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三陵学校2021年9月,我校参加了全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几年来,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努力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观念上的冲击、思想上的提升、行为上的改变,伴随着发现的惊喜、成功的愉悦、问题的困扰、体验的深刻,都成为我们的经验和收获.下面主要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回忆和总结.一、专业引领, 走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理念新、难度大;范围广、任务重;无根底、无经验.学校和教师普遍熟悉准备缺乏,心理准备缺乏, 技术准备不足.因此,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一定要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指导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这种共识和组织是我们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石.为了能对校本课程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和本质理解,在2003年9月我们特别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牟主任,高主任作了题为?校一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可以替代的, 践的主角. 必须促使学校、教师成为实本课程开发? 的专题讲座.2006 年在镜泊中学主任研培会议期间中教部牟主任对校本开发又做了进一步的辅导, 中学立即进行了重新部署与辅导,通过几次讲座,学校教师熟悉到以下几点:首先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回避.否那么,就无法全面落实新课程;其次,要克服依赖、畏难、消极等思想, 不等不靠, 主动攻关,大胆探索.再次,校本课程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也是一个难点, 但它在形成学校特色, 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方面,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大胆探索,学会开发课程基于以上熟悉, 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实践中学会课程开发.〔一〕在态度上我们强调放、要先进入.我们首先明确:大家起点一样, 没有权威,没有统一模式,也没有裁判长;答案在实践中、在共生中.有了设想, 先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生成适合本校的新课程体系,而不是先拿出一个完美的体系来执行.这是我们放的过程.由于,在这个过程, 不是哪一个专家可以替代的,也不是哪教师的思路宽了, 步伐迈出去了.〔二〕积极实施,放中求严.放是一种策略,是前提,为了让教师解放思想, 解放手脚, 而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明确具体.1、学校组成研究组, 教师之间要形成合作研究共同体.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动手实践,做中深思,反复互动,促进生成.2、针对教师只考虑上一节什么课,搞一个什么活动, 而忘掉课程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求在开发设计上一定要从宏观着眼时刻不忘课改新理念,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成长.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五个人人有〔学生人人有自己喜爱的校本课程、教师人人有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师人人有思想、学生人人有收获、校本骨干人人有绝活〕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开设了舞蹈课, 并布置并装修了舞蹈室, 开设了篮球课、乒乓球技战术并新购置了乒乓案子两副,分别开设了微机---图象处理和手工制作深受学生喜爱.中学结合本乡逐步形成了南牛北羊中间猪以烤烟、甜菜等为主导产业的特点曾开设了实用母猪养殖技术实用养猪新技术、烤烟栽培技术要点、绿鸟鸡养殖实用技术、五味子栽培技术要点等课程作为必修校本课,利用绿证课进行理论讲解,校本课进行实习实践,把绿证课和校本课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当地烤烟产业和养猪事业的大发展.3、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一定要从身边着手.要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立足身边和可行,课程设计时要有相对明确的内容界定, 预防大而不当或过于狭小, 这一点对于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不立足身边和可行这两个条件的课程是万万行不通的.学校所在地的兴华村是黑龙江省小有名气的母猪专业村, 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曾经饲养过母猪, 尝到了养猪带来的甜头, 也品尝过由于不懂科学技术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惨痛教训, 家长们非常支持孩子学习养猪技术.同时三陵乡养猪生产者联合会就设在兴华村,为学校教材的编写及授课提供了方便,养猪联合会的两位理事长为实践提供了场所〔有相当一局部学生自家就是实验基地〕,已具备了相应的师资和条件,学校开发了实用母猪饲养技术逐步改成实用养猪新技术课.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五味子栽培热激发了当地人的种植热情, 学校审时度势及时开发了五味子栽培技术这本课程, 并开辟了实验实习基地, 已初见成效很受欢送.中学地处农村, 逢年过节, 喜庆日子, 必少不了对联, 因此学校以前曾在七、八年级开设了春联课程,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对联,积累对联,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三陵乡以具有美丽传说的三陵坟命名,历史教师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设了三陵坟的传说这门课程.学校与勃海国古城遗址毗邻结合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开设了民俗风情这门课程.中小学爱好棋类的学生众多,同时学校又有具有专长的教师,学校在中小学同时开设了棋类课,深受喜爱.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查, 学校开设了校园舞蹈班和小小管乐队两门课程,并购置了乐器根本满足学生的需求, 装修布置了舞蹈室, 供同学们学习练功.开设了乒乓球技战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近二十种.〔三〕把握开发方向,立足学校开展、学生需求、教师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不是简单的开一门或几门课的问题,也不是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的简单重复.从我们实践这陆年多, 这个问题至今还在困扰着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熟悉, 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教师来说,开几门课,搞一些活动, 没一点问题, 但要使学校的教育理想、办学思想在课程上得以表达,却很困难.我们不少教师在最初的开发中就是简单设计了几门课,有些课由于理解不够甚至用省颁的计算机或是心理健康课,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个过程是课程开发中大多会经历的,跨越这个阶段, 熟悉得到提升, 才是真正的课程.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一定要有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思考.开发课程的时候从特色特长入手,小学低年段开设诗歌欣赏、舞蹈、英语朗读、手工课,中年段开设电子琴、书法、手工课, 中学开设技术技能类的母猪养殖技术、烤烟栽培技术要点、甜菜栽培技术、绿鸟鸡养殖、五味子栽培.既有考虑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又有技能类的培养.在同一个爱好之间开展, 打破班与班、年级与年级的界限,让学生自由选择两门课程, 学校根据情况至少满足学生一门, 每周一节课.〔四〕动态生成、反思调整, 逐步提升.校本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是无限重复, 更不是一劳永逸的.那种认为开发几种课程以后就万事大吉,可以按部就班上课的想法是错误的.校本课程要始终把握一个根本开发方向不变、学校的框架设计稳定,目标清楚,内容形式却要不断地进行调整的研究、发现、深入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大多是非学科类的, 因此课程形式以活动为主,强调主体参与、体验和感悟,实施的过程就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学习过程.