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的基本形态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美的存在形态与表现形态教学课件
![美的存在形态与表现形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ff7d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9.png)
(3)生产劳动美: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体现的美,包 括生产活动美、生产工具美、劳动产品美等方面;
(4)社会变革美:是指人们在从事推动历史前进的变 革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美。
3、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最典型的美的 存在形态
(1)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①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②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③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b、作品以丑为题材,但因艺术家真实地展现出丑的事物必须被 历史抛弃的命运,以否定的态度对其加以表现,并通过这样 的表现寄寓了美的理想,从而使丑的题材具有审美价值,如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
C、作品以某种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 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欣赏的外观,其中丑 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如波德莱尔《恶之 花》的某些诗篇。
(4)艺术中的崇高 ①艺术中的崇高是对自然中和生活中崇高进行反映和
创造的产物。宏伟、规模大、巍峨是反映在艺术中 的崇高的典型形式。
②崇高在艺术中的表现:a、对现实中崇高客体的集中表现,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和自然景观的崇高; b、艺术作品容量、艺术结构形式的壮美; c、艺术家的博大情怀。
③崇高的来源:a、崇高之美所由产生的心理根源是人类理想
从有限向无限扩张的需求,是理想和需求的无限性; b、崇高之美是一种伟大之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突出的显现; c、崇高美的产生和存在更具有痛苦和悲壮的历程,丑恶的伴随
更能突现崇高的价值; d、艺术中的崇高来源于客体的崇高品性和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相
互结合。
2、优美 (1)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①在审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审美对象都可以划分为
(1)技术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典型的有 “自然派”和“社会派”两个美学派别, “社会派”又分为两种意见,“生产派”影响最大。
(4)社会变革美:是指人们在从事推动历史前进的变 革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美。
3、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最典型的美的 存在形态
(1)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①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②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③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b、作品以丑为题材,但因艺术家真实地展现出丑的事物必须被 历史抛弃的命运,以否定的态度对其加以表现,并通过这样 的表现寄寓了美的理想,从而使丑的题材具有审美价值,如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
C、作品以某种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 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欣赏的外观,其中丑 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如波德莱尔《恶之 花》的某些诗篇。
(4)艺术中的崇高 ①艺术中的崇高是对自然中和生活中崇高进行反映和
创造的产物。宏伟、规模大、巍峨是反映在艺术中 的崇高的典型形式。
②崇高在艺术中的表现:a、对现实中崇高客体的集中表现,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和自然景观的崇高; b、艺术作品容量、艺术结构形式的壮美; c、艺术家的博大情怀。
③崇高的来源:a、崇高之美所由产生的心理根源是人类理想
从有限向无限扩张的需求,是理想和需求的无限性; b、崇高之美是一种伟大之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突出的显现; c、崇高美的产生和存在更具有痛苦和悲壮的历程,丑恶的伴随
更能突现崇高的价值; d、艺术中的崇高来源于客体的崇高品性和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相
互结合。
2、优美 (1)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①在审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审美对象都可以划分为
(1)技术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典型的有 “自然派”和“社会派”两个美学派别, “社会派”又分为两种意见,“生产派”影响最大。
四肢和躯干美体型美ppt课件
![四肢和躯干美体型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bcdf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a.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形成方形,肌肉宽大、 肥厚、富有弹性,在大转子内侧有一道 明显的“臀沟”。这是男性臀部力度和 健美的象征,男性臀部以丰满、鼓胀、 富有弹性和立体感的肌群,显示出男性 强健的力感和阳刚之气。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胸部美
