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从1G到5G再到6G,移动通信技术30年
972020 006从1G到5G再到6G,移动通信技术30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周期以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加快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不断地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如今它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网络。
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地发展。
移动通信从1G逐步发展至现在的5G,目前5G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大规模部署,各国更是已将6G列入未来几年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1980年后,1G盛行1G,即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模拟信号为传输载体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成功研制了全球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AMPS。
1980年,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等北欧4国在研制成功了NMT-450网络。
1983年,AMPS在美国芝加哥正式投入商用并迅速在全美推广,美国成为第一个使用AMPS网络的国家。
1984年,德国完成了C网络(C-Netz)。
1985年,英国研制出频段在900MHz的(TACS,Total Acce 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
1987年11月18日,我国的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开通并正式商用,采用的是英国TACS制式全接入通信系统。
二、1995年后,2G盛行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2G比1G具有更高的保密性和更大的系统容量。
1991年,欧洲开通了“全球通讯系统”(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也就是我们之前在营业厅办电话卡时的“全球通”。
1995年我国正式进入2G时代,以GSM为主,IS-95、CDMA为辅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用十年的时间,发展了近3亿用户。
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在正式开通CDMA网络并投入商用,CDMA技术拥有系统容量大,保密性高、绿色环保、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三、2009年后,3G盛行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计算发展⽩⽪书(2020年)》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2020可信云⼤会”上发布《云计算发展⽩⽪书(2020年)》,⽩⽪书指出:未来,云计算仍将迎来下⼀个黄⾦⼗年,进⼊普惠发展期。
⼀是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将加快应⽤落地进程,在互联⽹、政务、⾦融、交通、物流、教育等不同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是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企业上云进程将进⼀步加速。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 SaaS 服务落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分布式云成云计算新形态,助⼒⾏业转型升级01云计算从中⼼向边缘延伸1.边缘产业逐步兴起边缘计算的兴起,使得如何为边缘侧赋能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边缘的具体形态分为边缘云和边缘终端。
边缘云是云计算向⽹络边缘侧进⾏拓展⽽产⽣的新形态,是未来产业关注重点,是连接云和边缘终端的重要桥梁。
边缘终端位于边缘云与数据源头路径之间,靠近⽤户或数据源头的任意具备⼀定硬件配置的设备,包括边缘⽹关、边缘服务器、智能盒⼦等终端设备。
围绕边缘云与边缘终端,在 CDN、视频渲染、游戏、⼯业制造、⾃动驾驶、农业、智慧园区、交通管理、安防监控等应⽤场景下,相关产业已初现端倪,蓄势待发。
2.边缘侧需求催⽣分布式云新形态为了满⾜视频直播、AR/VR、⼯业互联⽹等场景下,更⼴连接、更低时延、更好控制等需求,云计算在向⼀种更加全局化的分布式组合模式进阶。
分布式云或分布式云计算,是云计算从单⼀数据中⼼部署向不同物理位置多数据中⼼部署、从中⼼化架构向分布式架构扩展的新模式。
分布式云是未来计算形态的发展趋势,是整个计算产业未来决胜的关键⽅向之⼀,对于物联⽹、5G 等技术的⼴泛应⽤起到重要⽀撑作⽤。
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云服务商等在内的各类型⼚家纷纷进⾏相关尝试,利⽤⾃⾝优势资源,将云计算服务逐步向⽹络边缘侧进⾏分布式部署。
分布式云架构图分布式云⼀般根据部署位置的不同、基础设施规模的⼤⼩、服务能⼒的强弱等要素,分为三个业务形态:中⼼云、区域云和边缘云。
中国电信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同、信任和接受,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的整合必须成为
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整体研究挑战可以分为身份和隐私管理。例如,
伪提名必须应用于整个系统,以便将收集到的关于用
先前概述的用户需求。
户的数据与用户的真实身份分开,并集成到安全技术
3.2.2 GPPLTE-M
系统中;高级加密和访问控制以及智能数据聚合技术,
系统中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研究”,该报告确定了超出当
的日常生活;安全应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智慧城
前 细 分 市 场 的 M2M 的 巨 大 市 场 潜 力 。 由 于 基 于
市将实施大量无法正确测试的新解决方案。最后,密
CDMA 的 3G 系统不适合于低功率操作,直到最近才有
钥管理有必要提供可靠和有效的密钥机制,以便以低
链路数据目的地、不频繁发送、基于群组的管理、基于
组的寻址等内容。
4
作者简介:
储建华
泰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结束语
中国电信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愿景与顶层设计,介绍了中国电信
版社, 2016.
