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在欢喜岭油田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影响油层改造的地质因素

浅析影响油层改造的地质因素
染 .降低了油层的启动压 力 . 1 低渗透油藏开发主要特征
欢喜岭采 ̄ l 所辖欢 ( ) l一 l 东 双油 出有低渗透区块儿个 ,含油 I 积“ 9 儿平方公 、地 质储量5 1 万吨 ., 欢东稀油储量的4 呀. 70 ‘ i 2 o H前累 汁 采出程 度约 1 I 5 %.采油速 度约 ( %、油井 利 刖率约 为 1 . s 6 % 基本处 于低产低液 、低速 J 发状态 2 I : 在 J 发过程 I 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 I : j 1 《 l 1自然产能 低,生产压差大 低渗透 油出
改造 。
3 适宜进行油层 改造 的地质条件
3l 主 力油 层 的 低 渗 部位 或袱 污 染 的 主 体部 位 适 宜改 造
水量太低 、通常尢法满足生产需要 f 注 水 效慢 .油井 压力 产 量变化 不如 中高 渗透 油层敏 4、 感 .I- 低渗透储层物性差 ,渗流阻力大 ,往水井 作用给 油井的能 II -: I
表1储层物性参数对压裂效果影响对 比
寺 饱 和t 净 1日 渔 增
从 表l 以看 出 :有效- l 、 可 ?  ̄度 L
含油 饱和度 、渗透 牢高 、泥 质含 量低的油井压 裂效果 好 ,例 如欢
注水井具有一定的吸 水能力 .I处于高部位的油井 , 十储层发育 酊 l 变薄 , 物性 相对变差 .导压能力差 ,一直处于低产低液状态 根据 动态监测 资料 .选择 了一批 出液差的 非主力 油层进行了压裂改造 ,
选 井原则 是:注 水井吸水好 . 对应油井 出油差的 中、低渗透层或 舟胜 .低产的 巾 骶渗透 层 例如 .欢l 一 0 块边 部 部位油 井 n34 欢 l— 2 ,压裂 前 H产 液 . 日产 油2 ,压 裂后 H产汕 l . 65 井 吨 吨 - 善 4 吨 , H_ 水2s .当年 累增油l 吨 吨 4s

利用单井评价结果实现对欢127区块综合治理

利用单井评价结果实现对欢127区块综合治理

利用单井评价结果实现对欢127区块综合治理作者:王清萍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7期[摘要]通过开展单井效益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探索了提高欢127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优化油井注汽运行,加强油井措施前论证,实现了对127区块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效益评价措施注汽欢127块位于欢喜岭采油厂西南,是欢喜岭采油厂的重要稠油生产区块。

构造位置在辽河断陷西斜坡的南端上倾部位,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兴隆台油层。

区块自投入开发以来,油层水淹、油井出砂、汽窜严重,井况变差等因素制约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利用单井效益评价结果,针对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井制异,实施了一系列提高区块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措施前评价,优化注汽运行,治理高成本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措施前评价,强化措施论证针对油井利用率低下,产量接替难度大,注汽成本紧张等问题,随着区块开发时间的延长,作业区水淹,出砂,汽窜等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措施效果逐渐变差,因此,加强措施前评价,强化措施论证,提高措施有效率,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

2011年年初,作业区对预实施的措施采取逐级论证,首先由作业区基层中心站技术员和地质技术员根据生产实际,油藏特征等提出措施井号,之后在作业区措施例会上进行前期论证,再由专门的措施论证小组考察论证,然后由经济评价人员进行措施效益预评价,保证对所提出措施井的地下、地面、效益进行全面预测评估,对措施实施进行预评价及措施后跟踪评价。

综合考虑措施投入和措施增油量的关系,效益可行的井按照效益排队上报采油厂及项目部审批,如果是无效井要坚决否决,努力减少措施无效井,并实现从措施有效向措施经济有效的转变。

2011年,作业区精细油藏研究,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利用水平侧钻技术挖掘剩余油,提高了平面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措施有效率。

2011年至今共实施水平侧钻井3口,初期日产液118吨,日产油60吨,目前日产液51吨,日产油7吨,累增油4660吨,平均单井增油1553吨。

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一、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一、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边 浅 水 或 动 荡 水 体 环 境 ; 类 化 石 有 反 映 淡 水 的 粒 藻
皱 锥 藻 、 星 藻 属 I 粉 为 栎 粉 属 , 上 古 生 物 组 合 盘 孢 以 反 映 该 区 沙 一 、 段 地 层 是 在 浅 ~ 淡 水 环 境 下 沉 积 二
的 。
部 地 区 东 邻 清 水 ~ 鸳 鸯 沟 生 油 洼 陷 , 层 系 烃 原 岩 多 发 育 , 源 供 给 充 足 , 且 西 部 有 欢 喜 岭 及 西 八 千 两 油 并 个 物源 供 给 区 , 上受 多 期构 造及 断 裂活 动 的影 响 , 加 造 成 本 区 发 育 了 多 种 复 杂 的 圈 闭 类 型 和 形 成 了多 种 油 气 藏 类 型 [。 2 ] 勘 探 程 度 已 经 是 比较 高 , 探 难 度 也 越 来 越 大 , 勘
义 。
根 据 地 层 的 沉 积 旋 回 特 征 , 间 分 布 变 化 , 域 空 区 构造 运 动 , 物组 合 及 生 态 特 征 等 综 合分 析 , 一 、 生 沙 二 段 构 成 一 个 地 层 层 序 。 其 中 沙 二 段 构 成 低 位 体 系 域 , 一 段 构 成 湖 侵 体 系 域 和 高 位 体 系 域 。 层 序 在 沙 该 工 区 内 的 地 震 特 征 表 现 比较 稳 定 , 震 剖 面 上 顶 底 地 界面 明 显易于 识 别 , 在全 区追 踪 。在斜 坡部 位顶 、 可
2 i 年第 1 期 0o 8
内 蒙古 石 油4 x L. -
l3 1
欢 喜 岭 油 田 南 部 沙 一 、 段 储 层 特 征 研 究 二
宋 丽 丽 0 ,
( . 国石 油 大 学 , 1中 山东 东 营 Z 7 6 ;. 城 钻 探 录 井 公 司 , 宁 盘 锦 1 4 1 ) 50 1 2长 辽 2 O O 摘 要 : 文 充 分 利 用 地 震 、 质 及 测 井 资 料 , 用 单 井 相 、 积 相 , 合 地 震 属 性 和 层 序 分 析 以 及 本 地 应 沉 结

锦州油田欢17块大凌河油层压水锥试验研究及认识

锦州油田欢17块大凌河油层压水锥试验研究及认识

锦州油田欢17块大凌河油层压水锥试验研究及认识【摘要】针对欢17块大凌河油藏地质与开发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加可采储量、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包括构造特征、隔夹层分布特征、储量复算等;对油藏注水开发阶段进行效果评价,总结开发效果;对底水油藏水锥起降规律进行研究,包括现在测试资料的分析研究,水锥物理模拟研究、水锥数值模拟研究等,根据不同方法预测压水锥的最佳时间。

