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总论)幻灯片ppt
06
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1
新发传染病的挑战与应对
2
3
由于生态环境、社会因素等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如埃博拉出血热、新冠肺炎等。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新发传染病出现给防控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
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新发传染病,提高防控和治疗水平。
应对
03
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传染病学(总论)幻灯片ppt
汇报人:
2023.08.20
引言传染病学基本概念与分类传染病学研究内容与方法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控制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预防和诊治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分支。
01
钩端螺旋体病
防鼠灭鼠、清理积水、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
02
阿米巴病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及防控措施
血吸虫病
避免接触疫水、加强粪便管理、预防和治疗。
弓形虫病
避免饲养宠物、注意食品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蛔虫病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食和不洁食品。
05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控制
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提高全球传染病防治水平。
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全球疫情的联防联控
传染病疫情的联防联控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信息分享、技术支持和经验交流。
02
国际会议和合作框架
通过国际会议和合作框架,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传染病学总论第八版课件
乏力
由于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或合成 不足所致,表现为肌肉疲劳、 精神不振等。
体重下降
由于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或摄入 不足所致,常伴随食欲减退等 症状。
诊断方法与流程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患病前后的活动范围、接触史、暴露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 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应急响应
制定应急预案,快速调动医疗资源,保障疫情期间医疗需求。
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传染病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 挑战。
技术支持与援助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物资 援助。
3
跨国合作项目
开展跨国合作项目,共同研究传染病防控策略和 技术。
传染病学总论第八版 课件
目录
• 传染病学概述 • 传染病的症状与诊断 • 传染病的治疗 • 传染病的预防 • 传染病的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政策 • 传染病研究展望
01
传染病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真 菌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 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
缺陷病。
非药物治疗
隔离与检疫
对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 播。
心理治疗
针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 等,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疫苗接种
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生活方式调整
如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以提高身体抵抗 力,预防传染病。
康复与护理
康复治疗
针对传染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损伤,采 取康复措施,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
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
• 根据病情分类:轻型、中型、重型、极重 型资料 • 临床资料 • 实验室资料和其他资料
传染病的治疗
• 一般性治疗:隔离、休息、饮食、护理、 对症和支持治疗;
• 病原治疗:化学药物、抗生素、血清疗法、 菌苗疗法;
• 免疫调节治疗 • 中医治疗 • 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治疗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病原体的入侵(血液、淋巴、胎盘;皮肤、 粘膜等)
• 病原体在体内蔓延繁殖(直接蔓延、血液 或淋巴扩散;特异性定位)
• 组织损伤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 炎症反应、变态反应的作用)
传染病三要素
• 传染源(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病原体 感染的动物)
•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 传播、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其他)
•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 病程经过: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 临床表现: 1、发热 2、发疹(皮疹的种类和鉴别) 3、中毒症状(毒血症、菌血症、
败血症)
以上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
临床类型
• 根据发病性质和病程经过分类:急性、亚 急性、慢性;
•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典型、不典型(非典 型);
总论
• 什么是传染 •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传染病的特征 • 传染病的诊断 • 传染病的治疗 • 传染病的预防
什么是传染
• 定义: 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侵袭
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互相斗争 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简称传; • 传染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传染过程中的五种情况
• 病原体被人体消灭或被排除体外 • 隐形感染 • 潜在性或潜伏性感染 • 病原体携带状态 • 显性感染
传染病的治疗
• 一般性治疗:隔离、休息、饮食、护理、 对症和支持治疗;
• 病原治疗:化学药物、抗生素、血清疗法、 菌苗疗法;
• 免疫调节治疗 • 中医治疗 • 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治疗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病原体的入侵(血液、淋巴、胎盘;皮肤、 粘膜等)
• 病原体在体内蔓延繁殖(直接蔓延、血液 或淋巴扩散;特异性定位)
• 组织损伤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 炎症反应、变态反应的作用)
传染病三要素
• 传染源(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病原体 感染的动物)
•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 传播、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其他)
•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 病程经过: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 临床表现: 1、发热 2、发疹(皮疹的种类和鉴别) 3、中毒症状(毒血症、菌血症、
败血症)
以上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
临床类型
• 根据发病性质和病程经过分类:急性、亚 急性、慢性;
•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典型、不典型(非典 型);
总论
• 什么是传染 •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传染病的特征 • 传染病的诊断 • 传染病的治疗 • 传染病的预防
什么是传染
• 定义: 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侵袭
