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同步备课教学案粤教版选修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第三、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优质课件 粤教版选修

拓展一 氢原子光谱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光谱. (1)仔细观察,氢原子光谱具有什么特点? (2)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波长具有什么规律?
提示:(1)氢原子光谱从左向右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 大.
(2)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波长符合巴耳末公式.
1.原子光谱. (1)概念: 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 谱,这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 (2)特点: ①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 ②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原子光谱被称为 原子的“指纹”.
2.(多选)光子的发射和吸收过程是( ) A.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要放出光子,放出光子 的能量等于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B.原子不能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C.原子吸收光子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放出光 子后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
D.原子无论是吸收光子还是放出光子,吸收的光子 或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值
解析:由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而氢原子在不 同的轨道上的能级 En=n12E1,故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 的,即是分立的,故 A 错误,B 错误,C 正确;根据频率 条件,有 En-Em=hν,显然 n、m 的取值不同,发射光 子的频率就不同,故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 能级差有关,故 D 错误.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 的,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所以辐射的光子 频率不连续,故 ABC 错误, D 正确.
答案:D
2.如图甲所示的 a、b、c、d 为四种元素的特征谱线, 图乙是某矿物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该矿物 中缺少的元素为( )
A.a 元素 C.c 元素
(3)其他线系. 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其他谱线满足与巴 耳末公式类似的其他公式.如莱曼系在紫外区,公式为1λ= R112-n12,n=2,3,4,…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3-4原子的能级结构教案粤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3-4原子的能级结构教案粤教版选修3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原子的能级和能级跃迁1.我们把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2.跃迁是原子的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即不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所以在跃迁的过程中,原子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必须是量子化的.如当电子从n 轨道跃迁到m 轨道时,其能量变化必须是ΔE=,当m >n 时,ΔE >0,原子要吸收能量,当m <n 时,ΔE <0,原子要释放能量.2121mE n E - 3.电离是将原子的电子拉出来,使之成为自由电子,只要是电离能大于一定值就可以,没有量子化要求,若有多余的能量,则以电子动能的形式存在.如将在m 轨道的电子电离出来,原子吸收的能量ΔE 只要满足ΔE >就可以了.210m E -二、氢原子的能级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能级的理论,他认为氢原子的能级满足En=,n=1,2,3,…式中R 为里德伯常数,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速,n 为正整数,或En=,n=1,2,3,….其中E1=-13.6 eV.2n Rhc -121E n根据玻尔理论,当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Em和En(m>n)间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hν=Em-En),由于原子的能级不连续,所以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也不连续,因此产生的光谱是分立的线状光谱.(如图3-4-1)同样原子也只能吸收一些特定频率的光子,但是,当光子能量足够大时,如光子能量E≥13.6 eV时,则氢原子仍能吸收此光子并发生电离.图3-4-1当电子从一激发态向任意低一级激发态跃迁时放出光子;当电子从一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各个击破【例1】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解析: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3.4 原子的能级结构素材 粤教版选修35

1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情景导入
巴耳末公式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分立性.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和经典力学、电磁学的理论,是否能够解释这种分立性?
简答:据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和经典力学理论,由电磁理论知核外电子绕原子核旋转产生变化的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会激发电磁波.电磁波向外传播辐射,电子失去能量最后会堕入原子核,辐射能量(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绕核旋转的频率,电子绕核旋转过程随着能量的减小,转得越来越快,这个变化是连续的,辐射各种频率(波长)的光,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所以不能解释氢原子这种分立性.
知识预览
⎪⎪⎪⎪⎪⎩⎪⎪⎪⎪⎪⎨⎧⎪⎪⎩⎪⎪
⎨⎧-==-=-=⎩⎨⎧一定频率的光
吸收或放出
另一种能级原子从一种能级跃迁到氢原子光谱分析能级跃迁激发态基态氢原子能级态
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原子只能从一种能量状能级跃迁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
能级能级构结级能,::6
.13::::2
1
12m
n n n E E hv n E E ev
E n Rhc E。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同步备课教粤教版选修3_6217

(2)激发态:当电子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应的状态称为激发态.且
E1 En= n2.