所有优化都适用于所有应用。因此,它定义了功能以
[2] 狄乐达. 数据隐私法实务指南[M]. 何广越,译. 法律出版
向客户提供一些结构,然后根据需要调整网络。这些
社, 2018.
功能以每次订购为基础,提供包括诸如低移动性、时间
控制、时间容忍、仅分组交换、小数据传输、仅移动电
话 、不 频 繁 移 动 终 止 、MTC 监 控 、优 先 级 警 报 消 息
[3] 360 互联网安全中心. 互联网安全的 40 个智慧洞见: 可信
中国电信4G泛智能终端白皮书(2020.V1版)2020-01-17
业务功能
4GFZN-11201[必选]通话业务要求
如下是对终端的要求:
1)终端应必选支持语音主被叫、紧急呼叫、语音消息、上课禁用、屏蔽陌生号码等功能;
2)终端推荐支持录音功能、智能语音人机交互、与即时通信(IM)工具的交互等功能;
3)其中紧急呼叫、上课禁用、屏蔽陌生号码功能的开启/关闭及设置管理只能通过绑定手机上的APP进行操作;
1)终端应支持以下:
编号
制式要求
频段要求(注)
协议版本要求
1.
FDD(必选)
必选频段:B1、B3、B5
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至少Category1,推荐Category4及以上
2.
TDD(必选)
必选频段:B41
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至少Category1,推荐Category4及以上
4)终端推荐支持室内定位,包括商场、火车站、机场等人多的室内环境;
5)终端必选支持与儿童手表绑定的终端实现位置查询、轨迹记录、电子围栏、位置短信等功能,其中轨迹记录功能默认为开启状态。
配置
4GFZN-11301[必选]手表与手机交互要求
如下是对终端的要求:
1)应支持手机绑定功能;
2)儿童手表与终端的恢复功能(包括解除当前绑定、重新设置绑定、恢复出厂设置),应从当前绑定手机的APP中发起,并需要通过当前绑定手机的确认和授权,在完成儿童手表、当前绑定终端及APP、平台之间的数据同步、备份和保存后,可执行恢复操作。儿童手表本身不能发起恢复操作。
4GFZN-11302[必选]配置与升级要求
如下是对终端的要求:
1)儿童手表设置菜单支持软硬件版本信息查询;
2)终端应支持新版本软件升级功能,该升级应通过绑定手机APP端进行授权许可;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电信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也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推动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电信发布了《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促进行业创新与发展。
白皮书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的科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的演变过程。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普及,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接着,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信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一支专业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
该团队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数据挖掘与分析、智能网络管理等工作,为中国电信的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中国电信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通信网络优化、智能客服、智能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安全性。
白皮书还提出了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提升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面临着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伦理道德等问题。
中国电信将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强技术研发和法规制定,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白皮书提出了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
中国电信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同时,中国电信将加强与其他通信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通信行业的应用和创新。
此外,中国电信还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风起云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相得益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与应用场景百川归海: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逐步建立各领风骚:全球人工智能公司一览目 录01020304前言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概括而言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类人的能力。
人工智能将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有效降低劳动成本、优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和就业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据Sage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为全球GDP带来额外14%的提升,相当于15.7万亿美元的增长。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组织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经济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并从国家战略和商业活动上涉足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经历现象级的增长。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26.2%,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也将在2020年达到71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44.5%。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比如开放的市场环境、海量的数据资源、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和原创算法薄弱、高端元器件缺乏、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短板。
此份报告不但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产业与场景(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医疗、制造、健康等)做出了梳理,而且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重要性,并列举百度Apollo开放平台、阿里云城市大脑、腾讯觅影AI辅诊开放平台、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商汤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松鼠AI智适应教育开放平台、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NeuHub、搜狗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典型案例呈现给读者。
AI框架发展白皮书
AI框架发展白皮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年2月No.202201(2022年)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I助力当前经济社会步入智能经济时代。
世界正在进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发展的重塑时期,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其中重要的使能技术,对激活实体经济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对构筑国家科技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人工智能成为了全球各国新的科技热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重要抓手与着力点。
未来十年是全球发展数字经济、迈入智能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着力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将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
AI框架是智能经济时代的操作系统。
