肿,严重时气喘不能平卧,进食量减少,尿量减少。

曾在当医院多次就诊,诊断为"气管炎",用青霉素治疗可缓解。

一月来因感冒发热,咳喘加重,日夜不能休息,腹胀,腿肿理更加严重,不能下地活动,特来求治。

入院检查:T38。

30C P90次/分R24次/分BP140/90mmHg,患者发育良好,营养尚可,气急,神情紧张,神志清,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轻度发绀,颌下浅表淋巴结可触数枚,似蚕豆大。

巩膜未黄染,副鼻窦压痛(+),咽红,扁桃体Ⅱ0 肿大,唇青,颈软,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呈吸气状态,两肺语颤减速弱,叩诊呈现过清音或鼓音,呼吸音普遍降低,满布干性罗音,两肺底散在湿鸣。

心界未见增大,心前博动减速弱,未闻及器质性杂音。

腹部轻度膨隆,肝肋下3cm,质中,压痛(+)脾未角及,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腹水(±)肾区叩痛(+)。

脊柱元畸形,两手可见杵养指,两下肢明显压陷性水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一)。

入院诊断:1、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肺源性心脏病,Ⅲ°心衰住院经过:入院查血象结果:Hb160g/L,RBC5。

4×1012/L,WBC12。

4×109/L,N。

80%,L18%,PC120×109/L。

尿黄,微酸性,蛋白(+),镜下可见了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

血气化验结果:pH7。

35,Paco2 75mmHg,Pao2 40mmHg,AB25mmol/L,SB21mmol/L,BE4mmol/L。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讨论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讨论
感谢聆听
诊断流程
01
收集病史
02
体查
03 实验室检查
04
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05
详细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病史、用药史、吸烟史等。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 等。 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时,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障碍导致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血液 循环,引起低氧血症。
100%
高碳酸血症
由于通气不足,二氧化碳在体内 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
80%
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紊乱,可能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 如呼吸急促、呼吸费力等。
呼吸困难程度
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是 否减轻,有助于判断治疗 是否有效。
长期治疗效果评估
生存率
长期追踪患者的生存率,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 生存的影响。
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 括日常活动能力、社交参 与等,反映治疗对患者长 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复发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 评估治疗方案对预防复发 的效果。
病例病情简介
主诉
呼吸困难、气促、乏力,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
检查
血氧饱和度下降,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 。X线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
病史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近期因感冒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呼吸 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
诊断

护理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9

护理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9

护理病例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姓名丁美芳性别年龄80岁岁住院号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讨论日期: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参加人员:主管护师杨爱萍曹小丽,护师戴小慧石敏卞兰华王宏丽要解决的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慢支,肺气肿伴感染有关2 .舒适的改变:与咳嗽气喘、活动受限有关3. 生活不能自理:与管道多、活动耐力下降有关4 .潜在并发症:感染,肺性脑病,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病例介绍:*患者丁美芳,女,年龄80岁,于2012.06.30 08:10入院患者主诉咳嗽气喘间作十余年,加重半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十余年前不慎感寒后出现咳嗽、咯痰,予抗生素治疗后,症情好转,此后每遇天气变化,咳嗽、咯痰遂作并伴胸闷气喘,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均持续2-3月。

平素间断服用“氨茶碱、咳喘宁”等药物。

近年来感活动力下降,活动后气喘气急加重。

半月前因不慎感寒,患者咳嗽、咯痰又作,气短喘息,自行服用“头孢类、氨茶碱、蛇胆川贝口服液”等药物,症情缓解较慢,今来我院求治,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刻下: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痰多粘腻色白,纳食少,夜寐尚安,二便尚调。

病程中无壮热不已、咯吐腥臭脓痰等症。

*查体:T36.8℃P96次/分R22次/分BP12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发育良好,形体偏瘦,家人搀扶进入病房,口唇紫绀,双下肢轻微水肿。

*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二十余年前左眼因病失明(具体原因不详),有“右眼白内障”病史年余;否认有重大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速2.频繁室性早搏3.T:V2-V3倒置,全胸片示:1.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2.左侧胸膜增厚,腹部超声示: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遵医嘱予一级护理,半卧位休息,氧气1.5/L吸入,予低脂低钠饮食。