E2、 E3……上,这些能级对
3.氢原子能级图 如图 2 所示
图2
4.氢光谱线系的形成
能级间的跃迁产生不连续的谱线,从不同能级跃迁到某一特定能级就形成一个线系,如巴耳
末系是氢原子从 n= 3、 4、 5……能级跃迁到 n= 2 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谱.
迁.
3.能级跃迁中的能量关系: hν=Em- En.由此可知原子在跃迁前、后的能级分别为 [即学即用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Em 和 En.
(1)氢气放电过程,产生的光谱是连续的. ( × )
(2)氢原子内部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 √ )
(3)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放出特定频率的光.
(√)
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答案 D
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较大,必须吸收一定能
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故
B 错;氢原子核外电子
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
e2 v2
1
kr2= m r ,又 Ek=2mv2,所以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一、对能级结构 (玻尔理论 )的理解 1.轨道量子化
(1)轨道半径只能够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数值. (2)氢原子的电子最小轨道半径为 r 1= 0.053 nm ,其余轨道半径满足 rn= n2r1,式中 n 称为量子 数,对应不同的轨道,只能取正整数. 2.能量量子化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教师用书:第3章

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先填空]1.猜想:氢气在放电过程中,氢原子的能量也在减少.如果能量是连续减少的,那么形成的光谱必定是连续谱,但是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因此我们猜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2.能级: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3.跃迁:原子从一个能级变化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叫做跃迁.4.光子频率与能级差关系式:hν=E m-E n.[再判断]1.处在高能级的原子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这个过程中要吸收光子.(×)2.原子吸收了特定频率的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可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3.原子从低级跃迁到高能级,原子只吸收确定的能量,剩余的能量作为电子碰撞后运动的动能.(√)[后思考]你能结合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能级不连续性吗?【提示】光子说提出光的能量是一份份的,每一份能量为hν,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能量在被电子吸收时,是一个光子对一个电子的行为,因此原子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因此能级差也是不连续的,即能级是不连续性的.[先填空]1.玻尔氢原子能级公式E n =-Rhcn ,(n =1,2,3…).n 被称为能量量子数. 2.基态(1)定义:在正常状态下,氢原子处于最低的能级E 1(n =1),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2)基态能量:E 1=-13.6 eV.3.激发态:当电子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 2,E 3…上,这些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激发态.4.玻尔理论的两条基本假设(1)定态假设.原子系统中存在具有确定能量的定态,原子处于定态时,电子绕核运动不辐射也不吸收能量.(2)跃迁假设.原子系统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伴随着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再判断]1.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定值也就是说氢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2.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是瑞士的巴耳末最先得出的.(×)3.能级间的跃迁产生不连续的谱线,从不同能级跃迁到某一特定能级就形成一个线系.(√)[后思考]1.电子在核外的运动真的有固定轨道吗?玻尔理论中的轨道量子化又如何解释? 【提示】 在原子内部,电子绕核运动并没有固定的轨道,只不过当原子处于不同的定态时,电子出现在r n =n 2r 1处的概率大.2.如图341所示,为一氢原子的能级图,一个氢原子处于n =4的能级.图341该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提示】 3种.1.玻尔的原子模型(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之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做圆周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m)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n)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 m-E n.2.卢瑟福原子模型与玻尔原子模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相同点①原子有带正电的核,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核上.②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运转.(2)不同点卢瑟福模型:库仑力提供向心力,r的取值是连续的.玻尔模型:轨道r是分立的、量子化的,原子能量也是量子化的.3.能级对氢原子而言,核外的一个电子绕核运行时,若半径不同,则对应着的原子能量也不同,若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库仑力的束缚,所以原子电离后的能量比原子其他状态的能量都高.我们把原子电离后的能量记为0,即选取电子离核无穷远处时氢原子的能量为零,则其他状态下的能量值均为负值.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E n=E1n2(n=1,2,3…).对氢原子而言,基态能量:E1=-13.6 eV,其他各激发态的能级为:E2=-3.4 eVE3=-1.51 eV……这里E1、E2…E n是指原子的总能量,即电子动能与电势能的和.4.能级图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42所示.图3425.跃迁规律(1)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原子在基态时是稳定的,在激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E m 和E n (m >n )间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ν=E m -E nh.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直接跃迁到基态,也可能先跃迁到其他低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再到基态,因此处于n 能级的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就有很多可能性,其可能的值为C 2n =n n -12种可能情况.