【关键词】水锥压水锥物模欢17块1 区块概况欢17块大凌河油层位于欢喜岭油田中西部。

是一个具有气顶、边底水的巨厚块状砂岩油藏。

含油面积2.15km2,原油地质储量568.2×104t,孔隙度22.8%,有效渗透率0.375μm2,油水界面1485m,油层有效厚度26.9m,原始地层压力16.26mpa,饱和地层压力14.75mpa。

该块1976年进行勘探工作,1978年8月在欢17井试油获高产油气流,随后进行试采。

1979年全面投入注水开发,1984年以完善注采系统为目的进行的井网加密调整。

1990年为进一步完善注采系统,以稳油控水为目的进行的井网加密调整。

2 地质特征再认识2.1 构造特征欢17块位于西部凹陷斜坡带,断裂构造与区域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共发育4条正断层,对本区的沉积、油气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精细地层划分、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进行了构造再认识,储层研究。

新构造与原构造差别不大。

2.2 砂体发育特征总体来说,砂体呈扇形展布,来源方向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其中北东向有三支水道。

砂体沿着水道方向发育较厚,向四周逐渐减薄至尖灭。

南块砂体比北块砂体发育厚。

2.3 油层发育特征流体的分布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在同一断块内是统一的。

砂体发育厚的构造高部位,油、气层发育也较厚,反之较薄。

其中北块储层埋藏浅,具有气顶气,油气界面深度为-1430m,油水界面深度为-1485m;南块储层埋藏较深,没有气顶气分布,油水界面深度为-1760m。

辽河油田欢喜岭区块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研究

辽河油田欢喜岭区块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研究
公 里, 石油地质储量 6 4万吨。 区内三维地震满覆 盖。 5 关 键 词 : 大 凌 河 地 质 研 究 上产 油层
中图 分 类 号 :P 2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9 3 2 l ) 3 l90 0 73 7 ( 0 0 O- l-2
1大 凌河油层 地质 特征 研究起因
辽河油 田 洪 芳
辽 宁 ・ 锦 14 1 ) 盘 2 14 ( 中国石 油辽 河 油 田公 司欢 喜 岭 采 油 厂

要 : 辽河油 田欢喜岭 区块大凌河油层位 于辽河断陷西部 凹陷西斜坡南端, 形成于裂谷深 陷期 , 是深水环境
条件 下形成 的一套浊流沉积物 ; 沉积物表现形式在纵 向上有多期性, 在横 向上有突变性; 大致可分为 3 个砂岩组 , 自下而上厚度 、 积均 变小 , 面 代表 了由强到弱的周期性浊积发育期 ; 油层埋深 15 10~ l4 m, 50 含油面积 3 . 2平方
比油层组 。再 以标 志层和辅助标志层作控 制,采用沉积旋 回 度 的加深, 具备 了识别这些油层的条件 。 法、 等高程法 、 砂层厚度增量法, 结合油水关 系和补心海拔高度
对 比砂 岩 组 及 小 层 。
利用精细构造研究的层次性, 遵循从大N 4 原则, , 先后利 用 地 震 资 料 和 井 资 料 等 逐 步 确 定 不 同 级 别 的 断 层 的 位 置 、 产
河油层是深水环境 条件 下形 成的一套浊流沉积物 ;大致 可分
大凌河油层是在深水条件下形成的浊积岩 。富含泥质条 为 3 个旋 回, 3个旋回 自下而上 由强到弱 、 规模逐渐变小 , 体现
带或团块 , 一般在砂质岩 中含油较饱满 , 在砂砾岩 中含油性较 四个油层组间的差异 : 自下而上厚度、 面积均变 小, 岩性变细 。 差, 理类 型以粒度 递交层理为主, 层 砂体形态呈透镜状 , 砂层 砂岩组岩性细 体现 为低 电阻,为精细构造研究和沉积相研究 厚度变化 大, 岩性组合为厚层砂砾岩和厚层暗色泥岩相间。 储 提供可靠 的依据 。 集 层 的岩 性 为灰 白、 灰 色 厚 层 层 块 状 砂 岩 、 砾 岩 、 岩 、 浅 砂 砾 砂 3 . 2精 细构造研 究与精细地层对 比结合解决构造和 油水矛盾 质 岩 以硬 砂 质 石英 , 石 为 主 。磨 圆 中 等 , 选 差 , 质 一 质 长 分 泥 钙 辽河 油田欢喜岭区块研究遵循层次性原则, 精细构造表征 胶 结, 胶结方式 以孔隙式为主 。 遵循从大 Nd 的描述原则, , 进行逐级细致研 究, 逐级重新落实,

欢喜岭油田欢616块巨厚底水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欢喜岭油田欢616块巨厚底水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底 水 油藏 的 采 收 率 , 而且 在 稠 油 开发 领 域 取 得 了 突破 。
关 键 词 : 油 油藏 ; 水 ; 钻 ; 工 隔层 堵 水 ; 平 井 稠 底 侧 人 水
中 图分 类 号 : E 4 T 35 文献标识码 : A
m 。
1 油 藏 基 本 地 质 特 征
欢 喜岭油 田欢 6 6块位 于辽 河盆 地西 部 凹陷西 1 斜 坡欢 曙上 台 阶中段 , 北 与 欢 6 东 0块 相 邻 , 西南 为
采 过程 , 加上 初期 采 注 比高 、 降快 , 油 层 与底 水 压 使 之 间产 生较 大压差 , 底水 大量锥 进 油层 , 造成 油 井迅 速 达到 高含水 期 , 油井普 遍水 淹 , 6 6块 莲花 油层 欢 1 周 期油 汽 比和返水 率情 况如 图 1 示 。至 2 0 所 0 4年 , 该 块莲 花油 层 1 8口油 井 全 部 水 淹 关 井 ( 1 。截 表 ) 止 20 0 6年 4月该 块开采 莲花 油层 油井 开井 5口( 均 为原水 淹 井 之 侧 钻井 ) 平 均 单井 日产 液 2 I, , 5I。 日 T
3 水 侵 规 律 认 识
欢 6 6块 油藏 莲花 油层 与底水 直接 接触 或 隔层 1 发育 差致 使开 发过 程 中底水 异 常 活 跃 , 水 资料 表 试 明, 单井 出水 强度 是油 层产 油 强 度 的 5 ~8倍 , 水 底
8 4MP 。构造 面积 2 0k , 油面积 0 8k 2 石 . a . m2 含 。 m , 油地质储 量 15×1 。油层 平 均 有 效 厚度 1 . m, 6 0t 84 原油 密 度 0 9 4 /ma 5 ℃ 时 脱 气 原 油 粘 度 为 . 84g c ,0 6 6 7 ~ 1 4 . 3 mP 6 . 7 1 6 9 5 a・S 胶 质 +沥 青 质 含 量 ,

