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论文生命周期评价

合集下载

从实例探讨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解

从实例探讨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解

从实例探讨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解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来评价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评估产品或服务潜在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工具,并在中国探索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将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基本理论的认识以及通过塑料购物袋的具体实例对生命周期评价进行探讨。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理论:生命周期评价通过对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废物排放进行分析和评估,即一种评价产品(包括服务或活动)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制造、运销、使用、报废和最终处置全过程环境影响的方法。

从而达到使人们对资源消耗和造成的环境影响有一个彻底、全面、综合的了解,为人们寻求和利用改善影响的机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其本质是检查、识别和评估一种材料、过程、产品或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由于原料开采造成的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②开采过程中的能量消耗;③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④产品分配和使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⑤产品最终处置产生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负荷,比较产品和服务环境性能的优劣,从而以生命周期思想为依据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①面向的是产品系统②是对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的评价③是一种系统性、定量化的评价方法④是一种充分重视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⑤是一个种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如下:即生命周期评价的实施步骤分为目标与范围确定(确定评价的目的,并按照评价目的来界定研究的范围)、清单分析(即列出一份与研究系统相关的投入-产出清单,要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所有投入和所有产出,即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及固态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物等,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定律进行正确的调查)、影响评价(即对清单分析中所识别的环境负担的潜在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地确定、表征和评价)、结果解释(即系统地评估在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削减能源消耗、原材料使用以及环境释放的需求与机会)四个部分。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估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提取、生产、使用到最终处置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方法。

在我国,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生命周期评价在政策制定、企业管理和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不同行业和环境政策中的应用,并对比国外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学框架。

随后,从多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领域的分布、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在能源、制造业、农业等行业以及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还对国外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点关注了国际上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实践。

通过与国外研究的对比,揭示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总结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强调了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跨学科合作、完善方法论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二、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逐渐扩展到了建筑、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文献综述及国外研究进展一、概述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价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的系统性方法。

该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诞生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我国,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不断提高,生命周期评价也逐渐成为环境管理、生态经济和政策制定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和实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众多学者和专家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国外在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外学者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框架、评价方法、数据库建设、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工作,推动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这些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借鉴,以期为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启示。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环境管理工具,在评估产品、服务或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次提出LCA概念以来,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LCA已经成为制定环境政策、指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尽管LCA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相关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国内外在LCA方法学、数据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需要我国研究者及时跟踪并掌握最新进展。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1.2.1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与社会背景全球性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现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人们需要重新认识环境问题、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发展得关系,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管理变革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

1.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自工业化以来,“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虽然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危机,如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等,表现为光化学烟雾、酸雨、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垃圾堆积以及臭氧层损耗与全球增温等。

其影响范围有些是局地的,有些是地区性的,而有些则是全球性的[6]。

2.社会关注日益广泛,可持续发展深得人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正在不断扩大和加剧,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

其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不但涉及人类当前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2.2生命周期评价概念的形成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企业发起,发展缓慢,这段时间主要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萌芽和学术探讨阶段。

当时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包装品的分析和评价,当时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eoursesandEnvironmentalProfile Analysis,REPA),主要作为企业内部决策和管理的工具,而且研究也主要针对包装品的探讨分析。

其标志为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评价研究。

到了70年代,环境问题的核心是能源问题,因此REPA主要采用的是能源分析法。

但这一时期主要发展的为方法学术探讨,实际案例发展缓慢,但政府己意识到REPA的重要性,大量参与研究工作。

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评估产品或服务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方法,它通过系统地收集、量化和评估数据,帮助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做出更加可持续的决策。

本文将从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生命周期评价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概念形成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总结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以及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实践。

我们将分析当前生命周期评价面临的挑战和限制,如数据获取的难度、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方法和工具,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来克服这些挑战并推动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我们将展望生命周期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强,生命周期评价将在促进绿色生产、推动循环经济和实现环境目标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探讨如何将生命周期评价与其他工具和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本文的回顾与展望,我们希望能够为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自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以来,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应用。

它通过对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性的量化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信息,从而促进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在回顾LCA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看到其从最初的简单概念逐步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和国际标准。

早期的LCA主要关注产品的环境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评价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生态毒性等多个方面。

论文 煤气化和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

论文 煤气化和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

煤气化和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刘敬尧 200710103422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急剧增长,电力供应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然而,我国的能源结构、能源分布状况以及能源利用技术决定了我国供应以燃煤发电技术(Coal-fired, C-F)为主,这种能源消费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从能源、经济和环境(Energy、Economy和Environment,简称3“E”)方面考虑,大力发展和利用清洁而经济的发电技术。