➢男性的胸部有发达的胸大肌,显示出伟 岸之气;
➢女性的胸部由于乳房的皮下脂肪丰富、 肌肤细腻、富有弹性和曲线美而成为女 性形体美的主要特征之一。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肩部美
➢ 男性的肩部以宽大为美,宽大的肩是三角肌 和斜方肌发达健美的标志,而三角肌和斜方 肌的健美则体现出男性“倒三角”的健美体 型。
➢ 女性多为溜肩,肩部显得柔嫩丰润,在穿露 肩的礼服时,圆润凝脂的双肩更增添了女性 独有的曲线玲珑之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颈部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颈部美
大腿和小腿的形态美学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课件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f7eec902020740bf1e9b9b.png)
• 3. 它又是一种基本形式:不和谐。
• 4. 它的基本价值:认识、超越荒诞。
• 表现荒诞,是为了超越荒诞。 • 荒诞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性
的扭曲无以复加的后果。 • 荒诞感的出现,表明人已经自觉到世界存在的混乱以及生
命意义的丧失。 • 征服超越荒诞,成了全人类的大事。
第三、在审美的境界上追求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 一的“天”具有“宇宙自然”、“天子”、“天理”等 多种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各有不同。《乐记》讲: “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也者,天地之和也”。这里 的“天地”可以指本然的天地,也可以指宗法制度;这 里的“乐”可以指艺术作品,也可以指人的本体之乐。 “天人合一”这是儒家追求的形而上境界,也是中和之
周梦蝶禅诗欣赏
逍遥游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子
• 绝尘而逸。回眸处 乱云翻白,波涛千起; 无边与苍茫与空旷 展笑着如回响 遗落于我踪影底有无中。
从冷冷的北溟来 我底长背与长爪 犹滞留着昨夜的濡湿; 梦终有醒时—— 阴霾拨开,是百尺雷啸。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课件
我们在欣赏北京的故宫时感到的是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中 和之美;面对着西方高耸的哥特式大教堂我们感到的却 是体现着神人合一的信仰与超越之美;读《唐·吉柯德》 我们常常会为主人公的奇特的行为忍俊不禁,读《红楼 梦》我们则为“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而感到悲哀凄凉; 面对着安格尔的《泉》我们感到的是一种恬静的优美, 而面对着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我们感到的是怪异与 丑;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让人感受到人物 内在一种不可压制的激情与力量就要爆发的悲壮与崇高, 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则让人感受一种无法理喻没 有意义的荒诞……审美现象是千姿百态,为了更好地从 理论上把握它们,人们把审美现象归结为诸如优美、崇 高、喜剧、悲剧等等一些大的审美类型或审美范畴。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课件
![第五章美的形态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4d22f6a5e9856a57126046.png)
• 昨日已沉陷了, 甚至鲛人底雪泪也滴干了; 飞跃呵,我心在高寒 高寒是大化底眼神 我是那眼神没遮拦的一瞬。
不是追寻,必须追寻 不是超越,必须超越 云倦了,有风扶着 风倦了,有海托着 海倦了呢?堤倦了呢?
以飞为归止的 仍须归止于飞。 世界在我翅上 一如历历星河之在我胆边 浩浩天籁之在我肋下……
第二节 西方 现代主义的基本审美形态(荒诞)
第三、在审美的境界上追求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 一的“天”具有“宇宙自然”、“天子”、“天理”等 多种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各有不同。《乐记》讲: “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也者,天地之和也”。这里 的“天地”可以指本然的天地,也可以指宗法制度;这 里的“乐”可以指艺术作品,也可以指人的本体之乐。 “天人合一”这是儒家追求的形而上境界,也是中和之
• 3. 它又是一种基本形式:不和谐。
• 4. 它的基本价值:认识、超越荒诞。
• 表现荒诞,是为了超越荒诞。 • 荒诞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性
的扭曲无以复加的后果。 • 荒诞感的出现,表明人已经自觉到世界存在的混乱以及生
命意义的丧失。 • 征服超越荒诞,成了全人类的大事。
玄妙之美给人的美感,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美 感,其中包含着欣赏者突破有限,通向无限的超越感。中国传统的山水 画与古典园林可以说最能体现这种玄虚之美。中国山水画讲究 “无画处 皆成妙境”。中国园林则讲究虚实相生,讲究“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玄虚之美,既包含着欣赏者意识到有限而产生的愁怅,又具有因与“与 道合一”而获得的“至美至乐”
作为审美范畴的中和之美,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第一、情理上讲究适中合度。孔子论乐主张“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中庸》认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乐记》认为,最好的音乐不是隆盛的音乐,先王作乐 的目的不是为了放纵人们的情欲,而是要使之平和,从 而去维护政治和道德秩序的;《诗大序》也要求诗要 “发乎情,止乎礼义”,有利于人伦教化;中和之美, 重情,好重理,强调文学艺术在思想情感上要做到情理 (礼)的合一交融,认为只有这样才有益于社会的秩序
美的表现形态PPT精选文档
![美的表现形态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3189638f46527d3250ce047.png)
是朗吉弩斯《论崇高》一书 。
作者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有五 个方面: 庄严伟大的思想、 慷慨激昂的感情、 辞格的藻饰、 高雅的措辞 尊严的结构
10
