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脊神经后支的骨纤维管的解剖与影像测量观察与临床意义
张宗恒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解剖之腰脊神经后支解剖与针刀微创(附视频)
张宗恒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解剖之腰脊神经后支解剖与针刀
微创(附视频)
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腿疼痛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今天我们就通过尸体解剖来更深入认识这类疼痛,同时针对这类疾病探寻针刀等软组织微创外科技法。
首先我们来看下张宗恒老师在南方医大解剖教研中心的相关解剖视频。
1.骨骼标本上讲解腰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路线、支配范围、易卡压点(我们又称之为解剖力学薄弱区)。
2.脊神经后支针刀微创外科松解的技巧及骨骼肌链传递对骨纤维管的力学影响。
尸体解剖腰脊神经后支走行易卡压区及软组织微创外科松解技法。
骨纤维管:止于副突的最长肌腰部和起于乳突的多裂肌及架于其上乳副间韧带形成骨骼肌链力学传递应力枢纽,长期不良力学刺激韧带增厚、肌腱止点区纤维增厚骨纤维管狭窄,使走行其内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而引发后内侧支源性腰痛。
骨纤维孔:由上关节突外侧缘、横突根部上缘、横突间韧带廉状缘形成的骨纤维孔,脊神经后支经此孔入横突后区,分后外侧支及后内侧支,后外侧支又发出肌支配最长肌、髂肋肌腰部,其终末支最后入臀参与臀上皮神经的组成。
臀上皮神经入臀点(骨纤维管):由胸腰筋膜浅层弓状纤维与髂嵴后唇骨嵴形成,针刀布点及撬剥松解技巧。
通过尸体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及骨骼标本的讲解演示,我们对脊神经后支的解剖支配范围,走行路线,解剖力学薄弱区(易卡压点)及针刀等软组织微创外科松解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脊神经后支源性疼痛为椎管外源性疼痛,临床上我们把脊神经后支源性疼痛分为后内侧支源性疼痛和后外侧支源
性疼痛;又分别分为损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源性疼痛,此分类对椎管外源疼痛靶向诊断及软组织微创外科技法选择非常有益,以后我们会与大家分享相关病例。
腰神经根与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腰神经根与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3陈爱芳,孙庆举,李长勤(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关键词:腰神经根;腰神经后支;解剖中图分类号:R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115(2008)022******* 腰腿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常以此主诉就诊。
对于腰腿痛的病因,除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外,近年来腰椎管外的解剖结构对腰神经根和腰神经后支的卡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26]。
单云官[7]将腰神经走行的全程称为腰神经通道,腰神经通道的任何部分及其内容如发生病变均可产生腰腿痛。
腰神经根和腰神经后支受压后最易产生临床症状,现对其走行、分支及腰神经通道周围的解剖结构进行简要综述。
1 腰神经根与腰神经通道1.1 腰神经根(lum bar nerve r oot)腰神经根自脊髓发出,穿出硬脊膜囊后,前、后根居于固有的根鞘内,至椎间管外口远侧根鞘续为神经外膜,神经根向前下外斜行。
1.2 腰神经通道(lum bar nerve r oot pathway)腰神经根经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至椎间管外口,这段狭窄的骨纤维性通道即腰神经通道。
Casey[8]将该通道分为三区。
入口区:指神经根离开硬脊膜囊到峡部上缘,前壁为椎体后缘和椎间盘,后壁由上下关节突、关节囊、黄韧带构成。
此区最容易产生压迫。
中区:位于椎板外侧的峡部和椎弓根下部,此区的神经结构为脊神经节,占空间较大,对轻微刺激较敏感。
出口区:指椎间孔(管),上下壁为椎弓根,前壁为椎体上下缘及椎间盘,后方为关节突之外侧。
神经根紧沿上一椎弓根的下缘。
而郭世绂[6]则把通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神经根管,通常将腰神经根穿出硬脊膜囊后,行经侧隐窝、盘黄间隙段称腰神经根管。
它的前界为椎体后缘,外缘为椎弓根的内侧,内侧缘为硬膜外脂肪及马尾神经囊,后方为小关节面的内侧半及关节突。
神经根管内宽外窄、前后略扁,如同小口朝外的漏斗,愈向下愈长,L5神经根管长度几乎为L1神经根管的2倍。
腰椎小关节周围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f a c e t j o i n t s a n d i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L I P e n g , YA NG C h u n , C AI J i n g . t o n g , L I U J i n — s h e n g , XU Gu o . g a n g 。J I AN G S u . ui r n g 。 ( 1 De pa r t me n t o f Huma n Ana t 。 .