随着石油价格的迅猛增长,作为替代燃煤发电的主要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1]和天然气联合循环(Natural Gas Combined Cycle, NGCC)[2]是解决电力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Heijungs介绍了几种用于评价不同产品/过程的环境性和经济性的决策支持方法,其中包括输入输出分析法、物流分析法和生命周期评价等[3]。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价(Life Cycle Cost Assessment,LCC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LCA主要用于揭示各发电方案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效应,从而指出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排放物;而LCCA着重考察各方案的经济效益,其目的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核算各方案的生命周期总成本,以C-F、IGCC和NGCC作为发电方案,从环境和经济两个层面来综合分析比较各技术方案的优势和不足,为燃煤发电替代技术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

2 LCA-LCCA方法2.1 LCA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SETAC)指出LCA用于评估产品/过程的能量和物质利用,以及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寻求改善环境影响的机会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机会[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LCA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步骤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1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产生背景生命周期评价〔LCA〕,有时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生态衡算”等。

其最初应用可追溯到1969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对不同饮料容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释放所作的特征分析。

该公司在考虑是否以一次性塑料瓶替代可回收玻璃瓶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环境友好情况,肯定了前者的优越性。

自此以后,LCA方法学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

最初LCA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关注,这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引起人们对能源和资源短缺的恐慌。

后来,随着这一问题不再象以前那样突出,其他环境问题也就逐渐进行人们的视野,LCA方法因而被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废物的产生情况,由此为企业选择产品提供判断依据。

在这方面,最早的事例之一是7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国家需求研究计划〔RANN〕。

在该项目中,采用类似于清单分析的“物料——过程——产品”模型,对玻璃、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瓶产生的废物进行分析比较。

另一个早期事例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利用LCA方法对不同包装方案中所涉及的资源与环境影响所作的研究。

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是LCA研究的快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发达国家推行环境报告制度,要求对产品形成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数据;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例如对温室效应和资源消耗等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方法,也不断发展。

这些为LCA方法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当时对LCA的研究仍局限于少数科学家当中,并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但是那时对LCA的研究已开始从实验室阶段转变到实际中来了。

90年代初期以后,由于欧洲和北美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以及欧洲生命周期评价开发促进会〔SPOLD〕的大力推动,LCA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LCA的ISO14040系列标准。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摘要: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在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揭示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综述;研究进展引言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服务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方法。

它系统地分析了从原材料采购到废弃处理的所有阶段,并通过量化和评估,揭示了环境影响的全貌。

LCA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等领域,并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

二、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我国开始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借鉴和引进工作。

19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开始利用国外的成果,开展了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早期的工作主要聚焦在环境影响评价上。

2000年后,我国对LCA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在学术界有所涌现,还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法研究:包括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与方法论研究、输入输出分析方法研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等。

这些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应用研究:涉及到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定产品和行业,通过对其生命周期进行评价,揭示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和改进的关键环节。

(三)标准与指南研究:包括国内生命周期评价相关标准与指南的制定、国际标准的研究和比较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规范我国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四)数据和数据库研究: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解决实际应用中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问题,建立全面、准确的数据库。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关于LCA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入自然生态环境的废物和污染物越来越多,超出了自然界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同时工业化也将使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其恢复能力,进而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有一种方法对其所从事各类活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有一个彻底、全面、综合的了解,以便寻求机会采取对策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就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

它是一种用于评价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工具。

以LCA的定义出发,阐述LCA的技术框架及主要内容,进而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作为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历史及现状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在这一时期,全球爆发了石油危机,人类意识到资源和能源的有限性,开始关注资源与能源的节约问题,最初LCA主要集中在分析产品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开展的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评价研究,被认为是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开始标志。

该研究旨在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一次性塑料瓶和可回收玻璃瓶两方案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当时已比较成熟的能源分析方法,也称之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Potential Assessment,简称REPA)。

