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知识点 微生物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全总结一、生物技术实践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与应用-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微生物在食品制作、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 植物的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的原理与操作步骤-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3. 基因工程基础-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 基因治疗与伦理问题4. 生物分子检测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蛋白质的检测与分析- DNA测序与基因组学二、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能量流动-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3. 物种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物种濒危的原因与保护措施-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 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三、人体健康与营养1. 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 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 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问题2. 消化系统与营养吸收- 消化系统的解剖与功能-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肠道微生物与健康3. 代谢性疾病与防治-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成因与治疗 - 肥胖症的预防与控制-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四、现代生物技术与伦理1. 克隆技术与应用- 克隆动物的制备技术-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克隆人的伦理争议2. 胚胎工程与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胚胎筛查与遗传病防治- 生育权与伦理问题3. 脑科学与认知功能- 脑的结构与功能- 认知障碍的成因与治疗- 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交叉4. 生物技术的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 -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评估- 知识产权与生物资源的保护- 公众参与与科学传播五、生物进化与多样性1. 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论- 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的结合- 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学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 生态位与物种共存-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3. 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学- 分子标记与物种鉴定-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解读- 分类学的新发展与争议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生物技术的实践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营养、现代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以及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等领域。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的知识点

微生物的知识点

微生物的知识点微生物是指体积极小、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的体积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在生物界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代谢方式和遗传物质的组成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其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核膜和细胞器。

细菌可以根据形状、营养需求和代谢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帮助消化食物和合成维生素,而有些细菌则会引起疾病。

2.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其细胞具有真核膜和细胞器。

真菌可以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类。

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和蘑菇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它们在自然界中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并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其结构简单,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依赖于寄生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复制,它们可以感染细菌、植物和动物等生物。

病毒在人类和动物的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微小:微生物的体积很小,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 繁殖迅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

3. 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形态、代谢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微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结构、生理学、代谢、遗传学、发育、系统学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微生物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按照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按照细胞形态可以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按照营养方式可以分为化能和光能微生物等。

2.细胞结构: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核酸和细胞器等。

微生物的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的重要结构;细胞壁可以提供细胞保护和形状维持的功能;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包含核酸、蛋白质和有机物等;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机器。

3.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主要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

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呼吸或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并将无机物或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或无机物。

4.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通过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方式在不同的微生物之间传递。

5.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二分裂、芽生、分生孢子和性繁殖等。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适应不同的环境。

6.微生物与人类:微生物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同时,微生物也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资源。

7.微生物控制与利用:微生物的控制包括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消毒和灭菌等。

微生物的利用包括发酵工业、废物处理、环境修复和生物农药等。

8.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以群落的形式存在,与环境相互作用。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对环境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微生物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微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化学、生物工程等密切相关。

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生物的知识。

高三生物选修微生物的培养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微生物的培养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微生物的培养知识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通过培养微生物,我们可以研究它们的生长特性、代谢途径以及与人类、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三生物选修微生物培养的基本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通常情况下,微生物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营养物质则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如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此外,培养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是常用的两种培养方法。

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固体培养基则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形态和营养特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

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交叉感染的一系列操作方法。

常见的无菌技术包括火焰灭菌、紫外线灭菌、消毒液灭菌等。

在进行微生物培养之前,必须先对培养器皿、培养基和其他实验仪器进行无菌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菌落计数。

菌落计数是通过数清培养基表面的菌落数量来推测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一种方法。

通常,我们会在培养基平板上进行稀释,并通过数清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来推算原始菌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此外,还要注意培养的时间。

不同微生物对培养的时间要求不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掌握适当的培养时间。

在微生物培养的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微生物的特殊培养技术。

例如,纯培养和代对法是常用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

纯培养是将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样品进行稀释,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从而使其分离成单菌种的培养。

代对法则是将菌落取出,再进行次代分离,不断重复,从而获得纯净培养物。

此外,还有液体培养技术中的菌液保存和冷冻培养技术,用于长时间保存和传播微生物。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安全问题。

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起传染病,因此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起源、结构、生理、遗传、分类、繁殖等方面的学科,也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下面是微生物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微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

微生物通过进化不断适应和适应变化的环境,演化成了今天的各种形式。

微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命史和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2.微生物的结构: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胞质、核物质以及相关的细胞器;真菌的菌丝体、菌丝、孢子等;病毒的DNA或RNA核酸和蛋白质壳。

