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题(一)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时间 1 20 分钟满分10 0 分)第一部分客观题第一部分共 60 道题,共计50 分,其中1-20 题每题 0.5 分,第21-60 题每题 1 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9=0.3B.0.13=0.0001C.(√3)-1=√3D.(-2)3÷21*(-2)=822. 函数y=√3−x中,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A. x≤3B. x≤3且x≠2C. x>3且x≠2D. x ≥33. 某公司10位员工的年工资(单位万元)情况如下: 3,3 ,3 ,4,5,5,6,6,8,20,下列统计量中,能合理反映该公司员工年工资中等水平的是()。

A .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4. 若集合A={-2<x≤1},B={x‖x-1≤2},则集合A∩B=( ).A.{x│-2<x≤3}B.{-2<x≤1}C.{-1≤x≤1}D.{-2<x≤-1}5.一元二次方程x 2+x+14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6.在“x 2口2xy 口y 2”的空格 口 中 ,分别填上 “+”或“-”,在所得的代数式中,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 )。

A.14B.12C.34D.17.若 a ∈R ,则a=1是复数 z=a 2- 1+(a+1)i 是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如图,⊙O 1和⊙O 2, 内切于点 A ,其半径分别为4和2, 将⊙O 2沿直线O 1O 2平移至两圆外切时,⊙O 2移动的距离是( )。

A.2B.4C.8D.4 或89.已知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a,b,y 是三个不同的平而,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y,b ⊥y,则a//b B.若m ⊥a,n ⊥a,则m//n C.若 m//a,n//a ,则m//n D.若m//a,m//b,则a//b10.有一人患了流感 ,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 ,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数字是一个有理数?
- A. √2
- B. π
- C. -5
- D. e
正确答案:C. -5
2. 若a = 2,b = -3,则a^2 + b^2的值是多少?
- A. -13
- B. 5
- C. 13
- D. -5
正确答案:B. 5
3. 若a:b = 3:4,且b = 8,则a的值是多少?
- A. 2
- B. 6
- C. 12
- D. 16
正确答案:B. 6
解答题
1. 计算下列方程的解:2x + 7 = 15
- 解答:首先,将方程两边减去7,得到2x = 8。

然后,除以2,得到x = 4。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4。

2. 将下列小数改写成百分数:0.25
- 解答:将小数乘以100,得到25。

所以0.25可以改写成25%。

3. 计算下列比例的值:2:5 = x:15
- 解答: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2/5 = x/15。

通过交叉相乘法,我们可以得到2 * 15 = 5 * x,即30 = 5x。

然后解方程,得到x = 6。

所以比例2:5 = x:15的值为6。

以上是一些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的示例。

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参加考试时,请务必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选择正确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一)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一)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课程基本理论,以下叙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负迁移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分解C.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着重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D.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国家课程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基本理论,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表述正确。

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

A.学制B.课程理论C.儿童观D.课程传统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儿童因素、知识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故C 选项属于内部因素。

儿童观属于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故本题选C。

3.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特色课程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分类的知识点。

选项A,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学科课程。

A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B,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题干中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不是从学习者兴趣的角度来设置的,故排除。

选项D,为干扰选项。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4.课程制定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是( )。

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4.【答案】A。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模拟试卷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 26cmB. 24cmC. 28cmD. 30cm2. 下列函数中,单调递增的是()A. y=2x-3B. y=-x^2+2xC. y=x^3D. y=2^x3. 已知a、b、c为等差数列,且a+b+c=12,则b的值为()A. 3B. 4C. 5D. 64.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圆D. 等边三角形5.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则该数列的第5项为()A. 54B. 162C. 486D. 7296. 下列方程中,无解的是()A. 2x+3=5B. 3x-2=7C. 5x+2=3D. 4x-3=97.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若a>0,b=0,则该函数的图像是()A. 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上B. 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下方C. 开口向下,顶点在x轴上 D. 开口向下,顶点在x轴下方8. 已知a、b、c、d为等差数列,且a+b+c+d=20,则该数列的中项为()A. 5B. 4C. 6D. 79.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2x+3>5B. 3x-2<7C. 4x+1>6D. 5x-3<810.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则该数列的第10项为()A. 23B. 25C. 27D. 29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cm^2。

