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条件,如术前遵医嘱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五个半衰期;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目前心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等。

2、询问患者是否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两侧腹股沟和颈胸部备皮;床上大小便训练以及心理准备。

3、检查术前急救用物是否完备,包括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等。

【护理措施】1、简要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简单的操作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安抚患者,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2、配合术者进行无菌操作,遵医嘱给予药物等。

3、心电监测24小时,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4、术后对于静脉穿刺伤口加压包扎6,8小时(动脉穿刺伤口压迫至少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0,24小时。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周围肿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及血液循环情况等。

1、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常规抗凝药物。

【健康指导】2、嘱患者术后按要求制动术侧和沙袋压迫,切勿自行放松或加紧伤口压迫。

如出现原有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或就医。

3、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弄湿。

4、嘱咐患者术后坚持服用抗凝药物。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评估人工心脏起搏器转置入的适应证、禁忌证。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常规备皮;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术中呕吐或窒息;术前医嘱用药、皮试;术前休息及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心素。

3、检查术前有关用物,包括人工心脏起搏器、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电器等。

【护理措施】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心脏起搏器置入的目的、过程主配合要点,给予心理支持。

2、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3,5天,术侧肩关节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右侧卧位。

术后5,7天可下床活动,逐步活动术侧肩关节,避免担重物。

3、术后2,3天内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射频消融术是指在心脏电生理技术进行心内标测定位的基础上,将导管电极置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或异常传导路径区域内,通过释放射频电流,促使该区域内心肌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以阻断和消除快速型心律失常异常传导路径和起源点,从而达到根治目的的一种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

一、护理评估1.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有无明显诱因,发作的特征及有无伴随症状等。

2.辅助检查:了解既往发作时心电图特征。

3.心理社会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易反复发作,患者可有焦虑、恐惧和烦躁心理。

二、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术后肢体制动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血肿、心脏压塞、房室传导阻滞等。

3.知识缺乏缺乏手术相关知识。

三、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目的及手术方法、意义及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指导患者及家属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必要时行经食管心脏彩超、食管调搏。

3.术前备皮: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及右颈部,训练患者床上排便。

术前不需禁食,可食用清淡易消化饮食,以六成饱为宜,房颤射频消融者应根据医嘱禁食。

4.手术当日,指导患者衣着舒适,术前排空膀胱。

(二)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2.静脉穿刺者,术侧肢体制动4~6小时;动脉穿刺者以1kg沙袋加压伤口6~8小时,术侧肢体制动24 小时。

3.定时巡视患者,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与血肿、伤口敷料是否干净,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端颜色、温度、感觉情况。

4.监测患者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术后并发症,如房室传导阻滞、血栓、气胸、心脏压塞等。

5.房颤射频消融者因抗凝治疗需适当延长卧床时间,防止出血t。

四、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2.告知房颤射频消融者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3.保持良好情绪和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按疼痛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病人准备:术前一天嘱其洗头、洗澡、更衣,去介入室前排空大小便。

(4)预防感染:遵医嘱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

(5)仪器准备:检查射频仪,保证性能完好。

2、术后护理
(1)按局麻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卧床休息2-3天。

(3)了解术中情况,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4)严密观察颜面部有无淤血肿胀情况。

(5)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牙刷或漱口液漱口。

(6)饮食护理:术后一天进温凉流质饮食,以后进软食。

(7)心理护理:告知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穿刺处淤血肿胀一周,麻木感2-3月甚至终身等属正常现象,消除紧张焦虑心理。

(8)用药指导:继续口服卡马西平2-3周。

参考文献:《疼痛科临床护理》
制定:徐** 制订日期:2022年3月。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Preoperative Nursing)1.患者评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包括过敏史、疾病史、手术史、出血倾向以及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了解和期望。

2.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射频消融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回答其疑虑和问题。

提供相关资料,帮助患者了解射频消融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3.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等。

根据医嘱清空肠胃,并给予抗感染预防措施。

4.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

5.手术安全:确保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妥善,包括合理安排手术时间、核对手术部位和患者身份,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二、术中护理(Intraoperative Nursing)1.手术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无菌,核对手术用品和药物,设置适当的手术器械和监测设备。

2.床位和体位: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使手术部位易于操作。

准备好适当的床位和设备,保持手术区域干净和无菌。

3.静脉通路建立:根据医嘱,在手术前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输血和给药。

4.监测和护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部位和治疗效果符合预期。

5.术中交流和沟通:与医生保持密切配合,实时反馈患者的情况和手术进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Postoperative Nursing)1.观察和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并注意术后出血、感染、疼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