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互相斗争 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简称传; • 传染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传染过程中的五种情况
• 病原体被人体消灭或被排除体外 • 隐形感染 • 潜在性或潜伏性感染 • 病原体携带状态 • 显性感染
传染病学(总论)课件
力,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04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制定原则及实施方法
制定原则
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时效性
实施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策略选择依据及效果评价
选择依据
疫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特性、人群免疫状况、社会经济条件
效果评价
发病率下降、死亡率降低、病原体消除或控制、社会经济负担减轻
传染病分类
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真菌性 传染病等。
传染病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历史
自古以来,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 重要威胁,历史上多次爆发大规模传 染病,如黑死病、天花等。
传染病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传染病得 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一些传染病在 全球范围内流行,如艾滋病、结核病 等。
案例分析:成功控制某次重大疫情
案例介绍
某次重大疫情爆发,经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最终成功控制了疫情。
控制措施
政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宣传教育;医疗机构积极开展病例救治和流 行病学调查;社区和单位加强人员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个人注意个人卫生和 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
影像学检查
利用X光、CT、MRI等技术观 察患者体内病变情况。优点是 无创、可视化,缺点是对设备 要求高,费用较贵。
治疗原则制定依据及实施过程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实施过程包括评估患者状况、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等。
综合治疗
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实施过程需多学科协作,确保治疗 方案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传染病学总论ppt
2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因此传染病学在医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3
传染病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于保障公众健康、促 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染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01
传染病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细菌学和病毒学到现在的基因组学 和免疫学,不断深入和完善。
02
现今,传染病的形式依然严峻,新发和再现传染病不断出现,如新冠病毒感染 等,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促进多学科交叉与合作
传染病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多学科交叉与合作, 推动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各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各国 的卫生水平和国际形象,对全球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传染病学基础知识
传染病的定义及分类
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 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分类
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类型,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接触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如细 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整理传染病在人群中 的分布、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等 方面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分析性研究
通过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 不同因素对传染病发病、死亡和 传播的影响。
实验性研究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评价 不同干预措施对传染病控制的效 果和影响因素。
传染病学总论幻灯片
特异性免疫(2)
体液免疫: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B 细胞再次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 浆细胞,并产生能与致敏B细胞抗原相对 应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如 IgG、 IgM、IgA、IgD、IgE等。在感染过程中 最早出现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 早期诊断的意义。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复 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皮疹(1)
为传染病特征之一。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疹形。 常见皮疹(1)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及 斑疹伤寒,玫瑰疹见于伤寒、红斑疹见于猩红 热。(2)出血疹(瘀点、瘀斑):见于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恙 虫病、败血症等。(3)疱疹:见于水痘、单 纯疱疹、带状疱疹等。(4)荨麻疹:多见于 寄生虫病、血清病或食物、药物过敏者。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 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 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 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 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 疫情报告单位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尚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西部大开发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生物恐怖的可能性及其防范。
传染传染过程
传染(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 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 体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
传染过程:传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 与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病原体的 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外界环境的影 响。
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通 过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 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 床表现。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染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感染发生。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和侵入门户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感染的发展趋势和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发生机制
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流行过程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状况等,这些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传播。
发展趋势
未来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寄生虫感染的传染病及其防治
