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圆 设计美丽的图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圆 设计美丽的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3069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9.png)
▪ 课堂小 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画美丽图案的步骤 1.观察图案的特点; 2.画出辅助线; 3.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图; 4.画图时,注意线条的流畅。
▪ 课后作 业 01 教材练习十三第8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重点】
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技能,能找到组合图形的对 称轴。
【难点】
利用圆规、直尺设计美丽的图案。
பைடு நூலகம்
▪ 课堂导 入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 像这样用圆和其他 你见过这样 图形组合起来的图 的图形吗? 形应用广泛,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索 一下它们的组成!
▪ 新知探 究用圆可以设计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 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以正方形的边长为 直径画半圆。
(3)涂上颜色。
2. 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
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7题
3. 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 的图案吗?试试看。
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10题
4. 下面四个图案中,正方形大小相同,阴影部 分的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答:阴影部分的大小相同。
我们一起来 画一画吧!
教材第59页
123465..先然 在 以 涂画后交上直出线在点颜一圆构色与个圆上造。圆画的。两 线四条 段个经 为交线过 直点段圆 径中为心 ,直并 画连径且 一接,互个相依相过邻次垂大的作直圆两出个 的 交 圆半直 点 心圆线 构 的。。造半线圆段。。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24531.然把 涂 以先后上每大画在个圆颜出圆色半的一上圆四。个画的条圆两直 半。条径经平 为过均 直圆分 径心成 画并两 圆且个 。互直相径垂,直再 的以直分线成。的小直径画半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bdb6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5.png)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 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 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 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西瓜,八戒吃 1 ,悟空吃剩下
部分的 1
3 ,其余的……
2
11 23
猴哥分到的比我多, 不公平。
我们分到的一 样多!
第一节 分数乘法 第二节 解决问题 第三节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认 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 吃 2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9
+
+
=
23 2 2 2 2 2 2 23 6 2
9 999 9
9 93
看看下面的式子应该怎样计算:
23 3
工人叔叔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 1 ,1 小时粉
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4
1的1
1 1 11 1 3 4 3 4 12
3 4 一面墙的 1
3
工人叔叔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 1 ,3 小时粉刷
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4
1的3 34
1
1 3 13 1 3 4 34 4
1
能约分的可以先 约分再乘。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
7 2
。100
年他的高度为7。
5.解:
189 4 15 16
6.解:粉笔的长度分别为 3 3 1
28 2
7.解:关系分别为 ﹤ ﹥ ﹤ ﹥ 。
8.解:需要农药为
3 10
9.解:4 4
7
=
16 7
3
7 6 10 5
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扇形统计图ppt可编辑
![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扇形统计图ppt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c4356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 2、扇形统计图用圆内各个扇形表示各部 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 3、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7
1、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2、如果陈东家每月的服装支出是200元,那么他家每月生 活费支出是多少元?
A
AC B 33.的苹果,那么扇形C大 约代表多少苹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11
人数
8
12
5
6
9 40
占总数的 20% 30% 12.5% 15% 22.5% 100% 百分比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5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其他 乒乓球 22.5% 30%
踢毽子 12.5%
跳绳 15%
足球 2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子 其他
6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1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项目 足球 乒乓球 踢毽 跳绳 其他 总数
人数 8
12
5
6
9 4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3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项目
足球 乒乓球 踢毽 跳绳 其他 总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9
(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知道哪个学校 的男、女生人数相同?
(2)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知道哪一个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徐长青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徐长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ab93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6.png)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游戏一: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十位 个位
(3 6)
36是由 (3 )个十和(6) 个一组成的。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数与形, 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做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1+3+5+7+9+11+13+15+17 =9 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运用知识
2. 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25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2 5+3+1= 32 42+ 32 =25
关于分数的学习:
1 ×3 24
=
3 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8b03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f.png)
全班的人数是36人。想成为老师的人数占全班的13。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的3。
4
要求的是想当科学家的人数。
单位“1” 36人
想成为老师的人数占全班的1
3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的3
4
视察示意图,你能想 到解决的方法吗?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解决不同情境的问题
方法一: 900×29×25
= 200×25 = 80(棵)
方法二: 900×(29×25)
= 900×445 = 80(棵)
答:张伯伯家种了80棵桃树。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确定新的单位“1”,用新的单位“1”的量乘对应分率; 确定所求的量占单位“1” 的分率,用单位“1”的量乘新的分率。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480 m²。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12。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14。要求的是红萝卜地的面积。
480 m² 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1
2
?