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可以帮助揭示其功能和生理特性。

3.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包括新陈代谢、营养、呼吸、繁殖等。

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如光合作用、化学发酵和异养等。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可以对其生长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

4.微生物的遗传和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是指微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纵横转移等方式传递基因信息,进一步影响其适应性和功能。

微生物的突变是指其基因产生突变或重组,从而使其产生新的遗传信息。

5.微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微生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形态、生理特性和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微生物的分类可以通过传统的分离培养和形态鉴定,也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进行分类。

同时,微生物的系统发育是指通过研究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和进化关系来建立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6.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各种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另一方面,微生物在人类肠道和皮肤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维护人体的健康状态。

7.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与环境密切相关。

微生物参与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过程,如氮循环、硫循环等。

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合成蛋白质、产生酶等方式参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生物燃料的生产、环境污染物的降解等。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微生物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微生物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微生物模块一、微生物的实验室: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和。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氧气以及的要求。

(3)分类培养基(含凝固剂); 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凝固剂是 : 中提取到物质,在下凝固,下熔化)2.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计算→称量→→→→问题:①.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②.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③.为什么将平板倒置?(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的肉眼可见的,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接种时要在旁,原因是。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 法:是通过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 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然后将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问题:①在这两种接种方法中,计数时只能选哪种接种方法?②两种接种方法的目的是:问题①.划线时为什么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②.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如果划破了会怎样?③.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④.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接种在试管的培养基上,将试管放入保藏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4.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

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实验原理:(1)能合成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2)配制以为唯一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还要涂布一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此说明。

⑶可以用加了的培养基进行鉴别,培养基变2.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配制土壤溶液和制备培养基→→涂布平板与培养→菌落计数3.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方法一:(活菌计数法);至少要涂布个平板,最后求取值,还要设置一个平板作为对照,以说明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微生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体系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微生物的分类体系微生物按照生物学特征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和原生动物。

此外,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通常被单独归类。

第二章: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1. 细菌的结构和形态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胞质和遗传物质。

细菌的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2. 真菌的结构和形态真菌是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其主要结构包括菌丝、分生子、孢子和细胞壁等。

真菌的形态多样,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子囊菌等。

3. 病毒的结构和形态病毒是非细胞微生物,其主要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套等。

病毒的形态多样,包括线状、球状和多棱体等。

第三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生长是指细胞的增加和分裂过程,主要包括营养摄取、分裂和排泄等。

细菌的繁殖有二分裂、分裂和梭孢子等方式。

2. 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真菌的生长是指菌丝的延伸和分支过程,主要包括分生子的产生和分裂等。

真菌的繁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3. 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病毒的生长是指在寄主细胞内复制遗传物质和合成蛋白质,主要包括吸附、穿透和复制等。

病毒的繁殖有裸核和包膜两种方式。

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和营养1. 细菌的代谢和营养细菌的代谢包括异养和自养两种方式,同时也可根据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厌氧和需氧代谢。

细菌的营养包括糖类、氨基酸和脂肪等多种。

2. 真菌的代谢和营养真菌的代谢包括异养和自养两种方式,同时也可根据生长温度进行低温菌和高温菌。

真菌的营养包括糖类、氨基酸和无机盐等多种。

3. 病毒的代谢和营养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因此没有自身代谢和营养循环,其复制和生长需要依赖寄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

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代谢、遗传特性等可以进行分类。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根据形态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弧菌等;根据培养特性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病毒则是一种非细胞结构,需要依赖寄生生活在宿主细胞内。

此外,微生物还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古菌等。

二、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质体、核酸(DNA和RNA)等组成;真菌一般由菌丝、孢子、菌丝体等组成;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聚糖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内含有的质体则是一种脂质小体,可以存储营养物质和合成ATP;核酸是微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着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功能。

三、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包括碳源代谢、氮源代谢、微量元素代谢等。

微生物利用不同的碳源进行代谢,可以分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氮源代谢涉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合成等;微生物对于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的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还包括能源代谢、生长因子合成、酶系统和代谢产物等。

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水平基因转移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不同DNA片段之间的重组,可能导致新基因的产生;水平基因转移是指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基因信息交换,可能导致新基因的获得。

这些遗传变异对微生物的进化、适应性和病原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微生物的病原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真菌感染等。

细菌的病原性主要包括产生毒素、对宿主组织的侵袭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干扰等;真菌则主要通过产生毒素、分解组织以及对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等;病毒主要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感染,可能导致细胞变性和凋亡。