传染病的全球化背景及应对策略
04
1
全球化的传染病传播特点与挑战
2
3
全球化进程中,人员、物资和资本的流动加速,传染病传播范围扩大,速度加快。
传染病跨国传播
全球气候、环境、生态等变化导致病原体多样性增加,新发和再现传染病威胁加大。
传染病多样性
传染病传播途径日趋复杂,多种传播方式并存且难以发现和控制。
05
定义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发现或者新出现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特点
具有高传染性、易感性、高病死率、高致病性等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监测
对新发传染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掌握疫情动态。
早期发现
通过对疫情的早期发现,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早期发现
通过对疫情数据的分析,掌握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规律。
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多种挑战,如慢性病增多、新发传染病出现等。同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医疗水平较低。
现状分析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传染病防治政策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传染病发现、报告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精品课件)传染病学总论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 病毒传播。
消毒和防护
对环境和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医 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做好个人防
护。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水平
接种疫苗
根据疫情形势和疫苗供应情况,为易感人群接种 疫苗,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加强个人防护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
03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将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安
全性;同时,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兴技术也将为传染病治疗提供更
多可能性。
06 预防策略与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疫情报告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制度 ,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防止
疫情扩散。
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规律、预防措施 等方面。
传染病学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入了解传染病的本质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 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同 时,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02 传染病流行病学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
描述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历史
自古以来,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 重要威胁。历史上多次爆发大规模传 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等。
传染病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传染病得 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新的传染病不 断出现,如艾滋病、SARS、新冠肺炎 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传染病学研究内容与意义
传染病学研究内容
改善营养状况
传染病学 总论 PPT课件
特异性免疫
2、体液免疫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在感 染过程中最早出现IgM,浆细胞合成,分泌抗 体,通过抗体发挥抗感染作用。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疾 病发展的阶段性。(分三个阶段)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1.入侵部位
(二)特异性免疫
是指由于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 疫。感染和免疫接种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特 异性免疫是通过细胞免疫(T细胞)和体液免疫 (B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应答。 目的:促使病原体的清除及抵抗同种病原体 的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T淋巴细 胞。当抗原再次进入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 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5.显性感染
感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人体有效的防 御作用下,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排出体 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
感染的五种表现
2.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机体 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引起轻度 的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4、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而发生 变异。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分为: 保护性免疫反应(抗感染免疫——炎性反应)
和变态反应两种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在抵御感染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首先发挥 作用,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出 生时即有的较为稳定的免疫能力。
感染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以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侵入人体后 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过程。
传染病学总论课件
※发疹
➢皮疹的分布亦不尽相同:水痘主要分布于躯
干,天花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
➢出疹也有一定顺序:麻疹——耳后、面部、
躯干、四肢;幼儿急疹——初起于躯干,很快 波及全身;水痘——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步 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至数周
➢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
正常;亦可在一天之内降至正常,多伴大汗
四、传染病的特征
4.2.2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fever)
➢常见热型有如下几种: ➢稽留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伤寒 ➢驰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
未达正常;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
➢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 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潜伏性感染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
❖病原携带状态 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
现
多可痊愈、并获得保护性的免疫力
部分成为病原携带者
部分可成为慢性患者
一、感染与免疫
1.2 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过性感染 某些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
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
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3.2 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条件、文化 水平等