2. 下列函数中,y=2x-3的图像是____。

3. 等差数列3,6,9,12,…的第10项是____。

4.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____个。

5. 二次函数y=x^2-4x+4的图像是____。

6.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则该数列的第5项是____。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平面图形中,哪一个不是四边形?A. 长方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2. 如果一根绳子长5米,我需要剪掉其中一段,剪下来的那一段是原来绳子长度的3/5,那么剩下的这段绳子长是多少米?A. 1B. 2C. 3D. 43. 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是4,个位数是3,如果将这个三位数的百位和个位交换,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数大27,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少?A. 364B. 463C. 643D. 3464. 已知(2x - 3)÷ 5 = 7,求x的值。

A. -4B. -2C. 1D. 55. 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是25π,求r的值。

A. 5B. 10C. 25D. 50二、填空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从A地到B地需要3小时,从B地到C地需要2小时,从A地到C地需要多长时间?答:5小时2. 甲数比乙数大20,乙数是甲的多少?答:乙数是甲的5/6倍3.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一条直角边长为3,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44. 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4、5,它是一个()三角形。

答:直角5. 一辆汽车速度从每小时60公里减慢到每小时40公里,所用的时间增加了()。

答:50%三、解答题1. 计算下列算式:(2 + 3)/ (4 - 1)× 5 - 2答:(2 + 3)/ (4 - 1)× 5 - 2 = 5/3 × 5 - 2 = 25/3 - 2 = 19/3 ≈ 6.332. 甲乙两人一起做一件事,甲单独做需要4个小时,乙单独做需要6个小时。

如果他们一起做,请问多长时间能完成这件事?答:甲乙一起做,根据工作量分配原则,他们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时间与他们各自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时间成反比,即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

所以,甲乙一起做能够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件事。

3.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81平方米,求正方形的边长。

初中数学招聘面试题目(3篇)

初中数学招聘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用2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情况、教育背景、教学经验以及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

2. 请结合您的教学经验,谈谈您对初中数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专业知识测试1. 请回答以下数学问题:(1)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第10项的值。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6,18,求该数列的公比。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度。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5x+6=0,求该方程的解。

(5)已知圆的半径为r,求圆的面积。

2. 请分析以下数学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和点B(5,1)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已知函数f(x)=2x-3,求函数的值域。

(3)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60°,B=45°,C=75°,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三、教学设计能力测试1. 请设计一堂关于“勾股定理”的数学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2. 请设计一堂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四、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测试1. 请结合您的教学经验,谈谈您对初中数学教育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解。

2. 请谈谈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请谈谈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4. 请谈谈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班级管理与家校沟通能力测试1. 请谈谈您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请谈谈您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请谈谈您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4. 请谈谈您如何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六、应急处理能力测试1. 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突然生病,您会如何处理?2. 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突然出现违纪行为,您会如何处理?3. 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您会如何处理?4. 如果在家长会上,有家长对您的教学提出质疑,您会如何应对?七、综合素质测试1. 请谈谈您对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划和期望。

