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事迹报道
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
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为了写出好的事迹,你会从哪些角度来了解人物故事呢,事迹材料的写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且有宣传功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篇一又是一年春耕忙,在**省**市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个朴素却又让所有蔬菜种植户都熟悉的身影。
“将鸡粪、猪粪加入杂草后覆盖在育苗土坑中,杂草的加入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只有温度掌握好了,你的苗才能培育成功。
”**和往常一样,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户传技术、忙指导。
“农户要自己学习育苗技术,才能种植出更好品质的蔬菜。
”**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育苗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负担,节约一笔买苗款。
XX年,**市被授予“**十大蔬菜基地县”称号,这背后,也有着高级农艺师**的辛勤付出。
**市蔬菜种植面积从96年前的蔬菜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次)扩大到现在30万亩(次),蔬菜基地面积从96年前的2万亩扩大到现在10万余亩。
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达9.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9个,有机蔬菜年产品认证26个,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年产量43万吨,年创产值9.5亿元。
“在90年代,农户零星种植的本地蔬菜,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收入。
”**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多年来,不断探索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项目农业、特色蔬菜,带领**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对记者说:“现在**市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市的主要保供基地,蔬菜产业成为**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走进育苗大棚,**就会被种植户热情的围住,除了每年定期对菜农进行集中培训外,每天都会接到农户的咨询电话。
近五年来,他分别在犁倭镇下寨村、红枫湖镇大冲村等地,采取现场或集中的形式开展了辣椒栽培技术、冬豌豆栽培技术、速生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受训人达4500余人(次)。
“勤勉敬业,随叫随到,尽心尽责。
”是**种植户对**的评价。
“他不仅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来教授我们怎么种植蔬菜,还经常帮助我们整理资料、寻找项目。
”种植户说到**都是赞不绝口。
“要帮助农户致富,光是提高产量还不够,质量也是关键。
最美奋斗者——裴春亮
最美奋斗者——裴春亮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1年第03期只有干,才会变!裴春亮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早年家境贫寒,后来凭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艰苦创业。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群众打水井、建水库、发展高效农业、创办股份制企业,把一个不到600人的省级贫困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整合11个村创建裴寨社区,扩建商业街,建设服装产业园,带动11800人脱贫;创新电商扶贫、实施旅游扶贫,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名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乡亲不富誓不休”是裴春亮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后,面对裴寨村的落后现状和乡亲们的期盼,许下的誓言。
为了兑现这一誓言,裴春亮出资、出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商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说,脱贫致富不只是让乡亲们住上新房子,还要让乡亲们有活干、有钱赚,“这样,长久的好日子才有保障”。
他用“最美奋斗者”的初心坚守、使命担当,唱响了“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之歌,并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信念初心使命担当奋进坚守成就的取得源于坚守,而坚守离不开信念的支撑。
在带领乡亲们脱贫过程中,裴春亮树立了“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村富了还不算富,把周边村都带富才算真正富”的坚定信念,不仅带领全村人摆脱贫困,还让周围村庄的乡亲们逐渐步入小康。
他明白,自己的工作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自己必须承担起扶贫责任。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裴春亮帮助家乡数万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出彩的伟大时代,有奋斗就能成就人生精彩。
对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裴春亮来说,改变自己命运、回报父老乡亲,是出彩的;让荒山秃岭变社区、村民实现安居梦,是出彩的;实现农工商业齐发展、人人“乐业”有钱赚,也是出彩的。
心中有梦、脚下有根,把想法付诸行动,就能梦想成真。
如今裴春亮沒有停止奋进脚步,一直为共同富裕而拼搏。