,
.
my,S ha n t o u Uni v e r s i t y Me di c a l Co l l e g e,S h a n t o u Gua n g d o ng 5 1 50 41,Chi n a;2.De p a r t me n t o f Hu ma n Ana t o my,Gu a ng do n g M e di c a l
t h e f a c e t j o i n t s w e r e e x a m i n e d . Me a s u r e d t h e d i s t a n c e s f r o m t h e l a t e r a l p o t r o f t h e b o n e i f b e r t u b e , t h e a t r i c u l a r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f a c e t j o i n t a n d
F i v e c o r p s e s we r e d i s s e c t e d ,a n d t h e a n a t o mi c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e e n t h e me d i a l b r a n c h e s o f t h e p o s t e r i o r b r a n c h o f t h e s p i n a l n e r v e s a n d
临床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基本原
临床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疗效总结概述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与脊柱退变和/或椎旁肌肉韧带等急慢性损伤相关。
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颈、胸、腰、舐段脊柱),表现为头面部、颈肩背、腰能臀部的疼痛及围绕脊柱区的放射痛/牵涉痛。
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椎小关节病变引起相关疼痛的发病率:腰部10%〜15%,胸背部40%〜5096,颈部45%〜55%,但未查阅到整体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发病率的文献报道。
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慢性疼痛常用的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脊神经后支解剖学特点脊神经后支共31对,属于混合性神经纤维。
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脊神经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后行,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CKS4〜5及尾神经除外)。
通常后内侧支走行于小关节连线与后正中线之间,后外侧支走行于小关节连线外侧。
因脊神经后支多走行于脊柱后方的骨骼、肌肉、韧带和筋膜之间的骨纤维管中,这是其容易受到刺激、卡压/损伤,进而产生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1.颈脊神经后支分布至颈项区、顶枕部皮肤和深层肌。
C2后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分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
如图1所示,枕大神经在其分出起始处、走行中及穿出上项线时,均易受到痉挛的肌肉或腱膜卡压,此为C2后支相关性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2.胸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胸脊神经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后行,经上下两横突之间、肋横突前韧带及横突间肌之间,分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支配椎旁肌群的运动和背部皮肤的感觉在胸段,脊神经后支分支及走行解剖变化较多,后内侧支不但支配该神经所在的小关节,还支配它下方的一个小关节。
但是后内侧支在胸椎椎板中点偏外侧处位置较为固定,可以作为治疗靶点。
3.腰脊神经后支分布至腰区、臀区的皮肤和深层肌,1.1~1.3后外侧支参与组成臀上皮神经,跨越潞靖后部达臀区上部;舐、尾脊神经后支分布至能骨背面和臀区的皮肤。
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李贺;肖思;韩卫东;刘纪文;张怀奇【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方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和对照组(行臀上皮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参数(日常活动干扰参数、情绪干扰参数、睡眠干扰参数),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3、6个月内患者臀腿部疼痛的复发情况.失访3例患者.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2.8±0.6)分比(3.3±0.4)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2.7±0.4)分比(3.7±0.5)分,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的臀腿部麻木不适,48 h内缓解.患者无感染,无脊髓损伤、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术对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安全有效,治疗后疗效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8(022)008【总页数】4页(P1526-1529)【关键词】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臀上皮神经综合征【作者】李贺;肖思;韩卫东;刘纪文;张怀奇【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33【正文语种】中文臀上皮神经综合征,又被称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自腰部脊神经后外侧支发出后,在经过髂嵴部位骨纤维管道下行进入臀部的行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管道缩窄、变形[1],导致该神经受到压迫所出现的腰臀部感觉异常及弥散性疼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