(2)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原子吸收光子后会从较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而被激发,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光子将不被吸收.但当处于n 能级的电子电离时,只要光子的能量h ν≥|E n |,就可被吸收.(3)能级跃迁时的能量变化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子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1.(多选)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有( )A .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解析】 A 、B 、C 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量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在某一可能轨道上绕核的运动无关.【答案】 ABC2.(多选)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或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导学号:55272094】A .用10.2 eV 的光子照射B .用11 eV 的光子照射C .用14 eV 的光子照射D .用10 eV 的光子照射【解析】 由氢原子的能级图可求得E 2-E 1=-3.40 eV -(-13.6) eV =10.2 eV ,即10.2 eV 是第二能级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 eV 的光子后将跃迁到第二能级态,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A 对;E m -E 1≠11 eV,即不满足玻尔理论关于跃迁的条件,B 错;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的能量须≥13.6 eV,而14 eV >13.6 eV ,故14 eV 的光子可使基态的氢原子电离,C 对;E m -E 1≠10 eV,既不满足玻尔理论关于跃迁的条件,也不能使氢原子电离,D 错.【答案】 AC3.按照玻尔理论,当氢原子中电子由半径为r a 的圆轨道跃迁到半径为r b 的圆轨道上时,若r b <r a ,则在跃迁过程中氢原子要________某一频率的光子.【解析】 因为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所以应放出光子,“直接”从一能级跃迁至另一能级,只对应某一能级差,故只能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答案】 辐射4.如图343所示给出了氢原子的6种可能的跃迁,则它们发出的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导学号:55272095】图343【解析】 能级差越大,对应的光子的能量越大,频率越大,波长越小. 【答案】 a c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原子要________光子,电子的动能________,原子的电势能________.【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较大,必须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m v 2r ,又E k =12mv 2,所以E k =ke 22r.由此式可知:电子离核越远,即r 越大时,电子的动能越小;由r 变大时,库仑力对核外电子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大.【答案】 吸收 减小 增大6.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 1=-13.6 eV.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的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 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__eV(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________种不同的频率.【解析】 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 1, 即E n -(-13.6 eV)=-0.96×(-13.6 eV), 解得E n =-0.54 eV即n =5,从n =5能级开始,根据n n -12可得共有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从n =5到n =4跃迁的光子频率最小,根据E =E 5-E 4可得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0.31 eV.【答案】 0.31 101.解决玻尔原子模型问题的四个关键 (1)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2)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绕核运动无关,只由跃迁前后的两个能级差决定. (3)处于基态的原子是稳定的,而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4)原子的能量与电子的轨道半径相对应,轨道半径大,原子的能量大,轨道半径小,原子的能量小.2.能级跃迁规律大量处于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n n -12种频率的光子.一个处于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n -1)种频率的光子.。
粤教版选修(3-5)3.4《原子的能级结构》word学案

3.4 原子的能级结构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和激发态等概念。
(2)了解原子能量量子化的提出,理解原子发射与吸收光子的频率与能级差的关系。
(3)知道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以及能利用此分析一些有关原子能级的问题(4)能用原子的能级结构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学习重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及量子化的理解。
【知识要点】1.玻尔的原子理论(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n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m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n m E E h -=ν(h 为普朗克恒量)(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12r n r n = n=1,2,3……能 量: 121E n E n = n=1,2,3…… 式中r 1、E 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 n 、E n 分别代表第n 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3.氢原子的能级图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 n : r n =n 2r 1,r 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 1=0.53×10-10 m例:n=2, r 2=2.12×10-10 m(2)氢原子的能级:①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E n 称为原子的能级。
2019版物理新课堂学案选修3-5粤教版课件:第三章第三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

3.注意. (1)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随着波长的逐 渐减小(由右向左),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 明显的规律性. (2)巴耳末线系中的 n 值越大,对应的波长 λ 越短. (3)巴耳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 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耳末线系,该线系包括 可见光和紫外光.