脱贫致富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六篇]
脱贫致富事迹材料[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六篇]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六篇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六篇她在茶园长大,在茶堆滚大,二十年如一日,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企业,撑起了无数茶农的希望。
她就是**县**茶厂女掌门、省十三届、市四届人大代表**。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1999年春正值茶忙时节,正在**上大二的**接到家人电话,父亲病重,无法支撑茶厂经营,速回家。
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不得不选择退学回家,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一边支撑着茶厂的运转。
一个柔弱的小姑娘硬生生地被逼成了“汉子”,清早把加工好的茶叶背到市场上卖,下午收鲜叶,晚上在车间加工,还要抽时间到茶山查看鲜叶长势。
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对一个刚走出校门,毫无任何企业管理经验的弱女子来说,支撑一个企业运营已经很不容易了,加上父亲病重,员工对茶厂发展失去信心,茶厂前景堪忧。
记得有一次,几百斤的成品茶要租船运到县城,已经凌晨1点多了,员工们拖着、闲着,耗着时间。
那时,她茫然无助,但也别无选择,硬是咬着牙自己把茶叶一袋一袋地扛到河边的船上。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坚毅中和倔强中,她赢得了员工的支持,茶厂逐渐好转。
2001年,**县第一届茶文化节上,****茶厂生产出来的毛尖茶斩获“茶王”称号。
**后来说:“**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继承好、发展好是我们一代代**人坚守的梦想。
目前**茶还存在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等难题,我既然回乡接手了茶厂生意,再艰难,我都要把它做下去。
”大胆革新建立行业标准2000年前后,**富硒茶没有固定的门店,产业规模小且分散,都是县内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低,外来的假富硒茶乘虚而入,不断侵占茶叶市场,**富硒茶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
**大胆革新,走品牌专卖路线,勇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2002年初,她在**县城开了第一家茶叶专卖店,专门经营****茶,生意出奇的好,经济效益也好于以往的散兵游勇,年底她又在**开了第二家专卖店。
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
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帮困一直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政府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全面脱贫。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扶贫帮困的先进事迹。
一、马化腾捐赠33.6亿2018年5月9日,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一次性向中国慈善总会捐赠了33.6亿元。
这些善款将用于援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和流浪儿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此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二、廉江市官员扶贫廉江市吴川镇官员李伟中贫困户家庭七口人,有时把吃不完的陪煮菜送给李伟中。
李伟中每次都会主动给他们送钱和食品。
“我们是街坊邻居,帮助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李伟中说:“做一名基层干部,更要做到带头扶贫。
”三、女大学生志愿者支教陕南2017年,京东员工大山(化名)在丈夫驾车途中经过陕西陕南山区,看到当地孩子们的教育条件非常困难,他决定辞职来到这里支教。
他在一个小学担任了一年的数学老师,不收一分钱,还主动为孩子们购买了教辅资料。
四、阮德强捐助1000万元2019年5月,前国家领导人阮德强向低收入农户捐赠了1000万元。
这些善款用于帮助农民扩大产能和扩大土地面积,同时还提供了种植技术和设备支持。
五、州市儿童爱心计划这是一个捐助儿童的项目,旨在为乡村内90%的在校儿童提供免费教育。
它通过资助学费、生活费、学习支持设备和教育资源来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通过一系列的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福利放在首位,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扶贫政策,也有许多个体和组织积极响应,捐资助学,献爱心,举办公益活动,争取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
只要不忘初心,重视公益,我们一定能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更多的偏远山区和贫困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1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2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脱贫致富典型案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案例事迹材料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武某某就是不等不靠努力实现自己脱贫的同时,带领身边人致富增收的典型代表。
某某镇宏发村六社有这样一个村民,他叫武某某,家中5口人,本人脑梗较重伴有心脏病,妻子牟秀云三高疾病,常年药物不断,儿女都已成家,儿子布病,儿媳肺结核,孙子上初中,田地20亩,种种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依托国家的好政策并且能吃苦耐劳和凭借勤奋努力,一家人励志要在脱贫致富路上争当带头人。