*问题1护师戴小慧气体交换受损:——与痰阻气道有关,主要护理措施:(1)病房空气保持新鲜,阳光充足,温度在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65%,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道的畅通,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病例讨论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II型呼吸衰竭

病例讨论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II型呼吸衰竭

疑难病例讨论时间:2010-5-24 15:00主持:石**科主任参加人员:林**主任医师,吴**、王**副主任医师;林**、俞**主治医师;何**、沈**、游**住院医师;吴**护士长,郑**、林**、林**等护士记录者:何**何**汇报病史:患者,张**,男,8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10年,气促2年,加剧11天。

"为主诉入院。

11天前受凉因咳嗽,咳痰,活动动后气促,伴双下肢浮肿,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收住**医院。

予“头孢地嗪、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无改善。

9天前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38.8℃,并出现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血压最低降至73/36mmHg,查血气分析:PH:7.03,PaO2:101mmHg,PCO2:160mmHg,诊断"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予多巴胺升压,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处理后,血压改善,神志转清。

但发热无改善,6天前再次出现血压下降、气促,予气管切开术,术后胸片示:右侧气胸(肺压缩约50%),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痰培养检出酵母样真菌,予大扶康每日0.4g抗真菌,泰能1.0g q8h抗感染等处理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仍血压不稳定、发热,为进一步治疗,转诊我院。

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年。

入院查体:T37.1℃ P 71次/分 R 31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 BP 135/63mmHg(多巴胺12μg/kg.min)SpO2 100%(FiO2 60%) 气管切开状态,神志清楚,极度消瘦外观。

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度减弱,肋间隙增宽。

右胸壁触及皮下捻发感,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稍弱,可闻及较多湿性啰音及少量哮鸣音。

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0cm,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相对浊音界缩小,心音稍低,心率71次/分,律齐,P2>A2。

慢阻肺合并呼衰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

慢阻肺合并呼衰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

02
03
氧疗
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 ,以改善缺氧症状。对于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考 虑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 ,以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 力。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情绪 疏导,减轻焦虑和抑郁情 绪,提高治疗信心。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合适的 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肠外营
,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未来工作启示
加强专科护理培训
针对慢阻肺合并呼衰等专科疾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技能水平。
完善护理流程和制度
结合本次病例讨论的经验和教训,应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和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 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强化团队协作和沟通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80%
预防呼吸道感染
加强病房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 鲜;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定期进 行口腔护理等,以预防呼吸道感 染。
100%
处理呼吸衰竭
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 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 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
80%
防范多器官功能衰竭
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易发生多器 官功能衰竭,应密切监测各器官 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 症。
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 持。
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慢阻肺合并呼衰的相关知识,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排痰方法和氧疗注意事项等。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增强身 体素质和抵抗力。
03
护理方案讨论

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病例1 患者女性,38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加重3天入院。

体检神志清楚,慢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及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

胸廓呈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粗,双肺闻及痰鸣音、哮鸣音及湿性罗音,以下肺为多。

心界小,心率11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听诊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剑突下见心脏搏动。

肝脏肋下3CM,肝颈静脉返流征(+),脾未及,移动性浊音(+),下肢凹陷性水肿(++),指端紫绀,可见杵状指。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2×109/L,中性 84.7%,淋巴 9.4%(提示白细胞增多)血气分析:pH 7.36,PaCO2 60mmHg,PaO2 50mmHg,HCO3- 31mmol/L,SaO2 72%,心电图:肺型P波顺钟向转位(提示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肺动脉主干增宽、右房右室扩大、三尖瓣重度返流(提示肺动脉高压)腹部B超:肝肿大,肝静脉增宽,肝淤血,腹水(提示右心衰竭)。