传统教育教学中一些好的课程形式如班队会、兴趣小组、校外实践、科研课题等都可以创造性地融合到课程中.〔五〕选用、改编、新创,聚合力编教材.为了让课程的开发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教材的编写非常必要的.但是,仅凭任课教师的力量那任务未免太过艰巨, 学校就组成了一个教材编写组, 聚集更多教师的力量、智慧,编教材时我们确定了编写的方法:选用〔选取适合课程的内容, 照搬下来,为我所用〕、改编〔对选取的内容进行适当修改, 让它更符合我们的需求〕、新创〔凭自己的智慧走创造之路〕 .例如亢文彬老师主编了书法教材.老师们集体编写了绿鸟鸡养殖教材.刘贵群为主的母猪养殖技术编写组在参考已有资料的根底上, 走访了大量的本地养殖专业户,深受学生及家长喜爱.翻开扉页,首先就是教材简介, 接下来是课程实施建议〔包括班级设置、教学方式、评价建议〕还有各年段的教学目标, 同时还有整个教材的目录,一目了然, 非常清楚.学期末,书法、手工课还举行了作品展览,同时,诗歌欣赏课就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每学期都举行校本开放日活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受到了前来参观的领导和教师的肯定通过校本课课的开展,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一次体验成功的喜悦.三、实践校本课程的思考.陆年多的校本课程实践,有经验,更有教训;有收获,更有困惑.1、开发与实践校本课程,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校本课程的出现了打破了教育千校一面的僵化现象,能考虑到乡村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能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 照顾学校和学生的个性,赋予了学校、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表达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 表达学校理念和特色, 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实现教师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2、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育主要发生在学校,教师最能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来设计教育活动, 落实到学生这一级,也最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热爱, 在课堂上, 他们思维活泼, 学习兴趣浓厚.3、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和我们农村学校的师资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小学教师编制较紧,造成教师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与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间是一对矛盾,教师素质存在的参差不齐与课程开发需要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之间又是一对矛盾.所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并提升培训的质量,仍是十分必要的.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在动态中治理, 在动态中开展, 在动态中完善提图.5、我们实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作法是:学校成立校本开发委员会---下设校本课程审议评审小组---首先起草校本课资源和学生需求评估材料----学生自愿申报自己喜爱的校本课程---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和学生申报情况填写校本课程申请表------学校初步汇总后学生填写学生校本课需求表----学校制定校本课程修订方案----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小组填写校本课程审议评审表----学校填写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供学生重新选择----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定出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安排校本课程活动地点-----教师撰写课程纲要----教师编写教案----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进行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尽管我们考虑的比拟细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很多缺乏与疏漏,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一、校本课程建设要突出三个更多所谓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和实施的适合本校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课程体系.端正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突出三个更多.一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开展,在成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开展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展;二是更多地从挖掘学校自身和周边环境、社区教育资源出发, 继承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 充分表达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通过开发、实施独特的课程, 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三是更多地考虑学校教师的特点与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中,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突出三个更多,是开展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二、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六个预防一防随意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其开发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而每所学校的师资水平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其素养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活动的准那么与导向,当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标准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 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学校要根据本校特点,凸显本校特色,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应到达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 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 增加其科学性.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应然的选择与追求,可预防或预防校本课程开发沦为教师自编课程或教师本位的课程,预防或预防校本课程开发中偏重于学术性的倾向.既保证国家对根底教育的根本要求,又表达学校教育的独特性、针对性和多样性.二防简单重复.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 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谋求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开展, 预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简单重复,预防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预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割裂.促进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间的均衡协调, 使之从内容难度、选择与组织都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切不可抛开总的要求和目标另搞一套.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机械割裂开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

