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好初中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教好初中的文言文
【摘要】怎样教好初中的文言文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通过笔者近几年的探索,终于感悟出了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方法:一、首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二、用朗读来引领文言文教学。
三、精心设计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文章的透明度。【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预习朗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61-00
从教多年来,对于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一直像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看似教给了学生许多文言文知识,但总觉得不扎实,对教师自己来说,心中无底;对学生来说,一提到学古文,从心里就有一种害怕的情绪。通过近几年的探索,终于感悟出了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方法:
1 首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在《探索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这一主题中明确告诉我们:新课程实施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开放性教学先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初中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探索的地位。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在学习现代文时,既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好不知晓,只要在课上通读一篇文章后,学生就能把握文章的内容、主题,行文思路。对于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同学,还会感悟出更多、更深的东西。但文言文就不同了、由于这种文体的
使用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积淀,又那么博大精深;再加之行文时有许多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的运用,及多种词类活用。所以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不动员和指导学生课前感知新知,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零”起点。课堂上只是读这一关就很难过。尤其像初中课本里现在收录的长篇文章《核舟记》、《陈涉世家》、《出师表》,就更难让我们教得得心应手。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陈涉世家》的第一课时,学生预习不好,整堂课只读了三遍课文,可最后还有一些学生不会读,是这位老师很无可奈何。下课后只抱怨学生。其实如果我们痛定思痛,就会发现:这是我们教师指导不够、方法不当,才出现了这种局面。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呢?首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明确预习文言文的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对于前两项任务来讲,只要了解即可,可对于后两项任务必须让学生落到实处。其次,刚开始老师要在上新课之前,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预习、指导学生朗读:先要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正确断句。如:《三峡》一课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岩:悬崖”、“叠:层层”、“峭壁”、“隐:遮蔽”“蔽:挡住”。连起来就是“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太阳。”当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之后,就放手让学生独自预习,这样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在上新课的第一课时时,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是预习的习惯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2 用朗读来引领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朗读实践中加强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抓好文言文的朗读,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是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抓好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呢?
首先,通过好学生先读,使师生发现问题,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好学生先读,(这一步其实就是预习检查。)通过好学生的读,既能促进学生预习,有能掌握预习的效果。教师能准确了解在朗读时的难点。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下面指导朗读时就有的放矢。同时,对学生来讲,经过初次听同学朗读,肯定会发现自己在字、词、断句等方面与同学不同,这样他们就会警醒起来,重视这些问题,在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
其次,让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来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朗读前应再对学生提出要求,如注意字词的发音和断句。当教师范读课文时由于先前学生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与同学的不同问题,而他们又渴望得到证实,所以,他们听得更为认真、细致。
再次,以全班齐读或分小组读来引领个别朗读能力差的同学。通过不同类型的朗读,绝大多数学生已能熟练朗读,但是个别学生不能流利地诵读课文,这样在部分同学的引领下,通过自己放声朗读,及时发现自己朗读的薄弱段落,同时在全班齐读时,教师要仔细观察:通过口形、朗读时声音大小的变化,判断哪些同学的哪些地方还有问题,在这次朗读之后,再加以指导,就更能促进个别学生熟
练朗读课文,也能巩固朗读的成果。
最后,以平时朗读能力差,而且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朗读来鉴别朗读教学是否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了学习好的学生的培养,忽视了学习差的学生。以前我在文言文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只要看到绝大多数学生会读课文了,就认为已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其不知,经过了预习、好学生的朗读、教师范读、重点段落的范读、全班齐读这几个朗读环节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已能熟练的朗读课文,而朗读教学的真正问题,却存在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身上,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学生的切身问题,长此以往,他们不仅学不懂文言文,同时也失去了信心,那么就真正变成了差的越来越差,最终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
3 精心设计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文章的透明度
对于初中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分析不必究得过深。一来这样不符合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来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句话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再深挖课文内容,那么将会给学生学习古文带来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是教师人为因素造成的。久而久之,不仅古文教学吃了夹生饭,而且也扼杀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那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课文内容透明,这样就降低了学古文的难度。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可避重就轻,只提问:文中的“陋室”为什么不陋?经过讨论思考后,学生会明白:因为陋室主人的品德高尚、陋室环境幽静、来往之友博学多识,
因而陋室不陋,这样一问贯文章的始末,问题既简单又指向明确,一条线提起文章的诸多问题,而且不至于学生摸不清头脑,最后还圆满的结束了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
最后,特别要说明的是: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既要做到扎实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还要放眼高中的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