2.恢复室护理:将术后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床位。

协助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及时处理并发症。

3.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给予必要的镇痛治疗,包括口服、静脉输液或镇痛泵。

密切观察疼痛缓解效果和患者的镇痛需要。

房颤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房颤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房颤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术前评估1 生命体征是否平稳2 有无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禁忌证:血栓、出血性疾病3 青霉素、碘皮试有无过敏4 术前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常规化验;特殊检查包括甲状腺全套、24小时动态心电图、TTE、TEE;其他检查:X线、B超、ECG术前干预措施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简要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并发症,消除疑虑。

2 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训练床上大小便,建立静脉通路,术前留置导尿。

3 术前暂停一次抗凝药物使用,如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通常术前三天停用华法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若术前服用华法林,INR监测至1.5~2.5。

术后评估1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抗凝药物用量、术中出入量的情况等)2 生命体征、SaO2、神志、心电图变化3 心理状况4 穿刺部位情况:出血、疼痛等,足背动脉搏动5 并发症观察6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1.1卧床休息至少12~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

卧床期间应床上排便,可常规给予缓泻剂。

下肢做被动运动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2病情稳定,已解除制动者,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活动方式可因人而异,由病房内活动逐渐扩大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活动后胸闷心悸为宜。

2 饮食术后常规温凉软食六周,避免过冷过热,粗糙及硬质、带刺食物,如进食后有哽咽感及发热等情况,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3 心理护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尽量减少打扰,可让患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患者交谈,消除思想顾虑。

4 常规心电监护术后QD做12导联ECG,病情变化时即刻复查ECG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注意P-R间期,持续心电监护。

5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有无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急等症状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

6 伤口的护理6.1术后回病房时平移患者。

6.2经股静脉穿刺者拔鞘后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经股动脉穿刺者,拔鞘后沙袋压迫12小时,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射频消融的护理措施

射频消融的护理措施

射频消融的护理措施概述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肿瘤和其他病症。

在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适当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射频消融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术后护理和促进恢复。

术后护理措施监测•在术后的头几个小时内,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的监测。

这包括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可以逐渐减少至每4小时监测一次。

切口护理•手术切口是一个潜在的感染源,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术后,切口应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干燥。

•注意观察切口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疼痛管理•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

医生会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要按时用药。

•可以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冰袋和热敷应分别在切口上停留15-20分钟,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次使用。

饮食和活动•在术后的头几个小时内,大多数患者需要保持床位休息。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逐步允许患者活动,如下床站立、行走等。

•饮食方面,可以逐渐进食普通饮食。

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伤口护理•如果在手术中进行了皮肤切口,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

•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避免长时间浸泡于水中。

•注意伤口出血、渗液或感染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洗澡和换衣物•患者可以在医生的许可下进行洗澡。

但应避免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

•更换衣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触碰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定期复诊•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康复过程和评估疗效。

•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就诊,并配合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在复诊时,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任何相关的问题和疑虑。

注意事项•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刺激或拉伤手术部位。

•根据医生的指示,患者应避免服用可能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1、概述
(1)射频消融术(RFCA)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借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2)适应证
①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或心率过快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②发作频繁或药物治疗不佳的房室结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③顽固性心房扑动;
④阵发性室速与心肌梗死后室速;
⑤药物治疗不能满意地控制心室率的心房颤动,采用房室结改良或消融房室结产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脏起搏器。

2、术前准备
除与心导管检查术的护理基本相同外,术前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3、术中护理
同心导管检查术的护理。

4、术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术后描记12 导联心电图。

观察术后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栓与栓塞、气胸、主动脉瓣损伤、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等。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定义:是针状探头经皮肤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入肿瘤,高频电流通过该探针加热肿瘤,从而杀死癌细胞。

并发症:出血、感染、发热、恶心、呕吐、疼痛。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准备好一路浅静脉留置针。

3、呼吸道和肠道准备:预防感冒与咳嗽,训练病人掌握屏气法和使用便器,
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更换手术衣裤。

4、准备好手术需要的药物与器械。

5、术前30分钟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止痛剂。

【术中护理】
1、协助病人摆放体位为平卧位,配合医生进行皮肤消毒及局麻工作。

2、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3、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有无造影剂过敏等病情变化。

4、术毕拔针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按压3-5分钟再予无菌敷料包扎。

【术后护理】
1、体位:平卧休息48小时,避免穿刺部位受压。

心电监护24小时。

2、病情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等病情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热、恶心、呕吐、疼痛。