作为人工智能开发环节中的基础工具,AI框架承担着AI技术生态中操作系统的角色,是AI 学术创新与产业商业化的重要载体,助力人工智能由理论走入实践,快速进入了场景化应用时代,也是发展人工智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重要性的不断凸显,AI框架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焦点之一,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在此背景下,白皮书致力于厘清AI框架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技术体系与作用意义,通过梳理总结当前AI框架发展现状,研判AI 框架技术发展趋势,并对AI框架发展提出展望与路径建议。
由于AI 框架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对AI框架的认识还有待持续深化,白皮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AI框架技术持续演进,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1)(一) AI框架演进步入深化阶段 (1)(二) AI框架技术演化出三个层次 (5)(三) AI框架重要性愈加突显 (13)二、全球AI框架繁荣发展,多元化竞合态势渐显 (14)(一)供给主体方面,企校贡献最活跃 (14)(二)开源生态方面,全球进入活跃期 (16)(三)市场格局方面,双寡头持续引领 (18)(四)支撑应用方面,科研与产业齐驱 (20)(五)推广途径方面,三条路齐发并进 (25)三、应对未来多样化挑战,AI框架有六大技术趋势 (27)(一)泛开发:AI框架将注重前端便捷性与后端高效性的统一 (27)(二)全场景:AI框架将支持端边云全场景跨平台设备部署 (28)(三)超大规模:AI框架将着力强化对超大规模AI的支持 (29)(四)科学计算:AI框架将进一步与科学计算深度融合交叉 (31)(五)安全可信:AI框架将助力提升AI模型可解释性与鲁棒性 (32)(六)工程化:AI框架将加速AI应用产业规模级工程化落地 (34)四、AI框架生态远未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36)(一)从硬件适配向算子接口标准化演进 (36)(二)强化开源社区打造与开源氛围营造 (36)(三)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放合作 (37)(四)推进融入AI基础设施布局落地 (37)(五)支持深度赋能大模型及科学计算 (38)图目录图1 AI框架技术演进 (2)图2 AI框架核心技术体系 (5)表目录表1 Github社区中主流AI框架情况(2022.1) (16)表2 Gitee社区中主流AI框架情况(2022.1) (18)AI框架发展白皮书(2022年)一、AI框架技术持续演进,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AI框架是AI算法模型设计、训练和验证的一套标准接口、特性库和工具包,集成了算法的封装、数据的调用以及计算资源的使用,同时面向开发者提供了开发界面和高效的执行平台,是现阶段AI算法开发的必备工具。
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为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本白皮书梳理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一、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方向。
随着计算机算力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涉及金融、医疗、交通、制造、安防等多个领域。
在图像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识别出猫、狗等复杂图像,并在人脸识别、安防监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语音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语音翻译等功能,拓展了人机交互的范畴;在自动驾驶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无人驾驶成为了可能。
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1.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工智能需要信息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支持,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更加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
2.大数据为支撑。
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未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人工智能将更加强大。
3.智能硬件普及。
未来智能硬件将逐渐普及,人工智能将在更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
4.深度学习成为主流。
深度学习是目前最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之一,未来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
三、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挑战1.数据隐私和安全。
大数据的应用需要关注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
2.算法公正性和道德伦理。
人工智能的算法可能存在偏见,需要加强算法公正性和道德伦理建设。
3.人才短缺。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相对稀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建议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加强国际人才引进与合作,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
2.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完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法律法规规范,加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力度。
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
目录IMT-2020 (5G)推进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1 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2 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项目洞察3 十大重点应用领域分析4 5G融合应用的挑战与发展建议5 主要贡献单位P1 P5 P15 P46P481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1.1 全球多个国家加速推进5G应用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截至9月30日,全球135家运营商共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应用试验达到391项。
AR/VR、超高清视频传输(4K或8K)、固定无线接入是试验最多的三类应用。
在行业应用中,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受到广泛关注。
整体来看,全球5G 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应用场景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行业融合应用仍在验证和示范中。
美国家庭宽带成为最受关注的5G应用之一。
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全部商用5G,在若干个重点城市推出服务,覆盖城市重合度高,相继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的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方面,AT&T正在探索基于4K视频的安全监测、AR/VR员工培训及定位服务;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尝试5G与VR/AR用于医疗领域,帮助临终患者减少慢性疼痛和焦虑等。
FCC通过采取一些举措促进5G技术向精准农业、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如设立204亿美元的“乡村数字机遇基金”等。
韩国出台5G战略,引领5G用户发展。
韩国“5G+”战略选定五项核心服务和十大 “5G+”战略产业,其中五项核心服务是:沉浸式内容、智慧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数字健康。
在商用进展方面,韩国运营商针对VR、AR、游戏推出基于5G的内容和平台活动。
截至2019Q3,韩国5G用户数超过300万,占据全球5G商用大部分市场份额。
韩国用户发展速度快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加速建网,手机高额补贴,内容应用丰富,提速不提价。
欧盟5G应用涵盖工业互联网及其他多种应用场景。
欧盟于2018年4月成立工业互联与自动化5G联盟(5G-ACIA),旨在推动5G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地。
中国电信发布AI终端白皮书 携11家厂商推17款AI终端
还 发 们 厂落 1】 v6 恢 仃 础 ’l 1
l1,J 巨点 描 ,推 动 z 、 、 i 、,ll 务 l{j个
支 ¨IJPv6.