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微生物病原性的重要表现。

六、微生物的抗性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产生酶和产生毒素等多种抗性机制。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黏性物质就叫荚膜。

5.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6. 芽孢: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8.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别培养基。

12.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13.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14.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知识点协议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和某些藻类等。

2、微生物的分类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微生物个体微小,但其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和代谢活动。

2、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代谢和生长繁殖。

3、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快速生长和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

4、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且容易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的性状。

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其种类繁多,估计有数百万种以上。

三、微生物的营养1、营养物质碳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元素,如糖类、有机酸等。

氮源:提供氮元素,如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

无机盐:包括钾、钠、钙、镁、铁、锰等元素。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水:作为溶剂和生化反应的介质。

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蓝细菌。

光能异养型:利用光能和有机物作为碳源,如红螺菌。

化能自养型:通过氧化无机物获取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硝化细菌。

化能异养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大多数微生物属于此类。

四、微生物的生长1、生长曲线迟缓期:微生物适应新环境,代谢缓慢,细胞数量基本不变。

对数期:细胞快速分裂繁殖,生长速率最大,代谢旺盛。

稳定期:细胞生长速率与死亡速率相等,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大于生长速率,活菌数逐渐减少。

2、影响生长的因素温度:每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分为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pH 值:不同微生物对 pH 值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三菌四体一病毒1.细菌、真菌、放线菌;2.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3.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是三种形态:球菌(用直径衡量大小)、杆菌(长宽衡量大小,宽写在前面,不加单位,长写在后面,写上单位)、螺旋菌(自然长度、螺旋数、螺距等衡量大小)长度单位均为微米(μm)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比面积=面积/体积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巴斯德的功绩: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巴斯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著名的曲瓶颈试验无可辩驳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2.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

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

3.免疫学----预防接种。

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重大贡献。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家蚕软化病问题。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

柯赫的功绩: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2.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3.发现结核杆菌、霍乱弧菌4.提出科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1、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注意:(1)选择培养基:①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有利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抑制或阻止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②用途:选择出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 (2)鉴别培养基:①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者化学药品;②用途: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2、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无菌技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1)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原因: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化学药剂消毒法(如酒精、氯气、石碳酸等),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破坏DNA的结构)。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3)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拔出锥形瓶瓶盖;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培养皿一条缝;打开的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4、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各营养成分都有且有一定的比例。

牛肉膏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琼脂作为凝固剂。

(2)要将平板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纯化大肠杆菌(1)纯化方法: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04053_《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

04053_《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
抗生素、酶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发酵工程产品等。
6
02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Chapter
2024/1/24
7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01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 菌。
02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与成分:革兰氏阳 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的细胞壁差异。
03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 与特性:物质运输 、能量转换等。
04
病毒的结构与特性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球形、杆状、砖形等,纳米级大 小。
01
02
病毒的复制方式
03
自我复制,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 进行增殖。
04
2024/1/24
病毒的基本结构
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外壳。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核酸类型、病毒粒体形态等 进行分类和命名。
10
03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Chapter
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可分 为迟缓期、对数期、稳 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其生长曲线呈S型。
2024/1/24
测定方法
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平 板计数法)、比浊法和 重量法等。
生长速率常数
表示微生物生长速率的 常数,可通过实验数据 计算得出。
13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与特点
20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2024/1/24
基因突变的类型
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倒位突变等,对微生物的性 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因重组的方式
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和转座等,是微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意义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 1 涵盖了丰富且实用的生物技术知识,以下是对其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的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果醋制作的原理: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醋酸菌是好氧菌。

3、制作流程:挑选水果→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4、条件控制:果酒制作时,温度控制在 18 25℃,前期需通氧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后期密封创造无氧环境;果醋制作时,温度为 30 35℃,要持续通氧。

(二)腐乳的制作1、原理:多种微生物参与,主要是毛霉。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制作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3、条件控制:温度控制在 15 18℃,保持一定的湿度。

(三)泡菜的制作1、原理: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制作流程:准备原料→配制盐水→装坛→封坛发酵。

3、条件控制:腌制时要创造无氧环境,温度控制在 28 32℃。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培养基1、种类: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3、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二)无菌技术1、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2、灭菌: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三)微生物的接种方法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生物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分类地位:微生物涵盖了多种生物分类,其中包括:- 原核生物界: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蓝藻菌(蓝绿藻)等。

