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深基坑人工挖孔桩加锚杆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全套含计算书 CAD图)
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为例--毕业设计(论文)
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为例专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大多数建筑、市政工程得到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人防项目)、地下车库、地铁运行线等项目动工,都会面临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临时性项目,考虑安全问题将导致成本过高,相反,过分强调节约成本,可能导致基坑失稳破坏,许多典型的案例,在这两方面均有体现。
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支撑施工方式是深基坑工程定位成败的关键。
虽然近年来深基坑工程施工速度快,但国内对其换撑方式的选用仍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意思。
因此,遵循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不会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原则,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指导性强的方案优化方法,是重中之重。
本文以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为例分析了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型深基坑工程概述;第二部分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方案;第三部分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组织设计问题分析;第四部分加强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施工组织设计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most of the buildings and municipal projects in China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human-defense projects), underground garage, subway lines and other projects will face deep foundation pit works.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a temporary project, considering safety problems will lead to high cost, on the contrary, too much emphasis on cost savings, can lead to instability and failure of foundation pit, many typical case, in these two aspects. Select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upport and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method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 speed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s fast in recent years, the selection of the way to support it in China still has a one-sided and subjective meaning. Therefore, follow the saf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the principle of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will no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guidance schem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a top priority.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XX square deep foundation p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f large deep foundation pit.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large-scale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overview; The second part of large-scale deep foundation pi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third part of large deep foundation pi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strengthens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of XX square.Keywords: large deep foundation pit; Basic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目录摘要 (ii)第1章大型深基坑工程概述 (1)1.1 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定义 (1)1.2 大型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1)第2章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方案 (3)2.1工程概况 (3)2.2基坑基础施工设计方案 (4)2.3降止水方案 (5)2.4基坑基础施工施工工艺 (6)2.4.1护坡桩施工工艺 (6)2.4.2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工艺 (9)2.4.3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11)第3章大型深基坑基础施工组织设计问题分析 (15)3.1 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5)3.