据 i 者 了斛 . lI Uf 是持 IPv6
4Gf. 跃 川 』、 已 if.r】100 rf1JAI
r 十J L)] jIPv6 J ̄-叫J【1. J I l、I 、I I、lI~IPv6
、
介 .个 越1终 端 将 成 【川 I l【I. 的 奠 、人 教 “ r AI能 /J’ -A【{『i
¨c{、A1 f} ti ]:、A l“ ÷} 白E、终 JI-J、 }一 , 1 ; 』: } 场  ̄}F,为门J广 一 一求 u} , n 的 个 体岭
国电信发布 AI终端 自皮书
-
-
一
,
?j二_ ∥ i
■ i / 、\} 、'2、/i _1芒
“
一 一
。 一
j 。。
每 , 尘、 、lj皇至: t
、
.
了前发布 的中国 电信 《AI终 端 白皮 书 》,全面 阐述 了中 国电 言对 AI手机终端的理解与需求 ,并 从 AI算力 、Al能力与 AI 立用方面规范 定义了人工智能手机 。
厶 、 健 康 云
AI J : l1 {暂为 移
动 川 广 住 信 息 个_、/川 账 号 、
镓 车lJ云 务 等 ,j’…
能 休
舱 。术 柬 ,巾 价 _划拊 … 5o款 AI终
端 , 自÷诗 :现 500() J I 5
休 《Al终 l l J l 》的 发 ,
标 志 巾 … lflJ信
八 l 能 发 腱
中国电信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4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2024易观分析2024年3月01电信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背景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但终端用户规模扩大、新兴业务发展对于网络性能要求明显提高来源:工信部,易观分析整理667.2841931996.310831162372544.1575590.2602.7629.515.377.1142.5231.2337.70%2%8%14%21%29%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18-2023年移动电话基站规模及变化情况(单位:万个,%)移动电话基站数4G 基站数5G 基站数5G 基站占比17441613143513751337129310841374173723723060356413.4%12.3%10.6%9.4%8.5%7.7%21.8%26.0%26.4%25.2%32.1%19.1%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18-2023年电信行业业务收入及变化情况(单位:亿元,%)语音业务收入新兴业务收入语音业务增速新兴业务增速移动互联网接入总流量20182023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711亿GB3015亿GB4.6GB/户月16.9GB/户月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6.7亿户23.3亿户物联网用户占移动终端比重30%电信行业作为我国数字新基建重点领域,已经日益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肌理当中,是拉动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3年,我国宽带接入端口同比增长6.5%;5G 基站同比增长7.8%,占移动基站总数比例上升至29%。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稳增,带动2023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按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8%。
从业务结构看,电信行业传统语音业务收入下滑,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业务收入达到3564亿元,同比增长19.1%。
与此同时,这些新兴业务产生的数据量大幅增加,无论是传输数据规模、实时性、可靠性要求相较传统业务都明显更高,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需要网络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带宽、延迟控制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来满足业务需求。
“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20年1月14日,中国电子学会等共同编制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主要应用场景研判》发布。
报告中预计,在加快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政策和市场推动下,预计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逼近300亿美元。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数量超过190万,来自美国的人才占一半。
全球共有367所拥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学校,其中美国有168所,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居第二梯队。
此外,报告重点从应用趋势、商业价值及竞争态势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提出了强化共性技术攻关、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完善创新基础设施、鼓励开源平台发展四大措施。
从当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力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
但是我国在理工科,特别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有深厚的底蕴,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物理、数学等专业教学水平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而这些学科都是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开发的核心基础。
同时,从人才从业年限结构分布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比例较高,人才培养和发展空间广阔。
(摘编自翟继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材料二:(摘编自《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三:江苏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建有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工业机器人等1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的研发、生产、集成、应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高层次专家,具备了拓展产业应用领域、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做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面对国际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迅速涌起的态势,鉴于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选择,立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禀赋,江苏当前亟待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江苏应积极策应国家人工智能重大部署,结合制造业发达的省情,抢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中CPU、GPU、传感器等重要硬件的关键技术,推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基础应用技术与优势制造业产品的结合。
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人工智能的商业红利窗口期已经来临?2080 27203060005000400042003目录1.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介绍62.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现状143.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案例举例224.企业该如何借力人工智能?315.附录37人工智能概念介绍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科学的统称,它涵盖了训练计算机使其能够完成自主学习、判断、决策等人类行为的范畴。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三个热词。