与此同时,美国还开展了50多项REPA研究,欧洲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如英国的BOUSTEAD咨询公司、瑞典的Sundstrom公司等,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工业企业的内部决策行为、研究对象大多数为产品包装的废弃物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随着资源和能源问题不再如以前突出,其他环境问题也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LCA方法因而被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废物管理的研究,最早的事例之一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国家需求研究计划,该项目采用类似于清单分析的“物料——过程——产品”模型,对玻璃、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包装材料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比较与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报告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报告
6. 国际钢铁协会生命周期模型介绍...................................................27 6.1 钢铁生产. ....................................................................................... 27 6.2 生命周期清单建模........................................................................... 28
4. 研究范围........................................................................................7 4.1 系统描述........................................................................................... 7 4.2 功能单位.......................................................................................... 7 4.3 系统边界.......................................................................................... 8 4.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类型应用示例选取................................................12 4.5 数据收集.........................................................................................12 4.6 方法论介绍......................................................................................18 4.7 软件和数据库................................................................................. 23 4.8 生命周期解释................................................................................. 23 4.9 鉴定性评审..................................................................................... 2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及其在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提取、生产、使用到废弃和处置各阶段的环境影响。

通过对纸产品生命周期的深入评价,我们期望为纸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环境负荷,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环保的产品选择。

本文将首先介绍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其定义、目的、评价范围以及核心步骤等。

随后,将详细介绍生命周期评价在纸产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典型纸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过程,包括数据收集、环境影响评估、生命周期解释等关键环节,并以具体案例为依托,展示生命周期评价在纸产品环境影响评价和优化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框架和方法体系,为纸制品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也期望为其他行业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是一种对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提取、材料加工、生产制造、运输分配、使用消费及最终废弃处理)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识别和评价产品在各个阶段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帮助企业、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做出更加环境友好的决策。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理论建立在“生命周期思维”之上,即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其生产阶段,而是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我们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处理等。

目标与范围确定:明确评价的目的、范围、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

论文范文: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范文: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范文: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19世纪30年代,己经有了电动汽车,但是长达100多年的时间,电动汽车发展非常缓慢。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逐渐浮现,世界各国相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争取占领新能源汽车高地。

而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因可从外部环境及经济增长内部动力需求等诸多方面来解释。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1)不断增长的需求驱动下,形成了全球石油供不应求的态势。

(2)用电力替代石油,将打破对石油的依赖,可大幅提高经济和能源安全。

其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低碳大潮下的必然选择。

(1)传统燃油汽车产业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产业,气候变暖的气体中有来自石油,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2)依靠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排放较少,减少污染,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具有零尾气排放的特点。

再次,新能源汽车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投资,围绕新能源新技术产业的更新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有利于我国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汽车业的进出口贸易。

(1)各国政府都在出台汽车排放法规,它将成为新的市场准入壁全,对各国汽车出口产生重大响。

(2)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二氧化碳超标的汽车进行惩罚等。

1.2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体现在:通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及使用成本比较分析,加快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步伐,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

(1)对国家的意义:改变高投入、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对企业的意义: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汽车的转型升级,并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3)对个人的意义:改变消费观念,增强环保意识,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2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2.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分类混合动力汽车是由汽车内燃机和蓄电池共同产生电力驱动电机带动汽车行驶的新能源汽车。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从矿产、制造、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以确定产品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生命周期评价,又称为生命周期分析(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的综合分析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包括原材料采集、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其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指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比较复杂,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定义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范围,包括评估方法的目的、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等。

2.制定范围:确定评价对象的范围,包括所涉及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阶段、所涉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所需资源等。

3.收集数据:收集所需的数据,包括原材料、能源、废物或污染物排放等数据,并按照特定的参数进行分类。

4.建立评估模型: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和处理,建立评估模型,并计算各项评价指标。

5.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评估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应用:1.产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设计的全生命周期影响,以改善产品的环境性能。

2.政策制定:政府可以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

3.市场溯源: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影响,并选择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4.企业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来识别环境风险,制定环保计划,加强环保管理。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尽管生命周期评价已经广泛应用,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第32卷第6期2007年6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 I R O N M ENTAL SC I ENCE AND M ANAGE M ENT Vol 132No 16June 2007收稿日期:2007-01-12作者简介:樊庆锌(1962-),男,哈尔滨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等。

文章编号:1673-1212(2007)06-0177-04生命周期评价樊庆锌1,敖红光1,孟超2(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摘 要: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