临床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急性发作)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肺心病右心衰竭4、慢性呼吸衰竭(Ⅱ型)讨论题1、本病例的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如何?2、患者出现气促、水肿、发绀的机制如何?3、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的机制如何?参考答案:1.本病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有:阻塞性通气障碍:感染急性发作可引起狭窄的小气道进一步狭窄;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气肿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减少;长期呼吸急促导致呼吸肌疲劳;腹水形成导致吸气时膈肌下降受阻;弥散障碍:感染使呼吸膜厚度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当病变不均匀时,导致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功能性分流;肺气肿可导致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引起死腔样通气;2.气促,即呼吸运动增强,P a O2↓:(<60mmHg):兴奋外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呼吸运动↑;P a CO2↑(>50 mmHg):中枢(为主)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运动深快↑;3)肺气肿使肺顺应性降低,因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浅快;水肿:本病例下肢凹陷性水肿主要与右心衰竭,血液淤积在外周导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有关;腹水(肝性水肿)主要与肝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有关;发绀:病例发生了低张性缺氧,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5g/dl3.①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②长期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壁增厚;③长期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加重心脏负荷;④肺部病变使毛细血管大量破坏;⑤缺氧和酸中毒可降低心肌舒缩功能;⑥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可使心脏受压。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常水平。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 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 律、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特殊护理措施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对于病情较重、呼吸困难的患者,使 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减轻呼吸肌 疲劳。
机械排痰
心理支持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 力,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增
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 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 各种疑难病例的护理挑战。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
不断学习新知识
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慢阻肺合并 ⅱ型呼吸衰竭的新知识、新技术 和新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加强团队协作
医护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共同 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
案。
提高沟通能力
02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 病理与生理机制
慢阻肺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慢性炎症
慢阻肺的主要病理特征是 慢性炎症,涉及气道、肺 实质和肺血管。
气道重塑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结构发 生改变,包括气道壁增厚 和气道重塑。
氧化应激
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在氧化 应激反应,导致肺部炎症 和组织损伤。
ⅱ型呼吸衰竭的生理机制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慢阻肺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录
• 病例介绍 •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病理
与生理机制 • 护理方案 • 护理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老年健康服务《慢阻肺、呼吸衰竭护理案例分析(word)》

老年健康服务《慢阻肺、呼吸衰竭护理案例分析(word)》

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导入】
患者,女,68岁,咳、痰、喘2021,咳嗽加剧,痰呈黄色,不易咳出两天,夜间烦躁不眠,白昼嗜睡。

体检:T38℃, mHg,神志恍惚,发绀,皮肤温暖。

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底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109/L,血气分析m Hg,mHg。

,血NaL, KL, Cl-126mmol/L。

问题一:请思考患者的入院诊断
问题二: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不少于5个
问题三: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
【案例分析】
〔一〕入院诊断
初步诊断为:COPD、慢性呼吸衰竭〔Ⅱ型〕、肺性脑病。

〔二〕患者主要护理问题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2 气体交换受损
3 活动无耐力
4 焦虑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6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右心衰、心律失常、休克〔三〕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首优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
1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让患者尽量取坐位或半卧位,先进性深而慢的呼吸5—6次,然后再深吸气并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必要时吸痰。

2 酌情进行胸部叩击促进排痰。

3 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及痰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等。

4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洁净,注意通风,嘱患者多饮水。

5 绝对卧床休息,予以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机体耗氧量。

6 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及时评估呼吸型态。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慢阻肺合并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详解演示文稿

综合科疑难病例讨论慢阻肺合并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详解演示文稿

血清白蛋白 (35-53g/L)
血清前白蛋 白(100400mg
/L)
血红蛋白(男: 130-175g/L)
治疗前 80 30 0.56 56
28.3
156
136
治疗后 82 35 0.67 71.1
37
236
13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在是25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预防并发症
腹泻: 观察大便情况,有无腹部不适。
)[2]
[2]内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版 第五章 第七节 75页
•10
现在是10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呼衰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生机理
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缺O2和CO2潴留
发生机制:
1.肺通气不足 2.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 3.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4.弥散障碍 5.氧耗量增加
现在是16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1
皮肤的改变:甲床、面色红润
2
血氧饱和度: 90-95%
3
血气分析: Pao2:88mmHg Paco2:40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现在是17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疑点二: 为什么该患者要进行营养支持?
2023/5/2
现在是18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难点一:
对该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干预?
2023/5/2
现在是20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二
营养支持干预
营养支持方法:
⑴静脉营养支持:静脉输注包含葡萄糖、 白蛋白、长链脂肪乳 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营养液。
⑵肠内营养支持:口服营养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案例讨论作业参考答案讲解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案例讨论作业参考答案讲解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案例讨论作业参考答案p.25病例分析题3答案:1.完整医疗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肺部感染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右心室肥大5).右心功能衰竭、心功能失代偿期5).Ⅱ型呼衰、肺性脑病6).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期7).呼吸功能Ⅳ级,心功能Ⅱ~Ⅲ级诊断依据:1)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气促5年,再发加重并神志模糊、躁动半天”入院。