(2)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 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博克。 从外在形式和心理情绪两个方面,对比了优 美与崇高的不同。 他说: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 或危险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 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 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 来源。
39
(2)幽默。 幽默不同于讽刺。
它不仅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而且也反映 生活中的肯定现象;
讽刺较严厉,幽默较轻松; 讽刺较辛辣,幽默较温和; 幽默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同情的苦笑,或
戏弄的讥笑,讽刺则是笑中带怒,或笑中带 刺。
40
41
42
官 员 娱 乐 , 别 拿 工 作 当 幌 子
本质和无价值形式, 以激起人们最后 埋葬它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喜剧的最基 本特征。 第二,笑是喜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第三,夸张也是喜剧的重要表现形式。
夸张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38
3、喜剧的类型。
(1)讽刺。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 一种是对敌人的揭露和批判,一种是人民内部某 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提出批评。
[根据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有三种类型悲剧:命运
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 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2、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一种是旧制度与新生世界的冲突; 一种是旧事物之间的冲突 3、小人物的悲剧。
35
思考题:用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来分析 悲剧作品. 例如《俄狄浦斯》 中国有没有悲剧作品?
32
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悲剧的矛盾冲突 。
作者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有五 个方面: 庄严伟大的思想、 慷慨激昂的感情、 辞格的藻饰、 高雅的措辞 尊严的结构
10
(2)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 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博克。 从外在形式和心理情绪两个方面,对比了优 美与崇高的不同。 他说: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 或危险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 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 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 来源。
39
(2)幽默。 幽默不同于讽刺。
它不仅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而且也反映 生活中的肯定现象;
讽刺较严厉,幽默较轻松; 讽刺较辛辣,幽默较温和; 幽默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同情的苦笑,或
戏弄的讥笑,讽刺则是笑中带怒,或笑中带 刺。
40
41
42
官 员 娱 乐 , 别 拿 工 作 当 幌 子
本质和无价值形式, 以激起人们最后 埋葬它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喜剧的最基 本特征。 第二,笑是喜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第三,夸张也是喜剧的重要表现形式。
夸张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38
3、喜剧的类型。
(1)讽刺。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 一种是对敌人的揭露和批判,一种是人民内部某 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提出批评。
[根据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有三种类型悲剧:命运
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 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2、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一种是旧制度与新生世界的冲突; 一种是旧事物之间的冲突 3、小人物的悲剧。
35
思考题:用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来分析 悲剧作品. 例如《俄狄浦斯》 中国有没有悲剧作品?
32
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悲剧的矛盾冲突 。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PPT课件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bfc781ba1aa8114431d9fd.png)
2、美的形式也离不开美的内容,内容发展变化 了,形式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3、美的形式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形式的优劣 影响 以至制约着内容的表达。
4、美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互相转化。
.
2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
一、形式美的概念
广义:指美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 审美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 形式。
.