3、饮食:术后清淡饮食。

4、用药:遵医嘱静脉抗感染、止血、营养治疗。

5、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是指在临床中应用射频电流通过导管对心律失常进行消融的治疗技术。

术前护理:
1、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配合。

2、签手术同意书,配合医生查血常规、感染、凝血、心电图等检查。

3、术前一日为病人进行术区双侧腹股沟备皮。

练习床上排便。

4、术前4h禁食不禁水。

5、术前2h留置套管针。

6、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前2h留置尿管,并静脉输注抗生素。

术后护理:
1、术后定时巡视病人,观察股动脉、股静脉、颈内静脉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净,有无出血及血肿。

2、如股动脉伤口需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及温度,穿刺肢体勿弯曲,防止出血;如股静脉伤口病人病情平稳后,术后6h左右可床上活动,第二日晨起床旁活动。

3、术后病人有心慌、出大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

4、协助病人做好生活、心理护理,满足病人生活心理需要。

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射频消融术 RFA是利用一种高频交流电使其周围组织内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与相邻分子相互撞击和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对周围组织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护理问题】
1.疼痛
2.皮肤完整性受损
3.发热
4.气体交换受损
5.潜在并发症:休克
【护理措施】
1.加强健康宣教,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心理。

详细讲解RAF 的治疗原理、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和术后注意事项。

同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成功案例,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取得患者信任,以最好的状态来配合手术。

详细了解病史(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协助患者完成三大常规、肝肾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体检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手术部位采取合适体位,提前让患者做好手术体位锻炼。

2.患者回病房后及时了解术中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并与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鼓励患者,增加其后期治疗的信心。

常规护
理: 嘱患者平卧位休息12小时,遵医嘱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有无不适。

3.加强沟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RFCA)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患者心律失常发作原因,性质,时间,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发作后用药情况及终止原因。

2、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看法,支持,关心程度以及经济承受能力。

3、患者及家属是否得到术前、术后的健康指导。

4、患者有无担忧术后复发的不良情绪。

5、穿刺部位(血肿、渗血、动静脉漏、假性动脉瘤、皮肤破损、感染情况)和术侧肢体情况(温度、感觉、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护理问题】术前1、知识缺乏:与第一次接受手术有关。

2、焦虑、恐惧:表现为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等,与对介入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不成功有关。

术后1、出血:与术中穿刺血管有关。

2、排尿困难:与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有关。

3、自理缺陷:与医疗制动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1、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射频消融术目的、效果及安全性,消除病人的疑虑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及近期有无出血史。

确定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3、术前换穿开衫病人服,情况允许可洗澡。

练习床上大小便,带腕带。

4、完善术前检查化验,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四项、胸部X线片、12导联ECG、心脏彩超等。

5、一般采取局麻无需禁食禁水,如行全麻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

7、术前晚保证睡眠,必要时可用镇静剂。

8、入导管室前排空膀胱。

术后1、平移患者至病床,嘱患者平卧,保持穿刺术肢平伸制动6—8小时。

穿刺侧肢体约束。

动脉穿刺点沙袋压迫穿刺点4小时。

静脉穿刺点伤口压迫2小时。

2、严密观察穿剌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血管杂音;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端温度。

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4、术后3〜5天常规每天复查心电图。

观察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气胸、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并酌情延长监测时间及卧床时间。

5、如有床上排尿困难,可采用热敷腹部、听流水声、会阴冲洗等诱导排尿的方法。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常规护理查房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常规护理查房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常规护理查房1.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如果患者有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观察心电图变化: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发生改变。

查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ST段、T波和QRS波形的变化。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监测术后出血情况: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可能存在术后出血的风险。

查房时应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有渗血,查看纱布是否湿润。

如果发现有出血情况,应及时更换纱布,并报告医生。

4.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的手术伤口需要进行恰当的护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查房时应观察手术伤口的清洁度、红肿情况和渗液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感染迹象,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观察尿量和尿液情况: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可能存在尿潴留或尿液异常的情况。

查房时应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情况,如果出现尿液颜色发黄、血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6.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出现: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包炎等。

查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异常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7.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可能存在手术切口疼痛或胸痛的情况。

查房时应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并记录疼痛评分。

如果患者有疼痛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并报告医生。

总之,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常规护理查房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心电图变化、术后出血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尿量和尿液情况、并发症的出现以及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等。