腰脊神经后支痛
一、应用解剖
脊神经共有31对,出椎间孔后,迅速分为前支、 后支、脊膜返支及交通支。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入椎 管分布于脊膜,交通支连接脊神经与交感干。一般来 讲脊神经前支较粗而后支较细,后支穿过横突间隙向 后行,分布于项部、背部、腰部及骶尾部的肌肉和皮 肤,很多邻近脊神经的前后支相互交通成网,有利于 脊柱活动的协调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因其 较为复杂的神经网络分布,造成了脊神经后支性疼痛 主诉定位的不精确,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临床上可根据解剖结合疼痛区域,大体确定脊神经后 支受损范围。
三、诊断
符合以下四个条件者可以诊断: 1、病史:可发生在搬物、突然扭腰等动作之 后,有时继发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或椎体压 缩性骨折。有的患者无明确的外伤史,甚至发 生了压缩性骨折并不知道,经拍x片才证实。 2、症状:常有急、慢性腰痛,无神经根症状。 急性腰痛发作症状重,翻身、行走困难,体位 改变加重,尤其是晨起时疼痛剧烈,疼痛区域 局限或模糊不清;可伴有髋部、臀部及股后外 侧放散痛,疼痛不超过膝关节。
程。
穿刺及注药时,穿刺针针尖斜面应向内而不可向 外,可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并有利于药物向后 支主干扩散。注意:一旦针尖抵达横突根部上缘, 即停止进针。若针尖滑过横突上缘继续进针超过 1~1.5cm时,则形成脊神经根(包括前、后支)阻 滞。如要阻滞多个阶段的后支主干,可用同样方 法进行穿刺。如果病灶在侧隐窝部位则脊神经根 就会受到刺激,多出现前、后支区域疼痛,但有 时也可仅表现为后支痛。此时可行侧隐窝穿刺进 行神经阻滞,通常5ml消炎镇痛液即可阻滞3~5 个节段骨纤维孔。位于 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 向垂直。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 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 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其体表投影相当于 同序数腰椎棘突外侧的下述两点连线上:上 位点在第l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2.3cm,下 位点在第5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3.2cm。骨 纤维孔有腰神经后支通过。
【解剖】脊神经后支
【解剖】脊神经后支近年来,随着对急、慢性非特异性颈肩腰背痛的研究不断深入,源于脊神经后支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类疼痛的发病率高,大约占非特异性颈、肩、腰腿痛的80%,并且疼痛的性质、分布区域通常不像脊神经前支那样明显,常常可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对于此类疼痛患者采用对常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如何正确认识此类疾病,对临床疼痛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章拟就脊神经后支性疼痛一些基本问题介绍如下。
颈神经后支在颈部的8对脊神经中,C1~7脊神经是从同序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而C8脊神经则在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颈部的脊神经干较短,穿出椎间孔后立即分成前、后支,均为混合神经。
除C1脊神经外,其余颈部脊神经后支再接着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除C2、3、4、5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支配皮肤外,其他颈部脊神经的后支均支配肌肉。
C1脊神经的后支又称枕下神经,属于运动神经,穿过寰椎后弓与椎动脉之间入枕下三角区支配其周围诸肌,使头部作回旋运动。
C2脊神经后支在颈神经后支中最为粗大,在寰椎后弓和枢椎椎弓板之间、头下斜肌的下侧穿出,外侧支支配项肌(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内侧支又名枕大神经,支配枕部的皮肤;枕小神经为C2脊神经前支降支与C3脊神经前支升支形成的颈神经第2袢发出,同时发出耳大神经。
枕大神经与C1、3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相交通,在头半棘肌下缘形成颈后神经丛。
C3脊神经后支绕过第三颈椎的横突后行,经过横突间肌内侧分出内、外侧支。
内侧支为皮支分布于项部,并在斜方肌深侧发出一支小分支—第3枕神经,分布于项部及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C4~8脊神经后支绕过相应的椎间关节后,分为内侧支及外侧支。
其中除C4、5脊神经内侧支达项部皮肤外,其余内侧支和外侧支均为肌支,支配相应肌肉活动。
胸神经后支胸部脊神经均在同序胸椎下方的椎间孔发出,穿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支。
后支分出后经上、下两个横突之间,肋横突前韧带及横突间肌之间向后行走,分出内外侧支。
脊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腰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与腰痛的关系脊神经后支由脊神经发出,后支主干短,仅0.5—1.0cm即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上腰段分支点约在椎间孔外1.5cm处。
下腰段分支点约在椎间孔外2.0cm处。
内侧支较细,跨横突根部纤维骨孔向下绕过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外缘,经乳突副突间骨纤维管,呈树状分支分别至棘突同位和下位小关节。