答案:C
知识点二 原子的能级结构 提炼知识 1.能级结构猜想. (1)由于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所以猜想原子内部的 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2)能级:把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能级.
(3)跃迁: ①把原子从一个能级变化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叫作 跃迁. ②处于高能级的原子,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 光子;原子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 量时,可以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原子辐射或吸收光 子的能量为 hν=Em-En,其中 Em、En 分别为原子跃迁 前后的能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如图所示,在 可见光区域内,氢原子光谱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用符 号 Hα、Hβ 、Hγ 和 Hδ 示.
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随着波长的逐渐 减小(由右向左),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 显的规律性. (2)巴耳末系. 1885 年,巴耳末发现这四条光谱的波长可以用一个 很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巴耳末公式.
2.巴耳末公式. 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耳 末系,其公式为 1 1 1 2- 2,n=3,4,5,… = R λ 2 n
判断正误 (1)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成分.(√) (2) 巴耳末公式中的 n 既可以取整数也可以取小 数.(×)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3.4原子的能级结构素材粤教版选修3-5(new)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情景导入巴耳末公式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分立性.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和经典力学、电磁学的理论,是否能够解释这种分立性?简答:据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和经典力学理论,由电磁理论知核外电子绕原子核旋转产生变化的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会激发电磁波.电磁波向外传播辐射,电子失去能量最后会堕入原子核,辐射能量(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绕核旋转的频率,电子绕核旋转过程随着能量的减小,转得越来越快,这个变化是连续的,辐射各种频率(波长)的光,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所以不能解释氢原子这种分立性。
知识预览⎪⎪⎪⎪⎪⎩⎪⎪⎪⎪⎪⎨⎧⎪⎪⎩⎪⎪⎨⎧-==-=-=⎩⎨⎧一定频率的光吸收或放出另一种能级原子从一种能级跃迁到氢原子光谱分析能级跃迁激发态基态氢原子能级态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原子只能从一种能量状能级跃迁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能级能级构结级能,::6.13::::2112m n n n E E hv nE E ev E n Rhc E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精品]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三四节氢原子光谱原子的能级结构教学案粤教版选修1
![[精品]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三四节氢原子光谱原子的能级结构教学案粤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e14be72cfc789eb172dc869.png)
第三、四节 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能级结构对应学生用书页码1.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
2.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因而原子光谱被称为原子的指纹。
3.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其公式为1λ=R (122-1n 2)。
n =3,4,5……4.由于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因此我们猜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并把此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
5.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 n =-Rhcn 2,n =1,2,3,其中E 1=-13.6_eV ,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其他状态称为激发态。
6.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会向较低的能级跃迁,跃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辐射出来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
7.巴耳末系是氢原子从n =3,4,5…等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光谱。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1.原子光谱(1)概念: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之为原子光谱。
(2)规律:①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
②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因而,原子光谱被称为原子的“指纹”。
(3)应用:可以通过对光谱的分析鉴别不同的原子,确定物体的化学组成并发现新元素。
2.氢原子的光谱(1)巴耳末系: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的光谱,如图3-3-1所示,在可见光区域内,氢原子光谱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用符号H α、H β、H γ和H δ表示。
图3-3-11885年,巴耳末发现这四条光谱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巴耳末公式。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和紫外区的14条谱线满足巴耳末公式1λ=R(122-1n2),n=3,4,5,…R称为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R=1.097×107m-1,巴耳末公式说明氢原子光谱的波长只能取分立值,不能取连续值。
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尔末系。
高中物理 第三章34 《原子的能级结构》教案 粤教版选修3-5