视察示意图, 你能想到解决 的方法吗?
红萝卜占萝卜地面积的1
4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交流算法
480 m² 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1
1.实验小学购进640本课外书,六年级分得58 ,六(1)班
分得其中的3
5
,六(1)班分得多少本?
先求出六年级分得的,再求 六年级(1)班分得的本数。
先求出六年级(1)班分 得的本数占总数的几分之 几,再乘总数即可。
方法一: 640×58×35
= 400×35 = 240(本)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4课时)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4课时)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eef0a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40%
还没有录入的字
1600个字
一共有多少个字?
【教材P90 练习十九 第5题】
【教材P91 练习十九 第9题】
2.袁隆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 父”。2021年,袁隆平院士指导的杂交水稻示范片双季稻 年平均产量达到了每公顷24.06t,比攻关目标高了约7 % 。 攻关目标约是每公顷多少吨? (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2021年全国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大约是xt。
9
3
3
2
16
答:4 小时可插秧 3 公顷,6小时可插秧 3 公顷。
R·六年级上册
6
练习课(4~6课时)
基础练习
【教材P90 练习十九 第3题】
1. 小亮乘火车去奶奶家,原来要用16小时。现在火车提速了,
14 小时就能到。现在乘火车去奶奶家的时间比原来节省
了百分之多少?
(16-14)÷16
=2÷16
(341-290)÷290≈17.6% 答: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17.6%。
备选练习
2.张大妈今天卖完鸡蛋,共收到80张纸币,其中面值5元的 占25% 、面值1元的占55% 、面值5角的占20%。这些钱 一共有多少元?
80×25%=20(张) 80×55%=44(张) 80×20%=16(张)
3.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5cm、4cm、
3cm。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要比
原来减少百分之多少?
【教材P90 练习十九 第6题】
5×4×3=60(cm3) 3×3×3=27 (cm3) (60-27)÷60 =33÷60
=55% 答:体积要比原来减少55%。
自主探究,以练学新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dbaf79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6.png)
课程界面:展示课程内容的详细信息,包括知识点、例题、解析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练习界面: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方便学生进行针 对性练习。
答案解析界面:针对练习题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比
内容:介绍比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化简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练习:提供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圆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
第六章:百分数(一)
百分数的定义和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场景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第七章: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比较
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
内容概述:数与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重点知识:掌握数与形的概念,了解数与形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解析:如何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章: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定义:分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其定义为将一个分 数除以另一个分数。
分数除法的性质:分数除法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a÷b=a×(1/b), (a÷b)÷c=a÷(b×c)等。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分数除法时,应先将除数变为倒数,再与被 除数相乘。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分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平 均数、比较大小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b61e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d.png)
=6(天) 答:甲、乙一起挖,6天能挖完这条水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8、挖一条水渠,甲每天挖这条水渠的 条水渠的 115。
110,乙每天挖这
(2)如果甲单独挖了3天,剩下的由乙单独挖,还要多少
天才能挖完?
1-3×
1 10
=
7 10
(1-
7 10
)÷
1 15
=
21 2
(天)
答:还要挖
X=56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吃了
5 8
还剩6千克 ?千克
6÷(1-
5 8
)
=6÷
3 8
=16(千克)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600人
男生: 女生:
比男生多
1 4
600×(1+
1 4
)
?人
=600×
5 4
=750(人)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列方程解答 2.用算术方法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和这两个数 列方程解答 的和,求这两个数。
工程问题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10
10
3 2
10
1
2
3
10
3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2、计算下面各题。
2 3
÷
4 9
=
3 2
35÷
7 8
= 4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906c8d767f5acfa0c7cd4f.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课件(共14张PPT)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课件(共14张PPT)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695e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6.png)
②水的体积+水的体积× 1 =冰的体积(40立方分米)答:这桶水的体积是36立方分米。 9
关键:找准乙单独完成的工作量
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甲、乙
合作两天后,甲接到其他任务,剩下的由乙单独完成。乙一共做了多
少天?[]
乙独做的工作量=工作总量-甲乙两人合作的工作量
答: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是72900 cm3。
下面是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一项工程所需天数的统
计图。三人合作6天能否完成这项工程?[ ]
把这个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1
1 15
1 20
1 25
=
300(天) 47
300 >6 47
答:三人合作6天不能完成这项工程。
工作效率: 1
1
1
15 20 25
60(km)
答:蓝鲸每小时可游60 km。
单位“1”
某市9月份下雨的天数是不下雨的
3 7
。该市9月
份下雨和不下雨的天数各是多少?[]
不下雨的天数× 3 =下雨的天数 下雨的天数+不下雨的天数=30天 7
月份天数口诀:
30
1
3 7
=
21(天)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日,唯有二月不一样。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0 21=9(天)
答:该市9月份下雨的天数是 9天,不下雨的天数是21天。
单位“1”
一个长方体盒子的宽为30 cm,宽是长的 2 ,长是高的 5 。
3
6
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是多少?[]
单位“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长:30 2 =
3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课件(27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9bd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1.png)
18
10
26
1、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三、练习巩固
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2+6
蓝色:
红色:
1
8
2
10
3
12
4
14
2、下面每个图中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照这样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 )个小正方形。
40
1
3
6
10
28
15
21
如果不画,这样排列下去,第10个数是(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 1 课时 数与形(1)
1、口算
10²=
8²=
7²=
3²=
( )²=81
( )²=25
( )²=16
( )²=1
64
100
9
9
5
4
49
1
2、说一说:在0除外的自然数中,奇数有哪些?偶数有哪些?