自从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武某某注意到县里的产业扶贫政策,想借着政策东风依靠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快点好起来,他一方面寻求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勤奋学习种养殖技术。
2022年将自家的田地改种高产量的高粱、玉米品种,种在能灌溉的田地里,春抓苗,夏季不能缺水,年年的干旱使得这一家更辛苦劳作于田间地头,秋收季节到来,一家人不雇车,不雇人,带着病亲自将粮食收运回家。
节省了开资,并将田间秸杆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充分有效的将农副产品深加工再利用达到增收,并积极的将他掌握增产增值的科学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更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今年他抓住了饲养大牲畜这个产业扶贫项目,每人一万元的购买资助,也因此武某某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现在武某某一家已完成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2022年顺利实现脱贫。
如今,他逢人说:“非常感恩,党和政府,健康扶贫解决了我和妻子看病难,看病贵的长期难题;产业扶贫给了我脱贫致富的机会;金融扶贫给了我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
他说会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党的温暖阳光普照得更宽、更广!。
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勇敢而智慧的人物,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思维,带领着乡亲们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他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姓名。
姓名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深知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看着家乡贫困的面貌和乡亲们生活的困苦,他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一条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路。
早年,姓名也曾外出打工,试图在城市中寻找机会改变命运。
然而,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他意识到,家乡的土地才是他真正的根,也是最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回到家乡后,姓名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发现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们大多是各自为战,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老旧,产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市场竞争力非常弱。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决定成立合作社,将农民们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现代农业。
在成立合作社之初,姓名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是资金问题,启动资金的缺乏让他四处奔走,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产。
其次是农民们的不信任,大家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对于合作社这种新的模式心存疑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姓名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向大家详细讲解合作社的好处和发展前景。
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决心打动了乡亲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合作社。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姓名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他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进行培训和指导,传授科学种植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他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符合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种植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然而,仅仅提高产量和质量还不够,要想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还需要拓宽销售渠道。
姓名深知这一点,他积极与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联系,签订供销合同。
同时,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销售,将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多种渠道的销售,合作社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致富带头人主要事迹(精选14篇)
致富带头人主要事迹致富带头人主要事迹“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实施农村人才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富带头人主要事迹(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富带头人主要事迹1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