原子的能级结构★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教学难点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2.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教师: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二)进行新课1.玻尔的原子理论(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n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m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n m E E h -=ν(h 为普朗克恒量)(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12r n r n = n=1,2,3……能 量: 121E n E n = n=1,2,3…… 式中r 1、E 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 n 、E n 分别代表第n 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2018-2019学年粤教版选修3-5第3章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学案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4.知道氢原子的能级图.一、能级结构猜想1.能级:原子内部________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个______变化到另一个______的过程.3.跃迁公式:h ν=____________.E m 、E n 分别为原子跃迁前后的能级,ν为原子辐射或吸收的光谱的频率.预习交流1能级结构的猜想是针对线状谱提出的还是连续谱提出的?二、氢原子的能级1.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 =________________,n =1,2,3…式中R 为里德伯常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速,n 为能量量子数.2.基态和激发态:(1)基态:原子的______能级对应的状态,氢原子基态的能量E 1=__________ eV .(2)激发态:比基态________的能级对应的状态.3.对氢原子光谱成因分析(1)原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会自发地向__________跃迁,跃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以______的形式辐射出去,形成光谱.(2)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3)因能级的不连续性,致使能级间的跃迁产生______的谱线.(4)从不同的高能级跃迁到某一特定能级就形成一个______.如: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形成________系;n ≥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形成______系等.预习交流2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出可见光,应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答案:一、1.不连续2.能级 能级3.E m -E n预习交流1:答案:能级结构的猜想是针对线状谱提出的.二、1.-Rhc n 22.(1)最低 -13.6(2)能级高3.(1)低能级态 光子(2)两能级间的能量差(3)不连续(4)线系 巴耳末 帕邢预习交流2:答案:紫外线光子能量较大,荧光物质的原子吸收紫外线后,跃迁到了较高的能级,在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先跃迁到稍高能级,发出光子,再跃迁到基态,又发出光子,发出光子的能量低于紫外线光子能量,属于可见光.一、对玻尔能级理论的理解1.如何理解轨道量子化?2.什么是能量量子化、定态、基态、激发态?3.何为跃迁?跃迁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双选)(2011·济南高二检测)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受力变小B .原子的能量减少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1.求解电子在某条轨道上的运动动能时,要将玻尔的轨道理论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结合起来.即用⎩⎪⎨⎪⎧ ke 2r 2=m v 2r F 向=ke 2r 2两公式结合判定.2.求解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跃迁时(1)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时原子跃迁条件h ν=E m -E n ,一次跃迁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且光子能量恰好等于两能级之差.(2)当原子向电离态跃迁时,吸收的能量大于或等于原子所处能级的能量的绝对值.即h ν≥E ∞-E m ,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二、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1.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所含频率的种数如何计算?2.使原子能级跃迁的光子和实物粒子有什么区别?3.试讨论氢原子跃迁时需注意哪些问题?(2010·重庆理综)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A .红、蓝—靛B .黄、绿C .红、紫D .蓝—靛、紫1.如果是一个氢原子,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某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由这一轨道向另一轨道跃迁时只能有一种光,但可能发出的光条数为(n -1)种.2.如果是一群氢原子,该群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某时刻有多种可能轨道.每一个跃迁时只能发出一种光,多种轨道同时存在,发光条数N =n n -2. 3.若知道每条发光的能量或频率,可根据已知情况判定光线所在区域.1.氢原子的光谱特征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的什么观点( ).A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所有正电荷与几乎所有的质量C .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但不向外辐射电磁波D .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向外辐射电磁波是连续的光谱2.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A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B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3.(双选)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或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用10.2 eV 的光子照射B .用11 eV 的光子照射C .用14 eV 的光子照射D .用10 eV 的光子照射4.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设氢原子处于n =3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6六种光谱线,且ν1<ν2<…<ν6,则E 等于( ).A .h ν1B .h ν6C .h (ν6-ν1)D .h (ν1+ν2+…+ν6)5.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中,能发出几条光谱线?其中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各为多少?若有一个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时,最多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答案:活动与探究1:1.答案:轨道半径只能够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数值.模型中保留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但他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它们只能在某些可能的、分立的轨道上运动.例如,氢原子的电子最小轨道半径为r 1=0.053 nm ,其余可能的轨道半径还有0.212 nm 、0.477 nm…不可能出现介于这些轨道之间的其他值.2.答案:能量量子化:与轨道量子化对应的能量不连续的现象. 由于原子的可能状态(定态)是不连续的,具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样的能量值,称为能级,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其他的状态叫做激发态.对于氢原子,以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时,基态能量E 1=-13.6 eV .其能级公式:E n =E 1n 2,式中n 称为量子数,对应不同的轨道,n 取值不同,基态取n =1,激发态n =2,3,4…;量子数n 越大,表示能级越高,能级图(如图所示):3.答案: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高能级E m 发射光子h ν=E m -E n 吸收光子h ν=E m -E n 低能级E n .可见,电子如果从一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不是以螺旋线的形式改变半径大小的,而是从一个轨道上“跳跃”到另一个轨道上.玻尔将这种现象叫做电子的跃迁.迁移与应用1:BD 解析:由玻尔理论知,当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要放出能量,故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子的轨道半径小了,由库仑定律知,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大了,故A 、C 错,B 、D 正确.