关于三者的关系,简单来说,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方法,深度学习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技术。
机器学习使计算机能够自动解析数据、从中学习,然后对真实世界中的事件做出决策和预测;深度学习是利用一系列“深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解决更复杂问题的技术。
A人工智能从其应用范围上又可分为专用人工智能(ANI)与通用人工智能(AGI)。
专用人工智能,即 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比如会下围 棋并且也仅仅会下围棋的AlphaGo ;通用人工智能是指具备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可以快速学习, 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技能来解决新问题、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是众多科幻作品中颠覆人类社会的人工智能形象,但在理论领域,通用人工智能算法还没有真正的突破,在可见的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既非人工智能讨论的主流,也还看不到其成为现实的技术路径。
专用人工智能才是真正在这次人工智能浪潮中起到影响的主角,我们报告的讨论范围将聚焦在更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专用人工智能技术,具体讨论现有专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
BA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隶属关系资料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罗兰贝格分析B 专用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区别理解特定 领域知识 实现特定 领域应用 知识技能 迁移能力 跨领域推 理能力 常识的认 识与掌握 抽象能力 的掌握 专用人工智能 √ √ × × × × 通用人工智能√√√√√√资料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罗兰贝格分析早期的人工智能令 人兴奋不已 机器学习开始兴起深度学习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蓬勃发展1980‘s -2010's 机器学习 1950‘s -1980's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与现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阶 段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科技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我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第一部分:概述1.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前沿科技领域,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人工智能自诞生之初即备受关注,众多学者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其中,推动了该领域的不断发展。
1.2 我国人工智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
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崛起。
1.3 本白皮书的意义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的崛起,编撰一部我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对于总结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发展、共享我国在该领域的成果、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我国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2.1 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2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外,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包括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业的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与未来3.1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我国的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
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3.2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未来,我国将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四部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与对策4.1 技术瓶颈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算法研究、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瓶颈和难题。
4.2 对策与建议针对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本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四、人工智能重塑各行业41.1 451.3 81.4 13211.6 231.7 6 291.8 31402.1 402.2 422.3 45523.1 533.2 543.3 543.4 553.5 55584.1 604.2 654.3 704.4 714.5 754.6 794.7 824.8 8689 02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主要发现主要发现:1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主要发现2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主要发现3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 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4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1.1 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商业化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全方位商业化阶段,并对传统行业各参与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各行业的生态。
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参与企业管理流程与生产流程,企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部分企业已实现了较为成熟的智慧化应用。
这类企业已能够通过各类技术手段对多维度用户信息进行收集与利用,并向消费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优化洞察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
第二层是行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造成传统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人工智能的参与导致上游产品提供者类型增加,同时用户也会可能因为产品属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个人消费者转变为企业消费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层是人力变革。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减少企业员工数量。
此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取代从事流程化工作的劳动力,导致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比上升,企业人力结构发生变化。