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
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
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
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
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03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
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
2009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
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15篇
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15篇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
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
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
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
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
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
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
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
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警务人员,乡村振兴,与我同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
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
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
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
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干带头致富先进事迹
村干带头致富先进事迹村干带头致富是指村干部作为村级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显著的致富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典型的村干带头致富的先进事迹。
该事迹发生在湖南省一个名叫阳光村的农村。
阳光村位于湖南省山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
村里的村干部李明(化名)在接受领导干部培训后,回到村里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改变了村里的贫困面貌。
李明毕业于湖南大学,是村里第一个大学毕业生,因此村民们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在他回村后的第一年,李明带领村支两委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村庄规划和资源调查。
通过充分了解村里的资源和优势,李明发现村里有一片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土地,并且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的生长。
于是,李明决定发展果树和茶叶种植业。
他首先聘请了专业的团队对土地进行改造和肥力的提升,确保果树和茶叶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他积极引进了当地茶叶和果树品种,通过培训村民们的种植技术,提高村民们的种植技能。
在种植业的基础上,李明还积极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
他引进了果汁加工设备和茶叶加工设备,帮助村民们将自己种植的水果和茶叶加工成果酱、果冻、浓缩果汁、茶叶粉等深加工产品。
同时,他还积极与外地企业合作,将村里的深加工产品打入市场,开拓了销售渠道。
在李明的带领下,阳光村的果树和茶叶种植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村民们的收入明显提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阳光村的果树和茶叶逐渐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逐渐走向了产销一体化。
除了种植业,李明还积极引进了其他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并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
他利用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推动村庄旅游业的发展,引进了旅游项目和民宿业。
他还开设了苗木和养殖业等,使村庄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李明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科技的推广。
他鼓励村民们采用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保护土地和水源资源,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同时,他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10篇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10篇作为村里第一书记,要带头做好扶贫工作。
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范文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1只土鸡、3公斤土鸭蛋、5公斤香水柠檬、2公斤百香果。