生命周期评价既可以作为评价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手段,又可以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现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文章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入手,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产生背景、技术框架、评价方法、应用及其展望。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全过程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L ife Cycle A ssess mentFan Q ingxin 1,Ao Hongguang 1,Meng Chao2(1.The School ofMunici pal and Envir on mental Engineering,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rbin 150001,China;2.Heil ongjiang Scientific Reasearch I nstitute of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Harbin 150056,China )Abstract:L ife cycle assess ment is a p r ocess of evaluating envir on mental l oad which relates t o the entire life peri odic syste m of a p r oduct,the technol ogical p r ocess or the activity .The entire life peri odic system menti oned above means fr om the ra w materi 2al gathering and manufacture t o the p r oducti on,trans portati on,sale,use,recycle,maintains,circulati on use and final dis posal .L ife cycle assess ment can be the valid means which evaluates the whole p r ocess of the p r oduct p r oducti on,and als o can be a kind of envir on ment manage ment t ool,which now already extensively app lied a mong nati ons .The paper startswith concep t of life cycle assess ment,intr oducing the creati on backgr ound,technique fra me,evaluating method,app licati on and outl ook of life cycle as 2sess ment .Key words:life cycle assess ment;envir on mental manage ment;entire p r ocess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生命周期评价(L ife Cycle A ssess ment,LCA )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1]。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领域及局限
局限性
与此广阔前景相反,应注意到LCA一些重大的限。虽然目前可认为它是 可用来评估产品环境绩效最有效的工具,多数问题可归因于它的方法, 但其局限性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1.每个LCA基础上的初步假设(例如:定义系统边界,选择信息来源, 以及确定检查影响类别)都是主观的,并且对评价的最终结果有决定性的 影响。 2.清单合并阶段基础上的大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不确定性可限制 整体分析技术的可靠性。 3.LCI和LCIA阶段下的模型和过程都受到进一步的假设和缺陷的限制, 这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很难控制。LCI阶段中时间和空间的缺乏导致影响 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4.由于这些局限性,针对扩大LCA潜力作了许多努力。一些更加重要 的结果将在以下章节中考虑。然而,ISO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建议仍然有 效:“LCA研究中开发的信息应被用于更加全面的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或用于理解广泛的或一般的交易中”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LCIA针对环境影响评估,揭示资源消耗 与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排污的后果所产生的巨 大影响。评价的困难在于确定存在于生命周期 执行期间的行为与这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之间 的关系。这些环境影响(温室效应,臭氧层破 坏,酸雨,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有毒物质, 资源枯竭等等)分为地方、区域或全球性影响, 并被理解为影响类别。
LCA的特点 的特点
与其他的行政和法律管理手段不同,LCA方法作为一种环境管理 工具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LCA方法不是要求企业被动地接受 检查和监督,而是鼓励企业发挥主动性,将环境因素结合到企业 的决策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LCA方法并不具有行政和法律 管理手段的强制性。尽管这样,LCA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大行其道, 这一方面是由于LCA在产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 面也是环境保护思想深入发展的结果。其次,LCA评估建立在 Life Cycle概念和环境编目数据的基础上,从而可以系统地、充 分地阐述与产品系统相关的环境影响,进而才可能寻找和辨别环 境改善的时机和途径。这体现了环境保护手段由简单粗放向复杂 精细发展的趋势。

生命周期评价的原理论文

生命周期评价的原理论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开始关注各类产品对环境的真正影响,迫使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考虑如何将生态环境问题与整个系统联系起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与此同时,在改善环境的压力下,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一种基于全过程、全功能、全方位角度的综合环境管理工具。

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的共同驱动下,面向产品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价(LCA)便应运而生。

1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及其起源和发展1.1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目前,有许多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其中以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最具权威性。

SETAC对LCA的定义是:通过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及“三废”的排放的鉴定及量化来评估一个产品、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带来负担的客观方法。

ISO对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的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价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工具。

注重于研究产品系统在生态健康、人类健康和资源消耗领域内的环境影响,不涉及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1.2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和发展生命周期评价最早出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

作为生命周期评价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美国中西部研究所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置,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研究,揭开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序幕。

当时把这一分析方法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sourceandEnvironmental,简称REPA)。

从1970年至1974年,整个REPA 研究的焦点是包装品废弃物问题。

70年代中期由于能源危机,REPA有关能源分析的工作倍受关注。

进入80年代后,公众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环境性能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扩展和强化环境管理、评价产品性能、开发绿色产品的有效工具,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一致认同,其应用领域也从饮料容器、食品包装盒、毛巾、洗涤剂等包装材料和日用品扩展到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建材、铝材、塑料等原材料。