- 真核生物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和部分藻类。

-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3. 生物学特性:- 体积微小:大多数微生物大小在微米级别,甚至纳米级别。

- 结构简单/复杂:原核微生物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结构有所不同,前者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后者结构更为简化。

- 种类繁多:地球上已知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计,且随着技术发展还在不断增加。

- 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包括极端环境如极寒、高温、高压、酸碱极端等地都有微生物存在。

- 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 易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微生物种群具有较高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4. 应用与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地球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循环等生命过程。

- 在医药工业上,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生产、疫苗研制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如酿酒、制醋、乳制品加工等。

-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生物能源生成等方面。

- 在农业生产上,有益微生物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等。

5. 具体微生物实例:-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利条件下形成芽孢保护自己,条件好转时又能恢复生长。

-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只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其感染会导致破伤风病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微生物学是研究微观生物体的结构、生理、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以下是微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形态大小各异。

根据形状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部分细菌还具有鞭毛或纤毛。

细菌可以根据需氧性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2.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

真菌具有细胞壁和真菌膜,通过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真菌可以分为担子菌、子囊菌、接合菌和无性菌等。

3.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可以是DNA或RNA。

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和细菌等宿主。

4.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体型较小。

原生动物根据运动方式可以分为鞭毛虫、纤毛虫和变形虫等。

原生动物可以通过分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方式进行繁殖。

5.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主要通过DNA进行。

细菌的遗传方式主要有共轭、转化和噬菌体介导的转导。

真菌的遗传方式主要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病毒的遗传方式主要有无性复制和有性复制。

6.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包括呼吸作用、营养代谢、酶、酶系统、光合作用等。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包括化学营养、光合营养和异养等。

7.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既包括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酿酒酵母等,也包括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等。

微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健康、环境和工业生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8.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微生物的控制包括消毒、灭菌、抗菌药物等控制方法,确保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微生物的利用包括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总结起来,微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微生物的遗传和生理特性,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等方面。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考点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考点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考点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考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考点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2010·北京理综,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着腐乳制作完成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3.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4.(2010·江苏生物,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5.(2011·广州一模,6)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D.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保持缺氧状态
6.(2010·广东理综,25)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双选)()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
7.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

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三步:用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还有少量的亚硝酸。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 —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色化合物。

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

8.(2011·广东肇庆一模,2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下左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请分析回答:
(1)排
气口的胶管
设计成长而
弯曲的目的
是。

(2)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在上图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5)请你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9.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时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方法是。

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引起生物致癌。

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细胞中的发生。

(2)1993年,美国科学家K.B.Mullis因发明了PCR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PCR技术和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都必需的条件包括、模板DNA、能量、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在生物体内DNA复制所必需的,而在PCR技术中不需要的成分
是。

(3)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做是为了。

10.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

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

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糖,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

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

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

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
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
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
类型依次是。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
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
是。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
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5)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

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利用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以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

(6)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

答案及解析
1.B 2.C 3.D4.C 5.D 6.AC
7.(1)第一步:糊精碘液
第二步:酵母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醋酸杆需要消耗
(2)乳酸(或有机酸)比色紫红作为对照
8.(1)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2)温度等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足,没有敌害和竞争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增加稀释倍数。

(4)该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重复实验(取样)
(5)

1 2 3 4 5 6 7

9、(1)比色法亚硝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2)DNA聚合酶引物解旋酶
(3)平板划线法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10.(1)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2)制酒阶段的后期,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气体,如不及时放出会把瓶子或瓶盖胀破,不打开瓶盖是防止氧气和有害杂菌进入
(3)防止污染
(4)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合适温度,30~35℃是醋酸杆菌生长和发酵的合适温度。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5)选择青霉素(抗生素)(6)果胶酶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归纳
一、知识归纳
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如在100℃,煮沸5~6 min)、
巴氏消毒法(如在80℃,煮15 min);使用
酒精、氯气、石炭酸等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灭菌条件灭菌时间适用材料或用具
灼烧灭菌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直至烧红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箱内,160~170℃1~2 h 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
高压蒸汽灭菌100kPa,121℃15~30 min 培养基等
4、微生物的纯化培养(目的: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微生物两个阶段,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就可以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5、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②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统计菌落数目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③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实验原理
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归纳
一、知识归纳
比较项目菊花茎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
理论依据细胞的全能性
注:在这两种技术中均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但营养物质的划分标准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