20
(四)节奏韵律
节奏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在艺术活动中,节奏表现得更为明显,节 奏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共同具有的要素。 音乐的节奏表现为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 舞蹈的节奏表现为形体动作的变化,诗歌 的节奏表现为音韵的律动。节奏还表现在 自然事物中,譬如寒暑易接、四时代序是 时令的节奏;高山低谷,岭脉蜿蜒,这是 地壳的节奏。
(一)整齐一律
指同一形状、同一色彩、同一声 音的反复出现而无变化。这是最初级 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如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湖面(色彩的整齐美);农民 插秧左右前后各成行(形状的整齐 美)。整齐一律,能体现事物井然有 序,并表示出一定的气势,给人规范 和庄重感,但因为缺少变化而显得单 调和呆板。
.
16
(二)比例匀称
比例指一个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平时所说的“匀 称”就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什么样的 比例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呢?那就是毕达哥 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比”。即宽与长的 比为a:b=(a+b):a。实际上大约五比三。一 般书籍、报纸都采用这种比例。突出的比 例失调,便会产生畸形。
.
17
.
4
(一)色彩:
色彩是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亮的 不同而出现的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颜色现象。它是形式美的重要构成因 素。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 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第三章 美的形态 美学 教学课件
![第三章 美的形态 美学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bdd4d0647d27284a735134.png)
石捍水,石能予水以声,而能为琴为瑟,为歌为呗。”
• 倘若在综合体中某一项或某几项因素有所变 化,就会使全局整体美改观。
• 二是自然美大都要受时令气候和自身消长的 制约。寒来暑往,潮起潮落,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
永恒规律,春风杨柳终将为败叶秋霜所代替,彩霞 满天骤然就会雷电交加。时令,气候可以说是自然 界的主宰,谁也摆脱不了它的左右。“明媚鲜艳能 几时,风刀霜剑严相逼。”自然景物的美丑、妍媸、 浓淡、艳素,无不受它的影响。
三、社会美的体现
• (一)人的美 • (二)劳动美
(一)人的美
• 1.“人的美”的涵义 • 2.“人的美”的特点 • 3.“人的美”的表现
1.“人的美”的涵义
• 人的美是指人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远离动物性而形成 发展和完善的那种人性、人格精神和人体和谐共同呈现 的整体形象的美。
2.“人的美”的特点
•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但只有“理应如此 的生活”(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我们所理解和希 望的生活”(体现人类进步理想和愿望)、“使人怀念 的生活”才是美的。即只有体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 生活才具有审美价值。
• 基于以上,社会美有这样三方面涵义: • 1.只有体现人类进步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一)以内容取胜,重在内容的美
• 与社会美的内容相比,社会美的形式则往往是个别 的,被限定的,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也缺乏审美观 照意义。这使社会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内容的美。
(二)直接现实性
• 社会美产生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着,有直接现实 性,是鲜活而生动的审美对象。这种直接现实性一方 面产生着现实功利,一方面又受时空限制。现实功利 使它产生社会效应,而时空限制,又使它不能充分满 足人的审美需求,因而对社会美的观照,既应注意其 现实效应,又必须同社会美、艺术美相比,自然美从总体看有其相对 的稳定性、持久性。因为大自然的生命力极其顽强, 日月、山水等无机体往往千万年而不显其变;有生 命的动植物代代相传,也有相当的遗传性。然而从 特定的时空看,自然美又时时、处处在发生着或强 或弱、时隐时显的变化。一朵花从含苞欲放到衰败 凋落,正是美的生命过程。同一条河流,一年四季 的水势、流量、清浊、缓急都不同,春水汹涌,夏 水浩荡,秋水澄清。不但四季面貌不同,就是同一 天里,晨曦与黄昏、雾天与晴日也不同,因而激发 人的美感也有差异。
• 倘若在综合体中某一项或某几项因素有所变 化,就会使全局整体美改观。
• 二是自然美大都要受时令气候和自身消长的 制约。寒来暑往,潮起潮落,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
永恒规律,春风杨柳终将为败叶秋霜所代替,彩霞 满天骤然就会雷电交加。时令,气候可以说是自然 界的主宰,谁也摆脱不了它的左右。“明媚鲜艳能 几时,风刀霜剑严相逼。”自然景物的美丑、妍媸、 浓淡、艳素,无不受它的影响。
三、社会美的体现
• (一)人的美 • (二)劳动美