校本课程使学校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余地,切实地体现办学特色。

本文主要阐述校本课程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开发校本课程实践与反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

”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

校本课程使学校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余地,切实地体现办学特色。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疑问甚至偏差。

通过本次宣城市第二期骨干教师华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我收获很大,对校本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问题,走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我们宣城三中是一所艺体特色高中,下面谈谈校本课程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1.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1.1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既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识背景及学习特点,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1.2教师成长的需要。

如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教师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应该是研究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批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需要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需要一批骨干教师。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是无穷的,不同的教师都有各自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高中语文教育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许多学校开始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程的有机补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格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深入的教育理念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内容比较单一,往往局限于积累词汇、讲解语法知识等。

这可能与缺乏深入的教育理念有关,学校要深入探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前提、目标、内容以及运作方式等问题。

(二)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学校往往采用比较粗略的测验或小结评估,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评估系统,从而更好地评估学生。

(三)缺乏创新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创新性,往往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上。

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开发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

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推进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创新性。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学校要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一)制定课程开发目标学校应该在制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具体课程的制定和实践。

课程开发目标应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点相适应。

(二)丰富课程内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涵盖词汇积累、语法讲解等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比如,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开展讨论、实验研究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教师们应该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授学生。

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可以采用dramagramps(戏剧图表)、squish(压缩和修改)和mindmapping(思维导图)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创造。

其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紧密结合时事和实际。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思维和艺术性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和组织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文本和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热门社会问题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社会变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可以将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文本与语文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此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通过选取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文化材料,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和思绪。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最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全力支持和参与。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和推动力量,他们应该具备教育创新和研究的能力,并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要 求 教 师 要 注 重 转 变 学 生 被 动 学 习 的 心 态 .调 动 学 生 自 觉 自主 学 习研 究 问 题 的能 力 .在 满 足 学 生 个 性 化 需
符合 我国新课改 的要求 . 直 接 影 响 了学 生 对 语 文 阅 读
的 学 习和 理 解 . 不利 于 学 生 世 界 观 、 人生观 、 价 值 观 的
发 展。 三、 提 升 阅读 教 学 中价 值 观 教 育 的方 法和 措 施 1 . 提 高语 文 教 师 团队 的整 体 教 学素 质
求的基础上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参 与 兴 趣 . 把 学 习探 究 当
做 一 种 愉 悦 的体 验 .这 样 的校 本 课 程 开 发 就 切 实 达 到 了 素 质 教 育 的 目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 理 论 性
当 下 高 中 语 文 校 本 课 程 开发 过 程 缺 乏 理 论 知识 与
在 交流 形 式 上 . 要避 免 统 一 格 式 . 鼓 励 个 性 化 表 达
教学实践的结合 . 校本课程设置没有内在逻辑 . 没 有 形 成体系 . 开发多于实践 . 缺 乏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理 论 的 探 索 和 指 导 我 国课 程 开 发 专 家 把 “ 校本课程开发” 界定 为 :
位. 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 调 动 学 生 学 习语 文 自 动
自发 的 精神 . 又 能 促 使 教 师 积 极 开 发 优质 资 源 . 不 断 提
高中语丈教呀校夺课程开发 能力提升的实 践与反思
画 梅彩 华
校 本课 程 一词 来 源 于 西 方 教 育 术 语 “ s c h o o 1 一 b a s e d c u r r i c u l u m d e v e l o p me n t ” . 是 以学 校 为依 托 . 根 据 学 校 自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3篇)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目标明确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有时未能明确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零散,学生难以掌握重点。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未能突出名著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导致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

