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行道树》教案优秀6篇

《行道树》教案优秀6篇

《行道树》教案优秀6篇《行道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

理解课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

2、认识行道树的特点,了解作者赞美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3、结合生活实际,体验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

培养学生为人为己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行道树的特点,了解其精神。

2、体会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

教学时数: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同学画的一幅画,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的内容。

(生答: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

)不错,哪位同学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呢?(生答: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许多行道树。

)说的太好了,你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同学们,你们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是喜欢**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呢?好!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喜欢的行道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继续默读课文,思考:行道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3、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自读过程中找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忧愁”、“快乐”的内容写到黑板上。

人人都可以上去写,写完以后还可以上去补充。

在各自的答案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根据学生写上去的情况,分析、评价、归类。

师生一起讨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照抄原文的,哪些是用自己话概括的。

指导学生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明确作者在赞美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小组讨论:怎样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句话?你对行道树的精神怎么看的?教师指导:可以把这句话分开来,分别理解“神圣的事业”、“痛苦”、“深沉”的含义,再把它们合起来理解,对行道树的精神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

6、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再明确这句话的含义,明确对行道树精神应该有什么样的看法。

《行道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行道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准确使用生字词、短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

2.情感目标:传递人文关怀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使学生形成珍爱生态环境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的爱美之情、美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精神修养。

二、教学内容一篇课文《行道树》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熟悉课文内容及涵义,正确读、记、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短语。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抒情表达及思想内涵:环境保护与城市的生态平衡,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爱美之情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 背景知识介绍教师以黑板为媒介,介绍有关树木种类、特征、栽培及环保知识。

2. 熟悉课文(1)听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学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生字词、短语的准确掌握;(3)理解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主旨、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4)默读课文,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在朱红圈内标明仍不理解的地方。

3. 故事情节学生就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将学生的合理想法及时纳入教学过程中。

4. 情感分析从情感分析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环境保护应有的情感,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课外拓展1、组织学生到城市公园、广场或校园内的植物园参观,看看周边的绿化环境,体验环保行动的价值。

2、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环保、保护绿地、种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本课文《看树》旨在通过描述自然环境中的树木形态、生长特点,引导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背景知识、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树木种类、特征、栽培及环保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短语,培养学生的爱美之情和审美能力。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五篇)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五篇)一、导入学生们刚刚接受了描述植物形状的训练。

在老师的评估中,他发现许多学生描述了树木,包括榕树、菠萝、杏仁、木兰等。

我们把这些树的形状写得很漂亮,形状各异。

现在请看黑板。

(黑板书写主题:行道树)二、朗读、理解、品味、感悟1.总体看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这是一列……的树”。

老师黑板上写着:一排悲哀和快乐的树。

2、深入理解和品味:(1) 学生默读,独立提问和探索文章内容,初步理解内容,品味语感。

⑵质疑提问,相互交流,讨论辩析,品读文章,加深理解。

(3)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加深对主题的体验。

⑷学生谈对行道树的感情,加深感悟,为评读做准备。

教师黑板书写:无私奉献(图)神圣痛苦深沉(人生哲理)3.展现语感和品味的情感表达和阅读指南:⑴请一位学生选读一段,学生自由评读,感受语感。

老师评读,以强调语感印象。

(2) 教师阅读一段文字,学生自由评论,加深语感和品味,为阅读体验保留情感。

⑶女生朗读一段,男生评读。

体现集体朗读的整体美,充分体现语感,饱满感情。

(4) 在全班一起阅读,发泄自己的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目的。

三、小结并拓展思维1.学生将总结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请学生构思一幅画,谈谈用怎样的线条和色采来表现心中的行道树,并写上一句有关行道树的心里话。

《街树》教学计划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发生了小悦悦事件以后,网上有许多网友发表了一些过激的言论,说中国人道德沦丧,已经彻底地进入了利益社会,你们允许吗?其实这种言论很明显是过激了,媒体之所以要客观地暴光这件事儿是想唤起人们对于是非道德的正义感,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全部都是这样,比如 2022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妇,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师。

2000 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导,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

2023最新-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

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行道树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行道树教案篇一行道树张晓风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

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暮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

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他们深深的叹息。

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他们自己。

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1、读一读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繁弦急管寂然2、带着问题朗读:行道树的生活环境行道树的作用行道树的形象3、课后练习:1、为什么说“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2023最新-《行道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3最新-《行道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行道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道树》教案篇一【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设计拟用主问题探究法,即用一个大容量的问题来统帅两文的教学。