(一)人的美
• 1.“人的美”的涵义 • 2.“人的美”的特点 • 3.“人的美”的表现
1.“人的美”的涵义
• 人的美是指人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远离动物性而形成 发展和完善的那种人性、人格精神和人体和谐共同呈现 的整体形象的美。
2.“人的美”的特点
•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但只有“理应如此 的生活”(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我们所理解和希 望的生活”(体现人类进步理想和愿望)、“使人怀念 的生活”才是美的。即只有体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 生活才具有审美价值。
• 基于以上,社会美有这样三方面涵义: • 1.只有体现人类进步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一)以内容取胜,重在内容的美
• 与社会美的内容相比,社会美的形式则往往是个别 的,被限定的,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也缺乏审美观 照意义。这使社会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内容的美。
(二)直接现实性
• 社会美产生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着,有直接现实 性,是鲜活而生动的审美对象。这种直接现实性一方 面产生着现实功利,一方面又受时空限制。现实功利 使它产生社会效应,而时空限制,又使它不能充分满 足人的审美需求,因而对社会美的观照,既应注意其 现实效应,又必须同社会美、艺术美相比,自然美从总体看有其相对 的稳定性、持久性。因为大自然的生命力极其顽强, 日月、山水等无机体往往千万年而不显其变;有生 命的动植物代代相传,也有相当的遗传性。然而从 特定的时空看,自然美又时时、处处在发生着或强 或弱、时隐时显的变化。一朵花从含苞欲放到衰败 凋落,正是美的生命过程。同一条河流,一年四季 的水势、流量、清浊、缓急都不同,春水汹涌,夏 水浩荡,秋水澄清。不但四季面貌不同,就是同一 天里,晨曦与黄昏、雾天与晴日也不同,因而激发 人的美感也有差异。
最新第三章美的形态之艺术美ppt课件
![最新第三章美的形态之艺术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df806cfd0a79563c1e72f6.png)
第三章美的形态之艺术美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
一、什么是艺术
作品
什么是作品
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
艺术是 什么
作 品
公共场所/在教堂/住宅—建筑/雕塑作品—艺术作
真 正
品被人收集起来。
起 支
我们从这些作品从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
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 问 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 题
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
配 作
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
用 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并无二致。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模仿说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表现说
华兹华斯/托尔斯泰
西方对于 艺术的本 体的看法
形式说
贝尔/朗格/ 俄国形式主义
惯例说
迪基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本病属中医学的“牛皮癣”、“顽癣”、“摄领疮” 范畴。认为多与情志不遂、风热侵袭、过食辛辣等因 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络脉,与肺、肝关系密 切。基本病机是风热外袭或郁火外窜肌肤,化燥生风, 肌肤失养。
【辨证要点】
主症 好发于颈后、肘、腘、骶、踝等部位,初起瘙痒而无皮疹, 反复搔抓后皮肤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日久局部皮肤增厚、 粗糙,呈皮革样苔藓样变。
本病多与素体肝肾不足或脾胃虚弱、情志不遂、思 虑太过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头部毛发,与肝、肾 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精血亏虚或气滞血瘀,血不养 发。
西医学中,对斑秃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高级神 经活动障碍有关,多由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 失调,毛发乳头供血障碍,致使毛发营养不良而发病。
【辨证要点】
艺术的本质就应该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人们认为艺术是与美的东西或美有关的,与真理不相干。 谢赫的六法,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马致远天净沙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
一、什么是艺术
作品
什么是作品
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
艺术是 什么
作 品
公共场所/在教堂/住宅—建筑/雕塑作品—艺术作
真 正