顺义教师招聘初中数学试卷

顺义教师招聘初中数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函数y=3x+2的增函数?A. 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B. 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C. 无论x取何值,y随x增大而增大D. 无论x取何值,y随x减小而减小2.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1,-2),则下列哪个选项正确?A. a>0,b>0,c>0B. a>0,b<0,c<0C. a<0,b>0,c>0D. a<0,b<0,c<0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B(2,-3)B. B(-2,3)C. B(2,-3)D. B(-2,-3)4. 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y=x^2B. y=x^3C. y=x^4D. y=x^5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且∠BAC=60°,则∠B=:A. 30°B. 45°C. 60°D. 90°6.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等腰三角形D. 以上都是7. 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且a1+a5=a3+a7,则d=:A. 0B. 1C. -1D. 无法确定8. 下列哪个数列是等比数列?A. 1,2,4,8,16B. 1,3,9,27,81C. 1,3,6,10,15D. 1,4,16,64,2569. 若a、b、c、d是等差数列,且a+b+c+d=20,则a+c=:A. 10B. 8C. 6D. 410. 下列哪个方程的解集是实数集?A. x^2+1=0B. x^2-1=0C. x^2+1=0D. x^2-1=011. 下列哪个函数是单调递减函数?A. y=2xB. y=-2xC. y=x^2D. y=x^312. 在△ABC中,∠A=45°,∠B=60°,则∠C=:A. 45°B. 60°C. 75°D. 90°13.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第n项an=:A. a1+(n-1)dB. a1-d+(n-1)dC. a1+d+(n-1)dD. a1+2d+(n-1)d14. 下列哪个函数是偶函数?A. y=x^2B. y=x^3C. y=x^4D. y=x^515. 若a、b、c、d是等比数列,且a+b+c+d=20,则abcd=:A. 1B. 4C. 16D. 6416. 下列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等腰三角形D. 以上都是17. 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且a1+a5=a3+a7,则d=:A. 0B. 1C. -1D. 无法确定18. 下列哪个数列是等比数列?A. 1,2,4,8,16B. 1,3,9,27,81C. 1,3,6,10,15D. 1,4,16,64,25619. 若a、b、c、d是等差数列,且a+b+c+d=20,则a+c=:A. 10B. 8C. 6D. 420. 下列哪个方程的解集是实数集?A. x^2+1=0B. x^2-1=0C. x^2+1=0D. x^2-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1. 若函数y=2x-3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满足y=2x-3,则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1 、“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

”这是数学家( ) 于 1981 年提出的。

A 、华罗庚 B、柯朗 C 怀尔德 D、J.G.Glimm2 、“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句话表明数学教学设计应以( )为中心。

A、学生B、教材C、教师D、师生3、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数学术语日趋( ) 明A 、人本化 B、生活化 C 、科学化 D、社会化a 当 a>0 时;4 、a=|a|={ a 当 a=0 时;这体现数学( )思想方法a 当 a<时;A、分类B、对比C、概括D、化归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

其判断形式是( )A、全称肯定判断(SAP)B、全称否定判断(SEP)C、特称肯定判断(SIP)D、特称否定判断(SOP)6、数学测验卷的编制步骤一般为( )A 、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 、明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 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

C 、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二、填空题(每格 2 分,共 44 分)7、在 20 世纪,数学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向的发展历程。

8 、 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发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试行 ) 》而研制的,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大事。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体现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①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② ;③。

10 、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的过程。

”11、“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

12、数学新教材实现从学科中心向促进的价值取向。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理论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理论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理论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

3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4: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 :新课程内容与传统内容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删去部分难度较大和比较陈旧的内容。

6: "组织者"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7: "引导者"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8: "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9: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可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

高质量的数学自主学习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自学。

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1:什么是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2: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核问题 (任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互相适应,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

2020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义务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哪一项是该圆柱体的主视图()A. B. C. D.2.已知α为一个锐角,且135sin =α,则=αtan ()A.135 B.125 C.1312 D.5123.某小组6名同学一周内参加家务劳动时间如下:劳动时间(小时)2345人数2121那么关于劳动时间这组数据,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2B.中位数是3C.中位数是3.5D.中位数是44.已知集合{}022<-=x x x A ,{}41≤≤=x x B ,则=B A ()A.(]2,0B.()2,1C.[)2,1D.()4,15.为响应国家的节约用电政策,现在某小区50度电的价格是25元,100度电的价格是70元。