同时针对两文的主旨和风格,对教材作了灵活处理,深教细教《行道树》,浅教淡化《第一次真好》,避免课堂上因平均使力而造成的固定节奏。

教学步骤:一、探究主问题:这两篇小散文,你更喜欢哪一篇?深入钻研课文后,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作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提倡有价值的争论。

明确两文特色:从内容上说,《行道树》赞美的是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抒写的是人生体验;从表现的哲理上说,前文让人明白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后文告诉人们尝试第一次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艺术魅力上说,前文富有感染力,后文富有亲和力;从传情效果上说,前文含蓄,后文直白;从语言表达上说,前文是内心独白式,是诗意的抒情,后文是寓理于事式,是叙议结合……二、探究分问题一:《行道树》读起来极优雅动人,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然后作答。

明确:有很多原因。

如:①形象选择高妙——行道树本身就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况作者还喻它为无私奉献者,的确惹人喜爱。

②形象烘托巧妙——作者为行道树设置了一种独特的背景氛围,使描写主体始终处于鲜明醒目的位置上,如烘云托月。

③作者构思奇妙——用行道树形象与原始森林同伴、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对比,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还有诸多对比隐在文中,如堕落与高尚、神圣与庸俗、深沉与肤浅、痛苦与欢乐、黑夜与朝霞、喧闹与孤独、污浊与清新、忧愁与快乐等等,发人深思。

④语言表达精妙——作者善用富含感情的词语达意,善用转折句层层翻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探究分问题二:《第一次真好》所阐述的一些观点你赞同吗?结合课文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谈。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4篇)《行道树》篇1行道树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或许你们都知道,散文往往也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师在课余发现了一篇让老师非常喜欢的散文,现在先让我配上音乐给你们读一遍,好吗?你们听听看,这篇文章像一首抒情诗,像一幅风景画,还是像一曲赞歌。

听完之后,希望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好吗?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语言等各个方面来谈)。

2、师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篇文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题目是《行道树》(板书课题和作者)(生齐读作者简介)3、师问:从全文来看你们觉得文中所写的行道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只用一两句话讲讲你的感觉,可以畅所欲言。

(生各抒己见)例如:生:行道树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好!几位同学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很不错。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

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2、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师提示:要根据文意来理解,也就是从哪个词语或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师述要求:合作探究时要边讨论,边划边记。

(可以热烈点)回答问题时话要讲完整,还要做到说话要有理有据。

同学在回答时,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边听边记下他所说的要点。

3、(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同学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稍加评议。

可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或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师注意学生读错的字词,应及时纠正。

)生1:从“堕落”一词中能知道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他们的同伴们可以很舒服的在原始森林里玩而他们只能在充满灰尘的城市里。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通用13篇)一、导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却有一排排站在路边的行道树,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默默地苦熬着。

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正在想什么吗?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就曾经站在行道树的立场上写过一篇文章,那她是如何说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一起走进《行道树》的世界。

(板题)二、解题大家知道什么是行道树吗?我们来看树下注释2,一起读一下:行道树,指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

在我们学校里,外面的大街上就有很多行道树,你们平时留意了吗?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张晓风却注意到了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的美。

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张晓风。

三、作者哪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张晓风?(生介绍)这位同学介绍的比较详细。

在我们认识一位作者时,可以按照“五字记忆法”来记住和他相关的内容,即“名、时、地、评、作(姓名,出生时间,是什么地方的人,社会对他的评价,主要作品)”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认识一下张晓风,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张晓风,1941年出生,中国台湾人,女作家,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愁乡石》等)(板书作者)四、读、悟(一)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大家注意老师在朗读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并注意课文中个别字的读音(二)好了,老师读完了,同学们都听清了吧?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要要准字音,注意我写在黑板上的字。

(板书:贪婪、堕落、点缀、冉冉、给予、牙龈)同学们都读完了吧?那么哪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给这些字注音呢?好,这位同学很勇敢,大家也一起拿起笔来,在书上标好拼音。

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标的对不对?我们一起念一遍(生齐读)(三)我们知道了这些词的读音,那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为大家朗读一下课文?在同学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仅仅是为写树而写树吗?好,请这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课文。

