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9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说课稿(花城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说课稿(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节拍二》是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花城版教材。
这首歌曲以送别为主题,歌词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感和不舍。
歌曲的节奏感较强,音乐节拍的变化丰富,有助于学生感知音乐节拍的特点和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感知音乐节拍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送别的情感体验可能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感受离别的情绪。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送别说》,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模仿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离别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送别说》,准确地感知音乐节拍。
2.教学难点:音乐节拍的变化和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模仿、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送别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聆听:播放歌曲《送别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3.学唱: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音乐节拍的变化。
4.实践: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体会音乐节拍在演唱中的作用。
5.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
6.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音乐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送别说》的歌词、音乐节拍的示意图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音乐节拍的变化。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歌曲《丰收之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D014
x xx | x xx |x xx |x 0|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哟哟 嘿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刷刷 刷刷 刷刷刷刷 刷刷刷刷
老师给同学们听歌曲, 同学们听听是描写什么的情景?
丰收的情景
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丹麦民歌,表现了 人们喜获丰收、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农民 伯伯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一 片片金黄的稻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学
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 最好听呢?
唱
节拍:2/4拍 情绪:欢乐 地
歌
曲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来自我会伴奏哦!2/4 0 X | 0 X | 0 X | 0 X |
丰收大联欢!
师带领舞蹈组;演唱组,伴奏组分别自己唱 、奏,随音乐,一起合奏。
谢谢
那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他们会怎样来庆祝丰收呢?
现在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的过程中你 们认真的看着歌谱,想想歌曲一共有几
个乐句?把歌谱中相同的乐句找出来, 用波浪线或者直线画出来。 。
好了,歌曲听完了,
同学们把相同的乐句 给找出来了吗?是哪 几句呢?一共几个乐 句呢?
共6句。第1、3句相同,2、4、6句相同,5句不同。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歌曲《丰收之歌》》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教案
课前 律动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目录
CATALOG
课堂师生问好
1=C 2/4
1 2 3 4 ∣5 -∣∣5 4 3 2 ∣1 -║ 同学 们 好! 老师 你 好!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教学设计(花城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教学设计(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是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朴、感人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心情。
歌曲的节奏感强,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节拍的概念,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拍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在歌唱方面可能存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音乐节拍的概念,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2.学会演唱《送别》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音乐节拍的概念及应用,歌曲《送别》的演唱。
2.针对重难点,教师应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节拍的概念及特点。
2.运用示范法,展示歌曲《送别》的演唱技巧。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节拍的变化。
4.运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音乐节拍的概念及图片。
2.准备歌曲《送别》的歌谱,及相关乐器。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音乐节拍的概念及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节拍的特点。
同时,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感知音乐节拍的存在。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送别》的背景及意义,展示歌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送别》,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方面的要求。
然后,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送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歌曲 送别》教学设计 (2)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歌曲送别》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歌曲送别》是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离别之情的深情祝福。
歌曲由简单的旋律和重复的歌词组成,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音乐符号和节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
此外,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和共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送别》,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演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符号和节奏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的表达和共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和指导,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音乐符号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歌曲送别》的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音乐符号等内容。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音乐乐谱:准备歌曲《歌曲送别》的乐谱,供学生演唱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歌曲送别》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5课歌曲《送别》|教学设计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5课歌曲《送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送别》是一首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歌曲中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还不够到位,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嗓音和音乐表现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学会珍惜友谊。
4.提高学生的嗓音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情感表达。
3.嗓音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创设离别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嗓音和音乐表现力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送别》音频、视频资料。
2.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室布置:创设离别情境所需的道具和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送别》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送别》,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唱姿势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体会离别时的不舍和哀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
学生自主练习,尝试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正确演唱歌曲。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23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送别》,。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子琴表演《星月神话》
二、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用电子琴给大家表演一下呢?听完后请大家猜猜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是哪部电视剧的插曲?它属于影视歌曲。
影视歌曲除了插曲外,还有主题曲、片头曲、片尾曲等,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可以起到丰富银幕形象,加强影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三、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影视歌曲,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
四、《城南旧事》电影故事简介:
《城南旧事》曾获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荣获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它以一个6岁的小女孩---“小英子”为主人公,记录了她的所见、所为、所感。
小英子天真纯朴世界对她来说本应该像海跟天那般美好单纯,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的身边发生着许多惨痛的现实,单这些都不妨碍她结识许多朋友,只是与他们相识相知成为朋友后,又因种种外在原因避免不了个个的离别、分手。
歌曲《送别》就是在这样的一幕幕场景中响起。
(播放歌曲)
五、学唱歌曲
1、是几拍子的歌曲?唱谱。
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5.歌曲 送别|花城版 (共20张PPT)
达情 》节 :音 北乐 极《 星微 的笑 眼百 泪事
刚刚聆听影视歌曲片段有:
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 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 插曲《浪漫满屋》:I think 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 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
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 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 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 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 得渐慢渐弱
学唱歌曲
分角色演唱
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 A 分小组演唱歌曲 B ①句女领唱②句男领唱③句女齐唱④句男齐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 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 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 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 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 的新词。
李叔同(18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正如乡愁这首诗一样的含有情意。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 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 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唱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拓展活动
师:诗词能与旋律结合用歌唱的形式演绎出来 以外,我们还可以诗配乐朗诵的形式把诗词与 音乐更好的结合起来。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诗配 乐的朗诵学习。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 歌曲《送别》|花城版
《送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生练习!(以mi、ma、o、u等等)(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是一首什么歌曲?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
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2、什么是学堂乐歌?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
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让学生们欣赏李叔同的作品,也是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送别》。
5、介绍《城南旧事》,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歌曲《送别》(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歌曲《送别》(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送别》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和不舍。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缓慢的节奏和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第二乐段以快速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展现了送别时的欢乐和希望。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乐谱。
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送别》,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情感。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能够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唱。
2.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协作能力。
5.采用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送别》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5.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朋友离别时的感受,体会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渔光曲》(片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渔光曲》(片段)》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
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渔光曲》
课题感知四拍子《渔光曲》
课型或模块欣赏、教唱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用优美深情的、富有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借用乐器、杯子等物体来体会四拍子的律动规律,并把四拍子的律动规律带到《渔光曲》的演唱中。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唱《渔光曲》,并能准确的掌握节拍的定义,学会区分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学唱《渔光曲》感受四拍子节拍的强弱规律,并会用身势律动体验四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在演唱中能准确的把“强弱次强弱”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准确的演唱出来。
教学内容分析
《渔光曲》是花城出版社第五册第五课《感知音乐节拍》中的一首歌曲,此曲的曲调为降E调、四四拍、中速、抒情。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借用鼓、身势律动等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体会四拍子的律动规律,以此加深学生们对四拍子的律动感受。
并且把这种律动的强弱带到《渔光曲》的演唱中,全面的诠释《渔光曲》这首歌曲。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生活在内陆,对渔民的生活了解甚少,对于《渔光曲》这首音乐作品,在作品的理解上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之一。
又由于这首作品从始至终的节奏、情。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 歌曲《送别》|花城版 (3)
《送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送别》教材简析:《送别》是小学三年级花城版音乐教材下册第五课中的学唱课,是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
是一首深情地、四四拍歌曲,表达了朋友之间挥手相送,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
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每一个概念都应先从感性出发,先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体验的实践机会,再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教师应采用较为直观的方式教学,营造愉悦、欢乐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敢于表现。
教学策略:通过构建情境与课堂互动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收获音乐知识。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构建情境和课堂互动的教学策略,以及体验、模仿、合作与探究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与演唱方法,掌握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旋律音高走向画出旋律线条。
3.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②了解歌曲结构,并能画出旋律线条;③能用身势律动表现四四拍强弱规律;④能完成教师编写的二声部演唱。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能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用身势律动表现四四拍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1.歌曲结构;2.画旋律线条;3.二声部演唱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平板、旋律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火眼睛睛辨真情”(发送单页课件、抢答)1.教师播放《金阊送别图》,引出电影《城南旧事》。
提问:你能读懂这幅图表达了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吗?2.简述《城南旧事》的故事,引入歌曲学习。
(播放图片,插入背景音乐《送别》)二、学唱歌曲(一)教师范唱——“心灵手巧辨强弱”要求学生跟随老师进行身势律动,引出四四拍强弱规律。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3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送别》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导入
1、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2、简介歌曲
这四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
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一、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影视歌曲,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
二、认识作者: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
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5课送别-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5课送别-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城版音乐三下第5课送别》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歌词描绘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并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地方特色音乐的认识较浅,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依依不舍的情感体验可能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教育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送别》这首歌曲,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2.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体验依依不舍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2.对地方特色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3.深刻体验依依不舍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离别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依依不舍的情感。