品被人收集起来。
起 支
我们从这些作品从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
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 问 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 题
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
配 作
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
用 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并无二致。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模仿说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表现说
华兹华斯/托尔斯泰
西方对于 艺术的本 体的看法
形式说
贝尔/朗格/ 俄国形式主义
惯例说
迪基
第三章 审美形态——艺术美
本病属中医学的“牛皮癣”、“顽癣”、“摄领疮” 范畴。认为多与情志不遂、风热侵袭、过食辛辣等因 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络脉,与肺、肝关系密 切。基本病机是风热外袭或郁火外窜肌肤,化燥生风, 肌肤失养。
【辨证要点】
主症 好发于颈后、肘、腘、骶、踝等部位,初起瘙痒而无皮疹, 反复搔抓后皮肤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日久局部皮肤增厚、 粗糙,呈皮革样苔藓样变。
本病多与素体肝肾不足或脾胃虚弱、情志不遂、思 虑太过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头部毛发,与肝、肾 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精血亏虚或气滞血瘀,血不养 发。
西医学中,对斑秃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高级神 经活动障碍有关,多由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 失调,毛发乳头供血障碍,致使毛发营养不良而发病。
【辨证要点】
艺术的本质就应该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人们认为艺术是与美的东西或美有关的,与真理不相干。 谢赫的六法,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马致远天净沙
美学概要—美的基本形态(医学美学课件)
![美学概要—美的基本形态(医学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0e38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6.png)
艺术美的本质
• 艺术美源于生活 • 艺术美就是艺术
形象之美
艺术美的特征
普遍性与 典型性
情感性
审美性与 情趣性
形象性与 感染性
客观性与 主观性
艺术美与现实美比较
1.现实美分散,艺术美集中 2.现实美复杂,艺术美纯粹 3.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加稳定
艺术美的审美价值
• 1.艺术的审美价值 • 2.欣赏艺术美的认知
自然美的分类
一类存在于未 经人类劳动改 造过的自然物 和自然现象
另一类则是经过人 类劳动加工的自然
物和自然现象
1
2
自然美
自然美的奇险美
自然美的特性
自然性 象征性 联想性
自然美 的特性
多样性 形式美
• 自然美的自然性——张掖丹霞
自然美的象征性
• 自然美的联想性——九寨 沟,情人心碎的眼泪
自然美的欣赏
第二章 美学概要
第三节 美的基本形态
科学美
• 科学美是指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 发明和发现活动中的美。它是美的一 种高级形式,只有人类审美心理、审 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性思 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 才得以产生。
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 1.科学存在美 • 2.科学与美学的对立统一
科学美的特征
第二章 美学概要
第三节 美的基本形态
美的基本形态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科学美
自然美
• 自然美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 定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物或现象本身 之美,是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 的美感。
自然美——草原
自然美——大海
自然美——黄河
自然美——断桥残雪
自然美的产生
• 自然美与人类实践和生活有着密切的 联系,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 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实 践的产物。
《美育基础》之美的基本形态精讲教学课件
![《美育基础》之美的基本形态精讲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ff51e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b.png)
比如芙蓉花,水仙花,荷花,青山绿水, 秋江如炼,雨后青山等等,都具有一种 清秀美。
芙蓉花、水仙花、荷花——清秀美
文艺作品中陶渊明的田园诗,
王维的山水诗等都是清秀美的典型佳作。
归园田居