《行道树》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行道树》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行道树》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行道树》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行道树》教案(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代表作品《行道树》。

2.通过学习鲁迅的文化思想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的分析:《行道树》描绘了一个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从青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沉重铁骨和现代文明的无情蹂躏。

2.文学风格的分析: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文学风格深受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融合现代派和传统文化,富有批判精神,瘦削紧凑的语言,一定深度和取舍抉择等都是他作品的特点。

3.文化思想的分析:《行道树》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性佳话,却也揭示了现代城市文明对于这种生命气息的毁灭性打击。

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反复,把生命与所处环境作了对比。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首先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鲁迅的文学思想特征,然后介绍《行道树》的故事情节,加以分析。

2.小组讨论法:老师可将同桌学生分成几组,每组5-6人,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文学风格,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

3.问题探讨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探讨问题,在探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口头考核,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书面考核,如开展小论文或机试。

2.通过提供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评价,互帮互学。

3.学生在朗读、口语练习中形成有效的反馈。

教学建议1.开展此次教学时,老师应充分熟悉鲁迅的作品和文化思想,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语言风格,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举例,充分体现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特点。

2.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不同难度的教学材料,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发展批判精神,并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合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行道树》。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公共绿化的认识和重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行道树》。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行道树》。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生词卡片、课文注释、相关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行道树,提问学生对行道树的了解和观察。

(2)简要介绍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行道树》。

(2)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和学习生词。

(2)教师解释生词的意思,并给出例句。

(3)学生进行生词练习,巩固记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词掌握:通过生词练习和运用,评估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行道树,了解其生长习性、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每组向全班介绍所选行道树,并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行道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行道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行道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对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课文《行道树》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

(3)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2. 相关知识:(1)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行道树的作用和意义。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中的行道树,思考行道树的作用和意义。

(2)引出课文《行道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1)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2)通过学生交流表达的观点,评估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 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估:(1)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行道树》。

《行道树》公开课教案

《行道树》公开课教案

《行道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赏析,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体会作者对行道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复杂修辞手法。

(2)如何将课文中的美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行道树》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行道树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为何喜爱行道树。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赏析课文:(1)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赏析,提高审美情趣。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5. 写作练习:(1)学生以行道树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行道树》,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

2. 观察身边的行道树,记录下它们的美丽瞬间。

3. 写一篇关于行道树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

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

行道树教案优秀5篇《行道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的形象,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②学会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③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歌曲《好大一棵树》二。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三。

出示目标(教师出示,学生静观半分钟)四。

反复朗读,实现目标★ 一读课文,认准字词,积累词汇:(5分钟)① 朗读方法:教师与学生合作范读。

② 自学指导:品味朗读,感受朗读的语气语调;在文中圈注关键词语,疑难字与易错字注音;自己查阅字典和注释理解关键词语含义,互相交流讨论;组长抽查部分同学掌握情况。

③ 重点字词:堕落点缀贪婪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管④ 检查方法:重点词语领读;连词成篇。

(星级评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形象:(10分钟----目标1)① 朗读方法:齐读。

② 自学指导:朗读中遇到形容行道树品格的词语大声重读;运用联想,将自己想象成行道树,以情入文,设身处地,感受行道树的胸怀和品格;读出感情,读出领悟。

③ 检查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参照范例,采用一人称介绍行道树的形象,尤其要注意原因的`解读。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④ 预设答案: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⑤ 问题评价:读后抢答,小组竞争的方法。

(最敏捷思维;最佳回答)★ 三读课文,品味语言,阐发感悟:(10分钟---目标1.2)① 朗读方法:自由朗读,选择性朗读② 自学指导:a.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b.把喜欢大声有感情读给伙伴听,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传神的关键词语,运用的写作手法,带给人的震撼与启示,充分利用原文原句解决问题)c.标注出共同的疑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行道树教案10篇

行道树教案10篇

行道树教案10篇作为一名静默奉献的教育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行道树教案10篇,您的确定与共享是对我最大的激励。

《行道树》教学设计篇一《行道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与本领目标:理解、积累“贪心、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

培育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本身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静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精准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词句积累【教学难点】: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苦痛的,但是,也惟有这种苦痛能把低沉给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接受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喜好(配乐呈现多幅行道树的课件)老师语:我们每天缓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很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刚才大家看到的树,就是行道树。