现有一户家庭这个月用电度数是90度,则该家庭本月电费为()A.50B.60C.61D.656.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14,点M 在⊙O 上,∠MAB=20°,N 是弧MB 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2,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A.7B.8C.9D.107.{}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的和,若61=a ,053=+a a ,则=7S ()A.0B.2C.4D.68.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形状来研究数,例如他们研究过图10-1中的1,3,6,10...可表示为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图10-2中的1,4,9,16...是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A.15B.25C.900D.12259.若()x f 的导函数为x sin ,则()x f 的一个原函数是()A.x sin 1+B.x sin 1-C.x cos 1+D.xcos 1-10.在某教师设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目标中,“通过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比较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整数小数混合运算顺序?A. 先乘除后加减B. 先加减后乘除C. 先算括号内的运算D. 以上都是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60°、60°和6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类型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3.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圆周率取3.14):A. 78.5平方厘米B. 157平方厘米C. 78.5平方厘米D. 25平方厘米4.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0.1234567890B. 0.5C. πD. 4.55. 若a:b = 3:4,b:c = 5:6,求a:b:c的比值。

A. 15:20:24B. 15:25:30C. 15:20:28D. 15:20:306.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那么男生的人数是多少?A. 24人B. 21人C. 18人D. 15人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6cm和4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A. 192立方厘米B. 96立方厘米C. 384立方厘米D. 486立方厘米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A. 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进行加减B. 分子相加,分母相乘C. 必须先约分后进行加减D. 分子相减,分母相除9. 若x^2 - 5x + 6 = 0,求x的解。

A. x = 2 或 x = 3B. x = 1 或 x = 4C. x = 3 或 x = 4D. x = 2 或 x = 410.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5、8、11,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A. 30B. 35C. 40D. 45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11. 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6、18,那么第5项是__________。

12.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厘米。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A. -√3B. √3C. -√2D. √22. 下列哪一个数是有理数?A. √5B. √-1C. 3/4D. π3. 下列哪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A和B都是4. 下列哪一个比例式是正确的?A. 3/4 = 9/12B. 5/7 = 10/14C. 6/8 = 9/12D. 8/10 = 12/165. 下列哪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整数?A. 36B. 49C. 64D. 8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2x - 5 = 17,解得x = _______。

7. 下列比例式中,x的值为_______:3/4 = x/12。

8.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第五项是_______。

9. 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_______:f(x) = x^3, g(x) = x^2。

10. 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它的半径是_______cm。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方程组:\[\begin{cases}2x + 3y = 7 \\x - y = 1\end{cases}\]12.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2, -3),且过点(1, 4)。

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3.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frac{2\sqrt{5} - \sqrt{3}}{2\sqrt{5} + \sqrt{3}}\]四、应用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向东走5km,乙向北走8km。

求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

15. 某班级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4。

求该班级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C5. D二、填空题6. 117. 98. 119. f(x) = x^310. 5三、解答题11. 解:\[\begin{cases} 2x + 3y = 7 \\ x - y = 1\end{cases} \]解得:x = 2, \quad y = 1\]12. 解: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 a(x - 2)^2 - 3。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整数比?A. 3:4B. 3.14:2.5C. 0.6:0.4D. 5/8:2/3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96B. 80C. 72D. 643.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0B. 0.123123…C. 4D. 1/34.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那么第100项是多少?A. 200B. 198C. 197D. 1965. 一个圆的半径是7c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π取3.14)B. 28C. 14D. 566. 绝对值不大于5的整数有几个?A. 5B. 10C. 11D. 15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结果?A. 1/2 + 1/3 = 5/6B. 1/2 - 1/3 = 1/6C. 1/2 + 1/3 = 1/6D. 1/2 - 1/3 = 5/68.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 4B. 8C. 16D. 2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关系?A. 速度×时间=路程B.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C. 总价÷单价=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1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cm,腰长是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假设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 30B. 40D. 60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6,18,那么它的公比是_______。