辽河油田锦45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辽河油田锦45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Ⅱ兴1 ~ 分界: 漏斗泥岩 , 高感应, 高时差 , 自然电 布 ,局部还是发育 的,用感应去找还是可以发现 位平直 , 感应曲线多数井区见漏斗状 ;兴 I Ⅱ 的。通过翻阅所有 的 , d 井 按着识别标志层的方法 , 分界 : 灰色泥岩 , 高感应 , 高时差 , 然 电位平直, 先确定可能出现的标志层 , 自 然后再对 比 证实 , 一般 感应曲 线兴 I 段底部呈明显指状薄层 ;1 .古生 地说, 1. .2 2 通过完井图可找到特殊岩性标志层 、 砂岩标 物。 虽然古生物不能为油层组 , 砂岩组及小层细分 志层、 油顶标志层, 泥岩标志层在后期油层对比是 带来可靠依据 , 但对于划分于楼 、 兴隆台油层顶底 通过曲线再去落实。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区测井曲 及于楼油层 , 兴隆台油层之间的界线还是可靠 的。 线特征,发现在东营组 的底部存在—层厚度 1  ̄ o 东营底广泛地分布拱背河北介及弯脊东营介 ; 于 2m, 5 测井曲线表现为高电阻率, 低时差、 然电位 自 义。 楼油层发育大西营介、 仲玻璃介等沙一中的 化石 ; 平直特点的一段 比较好的标志层 。1 . .3 1 3对比阶 兴隆台油层发育金星介小个体( ) 成层 及丰富丽星 段。 本次分层思路是以基准井, 基准区块分析为起 1地层特征 锦4 5块地处欢喜岭油 田西南端 的大有地 介、 椭园拱星介等 s 及 s 的化石 ; 1 2 确定 s ( 2兴隆 点,以骨干剖面为基础 ,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渐推 的 通 进, 全区闭合。具体方法如下 : 立标准单井柱状剖 区, 隶属辽宁省凌海市。 开发 目的 层为下第三系沙 台油层底界) 化石有立皱锥藻及华北介化石。 且 地层要全 , 不能有断点 ;砂体要全 h 河街组沙一中吨 二段, 即自下而上分布为兴隆台 过古生物资料确定大层为下步划油层组砂岩组 及 面的要求是 - 油层及于楼油层。 小层带来方便 , 即可达到三级对比、 逐级控制的目 ( 旋回清楚) , 便于追索对比;标志层尽量的多 , c . 有 的。I . .2 I 3旋回性 。 虽然在沉积 E 属于扇三角洲沉 利于控制层位 ; 不整合面清楚 , 1 地层 的划 分与对 比 . 1 d . 有利确定对 比原 每个小层不同相带存在着辫状河道 , 口 河 砂坝 则;尽可能在地震测线上 , e 有利于层位标定。 前人根据地层及油层基本对 比原则方法和 积 , 盆地的沉积特征, 在湖相沉积理论指导下 , 探索总 等正反旋回不同类型的沉积,但在对比中发现总 1 2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及分析 于楼 和兴隆台油层在沉积上同属于扇三角 结出了陆相碎屑岩油层对 比方法, 旋 回对 比 体来说上部粗 ,下部细 的反旋 回为主的特征 。 即” 子 1 5块内虽然断层较多 ( 4 洲沉积类型 , 有 3 为西八千扇三角洲砂体的前缘部分。 级控制不 同沉积相带区 别对待”” 、 以旋回为基础 , 1 . 厚度。在锦 4 . 断块为单元, 标志层控制 , 古生物划界限” 在这次 条)但无论是断层的时期 , 。 , 断距及延伸长度上看, 根据地层对 比标志,两套油层沉积剖面的旋回组 不控制沉积 , 因此对比中可参考厚 合特点 , 隔层发育状况和原油性质变化等规律, 将 对比中, 除了考虑该方法外, 由于研究区油层属于 规模都比较小 , 扇三角洲沉积,垂向上旋回性明显、平面相变较 度。 . . 1 . 油水关系。 15 2 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于楼油层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兴 2四个油层组 , 、 、 、 快, 经过反复对 比分析 , 区油层 的对比中, 油水界面为一 0 0 ~0 0 在于楼油层底界及兴 1 在本 以 1 3 m 15 m, 2个砂岩组 ,4个小层, 2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问均有 测井曲线为手段 , 标志层为控制, 按沉积旋 回 所反 隆台油层顶部之间划分时, 上部为水层 、 下部为油 较稳定泥岩隔层。 界线应该划在水层的底部、 油层的顶部 , 不至 于I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1 可划 映出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相似性,同时还考虑到 层 , 岩性组合、 地层厚度变化的连续性 、 油水组合的合 于把于楼油层底界划人兴隆台油层或把兴隆台油 分为 6 个小层 , Ⅱ 于 油层组总厚度—般为 6 m 也 5, 可划 分为 6个小层 ,兴 I 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理性 , 应用电测 曲线特征 、 志层 、 标 沉积旋回与厚 层划人于楼油层 。 13 . 地层划分对比的 1 方法 4 m左右, 9 可划分为 6个小层。兴 Ⅱ油层组总 度 度四 结合的原则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以区域 统层和化石资料为依据确定地层组合,优选对比 13 曲 . . 线的优选。 于取芯井十分有限 , 11 由 地 般为 6 m左右 , 4 也划分为 6个小层。 2结论 标志层 , 进行油层组、 砂岩组地层划分对 比; 以高 层划分与对 比 工作主要是利用测井 曲线进行的 , 它的优点是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得大量资料 , 便于 21 根据标志层及沉积旋回将于楼和兴隆台 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划分小层。 1. .1 1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 快捷直观地进行单井的追溯对比。但测井曲线特 两套油层划分为于 1于 2兴 1 2 、 、 、 四个油层组 , 兴 m 断块位于西八千砂体 的中上部 , 比时考 征由于测井系列、时间、 对 地质条件等都会引起不 l 个砂岩组 ,4 2 2 个小层 , 各油层组、 砂岩组间均有 虑砂体的连续性 尽量与临块地层对比相连接 . 同, b . 故必须对其 , 厅 优选。 优选原则如下:垂向具 较稳定泥岩隔层。 a 细微对比特征明显 ; 不同批次井网 h 2 于I _ 2 油层组总体厚度一般为 8 m左右 , 1 用标志层( 顶部及底部标志层 ) 控制含油层段的顶 有高分辨率, 和底 。 沉积旋回( 中间辅助标志层) 划分油层组 、 砂 曲线特征稳定 ; 曲线具有井井普通性 ; 。 基于上述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于 Ⅱ油层组总厚度一般为 岩组 , 沉积韵律划分小层, 小层之间尽可能具有泥 原则 , 本次划分对比优选了电阻、 然电位与感应 6 m, 自 5 也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 I 兴 油层组总厚度一 9 可划分为 6 个小层。 Ⅱ油层组总 兴 岩隔层,电性标志明显 , 在一定范围内可连续追 曲线及时差 ,同时参考 了其它 曲线组 合曲线 。 般为 4 m左右 , .. 12 3 岩l特征 厚度一般为 6 m左右, 4 也划分为 6 个小层。 踪;在旋回性不明显 的层段 , 0 利用厚度变化规律 1 . 寻找标志层。标志层是沉积稳定、 生 参考 文献 辅助划分层组界线 ;对于厚砂体劈分 , d 应尊重相 突出, 分布广泛 , 容易识别 目 最好不重复出现的特 序原则, 并于微电极、 双侧向、 自然电位、 感应曲 线 殊地层。 地层和油层的对比首 先是标志层的对 比。 【 王光付, 1 1 战春光. 刘显大. 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 等. 石油勘探与开发 ,0 02 2 0 ,7 或声波时差曲线上有明显标志;充分尊重油田现 在地层剖面上标志层越多, e 平面上分布越普遍 , 对 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叨. 1)5 -7 5 已使用的 划分方案 , 本次划分按照油 田 要求 , 采 比 以 越准确。 然 , 当 对比的准确性和认识程度还取决 (2 :6- . 2 1 美国层序地层学中的新学派一 高分辨 用辽河油田研究院对锦