主干下降3个椎骨平面,由后正中线附近穿出深筋膜至皮下。
外侧支比较粗,紧贴横突背部骨沟,在骶嵴肌内向下外背侧迁曲穿行,也有分支到同位和下位小关节,主干下降一个椎骨,由骶嵴间沟穿出,在髂腰肌表面穿出腰背筋膜至皮下。
外侧支L1—L5脊神经通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依次排列。
L1--L2外侧支经过髂嵴至臀,L3可达股后腘窝上方,L4—L5越过髂嵴,骶髂关节至骶后。
相邻腰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之间互相交通,有的多次交通,其类型有:后外侧支之间交通,后支与外侧支间交通。
这种复杂神经网络和多节段重叠分布模式,带来腰痛主观定位不太明确,同时提出某支脊神经后支破坏时,不会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腰背痛神经定位方法:以小关节为界,主诉痛区在小关节连线和后正中线间提示内侧支受累。
痛区在小关节连线外为外侧支受累。
主诉痛区在小关节两侧提示内外侧支同时受累。
例如主诉腰痛在两小关节连线内,以同平面棘突作标志,向头端数3个棘突,找到同平面横突,小关节突,棘突3个压痛点,并向主诉痛点放射,则该平面为损伤平面,如腰痛位于臀或髂部外方,根据L1—L5外侧支在该处的排列顺序,应定位L1平面,若该平面横突,关节突及棘突有压痛,深压向(主诉区)放散即可定位,有时疼痛广泛内外侧都有只要在同一脊椎平面找到三点压痛,并向痛区放射痛即可定位。
利用这种神经关系追踪疼痛来源的方法称为腰痛神经定位。
济宁交通医院供稿。
系统详解:腰椎神经后支的解剖
系统详解:腰椎神经后支的解剖课程知识点知识点1腰背部的解剖——肌肉课程中为了讲解方便采用运动肌(使脊柱产生运动)和稳定肌(稳定脊柱,使脊柱整体运动)的作用。
•运动肌:在慢性腰痛的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稳定肌:在慢性腰痛的发生和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
对于微创手术来说,微创与否主要在是否保护好稳定肌,而不是手术切口的大小。
稳定肌包括多裂肌、回旋肌、横突间肌等。
知识点2腰背部肌肉的功能腰部稳定肌罢工,会引起运动肌的痉挛。
运动肌痉挛并不是为了运动,而是为了保持腰椎的稳定。
长时间运动肌痉挛会造成板状腰,治疗时应考虑激活罢工的稳定肌,使稳定肌和运动肌的相互协调作用恢复,能够正常运动。
例:对于顽固性腰痛治疗应考虑稳定肌术后恢复锻炼:一般推荐三点支撑、五点支撑和燕子飞锻炼运动肌,倒走锻炼稳定肌。
两组结合可以充分锻炼腰背部的功能。
知识点3脊神经后支的解剖脊神经后支发出与椎间孔内,在相邻横突中上三分之一处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
后内侧支又分为上、中、下三支。
上支支配上一个关节突关节,中支与下支沿着横突和关节突交界处向下行走,支配肌肉;中支行走到关节突关节下端,经过乳突和副突以及它们相连的韧带后转向内侧(支配多裂肌、回旋肌等腰椎稳定肌);下支直接向下向外行走(支配下一个关节突关节)。
腰1、2、3脊神经后外侧支形成臀上皮神经;腰5脊神经后外侧支形成臀中皮神经;腰4脊神经后外侧支的变异较大,可能参与形成臀上皮神经或者形成臀中皮神经,多数参与形成臀中皮神经(具有一定争议)臀上皮神经经过横突背侧的骨纤维管道、骶棘肌、髂肋肌、背阔肌及其筋膜(主要卡压点之一,另外一个为在横突和关节突交界处形成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时)、在骶棘肌内发出交通支。
经髂棘上的骨纤维管道支臀部浅筋膜。
知识点4脊神经后支的作用或功能◆◆◆ ◆◆专家介绍鲍朝辉 | 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科。
北京佩恩康医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脊柱损伤研究会委员。
广西壮族腰椎骨纤维管的观测
广西壮族腰椎骨纤维管的观测
倪辉;朱芳武
【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1998(021)001
【摘要】对54例广西壮簇男性成人干骨腰椎的骨纤维管的出现及管的入,出口长征,宽径,长度作了测量及其所在椎体的位置作了观察。
结果表明,随腰椎序数的增加,年龄的增长,骨纤维管的出现率逐渐增高。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倪辉;朱芳武
【作者单位】桂林市南溪山医院中医科;桂林市南溪山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71
【相关文献】
1.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及急性腰肌纤维织炎的临床观察 [J], 杨晓红;明德玉;等
2.与胸12,腰1椎骨对应的腰骶神经根的应用解剖 [J], 党瑞山;张少成
3.腰5神经根纤维瘤误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 [J], 曾凡伟;瘳光禄
4.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及急性腰肌纤维织炎100例临床观察 [J], 杨晓红;孙文玲;单磊
5.国人腰升静脉及腰静脉的解剖学观测 [J], 赵宝权;郝立君;杨学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神经后支及其骨纤维管的应用解剖
An An a t o mi c a l S t u d y o f Lu mb a r P o s t e r i o r Ra mi F i b e r s a n d T h e i r B o n y Ca n a l s
p r o v i d e s o l i d d a t a or f c l i n i c l a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a i n s y n d r o me s i n t h e l o w e r e x t r e mi t i e s a n d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r e g i - me n d e s i g n f o r t h e m.M e t h o d s :I n 1 5 c a d a v e s r t h a t me t t h e c r i t e i r a f o r t h i s s t u d y,t h e l u n l b a r p o s t e r i o r r a mi i f b e r s w e r e d i s s e c — t e d,w i t h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mc t u r e,d i s t ib r u t i o n a n d he t ma n n e r o f b r a n c h i n g o f t h e s e n e r v e i f b e s .a r n d t h e i r s u r ou r n d i n g s t nc r — t u r e s o b s e r v e d .T h e l e n g t h。