2. 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厘米。

3.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60°和_______°。

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3cm和2cm,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学科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年××县招聘初中数学教师笔试试题全卷分数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分第一部分 数学学科专业知识(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64的立方根是( )A . 4B . 2C .2D .342.如图,已知⊙O 是△ABD 的外接圆,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D =58°,则∠BCD 等于( )A .32°B .58°C .64°D .116°3.同时抛掷三枚硬币,则出现两个正面、一个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A .23B .12C .38D .144.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开出,在距B 地70千米的C 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后立即返回,结果在距A 地50千米的D 处再次相遇,则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A .140B .150C .160D .1905.如图,第一象限内的点A 在反比例函数2y x =上,第二象限的点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上,且OA ⊥OB ,3cos 3A =,则k 的值为( ) A .-3B .-6C .23-D .-4得分 评卷人第5题图第6题图第2题图初中数学学科试卷 第 2 页 共 12 页6.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8cm ,BD =6cm ,DH ⊥AB 于点H ,且DH 与AC 交于G ,则GH =( )cm .A .2825B .2120C .2815D .25217.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c >0B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b ﹣2a =0D .x =3是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a ≠0)的一个根8.如图1,点E 在矩形ABCD 的边AD 上,点P 、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沿BE →ED →DC 运动到点C 停止,点Q 沿BC 运动到点C 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 /s ;设P ,Q 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形如图2(曲线OM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有下列说法:①AD =BE =5cm ; ②当0<t ≤5时;225y t =; ③直线NH的解析式为5272y t =-+; ④若△ABE 与△QBP 相似,则294t =秒;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A .4B .3C .2D .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9.若x 、y 满足()22230x x y -+--=,则22112x y x y x y x y ⎛⎫-+÷ ⎪-+-⎝⎭的值为 ;10.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则以格点为圆心,半径为1和2的两种弧围成的“叶状”阴影图案的面积为 ;得分 评卷人第9题图 第10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初中数学学科试卷 第 3 页 共 12 页11.如图,线段AB 、CD 都与直线l 垂直,且AB =4,CD =6;连接AD 、BC 交于点E ,过点E 作EF ⊥l 于点F ,则EF = ;12.观察下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等式,①222345+=;②222221*********++=+;③222222221222324252627+++=++; 猜想第⑤个等式为: .三、解答题(共44分)13.(6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2324x y mx y m -=⎧⎨+=+⎩的解满足不等式组3050x y x y +<⎧⎨+≥⎩,求满足条件的整数m .得分 评卷人初中数学学科试卷 第 4 页 共 12 页14.(6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k x k k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Rt △ABC 的斜边AB =5,两条直角边的长刚好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k 的值.15.(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第16题图16.(8分)如图,△ABC中BD⊥AC,CE⊥AB,垂足分别为D、E,BD、CE交于点O.求证:(1)AB·CE=AC·BD (2)OB2+AC2=OC2+AB2.第15题图17.(8分)在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完成.已知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在完成这项工程的过程中,设甲队做了x天,乙队做了y天,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乙两队施工的天数之和不超过70天,则应如何安排施工时间,才能使所付的工程款最少?初中数学学科试卷第5 页共12 页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为O,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1,0),以AB的中点P为圆心、AB为直径作⊙P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设M为(1)中抛物线的顶点,求直线MC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试说明直线MC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第18题图初中数学学科试卷第6 页共12 页第二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2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2.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A.练习法B.讨论法C.谈话法D.讲授法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高尚品德的教育B.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4.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5.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时间 1 20 分钟 满分10 0 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第一部分共 60 道题,共计50 分,其中1-20 题 每题 0.5 分,第 21-60 题每题 1 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9=0.3 B.0.13=0.0001 C.(√3)-1=√32D.(-2)3÷12*(-2)=82. 函数y =√3−xx−2中,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且x ≠2 C. x>3且x ≠2 D. x ≥33. 某公司10位员工的年工资(单位万元 )情况如下: 3, 3 ,3 ,4,5,5,6,6,8,20,下列统计量中,能合理反映该公司员工年工资中等水平的是( )。