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5)3.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15)3.1.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5)3.2 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问题 (16)3.2.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不详尽 (16)3.2.2 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17)3.2.3 施工材料选择不合格 (17)第4章加强XX广场深基坑基础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问题的对策 (19)4.1 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19)4.2 不断完善施工监理 (20)4.3 严格控制XX广场深基坑建筑原材料 (20)第5章结论 (22)参考文献 (22)致谢 (23)第1章大型深基坑工程概述1.1 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定义关于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定义,各个相关规范有着不同程度的解读,为了方便施工现场施工管理,建设部建质【2009】 87号文件,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大型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或地下室三层及以上,或开挖深度虽然没有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及地下综合管线相对复杂的工程。
[江苏]10米深基坑桩锚支撑案例
• 基坑周边环境较简单,除基坑南面距 离道路仅3m外,其余几面距离周边道 路均在15米以上。
• 详见下页的周边环境图
28387
45091
11427
3770
放坡外边线
5578
524 8036 9910
7224
12974
放坡外边线 圈梁外边线
• 方案改变以后带来的潜在问题是:第 二道锚杆孔口基本与粉土层层顶相平, 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涌水冒砂的 现象。
方案比较
• 原方案:SMW工法桩+扩大头锚杆体系。 工法桩有效桩长18m,桩顶位于地面下 2.5m,圈梁处设一道扩大头锚杆,锚杆长 18m,间距2.4m,其中自由段6m,锚固 段9m(直径150mm),扩头段3m(直径 800mm),设计抗拔力600kN。
1650
③2粉质粘土夹粉土γ=19.2kN/m3 φ=19.40 C=15.5kPa
2250
15°、20°
-11.1 底板
承台
-12.400
-12.500
自由段6.0米
锚固段19米
6960
850@1200L18000三轴搅拌桩 桩顶标高-1.50米
④粉土
γ=18.8kN/m3 φ=29.70 C=8.5kPa 锚固段19米
LZ38
LZ39
LZ40
LZ41
H
LZ42
I
LZ43
LZ44
J
LZ45
K
B
A
LZ14
LZ15
LZ16
LZ19
LZ17
LZ18
LZ20
Q
LZ21
锚杆支护施工方案及附图
锚杆支护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1〕锚杆的构造要求1〕锚杆采用Φ48钢管,长度6米。
2〕锚杆单排距离垫层底部0.8m,水平间距1.5m。
3〕锚杆倾角为30°。
4〕灌注混凝土厚度10cm。
5〕钢筋网片φ6@200mm×200mm。
〔2〕工艺流程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2〕灌注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子整→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模板支装→进行灌注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3〕操作工艺〔1〕钻孔与锚杆制作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够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直螺纹对接,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应在锚杆上每隔1500mm 设置定位器一个;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安插锚杆以防塌孔。
〔2〕灌注混凝土1〕在灌注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灌注时应不出现移动。
2〕钢筋网片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 mm ;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
1 9m 1.5m1.5m 1 1-1剖面图3〕为加强支护效果,在灌注混凝土时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此后应连续喷水养护5-7d。
〔7〕成品保护1〕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
2〕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防止塌孔。
3〕锚杆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
二、工程施工组织〔1〕建立现场安全生产领导组织:在本项目文明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本工程施工现场领导小组。
由经理任组长,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现场设专职安全员,根据工程施工作业进展情况适时增加。
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计算书和结算
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和结算一、工程概况大厦位于*****区,基坑南北边长约300米,东西边长约70米,基坑已开挖至-4.5米。
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三层φ140锚杆支护。
锚杆间距1.5米,排距东侧1.4米,南侧1.2米。
锚杆分锚1和锚2两种,要求抗拔力分别为10T和20T。
锚杆总计733条,8964延米。
二、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揭示,场地自上而下共划分为6个层,9个亚层。
地质条件如下:三、锚杆施工方案1.锚杆大样范要求。
2.锚杆一览表四、施工工艺及参数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钢筋、水泥和砂。
1.成孔钻孔直径为φ140。