辽河盆地地层、油气层及其分布

辽河盆地地层、油气层及其分布
电性上显示上下部位低阻,中间砂砾岩 段块状高阻,显示为正旋回沉积特点。
大凌河油层段
大凌河油层段位于沙河街组三段的中部, 属于水下扇的浊流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 岩性由灰色、浅灰色砾岩、砂岩和深灰色泥 岩组成,砂砾岩磨圆较差、分选差。
大凌河油层段视电阻率曲线显示为块状 多峰,中高阻
1.热河台油层段
3 沙河街组二段(E3S2)
岩性以浅灰白、肉红色砂砾岩,长石 砂岩,钙质砂岩为主,局部地区见长石砂岩 夹灰绿、棕红、灰色泥岩
兴隆台油层就发育在该段地层中,同时 兴隆台油层延续到沙河街组一段的下部。
4 沙河街组一段
岩性以灰、深灰色泥岩为主,与灰白色砂 岩、砂砾岩不等厚层,中部夹褐色油页岩或生 物石灰岩、鲕灰岩薄层 ;下部褐灰、浅灰色钙 质页岩发育,局部地区见泥灰岩、白云质石灰 岩夹层
灰色云质灰岩为主,夹不等厚灰白、灰、 浅灰色石英砂质;上部主要为灰白、浅灰 色云质灰岩,棕黄、灰黄、黄灰色云质灰 岩及褐灰色云质灰岩不等厚互层。视电阻 率曲线呈指状中高阻,自然伽玛值较低, 曲线呈低平状。本组与上覆崮山组和下伏 徐庄组均为整合接触。
6、崮山组
崮山组地层主要钻遇曙光古潜山,岩性主要 是灰色、暗灰色、紫灰色灰岩、灰质白云岩以及 泥灰岩,在部分井中发育有少量细—粉砂岩,呈 透镜状分布,在曙古48井该组也出现鲕粒灰岩, 其鲕粒核心为三叶虫化石碎片。钻遇地层视厚度 为83m。崮山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第三节 古生界
辽河盆地古生界发现在西部凹陷曙光潜山 带、东部凹陷三界泡潜山带,东部凸起王参1井 等地区。地层较为完整,特别是上古生代的寒 武系完整、西部凹陷奥陶系地层缺少上部的亮 甲、马家沟组地层,东部凹陷三界泡潜山带及 王参1井该套地层发育齐全。通过古生物以及区 域对比,自下而上地层层序如下:

小层对比划分研究——以欢喜岭油田锦16块为例

小层对比划分研究——以欢喜岭油田锦16块为例

镇 组L3。欢 喜 岭油 田锦 1 块 于楼 油 层处 于 辽河 坳 陷西 部 凹陷南 部 ,是 被南 、北 2条断 层夹 持 的背 斜 构 2] _ 6
造 ,轴 向呈 NE S 的 长条 状 。沙一 段沉 积 时期 ,盆地 基底 断 裂活 动相 对 较 弱 ,处 于裂 陷衰 减 的地 质 时 —W
是一 项 大工作 量 、高 度细 致 的工 作 ,其 划 分 结 果 的合 理 与 否 ,直 接影 响 到 开发 方 案 的部 署 与实 施 的效 果 。因 而 ,合 理 地划 分小 层对 于 油 田注水 开发 分 析 、油 藏数 值模 拟 、油 田开 发方 案 、调 整方 案 的编制 等 具 有 重要 的指 导 意义 [ 。为此 ,笔 者根 据辽 河 盆地 锦 1 】 ] 6块 油藏 研 究 ,从 原 则 和 方 法 上 对小 层 对 比划 分
2 2 连 井骨 架 剖面对 比 .
选择 剖 面时 ,应 选择 在 全 区均 匀 分 布 、主力 开发 区块 重 点 加 密 、可 全 面 反 映 研 究 区 地 层 及 砂 体 展 布 、满足 控制 砂体 研究 精 度需 求 的剖 面 ,并且 要 求剖 面 的延 伸方 向与物 源水 流 方 向平行 或垂 直 ,尽 量远
[ 收稿 日期] 2 1 —1 0 1 1—2 3 [ 基金项 目] 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 (S 0 2 ) J155。 [ 作者简介] 许晓 宏 ( 9 5 ) 1 6 一 ,男,1 8 年 大学毕业 ,博士 ,教授 ,现主要从 事油 藏描述 、数学地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95
期 ,主 干断 裂 活动 降低 ,下降 幅度 较小 ,主要发 育 冲积 扇 和扇 三角 洲 沉积 - 。据现 有勘 探成 果 表 明 ,沙 4 ] 河街 组 为辽 河盆 地 主要 油气 富集 层 位 ,沙一 段 为该 区 主要 油气 富集 层位 。

低渗油藏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宋超

低渗油藏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宋超

低渗油藏精细注水技术研究宋超发表时间:2020-05-15T09:10:38.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宋超[导读] 摘要: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石油勘探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石油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天津 300280摘要: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石油勘探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石油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我国石油资源分布较广,但表层油藏已经被开采的所剩无几,更多是低渗透油藏。

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率已经成为了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低渗透油藏开采中,注水采油技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率和质量,应重点研究。

注水采油技术通过增加油层的注水压力,让油层上浮,从而提高采油压力。

注水采油技术应用水平会直接影响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率,所以必须要掌握注水采油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注采工艺1、低渗油田开采现状在多年油田开采过程中,我国油田部分油藏由于缺乏完善的井况差、注采井网,导致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损失较大。

虽然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油田工作者根据油藏问题对部分油藏进行了二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田水驱控制程度及采油速度。

但是由于二次开发后砾岩内渗油藏与原有注水政策无法有效对应,致使低渗油田在开发阶段,注水平面及剖面分别沿主流线、高渗层突进。

最终阻碍了原有注水方案良好效果的有效发挥,影响了低渗油田开发效益。

2、低渗油藏精细注水技术研究2.1注采井网优化设计研究2.1.1考虑构造位置高低注采井别设计过程中,相对注水井构造低部位油井采用长井距,构造高部位油井采用短井距,保证不同构造位置油井均能见到较好注水效果。

2.1.2考虑储层发育及沉积相展布针对该块物性差、连通程度低的问题,结合沉积相带分布特征,优化注采井网,采取高注低采,厚注薄采的注采方式。

2.2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根据临界流速计算公式:Qp=(0.0567×2Rw/Ri2).[1.0259.a.Rp/(0.974.a.Rp+0.8845)]计算,得出单井注水量为30~50方。