A .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4. 若集合A={-2<x ≤1},B={x ‖x-1≤2},则集合A ∩B=( ). A.{x │-2<x ≤3} B.{-2<x ≤1} C.{-1≤x ≤1} D.{-2<x ≤-1}5.一元二次方程x 2+x+14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6.在“x 2口2xy 口y 2”的空格 口 中 ,分别填上 “+”或“-”,在所得的代数式中,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 )。

A.14B.12C.34D.17.若 a ∈R ,则a=1是复数 z=a 2- 1+(a+1)i 是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如图,⊙O 1和⊙O 2, 内切于点 A ,其半径分别为4和2, 将⊙O 2沿直线O 1O 2平移至两圆外切时,⊙O 2移动的距离是( )。

A.2B.4C.8D.4 或89.已知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a,b,y 是三个不同的平而,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2020年课外培训机构招聘初中数学教师笔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课外培训机构招聘初中数学教师笔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8 页 2020年课外培训机构招聘初中数学教师笔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
1.如果关于的方程有两个有理根,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整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由于方程的两根均为有理数,所以根的判别式≥0,且为完全平方数.
≥0,又2≥
,所以,

时,解得 ;
当时,解得 .
2.设,则代数式的值为( ).
A.24
B.25
C.
D.
【答案】A
解:因为, , , 所以
3.△ABC 中,
,分别为上的点,平分,BM=CM ,为上一点,且
,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1a 32312612a a a +-
-10
12
1a =
-1a +=262a a =-3223126123621262612
61260
662126024.a a a a a a a a a a a +--=-+---=--+=---+=()()()。

十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精选试题及答案

十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精选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精选试题及答案(五)一填空(1)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2)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与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3)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及代数,空间及图形,统计及概率,实践及综合运用四个部分。

(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5)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与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二、编两个与是87的数学问题,其中一个较难,一个较容易,并说明难易所在。

三、谈谈你对数学教学的看法答: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及者。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在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及记忆"等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四、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应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中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技能有着教学语言的共性与数学语言自身的特征,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2)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表达教育性(3)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4)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5)教师必须掌握多种口语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6)教师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技能。