护理人员应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2
二、适应症
A、室性期前收缩 B、预激综合征 C、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D、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E、心房扑动(房扑) F、发作频繁、症状明显的心房颤动
3
三、常用穿刺部位
右股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右股动脉
4
四、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要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简 单的操作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安抚患者消除 恐惧、焦虑情绪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一、概述
ž 射频消融术(RFCA)是在心脏电生理 技术进行心内标测定位的基础上,将 导管点击置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或 异常传导路径区域内,通过释放射频 电流,促使该区域内心肌细胞发生凝 固性坏死,以阻断和消除快速型心律 失常异常传导路径和起源点,从而达 到根治目的的一种心脏介入性治疗技 术。
2.手术前准备: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以六 成饱为宜;术前排空大小便,穿宽松衣服,教 会床上大小便方法
3.建立静脉通路:为病人在左侧肢体建立静脉 留置针,以便手术中维持静脉通路和注射药物
4.术前遵医嘱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五个半 衰期;房颤消融者术前服用华法林维持INR在 2-3之间,行食管超声检查确认心房内无血栓 方可手术。
7
六、健康指导
1.、指导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 畅,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 息和睡眠。
2.嘱咐患者术后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和抗心律失 常药物,如可达龙、华法林,教会患者观察药 效和不良反应,学会自测脉搏,不可以自行增 减量、停药或换药,服用华法林期间,定期门 诊复查INR,控制在2-3之间。
6
3.医嘱常规使用抗凝药物:常规使用低分子肝 素钠皮下注射3-7天,并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 血,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术后继续 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继续抗凝,以防止 血栓形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美托洛 尔等药物。

医院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演说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这个承载着爱与希望的词语,又再一次让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溯流而上历史的长河,中国梦从千年前就被生活在这片辽阔土地上黑发黄肤的人所孕育。

从仓颉创造汉字到曹雪芹为警醒世人写下《红楼梦》,中国人用一切可以留下痕迹的工具书写着文化之梦;从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到郑和七下西洋,中国人用勇气和冒险精神寻觅着文明之梦;从神农氏尝遍百草到李时珍倾毕生之力写下《本草纲目》,中国人用百味草药烹煮着安康之梦......中国人,总是用各种不同的小梦铸造着中国的大梦。

然而在百年前,洋人用火枪弹药将中国狠狠击倒在地。

那是一个怎样黑暗又令人绝望的年代!无数中国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战乱、毒品、赋税......一座座大山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土地被割让,甚至连清政府都成为了洋人的走狗。

希望,在那时听来似乎是奢望,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似乎深睡了过去。

但是,再黑暗的地方,只要有光明,就一定会有寻着光明走出黑暗的人。

中国梦,就是那黑暗中的一颗永久发亮的夜明珠,指引着爱国志士们前进。

于是有人扛起了刀枪誓死守护住每一寸国土,于是有人拿起了笔决心唤醒迷茫的同胞,于是有人夺下了权力的金杖立誓驱散腐朽,于是,外来的强盗们走了,中国在又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内部纷争后终于走向了新时代。

是的,中国人挥洒着血泪,以难以想象的毅力与恒心披荆斩棘走出了充满屈辱和伤痛的近代。

时光荏苒,东方巨龙已经渐渐苏醒,显露出本该有的霸气——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弹一星实验成功、港澳回归祖国的怀抱、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奥运会、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一次又一次升空......这些伟大的成就,让中国人的梦想得到实现。

这是中国梦辉煌的终点么,我们的中国梦已经实现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梦开始有了新的延续新的展望,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现在的中国,还有太多让我们自己也深感不足的地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术前是否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心功能能否耐受手术。

2.评估患者术前准备及各项检查是否完善,床旁急救物品是否完备。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二、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简单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2.完善术前准备: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术区备皮、训练床上排便、建立静脉通路,检查并标记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房颤消融者术前服用华法林维持 INR 在 2.0~3.0 之间。

术前三天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4.术后做12导联心电图,予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发生。

5.术后卧床休息,静脉穿刺者肢体制动4~6小时,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24小时。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与血肿,并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6.房颤消融者因抗凝治疗,需适当延长卧床时间,防止出血。

继续用低分子肝素4天后改用华法林继续抗凝,以防血栓形成。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

三、健康教育
1.嘱患者术后按要求制动术侧肢体,术肢勿弯曲、勿自行放松或加重伤口压迫。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2.按医嘱服抗凝药物,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