2)既往吸烟史30年。

3)入院体检:T:39.2O C,P122次/min,R:30次/min,Bp:140/90mmHg。

半卧位,意识模糊,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皮肤湿润,杵状指(趾);桶状胸,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

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律尚齐,心尖部有Ⅱ级收缩期杂音。

肝肋下触及2cm,质软,脾未及。

4)辅检:WBC高:13×109/L,NC高:92%;急诊血气分析PaO252mmHg,PaCO260mmHg。

2.该病人目前的治疗原则:1)改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维护水、盐、电解质酸碱平衡。

2)积极防治并发症。

3)去除病因、消除诱因。

3.主要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痉孪、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低效型呼吸型态: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意识障碍有关。

5)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6)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吸入性肺炎。

7)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1).助患者静卧、取高枕半卧位,将其置于舒适、洁净、安静与空气新鲜流通的环境(温度18~22℃,湿度50%~70%)。

按危重病常规护理:上心电监护:做好生命体征监护、SPO2和心电监测。

2).保持呼吸道通畅:行超声雾化吸入气道湿化、遵医嘱予祛痰药物、支气管解痉与抗炎气雾剂等,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必要时机械吸痰。

呼吸衰竭病人的案例分析题合集

呼吸衰竭病人的案例分析题合集

呼吸衰竭病人的案例分析题合集案例分析题一:患者信息:张先生,65岁,男性。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年,近期因呼吸困难加重入院。

病情描述: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伴有紫绀、咳嗽、痰多。

血气分析显示:PaO2 50 mmHg,PaCO2 70 mmHg,pH 7.30。

问题:1.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答案: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呼吸衰竭。

2. 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缓解气道炎症;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案例分析题二:患者信息:李女士,45岁,女性。

因溺水后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紧急入院。

病情描述:入院时,患者呼吸急促,意识模糊,血压90/60 mmHg。

血气分析显示:PaO2 45 mmHg,PaCO2 60 mmHg,pH 7.25。

问题:1.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该患者应采取哪些紧急治疗措施?答案: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溺水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

2. 紧急治疗措施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案例分析题三:患者信息:赵先生,70岁,男性。

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近期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

病情描述: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下肢水肿严重。

血气分析显示:PaO2 55 mmHg,PaCO2 75 mmHg,pH 7.20。

问题:1.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答案: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

2. 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给予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案例分析题四:患者信息:孙女士,50岁,女性。

患有重症肺炎,近期出现呼吸困难、胸痛。

呼吸衰竭-慢阻肺-肺心病-病例分析

呼吸衰竭-慢阻肺-肺心病-病例分析

呼吸衰竭-慢阻肺-肺心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
患者,男,53岁。

14岁开始吸烟,30岁开始有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5岁开始出现肺心病表现。

近日,因受寒感冒,咳嗽、咳痰、闷气加重,近2天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嗜睡等症状。

血气分析:PaO2 56mmHg,PaCO257mmHg,pH 7.21。

思考与分析题:
(1)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若存在,判断属于哪一类型呼吸衰竭。

(2)患者存在哪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其发生机制。

(3)以该患者为例,分析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讨论分析与提示:
(1)患者存在呼吸衰竭,由血气分析得知Ⅱ型呼吸衰竭。