五、简答题(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简述"说课"的内涵及特点。

答:(1)要点:1)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表达教育的个性化。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初中数学真题及其答案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初中数学真题及其答案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基”中“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的是:①数学思想;②数学推理的思想;③数学建模的思想,其中正确的是(?A?)A..① ? ? ? ? ? ?B.①② ? ? ? ? ? ? ?C.①②③ ? ? ? ? ? ?D.②③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B?)A.基础教育 ? ?B.帅选性教育 ? ?C.精英公民教育 ?D.公民教育3.计算-3^2的结果是( ?A?)? ? ? ? ? ? ?C. -6 ? ?4.因数分解(x-1)^2-9的结果是(??D??)A.(x-8)(x+1) ? ? ? ?B.(x-2)(x-4) ? ? ?C.(x-2)(x+4) ? ?C)DC ? ? ?AC ? ? AC ? ? BC6.不等式组2x-4<0的解集是(?A??)? ? ? ? ? ? ? ? ? X+1≥0≤x<2 ? ? ? ? B. -1<x≤2 ? ≤x≤2 ? ?<x <27.如图在△ABC中,BE图,△ABO的顶点坐标为A(1,4),B(2,1),若将△ABO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O,那么对应点A'B'的坐标(?D?)A.(-4,2)(-1,1)B.(-4,1)(-1,2)C.(-4,1)(-1,1) ?D.(-4,2)(-1,2)9.在半径为r的圆中,内接正方形与外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为(B??):3 ? ? :√3 ? ? ? ?:√2 ? ? ?D.√2:1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关次方程(k-1)x^2+2x-2=0有两个不相等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C?)>1/2 ? ? ≥1/2 ? ? ? ? >1/2且k≠1 ? ?D. k ≥1/2且k≠112.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像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当x<3时,y1<y2中正确的个数是(?B??) ? ? ? ? ? ? ? ? ?? ? ? ? ? ? ? ? ? ?C. 2 ? ? ? ? ? ? 13.将抛物线y=x^2向下平移1各单位,再向左平移各单位后,所得新的抛物线的方程式(?D?)y=(x-1)^2+2 ? ? ? y=(x-2)^2+1y=(x+1)^2+1 ? ? ? ? ? y=(x+2)^2-114.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示,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9 ? ? ? ? ?,19 ? ? ? , ? ? ? ? ? ,15.相交两圆的圆心距是5,如果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那么另一个园的半径是(?B?)? ? ? ? ? ? ? ? ? ? ? ?16.关于二次函数y=2-(x+1)^2 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图像开口向上B.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1C.图像有最低点D.图像的顶点坐标(-1,2)17.当a≠0时,函数y=ax+1与y=a/x在同一坐标中图像可能是(?C?)18.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每个表面都填有位移的一个数字,且个相对表面上所填的书相互为倒数,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如图,则AB的值分别是(?A?)3,1/2 ? ? ? 3,1 ? ? ?21/3 ? ? ??A?)10 ? ? ?10 ? ? ? 5 ? ? ? ? 52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是(?B?)A.基础性,竞争性,普及型B.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C.竞争性,普及性,发展性D.基础性、竞争性、发展性22.数学教学的组织设计或试试要处理点关系,表述错误的是(D?)A.过程与结果关系 ? ? ? ? ? ? ? ? ? ? ?B.只关于抽象的关系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 ?D.方法与步骤的关系23.《义务教育》中对“图形性质与证明”中列出了9个基本事实,下列不属于的是(?A?)A.两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夹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24.在尺规作图中,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做出为宜三角形的是(?C)已知三边 ? 两边与两边的夹角 ? ?两边与一边的对角 ?两角及其夹边25.在△ABC中,BD平分?)? ? ? ? ? ? ? ? ? ? ? ? ? ? ? ? ? ? ? ? ??26.一张扇形纸片,圆心角∠AOB=120,AB=2√3CM,用它围成一个锥形侧面,圆锥底面半径为(?A?)3cm ? ? ? ?3πcm ? ?2cm ? ? ? 2πcm27.在矩形ABCD中,AB=16CM,AD=6CM,动点P、Q 分别从A、B两处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点B,点Q以2cm/s向D移动,P、Q距离为10cm,P、Q两点从出发考试经过时间为( C )3s ? ? ? 3或14/3 ? ? ?5或24/5 ? ? ? 5 ? ??28.在二行三列的方格棋盘上沿色子的某一条棱翻滚(向对面分别为1和6,2和5,3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脚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卷)中学数学(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

3.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基础之上。

5.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6.不等式3x -->2的解集为7.写出一个当5x =时无意义,3x -=时值为零的分式(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页脚8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图中AB 、CD 两个木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9.如图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如果AD∥BC, 有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 ,③AB⊥AD,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只填序号)10.一纸片,第一次将其裁成四小片,第二次再将其中的一小片裁成更小的四片,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裁剪,裁剪5次 共有纸片。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每题2 分,共20分。

)1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一共有A 、五条B 、六条C 、七条D 、八条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目标。

即A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B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C 、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D 、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页脚13.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 、)y x 2(x 21xy 21x 42--=+-B 、)x 4x (3x 12x 322-=-C 、)n 2m (m n )n m (22+=-+D 、22)3y x (9)y x (6)y x (++=++-+14.下列分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 、ba 1b a b a 22+=++B 、3a 2)c b (3a )c b (2+=+++C 、1)a b ()b a (22-=--D 、ab 1b a ab 2b a 22-=---15.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直线y=ax+bc 不经过第象限。

A 、一B 、二 C 、三D 、四16.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2001年-202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以十年为单位计算,设每个十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是x ,那么x 满足的方程为。