”7月27日,在扶绥县山圩镇玉柏村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一边翻看微信群信息,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并反复核对。
驻村以来的每个周末,是**最忙碌的日子。
她确认订单无误后,打电话通知农户备货,并走屯串户收集土货,然后打包,用自己的车拉回**,再等大家来提货。
“其实只是捎带,我想通过这个方式帮助群众把好东西推销出去,增加收入。
”**说出她做“微商”的初衷。
今年3月,**从崇左市驻**管理处到玉柏村任第一书记。
驻村后,她发现当地很多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却愁于“卖不出”“不会卖”。
如何帮助群众把土特产品卖出去,而且卖出好价钱,成为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有人在微信群里问她:“经常在农村呆,怎么不带点土货回来?”这一问,给了**很大的启发。
于是,她组建“山圩生态农产品第一书记联盟”微信群,把自己朋友圈里的“吃货”们全拉进来,农户一有好东西要卖,她就在群里发布信息,并负责后续的捎带。
为了让村里的土货被更多人熟识,**一直没少费心思。
她“说服”一个羽毛球俱乐部在举办比赛时,给每位报名者送两枚土鸭蛋,获奖奖品也是土鸭蛋。
“六一”儿童节,村里举办“爱的奉献——让爱的阳光普照贫困村的孩子”文艺演出,她邀请“朋友圈”里的40多名城里人到现场参加活动。
晚会穿插的土特产品展示、品尝环节更是让来者有得看、有得尝,使玉柏村的土货名声大噪。
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群里只要有“吃货”想到玉柏村“淘宝”,她都乐当向导。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现在每次带回的东西都是从各家各户拼凑的,品质不一。
有的东西有时候还断货,如果人家需要的量多,我们根本拿不出手。
再说只在微信代售,渠道非常单一。
”**说。
尽管她的座驾由轿车换成面包车,能拉回城的土货越来越多,但**并未就此满足,而在不断努力改变现状。
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党巴村贫困户格绒志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她是一位单亲母亲,5年前,她辛勤耕种自家的4亩土地,虽然凭着辛勤劳作和精打细算,但是家里除了政策性补贴却少有现金收入,始终只能在温饱线上勉强度日;如今,她的消费对象仍是那4亩土地,可她却成为了邻里眼中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她就是巴塘县党巴乡党巴村的已摘帽贫困户格绒志玛。
一、勇于尝试脱贫致富党巴乡党巴村村民格绒志玛,今年46岁,在家务农,育有三子,其家庭是党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23年实现脱贫。
格绒志玛的丈夫在___年前因交通事故不幸离世,本来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留下她们母子四人,困难度日。
自2023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被评定为贫困户的格绒志玛面对生活的艰辛,她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响应国家的脱贫号召,努力生活,努力致富。
过去因为整个村庄的村民们思想观念封闭老旧,因循守旧,坚守传统种植业,对新型农业产业没有丝毫概念,使得大家的日子过得比拟困难。
精准脱贫工作开场以后,起初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曾屡次发动该村群众开展藏香猪养殖、藏鸡养殖、规模化水果种植等,但都被村民们以“本钱太高”“劳动量太大”“市场出路没有保障”等理由回绝了。
即使由团省委派驻驻村工作组,帮助老百姓开展产业,提议开展“高原雪菊”工程,也因村民们不相信种植雪菊能脱贫致富,使得党巴村产业开展滞后不前,就在整个村级产业开展陷入瓶颈期时,格绒志玛率先站出来,在创业创收方面,参与对口帮扶单位团省委的扶贫方案,在2023年她一口气种了1.1亩雪菊,试点种植高原雪菊,并在当年成功采收了350多斤雪菊花,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格绒志玛家产出的雪菊花通过参加扶贫公益销售的形式销往了巴塘县城和内地市场,并成功在2023年增收56619余元顺利脱贫。
“1.1亩地一年种一季玉米和一季小麦最多收一千多斤粮食,收入仅1500元,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种雪菊半年的时间就挣了5万多块钱,把我自己都吓到了!种雪菊真的可以挣钱,感谢政府的帮助,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是格绒志玛当时对驻村第一书记说的话,即使额头有汗水渗出,双手沾有泥土,穿着被杂草染色,但是她脸上洋溢的笑容充满感染力,让“勤能致富”四个字表达的淋漓尽致,直至2023年格绒志玛的家庭收入稳定,脱贫成效明显。
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材料毛相林是中国贵州省纳雍县周西乡罗里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因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对于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是他的先进事迹材料。
一、坚持贫困致富道路,领头打造“毛家山寨”在小镇罗里村,毛相林是一个非常受人敬佩的人。
这并不是因为他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因为他个子高大、相貌英俊,更不是因为他经商做得如日中天。
实际上,毛相林出身贫寒,身体不太好,第三天下地就会感到腰疼。
但他为人豁达、坚毅、有远见卓识,在贫困苦难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摆脱贫困,谋求致富。
毛相林依托乡贫困户扶贫政策优势,艰辛打造了“毛家山寨”种植示范园,利用地势优势,种植桃山、60多亩的蜜桔山、红沙地红糖,打造了农家乐、民俗村,形成了"产业、旅游"两条腿脚举行的贫困户集体经济模式,在当地发挥了积极传导作用,同时为其它贫困地区提供了参照。
二、勇攀科技高峰,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毛相林深知教育与致富密切相关,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水田边建设学校,引领农家乐、千亿现金真人游戏贫困户利用空余时间、场地向学生推荐乡村教育,培养学生种菜养鸡等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让乡村教育萌芽,为自家支柱产业开辟人才来源和市场推广渠道。