奇数有:1、3、5、7、9、11、13、15、17、19......
数学广角 — 数与形
例1
1
= ( )²
1
1+3 =
4
( 2 )²
1+3 +5 =
9
( 3 )²
1+3 +5 +7 =
( )²
4
1+3 +5 +7 + 9=
( )²
1+3 +5 +7 + 9 +11 =
( )²
5
6
视察上面的算式,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几的平方。
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7fdb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1.png)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含加减乘除多种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 号先算括号里的。注意避免运算顺序不当导致的错误。
03
第三章:图形与几何
直线、射线与角
总结词
基础概念与性质
射线
定义、性质、端点和方向
直线
定义、性质、平行与垂直关系
角
定义、度量单位、特殊角与性质
三角形
总结词
基础几何形态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运算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让学生 掌握运算顺序,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同时,通过 适当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各类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 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地解决 实际问题。
三角形分类
等腰、等边、直角等
三角形定义与性质
稳定性、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等
三角形定理与证明
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等
四边形与多边形
01
02
03
04
总结词:组合图形与性质
四边形:定义、性质、特殊四 边形如矩形、菱形等
多边形:定义、性质、多边形 内角和定理等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
0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统计表与统计图
01
统计表
统计表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图表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
特征和规律。
03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 示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数据的趋
势和变化规律。
02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 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不同类别
的数据。
《百分数的认识》(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4张PPT)
![《百分数的认识》(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8a79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9.png)
投中次数
谁 投
16
篮
最
准
呢13Leabharlann 谁队员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
篮 最
16 25
准
呢
13 20
18 30
队员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进比率
谁 投
16 25 16
篮
25
最
准 呢
13 20 13
20
18 30 3
5
16 64 25 100
13 65 20 100
64 65
像 100 、100 这样的分数还有一种表示方法, 可以写成64%,65%这样的情势,像这样的数 叫百分数。
%
今年国庆假期,宁波博物馆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增加了20% 。
一个数
另一个数 百分之几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64%
36% 64%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64% 64%
”
议一议:下面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吗?
3
39
一堆水果 100 吨,运走了它的 100 39%
①
②
23 100
m相当于
46 100
m的
50 100
50%
③
④
⑤1
2
小组讨论:
你能说一下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和联系吗?
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意义
百分数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 倍数关系。
分数
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 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 倍数关系。
所以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用涂一涂的方法表示下列百分数,并 说说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6% 64%
估一估: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百分之几,然后把他们分别与 对应的百分数连线。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2772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a.png)
第5单元 圆
5.2 用圆设计图案
新课导入
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
探究新知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各有 多少条?
小结
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 2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长方形 3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等边三角形 4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正方形 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有:圆形
谢谢大家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探究新知
用圆规和直尺画图案的步骤和方法:
①观察图案的特点,分析图案的设计过程; ②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地画图; ③擦掉多余的辅助线并涂上颜色。
巩固练习
1、在下列各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
无数条
无数条
2条
1条
3条
2条
巩固练习
2.如图,长方形中有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已知这个长方 形的长是18cm,圆的直径是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注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探究新知
轴对称图形具有独特的美, 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设计
1.先画出一个圆。
2.然后在圆上画两条经过 圆心并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3.依次连接对称轴与圆的交点。
4.以四边形的一条边为直 径,中点为圆心,在圆内 画出半圆弧。 5.依次以四边形其他三条边为 直径,在圆内画出半圆弧。
今天你学会 了什么?