四、传染病的特征
4.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
是用作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
四、传染病的特征
4.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一、感染与免疫
1.3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皮疹的分布亦不尽相同:水痘主要分布于躯
干,天花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
➢出疹也有一定顺序:麻疹——耳后、面部、
躯干、四肢;幼儿急疹——初起于躯干,很快 波及全身;水痘——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步 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至数周
➢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
正常;亦可在一天之内降至正常,多伴大汗
四、传染病的特征
4.2.2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fever)
➢常见热型有如下几种: ➢稽留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伤寒 ➢驰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
未达正常;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
➢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 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潜伏性感染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
❖病原携带状态 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
现
多可痊愈、并获得保护性的免疫力
部分成为病原携带者
部分可成为慢性患者
一、感染与免疫
1.2 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过性感染 某些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
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
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3.2 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条件、文化 水平等
四、传染病的特征
4.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
是用作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
四、传染病的特征
4.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一、感染与免疫
1.3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
起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
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02
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可引起斑疹伤寒、
梅毒等疾病。
真菌等
03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皮肤感染、内脏感染等
。此外,还有一些未知的微生物可能引起新的传染病。
11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特征
2024/3/27
12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空间分布
描述传染病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地区性、城乡差别和 人群聚集性等。
人群分布
描述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民族 和免疫状况等。
2024/3/27
14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监测系统的建立
构建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包 括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流行 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等。
预警机制的实施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监测数 据,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并 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
应对措施的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和疫情形 势,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 隔离治疗、疫苗接种、健康教育 和社会动员等。
2024/3/27
15
04 传染病临床表现 及诊断依据
2024/3/27
16
各类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概述
2024/3/27
29
疫情报告和处置流程优化
2024/3/27
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上报、不瞒 报、不漏报。
处置流程规范
制定科学合理的疫情处置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 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处置效 率。
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
• 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 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明显 下降)
课程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二.感染与免疫(五种主要表现) 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 四.传染病的特征(四个基本特征) 五.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与免疫
• 课程重点 –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
–德国Koch:创立了固体培养基﹑ –染色方法和实验性动物感染, –分离出炭疽﹑结核和霍乱的病 –原菌。
科赫法则
• 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原体,但健 康人身上没有
• 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原体,并使其 在培养皿内繁殖
• 用培养皿中的病原体使实验动物患上与 人同样的疾病
• 从患病的试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 证明这种病毒能在培养皿中繁殖。
• 再发传染病: TB(结核), STD, plague(鼠疫), cholera(霍乱)… • 新发传染病: AIDS, SARS, H5N1 influenza, A-H1N1 flu… • 39种法定传染病(我国) • Ebola,West Nile等
抗病原微生物感染
• 抗生素Antibiotics:
传染病学总论
天花
鼠疫
霍乱
霍乱高发区
Ebola
化脓性扁桃体炎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念珠菌感染性肺炎
白色念珠菌
病原体
宿主
感染
传染病?
天花 鼠疫 霍乱 化脓性扁桃体炎 念珠菌感染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法国巴斯德:有机物质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原因, 本质上全在于有微小生物存在。
课程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二.感染与免疫(五种主要表现) 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 四.传染病的特征(四个基本特征) 五.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与免疫
• 课程重点 –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
–德国Koch:创立了固体培养基﹑ –染色方法和实验性动物感染, –分离出炭疽﹑结核和霍乱的病 –原菌。
科赫法则
• 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原体,但健 康人身上没有
• 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原体,并使其 在培养皿内繁殖
• 用培养皿中的病原体使实验动物患上与 人同样的疾病
• 从患病的试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 证明这种病毒能在培养皿中繁殖。
• 再发传染病: TB(结核), STD, plague(鼠疫), cholera(霍乱)… • 新发传染病: AIDS, SARS, H5N1 influenza, A-H1N1 flu… • 39种法定传染病(我国) • Ebola,West Nile等
抗病原微生物感染
• 抗生素Antibiotics:
传染病学总论
天花
鼠疫
霍乱
霍乱高发区
Ebola
化脓性扁桃体炎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念珠菌感染性肺炎
白色念珠菌
病原体
宿主
感染
传染病?