它是我们谙习的伙伴。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

(简评同学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

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本身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中国台湾知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同学认真听,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词语。

3.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欢快的树。

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欢快。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苦痛的树。

……同学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确定。

三、生成探究,品味语言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实在探究。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16篇)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16篇)

《行道树》教案设计(精选16篇)《行道树》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 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和公园等等。

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

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2、正音:课件展示。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雏形。

3、朗读: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让同学思考两分钟。

对于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

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4、默读:思考三个问题:(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5、讨论这三个问题:(10’)注意几个问题:(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

(2)、联系上下文。

6、分析解决三个问题:(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经历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它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朗读、复述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创编等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经历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它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行道树》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作者资料、背景知识。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行道树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行道树的观察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行道树》,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生命力的顽强、无私奉献等。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句子、段落,体会作者情感。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行道树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进取的话。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行道树教案《行道树》教案(优秀7篇)

行道树教案《行道树》教案(优秀7篇)

行道树教案《行道树》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醉清风为大家整理的《行道树》教案【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行道树篇一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它们,它们住在道路两旁的泥土中,每天迎接朝阳,也送走夕阳。

它们就是行道树。

我是偶然发现它的。

我正走在道上,忽然,一阵急促的汽笛声传来,紧接着到来的是令人窒息的烟尘。

我厌烦地抬起头,看见一棵树在烟雾中抖动,那是一棵如一把巨伞的树,撑开的巨伞下有一根粗壮的柄。

又像是一把火炬,上面燃烧着巨大的绿色火焰。

烟尘之后,四周静了下来,我走上前去,感到一阵清新扑面而来,仿佛这清新也是浅绿色的,闭上眼,感觉是在一座巨大的,美丽的绿色大殿门口,而我身边环绕着几丝淡绿色的雾。

走近一看,是一棵梧桐树,那盘虬卧龙的枝干,那茂密的树叶构成了这把天然的巨伞,我站在伞下,竟感到了一丝舒适,闭上眼,好像这世上只剩下了我和树。

抬头向上看,只见微风将一片片和巴掌形似的叶片吹动,一个个巴掌像是在慈母的摇篮里,十分惬意的摇晃,好似在和我打招呼,我伸出手,想和它握握手,可我刚接触到它时,我的手像触电一样收了回来——它的手上竟满是灰尘!向下看,粗壮的枝干上满是裂痕,一道又一道,一根又一根。

这是岁月的痕迹,是成长的代价,是奉献的证明!是啊,它本应该在森林里与凉风作伴,和白云打闹,可是他为了理想来到了这里,每天与烟尘作伴,艰难地成长着——这就是追求!为了理想可以不顾一切。

人也一样可以做到,为了理想少玩一会儿,为了理想多学一些,为了理想多忍几次……这样,你的人生才可以充实!不要嘲笑那些为了理想放弃一切的人,其实他们的心中有一个词语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上,那就是——“理想”!《行道树》教案设计篇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小班科学教案行道树

小班科学教案行道树

小班科学教案行道树教案一:行道树的观察教学目标:1.了解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观察行道树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关于行道树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尺子、放大镜、相机等观察工具。

3.纸、铅笔、彩色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行道树的照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行道树的兴趣,了解学生对行道树的了解和观点。

2.探究:提问学生们知道什么是行道树,它们都用来种植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种植行道树。

引导学生思考行道树的作用和重要性。

3.讲解:通过查阅资料或教师的讲解,介绍行道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行道树是指种植在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可以提供阴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常见的行道树有柚木、榕树、法桐等。

4.观察:组织学生们实地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行道树,引导学生们观察树木的外形、树皮、叶子、花朵等特征,可以通过测量树木的高度、树干的粗细等数据,帮助学生们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

5.讨论: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让学生们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特征和现象。

引导学生们分析行道树的生长环境对树木形态的影响,并思考为什么一些树木适宜种植在行道上。

6.记录:引导学生们用纸和铅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用简单的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记录。

鼓励学生们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7.总结:根据学生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并对行道树的保护和合理管理提出建议。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们设计一个行道树的保护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进行宣传教育,呼吁大家关注行道树的重要性。

《行道树》教案设计

《行道树》教案设计

《行道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行道树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行道树的主要种类及其生长习性。

3. 认识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1. 学会正确识别常见的行道树种类。

2. 培养观察和分析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能力。

3. 掌握行道树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行道树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 行道树的概念和特点。