南侧上、中两排用人工成孔。
东侧三排及南侧下排用300型地质钻机成孔。
2.插入锚杆锚杆采用20MnSi钢筋。
插入钻孔的锚杆要求顺直,并应除锈。
插入锚杆时应将灌浆管与锚杆钢筋同时放至钻孔底部,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95%。
3.灌浆灌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采用中砂,要过筛,配比为:水:灰:砂=0.4:1:0.2 (重量比)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
灌浆前应先洗孔。
砂浆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地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
五、施工设备地质钻机6台,钢筋切断机1台,电焊机3台,砂浆搅拌机5台(2台备用),压浆泵6台(3台备用)。
施工场地布置如下图:六、施工人员安排工地负责1人:工程师技术负责3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施工员5人: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质安员1人:助理工程师试验员1人:助理工程师材料员2人:电工2人。
电焊工3人。
机修工3人。
钻机每台4人,6台共计24人。
浆液搅拌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灌浆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人工成孔40人。
七、安全施工措施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设置专门的质量安全员,建立安全制度,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规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带头以身作责,杜绝安全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穿戴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成立以工地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以便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工作。
深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论证)
.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2.1 支护设计概况 (2)2.2 场区周边环境 (2)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3、工程特点3.1 支护设计具体介绍4、施工组织管理 (4)4.1 施工组织部署 (4)4.2 施工协调管理 (4)4.3 组织管理体系 (4)5、施工平面布置及各项目需用计划 (5)5.1 总体布置 (5)5.2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5)5.3 现场平面布置管理 (5)5.4 主要材料物质计划 (5)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5)6.1 施工顺序 (5)6.2 主要施工方法 (6)6.2. 1 喷射砼面板及钢筋网 (6)6.6 施工注意事项 (7)7、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7)7.1 工期目标 (7)7.2 工期保证措施 (7)7.3 施工人员安排 (8)8、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8)8.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8)8.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8)8.3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9)9、工期保证措施 (10)10、安全保证措施 (10)10.1 安全目标 (10)10.2 安全保证措施 (10)10.3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1)10.4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1)11、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2)12、基坑监测及应急预案措施 (13)12.1 基坑监测 (13)12.2 应急措施 (13)附图: 1、总平面布置图2、周边关系图3、支护平面布置图4、监测点布置图.1.1 深基坑支护设计书 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 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159-2022) 1.4 建造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1.5 建造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1.8 建造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1.9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本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边坡支护(人工挖孔桩、锚杆、混凝土喷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2014年5月10日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边坡地处****路,南北向搌布,长120米。
地面整平标高70米(黄海高程系),坡顶为人行道路,规划宽度为6米,路面标高82米。
边坡由原状卵石土组成,为土质边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安全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单排桩支护结构形式,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施工场地的地层地质情况根据**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供的资料,本场地由上而下可划分为四类岩土层,详细资料见《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支护结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1、单排桩设计;2、锚杆设计;3、桩间土支护及混凝土面板设计;第二章、编写依据1、《胜利三路营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