回想一下,这 节课你学到了哪些 知识?和大家一起
分享说一说!
你有什么 感想?
评总 价结 反回 思顾
让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交流 学习心得,派 出代表进行汇 报
Hale Waihona Puke 大千世界,许多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我们一定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fc75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0.png)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3. 可以怎样列式?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2.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2. 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决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 kg的 是多少千克?
×
(2) kg的 是多少千克?
只列式,不计算。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计算下面各题
计算下面各题。
=2
布置作业
第6页练习一,
第4题、第5题、第6题。
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得数。
=0
=1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例5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的长度的 。
预设3:
4. 要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 做一做
=2
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布置作业
第10页练习二: 第1题、第3题、第4题。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2. 要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也就是求什么?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二)
3.1倒数的认识
3.2分数除法
4比
5.1圆的认识
5.2圆的周长
5.3圆的面积
5.4扇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准备: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1)你是怎么想的?(2)依据是什么?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
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
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单元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位置(一) 新授课新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1、教学例1(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3、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3教学目标(1)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熟练的表述物体相对观测点所在的方向。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关于位置与方向,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些知识?师:1、用课件出示十字方向标,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标出东、南、西、北。
2、再出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标,依然根据学生的汇报标出他们的名称。
3、提问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与东、南、西、北夹角是多少度?并根据学生的叙述标出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相关旧知的前提下,通过课件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激活相关旧知,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 师:谁能为客人们介绍一下咱们校园的布局(出示情景图)。
请学生叙述建筑的位置。
师:教师适时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图中东、南、西、北所在方向的呢”?引导学生归纳出,早上太阳在东面,所以这幅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学习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收集有用的信息来判断生活中的方向,以及方向具有相对性这一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师:请同学们以校园为观测点,为客人们介绍学校周围的建筑所在的方向。
师:咱们继续来看图,谁能说一说石墙镇卫生院和砖厂所在方向?之后出示岳庄社区的位置,让学生试着描述。
师:大家判断一下谁说得更准确?师:谁再来说一说岳庄社区的准确位置?(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用手势从正东开始扫过相应的角,并板书:东偏南)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你能在说的同时也用手比划一下吗?(借此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师:这个角是30°,那这个角又是多少度?(用手扫过岳庄社区所在方向与正南方的夹角)师:谁能换种方法说一说岳庄社区所在的方向?生:岳庄社区在咱们学校的南偏东60°方向。
(用手势扫过)师:(板书:南偏东)小结:我们在介绍物体所在方向时,一般习惯使用较小的角来描述。
(课件隐去另一种说法)(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索方向的描述方法,同时辅以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不同描述方法的探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湖山菜园在咱们学校的什么方向?随着学生的叙述出示答案,并追问还可以怎么说?之后用同样的方法练习描述中国移动营业厅和天泰小区的位置,并在学生描述的同时板书:西偏北、北偏西、西偏南、南偏西等方位词。
小结:我们学会了八个新的方位词(东偏南、南偏东、东偏北、北偏东、西偏北、北偏西、西偏南、南偏西)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方向的描述方法,力图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师引导学生继续看图,叙述拓达鞋厂的方向,并引发矛盾冲突。
师:都是东偏北30度,怎么会有两个建筑?(并由学生指出距离不同)由此引出要准确的表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还要在方向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条件——距离。
并让学生练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引发的矛盾冲突进行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感受在确定物体位置时距离的重要性。
)课件中再次出现刚刚大家介绍的几处建筑物,但此时加上了距离,之后随着学生的叙述用课件显示出每个建筑物位置的描述方法。
安排练习,让学生介绍学校周围的其它建筑。
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点击相应的位置。
(并在这里引导学生注意方向标志的变化)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巩固练习,提高应用能力:(先给学生时间完成手中的练习卷,之后教师用课件随着学生的汇报,标出各角的大小并显示出各空的答案。
)并注意及时的激励(设计意图:巩固物体位置的叙述方法,并落实在书面上。
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重要性)师:(出示第二题)谁发现了第二题与第一题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在缺少方位词的图中辨别方向,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引导进行小结、质疑、和激励。
师:能说的具体一些吗?师:今天同学们课上注意了很集中,希望明天的课上,你们依然能保持这么优秀的学习状态。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