活动与探究2:1.答案:氢原子能级跃迁的可能情况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直接跃迁到基态,也可能先跃迁到其他低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再到基态,因此处于n 能级的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就有很多可能性,其可能的值为C 2n 即n n -2种可能情况. 2.答案:使原子能级跃迁的两种粒子——光子与实物粒子(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 能级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n +1时能量不足,则可激发到n 能级的问题.(2)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 =E n -E m ),就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3.答案:(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2)注意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不同.(3)注意跃迁与电离:h ν=E m -E n 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对于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电离的情况,则不受此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但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 ,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 光子都能被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至于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的情况,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某两定态能量之差,就可使原子受激发而向较高能级跃迁.迁移与应用2:A 解析:由能级图可知,只有原子从n =4能级向n =2能级以及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符合题目要求,两种光子对应的能量分别为2.55 eV 和1.89 eV ,分别为蓝—靛光和红光,选项A 正确.当堂检测1.D 解析:按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向外辐射电磁波,电子的轨道半径连续变化,辐射的电磁波应该是连续的,而氢原子的光谱特征却是分立的,所以被否定.2.A 解析: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由k e 2r 2n =m v 2n r n可知动能增加;又跃迁时发出光子,所以原子能量减少.选项A 正确.3.AC 解析:由氢原子能级图算出只有10.2 eV 为第2能级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 eV 的光子后将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大于13.6 eV 的光子能使氢原子电离.4.A 解析:对于量子数n =3的一群氢原子,当它们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谱线条数为n n -2=3,由此可判定氢原子吸收光子后的能量的能级是n =4,且从n =4到n =3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低即ν1,因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能量E =h ν1),从n =3能级跃迁到n =4能级后,方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谱线.选项A 正确.5.答案:6种 3.1×1015 Hz 1.6×1014 Hz 3种解析: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各种跃迁方式都会发生,即可以从n =4的激发态到n =3、n =2、n =1的各能级;再从n =3的激发态到n =2、n =1的各能级;再从n =2的激发态到n =1的基态.故有N =n n -2=6种频率的光子产生.如图为跃迁示意图.最高频率的光子满足h ν1=[-0.85-(-13.6)] eV =12.75 eV =2.04×10-18 J ,ν1=2.04×10-186.63×10-34 Hz =3.1×1015 Hz.最低频率的光子满足h ν3=[-0.85-(-1.51)] eV =0.66 eV =1.056×10-19 J ,ν3=1.056×10-196.63×10-34 Hz =1.6×1014 Hz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等概念.2.了解能级跃迁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能级跃迁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光子.3.能通过能级跃迁解释巴耳末系.一、能级结构猜想[导学探究] 为什么氢原子发出的光谱是不连续的?答案因为氢原子内部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因此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放出一定频率的光,且光子的能量等于跃迁的能级差,即hν=E m-E n.[知识梳理]1.由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我们猜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2.原子内部不连续的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原子从一个能级变化到另一个能级的过程叫做跃迁.3.能级跃迁中的能量关系:hν=E m-E n.由此可知原子在跃迁前、后的能级分别为E m和E n.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氢气放电过程,产生的光谱是连续的.( ×)(2)氢原子内部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3)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放出特定频率的光.( √)(4)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频率是任意的.( ×)二、氢原子的能级[导学探究] (1)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如何计算?(2)如图1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少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图1答案 (1)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hν=E m -E n (m <n ).(2)氢原子能级跃迁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能辐射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它们分别是n =4→n =3,n =4→n =2,n =4→n =1,n =3→n =2,n =3→n =1,n =2→n =1.[知识梳理]1.氢原子能级表达式E n =-Rhc n 2,n =1,2,3……式中R 为里德伯常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速,n 是正整数. 2.能级状态(1)基态:在正常状态下氢原子处于最低的能级E 1(n =1),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氢原子在基态的能量为-13.6 eV.(2)激发态:当电子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 2、E 3……上,这些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激发态.且E n =E 1n2.3.氢原子能级图如图2所示图24.氢光谱线系的形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不连续的谱线,从不同能级跃迁到某一特定能级就形成一个线系,如巴耳末系是氢原子从n =3、4、5……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谱.[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玻尔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的巴耳末系.( √)(2)处于基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其他能级跃迁,放出光子.( ×)(3)不同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能级,原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频率是相同的.