四、出院回访
1.指导患者休息、活动、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2.注意出院后用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出血倾向。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1.术后监测:术后监测是射频消融术后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

此外,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2.观察出血和渗漏:射频消融术创伤相对较小,但在消融过程中仍存在出血和渗漏的风险。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并评估有无出血、渗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发现出血量过多或渗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不适,护士应通过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合理给予镇痛治疗。

镇痛治疗可以采用药物镇痛或非药物镇痛措施,如冷敷、按摩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4.液体管理: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失去一定的体液。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液损失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等监测指标的变化,合理进行液体管理,恢复患者的体液平衡。

5.导管护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体内可能会存在导管或引流管。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导管,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感染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如有必要,及时取出导管。

6.饮食和活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因此在饮食和活动上需要逐渐恢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饮食方案,避免食物刺激引发不适。

在活动方面,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7.心理支持:射频消融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手术,手术期间和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康复的积极态度。

总结起来,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观察出血和渗漏情况,合理管理疼痛和液体,进行导管护理,指导饮食和活动,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蚀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来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导人心脏组织后,在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导致不可逆的干燥性坏死。

其创伤范围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护理措施分为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同其他介入治疗。

此外,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缺乏了解而产生
紧张、恐惧、不安情绪,护士应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安慰。

2.术前3 天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向患者讲解停用的目的和意义,给予心
电监护,并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形态和规律,直至心律失常发作频繁、恒定。

做心电图检查,连续记录多个心律失常,仔细比较心律失常的形态,便于术后心电图比较。

3.术前3 天口服阿司匹林抗凝。

4.备皮(双侧腹股沟区,左侧锁骨下区)。

5. 术前禁食12 小时。

6. 做青霉素皮试,碘过敏试验。

7•情绪紧张者,术前30分钟给安定10mg肌肉注射。

8. 训练病人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9. 备齐术中使用的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及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内
的各种抢救药物,备齐心电监护、射频发生器、除颤仪、吸引器及气管插管所需设备等。

【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12 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的发生,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尤其要观察有无室性心动过速,同时给予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律失常的形态,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

2. 伤口的护理:患者回病房后测血压1/30min ,连续测6 次,手术切口
处加压包扎,给予沙袋压迫6 小时,嘱患者患侧肢体制动,卧床休息
12 小时。

3. 穿刺侧肢体术后伸直,制动10-12 小时(动脉穿刺时)或6小时(静
脉穿刺时),平卧位休息,保持髋关节制动,可进行足部的屈曲,后伸,内旋外旋等
4.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及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双下
肢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术后12小时(动脉穿刺)或6小时(静脉穿刺)解绷带,解绷带后1
小时可下床活动。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观察患者体温和血常规变化。

7.饮食要求患者至解除制动之前,进食软食、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产
气多的食物,进食水头偏向一侧。

8.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处理。

【观察内容】
1.监测术后当天回病区,监测心电、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各种原因
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2.局部伤口的观察穿刺点选择的是股静脉,由于解剖位置的原因,再因为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规进行抗凝治疗,机体在这段时间内处于低凝状态,穿刺伤口容易出血。

因此每小时巡视伤口1 次,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无渗血、周围有无淤斑及血肿。

6 h 撤除沙袋压迫,12 h 后伤口换药解除制动,特别警惕换药后伤口出血。

3.药物观察术后因应用抗凝药物,要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
下淤斑、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4.舒适感的改变由于卧床时间的限制,有些患者会出现腰痛、背痛等症
状,可给予局部按摩、药物
5.缓解症状;如伤口情况良好,沙袋撤除后可适当侧身。

【应急处理】1. 血栓栓塞当栓子在左心房可导致体循环栓塞,如心、脑、肾、四肢栓
塞,当栓子在右心房,可导致肺循环栓塞、肺栓塞。

应密切观察患者肢体的活动、语言的正确表达等,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2.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应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执行。

【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以正常饮食,如果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状,则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平时不吃咸菜,酱菜,罐头,咸鱼等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菌类等,少食蛋黄,降低胆固醇。

2、健康宣教:
1)出院后伤口局部保持干燥,在伤口长好以前尽量避免沾水,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就提示发生了感染,应及时就医。

2)患者出院后一周内避免抬重物及特殊劳动如给自行车打气,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出血地发生。

3)术后1-2 周即可进行相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运动,1-2 个月后可恢复完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复诊指导:
射频消融术出院后1-2 周复查心电图一次,以后1-3 月复查心电图一次直到半年,必要时复查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
心内科(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