2. 目标适应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适应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导致教学目标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运用1. 注重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时过于依赖讲授法,未能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2. 强化实践教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单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评价内容片面评价内容片面,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评价阅读理解时,过于关注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而忽视了对文章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分析。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1. 明确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3. 完善教学评价我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

2023年《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学习反思

2023年《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学习反思

(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学习反思4月16日我校再次邀请到汪明帅教授培训(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学习我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实施的需要。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在一些特别的场合,教师还可以充当课程的决策者,这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缺乏为怪。

教师如何指定校本课程,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如何总结和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要立足现实,发挥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和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2.学生开展的需要。

提倡在中小学实施校本课程,其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制造能力,树立自我开展意识,全面提高素养。

中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蕴涵着庞大潜质的特别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促进和关怀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开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所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个体本身的创新“潜能〃。

3.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的程序背景分析:包含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开展需要等等。

确定方案(目标与方案):包含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组织和实施:包含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法、结果处理、改良建议。

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课程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延续性的、不断改良的过程。

4月16日在学校五楼录播教室,来自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汪明帅教授为京小教师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的主题是:学校、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

首先,王教授带着我们先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总的介绍。

带着我们学习了上海、浙江某校的校本课程的设置。

接着,运用具体的实例,援助我们厘清校本课程如何开发,从真爱梦想的校本课程大赛谈起,引导我们去思索。

对开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反思论文

对开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反思论文

对开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反思论文第一篇:对开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反思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反思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今后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基本取向。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千人一面”的局限,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各地各学校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通过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突出自身的特色。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同时,还能激活和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

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

它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前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不少学校对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

很多学校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是流于形式,重视不够。

不少学校领导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导致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

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科目却无人问津。

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在他们看来,和开发校本课程比起来,高考和竞赛要重要得多。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广大语文教师,但是多数语文教师更适应以前的角色,即被动地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甘愿当一个“教书匠”。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范文(2篇)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范文(2篇)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范文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

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

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这个学期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

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

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

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

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

希望我能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有所改进,查漏补缺,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范文(2)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后,我进行了一次反思总结,以下是我的反思体会:首先,我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高中教学实践反思(3篇)

语文高中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反思。

回顾过去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核心。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过于笼统。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未能将目标细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方向。

(2)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导致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将教学目标细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2)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吻合。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中,我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未能充分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合作学习等。

(2)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导致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丰富教学方法,将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课堂提问。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批改。

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评价中,我过于依赖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未能充分运用其他评价方式,如观察法、学生自评等。

【高中】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

【高中】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

【关键字】高中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韦燕智内容提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根据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以师生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开发学校语文教学资源,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需要,重点开发课程拓展型、学校特色型、学科综合应用型、网络应用型、学生综合活动性以及学生兴趣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思考、探索一、我国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发展和现状“校本选修课程”是近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它的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

早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西方国家要求在课程决策上实现民主化,强调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这样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前苏联等西方国家都实行了教育改革,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国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我国校本选修课程一般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的根底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

我国根底教育改革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

2000 年教育部根底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安排的选修课占用课时累计数为10.8%-18.6%,同时,需要承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占8.8%)的课程。

2001 年国家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一、实践过程在我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期间,我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文言文和古文的教学,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这方面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

因此,我采取了朗读、解读、创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和古文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呈现丰富多样。

通过使用幻灯片、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我能够很好地展示课堂内容和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时,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欣赏诗词动画,感受诗词的意境和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践效果通过以上的实践,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在文字表达和写作课堂中,学生对于课程的期待和兴趣明显增加,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学习意愿。