10、《砌石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第三章施工部署一. 施工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并提前交给建设单位、以便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2、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经参加单位会签、盖章后,成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
桩锚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基坑支护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拟建海韵名都工程场地位于海口市牡丹路东侧,红锦路南侧,世贸北路西侧。
场地原为填海绿化地,场区中原建筑物已拆除,场地东南侧4.5m深处有0.6m厚的火山岩和温泉井,南侧距玉园一区公路面1.5m,南侧及西侧面埋有1万伏高压电缆。
拟建建筑物包括A、B栋为32+1层(开挖9.5m),C1~C6栋4+1层(开挖8.3m),商业2#为2层(开挖8.3m),框剪结构,二层地下室分布于整个场地。
本工程由华磊设计院设计,工程桩采用预应力管桩。
根据建筑图纸要求,基坑支护区域设计±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162m(秀英高程),基坑底开挖标高为-10.4m~-11.4m,基坑支护区域开挖深度约8.3m~9.5m左右。
本设计基坑底边线根据建筑总平面图纸提供。
场地周边管线主要分布在北侧,仅依据昌炜集团公司提供的管网图作参考,东南侧地下火山岩带无详细资料。
二、设计依据1、《深勘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海口地区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
三、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处于海相沉积一级阶地,经平整后,地面较平坦,自然地面标高-1.95m~-3.5m,相对高差1.55m。
2、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岩土地层构造及特征整个场地内可分7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浅黄色、褐黄色、浅灰色、褐红色、灰色,主要由砂质粘性土组成,含较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干~湿,结构松散。
层底标高-1.09~3.50m,层厚 2.00~6.50m.第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深灰色,软塑为主,局部流塑,上部粉砂含量较高,局部底部夹可塑状粘土透镜体。
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_____,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共计_____根,桩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径、桩长、桩顶标高及持力层等情况。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等。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方案的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操作要点。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_____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2、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5%。
3、石子:选用粒径 5~315mm 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
4、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三)施工机具准备1、挖孔设备:辘轳、提土桶、镐、锹、手铲、钎等。
2、垂直运输设备:电动葫芦、慢速卷扬机等。
3、护壁模板:组合式钢模板、弧形工具式钢模板等。
4、排水设备:潜水泵、污水泵等。
5、通风设备:鼓风机、通风管等。
6、照明设备:低压防爆灯泡、防水电缆等。
(四)作业条件准备1、场地已平整,障碍物已清除,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2、桩位已测量放线,并经复核无误。
3、施工机具已进场,并安装调试完毕。
4、材料已进场,并经检验合格。
三、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桩孔开挖→护壁施工→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桩身检测四、施工方法(一)场地平整将施工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排水畅通。
(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桩位测量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点,并设置十字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桩位进行复核。
(三)桩孔开挖1、桩孔开挖顺序应根据桩间距和地层情况确定,一般采用间隔开挖的方式。
2、桩孔开挖采用人工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
锚杆某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secret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目录第一部分:设计方案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介绍 (1)1.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1.3工程地质条件 (1)1.4水文地质条件 (2)2.编制依据 (2)3.重点难点分析 (3)4.重点难点对策 (3)5.支护方案介绍 (4)5.1边坡土层岩性特点分析 (4)5.2桩锚支护设计参数 (4)6.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5)6.1塔吊问题 (5)6.2桩间土处理 (5)6.3现场试钻 (5)6.4边坡超载 (5)6.5信息反馈 (6)6.6应急措施(地下水等危害处理) (6)6.7局部加深的处理 (6)7.止水帷幕设计方案 (6)第二部分施工方案 (6)1.施工计划 (6)1.1人员准备计划 (6)1.2施工机械设备准备计划 (7)1.3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8)1.4材料进场检(试)验计划 (8)2.施工现场准备 (9)3.施工方案 (9)3.1护坡桩施工安排 (9)3.2锚杆施工安排 (9)3.3护坡桩施工工艺 (10)3.4锚杆施工工艺 (12)4.质量目标、体系及保证措施 (13)4.1质量目标 (13)4.2质量保证体系 (13)4.3质量保证措施 (13)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5.1安全管理目标 (14)5.2安全管理体系 (14)5.3安全施工措施 (15)5.4文明施工措施 (16)6.雨季施工措施 (17)7.应急预案 (17)8.附件 (18)第一部分: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介绍拟建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本工程设三层地下室。