(2) pH 7.21,为酸中毒。

患者PaO256mmHg,故患者缺氧,可致代谢性酸中毒;PaCO257mmHg,故二氧化碳潴留,可致呼吸性酸中毒。

因此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3)导致此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如下:
1)阻塞性通气障碍:因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增殖等引起支气管壁肿胀;因气道高反应性、炎性介质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因黏液分泌增多、纤毛损伤等引起支气管阻塞;因小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引起气道等压点上移。

2) 限制性通气障碍:因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过多及Ⅱ型上皮细胞受损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3) 弥散功能障碍:因肺泡壁损伤引起肺泡弥散面积减小和肺泡隔炎性增厚。

4)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因气道阻塞引起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因微血栓形成引起部分肺泡的血流不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讨论1.意识状态的分类(1)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 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

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somnolence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

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

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confusion) 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

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stupor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

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

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

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superficial coma) 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

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6)深昏迷(deep coma) 指病人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完全处于不动的姿势,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此时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

后期病人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濒临死亡。

见于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严重中毒,休克晚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案例讨论作业参考答案
p.25病例分析题3答案:
1.完整医疗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肺部感染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右心室肥大
5).右心功能衰竭、心功能失代偿期
5).Ⅱ型呼衰、肺性脑病
6).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期
7).呼吸功能Ⅳ级,心功能Ⅱ~Ⅲ级
诊断依据:
1)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气促5年,再发加重并神志模糊、躁
动半天”入院。

2)既往吸烟史30年。

3)入院体检:T:39.2O C,P122次/min,R:30次/min,Bp:140/90mmHg。

半卧位,意识模糊,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皮肤湿润,杵状指(趾);桶状胸,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

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律尚齐,心尖部有Ⅱ级收缩期杂音。

肝肋下触及2cm,质软,脾未及。

4)辅检:WBC高:13×109/L,NC高:92%;急诊血气分析PaO
252mmHg,PaCO
2
60mmHg。

2.该病人目前的治疗原则:
1)改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维护水、盐、电解质酸碱平衡。

2)积极防治并发症。

3)去除病因、消除诱因。

3.主要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痉孪、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低效型呼吸型态: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意识障碍有关。

5)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6)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吸入性肺炎。

7)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
1).助患者静卧、取高枕半卧位,将其置于舒适、洁净、安静与空气新鲜流通的
环境(温度18~22℃,湿度50%~70%)。

按危重病常规护理:上心电监护:做好生命体征监护、SPO2和心电监测。

2).保持呼吸道通畅:行超声雾化吸入气道湿化、遵医嘱予祛痰药物、支气管解
痉与抗炎气雾剂等,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必要时机械吸痰。

避免使用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

效果不佳时遵医嘱开放人工气道行人工机械通气。

3).合理氧疗:持续低流量(1~2L/min )、低浓度(25~29%)给氧。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一般状况、生命体征及患者症状、体征
的变化。

5).遵医嘱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用药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若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震颤、惊厥等用药过量征兆则即时关闭输液阀或减慢滴速,与医师联系;若使用了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做好机械通气的专科护理。

6).使用床档或约束肢体,做好安全保护。

7).予患者物理降温,做好口腔粘膜护理和降温时皮肤护理。

8).监测血气分析和血清离子变化,及时纠治酸碱失衡与水盐、电解质紊乱。

9).抗感染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静滴,患者保暖,观察药物疗效。

10).饮食护理与营养支持:低盐、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
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水分。

必要时插胃管鼻饲。

11).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一切可能加重患者氧耗与心脏负荷的)因素。

12).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液体入量限制在1500mL/d,输液速度宜慢,30滴/min
左右。

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遵医嘱酌情使用扩血管物并观察疗效,防治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13).遵医嘱使用制酸剂保护胃肠粘膜,积极防治上消化道出血。

14).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肢体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直至病情好转时
方可使病人在专人协助下床活动。

15).待患者呼衰纠正后可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肌功能锻炼。

16).健康指导。

(请参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p pt课件健康指导) 注:该病例虽有右心功能不全体征,但患者目前的最要问题是呼吸功能衰竭,纠治呼衰后心衰通常可被纠治,故抗心衰治疗不作为目前关注的重点!
《内科护理》课程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