t r a n s v e r s e a n d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d i a me t e s r o f t h e n e r v e i f b e s r we r e l n e a s u md u s i n g t h e s l i d i n g c a l i p e r .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肖礼祖;熊东林;蓝惠琴;蒋劲;张德仁;邵立健【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5(10)9【摘要】目的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穿刺径路.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进行解剖学研究;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对30例腰腿痛病人X-线及CT图片所示椎骨、硬膜囊与神经后根进行测量并分析,寻找一条安全穿刺脊神经后根的路径.结果尸体标本示脊神经前、后根分别位于马尾前、后部,后根较前根粗大,出硬脊膜后下行一段距离再出椎间孔,L3,4、L4,5、L5S1椎间隙的硬膜囊直径小于相应节段椎板间隙间距,且越低位者差距越大.病人测得的数据与标本相似,临床上从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进针均能抵达相应的脊神经后根.结论经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入路可抵达相应脊神经后根而不伤及硬膜囊.【总页数】2页(P391-392)【作者】肖礼祖;熊东林;蓝惠琴;蒋劲;张德仁;邵立健【作者单位】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052;江西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R323.4+3【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脑瘫患儿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的应用 [J], 艾克拜尔·哈里克;逯霞;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许健;闫宝锋;买尔阿芭;许菊芳2.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应用解剖学研究 [J], 高晓群;王延芬;聂培力;高龙远3.腰骶部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 [J], 杜爱民;孙成彦;彭云川;许础;林思渝;赵泽宇4.腰骶部马尾神经临床应用解剖 [J], 乔梁;谭保斌;卢洪凯;杜茂信;刘钊;吴新红;李文成5.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J], 徐朋;徐达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腰神经后支卡课件-文档资料
相关解剖
在横突背面中、外侧份可 以找到外侧支
在上关节突的外侧面或其 内下方可找到内侧支
在椎间孔处可找到后支神 经干
有人以此定位法,采用腰 神经后支切断术治疗顽固 性腰背痛
相关解剖
腰神经后支及其内外侧支,均通过骨纤 维管,穿竖脊肌,出入胸腰筋膜,皮下 组织等。
活动受限
慢性者活动轻度受限,也有活动很困难者 急性者活动极度受限
临床表现与诊断
体征
压痛点
痛位一般无压痛,即使有也极轻微 明显的压痛点在没有疼痛的部位 压痛点多出现在疼痛部位的上方约2-3个椎体的
横突部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压痛点规律
疼痛在臀部,越靠近臀部外侧,其痛源点的位置越 高,而越靠近中线的疼痛部位,则痛源点位置较低。
肌内段
即从入肌点至出肌点之间的一段,不易受压
筋膜下段
由出肌点至出筋膜点一段
皮下段
穿越髂嵴后在臀部大腿后侧,甚至远达小腿部都有 皮支存在,司理皮肤的感觉
相关解剖
皮下段分布规律
由 T11 - L1分出的外侧支,越髂嵴和髂嵴稍 前方的上缘,进入臀部外侧份,臀中肌、阔 筋膜张肌表面的浅筋膜的浅层。
相关解剖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 管
腰神经后支神经干, 在神经根管的出口 处所通过的骨纤维 管称脊神经后支出 口骨纤维管。
位于椎间管外口的 外下方,即椎间管 外口后外方横突根 部上缘。
相关解剖
L1-4脊神经后支的骨纤维管
内下壁为下位椎骨横突根部的上缘与同一椎骨上关 节突根部的外侧缘之间的骨面
外上璧为横突间韧带内缘与纤维膜围成 骨纤维管的断面可呈四种形状:
椎管的解剖及其影像学循征
椎管的解剖及其影像学循征一、椎管的解剖1.1 椎管的位置和结构椎管是指由椎体构成的脊柱的中央空腔,是保护脊髓和脊髓神经根的重要结构。
椎管位于脊椎骨的后部,由连续的椎孔组成。
椎孔之间由椎间孔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结构。
1.2 椎管的生理功能椎管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和脊髓神经根免受外力和压力的损伤。
它还通过提供足够的空间给予脊髓和神经根运动和正常的解剖位置。
1.3 椎管的相关结构椎管周围还有一系列与其密切相关的结构,包括椎间盘、椎旁静脉丛、椎管内脊髓膜等。
这些结构与椎管一起组成了脊柱的完整解剖结构。
二、椎管的影像学循征2.1 影像学检查椎管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椎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
2.2 椎管狭窄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内径减小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椎管狭窄常见于老年人,主要原因包括退行性改变、骨赘形成等。
椎管狭窄可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的症状,如腰背痛、下肢无力等。
2.3 椎管积液椎管积液是指椎管内液体的异常积聚。
椎管积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肿瘤等。