图表1-1: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德勤研究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 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51.2 AI 全面进入机器学习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途径逐渐从进化、经验和传承演化为了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储存。
全球人工智能伦理2024年的新挑战
推动国际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范围内 的人工智能伦理问 题
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应对策略
制定行业规范 和标准,确保 人工智能技术 的合规性和安
全性
加强企业内部 培训,提高员 工对人工智能 伦理的认识和
意识
建立人工智能 伦理审查机制, 确保人工智能 产品的合规性
和安全性
加强与政府、学 术机构、非政府 组织等各方的合 作,共同推动人 工智能伦理的发
全球人工智能伦理2024 年的新挑战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
02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核心 议题
03
全球范围内的应对措施
04
未来趋势和展望
05
添加章节标题
人工智能伦理问 题的现状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背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伦理问题的出现:隐私泄露、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 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 的创新和发展,提 高人工智能的透明 度和可解释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决策透明度:人 工智能的决策过 程是否透明,如 何保证决策的公 正性和可解释性
伦理考量:在决 策过程中,如何 平衡效率与公平、 隐私与安全等伦
理问题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力的影响
自动化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可能导 致大量人类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
失业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失业 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
数据隐私和安全:如何保护用户的 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人工智能伦理法规:如何制定和完 善人工智能伦理法规,确保人工智 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27日,GSMA全球终端峰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移动2019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第一期)》正式公布。
中国移动紧贴5G和AI两大技术热点,聚焦手机、智能硬件两大类产品,通过不同的通信深度测试,对产品进行了客观评估。
作为业界首份5G专业评测报告,此次评测的结果提供了相关项目数据的专业参考,也为消费者选购5G产品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及指导性。
值得注意的是,5G专题评测包括5G芯片和5G终端两部分,3款主流5G芯片、6款5G手机、3款5G CPE均参与到评测当中,而巴龙5000以及搭载该芯片的华为Mate20X(5G)在评测中更是表现突出,受到了广泛关注。
5G芯片性能整体评测聚焦5G协议栈成熟度与网络兼容性、MIMO吞吐量性能、典型场景功耗3个关键维度。
结果显示,巴龙5000芯片的网络兼容性和吞吐量性能表现良好。
巴龙5000支持上行SRS4天线轮发,结合TDD系统上下行信道互易的特点,为下行MIMO吞吐量性能带来额外增益,综合来看,在5G芯片性能测试环节中,巴龙5000表现得十分亮眼。
作为华为首款搭载巴龙5000芯片的量产智能手机产品,刚刚获得中国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华为Mate 20X(5G),也是全球首款同时支持NSA和SA组网的5G双模手机终端产品。
当前,全球各地5G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依据本地5G发展情况,采用了SA和NSA两种主流组网方式建设本地5G网络。
而无论是哪一种组网方式下的5G网络,华为Mate20X(5G)都能够很好的适配,此次中国移动的测试结果也再次印证了华为5G技术的领先性。
事实上,支持SA/NSA的5G双模,以及采用双卡设计,支持“一张卡4G、一张卡5G”的双卡双待,都让华为Mate20X (5G)拥有了更卓越的5G体验。
除此之外,华为Mate20X(5G)还拥有AI性能强大的麒麟980芯片,在双NPU加持之下可以提供端侧AI算力,能够让用户借助手机的AI技术更从容地应对5G时代丰富的应用场景。
■吕惠
2019年6月27日,《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MWC19上发布,这是中国电信首次发布电信行业人工智能战略的白皮书。
在白皮书中,中国电信从运营商自身业务发展、网络演进和用户感知的需求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电信应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愿景与顶层设计,介绍了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力、发展目标、演进路线、切入领域与关键举措,向用户展示了中国电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智慧服务与智慧运营,为生态合作伙伴介绍了与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合作方式,服务国家“智能+”发展战略。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陈忠岳在致辞时表示,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电信有能力也有信心在未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中国电信愿携手合作伙伴,共建AI生态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共筑美好生活,为社会智能化发展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的发展源动力!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发表题为《AI助力5G发展》演讲,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5G时代的重要价值。
他表方位助力5G发展,中国电信发展人工智能将使未来的5G网络能够更高效、更节能和更智能地运行。
中国电信研究总院副院长吴湘东向与会嘉宾详细解读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他表示,中国电信基于自身在数据、算法、通用算力和渠道方面的优势,将从面向客户与网络运营两大切入领域发展人工智能,六大关键举措包括建设开放的人工智能通用赋能平台,建立“大数据湖”,建设随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和评估体系,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以及成立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等。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发展将以战略转型3.0为方向,深度嵌入AI技术能力,提供AI通用能力平台、应用和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建设具备跨网跨越、统一接口、敏捷可靠、极简运维、提升体验和网络云化六大特点的全面融智的随愿网络,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随心业务。
如在智慧家庭领域,将可提供随需接入、超低时延和超高安全的网络服务。
中国电信期望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未来网络发展,打造统一的能力平台,服务各行各业,为“数字中国”注智,为“网络强国”筑力,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落
中国电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