毛相林还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自主开发云服等新技术,用科技切实帮助贫困户走出贫困。
近年来,他在贫困户农村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超过200万元人民币,为贫困村民修建新房,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助力公益慈善,展现人文情怀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毛相林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来救助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他还曾经通过自己的财力和网络影响力资助了当地小学、中学、大学的贫困学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走向自己的梦想。
同时,毛相林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为山区学校购置图书、为山区留守儿童送温暖、为受灾地区捐赠救灾物资等等。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来了一位优秀公民的应有形象,而且这些行动在当地群众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口碑。
新疆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新疆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拜力米江·艾萨胡加,男,塔吉克族,1979年7月出生在塔合曼乡萨热拉村,在父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习惯,在当地深受邻里村民的好评。
他勤劳朴实,崇尚科学;他乐于助人,不计得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加快了贫困家庭的致富步伐,他先后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表彰,2018年底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奋进奖’”,他就是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村民拜力米江·艾萨胡加。
一、勤学技能,脱贫致富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萨热拉村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村民吃粮靠扶贫,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全村贫困户多、土地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问题制约了农业发展,全乡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2016-2018年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下,塔什库尔干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因户施策,坚持各项扶贫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全县实现了3181户贫困群众脱贫。
但在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严重制约了脱贫攻坚的步伐,拜力米江·艾萨胡加同志,就是一个告诫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贫困可耻的先进典范。
拜力米江·艾萨胡加在年少时因家里人口多,过早地就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初中刚毕业就回家务农了,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日子过的十分的辛苦。
因生产资料少、缺乏劳动技能,无发展资金,2014年他们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但他不甘于当一辈子农牧民,也羞于成为贫困户。
在乡政府的宣传引导下,2015年起,他开始学习木工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底子薄,他起早贪黑,他不断地刻苦钻研,通过两年的勤奋学习,他的技术得到了附近群众的认可,周边的农牧民及其他乡镇的农牧民都邀请他打家具,他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天的忙碌中,他认识到自己的木工技术不能满足乡亲们的需求,要想增加更多收入,适应群众日常增长的对现代文明生活的需求,还要提高技能,成为做家具和装修房屋行家里手。
李保国坚持不懈的扶贫故事
李保国坚持不懈的扶贫故事李保国坚持不懈的扶贫故事李保国34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邢台市西部140万亩荒山全部披上了绿装,太行山区10万群众实现了脱贫奔小康,他被村民誉为“太行新愚公”,被河北省委追授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李保国坚持不懈的扶贫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一有一个人的名字,如今依然传诵和响彻在河北省邢台市境内西部的太行山区。
从内丘县到临城县,从邢台县到南和县,从浆水镇到前南峪,从岗底村到南沟村,从凤凰岭、狐子沟再到村后脑、树莓谷,许多乡镇,好多村庄,都摇曳着他矫健的身影,都镌刻着他深深的足迹,都浮现着他朴实可亲的音容笑貌。
尤其是在阳春三月,百花吐蕊、果树枝头绽放艳丽的时刻,在树桠间、叶瓣上、花朵里,都回荡着他那悦耳的“咔嚓咔嚓”的剪刀声。
绵延数百里的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都是他亲密无间的朋友。
是啊,在邢台的太行山一线,起起伏伏的丘陵和莽莽苍苍的群峰绵延了近百公里,坐落和隐翳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村庄。
在他去过的山旮旯里,只要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是谁家的,有几亩、多少棵,收益怎样,住在村里的什么位置,家里几口人,孩子多大,老人贵庚。
在他上千条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里,山里的农民占了60%,并且都起着他编创的一串串便于识别的独特名字:“岗底苹果”“绿岭薄皮核桃”“红树莓”等等。
而他自己,从有微信起,就把自己的用户名命名为“老山人”。