椎管积液的表现包括椎管扩大、椎间间隙增宽等。
2.4 椎管畸形椎管畸形是指椎管形态异常或结构变异。
椎管畸形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发育异常、先天性畸形等。
椎管畸形可导致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或损伤,进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2.5 椎管肿瘤椎管肿瘤是指发生在椎管内的肿瘤。
椎管肿瘤可为良性或恶性,常见的有脊髓膜瘤、神经鞘瘤等。
椎管肿瘤的影像学循征包括椎管扩大、椎管内软组织肿块等。
椎管的解剖及其影像学循征对于诊断和治疗椎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椎管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病变,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及时诊断和治疗椎管病变,可以有效预防并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骨纤维管的体表定位
骨纤维管的体表定位蒙世远;蒙新立;谢志安;陈杰华;龚建古;薛昌强;黄绍明【摘要】目的:对腰神经后内侧支穿过的骨纤维管进行解剖观察和定位,为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引起的腰腿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腰骶部标本上,解剖观察腰神经后支,测量骨纤维管与相应腰椎棘突的位置关系.结果:骨纤维管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从上至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有差别,男性大于女性约2 mm.骨纤维管至相应椎骨棘突最高点的距离(深度),左右侧和男女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纤维管均位于椎骨棘突最高点上方,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比较L1和L5有差别,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纤维管的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定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3页(P689-691)【关键词】骨纤维管;腰神经后支;下腰部疼痛【作者】蒙世远;蒙新立;谢志安;陈杰华;龚建古;薛昌强;黄绍明【作者单位】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南宁 530300;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南宁 530300;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7+1腰腿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病因复杂,其中只有少部分可找到明确的病因,但大部分病因并不明确,曾一度过分归咎于椎间盘突出、小关节退变、肌肉劳损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等。
近年来随着对脊神经后支研究的深入,发现腰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或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在腰痛患者中占80%左右[1]。
本文对腰神经后支穿过的骨纤维管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骨纤维管与相应腰椎棘突的位置关系以进行体表定位,为临床治疗由于腰神经后支卡引起的腰腿痛提供形态学资料。
腰神经后内侧支与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
腰神经后内侧支与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潘曦东;刘文彪;张玉和;姚班;贺智【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00(021)003【摘要】目的:为探讨腰神经后内侧支在乳突副突间沟骨纤维管(简称骨纤维管)处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腰神经后内侧支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分别测量骨纤维管的大小、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以及体表定位.结果:腰神经后内侧支的直径L1~4均数为0.79mm,L5为0.65 mm;骨纤维管的纵、横径均数L1~4基本相近:分别为2.20mm,1.71mm左右,而L5分别为1.12mm、1.30mm;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L3~5分别为2.07mm、2.03mm、1.91mm;体表定位在相对应的各腰椎平面距后正中线外侧约20~25mm处.结论:在腰神经后内侧支的行程中存在多处受压的解剖因素,其中以骨纤维管内的一段更为明显,这为临床治疗腰腿痛提供了解剖学基础.【总页数】3页(P195-197)【作者】潘曦东;刘文彪;张玉和;姚班;贺智【作者单位】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 300162;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 300162;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 300162;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300162;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 3001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85【相关文献】1.腰后关节紊乱症与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章永东;蒋位庄2.经皮腰神经后内侧支及腰后关节囊松解术治疗慢性腰痛54例 [J], 杨米雄; 乐北治3.针刺脊后神经内侧支区治腰骶痛 [J], 田永红;杨培俐4.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和椎间盘与腰后关节紊乱症的关系 [J], 王钢5.用骨间前神经修复尺神经掌深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J], 韩震;周莹;周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纤维管的实性标本和核磁测量结果对比的临床意义