( ×)(4)玻尔认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能连续取值.( √)一、对能级结构(玻尔理论)的理解1.轨道量子化(1)轨道半径只能够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数值.(2)氢原子的电子最小轨道半径为r1=0.053 nm,其余轨道半径满足r n=n2r1,式中n称为量子数,对应不同的轨道,只能取正整数.2.能量量子化(1)不同轨道对应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做变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些状态是稳定的,原子在不同状态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2)基态:原子最低的能量状态称为基态,对应的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基态能量E1=-13.6 eV.(3)激发态:除基态之处的其他能量状态称为激发态,对应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E n=1n2E1(E1=-13.6 eV,n=1,2,3,…)3.跃迁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高能级E m 发射光子hν=E m-E n吸收光子hν=E m-E n低能级E n例1(多选)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有( )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答案ABC解析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在某一可能轨道上绕核的运动无关.例2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答案 D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较大,必须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故B 错;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m v 2r ,又E k =12mv 2,所以E k =ke 22r.由此式可知:电子离核越远,即r 越大时,电子的动能越小,故A 、C 错;r 变大时,库仑力对核外电子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大,从而判断D 正确.针对训练1 (多选)按照玻尔原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B .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C .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 m -E n (m >n )D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可能辐射能量,也可能吸收能量答案 BC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是确定的值,而不是任意值,A 错误;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能级越高,能量越大,B 正确;由跃迁规律可知C 正确;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应辐射能量,D 错误.原子的能量及变化规律1.原子的能量:E n =E k n +E p n .2.电子绕核运动时:k e 2r 2=m v 2r, 故E k n =12mv n 2=ke 22r n电子轨道半径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越小.3.当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电势能减小.4.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大时,说明原子吸收了光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了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即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原子的能量越大.二、氢原子的跃迁规律分析1.对能级图的理解由E n =E 1n 2知,量子数越大,能级差越小,能级横线间的距离越小.n =1是原子的基态,n →∞是原子电离时对应的状态.2.跃迁过程中吸收或辐射光子的频率和波长满足hν=|E m -E n |,h c λ=|E m -E n |.3.大量处于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n (n -1)2种不同频率的光,一个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n -1)种频率的光子.例3 (多选)氢原子能级图如图3所示,当氢原子从n =3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3A .氢原子从n =2跃迁到n =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 .用波长为325 nm 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 =1跃迁到n =2的能级C .一群处于n =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 .用波长为633 nm 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 =2跃迁到n =3的能级答案 CD解析 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频率越大,波长越小,A 错误;由E m -E n =hν可知,B 错误,D 正确;根据C 23=3可知,C 正确. 针对训练2 如图4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 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图4A .15种B .10种C .4种D .1种答案 B 解析 基态的氢原子的能级值为-13.6 eV ,吸收13.06 eV 的能量后变成-0.54 eV ,原子跃迁到n =5能级,由于氢原子是大量的,故辐射的光子种类是n (n -1)2=5×(5-1)2种=10种.原子跃迁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只能出现所有可能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如果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2.注意跃迁与电离:hν=E m -E n 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对于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电离的情况,则不受此条件的限制.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 ,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 的光子都能被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1.根据玻尔理论,关于氢原子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B .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C .可以取任意值D .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答案 B2.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半径增大B .电子的动能减少C .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 .氢原子的能级减小答案 D解析 氢原子辐射出光子后,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轨道半径减小,电子动能增大,此过程中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3.(多选)如图5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 、B 、C 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5A.能量和频率最大、波长最短的是B光子B.能量和频率最小、波长最长的是C光子C.频率关系为νB>νA>νC,所以B的粒子性最强D.波长关系为λB>λA>λC答案AB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能级差由大到小依次是B、A、C,所以B 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最大,波长最短,能量和频率最小、波长最长的是C光子,所以频率关系是νB>νA>νC,波长关系是λB<λA<λC,所以B光子的粒子性最强,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4.