A 、(1+x)2=2B 、(1+x)2=4 C 、1+2x=2D 、(1+x)+2(1+x)=417.为了测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 、B的距离(如图)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四组数据:①AC,∠ACB ②CD,∠ACB,∠ADB ③EF,DE,AD ④DE,DF,AD能根据所测数据,求出A 、B 间距离的共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XFA BC ED页脚18.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纸片ABCD ,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以DE 为折痕向右折叠,AE 与BC 交于点F ,则△CEF 的面积为A 、4B 、6C 、8D 、1019.下面四个图形每个均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 20.圆柱是由矩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那么右图是由下面四个图中的哪一个绕着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AB C D三、完成下列各题(共39分)21.(6分)化简x4x 22x 3x 22+++÷--x 61x 21x 2-并请你选定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函数值代替x ,再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使代数式的值为整数。

得分 评卷人A B C D D BCE A B CED AF(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页脚22.(6分)如图①,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选一点C ,连接AC 和BC ,并分别找出AC 和BC 的中点M 、N ,如果测得MN=20m ,那么AB=2×20m=40m。

(1)也可由图②所示,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来解,请根据题意填空:延长AC 到点D ,使CD=AC ,延长BC 到点E ,使CE=,则由全等三角形得AB=。

(2)还可由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设计测量方案,求出AB 的长,请用上面类似的步骤,在图③中画出图形并叙述你的测量方案。

①②ABC③DEACB AMBN C(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学校 姓 准考证23.(6分)甲乙两人参加某项体育训练,近期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2)观察右图,的方差较大(3)根据图表和(1)的计算,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甲:页脚24.(6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D⊥BC于D,且AD=BC=4,若将此三角形沿AD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在平面上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拼出所有的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吗?画出所拼四边形的示意图(标出图中的直角),并分别写出所拼四边形对角线的长。

(不写计算过程,只写结果)D剪开→页脚25.(8分)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出厂价为50元,其综合成本(不含污水处理费)为每件25元,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有0.5m3污水排放,所以为了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两种方案对污水进行处理。

方案1:污水由工厂自己净化后排放,每处理1m3污水需耗化学药品费2元,排污设备每月损耗30000元。

方案2:将污水送到污水厂统一处理,每1m3污水需付14元排污费。

问:(1)设该厂每月生产x件产品,每月利润y元,请分别求出方案1和方案2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你作为工厂负责人,如何根据月生产量选择处理方案,既可达到环保要求又最合算?(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页脚页脚26.(7分)阅读材料:为解方程(x 2-1)2-5(x 2-1)+4=0,我们可以将x 2-1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设x 2-1=y 2,原方程化为y 2-5y 2+4=0 ①解得y 1=4,y 2=1.当y 1=4时,x 2-1=4,∴ x=±5; 当y 2=1时,x 2-1=1,∴ x=±2,∴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2,x 3=5,x 4=-5. 解答问题:(1)填空: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 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的数学思想。

(2)解方程x 4-x 2-6=0(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学校 姓 准考证号页脚四、教学设计(共25分)27. (10分)“探究性问题”又称探索性问题,是开放性问题中的一种,其特征是:题目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结论(或条件),只提出几种可能,需经过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得出结论(或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探究性问题”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和创新精神。

例如:已知△ABC ,P 是AB 边上一点,连结CP 。

(1)∠ACP 满足什么条件时,△ACP ∽△ABC ? (2)AC :AP 满足什么条件时,△ACP ∽△ABC ?此类题型给出问题的结论,探究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其解题策略常采用分析法(执果索因)。

已知结论→未知条件。

在教学实际中你一定也曾利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做过探究性训练,请你例举一道具有“探究性”的例题(可以是课本原题),并叙述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

CBPA28.(15分)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完成初二数学第九章第二节“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在本节教学中,分式的基本性质是重点,如何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关键,写出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得出分式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

页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页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