骨纤维管的实性标本和核磁测量结果对比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多对核磁、实行标本的骨纤维管横纵径的测量对比,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取由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经防腐处理的脊柱实性标本20套和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片,分别测量骨纤维管横纵径,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发现实性标本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其长度分别为6.15±0.75mm、6.48±0.89mm、7.32±1.03mm、7.65±1.12mm、8.21±1.23mm;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的长度分别为6.03±1.05mm、6.52±0.83mm、7.49±1.2mm、7.63±0.82mm、8.37±1.34mm;实性标本测量与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长度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中观察到脊神经后支走形、直径,对临床治疗定位参考有意义。
结论:实性标本测量骨纤维管结果较与核磁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骨纤维管;实体标本;核磁【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47-01腰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特点是后内侧支较细,自脊神经后支分出后向后下紧贴横突根部的骨纤维孔下行,并沿下位椎体上关节突根部的外侧斜向后下进入乳突与附突之间的骨纤维管,骨纤维管又称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
该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之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由前、后、上、下四壁构成。
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为上关节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为副突。
此管的解剖位置比较恒定,解剖标志清楚,此次研究显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从发起点至骨纤维管入口处长度介于2~4mm之间,从起始处测得脊神经后支的直径介于0.5~0.8mm之间,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减小,其中L2-L4侧后内侧支有腰血管分支伴行进出骨纤维管,故腰骶神经后支卡压是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卡压的解剖主要在于骨纤维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脊神经后支的骨纤维管的解剖与影像测量观察与临床意义
目的:针对临床顽固性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症状,通过研究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解剖结构与影像学定位,为临床准确诊断治疗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对解剖学资料、影像学测量数据,精确的治疗减少医疗风险。
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5具尸体解剖并观察腰神经后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周围有关的解剖结构,用游标卡尺测量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长度、出入口的纵径和横径。
选取15例患者腰椎MRI,测量腰椎脊神经后支距棘突的垂直、水平距离,结果: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平均长度为7.095mm,直径 1.595mm,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出口分为近圆型、近椭圆型、裂隙型3型。
结论: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为狭窄、坚固管道,对穿过其中的腰神经后支起到保护作用;腰神经后支走行、分支均经过骨纤维管,任何一处病变均会导致腰神经后支发生卡压;腰神经后支及其骨纤维管与后正中线的距离、与体表的深度为临床经皮行微创脊椎内固定术、针刀松解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缓解腰神经后支卡压张力、选择性定点封闭穿刺术等操作提供依据。
标签:腰椎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虽经各种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理疗后腰腿痛症状有所好转,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残留有顽固性腰骶部疼痛[1-2],本研究采用局部神经阻滞、乙醇阻滞、酚甘油阻滞、低温冷冻以及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发作。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为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延续[3-4],走行向后.上壁前缘为横突间韧带的镰状缘、后外侧部有上关节突副突间韧带覆盖,下壁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壁为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缘与横突根部之间的骨面,外侧壁为横突问韧带的内侧缘,本研究通过解剖学、影像学观察测量统计数据,以指导腰神经后支进行定点治疗,改善顽固性腰骶部疼痛。