基础平面约呈梯形,基础埋深-16.0m,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基础型式为筏板基础。
±0.00=46.00m。
场地四周没有需重点保护的地下管线以及地上架空线路。
本工程进行土方开挖、边坡支护时,适当考虑总包结构施工时的荷载。
场区前期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场区内场地标高在45.96~46.57m。
某深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群区1,2号楼深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黑龙江工程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布署三、基坑支护结构参数四、土钉墙支护的施工工艺安排五、施工监测六、雨季施工方法七、质量保证方法及技术方法八、施工进度打算及保证方法九、平安技术方法十、要紧机具设备打算十一、现场生产组织机构一、工程概况1.拟建区1,2号楼工程,位于群力西区。
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基坑一级放坡,坡比1:.2.施工单位:黑龙土工程3. 水、用电量:水:20吨/日,电:160KW。
4. 工程地质概况:详见工程勘探报告5. 要紧执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9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6. 工程量土钉墙工程量一览表二、施工组织和施工部署1.该工程由黑龙江省仝石岩土工程负责治理施工,打算投入2台混凝土喷射机。
工程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下设技术负责人、带班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平安员、材料员等治理人员,在工程中推行项目法施工,依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动态治理原那么,对工程进行系统治理,施工进程中严格依照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及我单位有关受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各工种、各工序成立质量治理体系,严格实行工作职位责任制,各工种必需持证上岗,做好隐蔽工程及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和验下班作,同意业主及监理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
2.施工设备进场后,依照现场的具体条件,对施工所需的设备、库房、居处进行合理布置。
3.工艺流程图:(见以下图)三、基坑支护结构参数依照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场内基坑开挖深度,地下水位、基坑内土层性质,本工程支护结构如下:边坡按1:,的坡度放坡,土钉横向和竖向间距均为,土钉布置形式呈网状形状布置,土钉层数3层,土钉长度为第一层8m,第二层6m,第三层4m。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docx
.思经 2 号桥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虑我公司的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1)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 C9合同段工点施工设计图纸”。
(2)合同文件。
1.3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T80/1-20042 工程概况2.1工程设计概况思经 2 号大桥位于思经乡铁厂旁,位于乡道及河道之间,交通便利,由于紧邻河道,渗水量打,加之桩基较长,将采用竖管法浇注混凝土。
按图纸设计, 2 号桥墩墩台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钻孔工程量为:左幅桩径 288.2cm,2 根/33m;右幅桩径 288.9cm :2 根/33m,6 号桥墩墩台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钻孔工程量为:左幅桩径316.7cm,2 根/39m;右幅桩径308.7cm:2 根/39m。
2.4工程特点本工程岩土地质结构从上至下为为卵石质土,厚约 3.8 米,强风化砂泥岩,厚约 4.4m, 以及中风化砂泥岩。
由于紧邻河道,渗水量打,加之桩基较长,将采用竖管法浇注混凝土。
3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1)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持力层埋藏较浅、单桩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基础。
挖孔桩受力性能可靠,结构传力明确,沉降量小;成孔后可直观检查孔内直径、垂直度及持力层的土质情况,保证桩的质量。
工程造价相对低廉;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直径灌注桩施工。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下设施工技术、质量、材料、资料、计划等分支部门。
(3)审查施工图纸,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以达到节约投资、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施工简便的目的,并提出合理性的审图意见。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全套图纸CAD
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拟建南京新城科技园B地块深基坑位于河西香山路和嘉陵江东街交会处东南隅,北侧为规四路(隔马路为A地块基坑),东侧为青石路。
B地块±0.00m 相当于绝对标高+7.40m。
基坑挖深为6.1~8.0m。
拟建场地属Ⅱ级复杂场地。
该基坑用地面积约20000 m2,包括3幢地上建筑和一层地下室。