在这里,“老”似乎是永远的意思,他希望自己“永远是山里人”。
微信上的“老山人”真名叫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858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武邑县,2016年4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噩耗传来,各方震惊。
河北省委书记、省长都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特别是在邢台太行山区的临城县、内丘县、邢台县,数以万计的干部和群众黯然神伤,有的居然号啕大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迹报道
—— XX市XX区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李亚琴红山疑云霞,河水碧溶溶。
草原上一座美丽的城市XX坐落着一户人家,家里的这位老人既善良又热心,一双巧手编织出许多惹人喜爱的小工艺品,使众多家庭主妇脱离家务繁忙的束缚后,又能发展业余爱好。
她就是赤峰市红山区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李亚琴。
李亚琴今年63岁,家住XX区XX街道粮市社区,自主创立工作室——亚琴手工编织坊,主要编织葫芦、平安果等小工艺品,教授学员600余人,近十年来共送出400多斤“热心线”。
作为一位退休老人,李亚琴并没有甘心闲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一次偶然的灵感是她萌生出“织工艺品”的想法,并且在业余时间付诸行动。
从自己动手尝试摸索,到熟能生巧日渐娴熟,再到无私大方地教予身边众人,10年时间里,从一位退休老人到创业创新带头人的蜕变,着实让人大为感叹。
妙手生花,穿针引线承载灵感
李亚琴决定自己动手编织工艺品的灵感源于多年前的一场圣诞节,她去接孙子放学时正赶上孩子们在互送“平安果”作为礼物,很多商贩在学校门口摆摊叫卖,10多元一个的小苹果使她觉得很不划算,有时甚至坏掉了也包在里面,并且保存时间太短。
经过考察后,李亚琴用100元一斤的“刺儿线”,和四根编织用的竹签开始自己动起手来,这一次的想法很成功,由于选用特殊的线可以让织出来的小玩意有毛茸茸的感觉,所以看起来也非常讨喜。
其实一个工艺品个头虽然不大,但是其中凝聚着的辛勤与心血却是沉甸甸的很具分量,从一个小小的平安果说起,李亚琴对其编制过程十分考究,容不得有一针一线出差错,因为这样的工艺品如果差了一针,形状可能就和预想的相去甚远。
不过这点难度难不倒她,从编织轮廓,编织叶子,填补接口,到填充棉花,每一个步骤李亚琴都详细考虑,生怕哪个环节有差错。
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与改进后,李亚琴手下的作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多样,大大小小的工艺品一个展览架已经放不下了:最大的苹果、橙子象征着平安、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其次的小动物们如小熊猫、八爪鱼、哈巴狗也都栩栩如生人见人爱,最小的小葫芦只有拇指大小,还带着中国结和穗子,可以当成钥匙链。
现在的她已经越来越顺手,四只竹签和一团线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力,哪里该加针或减针一下就能摸出来,看到喜欢的图案凭想象也能一点一点织出形状。
渐渐地,李亚琴手中的工艺品已经越来越出名,街坊四邻有要搬家的、生小孩儿的、结婚的,还有老人过大寿的,都会来找她讨几个小玩意回去图个
吉利,她也从不会收一分钱。
淡泊名利,荣誉加身不忘初心
自从李亚琴的小手工工艺品得到大家认可后,周围很多家庭主妇都来向她讨教编制方法以及编制完成后填充棉花的过程,她每次都耐心地指点,倾尽所能地将自己知道的手法都传授出去,并且都填充质量最好的棉花。
最后需求变多了,李亚琴决定自己成立一个手工编织坊,工作室就设立在自己家里。
就这样,亚琴手工编织坊就此诞生了,并且越办越红火,人气也越来越旺盛,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2015年12月9日,XX晚报记者采访撰稿的“老人巧手编织葫芦、平安果等小工艺品——10年送出400多斤‘热心线’”被刊登在红山晚报第9版“城事”板块。
2015年12月26日,XX市电视台直播生活记者杜海尤播报其人物事迹。
2017年2月28日,李亚琴参加“龙乡中国助力脱贫”全国妇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暨XX市妇女精准脱贫系列培训项目启动会,并在会上开设“百人编制班”,荣获“社区巧手骨干”称号。
2017年3月,李亚琴被XX市妇联授予“精准扶贫致富带动人”荣誉称号,以及XX区妇联授予“创业就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2017年端午节在XX社区,李亚琴还举行了义卖公益活动,教授学员的作品销售所得的善款经公益组织捐给贫困户。
迄今为止,李亚琴共教授学员近600人,在各个社区均开班授课:粮市、东树林、XX 社区,有些学院还专程来到工作室学习手艺。
李亚琴还专程到土城子村委会教授了两期学员。
学员们经过李亚琴的悉心指导已经可以编织很多种手工工艺品,比如苹果、葫芦、熊猫、狮子狗、八爪鱼等等。
夏天时李亚琴闲着没事常到门外坐着织这些小玩意儿,附近的孩子们总会跑过去围成一圈,她就把自己织好的送给他们玩,有时孩子们随口说一句想要什么,她就回家慢慢琢磨织出来,有一次竟然织到了凌晨一点钟,也因为小工艺品总是孩子们玩得多,所以李亚琴总是买最好的棉花充进去。
即使有众多名利荣誉加身,李亚琴仍然不忘初心,始终没有摆架子耍大牌,也没有趁机收取高额费用或者赚取利润,从开始做小工艺品到现在,李亚琴仍然对身边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有求必应,她自己都记不清送出去多少个小玩意儿了。
在被记者采访时,她也一边娴熟地织着小苹果一边笑着说:“大家都挺稀罕的,我不是会织嘛,反正退休了没啥事,就少待一会儿帮大家织出来呗”
【个人简介】李亚琴,63岁,家住XX区XX街道粮市社区,自主创立工作室——亚琴手工编织坊,主要编织葫芦、平安果等小工艺品,教授学员600余人,近十年来共送出400多斤“热心线”。
一双巧手编织出许多惹人喜爱的小工艺品,使众多家庭主妇脱离家务繁忙的束缚后,又能发展业余爱好。
作为XX市XX区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乐善好施的她不仅将自己的手艺都传授给学员,开设“百人编制班”,还热心公益,服务大众,助力XX市贫困户、家庭主妇脱贫致富。
同时被XX市XX区妇联授予“创业就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从自己动手尝试摸索,到熟能生巧、手艺日渐娴熟,再到无私大方地教予身边众人,10年时间里,从一位退休老人蜕变为带领各个社区家庭妇女共同脱贫致富的创业创新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