天花 鼠疫 霍乱 化脓性扁桃体炎 念珠菌感染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法国巴斯德:有机物质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原因, 本质上全在于有微小生物存在。
传染病学总论课件
03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 液传播等。
传染病的分类
01 根据传播方式分类
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等。
02 根据病原体分类
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03 根据传染性强弱分类
分为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
发热
大多数传染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不同疾 病发热特点不同。
传染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01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 显著进展。
02
新型疫苗技术不断涌现,如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为
快速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疫苗的研发需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测等阶段
03
,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传染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传染病病原体不断变异和耐药性的出现,治 01 疗药物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病毒在密闭环境中传 播。
04
传染病治疗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通过 抑制或杀灭细菌来减轻感 染症状。
03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感染,通过阻止
病毒复制来减轻病情。
02 抗寄生虫药物
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通 过杀死或驱除寄生虫来达 到治疗目的。
04 免疫调节剂
类。
接种程序
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地区流行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接种程序,确保 疫苗接种效果。
接种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禁忌症、接 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避免接触眼、鼻和嘴
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 液传播等。
传染病的分类
01 根据传播方式分类
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等。
02 根据病原体分类
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03 根据传染性强弱分类
分为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
发热
大多数传染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不同疾 病发热特点不同。
传染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01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 显著进展。
02
新型疫苗技术不断涌现,如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为
快速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疫苗的研发需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测等阶段
03
,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传染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传染病病原体不断变异和耐药性的出现,治 01 疗药物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病毒在密闭环境中传 播。
04
传染病治疗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通过 抑制或杀灭细菌来减轻感 染症状。
03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感染,通过阻止
病毒复制来减轻病情。
02 抗寄生虫药物
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通 过杀死或驱除寄生虫来达 到治疗目的。
04 免疫调节剂
类。
接种程序
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地区流行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接种程序,确保 疫苗接种效果。
接种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禁忌症、接 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避免接触眼、鼻和嘴
传染病学总论ppt课件
直接损伤,脊髓灰质炎病毒—细胞溶解,鼠疫—炎 症致组织坏死。
毒素作用,霍乱肠毒素—腹泻。 免疫机制,麻疹病毒—抑制细胞免疫,艾滋病—破
坏免疫细胞。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在发病阶段都出现体温高 于正常,即发热。
15
ppt课件.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16
ppt课件.
传染病流行图
患者
死亡
生长繁殖
传 病人
染 源 动物
排出
病 原 体
传播途径
易感者
获得 免疫者
17
ppt课件.
携带者
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宿主前,在 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途径。
必须借助一定物体→传播因素--水、空气、食物 、节肢动物等
特异性主 动免疫; 病原体被 清除
病原携 带状态
显性感染
死死亡
携带者
亡 痊愈
12
ppt课件.
潜伏性感染
不是传染源
感染谱
病原携带状态
重要 传染源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 病原体的致病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人体
机体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3
ppt课件.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
7
ppt课件.
(三)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 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 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 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毒素作用,霍乱肠毒素—腹泻。 免疫机制,麻疹病毒—抑制细胞免疫,艾滋病—破
坏免疫细胞。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在发病阶段都出现体温高 于正常,即发热。
15
ppt课件.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16
ppt课件.
传染病流行图
患者
死亡
生长繁殖
传 病人
染 源 动物
排出
病 原 体
传播途径
易感者
获得 免疫者
17
ppt课件.
携带者
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宿主前,在 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途径。
必须借助一定物体→传播因素--水、空气、食物 、节肢动物等
特异性主 动免疫; 病原体被 清除
病原携 带状态
显性感染
死死亡
携带者
亡 痊愈
12
ppt课件.
潜伏性感染
不是传染源
感染谱
病原携带状态
重要 传染源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 病原体的致病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人体
机体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3
ppt课件.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
7
ppt课件.
(三)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 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 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 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ducing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having pathological changes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有些传染病可使病原体 清除、感染者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另一些 传染病免疫力并不牢固、少数成为慢性携带者
Immunity can be consolidated or temporary
ppt课件
21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 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 的传染源 N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ut microorganism excreted
分类:
— 按病原体: virus carrier, bacteria carrier —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convalescent, healthy or incubatory carrier
immune response, not having histomorphological damage, no symptoms and signs, no any biochemical changes, only discovered by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s
病原体通常被清除,但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 带状态 Pathogens can be eradicated or carried
ppt课件20Fra bibliotek 3.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发免疫应答,而且 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 损 伤 , 引 起 病 理 改 变 和 临 床 表 现 Make the host
1. 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皮肤、黏膜 胃酸、体液 细胞 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功能 — 主动免疫 预防注射、感染后获得免疫
— 被动免疫 来自母体的抗体、人工注射的抗体
ppt课件
19
2.隐性感染
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 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 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Only make the host producing specific
传染病学总论
Introduction of Lemology
ppt课件
1
学习意义及重要性
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 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认识突发或新发传染病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ppt课件
15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感染病:感染后的临床或亚临床表现
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E. coli, Pseudomonas, Fungi)
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
ppt课件
16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谱 (infection spectrum)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混合感染(co-infction) 重叠感染 (super infection)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感染病的发展简史
至20世纪末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是感染病 19世纪末细菌学几乎占领了整个医学舞台 抗生素应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 20世纪70年代西方医学界曾认为,感染病学学科正在消亡 1981年艾滋病(AIDS)等新发感染病(EID)敲响了警钟 目前EID与民众/政府、政治/经济密不可分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
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
ppt课件
for a long time, can occurs overt infection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区别?What is the
different point between latent infection and carrier state ?