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 Hz解析(1)E2=122E1=-3.4 eV则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3.4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2)根据C24=6知,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的光子种类为6种.n=4→n=3时,光子频率最小为νmin,则E4-E3=hνmin,代入数据,解得νmin≈1.6×1014 Hz.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有一系列能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处于第2能级且不发生跃迁时,会向外辐射光子B.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0 eV的光子D.大量氢原子处于第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会出现6条谱线答案 D解析 氢原子处于第2能级且向基态发生跃迁时,才会向外辐射光子.故A 错误.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可知,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半径是特定值.故B 错误.10 eV 的能量不等于基态与其他能级间的能级差,所以该光子能量不能被吸收.故C 错误.根据C 24=6知,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 正确.2.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答案 B解析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选项B 正确.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A .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D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答案 D解析 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因此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应大于3.11 eV ,而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其电离能仅为1.51 eV <3.11 eV ,所以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4.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从能量为E 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E ′等于( )A .E -h λcB .E +h λcC .E -h c λD .E +h c λ答案 C解析释放的光子能量为hν=h cλ,所以E′=E-hν=E-hcλ.5.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答案 C6.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B.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C.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D.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答案BD解析玻尔的原子模型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前提下提出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及能级跃迁,故A错误,B正确,它的成功就在于引入了量子化理论,缺点是被过多引入的经典力学所困,故C错误,D正确.7.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B.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了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C.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电子动能可取任意值,势能只能取某些分立值D.电子由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条轨道上时,辐射(或吸收)光子频率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答案AB解析根据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知,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故A正确.玻尔原子模型结合氢原子光谱,可知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B正确.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由于轨道是量子化的,则电子动能也是特定的值,故C错误.电子由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条轨道上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D 错误.8.如图2所示,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 )图2A .hν1B .hν3C .hν1+hν2D .hν1+hν2+hν3答案 BC 解析 氢原子吸收光子能向外辐射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可知氢原子被单色光照射后跃迁到第3能级,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单色光的能量E =hν3,又hν3=hν1+hν2,故B 、C 正确,A 、D 错误.二、非选择题9.如图3所示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当氢原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时,图3(1)最多有可能放出几种能量的光子?(2)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时,所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最长波长是多少?答案 (1)6种 (2)第4能级向第3能级 1.88×10-6 m解析 (1)由N =C 2n ,可得N =C 24=6种.(2)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第3能级跃迁时,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根据hν=E 4-E 3=-0.85-(-1.51) eV =0.66 eV ,λ=hc E 4-E 3=6.63×10-34×3×1080.66×1.6×10-19 m≈1.88×10-6 m.10.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 1=-54.4 eV ,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用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氦离子发出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求:图4(1)氦离子发出的光子中,有几种能使氢原子发生光电效应?(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是多少?答案 (1)3种 (2)37.4 eV解析 (1)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氦离子跃迁时,一共发出N =n (n -1)2=6种光子.由频率条件hν=E m-E n知6种光子的能量分别是由n=4到n=3,hν1=E4-E3=2.6 eV,由n=4到n=2,hν2=E4-E2=10.2 eV,由n=4到n=1,hν3=E4-E1=51.0 eV,由n=3到n=2,hν4=E3-E2=7.6 eV,由n=3到n=1,hν5=E3-E1=48.4 eV,由n=2到n=1,hν6=E2-E1=40.8 eV,由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知,hν3、hν5、hν6三种光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光电效应.(2)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能量为51.0 eV的光子使氢原子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将W0=13.6 eV代入,E k=hν-W0得E k=37.4 eV.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