生命周期角度评价成效论文

生命周期角度评价成效论文

生命周期角度评价成效论文论文摘要:从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使用、增效这一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一个包括建设层、使用层、效益层的知识管理系统三层评价体系。

并在此体系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评价项目生命周期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类管理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是用于支持和加强组织知识创新、存取、转移和应用过程而开发的基于IT的系统…。

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是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要想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确保现有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并对以后的项目进行指导,就必须对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的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逐渐开展了知识管理系统评价的研究。

FolkerFolkens和MyraSpiliopoulouL2J给出了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框架,该框架基于知识管理的六个功能:知识目标的定义、知识识别、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保存。

MinsShinL3从知识管理系统的经济意义人手给出了一个评价框架,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知识资源的生产成本和收益、知识的转移成本、知识的管理成本。

O[1iverBayer,StefanieH6hfeld,FraukeJosbacher等人4对一个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评价,其标准包括:用户界面、使用技术、知识辞典和分类。

黄立军_5认为评价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劣,一般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项目管理功能、通信与协作能力、智能代理功能、可维护性、安全性、维护简便性、实用性、技术简单性、文档图书馆功能。

王君6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系统性能、系统功能、系统环境、人性化、系统成本这五大因素下的37个评价指标。

综合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这些评价指标的设立主要是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或者是从系统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的。

这些评价指标往往只能反映系统的某些方面,而要想全面了解知识管理系统的成效,则必须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评价。

团队生命周期的批判性评价与分析

团队生命周期的批判性评价与分析

团队生命周期的批判性评价与分析摘要: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我们可以将团队从初创到解散的发展过程视为一个团队的生命周期。

在这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团队成员的表现及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本文试图找出协调团队矛盾,促进团队持续稳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理论;团队生命周期;批判性分析1.团队生命周期1.1组建期团队刚刚成立,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团队成员士气高涨,但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比较陌生,在团队工作过程中缺乏合作意识,缺乏团队信任,同时在团队中任务与分工不明确,管理机制不成熟,依靠团队领导的权威管理下属员工。

另一方面团队成员刚刚加入团队,对团队的工作任务目标缺乏了解,许多团队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从而工作效率较低。

组建期是团队生命周期的开始,这一时期主要目标是让成员明确认识工作任务及目标。

1.2震荡期当团队处于震荡期时,内部矛盾与冲突频频发生。

团队成员会在此阶段表现出不认同团队的行为,挑战团队已经建立的规则制度,加之团队个体之间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团队信任,导致团队成员关系紧张,冲突频发。

同时,团队成员在完成团队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挫伤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也逐渐消失殆尽,缺乏团队凝聚力,因此,团队工作绩效极低,员工冲突矛盾不断。

此时的团队任务主要目标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増强团队信任,使团队成员逐渐适应和熟悉团队的任务与具体分工,同时明确各自价值所在。

1.3规范期在团队经过震荡期之后,团队成员之间变得更为了解,团队氛围较为和谐,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信任也已经逐步建立,个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基本形成,团队向私力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成员个人工作效率提升,团队管理日益完善,团队发展趋于平稳,团队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1.4执行期在此阶段中团队成员已明确自己的工作角色与团队的工作目标,团队信任已充分建立,团队成员形成对团队的组织承诺,为了完成团队目标而努力工作。

一张纸的生命周期评价

一张纸的生命周期评价

一张纸的生命周期评价引言:在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应担更加注重产品带来的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清洁生产工具,我们通过对一张纸的生命周期评价,细化他对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影响。

在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依据国际标准ISO14040:1997,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为四个基本步骤:(1)目标的定义与确定范围,研究目标界定为一张纸的资源、能源、环境排放清单(2)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是LCA方法的最重要环节。

主要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数据。

对电池的生命周期清单进行分析。

(3)影响评价,从清单数据构成来看,所涉及的环境影响类型包括哦:不可再生资源,温室效应,光化学影响潜力,酸化影响,富营养化,水体污染,人体毒性。

(4)影响解释。

对于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报告从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类型贡献大小和主要污染物生产环节角度进行论述。

1 目的的定义与确定范围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干电池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其环境影响,目的在于分析纸张各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回收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类别,确定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类别。

纸张的生产过程分为:剥去树皮——压成小片——煮成烂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压成纸张。

2清单分析。

LCA主要是考虑纸张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获取,生产,销售,使用以及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本文以普通纸张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简单矩阵方法,定性评价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影响。