2. 行道树的主要种类及其生长习性。

3. 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1. 行道树种类的识别和生长习性的理解。

2. 行道树的栽培和管理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1. 讲解行道树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行道树的主要种类及其生长习性。

3. 阐述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2 实践操作法1. 观察和分析校园或周边的行道树。

2. 学习行道树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第四章:教学内容与步骤4.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行道树,提问学生对行道树的认知。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4.2 讲解行道树的概念和特点1. 讲解行道树的定义。

2. 介绍行道树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4.3 介绍行道树的主要种类及其生长习性1. 介绍常见的行道树种类。

2. 讲解各种行道树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

4.4 阐述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 讲解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2. 强调行道树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行道树的概念、种类、生长习性和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2. 强调保护行道树和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责任感。

5.2 作业布置1. 调查和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和生长状况。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行道树进行研究。

2. 小组讨论行道树的生长习性、适应环境和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行道树》教案(通用10篇)

《行道树》教案(通用10篇)

《行道树》教案《行道树》教案(通用10篇)《行道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朗读、为课题加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3、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设计: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想导入新课假设自己是一棵树,说说自己更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出示森林、盆景的图片。

问学生你愿意来到城市做一棵行道树吗?揭示课题。

启动简洁有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体感知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遇到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并注上拼音。

学生自读课文。

为课题加上修饰语。

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正音。

出示幻灯片:(的)行道树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通过为课题家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合作探究学生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在大班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像行道树一样的人。

探究是一个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介绍本堂课探究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多做鼓励性评价。

抓住“神圣的事业是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进行深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文中的行道树就像是生活中的人,生活中有像行道树这样的人吗?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文章的核心语句进行深挖,以点带面。

在体味语言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有助于加深对行道树奉献精神的理解,形成学生的独特体验。

拓展延伸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说自己喜欢做怎样的树,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

多做激励性评价。

教师小结。

通过想象,进一步调动个人的学习体验。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必做:美读课文三遍。

选做:以“我是一棵树“写一片段。

作业分层次。

《行道树》教案篇2教学目标:1、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体会文章象征的写作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道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领悟《行道树》形象中体现的崇高精神
2、指导朗读课文
3、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领悟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品味语言并拓展联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1、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2、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3、根据文章内容,把文章改编为童话故事,请学生扮演“原始森林”和“行
道树”两个角色,扮演者要模拟扮演的角色,准备自我介绍和互问互答对方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由三幅彩图导入,一幅彩图是原始森林,一幅是校园的行道树,一幅是马路边的行道树,由此让生知道行道树的概念: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

2、师介绍课文题目、文章体裁、特点。

3、生介绍作者资料。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请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师出示小黑板的生字词,请一至两位学生读生字词,再请一位学生矫正读音,最后全班齐读生字词两遍。

贪婪.(lán)、堕.(duò)落、点缀.(zhuì)、牙龈.(yín)、繁弦.(xían)急管、红灯绿酒、冉冉.(rán)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一至二节。

2、再请一位学生点评并示范朗读一小段。

3、师强调朗读技巧:语调轻重、停顿、用准确的普通话读、声音要洪亮、带
感情的读。

4、生再次自由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5、师配上音乐,与全班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至二节。

五、扮演角色,培养实践能力。

1、根据文章内容,师让生课前把文章改编为童话故事,并准备上台扮演“原
始森林”和“行道树”两个角色。

师要求:扮演者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身份,要模拟扮演的角色,双方要做好充分的自我介绍和问答的准备。

2、扮演完毕,教师点评。

六、研读课文,培养能力。

1、生默读文章,并质疑讨论以下问题:①与行道树相比,行道树要承受哪些
困难?
②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人类是
怎么对待行道树?
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后,你认为行道
树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点评。

七、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1、师问:你最欣赏文章中哪些语句?现实生活中哪一类人也具有文中所描
写的崇高品质?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并简单讲讲理由。

生分组讨论,回答。

2、师找出一语句:“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是什么?快乐是
什么?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3、师问:你怎样看待现实生活中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你认为
值吗?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开简短的辩论。

八、课后小结、提出希望
师言:真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请允许老师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生命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久,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我们要做一个像行道树一样的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大放光彩。

九、布置作业
1、生字词。

2、谈一谈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张晓风
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散:取材广泛,笔法灵活,形式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