对欢喜岭油田油层复合处理技术的分析

对欢喜岭油田油层复合处理技术的分析
兰 ! - C ia N w T c n lge n r d c h n e e b oo iSa d P o u t s
工 业 技 术
对欢 喜岭油 田油层 复合处理技术的分析
张 雪 明
( 中油辽河油田公 司欢喜岭采油厂, 辽宁 盘锦 14 ) 2 14 1
摘 要 : 对欢喜 岭油 田的油藏 特征及 油品 物性 , 针对性 的 开发适 合的 油层 处理剂 , 针 有 达到 蒸汽 热能 与化 学处理 剂化 学作 用的有 机结 合, 改善吞 吐效果 和提 高井下流体流 动性能 。该技 术适合 稠油 开发 的 需要 , 对延长 油井生产 周期 , 高油 汽比及 回采水率有较好 效果 提
中 图分 类号 :M2 7 T 4 文献 标识 码 : A
1当前 国 内 目前 主要 使用 的缴 费方 式 当前 国 内采用 的缴 费方 式 主要 包 括 以下 十 种 1 . 1电力 公 司人 员柜 台坐 收 适 用对 象及 使用 方法 : 所有 用 电客 户 。 使 用方 法 :到 电力 公 司任 一 营业 网点 收 费 柜 台 , 台 人 员根 据 客 户 提供 的“ 费号 ” 柜 交 即 可使 用现 金 、 支票缴 费 。 1 银行 人员 柜 台坐收 . 2 适 用对 象 : 所有 用 电客户 。 使 用方 法 :与 电力 公 司人员 柜 台 坐收 方法 相 同。 1 - 3走收 适 用对 象 : 分农 村居 民客户 。 部 使 用方 法 :由抄表 人员 上 门收 取农 户 电
费。
行 操作 方 法操 作 。一 般是 在 网上 银行 中设 置 缴 费项 目“ 电费 ” 输入 自己的 用 电 “ 号 ” , 户 以 及 缴 费金额 即可成 功缴 费 。 1 . 7银行 自助终 端 适 用 对象 : 金缴 费 客户 或持 有储 蓄 卡 、 现 信 用 卡等银 行 卡 的居 民客户 。 使用方法 : 在银行网点 自助终端上( 如多 媒 体终 端 、T 机等 ) 过 触摸 屏( 盘) AM , 通 或键 按 提 示操 作缴 电费 。 同银 行 的操 作有 所不 同 , 不 具体 以各银 行 规定 为准 。 般 流程是 选 “ 一 其他 业 务”进 入 “ 费” , 缴 。栏 目后选 择 “ 电费” 缴费 类型等, 正确输 入 用 电“ 户号 ”确认 后 即 可完 , 成缴 费操 作 , 成后 可 打印 缴费凭 单 。 完 1 . 8社会 化 代收 适 用 对象 :普 通 居 民用 电和其 他 低压 客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3年11月柳荣伟.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5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柳荣伟(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采用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对锦16块进行整体调驱,根据井组推进速度设计调驱剂用量和调驱段塞组合,实现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单井用量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

通过整体调驱,区块平均注入压力由1.2M Pa增至7.4M P a。

截至2013年4月已累计增油19255t,综合含水降至85.6%,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关键词】锦16块吸水剖面调驱二次交联辽河油田锦1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中部,为南北两条近东西向的三级断层所夹持,呈北东一南西向长条状,南倾鼻状构造,为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

化学驱试验区位于锦16块中部,研究层位为兴Ⅱ47—8,含油面积1.28km2,地质储量2.98M t。

试验区具有构造相对简单、油层厚度大、层数多、储层物性较好的特点,有效孔隙度为29.1%,空气渗透率为2201×10~岬2,有效渗透率为750×10。

I xm2,泥质含量12.4%,岩石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固结程度差,比较疏松。

原始地面原油密度0.9311 g/cm3,原油黏度67.7m Pa s,胶质沥青质含量18。

90%,凝固点低,平均为一18℃,含蜡3.48%,地层水型为N aH C O,型,总矿化度2468m g/L,地层温度50℃。

试验区于1979年投入开发,由于长期注水冲刷,区块大孔道发育,油水井之间形成了大量水流大孔道和高渗透条带,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实施二元驱前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5%,采出程度达到48.4%,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

1存在问题化学驱试验区经过注入流体的长期冲刷和黏性原油的流动,以及疏松砂岩颗粒胶结能力的变化,部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高渗透条带,骨架颗粒支撑方式及粒间原有点、线接触关系改变,储层连通孔隙增多,孔喉半径逐渐变大,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l也J,这会对二元复合驱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优势渗透通道的渗流阻力减小,使得二元复合驱以提高驱替体系的黏度来实现流度控制的能力显著降低。

复杂断块油藏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评价方法与流程

复杂断块油藏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评价方法与流程

多而杂断块油藏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评价方法与流程多而杂断块油藏是指油气层由于地质构造的多而杂性而显现的非均质性,其单井产量差异大,对油藏的识别评价存在着肯定的难度。

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判别尤为紧要。

本文将介绍多而杂断块油藏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评价方法和流程。

一、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低电阻率油气层指电阻率小于1.0 Ω·m的油气层,其重要特征包括:1.低电阻率油气层具有高导电性,能够很好地导电,且电子流强度大,电子束轨迹存在弯曲现象。

2.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石油含量高,常常是优质油气。

3.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分布具有规律性,通常呈现出某些形状,如孔隙柱状、环状等。

4.低电阻率油气层与非油气层之间的电阻率差距较大。

二、低电阻率油气层评价方法1.物性评价法物性评价法重要是通过物性特征来判定油气层的类型,其中包括测定低电阻率油层的电阻率、孔隙度、密度、含油饱和度等。

其关键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标准的订立。

2.地质统计学评价法地质统计学评价法是通过对多个单井进行统计,建立统计模型来评价油气层特征,其关键在于采集多个样本,建立好的统计模型,确定合适的反演参数。

3.数学模型评价法数学模型评价法重要是基于探测结果和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对油气层进行推测和分析。

此方法包括多种方法,如地震反演、综合地球物理反演等,其关键是选择合适数据,得到精准的地球物理信息。

三、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流程1.选择讨论区首先,需要选择讨论区,依据地质条件,确定低电阻率油气层显现的可能性。

2.地球物理探测然后,进行地球物理探测,采纳多种方法,如地震反演、电磁法、磁法、重力法等。

探测结果反应油气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3.物性评价对探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纳物性评价法,测定低电阻率油层的电阻率、孔隙度、密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判别油气层。

4.地质统计学评价基于探测结果和物性评价结果,进行地质统计学评价,建立评价模型,确认评价指标。

5.数学模型评价依据地质统计学评价方法得到的反演参数,结合物性评价结果,选择数学模型进行推测分析,最后确定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位置和规模。

储层“甜点”识别在油田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中的应用

储层“甜点”识别在油田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中的应用

132研究区地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天环拗陷北段,储层压力系数约0.8,属低压储层油藏,天然能量供应不足。

储层有效厚度10.6m,主力含油层段孔隙度为 7.5%~13.5%,平均 10.6%,渗透率0.1~1.0mD,平均0.4mD,为典型的低品位储量储层。

1 油气成藏规律盐池地区纵向上处于生烃中心,长7烃源岩厚度大,成藏条件优越,从构造演化史及成岩史分析,具备较好的生储盖圈运保配置关系。

1.1 油气近源充注,就近成藏平面上,研究区内长8储层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下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

盆地的北西和北东方向是长8储层的主要物源方向,随着砂体由北向南的延伸,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演变为浅湖相,砂体粒度变细,泥质含量逐渐增加,同时主砂带两侧河道砂体厚度变薄侧向尖灭,区域上形成间湾泥质为主的遮挡带[1]。