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最大单柱荷载标准值为23000KN,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方案。
有关拟建物层数、结构型式、柱网和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具体见表1.1。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根据该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节,划分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四面均为马路,下设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
北侧隔马路为基坑(A地块)第一章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面高程在4.87~8.78m(吴淞高程系)之间。
对照场地地形图看,场内原有沟塘已被填埋整平。
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漫滩。
在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有下列土层: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混碎砖、碎石和砼块等建筑垃圾填积,其中2.7~4.5m填料为粉细砂,填龄不足2年。
层厚0.3~4.9m;①~2素填土:黄灰~灰色,可~软塑,由粉质粘土、粘土混少量碎砖石填积,含少量腐植物,填龄在10年以上。
埋深0.8~5.3m,层厚0.2~2.6m;①~2a淤泥、淤泥质填土:黑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分布于暗塘底部,填龄不足10年。
埋深0.2~2.9m,层厚0.6~4.0m;②~1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切面有光泽,韧性、干强度较高。
埋深0.3~4.7m,层厚0.3~2.1m;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腐植物,夹薄层粉土,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某工程深基坑支护(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勘测设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集团(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拟建的东方金海岸位于××××。
本工程拟建10栋50层1栋幼儿园4层。
本工程+相当于黄海标高,全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底板面黄海标高为。
基坑周长约688m。
基坑南路为观音山北路,北侧和东侧为已建城市道路,西侧为空路。
二、地层情形开挖面以下及阻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如下:杂填土,厚度~;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粉砂~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
土方开挖进程中地下水采取明排的方式,坡面设置泄水孔,坑内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随时将地下水排出坑外,保证坑内不积水。
3、地下水拟建场地地下水要紧运移和赋存于杂填土①和粉砂2c孔隙中的上层滞水或中~强透水层。
整体上,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为隔水层,残积土、全风化岩含水层属弱透水层,强风化岩和局部存在的中风化岩透不性能较好,属强透水层,轻风化岩透不性能亦较差,可视为隔水层。
地下水要紧同意相邻场地的侧向补给和下大气降水等补给,大体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迳流、排泄。
勘探期间场地稳固水位在~。
4、地下市政管网依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物探图。
(三)、项目基坑设计一、设计依据⑴、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下室底板深度等有关设计资料。
⑵、天津市地质工程勘探院完成的《东方·金海岸岩土工程勘探报告》等相关资料。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和工程位置
拟建工程为xx通信指挥楼、xx通信机房楼工程,建设单位为xx集团xx市xx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为xx研究院,工程施工总包单位为xxxx 公司。
拟建工程位于xx市xx区xx门桥西北角东四危改小区D2区,建筑面积93903m2。
二、施工范围
本次施工的部分为柴油发电机房(以下简称柴油机房)、人防出口、口部二、设备吊装口、1#汽车坡道、自行车坡道等部分
施工内容包括以上结构部分的基坑支护和土方挖运。
三、基坑深度
工程设计室内标高±0.00=43.90m,目前场地标高为43.40m左右,各部分槽底标高和基坑设计深度为:
柴油机房:槽底标高-12.70m,局部标高-13.25m,基坑设计深度12.50m;
人防出口:槽底标高-15.02m,局部标高-16.50m,基坑设计深度14.70m;
口部二:槽底标高-7.05m,基坑设计深度6.55m;
设备吊装口:槽底标高-12.75m,基坑设计深度12.35m;
1#汽车坡道:最深处槽底标高-8.45m,基坑设计深度7.95m;
自行车坡道:最深处槽底标高-4.75m,基坑设计深度4.25m;
四、地层条件
根据xxxx工程有限公司《xx东四D2区联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年12月27日),拟建场区地层为:
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2.60~3.80m的粉质粘土填土-粘质粉土填土①层,房渣土①1层,以下为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②层互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③层、粉砂-细砂③1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③2层;细砂-粉砂④层、圆砾④1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2层,细砂-中砂⑤1层、卵石-圆砾⑤层。
五、地下水条件
根据xxxx工程有限公司《xx东四D2区联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年12月27日),拟建场区2002年12月地下水实测水位为:第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35.33~40.29m,埋深2.30~8.40m;第二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29.22~29.54m,埋深13.99~14.00m;第三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26.83~28.05m,埋深15.20~16.90m。