ppt课件
23
感染谱频度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清除病原体
ppt课件
17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 elimination of pathogen 2.隐性感染 covert infection 3.显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 4.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 5.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ppt课件
18
Leptospira, filariform larva of Ancylostoma
先黏附于肠或支气管黏膜表面,再侵入组织细 胞,如志贺菌、结核分枝杆菌。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能表达受体(定植因子)和小肠细胞结合
adhere, colonize and produce enterotoxin: Vibrio cholera
— 按携带病原体的持续时间: acute or chronic carrier
ppt课件
22
5.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 体局限化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 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 感染 Locates the pathogen but can not wipes it out, can latently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
侵袭力 invasiveness
原
体
毒力 virulence
的
致 病
数量 quantity of pathogens
能 力
变异性 variability
ppt课件
26
1.侵袭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直接侵入人体 invade directly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有些传染病可使病原体 清除、感染者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另一些 传染病免疫力并不牢固、少数成为慢性携带者
Immunity can be consolidated or temporary
ppt课件
21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 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 的传染源 N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ut microorganism excreted
分类:
— 按病原体: virus carrier, bacteria carrier —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convalescent, healthy or incubatory carrier
immune response, not having histomorphological damage, no symptoms and signs, no any biochemical changes, only discovered by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s
病原体通常被清除,但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 带状态 Pathogens can be eradicated or carried
ppt课件20Fra bibliotek 3.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发免疫应答,而且 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 损 伤 , 引 起 病 理 改 变 和 临 床 表 现 Make the host
1. 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皮肤、黏膜 胃酸、体液 细胞 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功能 — 主动免疫 预防注射、感染后获得免疫
— 被动免疫 来自母体的抗体、人工注射的抗体
ppt课件
19
2.隐性感染
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 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 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Only make the host producing specific
传染病学总论
Introduction of Lemology
ppt课件
1
学习意义及重要性
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 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认识突发或新发传染病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ppt课件
15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感染病:感染后的临床或亚临床表现
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E. coli, Pseudomonas, Fungi)
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
ppt课件
16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谱 (infection spectrum)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混合感染(co-infction) 重叠感染 (super infection)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感染病的发展简史
至20世纪末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是感染病 19世纪末细菌学几乎占领了整个医学舞台 抗生素应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 20世纪70年代西方医学界曾认为,感染病学学科正在消亡 1981年艾滋病(AIDS)等新发感染病(EID)敲响了警钟 目前EID与民众/政府、政治/经济密不可分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
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
ppt课件
for a long time, can occurs overt infection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区别?What is the
different point between latent infection and carrier state ?
ppt课件
23
感染谱频度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清除病原体
ppt课件
17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 elimination of pathogen 2.隐性感染 covert infection 3.显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 4.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 5.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ppt课件
18
Leptospira, filariform larva of Ancylostoma
先黏附于肠或支气管黏膜表面,再侵入组织细 胞,如志贺菌、结核分枝杆菌。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能表达受体(定植因子)和小肠细胞结合
adhere, colonize and produce enterotoxin: Vibrio cholera
— 按携带病原体的持续时间: acute or chronic carrier
ppt课件
22
5.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 体局限化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 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 感染 Locates the pathogen but can not wipes it out, can latently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
侵袭力 invasiveness
原
体
毒力 virulence
的
致 病
数量 quantity of pathogens
能 力
变异性 variability
ppt课件
26
1.侵袭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直接侵入人体 invade dir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