纵向上,长7泥岩段测井曲线显示具有明显的低密度和高声波时差的电性特征,说明存在欠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下的异常高压是油气由烃源岩向长8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

在长8油层组的充注过程中,受控于该区沉积相展布与岩性变化因素等,形成了以岩性控制为主的致密油藏。

探评成果显示该区砂体的含油面积较大,虽然砂体厚度较小(10m左右),仍然具备较大的储量规模[2]。

1.2 油藏内缺乏油水分异在充注过程中,由于储层低孔低渗,油水混合物进入储层后毛细管阻力较大,油水无法靠重力分异,形成低饱和度、无明确油水边界的油藏,定向井试油结果显示该区油水同层的比例占80%以上,而纯油层仅占15%。

2 储层“甜点”预测及改造工艺优化储层“甜点”是指在相对低孔、低渗的背景下,物性相对较好、含油性较佳的储集层段。

优先开采“甜点区”可以取得更好的开发效益,但在含油气区及含油气层段中,它的分布在纵、横向上可能都不连片[3],因此“甜点”的识别在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2.1 优选平面“甜点”,优化井位部署以地质、测录井、钻探和试油资料为基础,应用录井和测井资料确定主力产油层以及砂体展布,应用测井和试采资料确定出油下限,规避建产风险,通过老井复查及探评骨架井初步确定相对高渗高产的有利建产区。

地质综合分析识别低阻油层

地质综合分析识别低阻油层

地质综合分析识别低阻油层【摘要】低阻油层的特殊性造成识别困难,根据低阻油气藏的成藏规律,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地质特征、沉积规律,结合录井油气显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综合分析可有效识别低阻油层的含油性,并适时通过试油、生产动态情况,总结对低阻油层的认识。

该方法在油田开发生产实际方面简单实用,可以达到“水层”中找油的目的。

【关键词】低阻油层地质方法应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和对油层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愈来愈多地发现了与常规意义上不同的各类特殊类型的油层,其中低电阻率油层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

低阻油层,是指那些地层电阻率小于或接近于围岩电阻率,或者与水层电阻率差别不大甚至出现相互交叉变化的油层。

而油层电阻率虽然高于邻井水层和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但低于通常所说的油气层电阻率范围(3~10Ω·m),也属于低阻油气藏。

低阻油层是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挖潜的重要潜力类型。

本文从油气成藏原理入手,提出识别低阻油层的地质综合分析方法。

1 低阻油层成藏因素国内外对低电阻率油层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引起油气层低电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储层外部因素(钻井液侵入等),又有储层内部因素(低含油饱和度、高束缚水饱和度、高矿化度地层水、附加导电性的矿物等),具体各因素在低阻成因上起的作用见。

总之,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是由于沉积、成岩、构造变化、成藏、钻探过程中造成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变化,从而导致电阻率表征含油性的能力的下降。

2 低阻油层地质综合分析油气藏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任一油层的存在必然符合区域油气成藏规律,因而在掌握区域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地质方法对同一沉积单元内具有类似沉积及电性特征的低阻地层进行研究。

2.1 依据低阻控制因素,优选潜力区根据低阻油层形成因素及区域油气成藏规律,从区域上划定低阻油层可能出现的范围。

优选沉积相变区域、成岩作用变化区域、构造变化区域、成藏条件变化区域、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区域作为挖潜的对象。

辽河油田欢喜岭沙河街组沙四段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辽河油田欢喜岭沙河街组沙四段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辽河油田欢喜岭沙河街组沙四段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张彬;单敬福;吴东胜;汤乃千;闫海利【摘要】文章在通过综合研究辽河油田欢喜岭X区地震、测井、岩性等资料基础上,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区内能够钻到沙四段的113口井的岩性、电性进行分析,对欢喜岭区内的沙河街组沙四段进行了精细化分与对比,并将沙四段地层划分为Te(特岩)、Du Ⅰ(杜Ⅰ)、DuⅡ(杜Ⅱ)、DuⅢ(杜Ⅲ)4套小层.沙四段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砂体展布、沉积微相等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对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5(030)004【总页数】6页(P548-553)【关键词】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沙四段;地层划分;井震结合;辽宁省【作者】张彬;单敬福;吴东胜;汤乃千;闫海利【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通过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可以得出研究区各小层特征的基础数据,以此来解决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地质问题。

比如,利用精细地层对比结果,绘制各个小层的砂厚、沉积微相等平面图,分析出油藏富集的原因,并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

因此,精细地层对比的准确性,会对油田的开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辽河西部凹陷位于渤海裂谷系东北角,北部与内蒙地轴相邻,西接燕辽沉降带,东为辽河裂谷中央凸起,南邻辽东湾[1],是辽河坳陷最大的一个富含油气的凹陷。

西部凹陷属于较为典型的箕状凹陷,凹陷内可分为斜坡带、中央隆起带、洼陷带、陡坡带四个不同的构造区带。

研究区位于辽河凹陷中南段(图1),处于斜坡区向鸳鸯沟洼陷过渡的“坡-洼”过渡带上。

欢采封隔器验漏工艺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张兴文

欢采封隔器验漏工艺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张兴文

欢2-15-5307 欢2-15-5107
100
2012.7.20 2012.7.28 2012.8.9 2012.8.23 2012.8.23 2012.8.27 2012.9.3 20 80 次 欢2-12-2309
欢2-11-5317 齐2-22-5013 齐2-8-011C
油气水 井开采
要达到封堵的目 的必须找出准确 的漏失部位,才 能做到有的放矢
恢复生 产
井身因素
地层因素
生产因素
腐蚀因素
油 水 井 套 管 破 漏
封堵漏 失部位
增产措 施
二、验漏技术现状
微差井温 测井法
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 展,生产 工艺水平 的不断提 高,验漏 方法多种 多样。 井径成像 测井法
技术 现状
套管完好
1039.27-1048.05m套管漏 套管完好 套管完好 套管完好 套管完好
21
7
齐古17-008 欢2-11-5017 欢18 齐609 齐106
套管完好 2012.10.8
2012.10.18 2012.10.19
常规套管漏 稀油其它
水井作业 水井作业
悬挂器漏 Y521
Y521 Y521
放射 性同 位素
用哪种方 法验漏呢?
封隔 器验 漏法
封隔器验漏法优点
第一:封隔器验漏技术施工简单、便于操作、费用低、验漏 结果准确可靠 。
第二:能够确定漏失位置,漏失压力和漏失量,为下步制定 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修复套管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第三:从以上验漏方法可知,唯有封隔器验漏不需要与其他
单位协作配合。
封隔器验漏工艺在井下 作业中的应用
作业11队
封隔器验漏工艺在井下作业的应用

浅议欢喜岭某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及影响因素

浅议欢喜岭某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及影响因素

浅议欢喜岭某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及影响因素本文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某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周期进行分析,并总结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

标签:欢喜岭;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1 蒸汽吞吐的主要原理蒸汽吞吐过程中的传热介质包含物理的、化学的、热动力学的各种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作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不同流动梯度的非稳定渗流过程。

吞吐的采油原理主要包括:1.1 稠油的突出特性是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的增加粘度急剧下降,流动阻力大大减小。