这种方法是美国田纳西大学的Graedel 等推荐。

本文采用了7个环境要素,见下表,评价时根据环境影响程度,首先对5个阶段打分,然后对每个阶段中的环境要素打分(以0~10之间的数字表示),对环境负载最大的区10,环境负载最小的区0.采用专家咨询法打分。

计算和评价各环境要素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权重值。

3影响评价从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原材料获取,生产销售所占的权重最大,而是用阶段和废弃阶段较小,在7个环境要素中,噪声所占的权重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周期评价摘要: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技术和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的出现是由于需要调查、生产与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与过程中整个体系潜在的环境影响。

它已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法结构,能够评价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原则,生命周期影响评价一、背景与定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入自然生态环境的废物和污染物越来越多,超出了自然界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同时工业化也将使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其恢复能力,进而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有一种方法对其所从事各类活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有一个彻底、全面、综合的了解,以便寻求机会采取对策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确定满足环境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案需要指导改善措施下使用能够量化开发产品环境绩效的工具。

此外,只有对产品生命周期持系统观念才可确保这些措施减少对环境的风险,并避免简单地将环境影响从一个生命周期阶段转移到另一个生命周期阶段。

于是,就产生了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Assessment简称LCA)是指“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具体包括互相联系、不断重复进行的四个步骤: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二、生命周期评估的前提与简介(1)LCA最基本的定义是SETAC提案的一个简要总结,可被理解为“投入、产出,以及产品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IS014040,1997)。

这个方法的结构基于以下几个前提:1.从“摇篮到坟墓”的观点分析产品系统基本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生命周期的方法在前几讲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讨论。

3.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是基于多方面的,它评估了所有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可能是因为产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4.对活动的评价和比较是与一个功能单位相关的,因此符合相同功能产品的等价原则(即,要求初步定义参考功能单位,量化产品系统性能单位)。

(2)1、产品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制作—包装运销—产品使用—再生处置。

2、相关环境问题分为5类:原材料选择—能源消耗—固体废料—废液排放—废弃排放。

三、LCA原则(1)一个完整的LCA有四个原则: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应用目的、特点。

(2)评估对象: LCA方法着眼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这与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等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要求考虑各种产品系统或服务系统造成的环境影响,而不是评估空间意义上的环境的质量。

其次,LCA的评估范围要求覆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而不只是产品寿命周期中的某个或某些阶段。

Life Cycle的概念是LCA方法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产品环境影响的基础,是得出正确结论和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

也正是由于Life Cycle概念在整个方法中的重要性,这个方法才以Life Cycle来命名。

评估对象的角度来说,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方法。

(3)评估方法:LCA主要思路是:通过收集与产品相关的环境编目数据,应用LCA定义的一套计算方法,从资源消耗、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产品的环境影响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和寻找改善产品环境表现的时机与途径。

其中环境编目数据,就是在产品寿命周期中流入和流出产品系统的物质。

物质流既包含了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消耗的所有资源,也包含所有的废弃物以及产品本身。

LCA的评估是建立在具体的环境编目数据基础之上的,这也是LCA方法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实现LCA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必要保证,是进行量化计算和分析的基础。

在LCA标准中,详细地定义了具体的评估实施步骤,它包括如下4个组成部分:目标和范围定义(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编目分析(Life Cyclelnventory Analysis,LCl)环境影响评估(Life Cycle lmpact Assessment,LCIA)解释(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4)应用目的:不同的主体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可以实施LCA评估或引用LCA评估结论。

在SETAC和ISO的文件中列举了一些LCA方法的作用,例如:①帮助提供产品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尽可能完整的概貌;②促进全面和正确地理解产品系统造成的环境影响;③为关注产品或受产品影响的相关方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奠定基础;④向决策者提供关于环境的有益的决策信息,包括估计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寻找改善环境表现的时机与途径、为产品和技术选择提供判据等。

LCA方法鼓励各种组织,尤其是企业,将环境问题结合到他们的总体决策过程中。

通过LCA方法,并与其他的环境管理工具相互补充,帮助更好地理解、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可以在以下的时机实施LCA:①在产品决策中提供辅助信息;②在产品或技术的设计或再设计时提供与环境相关的帮助;③在产品的环境声明中或实施环境标识计划时;④在制定企业的环境战略计划和政策时;⑤在企业与公共关系沟通的过程中。