1、材料与方法
1.1 用经过10%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年尸体15具,计30侧观察腰神经后支的走行和分布范围测量其主干的长度和宽度
1.2 观察测量成年患者腰椎核磁片15例,测量其腰神经后支距棘突的垂直、水平距离
2、结果
2.1腰神经后支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腰神经后支在腰椎间孔外发自腰神经主干,向后外行于下位腰椎上关节突的外侧,至腰椎横突间韧带内侧缘的骨纤维孔处,分为腰神经后内侧支和腰神经后外侧支。
后内侧支经过下位腰椎上关节突根部的外侧斜向后内下,至椎板的后面
转向下,约跨1-3个椎骨,重叠分布于腰椎间关节连线内侧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肉;后外侧支较粗。
除L5外,宽度均在1mm 以上,出骨纤维孔后,沿横突上缘自骶棘肌深面向下外背侧走行,在发出点有小分支到同位和下位小关节,然后进入骶棘肌,支配骶棘肌的中间份和外侧份,下降约3个椎骨平面,从骶棘肌外侧缘穿深筋膜至皮下。
后内侧支的皮支分布于腰、骶部后正中线与腰椎间关节连线之间;T12至L5的后外侧支皮支分布于腰椎间关节连线以外,由L1来的神经穿过腰背筋膜,经髂嵴上缘进入臀部外侧部,于臀中肌表面的浅筋膜浅出,L2来的神经穿过腰背筋膜进入臀部中下部、臀中肌和臀大肌下部表面的浅筋膜中层;L3及L4来的神经进入臀部内上部,斜跨臀大肌前缘或平行于该肌前缘与臀中肌之间的双层筋膜沟中下行,然后浅出。
2.2测量结果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观测结果见表1
表1 解剖尸体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的测量结果(x±s)mm
部位骨纤维管
横径纵径长度
L1 1.77±0.48 2.21±0.73 7.5±1.12
L2 1.74±0.53 2.31±0.59 8.6±1.51
L3 1.69±0.49 2.13±0.88 8.2±2.0
L4 1.63±0.59 1.89±0.64 7.6±1.98
L5 1.41±0.47 1.12±0.38 6.7±1.13
表2 病患核磁测量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中点
至后正中线的距离及其深度(x±s)mm
部位骨纤维管
骨纤维管中心到同一椎骨棘突顶点冠状面的矢状距离(深度)骨纤维管中心到同一椎骨棘突顶点矢状面的水平距离(中线距离)
L1 30.28±3.83 19.38±2.94
L2 32.49±3.82 20.98±3.22
L3 35.08±2.95 22.81±3.08
L4 38.01±3.29 24.17±3.15
L5 39.09±3.60 24.86±3.41
3、讨论
慢性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病人常规治疗无效时,考虑腰椎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卡压腰脊神经后支引起[5-6],可行腰椎脊神经后支局部治疗。
腰椎区域在椎间关节连线之间,表示内侧支受累;腰痛区域在椎间关节连线以外,表示外侧支受累;痛区在两侧,表示两者同时受累。
通过受刺激的神经部位不同,产生腰痛的部位不同;以及支配痛区的神经,可区分受累神经进行分析病情。
在询问病人主诉疼痛部位后,分析致痛原因,利用腰神经后支的分布规律,可追踪受累的腰神经后内、外侧支,找出原发受损或受压部位,临床根据腰神经后内外侧支的分布规律及走形,准确无误的行局部神经阻滞、小针刀以及射频、无水酒精阻滞治疗及手术治疗,缓解顽固性腰骶部疼痛。
但要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结构,从解剖观测可知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入口处距腰神经后支主干以及腰神经前支甚近,平均约3.2mm,易损伤腰神经前支和后支主干及其伴行血管,治疗时勿引发治疗的并发症。
我科临床针对100例慢性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病人皆在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后5-10min疼痛明显减轻或消除,三次内治疗后痊愈63例,再行小针刀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松解术治疗痊愈26例,经射频热凝治疗痊愈8例,后间断随访一月、三月。
通过解剖学资料研究与影像资料测量统计测算,为临床对于腰椎脊神经后支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数据基础,指导临床医师更合理、更安全的进行腰椎脊神经后支有创操作,在其三者结合角度看是极其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士同,刘恒敬,于志勇,等.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114.
[2]纪春楠,王高峰,刘金杰.齐刺治疗枕小神经痛45例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0);37-38.
[3]王斌,易南,马虹,等.腰骶部脊神经后支行经特点及骨纤维管道解剖测量[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88-90.
[4]潘曦东,刘文彪,张玉和,等.腰神经后内侧支与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0,21(3):195-197.
[5]兰宝金,陈玲珑,林桐生,等.根据臀上皮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再论腰腿疼[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15(2):200-201.
[6] Maigne JY,Doursounian L.Entrapment neuropathy of the medial superior
cluneal nerve-19 cases,surgically treated,with a minimum of 2 years’follow-up[J].Spine,1997,22:1156一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