粘温敏感性是稠油热采的主要机理1.2对于压力高的油层,油层的弹性能量在加热油层后充分释放出来,成为驱动能量。

而且受热后原油产生膨胀,如果原来油层中存在少量的游离气,也将溶解于热原油中。

加热后的容器驱的作用也很大,这也是重要的增产机理。

但对饱和油藏降压开采后,在加热过程中,有利于溶解气的析出,相应还会产生溶解气驱的效果。

1.3解堵作用。

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及原油大幅度降粘后在开井回采时改变了液流方向,油、蒸汽及凝结水在放大压差条件下高速流入井筒,将近井眼地的堵塞物排出,大大的改善了油井的渗流条件。

高温蒸汽对岩石的冲刷可以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尤其是第1周期,解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液阻和气阻效应(贾敏效应),低流动阻力。

1.5 流体和岩石的热膨胀作用(例如回采过程中,蒸汽的膨胀,以及部分高压凝结水由于突然降压闪蒸为蒸汽),使得孔隙体积减小,增加产出量。

1.6开井生产后,带走大量热量,但油层、盖顶层及夹层中蓄留一定的余热,对下一周期的吞吐起到预热作用;加热带附近的冷油缓慢补充进入降压的加热带过程中,余热将降低冷油的粘度,使原油向井底的流动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对于普通稠油(粘度小于10000 mPas),在原始油层条件下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加热温度大于原始油层温度时,在一定压力梯度下,流向井底的速度加快。

1.7吞吐降压后,地层的压实作用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驱油机理,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岸重油区(压实作用驱出的油量高达15%左右)和美国加州重油区(增产的油量约5%~7%来自压实作用)该作用明显,中国尚未作系统观测和研究。

封盖油气的盖壳

封盖油气的盖壳

封盖油气的盖壳张志松;宋新民;刘卓【摘要】油气的封盖有2种类型:一种是众所周知的盖层,另一种是笔者所论证的盖壳.盖壳是某一级次的地层层序界面.地层层序界面是沉积的间断.接受新的沉积之前,在出露或接近地表的沉积间断面上发生表生成岩作用,形成钙结壳和渗流充填物等,堵塞了表层的孔隙和喉道,降低了表层的渗透率.大港油区港225井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之间地层层序界面上的含钙粉砂岩的渗透率为0.63 mD,但其上、下储层的渗透率为数百、数千毫达西.中国港东、辽河油田的主力油藏以及加拿大Elmworth气田、巴基斯坦Naimat气田的主力气藏的顶界均为地层层序界面.在这些油藏、气藏顶界之上覆盖的并不是泥、页岩盖层,而是渗透性砂岩、水层.看似奇特的油水倒置、气水倒置,实际是上部的水层与下部的油(气)层被不渗透的地层层序界面所分隔.将水层与油(气)层分隔开的地层层序界面即为封盖油气的盖壳,其厚度很薄,但对于封盖油气具有重大意义,中外多个大型油(气)藏均为盖壳封盖.%There are two types of layers sealing the oil and gas.One is generally known as the caprock,and the other is the cap shell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cap shell is an interface of a certain level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It is known that the sequence boundary is a sedimentary discontinuity.Before new deposits,rock was lithified when the discontinuous sedimentary surface was exposed or near the surface.This resulted in calcium shells or the formation of seepage barriers,which blocked the pores and throat of the surface stratum and made the permeability reduced.For example,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alcareous siltstone at the sequenc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nghuazhen Formation and the Guantao Formation of Well Gang-225in Dagang Oilfield is 0.63 mD,but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s above and below the interface are hundreds or thousands millidarcy.The top boundaries of many reservoirs,such as the main oil-reservoirs of Gangdong and Liaohe Oilfields in China,and the main gas-reservoirs of Elmorth Gasfield in Canada and Naimat Gasfield in Pakistan,are all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terfaces.The rock covering on the top of the oil reservoir or gas reservoir is not a regular cap rock such as mudstone or shale,but a layer of permeable sandstone that is interpreted as an aquifer.Oil-water inversion or gaswater inversion seems like a strange phenomenon.In fact,the upper layer of water and the lower layer of oil (gas)are separated by the impermeable sequence interface,named as cap shell,sealing the oil and gas in reservoirs.Although the thickness of a cap shell is thin,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ealing oil and gas.A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arge oil (gas) reservoirs are sealed by the cap shell.【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7(024)006【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盖层;盖壳;气水倒置;油水倒置;表生成岩作用;地层层序界面【作者】张志松;宋新民;刘卓【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5Abstract:There are two types of layers sealing the oil and gas.One is generally known as the caprock,and the other is the cap shell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cap shell is an interface of a certain level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It is known that the sequence boundary is a sedimentary discontinuity.Before new deposits,rock was lithified when the discontinuous sedimentary surface was exposed or near the surface.This resulted in calcium shells or the formation of seepage barriers,which blocked the pores and throat of the surface stratum and made the permeability reduced.For example,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alcareous siltstone at the sequenc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nghuazhen Formation and the Guantao Formation of Well Gang-225 in Dagang Oilfield is 0.63 mD,but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s above and below the interface are hundreds or thousands millidarcy.The top boundaries of many reservoirs,such as the main oil-reservoirs of Gangdong and Liaohe Oilfields in China,and the main gas-reservoirs of Elmorth Gasfield in Canada and Naimat Gasfield in Pakistan,are all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terfaces.The rock covering on the top of the oil reservoir or gas reservoir is not a regular cap rock such as mudstone or shale,but a layer of permeable sandstone that is interpreted as an aquifer.Oil-water inversion or gaswater inversion seems like a strange phenomenon.In fact,the upper layer of water and the lower layer of oil(gas)are separated by theimpermeable sequence interface,named as cap shell,sealing the oil and gas in reservoirs.Although the thickness of a cap shell is thin,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ealing oil and gas.A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arge oil(gas)reservoirs are sealed by the cap shell.Key words:cap rock;cap shell;gas-water inversion;oil-water inversion;epidiagenesis;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terface笔者在分析大港、辽河、大庆和塔里木等油区主要油藏顶界封堵条件的过程中,并未发现泥、页岩和膏盐岩等通常意义上的盖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0年第 l 2期 ( 总第 17 ) 4期
中圈高{技术企业 l
Chn - e hEnep ie iaHiT c tr rss
N0.2 2 l 1 .0 O
( u uavtN . 7) C m li yO1 te 4
低 阻油层识别方法在欢喜岭油田中的应用
梁 自安
低 阻油 层 的测井 识别是 当前 石油勘 探领 域 的难 题 之一 。 累计产油 4.×1 5 8 0。 t
欢东 一双 油 田是 一个 典 型的复式 油气 田 , 储层 电性 特征 与 常 规油层存 在较大 差异 , 特别是大量低 电阻率油层 的存 在 , 严重