2. 学生成绩有所提高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尤其是对于较弱班级的学生,他们在我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校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校本课程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规划。

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探索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学会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通过不断试验和反思,我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风格,更加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教学。

其次,校本课程学习也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积累。

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关注了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关注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和目标。

我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如激励理论、情感教育、认知心理学等。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价值观。

这些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使我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校本课程学习还让我更加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们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品质。

我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也积极实施课堂教学观摩和评估,通过同行交流和评议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效果。

最后,校本课程学习也让我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学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有机会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摘要:与以往的必修教材相比,虽然有一部分选文保留,但在统编教材中,选文的组合、课型和教学任务以及评价方式等都有所不同。

这些革新对一线老师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统编教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教材整体感受与基本评价、新旧教材对比、教材的总体框架及栏目设置、学生测试及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回应了以任务群学习、大单元教学、教材课时安排、课标精神落地等一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对新课标落地和新教材使用提出了校本化的教学实施主张。

关键词: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实践和反思01任务重建:教材整体评价和以往教材相比,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从编写理念、结构体例,到课文选取与编排、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

最大的不同是打破了文体单元的架构,依据“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单元,既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又能整合学习任务群所强调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既凸显育人目标的首位度,又不至于架空学科脱离文本,变成主题先行的外在的强硬灌输,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另外,统编教材提供了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单元导语的最后一段是干货,指向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课后的学习提示指向课文的学习,很有针对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曾经占据主流的以文本为体、知识为纲、训练为线的课程组织方式,被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为纲、真实场景的设置为体、学生自主语文实践为线的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替代或者补充。

传统的以单篇教课文为主的教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一束一束”的群文组合教学、多文本比较阅读、读写一体性教学等日益成为教师们选择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当然,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并非推翻和否定传统教学,而是提供了新的教学路径和组织形式,使课堂更加开放,将课堂从教师“独角戏”转化为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新的火花,对教材的解读是一种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新的创造的过程,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提升高中老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提升高中老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教育研究82课程教育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没有教师的发展则任何课程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校本课程开发也同样离不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做好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1.优秀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展开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教材选择到教辅工作开展学校都进行了多方尝试,虽然教学成绩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凸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我们所做的那些工作都属于辅助性工作,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才能够依据学生的需要做好教学展开的重要第一步。

只有教师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只有教师才能够按照学生的需要设计好最实用的校本课程。

只有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调动,教学开展才会更加有序有效。

2.优秀校本课程是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考验和提升多年以来教师们都习惯了按照课本的进度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的教学方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在尊重课本课程安排的前提之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钻研。

这个过程起初必然是非常艰难的,但是这是一个二次学习整合的过程,恰恰能够考验一个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

对有效的信息进行筛选,对可扩展的内容进行整合,对课外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对教学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同时也需要学科教师进行协助配合。

从资料搜集到数据库建立和共享,再到资源的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体现实践性、创新性、现实性、倾向性和叠加性等特征,因此优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考验和提升。

3.校本课程的研发以学生的成长为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阶段还需要明确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成长为依托。

提升教学能力:语文组校本培训的反思与改进

提升教学能力:语文组校本培训的反思与改进

提升教学能力:语文组校本培训的反思与改进2023年语文教育正在进行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时刻保持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针对语文教师的校本培训,以期提高教育质量。

反思在这次校本培训过程中,个人认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一、培训内容单一:在培训内容中,许多老师感到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老师感到“拍脑门”,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缺乏互动:培训中缺乏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也缺乏交流和互相借鉴的机会。

这也为教师们在提升教学能力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经历提出了挑战。

三、缺乏实践:大多数老师希望培训中有更多的实践活动,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快地提升教学能力。

四、缺少综合性:培训内容更多是针对单一的语文知识点,无法结合其他元素,如教育思想、心理学知识等,使培训更加全面。

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一、多元化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需求以及当前教育形势,我们将实行多元化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知识。

二、专家与教师共同出席:我们将向其他学校邀请教育行业的专家进行讲解,并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建立互相学习的桥梁。

这种互动式的培训将加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彼此交流经验和信息。

三、实践活动加强:我们将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做教材分析、「面对面」授课、进行课题研究等。