2.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不同地区的送别歌曲,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3.实践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指导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送别》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其他地区的送别歌曲,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4.准备教学乐器,如吉他、钢琴等,为学生提供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离别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离别时的情感。
如:讲述学生毕业离校时的情景,让学生回忆起依依不舍的感受。
2.呈现(5分钟)播放《送别》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同时,展示歌词卡片,让学生对歌词有所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送别》,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高、节奏等。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教案(花城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教案(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是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展现了送别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音乐节拍的概念,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符知识和简单的节奏练习。
他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和感知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音乐节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2.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送别》,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3.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节拍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送别》。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音乐节拍的感知和演唱能力。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送别》的歌词、音乐图谱等。
2.音响设备:教师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进行音乐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音乐节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音乐节拍是什么吗?”,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节拍知识。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乐节拍,并提问学生:“歌曲中的音乐节拍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对音乐节拍有更深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送别》的演唱练习。
教师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逐一教学生演唱,并指导学生注意音乐节拍的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送别》是作者李叔同在1915年写的一首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四四拍子、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唱《送别》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能用优美深情的,富有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声势律动体验四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3、知识目标:复习旋律线的知识,感知乐句进行方向的异同。
三、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感受四拍子节拍的强弱规律,并会用声势律动体验四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难点:感知乐句的行进方向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学生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声势律动,感知歌曲的速度、情绪、歌曲内容和四拍子的韵律。
(二)歌曲学习
1、哼哼、唱唱。
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用“啊”哼唱全曲,感受歌曲的音高和旋律走向。
2、看歌谱听老师第一句歌谱,右手在空中划旋律线,感受歌曲音高和旋律走向。
3、师生接龙视谱学唱。
4、朗读歌词
指导学生用高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按歌曲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用听唱法学唱歌词。
注意一字两音的歌词。
6、歌曲处理。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 歌曲《送别》|花城版
《送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生练习!(以mi、ma、o、u等等)(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是一首什么歌曲?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
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2、什么是学堂乐歌?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
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让学生们欣赏李叔同的作品,也是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送别》。
5、介绍《城南旧事》,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歌曲《丰收之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D004
(丰收的情景 )
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民歌,表现了人们
喜获丰收、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农民伯伯们终
于等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一片片金黄的稻
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那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
样的?
(喜悦、高兴、兴奋等)
这个时候,他们会怎样来庆祝丰收呢?
(唱歌、跳舞等)
《丰收之歌》
X X X| X X X| 嘿 哟哟 嘿 哟哟 。
1=C 2/4
1 2 3 4 ∣ 5 - ∣1 5∣1 5 ∣5 4 3 2 ∣1 — ║
同学 们 再 见 ! 再 见 再 见 把相同的乐句给找出来 了吗?是哪几句呢?
i 53 | 1 35 | 1 35 | i i || 46 66 | 35 55 | 24 32 | 1 0 ||
同学们还知道其他描绘丰收 的音乐作品吗?
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 歌曲:《好收成》、
《我们的田野》等。
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进行了一次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歌曲《丰收之歌》》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教案
1=C 2/4
1 2 3 4 ∣5 - ∣1 5 ∣1 5 ∣5 4 3 2 ∣1- ║ 同 学 们 好 您 好 您 好 老 师 您 好!
老师给同学们再放一首歌曲, 同学们听听是描写什么的情景?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歌曲送别》教学设计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歌曲送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曲送别》是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学会歌曲并能够进行表演。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但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和歌曲的表演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送别》。
2.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到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
3.能够通过歌曲表演,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合作,提高表演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离别情景,以及歌曲所表达的祝福之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歌曲情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组合,创作关于离别和祝福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表演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唱《歌曲送别》,并尝试创作自己的离别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感知音乐节拍(二)
教学目的:
1.在模仿语言节奏中,感受语言中的强弱,了解四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2.能用身势律动体验四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并能创编合适的动作表现《渔光曲》的强弱。
3.了解音乐记号“拍号”,并能听辨出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音乐。
4.学唱《送别》,能用优美深情的、富有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5.复习旋律线的知识,感知乐句进行方向的异同。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送别》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声音来表达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录音带,钢琴,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二、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
1.歌曲的作者
2.关于学堂乐歌
3.歌曲的创作背景
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
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
握。
三、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
1. 气息与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2) 3 2 ︱ 1 —O ———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