• 少无适俗韵, • 误落尘网中, • 羁鸟恋旧林, • 开荒南野际, • 方宅十余亩, • 榆柳荫后檐, • 暧暧远人村, • 狗吠深巷中, • 户庭无尘杂, • 久在樊笼里,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清秀的特征——淡雅自然,简朴素淡, 无斧凿痕迹,犹如“清水出芙蓉”。
清秀是一种静态美,它不以灵活多变取 胜,而以恬静 淡 雅 取胜。
• 3、稳定性 • ①确定(明确)性 • ②评价尺度相对稳定
• 艺术美
• 艺术要素与艺术定义
• 艾布拉姆斯(美国)的艺术四要素: 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
• ◆艺术五要素:
• ①艺术作品:符号——生命符号——表 现性的生命符号
• ②读者(观众):感知能力、体验能力、
领悟能力
“接受美学”(姚斯等)
• 文艺作品中唐代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 被认为是艳丽美的代 表作。
• 它描绘了五彩缤纷, 景物交错,相互辉映, 景色瑰丽,光彩夺目, 迷离变幻,情感浓郁, 复杂多变的“春江花 月夜” 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芙蓉花、水仙花、荷花——清秀美
文艺作品中陶渊明的田园诗,
王维的山水诗等都是清秀美的典型佳作。
归园田居
• 少无适俗韵, • 误落尘网中, • 羁鸟恋旧林, • 开荒南野际, • 方宅十余亩, • 榆柳荫后檐, • 暧暧远人村, • 狗吠深巷中, • 户庭无尘杂, • 久在樊笼里,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李清照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清秀的特征——淡雅自然,简朴素淡, 无斧凿痕迹,犹如“清水出芙蓉”。
清秀是一种静态美,它不以灵活多变取 胜,而以恬静 淡 雅 取胜。
• 3、稳定性 • ①确定(明确)性 • ②评价尺度相对稳定
• 艺术美
• 艺术要素与艺术定义
• 艾布拉姆斯(美国)的艺术四要素: 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
• ◆艺术五要素:
• ①艺术作品:符号——生命符号——表 现性的生命符号
• ②读者(观众):感知能力、体验能力、
领悟能力
“接受美学”(姚斯等)
• 文艺作品中唐代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 被认为是艳丽美的代 表作。
• 它描绘了五彩缤纷, 景物交错,相互辉映, 景色瑰丽,光彩夺目, 迷离变幻,情感浓郁, 复杂多变的“春江花 月夜” 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367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6.png)
• B、黄金分割:一条线段分为长短 两部分,长与短之比,正好等于 全长与长之比,也叫“中外比”, 比值为1.618:1
《崇拜耶稣》
•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分 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构图 中被用来划分画面和安排视觉中 心点。画面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 按下列公式寻找:用0.618 乘以 画布的宽,就能得到竖向分割线, 用0.618乘以画布的高,就能得到 横向分割线。用上述方法共能得 到四条分割线,同样也得到四个 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常被画家 用来安排画面的主要物象,使之 形成视觉中心点。如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开兹的《崇拜耶稣》,其 中小耶稣的头部正好处在黄金分 割线的一个交叉点上
间恰当的数量关系。匀称是指一个事物各个部分比例 恰当的状态。匀称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 比例中的数量关系主要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 积等,通过大小、长短、轻重等质与量的差异显示出 来。如不同线条之间的长度比;不同色彩之间的面积 比;不同形体之间的体积比
• 比例合乎常规的事物就具有适度和谐的形式美;反之, 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畸形。
形状,实际上是一个面。点可以组成线、面。点、线、 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体。
B、线条的重要性:指线条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 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线条美是一切造型美的基础, 可以说线条是形体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符号。
直线——坚硬、平衡、力量
曲线——柔和流畅、灵活多变,动态感
折线——突转、断续、变向
•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
①整齐一律:是指各种物质材料的感性因素 按相同的方式组合而形成量的关系的重复一 致、整齐划一,即同一种形状、同一种色彩、 同一种音响整齐重复出现而无明显的差异和 对立。——单纯感、庄重感、规整感、气势 (单调、呆板、沉闷)
第三讲 美的形态
![第三讲 美的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af68161a6c175f0e7cd137f5.png)
3、形式美的要素
形式美的构成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的组合规则 1)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A、色彩 光波 400毫微米~~~760毫微米 B、形状 点、线、面、体