(5)LCA的特点:与其他的行政和法律管理手段不同,LCA方法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有着自身的特点。

首先,LCA方法不是要求企业被动地接受检查和监督,而是鼓励企业发挥主动性,将环境因素结合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LCA方法并不具有行政和法律管理手段的强制性。

尽管这样,LCA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大行其道,这一方面是由于LCA在产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环境保护思想深入发展的结果。

其次,LCA评估建立在Life Cycle概念和环境编目数据的基础上,从而可以系统地、充分地阐述与产品系统相关的环境影响,进而才可能寻找和辨别环境改善的时机和途径。

这体现了环境保护手段由简单粗放向复杂精细发展的趋势。

四、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1) LCIA是根据清单分析(LCI)过程中列出的要素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LCIA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清单分析过程中列出的要素进行分类;·运用环境知识对所列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出系统各环节中的重大环境因素;·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3) LCIA针对环境影响评估,揭示资源消耗与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排污的后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评价的困难在于确定存在于生命周期执行期间的行为与这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这些环境影响(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有毒物质,资源枯竭等等)分为地方、区域或全球性影响,并被理解为影响类别。

(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步骤:分类、特征化、归一化、分组、加权数。

五、案例分析—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成本:正如一般投资一样,在试图把建筑物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时,必须考虑所涉及的费用。

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正正能够计算和提供兴建建筑物,以及在其使用年限内的操作和维修这两方面的现时和日后所需开支的现值。

计算生命周期成本,有助评价现时为了改善建筑物表现(例如能源效益或物料耐用程度)而作出的额外投资和和比较以后能够节省的款项,以方便有关人士作出投资决定和方针。

五、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领域及局限(1)应用领域: ISO参考标准表明了LCA应用的广度和各个领域。

LCA在不同背景下可对从产品开发到环境政策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作用。

在产品开发中,LCA被用于识别一个机会,以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绩效。

在产品开发中,目标是生产体系的分析和改善还有不同系统间的比较,LCA可帮助确定检查解决方案的环境评价。

它还可帮助确定最佳设计战略和标准,选择最有效的(从环境角度看)替代方案;发现最清洁的技术。

关于环境政策规划,在单一工业活动层面和政府层面,LCA在决策中是最有效的工具;它可用于确定复杂系统的环境评价,产品的环境危害,以及确定每个具体问题所应采取的最佳战略。

(2)局限性:与此广阔前景相反,应注意到LCA一些重大的限。

虽然目前可认为它是可用来评估产品环境绩效最有效的工具,多数问题可归因于它的方法,但其局限性仍未得到完全解决:1.每个LCA基础上的初步假设(例如:定义系统边界,选择信息来源,以及确定检查影响类别)都是主观的,并且对评价的最终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2.清单合并阶段基础上的大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不确定性可限制整体分析技术的可靠性。

3.LCI和LCIA阶段下的模型和过程都受到进一步的假设和缺陷的限制,这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很难控制。

LCI阶段中时间和空间的缺乏导致影响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4.由于这些局限性,针对扩大LCA潜力作了许多努力。

一些更加重要的结果将在以下章节中考虑。

然而,ISO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建议仍然有效:“LCA研究中开发的信息应被用于更加全面的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或用于理解广泛的或一般的交易中”六、前景与展望LCA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不仅对当前的环境冲突进行有效的定量化分析评价,而且对产品及其“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

因而是“面向产品的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持工具。

它不但为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信息(目前LCA主要应用于生态标志、包装废弃物减量化、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等方面,将来这一活动还广泛地应用于制定政策法规和刺激市场),因此当前国际社会各个层次都十分关注生命周期评价。

七、总结生命周期评价的出现是由于需要调查、生产与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与过程中整个体系潜在的环境影响。

它已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法结构,能够评价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例如:资源枯竭,毒理学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压力,臭氧层消耗,酸化,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

资源与排放的量化与分配和环境影响转化为清单数据的阶段,构成了最完整的方法,以评估基于整体问题的产品的总体影响——需要一个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生命周期评价在不同背景下,从产品开发到环境政策规划都是一个有效的支持。

尤其是产品的开发,它可帮助审查确定环境影响的解决方案,确定最佳设计战略和标准,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ISO标准明确提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信息开发应该作为一部分被用于更加全面的综合决策过程中,或用于广泛的理解或一般的交易。

八、参考文献1.郭伟祥。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通信产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现代电信科技。

2009.1:22~252.ISO1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