这些活动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快地提升教学能力。

四、提高综合性:不仅要关注课程知识点本身,还要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心理学、教育思想等。

通过增加更综合性的培训内容,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论总之,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语文老师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

这种校本培训灵活多变的方式,将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知识积累的机会,加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进一步促进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引言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实践问题分析1. 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在一些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这导致学生学习缺乏方向感,学习动力不足,容易迷失在广阔的语文知识海洋中。

2. 教学内容单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繁多,既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也包括语法、修辞、写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一些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部分内容的教学,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文的整体理解能力不足。

3. 缺乏互动和探究性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传统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缺乏积极的参与和主动思考的机会。

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效果。

4. 缺乏综合性评价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评价主要依靠文字作业和考试,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改进措施与建议1.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各个板块的内容,注意内容的多样性。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风格、体裁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理解文本。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等实践应用的技能。

3. 引入互动和探究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同时,倡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二作文之提升高中老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高二作文之提升高中老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提升高中老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与反思【摘要】提到“校本课程”,现在大多数老师对此都不陌生,尤其高中阶段的老师,对此更有很多自己的独特见解。

为了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本校进行了多方尝试。

下面将从校本课程开发完善的重要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实践反思等几个方面分别阐释,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82-02发能力的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做好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1.优秀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展开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教材选择到教辅工作开展学校都进行了多方尝试,虽然教学成绩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凸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我们所做的那些工作都属于辅助性工作,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才能够依据学生的需要做好教学展开的重要第一步。

只有教师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只有教师才能够按照学生的需要设计好最实用的校本课程。

只有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调动,教学开展才会更加有序有效。

2.优秀校本课程是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考验和提升多年以来教师们都习惯了按照课本的进度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的教学方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在尊重课本课程安排的前提之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钻研。

这个过程起初必然是非常艰难的,但是这是一个二次学习整合的过程,恰恰能够考验一个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

对有效的信息进行筛选,对可扩展的内容进行整合,对课外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对教学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同时也需要学科教师进行协助配合。

从资料搜集到数据库建立和共享,再到资源的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体现实践性、创新性、现实性、倾向性和叠加性等特征,因此优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考验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中学语
文论文
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梅彩华
校本课程一词来源于西方教育术语“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特点及地区环境,由教师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它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专家编纂的国家课程一直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与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不能充分利用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造成教育单一化的弊病。

而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广泛,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科优势更应被充分发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节中提出,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应该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立足校情及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凸显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理论性
当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缺乏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校本课程设置没有内在逻辑,没有形成体系,开发多于实践,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探索和指导。

我国课程开发专家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或
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校组织教师或校外团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具体明确指导思想、开发依据、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评价管理等方面内容。

并且要设置课程开设的中长期目标,使之形成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避免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教学内容无承接联系,或由教师一时兴起凭个人偏好制定,造成学生不买账,开展效果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在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身发展需求,注重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需求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自动自发的精神,又能促使教师积极开发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结合地区与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结合地区资源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长,使学校拥有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校情特点开设课程,创建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和独创性。

开发校本课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还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置,彰显独特的学校特色。

例如民族中学要设置一些与本民族相关的课程,特长类中学可设置开发与特长培养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设置特色课程,实现办学特
色。

三、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课程形式灵活多样
在授课形式上,校本课程的设置要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局面。

要在确定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搜集、体验,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观念,要注重让学生了解掌握资料搜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基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能有效识别有价值的资料,形成自己的逻辑判断、归纳总结。

在交流形式上,要避免统一格式,鼓励个性化表达。

学生可以提交书面研究报告,也可以进行课堂陈述发言,展板展示、小组作业、研究笔记等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积累,吸纳不同的观点,学会辩证、全面的思考问题。

在评价形式上,要避免教师一人评判、学生之间毫无交流借鉴学习的单一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作业互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成果发表展示等形式,注重学生实践探索的情感体验养成,让学生学会形成并培养互相学习欣赏、全员参与的意识,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及表达展示能力。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

在学校层面,要制定理论纲领,指导整体课程开发的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实现动态的长期的教学目标。

一线教师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地域资源、学校办学特色发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开展校本课程为载体,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设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要注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心态,调动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
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把学习探究当做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切实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澄西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