f ) 二 低含 油饱和度 、 高束缚水饱和度
“ 水中找油” 的突破 , 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 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文章论述
了低 阻油层成 因和欢 东一 双 油田低 电 阻率 油层识 别方法等要素 。
关键词 : 阻油层 ; 中找油 ; 低 水 电性特征 图版 ; 高垒带 ; 油试采 ; 试 欢喜岭 油田 中图分 类号 :El2 T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2 1 ) 0 0 5 — 3 10 — 34( 0 0 1— 0 5 0
岩 石电阻增大系数计算公式 为 :
影响 了测 井解释 精度 。若仅 利用常规解 释模版对测井 资料进 , ( )= = =1 . R 一 () 1 行解释 , 而不对 地层物 性 、 性、 岩 钻井 相关资料作 具体分析 , 就 极有 可能造 成测 井解 释偏差 或错误 。针 对这一 问题 , 喜岭 欢 式( ) :t 不 同 含 油 饱 和 度 时 相 应 岩 样 电 阻 率 , 1 中 R为 采 油厂近年来通 过加强 “ 三老” 资料复查 , 发现含 油区块 8 , 1 ・ R 个 2 m;o为完 全含水 时 岩样 电阻率 , ・ S 为岩样 含 油饱 2 1 m;。 新 增石 油地 质储 量 9 0 0t新 增可 采石 油储 量 10×14 和度 , S 为岩样含水饱 和度 , n 0 ×14, 8 0t , %; 。 %; 为系数 。 并形成 了具有欢 喜岭采油 厂特色的“ 中找油 ”的勘探理 论 。 水 由式 ( ) 1 可以看 : 储层 电阻率 与其含油饱 和度密切相关 ,
( 中油辽河 油田公 司, 宁 盘锦 14 1 辽 2 14)
摘 要 : 喜岭 油 田在 滚动勘探 过程 中 , 阻 油层 的成 因机理和精 细 油藏描 述为基 础 。 欢 以低 综合地质 、 录井、 测井 、 岩心等 资料 , 充分利 用老 井、 资料 , 典 型井 可疑 层进行 试 油试 采并取得很 好的 开发效果 , 老 选择 实现 了欢喜 岭油 田低 阻油层


低 阻油 层成 因
含油饱和度越低 , 束缚水饱 和度越高 , 储层 电阻率越低 。 齐家地 区位 于欢喜 岭油 田东北 部 , 主要 开发 目的层 为古
潜 山和 杜家 台 油层 。大 凌 河油 层 仅大 Ⅱ : 等个 别 井 电测解
( ) 粘土矿物 含量 一 高
蒙 脱石 、 利石 等粘 土矿物 颗粒 表面 能够 吸附孔 隙流体 释为油 层 , 伊 其余均 解 释为水 层 , 由于 电阻侗 平 均 电阻率仅 为 中的阳离子 , 在外界 电场作用下 , 吸附的 阳离子可 以沿粘土 1 1・ ) 被 42 i , n 多次挖潜 均未有 突破 。19 年下半年 , 98 围绕齐 4 块 颗粒表 面产 生附加导 电现象 , 而形成低 阻油气层 。 从 对齐 家地区大凌 河油层进行重新 认识 , 突破 电阻低 、 含油性差 欢 2 7 1 块 是 欢 东 一双 油 田主 力采 油 区块 , 隆 台油 即为水 层的常规 思路 , ——3 兴 重新 落实构造 和圈闭 。经研究认 为 , 齐
层虽 然 录井 显示 较 好 , 由于电 阻率 低 , 期 电测 解 释 为水 家大凌河储层与欢喜岭油田大凌河储层均为浊流沉积, 但 早 对大 层 ,9 3年 3月杜 家 台调 整井 欢 2 6 5 3 钻 至 16 m ( 19 —— 1 井 6 2 兴 Ⅱ 。 水层 和 大 Ⅱ: 油层 进 行纵 向对 比, 现 2 为 同一 时期 发 层 隆 台油 层 ) 生井 涌 , 出较 多油气 。经过分 析 , 隆 台油层 发育砂体, 发 喷 兴 在电性和录井显示上均有相似之处, 荧光显示均为 大量长石 矿物风 化为 高岭土 , 粘土分 析蒙脱石 含量为 4. 1 7 %, 1— 1 级 , 且 大 Ⅱ 砂体 较大 Ⅱ , 体厚 度 大 , 部 位大 1 2 而 砂 低 伊 利 石 含 量 为 4 %, 粘 土含 量 使 兴 隆 台 油 层 电 阻 率 值 Ⅱ: . 高 0 砂体 见油 , 高部位稍薄砂体大 Ⅱ 。 也具备 与之相似的储油 降 低。 19 年 8 对 欢 27 l 井 兴 隆 台 油 层 试 油 , 开 和存 油条件 , 94 月 - 一3 射 据此 对齐 4块 齐 4井大 Ⅱ, 水层 进行试采 ,9 8 19 12 . 12 . 4 m 1 ,r 642~ 60 m,. / 层 7 m油 嘴 自 , 2 0 a 喷 日产油 5 . , 年 8 , 开 20 . 9 t日 8 月 射 08 6—2 1. 5 m2 , 期 日产油 2t 08 m,. / 层 初 O 4 8, 产 气 35 m , 64 获得 高 产工 业油 气 流。在 此基 础上 , 同年 又对 无 水 。19 年 1 月 又利用齐 2 1—0 井试采大 Ⅱ . 层高 98 2 —5 39 水 欢 2 8 l 和欢 2 l— 3 —一 4 一 O l 井兴隆 台油层试 油 , 获高产工业 油 部 位( 均 荧光 显示 为 8 , 级 电阻 率 9 Q ・ 声波 时差 为 3 1 s . m, 2 0 / 气流 : 28 l 井兴 隆 台油层( 欢 — 一4 电测 解释为水层 , 井显示为 m, 测解 释 为 水 层 ) 开 23. ~24. 91/ 层 , 录 电 , 射 00 9 00 m,. 1 初 O m 油斑 , 电阻 率为 l. ・ 声波 时差为 30 s 试 油井段为 期 5 m油 嘴 自喷 , 产 油 2t 至 20 年 6 底 累计 增 油 2 Q m, 3 3 / m) a r 日 3, 截 07 月 3 t 18. 18. 3 m 1 , 期 日 66 6— 62 m,. / 层 初 4 6 产油 3 t日产气 8 8m 3I 41 。 2, 06  ̄ d 无 水 ; 2 l— 3 兴 Ⅱ, 水 电 阻 率 为 1 Q・ 声 , 欢 一0 1 对 一 7 m, 通过进一步落实构造, 确定齐 4 井区大凌河油层为被南 波 时 差 为 30 s 试 油 , 开 12 . ~ 14 . 1. d 北 2 0 / m) 射 69 0 640 5 r1 m, 4 i 条断层夹持、 北高南低的近单斜构造, 是具有边底水的构 层, 日产 油 1. , 5I 日产 水 0 m 。在 试 油 获 工业 油 气 流 基 础 造一岩性油藏, t . 5 主要有大 Ⅱ, Ⅱ: 、 大 两套油水系统, 油水界面 上 , 过钻 遇井地 层对 比, 通 发现兴 隆 台油层 兴 Ⅱ 。 和兴 Ⅲ 分 别 为 - 00 23m和 - 10 新增 含 油 面 积 1 k 新 增 石 油 22m, . m, O 小 层 , 为 上 倾 尖 灭 、 倾 边 水 控 制 的岩 性 油 藏 , 而 发 现 地质储量 5 ×14 均 下 从 9 0。 t 了欢 27 1 块 油 藏 , 制 含 油 面 积 3 k 石 油 地 质 储 量 ——3 控 . i, 9n 1 8 × 1 t 截 至 20 6 04 0 6年 1 , 2月 共有 油井 3 l 日产 油 5 .t 6 I, =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