C、声音
声波
20~~~~20,000次/秒
3、形式美的要素
1、色彩—— 色的本质 :物 体对色光吸收或 反射的结果。 人类生活中的 特殊语言。
四、形式美的规律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在一条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 侧包含着大体均等的形式构成因素。如动物和人 的身体、植物的叶脉、物与水中的倒影等,都因 其对称而显得美。 均衡是中轴线两侧的形体、色彩等不必完全 等同或一致,只要在量上大体相当即可。同对称 相比,均衡更富于变化,形式上也更灵活自如。 整齐一律和对称均衡都是涉及量的关系的形 式规律,前者强调量上的单纯一致,后者则强调 在量的差异中显示出一致。二者都包含稳定、秩 序的意思,但对称均衡比整齐一律显得更为灵活 多变。
韵律的形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连续韵律: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 的一种韵律。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则的逐渐增 减所产生的韵律。 交错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纵横穿插或交错而产生的 韵律。 起伏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而产生的韵律,动 感强烈。
5、对比和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在要素间强调异性和共性,以达到变化 和统一的形式法则。 对比:是取得变化的手段,通过强调差异性,突出个 性,它的审美效果是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如声音中 的噪与静、色彩中的黑与白等对比是对立因素造成的和谐, 其特点是在统一中趋于差异。 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通过强调共性,加强同质要 素间的联系,使对象获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它的审美 效果是融合、协调。如色环中邻近的颜色就是调和色。调 和是由非对立因素造成的和谐,其特点是在差异中保持一 致。对比一般是由两种差异较大或在质上不同的形式因素 并列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和喜剧的产生,同样与人类精神心理相反相成 的辩证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既有端重仁慈 怜惜 同情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肃然内敛式的庄敬 深沉肃穆悲悯的内心情感的需求指向;又有恣意放 荡嘲弄调侃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轻松开怀式的幽 默戏谑忘忧相悦的内心情感的需求指向。事物的特 性吻合前一种需求指向,形成悲剧之美;事物的特 性吻合后一种指向,形成喜剧之美。
由此可以推知:人类可以按自身认可为好的意向去 构建戏剧乃至所有的精神产品,使其形成艺术之美; 人类也可以将意愿正方向指向物化“凝固”在产品 中,使 其形成劳动产品之美。马克思说:人可以按 美的规律建造。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去分析,这可理 解为:人可以按照人自己认可为好的意念指向去建 造。由此看来,戏剧、建筑、音乐、文学以及产品 之美,其身即有为社会人们同情赞 美的特性,作者与观众也有同情赞美的强烈倾向指向他们, 二者和合,故悲剧主人翁本身就存在美。当主人翁遭受摧 残甚至毁灭时,厄运打击会使其性格特性因反向激发而愈 显鲜明突出,观者的愿望意向及同情赞美的指向也会因这 种挑逗性逆向打击愈发强烈。犹如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 会诱发增强意愿指向而使人感觉对象更美一样,悲剧的这 种“逆向遏抑”也能使观众觉得主人翁更美。从理性上讲, 逆向遏抑可迫使观众的心灵反逼内省,达到一种严肃的理 性的清醒;从情感上讲,逆向遏抑能触压性地激发道德良 知的情绪,悲悯同情的泪水能洗涤心灵的尘垢,还可以使 观赏者由于处于悲悯同情他人的地位从而获得一种道德的 尊严感与崇高感。
关于美的基本形态优秀课 件
一些美学书籍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 称作美的基本形态
四种美的基本形态,实为两组: 优美和崇高: 悲剧和喜剧。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精神心 理的辩证辨析,阐释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它 们作为美的形态本质上都是关系属性的实 质
优美和崇高美的产生,与相应的人类精神心理的 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通常具有辩 证的相反相成的貌似互逆的两个正方向指向:一 是仁爱万物,怜惜怀柔,喜好娇弱玲珑圆润幽娴 柔嫩;一是凌轹一切,征服超越,崇尚博大雄浑 刚强勇武威烈。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前者,形 成优美之美;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后者,形成 崇高之美。由此可见,优美与崇高之美,本质上 也都是事物的关系属性。
悲剧喜剧还另作一些分析。
悲剧具有悲剧性,喜剧具有喜剧性。这里 的“性”,本文认为,也就是能吻合人的 感情需求指向的特性。有学者认为,只有 悲剧性喜剧性才有审美价值,而生活中自 然状态的悲剧喜剧事件乃至戏剧本身无美 学意义。其实,这种理论是片面的。分析 可知,生活中的自然事件,戏剧,自然界, 都可能有美存在,不能撇在审美之外。