根据现有降水井内水位观测,地下水位在-15.50m左右,目前中土公司正在保持降水。
六、地下障碍物情况
1、沿场地西侧现有围墙下(现有地面下约800mm)有10kV埋地电缆。
2、围墙外人行道地面下6~8m左右有电缆管沟,自然地面下3m范围内有各种管线。
3、其他无较大地下障碍物古墓。
第二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一、方案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2)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xx市标准《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2、设计原则
(1)保证基坑边坡的安全;
(2)保证施工质量;
(3)保证施工工期;
(4)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二、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情况和现有资料,本工程支护方案采用如下方案:
1、柴油机房:基坑西边坡采用锚杆桩(护坡桩+锚杆)支护方案,自地面开始做桩,考虑到边坡外的管线位置,锚杆设在地面下4.0m。
2、人防出口:基坑西边坡采用锚杆桩(护坡桩+锚杆)支护方案,自地面开始做桩,考虑到边坡外的管线位置,第一层锚杆设在地面下4.0m。
3、口部二:北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放坡1:0.2;西边坡采用悬臂护坡桩支护,自地面开始做桩。
4、设备吊装口:自地面下1.5m开始支护,1.5m以上土体挖除。
支护采用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放坡1:0.3,南边坡土钉利用原支护土钉;
5、1#汽车坡道: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放坡1:0.2,自基坑深大于2.0m
处支护。
6、自行车坡道:采用微管桩支护方案,自基坑深大于2.0m处支护。
三、设计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
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确定如下计算参数:
(1)土的容重参照地勘报告和工程经验取值。
(2)基本地面荷载取q=10kPa。
(3)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取值。
(4)桩的砼强度等级采用C25。
2、设计计算
(1)锚杆桩计算、土钉墙计算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计算。
(2)桩的配筋
桩的配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αα
α
α
πα
πα
α
π
πα
πα
π
πα
2
25
.1
)
(
)
2
2
sin
1(
sin
sin
sin
3
23
-
=
=
⋅
⋅
+
-
⋅
⋅
⋅
+
⋅
⋅
⋅
+
⋅
⋅
⋅
≤
t
s
y
t
cm
t
s
s
y
cm
A
f
A
f
r
A
f
r
A
f
M
-
四、基坑支护方案
1、柴油机房支护方案(A型桩方案)
柴油机房基坑深12.50m,西边坡需要支护,采用锚杆桩(护坡桩+锚杆)支护方案,考虑到边坡外的管线位置在地面下3.5m以内以及地面下6~8m范围内,将锚杆设置在地面下4.0m处。
具体方案为:
自地面开始做桩,设计桩径φ800,桩长16.0m,嵌入深度3.5m,桩距
1.6m,桩身砼为C25,配筋见图2,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桩结构见图5。
桩顶设一道帽梁,将护坡桩连接起来,其断面尺寸为800×300。
锚杆设在地面下4.0m,孔径为0.15m,倾角为15°,一桩一锚,锚杆长20.0m,锚筋为3×7Φ5钢绞线,设计抗拔力为383kN,张拉荷载350kN,锁定荷载为320kN。
见图1、图2。
锚杆施工完一周后,按照设计荷载进行张拉并锁定,锁定帽梁上。
桩间土采用挂网抹灰的方法进行处理。
铅丝网用“T”形的Φ16长500mm的钢筋锚在土中,钢筋的间距为1000mm。
2、人防出口支护方案(B型桩方案)
人防出口处基坑深14.70m,南边坡和西边坡需要支护,采用锚杆桩(护坡桩+锚杆)支护方案,考虑到边坡外的管线位置在地面下3.5m以内以及地面下6~8m范围内,将第一层锚杆设置在地面下4.0m处。
具体方案为:自地面开始做桩,设计桩径φ800,桩长18.2m,嵌入深度3.5m,桩距1.6m,桩身砼为C25,配筋见图3,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桩结构见图5。
桩顶设一道帽梁,将护坡桩连接起来,其断面尺寸为800×300。
锚杆布置两层,孔径均为0.15m, 倾角均为15°,第一层设在地面下4.0m,一桩一锚,锚杆长16.0m,锚筋为2×7φ5钢绞线,设计抗拔力为267kN,张拉荷载230kN,锁定荷载为200kN,腰梁为2×28a槽钢;第二层锚杆在地面下9.0m处,一桩一锚,锚杆长18.0m,锚筋为3×7φ5钢绞线,设计抗拔力为401kN,张拉荷载为350kN,锁定荷载为320kN,腰梁为2×28a槽钢,见图1、图3。
锚杆施工完一周后,按照设计荷载进行张拉并锁定,第一层锚杆锁定帽梁上,第二层锁定在腰梁上。
桩间土采用挂网抹灰的方法进行处理。
铅丝网用“T”形的Φ16长500mm的钢筋锚在土上,钢筋的间距为1000mm。
3、口部二西边坡支护方案(C型桩方案)
口部二处基坑深6.55m,根据现场情况,西边坡地面下3.50m范围内无法施工锚杆或土钉,采用悬臂护坡桩支护方案。
具体方案为:自地面开始做桩,设计桩径φ800,桩长10.7m,嵌入深度4.0m,桩距1.6m,桩身砼为C25,配筋见图4,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桩结构见图6。
桩顶设一道帽梁,将护坡桩连接起来,其断面尺寸为800×300。
桩间土采用挂网抹灰的方法进行处理。
铅丝网用“T”形的Φ16长500mm的钢筋锚在土上,钢筋的间距为1000mm。
4、口部二北边坡支护方案(土钉墙方案)
口部二处基坑深6.55m,根据现场情况,北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具体方案为:
边坡放1:0.2的坡,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土钉4排,土钉为钻孔灌注钉,梅花形布置,水平间距为1.5m,竖直间距1.5m,第一排土钉距地面1.2m,见表1,然后外挂φ6.5@200×200钢筋网,最后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配比为:水∶水泥∶砂∶石子=0.5∶1∶2∶2,厚度8cm。
见图1、图6。
5、设备吊装口支护方案:
设备吊装口处基坑深12.35m,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如下支护方案:
自地面下1.5m开始支护,1.5m以上土体挖除。
支护采用采用土钉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